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书评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7-10
ISBN:9787108007575
作者:茅海建
页数:600页

关于樊美平《天朝的崩溃与意识的困守》

樊美平有一篇书评《天朝的崩溃与意识的困守》,认为茅海建的关于鸦片战争的原因的探索结论没有切中要害。大家可以读一读。不知这樊美平是何许人也。

难得的真话

给人一种很清醒的认知,因为近代史上的屈辱需要有这种真实可信的反思态度,前人流的血换来的血的教训,才能让我 们在今天这个拥有绝好的机会的国家,再度兴盛。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正视差距,不怕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去克服。

题外话——想起《清史讲义》中一段

最近在看孟森的《清史讲义》,读到一段,大意如下:为了应对英国在广东海防的大量鸦片走私,关天培曾联名上书朝廷,建议在国内开种鸦片,后因遭反对而没有受采纳。我一直认为,全面的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增强自己判断力的好办法。人物和事件无法分离,例如接受朱熹作为伟大理学家,同时也在接受关于他人品问题的种种抨击和质疑。

多民族国家如何实现繁荣富强?

为何没人讨论过多民族国家如何实现繁荣富强?总是将中国和日本比,这是没有可比性的.中国过去几千的历史就是农业文明跟游牧文明打交道的历史.日本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而没有失去自己主体性,主要是因为强调了同化因素. 历史上日本那么多外移民却没有影响到日本人.近代历史是因为清朝始终把本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来考虑.因为还有条后路,就是关外.也就是宁予外人,不给家奴.汉族只不过是清政府的奴仆罢了,他们自己打下的江山不会白送给汉族

重回鸦片战争

在刚开始看这本书不久之后,我就决定要好好的读一读这段历史。重新回到鸦片战争的体验是很奇妙的。在这几年当中,正如书中的一句话,“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而从这场战争中引发出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在后来中国的历史上,又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首先是装备技术上的落后,这也是让我挺惊讶跟震撼的一点,清朝那时候并不是没有枪,没有炮,从明末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接触到了西方的火器,并且加以学习跟制造,在清军中装备有鸟枪跟炮台,要说差距,却是枪的射击速度,炮的射击角度等等的问题,并不是用刀箭对付枪炮这种差距的问题,可就是这看似一点点的差距,让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败得惨不忍睹。想想一百多年后的现在,身为稍微了解技术的我都知道,许许多多的这种“小问题”存在于许许多多的领域之中,而我们还根本不知道中西的差距是不是比一百多年前缩小了。还有就是官员军事战争意识跟知识的落后,还停留在宋明理学的唯心论上,战争的时候只注重全军的士气而没有研究对方的战术组织跟变化,每次的败仗都吃得糊里糊涂。对炮台的修筑也不懂得设计创新,根本无法应对西方的战术。而那位晚年的道光帝,让我想起斯琴高娃在康熙大帝里面的一句话,“你可知道,古今多少帝王,就是让这折子给害了!”。正如作者对道光帝的评价,他是一位勤劳却平庸的守成皇帝,他的能力只达到守成,而无法看穿传递到他面前那些谎言连篇的折子,而更进一步的看到中西差距,开启向西方学习风气的这种英主风范,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苛求。道光帝在整个的决策过程中,几乎都凭借于这些虚假的折子,做出的决策也难以符合时宜,道光帝也成了被这折子害了的许多古今帝王之一。另外其他政治方面也是漏洞百出,调兵制度的不合理,赏罚制度的不合理,外交制度的不合理等等最后的虎门条约的签订,更是反映出了整个当时社会的无知,拱手的将治外领事权,关税自主权等等让出来,天真的为了避免麻烦而天真的相信西方。最可怕的无知也许就在于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吧。对于作者的论断之一,认为鸦片战争中的这些参战官员何以都从槽转抚,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战争使他们明白了中西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转而求和。可是从后来各个人物的历史表现,我却认为他们固然在战争的时候意识到战争的不可为,但却也只是觉得一时战争的不可为,如伊里布这沙场老将的定海反攻,我怀疑他只是因为雇不到战船,凭他自己多年的经验,认定定海反攻,没有足够数量的船只,一定会吃败仗,为了保住自己的官帽,而偷偷的议和。轰轰的炮声并不能彻底轰醒这些边疆大吏,而只是刺入了一根毒针,毒慢慢发作之后,才能感觉到疼。疼了才能慢慢的醒来。

进击的英伦

废驰的武装,落后的政体,消沉的意志。最近《进击的巨人》在日本、中国引起的热烈反响业已退减(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于更新速度慢),可是其反映出来的创作精神内核,确实是近几年来罕见的优秀。对比这个为大多数人熟悉的漫画作品,我们仿佛在《天朝的崩溃》中看到了同样无解的谜题。在武力丝毫胜算也没有的情况下,当时的中国人,必然是不缺乏“必死的信念”,可结果呢?论其精神内核,本书不是一部激发人向上精神的作品。一如《万历十五年》,看过之后,回顾四周,我们不难看出,鸦片战争时期面临的种种问题:政府管理落后、官僚气息浓厚、对民众的态度、以及对外事物中的打嘴炮等等问题,现今依然存在。而本书的主旨也在于还原历史,我们曾经的爱国人士:林则徐、魏源等等,自然,历史上反面人物,也获得了播乱反正的机会:毕竟,他们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小“人物而已……自然从神位降于人格。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作者没有给出答案,而就后面的中兴四臣(曾、李、张、左狗),在书中也成了调侃的对象。倒是后面对于南京条约的解读,让人们看到一丝希望:中国正在步履蹒跚的步入了国际体系。大概,中国会挺过来吧……这本书,虽然是作者的呕心沥血的历史专著,但是让人丝毫没有生硬和枯燥。其数据、文献的引用,被巧妙的结合到了叙事当中,一个个战役,让人能脱离教科书式的道德评判和电影镜头式的人物特写。而对于当时中国政治体制的描述,可谓神来之笔,对各官员内心的解读,却犹如意识流小说一般,让人感同身受。不得不说,作者的文笔和行文结构,实在可以说是殿堂级的,而且治学态度(可以看看每章的引文),也是一般的”公知“难以比拟的……想到作者是陈旭麓的学生,而我当年对陈颇有微词,我只想说,”陈老师,我服了“本书的视角也很有意思,作为鸦片战争的双发,作者不知是由于什么样的心态,基本没有太多的对英国政府本身进行更多描述,这点和进击的巨人很相似,我们和清朝大员们一样,面对的是一群未知的巨人,虽然并非不能杀死,但是论形势,”我们“永远处于绝对的劣势。狂死当然不能少了,而历史的答案,也提醒我们,《进击的巨人》里的人类政府,最后注定是个悲剧……

如何配得上这个时代?

昨天读完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这是继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之后读的第二本历史研究专著。黄老师的《万历十五年》读过已经很久了,如今在脑中只留下了“数目字”很重要的印象。说不准五年后《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在我脑中还能剩下什么,但刚读完书的现在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不能忘怀者有三:其一,晚晴时中国对“天朝迷梦”的沉醉并非虚言。首先,由上到下,道光帝到沿海海防官员,甚至林则徐,都死守所谓“礼仪”,提防“夷人”入华,不论好坏;其次,晚晴武官的军事思想还停留在“人多力量大”的初级阶段,对英国军队的现代军事战略完全没有防备;再次,由中央到地方,军队所用武器均为明朝“技术”,甚至就是明朝遗留的武器,就连这些武器,也无法大量配备,多数军队使用的还是冷兵器。其二,晚晴官员和道光帝之间的沟通令人目瞪口呆。一方面,各级官员“伴君如伴虎”,加上沿海到紫禁城消息沟通不畅,导致从英军入侵虎门开始,各级官员沆瀣一气哄骗道光帝,编造胜利的童话;而另一方面,道光帝虽然心急如焚,在“剿”“抚”间游移不定,却逐渐不想听到失利的信息。这就造成:越是战事节节败退,道光帝越是瑟缩逃避,要么就一道圣旨把主责官员查办流放甚至处死。这里,从贵胄伊里布,果勇侯杨芳,叛徒牛鉴一直到外交软蛋奕山、耆英,全部费尽心机哄着皇帝玩,丝毫不顾及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只要道光帝龙颜稍缓,他们就能平安度日。其三,历史课本中暗藏的“忠奸”思想和所谓的“民族英雄”。忠奸思想妄图对复杂的国家形势进行单一化的解释:某事败了,就是其中奸臣作祟,若此奸臣能像某忠臣一样,必胜可期。这种简单的二分法忽略了思想上,技术上的因素,实际是民间最容易令人接受的“好人坏人”,然而对分析历史总结经验毫无意义。比如琦善,大多数历史著作都认定为卖国贼,而《天朝的崩溃》中开篇分析得知,他并不比一般的官员更卖国,仅仅是做了大多数官员都做的事,而相比在前线的将领,琦善起码还没有胡编并不存在的胜利。至于林则徐,我们都学过“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导火索。”这里,历来的倾向是将林则徐塑造为抗英的悲剧英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是,茅海建老师经过分析史料,却得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对英国了解甚少,也绝对不曾预料虎门销烟会引发“边衅”,也就是说,林则徐是“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将鸦片这种实际上算是贸易冲突,上升成了国家冲突,演变为鸦片战争。我们得知了这样的史实,是否还能安然把林则徐当做民族英雄?十九世纪是中国人受屈辱的一百年,却是邻国日本突飞猛进的一百年。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3年,1853年,美国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国门,却促使日本结束了幕府时代,开始明治维新。不是说日本不存在闭目塞听,而这个弹丸之地却回避了与西方列强正面冲突,迅速西化改革,仅仅用了41年,日本一跃成为“西方列强”,挑起甲午战争,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这样的对比带给我们什么?现实中,依然编造政绩,依然仿造抄袭,连学校内也如是。看看一百多年前伊里布杨芳们做的事,再看看现在为了评职称为了拿项目的人们做的事,道貌岸然何其相似。三元里抗英在课本和民间英名流传,而真正却是一帮村民不自量力的悲惨。十九世纪晚晴大陆闭目塞听,二十一世纪我们依然无法登陆youtube;十九世纪道光帝认定英国人没有膝盖所以无法适应陆战,二十一世纪我们认定中国文化是世界的未来。茅海建老师在书末尾写道,十九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有人说是中国人的世纪。可我们看看现实,我们做了什么,能够配得上这个世纪?首发于公众号:知识份子(zhishifen4zi)

掩卷常太息——《天朝的崩溃》读后

这不是一本能给人带来希望的书,本来,这本身就是一段晦暗的历史,承载着国人耻辱的元记忆。既然这本书对于天朝的种种愚昧予以鞭挞,那我不如对天朝的思维略加揣摩。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说,不用法律而改用道德治国将会使整个王朝的机体一步步崩塌。但是人们同时或许也记得对于中国的封建社会,至少是封建社会的晚期,公允的评价是这是一个超稳定的社会。那么,机体是从哪里崩塌的呢?从史实上看,堡垒是从外部被攻陷的,然而,稍有常识的人细想便知,如果不是堡垒内部的种种崩坏,这个曾经的巨人又是怎么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彻底崩溃的呢?因此,这种超稳定只不过是一种假象,称之为迷梦毫不为过。就我对论语的心得,论语的意涵中,一个智识-官僚阶层乃是国家政治安稳的核心力量。在传统的社会范式中,这个阶层所肩负起的是一个教化劝谏匡正的作用。这个阶层薪火相传,一步步发展,人们惊奇的发现,大概就是从科举制施行开始,最迟不过宋明理学,同一本论语,同一个孔子,明清的士子们再无魏晋风采,知识分子和官僚的结合带给这个阶层前所未有的撕裂力,导致其不断病态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这些人双重分裂的人格。琦善、伊里布、耆英、威远、靖逆们一边被侵略者的军舰大炮打得一败涂地。一边却用华丽的辞藻蒙骗道光。而道光因此也不断地坐着过山车,给林则徐的诏谕从朕不虑卿等孟浪到反生出许多波澜、一派胡言,一时主剿一时主抚,这种游移不定正是整个统治集团双重分裂人格的真实写照。正是这样的统治集团领导了整个鸦片战争,从寒冷的盛京到荒芜的香港,每一地的抵抗都是同样的模式,似乎失败早已命中注定。修筑炮台,调兵雇勇,妄图按照火烧赤壁的模式击沉英舰,武断地认为英人关节僵硬不擅陆战。各地都是如此,整个战争期间毫无长进,这个阶层用了很多年才了解到,清军的大炮射程不够长,射击夹角过小,装弹速度过慢,往往是英舰的大炮打得到清军的炮台,而清军无法反制。而清军落后的军事组织制度,使得从各地调来的军队机动性差,武器落后,战斗力弱。火烧英舰根本异想天开,英人也很快用一场场胜利证明了其陆战实力远强于清军。难道这个阶层毫无头脑么?绝非如此,他们都是中国最有知识文化的人,只不过他们的头脑里都是天朝的思维。而这却不是侵略者西方思维的对手。当面对巨大的陌生时,极度的恐惧和极度的自卑都是不可取的,然而,天朝的智识-官僚阶层却正是这样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的。然而,西方在面对中国的时候难道不是同样的一片陌生么?不,这根本不陌生,在殖民主义的逻辑里,资本主义按照自己的需要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任何一片土地都是俎上之肉,待宰羔羊,就像是天朝屡屡犯同样的错误,整个战争期间,英国也是用不断重复的策略打败中国的,海军利用大炮优势将清军炮台全部摧毁,随后陆军在其掩护下绕过清军主力于其侧翼登陆,野战炮兵迅速抢占制高点,压制清军火力,陆军从清军背后袭击全歼。抽去具体的时间背景,鸦片战争的每一场战役好像都在不断重复。除了一次,镇江之战,或许是最后一战的缘故,英舰放弃了火力压制,镇守镇江二百余年的八旗官兵誓死抵抗,在伤亡率超过三成的情况(约四百),毙敌39人。而其余的战役,英军的伤亡以个位数计,清军的伤亡以千位数计。三元里抗英毙敌五人左右,便已经是开战以来英军伤亡第四的战役了。这是琦善、伊里布、耆英、威远、靖逆们的问题么?显然不是,天朝的思维里,用人的忠奸似乎可以决定一切,然而他们只能是从属他们的阶层,难以跳脱,即使不是他们上阵,即使道光真的找到了忠臣(事实上也有裕谦这个好榜样),战争的结果仍然不会改变。因为天朝思维根本就不是西方思维的对手。换句话说,西方思维代表了一种方向,即一种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只能扼腕却无法更改的事实。比如国际法的准则,责备耆英不通此道似乎有苛责古人之嫌,但是与他的行为所带来的毁灭性灾难来说,这些苛责似乎有一些道理,就如同失败连着失败之后,智识-官僚阶层突然因为三元里因为广州人民的反入城事件而短暂的振奋了起来一样。如果,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于国于民大为有害,如果他们明白这根本是我们主权范围所及,本不用与英人商量,如果他们再把眼睛睁大一点看看西方,如果…………历史学家确有假设的义务,但是他们真的理解不了,他们真的做不到,假设终归是假设,不问真假只问是否对构建理论有用。随后的历史将继续证明统治集团的分裂人格,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再往后就是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由这样一个统治集团统治的国家干脆就直接分裂,直到今天。茅海建在最后一章拿中国和日本做了对比,我不知道为什么他故意忽略英萨战争,这样的一场战争除了英军没有登陆之外,和虎门的沙角大角之战有何不同?然而前者将萨摩变成了倒幕四强藩,后者除了牺牲了关天培外毫无斩获。日本何以成功,难道仅仅因为它奉行了“不抵抗”的策略?今人依然在某些场景重复着天朝的思维,不光是那些愤青们,就连咒骂这思维,扬言下辈子决不为中国人的人们也是如此,他们在巨大的陌生面前除了极度的自卑外别无他求,只不过相比于耆英之辈,他们的自卑更加老成,更加纯熟,而当今的时代也让这些人更加有市场。这或许是一段令人抬不起头的历史,但它确实发生了。

不可多得的历史读本

对近现代历史,我们人民共和国的人们都只听到一种声音,一种解释,这本书就像一副三维立体眼睛,让你在观察历史事件时,得到更多的多方位的信息,避免“纬度”缺失造成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误解。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近现代史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再研究”

经典的茅海建作品

茅海建先生是我极其敬仰钦佩的一位历史学家,《天朝的崩溃》也曾是我个人阅读经历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本著作。这部书不但开启了我对于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的兴趣,也让我对历史学研究与思考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次重读,仍然感触良多、收获良多,读至精彩处,常常心潮澎湃、血脉贲张,忍不住击节而叹,恨不能浮一大白。书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者有三:一是关于中英军事力量的对比研究,从兵力编制、武器装备、分布调度、战术战法各方面作了细致入微的考证,令人耳目一新、叹服不已;二是关于琦善“卖国”的评论,有力论证了“主战”与“主和”为什么不能简单等同于“忠”和“奸”、“爱国”和“卖国”,为我解决长久以来读历史的一个大困惑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路;三是关于三元里抗英的史实辨析与价值探讨,特别是对于“爱国”与“爱乡”关系的论述,进一步丰富了我对于“爱国主义”与“民族意识”的思考和认识。

历史常常被暴力和道德绑架

历史不仅仅是暴力最强者说了算,以道德为评判历史的最高准绳,往往也容易蒙蔽真相的细节。原来主和派并不都卖过,主战派并不都高尚。中国之败绝非偶然。了解完战争的细节,三元里抗英的经过......之前的天朝或可胜但终败的遗憾些许释然了,然更大的悲剧是清廷必败的历史困局迟迟不能解开,以至百年屈辱

“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

  对于鸦片战争,我们一般所了解的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么两三页纸的内容,大致包括禁烟运动、 琦善等的卖国活动、关天培等的以身殉国、三元里抗英运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标题。  《天朝的崩溃》通过详细的考据,把过去这些标签还原为一个个分明的细节,使我们有机会跳开所谓的“盖棺定论”对事件进行重新的审视。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主和派和主战派并不象我们今天理解的那样是抗争和投降的争议,其实更多是政策上的分歧。当时的“剿”“抚”之争更多是道德层面的考量,至于双方实力的评估、情报的收集、技术方面的准备却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主战的官员是愚昧的:   “他们认为“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战争最主要的制胜因素不在于‘器物’、而在于‘人心’,即所谓‘正心’、‘诚意’可以‘平天下’。。。英军的‘船坚炮利’只不过能逞威于海上,而清军在虎门等处海岸、江岸的接连败仗,关键在于主帅和将士们的胆怯。身心处在中世纪的人们,自然不会从近代军事技术、战术、军队编制、作战指导等一系列的变化中看清真正的原因。”  于是,“在实际政治运做中,理学成为可怕的教条。。。事实真情,反显得不那么重要,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一切决策的依据,似乎不再是事实本身,而是先哲们的教诲。在这种情势下,掌握事实真情的人们,远没有掌握理学真谛的人们有力量,若正面交锋,必不堪一击。在当时主“剿”官员的奏议中,我们可处处看到此种“理”性的张扬。  所以,失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发生,却没有一个人从技术上吸取教训。  主和的官员也愚昧:  《南京条约》就不多说了,败军之师本来就没有多少条件好讲。而在虎门签定的《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关税等条款,却并不象历史书上说的是英国政府强迫订立的,而是主和的官员自己追着英军要签一个对清政府有利的补充协议的结果,自己把英国人本来没有提出的要求拱手送人,人家当然受之不却。  例如领事裁判权的问题,他们要求“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商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因为“如何处理通商口岸的民、“夷”纠纷而不引发衅端,成为其心头大患。为了简单明了且一劳永逸地解决此难题,干脆将对英人的审判权主动拱手予英方。”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而对于三元里抗英斗争,从书中列举的材料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斗争的原因更多是出于保家,而不是卫国,因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观念在当时还并没有形成。  战果也由击毙数人,被夸大至数百人,而击毙的所谓英军头目,更是为了邀赏而进行的谎报。  而后来的以讹传讹既是受了当时各级官员出于各种目的谎报的错误信息诱导,同时也是后期革命斗争宣传实际需要的结果。  。。。。。。  套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语:  “天朝”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为什么日本能够迅速从梦中惊醒,走上国家现代化的道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清史论坛重新开啦!!!!!大家相互转告~~~

把妹,勾男,找安慰,找得瑟来清史论坛 御姐、萝莉、怪叔叔、女文青应有尽有 要银子、要当官、要清穿,要搞基来清史论坛 学知识学文化学历史还是来清史论坛 清史论坛,一个傲娇的论坛!绪皇帝存世的老照片有7张,你见过么? 辅国公爱新觉罗载泽的朝服老照片,你见过么? 奉恩辅国公爱新觉罗载灿的朝服老照片,你见过么? 恭亲王存世的朝服老照片有6张,你见过么? 肃亲王存世的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醇亲王存世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贝勒载涛的朝服老照片有4张,你见过么? 贝勒载洵的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顺承郡王的朝服老照片有2张,你见过么? 庆亲王的朝服老照片有7张,你见过么? 贝子载振的朝服老照片有5张,你见过么? 载涛、载沣、载洵、载振四个人的朝服合影,你见过么? 顺承郡王、庆亲王、摄政王的朝服合影,你见过么? 端郡王的朝服老照片有6张,你见过么? 荣禄和女儿瓜尔佳氏、女婿载沣的合影,你见过么? 清末20位总督大人的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13位巡抚大人的朝服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11位提督大人的朝服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11位军机大臣的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清末22位公主格格的老照片合集,你见过么? 童年的光绪帝和载沣的朝服合影,你见过么? 李鸿章和美国总统的合影,你见过么? 李鸿章和德国首相的合影有4张,你见过么? 李鸿章与英国女王的合影,你见过么? 李鸿章与英国外交大臣的合影,你见过么? 11位蒙古亲王贝勒的朝服老照片,你见过么? 还有很多很多,并且老照片还在不断增加中。 如果你想看到这些罕见、乃至绝版老照片,请登陆 清史论坛:http://qslt.net/郑重承诺,以上所列人物均为属实,且确实为老照片,绝非画像、油画之类。希望看到皇族宗室觉罗老照片的,进入论坛后请点击“宗人府”板块;希望看到清末大臣老照片专辑的,进入论坛后请点击“吏部”板块。真诚的希望您能从本论坛中找到您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料,本论坛欢迎清史爱好者的加入,期待您的光临,谢谢。 本论坛为国内知名清史专门论坛,资料丰富详实,真诚邀请清史还好者加入。

也许,鸦片战争并没有那么沉重

读毕全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一语点醒的所谓“天朝”那个不醒的梦,不是150多年后对中西差距的拷问,而是对中西订约后平等与不平等的思考:“这对中国有不利的一面,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提供了摆脱循环的新途径。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隐退,正面效应在逐渐增长……”作者反复强调中国战败的必然性,把“近代化”近乎奉为了一个必要而崇高、时人又没有体认的使命;承认战争的一切痕迹在150年后渐渐消除,又在历史的诉说中处处夹杂着悲痛。如果这场战争的确是沉重的,那么究竟应该指责带来“正面效应”的帝国主义,还是未能先发制人又不知丧权辱国的古老社会和她的子民?首先,战争的起因,在于两个世界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包括中英贸易的不对等,以及两国外交的不对等。战争的爆发源自于双方的自大及由此引发的贸易、外交摩擦,鸦片贸易是贸易不畅催生的一个怪象,不能决定战争,更不能点燃战火。天朝的傲慢与英商的贪婪,都应该为战争负责。其次,战和的全过程,恰恰说明即使调动全国力量参与战争,也无法力挽狂澜,因为战争中充斥着摇摆不定的政策与一个又一个谎言。对敌人实力的错误估计及军备的废弛、武器的落后,仍然是天朝自大与傲慢的表现。旧制度当然不敌新制度,旧时代自然不敌新时代,这不是哪一个时代的过错。同样,中国战败不是中国不启动近代化的过错,“如果中国朝近代化发展,也许能扭转战局”的想像,更是太超越时代。最后,战争的结局,使中国与西方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格局与对外关系。剧变前夜的社会,是诸多方面都荒谬到了极点的病态社会,鸦片战争无疑强制扭转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不是使这个病态的社会朝着原有的、更加畸形的方向发展。如果承认西方的大潮对旧中国的冲击的确强有力而不可避免,那么仅仅为了社会转型付出丧失部分国家主权(核定关税、治外法权、最惠国待遇)的代价而做出非常带有道德色彩的批判,就显得十分突兀。况且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清楚《国际法》与国家权益,并没有积极思考和回应西方带来的冲击波。可以说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外贸易的扩大相当有限(《中国现代化史》,第42页),新思潮虽出现却并没有质的突破,而震撼帝制的革命更是迟至近半个世纪以后才陆续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鸦片战争仅仅是给中国提供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不体面的启示和不完全的示范。如果中英战火未起,中国人最后仍然会以另一种方式结束治乱循环的怪圈,走向一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近代化受西力的挑战而启动,并不意味着这是唯一和必然的选择。天朝的崩溃,绝非这一场战争造就,即使它对社会的影响是如此深远。把鸦片战争逐渐从晚清的变乱中剥离,认为战后中国社会完全裂变而弊病百出皆因一场战争,仍然是民族主义演绎到极致的一种表现。战争只是冲击波,仅此而已,它与太平天国、回变捻乱、边疆危机一样,共同考验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底限。连朝野上下都不以为然的“国耻”,又怎能充当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我在这本书上读到了真正的历史观

我常常以为历史很简单,很容易就能还原。但是慢慢我发现,历史有很多假设,辩解,和再现当时社会形态的思考,种种让我联想到我们历史课本上的简化。教科书上永远是这是什么,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他就是卖国贼等等等等。而今我学到了一个学者所能做的应该是尽量再现历史的原貌,并从社会制度,中国传统文化等等的角度来推断以尽可能的再现历史,读天朝的崩溃,让我真正学到了历史教给我们的价值。我深深感谢作者茅海建,我也一直深信中国是人才辈出的。

我从此开始认识自由和民主

在看这本书前,自由和民主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本书将封建社会的细节真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发觉之前对封建社会的了解几乎接近0,这都是拜种种革命史所赐。这本书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运作概貌给出了描述,不论其观点如何,这些细节,例如兵力调动的过程、清政府对公共安全的定位和措施,这才是我对封建的“感性”认识,从而认识到,民主社会的产生的必然性。而民主,即人民做主的概念,才真正确立。

畅销书的题目,专业级别的内容

断断续续的把《天朝的崩溃》给看完了。从书的题目上看,这应该是一部按写畅销书的方法来写的。但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整本书的注释就将近100页,作者力求每个疑点都能得到详尽的讨论。虽说历史不像数学、物理那样要许多专业知识那样才能看懂,但《天朝的崩溃》确实也不像《三国演义》那样看的顺眼、一气呵成。当然这些都是一个非专业人士对这本书的吹毛求疵(当然历史性同学看到这么的注释一定是会兴奋的)——必须承认,我对这部书产生极大的兴趣,一部分是因为这个书名。如果也有像我这样只是想看看热闹,了解作者观点的同学,细读第一章和最后一张,其他略读就看以了。当然你想看作者黑林则徐有没有道理的话,可能就得全书都得认真看了。看完全书最引起我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剿”还是“抚”。这是“天朝”的语境,换成个人的语境就是宁死不屈OR好汉不吃眼前亏? 之前有看唐德刚的书,知道一句美国谚语:打不过,就加入他们。。。。。。

我觉着茅海建先生是能够把学识和可读性完美结合的最牛逼的历史学家,推理令人信服,读起来又相当不枯燥,他的几本书都是。即便是考据的《戊戌变法史事考》也不会读不下去。相比那些戏读历史的玩童们,我们还能通过先生的书尽可能地逼近历史,而不光是从中获得谈资。

1

有创见,颠覆传统史学对鸦片战争的观念。对林的角色重新审视,对当时该“战”该“和”,作者联系日本维新黑船事件提出了大胆的观点。从政治而不从道德角度出发,“清朝迎战必败,应当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其相对有利的和约。”

落后不仅要挨打

电影《鸦片战争》(1997)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壮烈的场景:英军士兵蜂拥进攻炮台,中国军队奋力抵抗,在激烈的肉搏战中消灭大量侵略者。最后,中国士兵伤亡殆尽,老将关天培点燃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可惜,这不是事实。在虎门之战中,英军仅五人轻伤!至于中国方面,在关天培亲率主力数千士兵据守的主阵地,阵亡的也不过关天培以下二十余人,其余皆溃散。很有可能,未习近代火炮威力的中国军队根本就是望风而逃,连英国人的面也没看清,更谈不上肉搏,因为在中国阵地侧后登陆、于制高点架设野战炮兵阵地、然后在炮火掩护下攻击前进的英国海军陆战队,在这次战斗(以及之前和之后各地的几次战斗)之后地方统帅提交皇帝的报告里,竟然成了“汉奸”!对于英国远征军而言,与中国军民的抵抗所带来的伤亡相比,还是中国的传染病来得更可怕一些。双方实力差距之大,令人扼腕叹息。更让人感慨的是双方眼界上的差距。英国人习惯性地封锁中国海岸实施贸易禁运,效果极不理想,几个月后即被迫取消。究其主要原因,恐怕是在郑和的故国,海外贸易已极度萎缩,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不劳别人封锁。事实上,中国政府压根儿就没注意到自己遭到封锁!如果说这出尴尬的封锁还算是黑色喜剧的话,那么,《虎门条约》则是不折不扣的悲剧。利益均沾尚可谓是无知的中国人在谈判中露了怯,狡猾的英国人乘虚而入。至于治外法权,完全是中国人主动塞到人家怀里的,英国人想不接都不合适。中国人所极力争取的最重要的一条国家利益,乃是外国公使不得进京递交国书,这些未开化的蛮夷在大皇帝面前拒绝双膝下跪,实在是太不成体统。相比之下,就算把关税全部免掉,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接踵而至的法国与美国公使也都嚷嚷着要进京见大皇帝了!当然了,经过中国人“义正词严”的教训,再得了点儿协定关税之类的“小恩小惠”,这帮蛮夷也就心悦诚服,放弃进京的非分之想了,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鸦片战争毕竟是一两百年以前的事情,就连抗日战争也过去了六十春秋。中国的实力是大大地增强了,如果说今天还有哪个超级大国能够派出少数远征军,出入我华夏若无人之境,我是不信的。然而,眼界上的差距无形,也就更难弥补。看看这些年来发生的一幕幕活话剧:“保护”“民族”“企业”的呼声,SARS风波,还有西安街头的愤青,他们还自以为是在维护国家利益呢。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其实这话只说了一半。如果说实力落后就要挨打,那么观念落后就要受骗。国家如此,团体如此,个人也如此。http://spaces.msn.com/richardfang/

天朝为什么会崩溃?

本书作为全面系统的对鸦片战争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即“天朝为什么会崩溃?”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鸦片战争之所以会失败,总的来说是由于中国的落后,但更为重要的则是统治集团的卖国求荣、贪图苟安。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本书作者茅海建老师经过细致入微的研究,发现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他告诉我们,那些历史上所谓的“主和派”“投降派",往往是历史的曲解。这些“奸臣”起初也全是坚定的主战派,但是当在战争中与英军相遇后,他们发现,这场战争是根本打不赢的。具体原因呢?茅老师给出了回答,在于清朝的武器装备、军事编制、战略战术、官兵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的分析可见于第一章——清朝的军事力量。清朝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英国,文中作了详细的比较分析。非常值得一说的兵力与编制方面,由于清朝的军队同时充当了警察、内卫部队,所以总兵力虽远多于英军,但由于太过分散,战时难以集中。而且由于英军的“船坚炮利”已成为清朝上下的共识,而在此共识之下,放弃海上交锋又成为清军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说,清军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只能在陆地被动地等待对方的进攻。英军的舰船不仅是凶猛的进攻手段,更兼高效的运输手段,英军由此可重复使用其数量有限的军力。清军因其陆上调兵速度比不上英军的海上调兵,且不知英军的战略目标和作战指导方针,只得处处设防。也就是说,全国九千里海岸线,都是其防御的范围。集中兵力本是军事学中的常识,而清朝所处的被动地位,使之不得不分散兵力。在战术方面,清朝的官兵根本不懂近代战争的战术,英国军队在战争中频繁地使用“军舰正面攻击进行掩护,陆军侧后包抄进行偷袭”的战术而屡试不爽,可悲可叹!在士兵与军官的素质方面,此时的清朝军队早已腐败丛生,战斗力低下,所以在战争中往往一触即溃,大量逃亡,坚持抵抗者殊少。从以上诸多方面中可以看出,清朝的军事力量早已脆弱的不堪一击,所以战争不可能不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昔日的这些主战派们只能主张“求和”了。但是据此而将他们说成是卖国贼,投降派,就显然是一种误解了。由此,作者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即“天朝为什么会崩溃?”——崩溃就崩溃在“天朝”这架老迈腐朽的机器上。接下来,作者论述了清朝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生活在“天朝”中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不同于今天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因而在外交上举措大谬。传统的“天朝”观念,遮挡了他们的视野,近代国际知识的缺乏,又使之看不见认不清真正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之所在。最后,作者提出了历史的反思。民族战败了并不可怕,但战败引出的不是“制夷”而是“順夷”时,就直接葬送了一切前程。“天朝”在战争中惨败,但由此引起的震荡,还不如东京湾中出现的那4艘“黑船”。是的,战后最让人失望、心凉的莫过于整个国家的状态。从道光帝往下的各大臣,几乎没有任何一人反思失败,而是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安稳现世,保官保命上,整个国家仍然尽力维持着腐朽的统治,并没有把失败当做自己改革图新的动力,于是错过了一个最佳的改革良机。我们的不幸于是继续延续,最终中国被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日本能够迅速从梦中惊醒,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诚然,日本在遭遇与中国同样的情况之下,迅速觉醒,通过明治维新而奋发图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国力大增,此时的日本已经可以和西方比肩。他们废除了所有不平等条约,转而开始学习西方向外扩张,把矛头直指曾经的老师中国。同样是遭受列强欺凌,为什么一个能够从失败中找到出路,立志革新,于是很快变得强大;一个却如沉睡的巨人,始终没有醒来而依然迈着沉重的步伐?这个命题确实是中国人该深刻反思的。

历史书写的对吗?

老师对鸦片战争的分析是和历史书有天翻地覆 的区别的,除了无尽的欣喜终于有人敢还原历史的同时,不尽为老师担心,是否会被和谐呢?

中国警察PK英国远征军

黑格尔老兄的《哲学史讲演录》看的我老人家头昏脑胀且心情灰暗,几乎每隔几行就要对自己的智力水平提出一次怀疑。唉,万般无奈只好拿一本好懂一点的书,在MP4里翻了一翻,突然记起最近阅读品味变态,所以里面的书竟然都是芝诺,斯宾诺莎,尼采等等一个个武林高手,想来我这点小智商是甭指望在他们那里寻到开心的。一直翻到,惊喜的发现一本《天朝的崩溃》,暗自庆幸上次哲学大规模进驻的时候居然遗留下这么一本有趣的书。茅海建先生写的鸦片战争史对我等从九年制义务教育中过来的家伙实在具有不小的颠覆意义。这书之前看过一次,再加上最近看哲学,所以这本书看起来畅快无比~~~看完之后着实感叹一番,想我天朝上国真是牛逼到了极点,第一次与老毛子们真刀真枪的干架居然只派了地方警察上去应战。呃,当然了,那帮胸前写着“勇”的老兄们严格说来是属于国家编制的军队啦,只是他们的所有行为都是警察而已。话说当年我们天朝居然有80万大军,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想来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了。这80万中有20万属于中央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八旗”。这帮爷们在康熙之后就基本不打仗了,主要就是驻防在京城以及周边一些敏感区域,他们的作用其实不是对外而是监视另外60万“绿营军”也就是汉人军队。这爱新觉罗的各位老兄虽然坐了天下,但毕竟不还意思跟人家说自己的血统出身,作为少数民族对汉人的不信任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就在那60万的绿营军,清政府很有创意的把他们化整为零分散布防到全国各个犄角旮旯,根据茅海建先生的说法是他查看史料多年见过最大的一个绿营军的兵营里面的部队数量居然是吓人的200人!其他十个一群,二十个一伙的编制居然能组成60万之巨,其分散状况你自己想去~~~还好祖国地方够大~~这帮绿营军平时的工作也就是抓抓地方上的流氓强盗,帮着官府和谐和谐那些个刁民,所以就起日常工作而言这伙神仙充其量就是警察而已。而当年面对英国远征军的还真就是这群大仙!不过警察就警察吧,还好歹也算是带枪的赳赳武夫嘛,还是能打一打的。要是当年把这60万警察都拉上去估计英吉利各位也吃不消。坏就坏在这里,当年去上阵打仗的不是全部警察,而是英国人在那里登陆就派那里的派出所去打,这您想多不靠谱的事儿啊~~想用人海战术也用不了啊!但道光老儿也不是傻子,他也想着调兵~~好,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当时清政府有什么兵可以调动。首先,沿海各处的派出所基本是不能动的,为什么?很简单啊,咱当时没有制海权,所以在哪打仗得听英国人的,看他们高兴在哪里登陆,咋就在哪里打,所以长长的海岸线基本都要布防。那么从内地调兵呢?这当然是可以的,清政府也正是这么做的。但是各省的省长们不干了,这警察是有编制的啊,你把我的都掉走了,我这里出个什么乱子我怎么办?你林则徐在广州剿匪不力那只是你林则徐的事,与我们无关嘛,而一旦我借警察给你我这里出了事那就得我担着,凭什么啊?~你打赢了是你的功劳,你打输了我跟着死人~~~~亏死了~~于是各地上书“臣万死,但实在无兵可派了”皇上一看这样也没办法啊,总不好动用中央军吧,且不说当时八旗都烂成什么样子了,哪怕不烂他也不敢动啊,万一八旗出去了你汉人造反呢?嗯,到了这一步那就没办法了,只好辛苦广大基层民警了~~~来来来,搬个小板凳看各地派出所大战英军吧~~

此书可结合“走向共和”,“坂上的云”共同观看

走向共和的编剧想必看过此书结合着看看,更多思考和体会。再看看坂上的云,中日两国文化同源,难免需要对比,看着该片子开头语里面的自豪,未免扼腕唉叹。

读之,眼界大开!

这绝对是一力作,本人不是学历史出身的,但也读过一点历史著作,这是让我最感动的著作之一,想起当年在大学里读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十分精彩。

非常好的一本书

说起来买这本书纯属偶然。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虽然已经从燕园搬到了万柳,但是还是延续着周末看看北大书市的习惯。这本书是从一堆旧书中当中翻出来的,当时书贩看了一眼,觉得还算是一本新书,于是叫价10块,价格便宜,我也就毫不犹豫的收下了。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是在晚饭后的实验室里,坐在我的小格子里,随手翻起这本书。没曾想居然再也不忍中断我的阅读,我想所谓手不释卷,废寝忘食也不过如此吧。于是携此书一同前往德语课的课堂上,厚厚的一本书,在连所有注释也没有放过的情况下,一天一夜全部读完。多年后的今天想起来,依然很难找到另外一本书可以给我这种感觉。三年后,偶然的机会,在畅春园,与我同寝的一位历史系博士生,居然是茅海建老师的博士生,其研究领域恰好也是晚清历史,只不过方向是晚清的财政制度。不过聊起茅海建老师的两本书,天朝的崩溃与苦命天子,依然心有戚戚焉。能把大量枯燥无趣的历史文献资料与数字图表 描述的如此生动,引人入胜,并且其中大量让人觉得豁然开朗的分析也丝毫不让人觉得教条和程式化,我实在是想不出第二本书来。

简单点儿,一句话:中国人,醒醒吧。

别整那些没用的,一百多年了,还做梦呢。还没认识到,中国早就落后了,别拯救世界文明了别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中国现在就是在现代文明之外,看看这本书就知道中国自欺欺人的功夫有多深,这一百多年来,这本事越练越深。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怎么回事儿的,看看吧。赶紧攒钱买机票出国呆三年,再看看自己的思想有什么改变。30以上的算了,改不了了。

《天朝的崩溃》书评与摘抄

可读性极强的专业著作。读前五章鸦片战争从前兆到爆发,最大的感受是绝望。军事技术上看似不大的差距与清朝看似在距离兵源上的优势背后,是制度、思想、工业上的巨大差距。最后一者在工业革命初期尚不明显,然前两者足以为鸿沟。所以结局,就是从虎门到镇海到镇江,清军一次次不可避免的溃败,导致英军的舰炮最终瞄准了南京城。通过作者翔实的史料列举与合理的推断,可以看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宿命之中。冷兵器时代以后的战争,不再是几个英雄人物的出世可以改变的。高涨的士气面对更远更准更强劲的炮火,于宏观局面并不能有什么改变。
而第六章以后,读到的却是荒谬。已经签订了《南京条约》,和英国进入和平状态的天朝,居然出于关注点的不同与从未签订过类似条约的手足无措,再次和英国签订了本来毫无必要的《虎门条约》,于是更多的国家利益失守。之后面对美、法,甚至比利时、挪威、瑞典等并未以兵戎相见的欧洲列国,都慷慨地奉上一份份不平等条约,因为天朝并未意识到这其实是不平等。
而战争前后,广东离北京的距离,似乎又不必离伦敦的距离近了多少。接替义律的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从伦敦赴澳门的时间,比林则徐从北京赴广州的时间仅多了4天。一系列重大决策都需要由道光帝批示,即使是六百里加急的驿马也导致了不少迟滞。然而迟滞不是重点,隔绝紫禁城与战场败局的不只是时间空间,更是厚重而无法穿透的谎言迷云。
为了自保,总督巡抚们不得不夸大甚至捏造战果、罗织用以掩饰溃败的谎言、运用文字游戏来推诿责任。本书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将琦善林则徐等直面英军的十二位清朝大员,随着时间顺序以类似纪传体的描述安排他们渐次出场。他们之中有满有汉、有宗室有平民、有文有武、有翰林有二甲进士有举人、开场几乎无一不主“剿”、舞台从广东到福建到浙江江苏、有善战有决绝有怯懦,但无一不在英军的炮火前败下阵来,并或多或少的在奏折中扭曲了事实。导致在最后条约签订、两国议和之时,即使东南漫长的海岸线被侵蚀、即使皇家仓库里航海地图在蒙尘,我却依然极度怀疑道光帝,是否了解面前这个令天朝狼狈蒙羞对手的面目。由美国谈判代表提出要北上觐见皇帝就令中方惊慌不已,可以想见当传统的荣光化为保守的泥泞,天朝这个巨人,是多么艰难而挣扎地才能站起,去迎接近代化与西方化的技术与文化的潮流。
或者说半跪着迎接更为妥当。
可又远不只是迎接的问题,巨人连睁开双眼都历时弥久。在最后的第八章,作者列举了十二位大员、鸦片战争的亲历者、帝国最杰出最有权势的政治人物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行动。可以看出这场战争并没有给他们大多数人留下刻骨铭心,最常见的套路是先因应对不力而遭贬谪,随后再复出,在与“英夷”无太大关联的职位上得个善终。林则徐大概是唯一的主剿派,可他并不是穿越小说里的人物,提出的意见并不能带来时代级别的变革。沉浸在性理学说中的帝国子民,又如何能获得超脱时代的眼光呢?即使获得,又如何带动运转滞涩又依旧庞大的国家机器呢?
当然迅速作出应对并不是首当其冲一代必须完成的任务,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是通过翔实可信的列举与论证来得出天朝与英国间的巨大差异、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必然性。至于之后中国如何遭到痛击、苏醒、追赶、受难,则是一个更宏大、也与今天割舍不了关系的话题。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有点像《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本来想写1856年的十二月党人归来,可顺着思绪与历史的沿革,不得不从1805年法国与俄国的交战写起。
而引子本身就已经是一本巨著。
对于非历史专业、又对历史所知不多的我来说,客观评价这本书、或者对这本书“批判性地吸收”并不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作者基于史料也有不少推论和评价,我也难以估量他们的正确性,只能说读上去感到比较信服。上文也并不是逻辑清晰有所创见的书评,只是匆匆记录一下读完书的第一手感受。热门评论里罗志田教授的长篇书评很不错,有褒扬也有建议。不做赘述。
也是自知水平有限,于是比较老实地做了摘要如下。
绪论 对琦善是否卖国的讨论
* 受贿和思想角度对琦善卖国的否定
* 思想沉浸在“天下共主”中
* 中华文明长时期在东亚地区无可争辩的优越
* 藩属国以外的“夷蛮之邦”,被官方蔑称为“夷”,国名前加“口”字旁
* 通商被视为赐予夷蛮之邦的恩典
* 琦善的思想同样限制于此
* 琦善卖国罪名并不属实
* 琦善的本意为妥协,被升级为投降乃至卖国
* “奸臣模式”,琦善卖国罪名产生的原因
* 对政治的批判只能到大臣一级,因此产生传统史学、哲学中的“奸臣模式”。一旦除去奸臣,圣明重开,万众欢腾。“奸臣模式”避免了皇帝直接承担坏事的责任,直接批判皇帝与儒家的“礼"相悖。(p16-17,节选)
* 忠奸的理论所能得出的直接结论是,中国欲取得战争的胜利,只需罢免琦善及其 同党、重用林则徐及其同志即可,不必触动中国的现状。也就是说,只要换几个人就行,无须进行改革。
* 史学中研究与宣传的混杂,部分历史学家不服输的心气
* 本书主旨
*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中国人在其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 如果假设(未被采纳的政策等)实现,是否会改变鸦片战争的失败结局?
* 基于错误提供教训
* 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
第一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 武器装备
* 火枪制式落后英军,无法装枪刺、使用年限久、数量不足
* 火炮原理样式相近,工艺维护等决定质量有差距
* 火药配方落后
* 舰船差距最大
* 炮台设计落后,容易被后方偷袭
* 原因
* 出于监视考虑,实际作战的绿营反而装备最差
* 开花炮弹等先进装备被遗忘
* 制造经费固定化
* 结果:武器的落后是时代上的
* 兵力与编制
* 编制简陋
* 军队最重要任务为维持治安、保持秩序
* 军队分散,应对战争只得抽调
* 结果:总体兵力庞大,交战局部兵力不足
* 士兵与军官
* 征募与退役制度的不合理
* 士兵收入不足
* 武官地位与待遇不足
* 结果:吃空饷、贪赃枉法、疏于训练
第二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林则徐)
* 查禁鸦片方式的变更
* 官员意见基于推卸责任与揣摩上意
* 忽视英国在禁烟中的角色
* 对“边衅”的忽视
* 从1839年1月6日到3月10日,林则徐或舟或车或轿,历直鲁皖赣而至广东省城,一路辛苦,他弥感委任之逾恒,倍悚责任之重大,肯定想了许多许多。但是,他绝不会想到他面对的将是比“天朝”还要强盛的英国,也不会想到他将揭开中国历史的新的一幕,使得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断地称颂他,披责他,谈论他,研究他。(p102)
*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
* 针对中国人的禁烟无突破性进展
* 针对外国人的禁烟有突破,但具体行为或有外交法上的争议(作者观点基本无碍,但有质疑声)
* 既要杜绝鸦片来源又不许挑起衅端,道光帝的这一训令本来就是一个悖论,任何人都无法执行。(p112)
* 林则徐的禁烟判断
* 忽视义律代表英国政府
* 最大错误:忽视战争可能性
* 至少有四名翻译为他翻译英文书报,但未能充分吸收情报
*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 未辨识出英舰开战意图
* 战法纸上谈兵
* 忽略英军陆战能力
* 英军未攻击两广,成为神话林则徐的论据
第三章 “剿”“抚”“剿”的回旋
“剿”“抚”是传统御外攘夷的两种选择
* 初战(琦善)
* 外交上规则、语言、尊卑造成的巨大沟通障碍
* 忽略英军北上的目的
* 英军封锁海上,对以农业为本自然经济的中国未造成影响
* “剿”“抚”之变(道光帝)
* 清朝在方针间仓促摇摆
* 道光帝的抉择一定程度基于英方文书的态度
* 定海失陷后皇帝首次接受英方“禀帖”
* 道光帝平凡的才能与守成的执政风格,对大臣赏罚的感情化
* 英方文书语气上的翻译错误
* 双方心理预期上的巨大差距
*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伊里布)
* 定海被占领
* 面对英军的强大实力妥协
* 尽力拖延皇帝的进攻命令
* 道德批判的最为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到的的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意义的废物。(p205)
* 琦善与广东谈判(琦善)
* 广东谈判,义律与琦善各自越权
* 道光帝仍认识不到与英军的实力差距
* 虎门大战
* 炮台的设计职能为堵截,但炮台自身的防御能力薄弱
* 英军抢占制高点、野战炮兵等战术大大超前
第四章 广州的“战局”
* 杨芳
* 侯爵,战功卓著
* 对英军毫无办法,对道光隐瞒广州恢复通商、商馆失守等事实
* 奕山进攻时,大惊失色,感慨“事且败而局难收”
* 奕山
* 主动进攻,但未收到奇袭的效果
* 广州城北越秀山失守,广州城出于英军炮兵火力覆盖范围内
* 与义律和谈,交纳600万元赎城费
* 通商、赔款两事成功蒙骗道光
* 同时英军瘟疫横行,“病员超过1100人,海军指挥官辛好士病死”,“当英军从病疫中缓过劲时,正值南中国海的台风季节……共有6艘船沉没、5艘船被毁或吹至岸上,22艘遭到程度不同的损伤”(p292)。气候因素导致英军北上计划推迟,奕山的谎言得以维持。同时瘟疫与台风给英军带来的损伤远超清军战时造成,令人感慨。
* 义律和海军司令伯麦坐船曾遇台风沉没,两人到海岛上后被居民勒索,但未被居民认出是被高价悬赏的“夷酋”
* 三元里抗英
* 英军说法与中方五种说法各不统一
* 英军的确有开馆暴骨、劫掠财物等行径,推测为三元里抗英的起因
* 推测事实为一万余民众聚集,围困了部分走失且燧发枪因雨无法使用的清军
* 正面交锋民众并非对手,知府余保纯将民众劝退,但后来背上汉奸之名
* 民众聚集背后或许有天地会等民间组织的力量
* 从意义上讲,当时民众并未形成明确的爱国主义观念,“三元里等处民众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p311)
第五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战事从广东到福建、浙江
* 璞鼎查
* 义律的接替者
* 从伦敦到澳门仅花67天,林则徐从北京到广州花费63天
* 英方首次拒绝接见中方官员,之前只有中方拒接接见英方
* 颜伯焘
* 闽浙总督,到任即赴厦门
* 利用厦门特产花岗岩建造石壁防线,最终从背后被攻破
* 花钱能手,积极守备厦门的同时贪污军费(但也为官场常例)
* 厦门仍然快速失守,此时道光仍不确信英军有上岸作战的能力
* 不是消除了某些陋习、振作纲纪就能解决问题,不是撤换了某些不力人士、起用一批能人就能解决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现代化。(p343)
* 裕谦
* 两江总督、钦差大臣
* 风格激进,斩首汉奸、凌迟英国俘虏
* 主“剿”思想的来源
* 前文所述“天朝观念”
* 理学思想,“一切决策的依据,似乎不再是事实本身,而是先哲们的教诲”(p354),因此误认为只要军民齐心即可胜利
* 第二次定海之战死战六昼夜的说法不实,真正的战争一天即告结束
* 定海失守,三名总兵阵亡
* 镇海的天险
* 镇海县城失守,裕谦自杀
* 提督余步云被处斩,战争期间唯一被处斩的高级将领
* 浙东的反攻(扬威将军奕经)
* 较前任更为保守,似乎在“抚”“战”间游移
* 反击溃败
* 士兵不足,需要雇勇,雇勇中腐败现象严重
第六章 “抚”议再起
* 刘韵珂,“十可虑”
* 本为主“剿”派,作为中高层官员被英方注意
* 历经裕谦与奕经的失败后转剿为抚,提出“十可虑”,其中包含对百姓可能趁机造反的担忧
* 导致道光终于明言“羁糜”,派耆英、伊里布赴杭州
* 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 乍浦、吴淞、宝山、镇江相继失陷,南京受到威胁
* 京口世代驻守的八旗兵出于保家的直接利益冲突对英军造成了最大杀伤
* 求和(耆英)
* 南京条约匆匆签订,中方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未做太大讨价还价
第七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蒋廷黻(p482)
* 中英南京条约
* 五口通商、废除行商本质上对中国贸易体系有利
* 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至本世纪,正面效应超过了负面作用。(p484)
* 先签约,后收到道光帝同意的谕旨
* 清方对国际法毫无概念,试图提出“添注”,导致进一步带来不平等的中英虎门条约的签订
* 中英虎门条约
* 巴麦尊训令已完成,璞鼎查通过虎门条约为英国进一步获利
* 虎门条约中,中方丧失关税自主权、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英舰进泊通商口岸权
* 中美望夏条约
* 美国总统John Taylor选定的手枪步枪、蒸汽战舰挖掘机模型、技术书籍等被中方谢绝
* 两广总督例兼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的惯例确定
* 美国代表顾盛以不北上见皇帝位筹码谈判
* 望厦条约,中方丧失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
* 中法黄埔条约
* 进京再次成为谈判筹码
* 派人赴法考察的邀请被拒绝
* 对基督教传教的限制解除,导致后续教案
* 对比利时、瑞典挪威等欧洲诸国随意签订不平等条约,并未意识到其不平等之处
* 1881年,李鸿章方与巴西签订中国近代史上首个平等条约
第八章 历史的诉说
* 日本最初被迫签订条约的过程与中国类似,但随后奋发
* 鸦片战争一线大员12人,7人战后毫无反应,剩下分别“柔夷”、“阴制”、对抗,但无人能做出突出性贡献
* 知识界较即时的反应:魏源《海国图志》、徐继畲《瀛寰志略》、梁廷枏《海国四说》,但并无太大现实效果
* 香港中环仍有以璞鼎查另一中文译名命名的“朴甸渣路”

读,然后想。

看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很久没有看过中国学者做的这么好的历史书了,严谨,详实。然而,这本书,颇受到争论。我觉得既然这么多“学界” 的人都评了,我们这种没文化的人没必要说什么了。强烈推荐看下这本书,然后思考一下你的结论。但无论如何,我坚持这是一本好书。作者的态度严谨,刻苦。如果中国的学者都象作者这样态度,我们就有希望了。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有没有用自己的头脑,运用客观认真的挖掘态度,去研究,得出你自己的结论。老话说的好,公道自在人心。读一下吧,一定会有收获。

天朝的崩溃

我还没有认清我自己,但对自己的一个特点了如指掌:我不是一个博闻强志的人。要我想起昨天看的东西的大多数细节是痴心妄想。我记得的只是只鳞片爪。这样的记忆特点最适合受伤后的遗忘。对于阅读确实是糟糕的资质。所以在我决定读这本书之前,我就决定用最快的速度把它看完,忽略细节,对它的主要论点留下个印象就可以了。 当我用半天功夫把这本600页的历史学作品浏览完,我觉得,我的做法可能是对了。我不是研究性的阅读,如果认真的看这本书,也许受益会更多;但是看别人的经验,有用一个星期的,有用1个月的。我可能一个月能看完,也可能读个半途而废。 回到书本本身。 我一看到这本享有盛名的作品,最开始的惊诧是,与《万历十五年》不同,也与《崛起的士人》不同,它看起来竟像是个理科性质的书。书很注重对于史实的考订,这也是本书饱受赞誉的一个特点。即使对于历史现象的分析,对于任务评定,这些习惯用描写,记述等方式来进行的手法,却大量采用了数字、条陈等方式。清军兵源,编制、指挥、兵法等比较,都很详细的排列出来。我之所以惊诧,是因为我觉得历史学、社会学这些学科也许可以避开数学的,但是我再次孤陋寡闻了。他们同样注重数学方法的应用,甚至有公式。以史代论,或者以论代史,都是历史学作品容易犯的错误。本书可能避开了这个暗礁。 书的第2个特点,对于我来说,可能是惊喜。相对于分析过程,我倾向于看到结论。作者在写作本书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主见,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观点,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而后根据自己要表达的观点统御全书,这倒不是说他带着观点找材料,书本本身的事实和论据很清楚。把这本厚厚的书如果节略掉细节,把主要论点排列出来,可能是一篇很完整的10000字的论文。他把材料吃透了,把前前后后事实都弄清楚了,然后,一段一段,一条一条的列出来,清晰明白。而不是拉拉杂杂的排列事实,某年某月什么事情,什么结果什么原因,看似客观,其实更加伪劣。顶讨厌马哲化的著书方式,对于一个事实的分析,也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反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样的论调模式,一肚子官话的表达方式,“于国于民无益。” 第三个是对于我的一个启示。比如分析事实时候,运用的“天朝”的观念。用当时的社会情态分析当时的事件,逃不开当时主要的社会。社会运行模式,天朝意识,“奸臣模式”,世界趋势在下的天朝等,这些是分析一个历史事件时候必须预先体会的社会情景,否则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当时的琦善、奕山、林则徐等为什么那么做,而笼统的界定为思想守旧,看不清历史发展趋势,这些事后诸葛亮的结论。从来没有觉得后来的研究者比当时的当事人高明过多少,在事后一味指摘是可笑的行为。你处在现实社会,你以为今天不买股票是落后吗?你不使用网络就是落后吗?你也没法看清楚历史趋势的,后人一样会有这种永不错误的判定,这是没有意义的结论。鸦片战争过去150年了,清朝灭亡快100年了,但100年以来,政治手腕超过奕山的没有多少啊,laichangxing都不能啊;政治能力超过李鸿章的也没有几位啊,在国内也只有周恩来一个而已。著书而不立说的人,你们能高明多少啊?不见得。 第四个让我感觉难堪的可能是对历史人物的认识问题。我对义务教育的人物判定的怀疑不是一天2天了。义务教育的政治功能大于教育功能,好多人物都要重新认识,都要“重估一切价值”。因为一本书去推翻以往的认识是不可信任的,但是如果所有的书本都指向一个结论,这样的书本又能相信多少呢?不过,我现在也不大在乎这些了,从来没有觉得读书误人,也没有为那些不上学的人庆幸多少,既然逃不开历史局限性,那就在里面过得洒脱一些吧。1000年后,没有人会认为现代人坚持的真理有多真理,一群猴子罢了。做好自己就好了。 第五点,不只是从本书得出来的感觉,也记这里吧。在本书对于人物、或者事件的评价的时候,作者进入了一种状态。他往往轻松的用简洁的一两话,作出有效又让人会心微笑的结论,有时候让人忍俊不禁。著作和阅读本来就应该或者可以是快乐的。作个简洁的判定后,而后神龙摆尾而去,我觉得蛮潇洒。这也可以看出作者当时书写的游刃有余、写完一段时候的轻松和性情的豁达。 相对于此,我更关心的是这种轻松的由来。原本严肃的事情,忽然幽他一默,果然立见效果。我在猜测,这种笔调的来临是不是因为读了中国的诗歌,学会了简洁,也学会了人性和自得其乐。诗歌是灵性的东西,熟稔诗歌的人,免不了发挥一下,因为书写到那个地方,忍不住要顽皮一下,乐他一下子。这种习惯深入人心,就不是想控制就能控制的了。我觉得这样很好。书不是政治工具,本来就是要表达个人观点,表达个人志趣;不如此,则文章难活泼,难以气韵贯通。 一个人有此特点占据身心,可以活得快乐,很可能无法完成政治上的什么作为。我猜测李白这样的人,就是因为太性情了,虽然热衷为官,却一定做不好的。杜甫看起来不是冲动的人,但是太过沉郁的人何尝不是性情中人。 六,本书写作给人最大的启示,可能都在书的绪言里了。比如注重解释历史现象,注重历史人物命运。另外,本书的编排格式也很好玩,竟然用第一章作为全书序言。并且不乏卓见。

天朝为什么会崩溃

一是皇帝和大臣的平庸与无知,世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可是中国依然闭关锁国,拒绝外来事物。这也告诉我们清官未必是好官,勤官也未必就是好的。二是技术差距实在太大,原来总以为参战人数悬殊,不应该这么惨,现在知道技术上的悬殊让中国没有还手的能力。三是制度的问题。官员知道答案但不敢说,皇帝凭个人喜好决策,官员以迎合上级为主。我在想,如果不是满清的统治,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毕竟十五世纪就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


 天朝的崩溃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