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政治体系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2-1
ISBN:9787221026095
作者:S.N.艾森斯塔得
页数:377页

内容概要

艾森斯塔得,当代著名社会学家

作者简介

本书是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它以古代东西方历史上的数十个帝国王朝的政治体系作为研究对象。据美国格兰科自由出版社1963年版译出


 帝国的政治体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帝国的政治体系》以色列著名社会学家艾森斯塔德的代表作,本书的着重点毫无疑问的放在了历史上的官僚帝国,在作者看来,具有此种特质的国家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印加,阿兹特克,中华帝国,波斯帝国,罗马与希腊帝国,拜占庭帝国,某些印度古代国家,阿拉伯哈里发国,绝对专制时代的欧洲国家,西班牙属美洲帝国,等等。作者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对上述的这些国家分别作了分析,在我看来,最让我受启发的便是“社会分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尽管不算什么新的概念,但用这样的视角来剖析政治体系还是值得我们关注。作者先是将政治体系从其它的社会领域中独立出来,认为作为官僚帝国这一政体,其政治体系已经与其它社会门类有了较为明晰的区分,并且有了一个较为普遍的、明确的目标,政治体系业已有了相对自主性。但是作为官僚帝国,这种分化又是不完全的,在很多方面,政治和社会都受到传统因素的制约,导致无法进行更进一步的分化。官僚制的产生本身就是社会逐步分化的结果,因为官僚制已经代表了一种理性化的政治行为,它有掌握了专门技能的人员去从事专门化的部门工作,并且具有同时为统治者和民众的主要阶层提供服务的功能,也是连接统治者和民众的纽带。当然,官僚制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在统治者和贵族们的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的,他们作为绝对服从于统治者的组织,是统治者用来对抗贵族们的资源。但是,官僚们在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之后,其本身往往会产生一种贵族化的倾向,他们希望得到像贵族般世袭的权力,这便又阻碍了社会的分化。同时,又由于其自身的自主化倾向,会导致统治者们对其的警惕。官僚的贵族化势必导致政治斗争通道在某种程度上的阻塞,也使得社会资源朝统治者的流向变得不畅,这当然是统治者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官僚帝国中,统治者和官僚的斗争和合作是贯穿始终的。执政精英们经常会针对吏治作出改革,比如精简机构,裁撤冗员,设立官员监督机构等等,都是为了防止官僚的自主化和贵族化倾向。作为帝国的统治者们来说,他们需要社会有一定的分化,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用更多的资源的来源。但是我们不应忽视的是他们同样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传统性取向和合法性基础,所以社会的过于分化必然导致双方的不协调。他们希望可以随意的动员自由的资源,但却不愿意让提供这些资源的社会群体表现出过于自主化的倾向,以至于他们无法掌控。历史官僚帝国的政治体系得以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统治者贯彻自主的政治目标的倾向;在社会所有主要制度领域之中分化和自由流动资源的一定水平的发展。历史上的官僚帝国的发展和命运都各不相同,如中国,直到西方世界打开大门之前,一直是处于一种极其稳定的状态之中,这是由于中国的社会虽然有一定的分化,但分化的程度不够,并且持续分化的潜力也不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官僚阶层是由具有文化传统取向的儒生团体构成的,具有相当的保守性,且与统治者的取向大体一致。尽管起义不断的爆发,但参与起义的农民团体本身不具备精致政治表意的能力,所以他们也无法提出新的政治理想和体系。而绝对专制时期的西欧诸国则走向了更为分化的道路,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1、可观的经济和社会分化程度,高水平的技术发展和经济生产力;2、对构成了政权与社会的突出目标的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强调;3、特定类型的价值取向在社会最为积极的群体之中的主导地位;4、各种具有普遍注意取向的高度分化的群体的发展。以上就是初读这本书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些方面,当然只占全书很少的一部分,此书具有相当大的涵盖量,其中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讨,但其中的视角毫无疑问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潦草看过,非常无聊……
  •     程农误我!
  •     概括性很强。。
  •     其实读前半部分就足够了,后面论述太过拖沓。
  •     @中国政治制度史 程农叔叔真是热爱社会史学的视角。
  •     译者再发现!
  •     阅读体验实在差
  •     2010/5/23夜,下载pdf于新浪iask爱问·共享资料,6/13下午阅毕,空洞乏味,充斥缺乏数据支持的定性描述(居然还好意思用“变量”一词),引证文献极其匮乏,难道翻译时给删了?看得我一头雾水,似懂非懂,兴味索然,意兴阑珊,2星!
  •     没看懂
  •     结构功能论的代表,比较中也确实把握到了中华帝国的一些特点。
  •     比较之后再寻找不同帝国结构中的异同,史实与结论之间怎么对应的感觉很玄乎。
  •     非常典型的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以官僚帝国政治体系为对象,各政治群体与社会阶层分析是静态的系统视角,而由分化所造成的系统紧张则是政治体系变迁的原因。系统中起流动联结功能的是资源,一方面,贵族的弱势使得统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资源,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依靠官僚来取得资源,同时还要注意对社会阶层汲取的程度。统治者时常强调传统(意识形态)来维持政局与资源供应的稳定。一旦官僚出现贵族化倾向而形成一个固化的、追逐己利的低效率的群体、或者统治者对于资源过度竭取、抑或社会各势力分化(也即权力普遍化)加剧都会造成帝国内部的混乱,此时外部的威胁加剧就很有可能造成体系的变迁。变迁或者被原有的政治体系所调适,或者整体性地产生新系统,或者边缘化的有破坏性无创新性。框架对于宏大对象的分析是适合的,但也忽略掉很多细节之处。
  •     竟然还有沈原的译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539479/,同一年份,竟然俩出版社同时出一本书,而且不同的译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