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309049756
作者:汪立鑫
页数:284页

作者简介

经济制度由相关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制度博弈均衡所决定,而决定博弈均衡结果的制度博弈报酬结构则取决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与政治权力结构,其中政治权力结构又基本受生产力状况决定。上述决定制度博弈均衡的各个环节均可因外生因素作用而变化,并最终导致制度博弈均衡的改变及相应的制度变迁。而大的基本经济制度变迁往往需要利益群体大规模集体行动来推动,意识形态是克服其中搭便车问题的主要机制。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书对于历史上三大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由封建强制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提出了初步解释。这些解释力图找出推动这三大制度变迁及决定变迁路径的关键性外生变量,为此本书在大量运用博弈论分析工具的同时,还尝试借鉴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的思想来开辟分析思路。本书适合经济理论工作者、各大专院校经管专业师生。


 经济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是呈现循环式起伏状态发展的,相应的自然经济也是如此。战国至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第一个高峰期,东汉则由盛转衰。魏晋南北朝总的来说商品经济微乎其微,基本是一个自然经济时期。唐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第二个高峰期,辽金西夏控制的北中国则由盛而衰。黄河流域和大西北尤甚,城市偏枯,农村则几乎全部回到了自然经济状态。元明清三代商品经济呈全面回升之势。唯元朝海上贸易发达,明清转衰。但明清时期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民族之间的贸易有较大发展,西北、西南的对外贸易也有所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萌发的动力来源于对社会分配不平等现象的不满,这种追求社会分配平等的价值倾向实际上一直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命之根”。社会主义者们所提出的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实行统一组织的有计划的生产等设想,实际上都是为了实现分配平等目的的手段,而且在大多数社会主义者看来是必要的手段。卡尔.兰道尔:社会主义是一种公共(或社会)拥有生产手段的制度,其目的在于使(或保持)收入、财富、机会、经济力量的分配尽可能接近均等。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空想社会主义相比,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增加了当时的工人阶级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期确定性并使之趋于某种一致,从而使社会主义运动作为工人阶级的集体行动所面临的协调与激励问题得到部分解决,因此有力地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马克思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只是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来看待,只是论证其正义合理性,而并未想到论证其与社会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一致性,这样虽然会唤起少部分低收入人群参与社会主义行动的一时热情,但对于在低收入人群中居于多数的理性人而言,由于社会主义不具有历史必然性,这一不确定性使得参与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预期收入均值较低,因而社会主义运动作为集体行动遇到了障碍。而科学社会主义主要致力于论证社会主义理想与历史客观必然趋势的一致性,并由此形成了一套非常严密的思想体系,加上长期不懈的宣传及论战,逐渐征服了无数的低收入人群,对于这些个体来说,参与社会主义运动实际上就是促进社会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进展,从而使自己或家人早日享受到计划经济所带来的福利的增加,这样参与集体行动的激励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解决。当然社会主义运动作为一种集体行动还面临搭便车的问题,但马克思所提出的坚持暴力革命的道路以及后来列宁所提出的坚持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际上通过将社会主义运动变成准军事化活动而使上述搭便车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以致现代工业部门能在不变的低工资水平上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供给,从而使资本积累不断扩大,现代部门不断扩张,并从两方面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一是随着现代部门的扩张,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不断提高,而工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则基本不变,由此形成二者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二是随着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两个部门劳动工资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以上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结构转型的后期将会反向逆转,即随着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化部门所吸收,劳动力逐渐变为稀缺要素并使劳动工资增加,而资本则变为充裕要素,从而导致资本收益下降,于是收入差距趋于缩小。马克思主义者把经济史当成阶级斗争史来写,自由市场论者把经济史当做有效率的市场的发展史来写。意识形态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认识与决策的效率,从而间接增加人们的效用。对意识形态的信奉能直接满足人们多种最基本欲望中的一种,从而直接增加人们的效用。另外,意识形态所提供的效用能补偿信奉者因减少搭便车行为所付出的成本,改变信奉者对行为结果的预期,并诱发具有共同信仰的群体凝聚成一个高度严密的组织。与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之一是其激励约束功能与信息处理功能的薄弱。从计划经济体制激励约束功能薄弱这一角度看,越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就越具有关键性,因此计划经济体制就越不适合。从计划经济体制信息功能薄弱这一角度看,越是接近最终消费者的产业,要处理的需求信息就越多,因此计划经济体制也就越不适合。计划经济的比较优势在重工业领域,因为重工业是资本密集且远离最终消费者的产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在发展重工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