体育社会科学元研究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6752323X
作者:熊文
页数:479页

内容概要

熊  文  男,出生于1972年,湖南道县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教授。先后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2000年)、上海体育学院(2004年),分别获得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并曾任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2009—2010年)。研究方向:体育学基本理论(元理论)、体育伦理、体育教学与训练等。
作为主持人或负责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等多项。出版学术著作两本:《竞技体育与伦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体育社会科学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独著在《体育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四十余篇,CSSCI来源期刊近三十篇,多篇论文被《复印报刊资料•体育》、《中国体育报》等转载。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展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引言
二、研究和实践现状概述
三、研究的意旨
(一)认识和理论方面
(二)应用和实践方面
第二节 研究的前设——关于学科的自我意识及研究方法
一、学科的自我意识——基于科学哲学等对体育社会科学的规定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从体育社会科学定位到相关概念考察
第一节 体育社会科学的定位及基本概念辨析
一、对象辖定:体育是什么?
二、位置纳人:科学视野和体系下的体育社会科学
(一)“科学”释义下的体育社会科学
(二)从科学分类(体系)到体育社会科学
(三)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参照到体育社会科学
三、从体育科学到体育社会科学
(一)基于体育科学概念的表述
(二)基于体育科学的学科性质
四、体育社会科学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体育社会科学概念反思——主要基于“规律”的角度
(二)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主要基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
(三)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
(四)体育理论、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
第二节 从学科、体育(科学)学科体系到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一、从“学科”到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一)学科与科学、专业的关系
(二)对学科要素和构成的考察: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认识及重构的基点
二、从体育(科学)学科体系认识的问题、困境到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一)指向单一: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界定及应用所反映的问题
(二)理论借用的困境:母体性理论对“学科体系”界定的局限
(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阐明性认识
三、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及其构建的意蕴
……
第三章 体育社会科学的性质:“科学”与“人文”的参照
第四章 体育社会科学的对象、特点与功能
第五章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从价值和思维模式到具体应用
第六章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分类和结构体系
第七章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确立及发展评价
第八章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的构建
第九章 展望

作者简介

本书既从纵向上对体育社会科学在不同时期的相关文献和实践进行系统地把握,又在横向上对体育社会科学的有关现状和问题予以多方位地聚焦;既基于外在逻辑,把体育社会科学置于当代科学、社会科学的语境及自然科学的参照之下,又基于内在逻辑,把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科学、体育自然-人体科学的 关联及体育社会科学的内在命题和相关理论的自洽性纳入考察视域。
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体育社会科学的定位、相关概念、性质、对象、特点、功能、方法论、分类和结构体系、学科确立及发展、理论和学科体系构建等方面。综观全书,其主线清晰地贯穿于科学与人文、工具-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规律与价值、功利与非功利,及体育社会科学(狭义)与体育人文科学之间的张力。从论述所指向的层次而言,无论是资料的罗列和实证式考究,还是思辨式的论证,本书均具有“元研究”的痕迹。
本书不仅按照“体系”的脉络,而且基于“问题”的导向。前者指向理论说明的系统性及学科构成的多维性,后者直面理论和实践中遭遇的问题和困境。并且,本书无论对于体系的解析和再构,还是对于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很大程度是基于哲学式的审问和批判。
总之,本书既是梳理和描述,又是反思和建构。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部分成果,获得华东师范大学新世纪学术出版基金资助。


 体育社会科学元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