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赫定探险记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2
ISBN:9787542629708
作者:姜继为
页数:235页

章节摘录

商队逃兵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商队启程了,赫定骑着马夹在阿拉伯人中间,慢悠悠地跟在骆驼后面。每匹骆驼都驮着沉重的包裹,脖子上系着硕大的铜铃,一路叮叮当当。在黑夜里,人和骆驼只能看出黑黑的轮廓,景象诡秘,赫定不禁想起《一千零一夜》中大盗的故事,心里很兴奋。但是紧接下来赫定便遇到了问题,商队出发时正当伊斯兰的斋月,而在斋月里,穆斯林不但白天不能吃饭喝水,而且一般也不能干活一一整个白天,他们都要静静地思考自己一年的言行,虔诚地向安拉祈求和祷告。现在,赫定的商队也是如此,白天整支队伍都停在原地不动,大太阳在头顶暴晒,饥渴难耐百无聊赖;晚上用很长时间又吃又喝又唱,弥补白天的损失和寂寞,到夜深之时才姗姗启程,而凌晨又早早地停歇了。所以,这样走了几天,赫定也没见有多少进度。赫定手头紧张,又不能像阿拉伯人那样在寂静中向内用功,所以日子难熬得很,心下很焦急。况且,白天也不能好好睡觉,晚上上路时总是困得厉害,坐在马背上东倒西歪,不时有跌下马背的危险。有一回赫定在马上睡着了,坐骑在走到路边躺着一匹死骆驼旁时受到惊吓,跳起来后发疯地狂奔,正瞌睡的赫定被重重摔到地上,而同伴抓回马时他还没清醒。这样,赫定开始盘算脱离商队,但困难是路径不熟,这里完全是经验的世界,他找不到任何一本当地的地图。东进的道路越来越不好走,断断续续的黄沙开始连成一片,触目所及都是苍凉的大漠。沙和风在长期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很多沙丘,丘谷相间,波浪起伏。逶迤婉转的沙丘边线,在日光下呈现不同的颜色,构成奇特而壮丽的景观。尤其在日出日落时分,金红的阳光把沙漠徐上浓墨重彩,大地顿时变成波光璀灿的巨大的黄金炉。有时,苍凉的大漠里兀地伸出一棵沙枣树或一丛红柳,犹如死亡之海绽放出一朵美丽的鲜花,让赫定打心底产生一股震颤。但是,沙漠景色虽然壮观,却大大降低了商队的速度,赫定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当队伍行进到迪亚拉河畔的小城巴古拜时,守卫边界的士兵发现赫定长相不同于阿拉伯人,立即把他团团围住。赫定拿出他的瑞典护照,但他并没有进入伊拉克的签证,属于非法入境,军士们决定把他押回巴格达。幸亏同行的阿拉伯人替他说情,士兵最后同意赫定去本城的官府补签护照。很不幸,赫定进城补签护照又花掉些银子,他的手头更紧了。赫定意识到,自己必须及早脱队,否则租马按天算钱,等到目的地,自己恐怕连租金都付不起了。事有凑巧,一个阿拉伯老头也抱怨商队行进太慢,赫定有意和他搭讪。稍微熟悉后,赫定问老者是否愿意和他先行,老头回答可以,但要赫定付给他一些向导费。赫定身上的钱已经不多,如果再付向导费,那么到了克尔曼沙赫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但是赫定心想,自己年轻力壮,哪怕是找个为阿拉伯商队拉骆驼的活也不至于饿死,或者当个托钵僧沿路乞讨也挺好。于是他同意阿拉伯老头的要求,愿意付费逃离。两人的密谋被其他同伴听到了,他们对赫定采取了监视措施:赫定胯下的那匹马还是很值钱的,商队可不愿意赫定骑跑自己的骏马。赫定只好假装打消了脱队的念头,乖乖地在队伍中行进,他知道,到了半夜就有机会,因为那时人困马乏,商队整个都会沉入梦乡。午夜,月亮无精打采地照着荒凉的沙漠,疲惫不堪的商人一个个坐在马上东倒西歪。几个领队的商人大声说话唱歌,希望保持自己的清醒,渐渐地他们的声音也没有了。赫定和老头赶紧调转马头,窜到路旁,迅速向远处跑去。很快,叮当的驼铃声再也听不到了。天大亮后,赫定两人已经脱离荒原,来到绿洲里的小村庄。买了点吃的填饱肚子,两人又急急赶路。当他们来到一处山谷时,天上忽然阴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沙漠地区的雨水一落到地上就流向低处,山谷里顿时爆发了奔腾的山洪。赫定牵着马奔上一处高岗,自己钻到马肚子下躲避像子弹一样倾泻的雨点。好在山雨来得急去得快,天很快又晴朗起来。赫定脱下湿透的衣裤,让山风吹干,而自己几乎赤身裸体地牵着马在山谷里艰难行走:雨后的山地布满泥泞,马自己也站不稳,驮载主人前进是不大可能的。此时赫定行走的地区处在伊拉克和波斯交界处,传说山里强盗很多。赫定把手枪掏出来,子弹顶上膛握在手里。但是路上很平静,连强盗的影子都没见到,倒是遇到几队商旅和去麦加朝圣的香客。有一段路上赫定遇到了一队阿拉伯士兵,热情的士兵给赫定表演各种马术,然后下马向赫定讨赏钱,并宣称没有他们的陪伴,赫定早巳落人强盗手里并正受大罪呢。赫定干感谢万祝福,但就是不拿钱:他的预算的确也枯竭了。最后赫定指天发誓证明自己没钱,阿拉伯士兵才悻悻然离开。1886年6月13日,疲惫而兴奋的赫定终于抵达克尔曼沙赫。在城外热闹的集市旁,他下了马,付给了老者约定好的向导费,抚摸了一会自己坐骑的马颈,恋恋不舍地把缰绳交给了老人,让他把马带回队,自己则迈步走向城里。进了城,赫定拿着仅剩的一个银币,买了两个鸡蛋、一块面包和3杯茶,慢慢享用自己的“最后晚餐”:他彻底地分文不名,马上就要当流浪汉了。置身克尔曼沙赫,赫定可谓身陷绝境:既一文不名又举目无亲,他向当地人打听后知道,本城没有一个欧洲人或领事馆,求告的门似乎紧闭着。但是,赫定天生要成为大探险家,他能想出常人想不到的办法。赫定决定,去找本地最出名的人物:名人一定最有钱有势,也最珍惜名声和愿意对名望投资。于是,赫定又拦住行人去打听,本城谁最有名,他家在哪里。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赫定很快打听到阿拉伯富商哈森的大名和住所,整理一下凌乱的衣服和行囊,便壮起胆子找上门去。

前言

在人类史上,赫定是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他单枪匹马,一个人就给世界提供了那么多的地理新知和考古发现:即把一些仅为当地人所知道的地理状况、历史遗迹收集起来,发布给全世界,并以地理学的规范和历史学的眼光处理这些山川地貌和残垣断壁,这在以前各个时代都很少见。赫定一生多次来到我国的新疆、西藏地区,考察了多条山脉河流和多处沙漠荒原,绘制了多幅地图,进行了大量的测量,积累了大批科考资料,向世界贡献了关于我国新疆和西藏考察的3大套科学专著:6卷本的《中亚科学考察报告》、11卷本的《南藏》。

内容概要

斯文赫定(1865年-1952年),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他从16岁开始,从事他终身以之无怨无悔的职业探险生涯,因为探险,他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走完他的人生之路。他的名字,在他的祖国,不但路人皆知,而且为人们所热爱崇敬,与诺贝尔有齐名之誉。1865年,斯文赫定诞生于瑞典首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庭和早年经历并没有任何与众不同之处,与众不同的,是它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那正是为19世纪地理大发现吞没的时代。西方地理学界,也许可以说是整个知识界已向地图中的空白点宣战,征服极地的船队一支支驶出港湾,单枪匹马的无名之辈,因为测绘了一条热带雨林中的河流或标明某个处女峰的海拔高度可以一夜间扬名天下。呼吸领略了这样的氛围,使斯文赫定对未知世界有一种执著的迷恋。所以,当19岁时(中学刚毕业)获悉有机会到遥远的巴库做家庭教师,他就毫不犹豫的踏上了离乡之路。工作结束后,他以所有的薪金为路费,到波斯及中东进行了首次考察旅行。

书籍目录

序闻鸡起舞 梦迷北极 南下高加索 波斯访古 巴格达情调 商队逃兵 文坛初啼 国王的特使 达马万德峰上 千里走单骑 冰山来客 首访喀什 赫定博士西域初征  新疆的召唤  较力慕士塔格  喀喇湖的怪物  沙海初泛舟  危险的征兆  绝望的跋涉  一丛红柳树  神赐甘泉  克里雅河畔  追踪野骆驼  初访罗布泊  穿越可可西里  牧区炊烟  唐古特强盗  李鸿章的客人发现之旅  踏波叶尔羌  漂流塔里木  塔克拉马干腹地  黑风暴中的楼兰 再探水乡 重返高原 美丽的大盐湖 痛失旅伴 揭开历史的尘封 假冒的蒙古香客 追堵与突围高原探秘 踏勘世界屋脊 与病魔战斗 不许前进 峰回路转 班禅喇嘛的朋友 雪山与圣湖 恒河源头寻踪 艰辛的潜行 高原的最后征途考察团长 中瑞学者的谈判 足迹遍内蒙 新疆遇阻 南京搬救兵 心醉庙宇间 最后的考察团员 夹缝里的公路顾问 大漠沧桑 悲情回程 风卷暮年 民间外交家 人生休止符附录:赫定考察年表

编辑推荐

《斯文·赫定探险记》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作者简介

《斯文·赫定探险记》用亲切自然、生动曲折的语言讲述了斯文·赫定这位瑞典籍世界著名探险家传奇而辉煌的一生。自小立志探险,16岁开始闯荡波斯、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1890年到1935年45间,先后五进五出中国,数次攀登“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三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下“死亡之海”罗布泊,翻越世界屋脊,深入雪域高原;首次发现楼兰古城、喀拉墩遗址;勘定恒河源头,探查古丝绸之路,一路惊险连连、传奇不断,引人入胜。

图书封面


 斯文赫定探险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波罗地海的波涛拍打着瑞典宁静的海岸,在梅拉伦湖的入海处,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城市——斯德哥尔摩,她由14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和一个大的半岛组成。在市内一栋绿树掩映的红砖大楼里,居住着一对建筑师夫妇和他们的7个孩子(2男5女),长子名叫斯文•赫定,1865年2月19日出生。赫定的曾祖父是位杰出的博物学家,青年时期曾跟随著名的植物学家林耐学习,后来担任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四世的科学顾问;外祖父是位犹太教教士兼资深学者,移居瑞典后也是诗书传家。这些先人奠定了这个新家庭的基本传统——重视教育、热爱科学、保皇并爱国。赫定6岁入学识字,没多久就能独立读书了。父母给他买来很多读物,小赫定最喜欢探险类故事。尤其是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他读了又读,还常常讲给弟妹们听。赫定对那些穿越沙漠,独闯丛林,漂泊海上,遭遇野人的探险家们羡慕极了,梦想自己也能有朝一日去过那种刺激而自由自在的逍遥生活。1880年赫定15岁了,这一年瑞典北极探险船“菲加”号的失而复得,大大加固了他的探险热情和信念。19世纪末,欧洲正处在地理发现的热潮之中,广大的亚洲、非洲、美洲等地不断传来新的发现,世界地图不时被更新,但仍有很多空白有待填充,尤其是南、北极人们还所知甚少。瑞典由于地近北极也涌现了一批极地探险家。1878年,瑞典勇士诺登斯居奥德率领“菲加”号考察船出征,途经北冰洋去极地考察。但是,考察船在北冰洋被浮冰包围并冰结,滞留在冰天雪地里。初被冻住时考察船还和国内有联系,但稍后就音讯皆无,瑞典上下十分焦急。瑞典政府向美国求救,请美国派出破冰船救援,但很不幸,破冰船没能抵达目的地,途中自己也被冻上了,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死里逃生。全瑞典的人都沉浸在悲痛里,心想菲加永远回不来了。可大半年后,考察船竟发回了信息,它已挣脱浮冰自由航行。1880年4月24日晚,在北冰洋历尽艰险、探索出东北航道的菲加号终于回到斯德哥尔摩港。这一晚赫定和家人涌向码头,看到欣喜的市民用彩灯焰火和欢呼声迎接自己的英雄;回家后他坐在自家楼房的屋顶上,看到远处皇宫灯火通明,听到了国王设宴款待勇士和授予船长男爵称号的报导,心里蓦地产生一个念头,自己也要探险极地,去领略北极幽暗苍穹下神秘的极光,用瑞典文在极地的旷野里树起路标,并大有发现,被国王请进富丽堂皇的王宫,在胸前戴上眩目的勋章。这个念头一经产生,便像野草一样疯狂生长。赫定开始按照极地探险的需要训练自己,不久后《菲加号航海记》出版了,赫定赶紧买来当作训练教材,模仿英雄的船长培育自己的体魄和意志。赫定冬天里敞开窗户睡觉,到雪地里一遍遍练习驾雪撬;夏天里长途跋涉,锤炼耐力和脚力;为了熟悉地图画法,他在地图前一坐就是半天,仔细研究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并亲手描摹数百幅地图;为了以后记录探险见闻,辛苦地训练绘画本领,把素描、速写提升到相当高的专业水平。赫定还注意收集地理信息,参加各类地理考察的演讲报告,与大探险家们建立友谊。他很幸运,瑞典的诺登斯居奥德、俄国的普尔热瓦尔斯基等探险大家热烈欢迎他的请教,给予了多方面的建议和指导。因此,到中学毕业时,斯文•赫定已经具备了相当良好的探险素质,可以经风雨见世面了。这时他幻想出现一位慷慨的赞助人,把一袋金币扔到他脚下说:“去吧!买一艘自己的船,载上需要的队员、雪橇和爱斯基摩狗,去寻找你梦想的北极吧。”赫定相信,在他那个南、北极探险如火如荼开展的时代,他一定会大显身手,成为知名的探险英雄。  但是,有梦的少年没有走向北极,他的脚步迈向了南边,而这一步带来的结果并不比去北极小,它使得在后来的地理学和考古学中,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瑞典的存在。
  •     脚下是一望无垠的沙海,头顶是炎炎如火的烈日,塔克拉玛干沙漠渺无人迹,甚至连飞鸟都不见踪影。一队孤独的骆驼走出地平线,奔向沙漠的腹地。在领头的骆驼旁,蹒跚地走着一位身材中等的强壮男子。他满头褐发,鹰勾鼻子上架着一副厚重的眼镜,嘴角上面留着浓密的胡须。这位男子不时停住脚步,掏出地图东瞧西顾,在图纸上精心地写写画画。热风不时掀开他的衣襟,露出洁白而多毛的胸脯,与他被日光晒得黝黑的胳膊形成鲜明的对比。……高原上积雪没膝,天空中北风呼啸,所有鸟兽都躲进了西藏群山的巢穴中。但是,一队牦牛与山羊混合的旅队却跋涉在山脚下,领头的牦牛上端坐着一位坚强的旅人。他身披毡毯,脸裹头巾,只有一副眼镜露在外边,炯炯的目光不住地搜索着远方的大地和群山。尽管天寒地冻冷风如刀,他仍不时地摘下手套,拿起纸笔描绘走过的路线。这位行者的眼珠湛蓝,鼻梁黑里透白。……显然,这是一位来自遥远的欧罗巴的白人行者,他穿沙漠,上高原,正在勘查我国西北边陲的广袤大地。他是一位科学家,一位地理和文明的发现者。新疆和西藏让他如醉如痴,在这里他找到了毕生的事业,也找到了名垂青史的坚实基点。他的名字叫斯文•赫定,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20世纪前后的几十年间,他多次只身考察新疆和西藏,把名字嵌入了人类探险的丰碑中。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因为对罗布泊的神秘的喜爱所以买了这本书,罗布泊有中国著名的探险家余纯顺落难的悲壮,也有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彭加木神秘失踪的诡秘。斯文赫定到达那里的时候,那里是鱼肥水绿鸟凤翔的美丽地方,如今已是死亡之海。不得不折服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再想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自然现象,又多了几分对自然界的敬畏。
  •     还好
  •     不过可以把斯文赫定一生,用比较平铺直叙的方式展现一下,对于扫盲很有好处
  •     本书完全是斯文赫定著作《我的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旅行记)》的翻版,作者甚至连再加工的工作都省了就出版了,真是可耻至极!!!另外本书错漏百出,如:P18巴比伦古城遗址的配图是希腊雅典卫城巴特龙神庙;P41慕士塔格峰配图是西藏巴松措;P54慕士塔格峰山脚海拔700米处,可事实是山脚的喀拉库勒湖面都海拔3500米了;P81“克里雅河畔”的配图居然是2000公里外的高昌古城;P130罗布泊南岸峡谷的配图是库车天山大峡谷;P147“楼兰古城是楼兰王国的首都”,而实际上楼兰古城是古代屯戍军队的城堡,真正楼兰王国的首都是扜泥城,至今还未发现;P157冈仁波齐峰的配图是慕士塔格峰和喀拉库勒湖;P162“脚下踩的则是喀拉昆仑山的主峰”,喀拉昆仑的主峰是乔戈里(K2)峰,可斯文赫定从来没登上过此峰;P226描述中国教育部的官员检查赫定的行李看是否有盗取的宝藏,作者居然对此大加讽刺和讥笑,用了“灰溜溜”和“国际玩笑”等词汇,不可理喻!
  •     很佩服斯文赫定的探险精神 也很欣赏他对未知的探寻
    但为什么中国的很多地方 很多东西 很多本应该只属于中国人的事物 都被外国人捷足先登
    那片辽阔的地域 大漠飞沙 高原沟壑 深深地吸引着我
  •     简单的文笔,平铺直叙,将探险家的一生说了个大概,读起来轻松,但是激起了去寻找和阅读更加详细传记的兴趣。
  •     书不错,好看,有点意思
  •     看得也想去
  •     斯文赫定的探险人生跌宕起伏、几经生死、数成所愿!原来,人,可以这样渡过一生的。
  •     非常钦佩赫定先生的科学及坚毅不拔的探险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上,不论是强大还是积弱的时期,特别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很少有像赫定先生这样对中国的历史尊敬和热爱的人,那些不是藐视就是掠夺探险者在中国做得那些无耻的事,赫定应该是文明的甚至是高尚的,最后,看到赫定逝世的一页非常的感慨,一个传奇的人传奇的一生.......
  •     原来以前的波斯就是现在的伊朗,楼兰是他发现的呀,真是晕了。
  •     泛泛写作,缺乏激情.
  •     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纸张也不错。。
  •     一个人在丽江晒着太阳,读着旅行书籍
  •     快买呀
  •     很好的书籍,让我们了解文明开拓蒙昧的伟大,当然个人的坚强令人尊敬,零下40度的探险,沙漠腹地致生死与度外,惊人的语言能力.令人向往.
  •     基于赫定一生的探险之路,用中文描述而成的一本书。基本就是把赫定自己的书,缩写了一下。应该不涉及赫定的版权纠纷,但是,有没有涉及翻译版本的版权呢?不过,就这么出一本书,还真是easy啊。
  •     很好的流水帐
  •     斯文赫定的经历很精彩(几次至于死地而后生),很励志(独自为了理想上路),1900年在人们都关注发生在京津地区的“拳乱”时,他却发现了楼兰。这本书适合中学生阅读,不过编辑的质量一般,错误不少。
  •     这本书文字很生动,不仅仅适合青少年读,对树立青少年远大理想,培养探险精神,激发无穷想象有重要作用。唯一的缺点是其中有零星的缺页现象。
  •        脚下是一望无垠的沙海,头顶是炎炎如火的烈日,塔克拉玛干沙漠渺无人迹,甚至连飞鸟都不见踪影。
       一队孤独的骆驼走出地平线,奔向沙漠的腹地。
       在领头的骆驼旁,蹒跚地走着一位身材中等的强壮男子。他满头褐发,鹰勾鼻子上架着一副厚重的眼镜,嘴角上面留着浓密的胡须。这位男子不时停住脚步,掏出地图东瞧西顾,在图纸上精心地写写画画。热风不时掀开他的衣襟,露出洁白而多毛的胸脯,与他被日光晒得黝黑的胳膊形成鲜明的对比。
       ……
       高原上积雪没膝,天空中北风呼啸,所有鸟兽都躲进了西藏群山的巢穴中。但是,一队牦牛与山羊混合的旅队却跋涉在山脚下,领头的牦牛上端坐着一位坚强的旅人。他身披毡毯,脸裹头巾,只有一副眼镜露在外边,炯炯的目光不住地搜索着远方的大地和群山。尽管天寒地冻冷风如刀,他仍不时地摘下手套,拿起纸笔描绘走过的路线。这位行者的眼珠湛蓝,鼻梁黑里透白。
       ……
       显然,这是一位来自遥远的欧罗巴的白人行者,他穿沙漠,上高原,正在勘查我国西北边陲的广袤大地。
       他是一位科学家,一位地理和文明的发现者。新疆和西藏让他如醉如痴,在这里他找到了毕生的事业,也找到了名垂青史的坚实基点。
       他的名字叫斯文•赫定,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20世纪前后的几十年间,他多次只身考察新疆和西藏,把名字嵌入了人类探险的丰碑中。
      
  •     本书是一部关于新疆、西藏的百科式探险全书,且文字生动,引人入胜.
  •     我的身体不去冒险,就让我的灵魂去吧
  •     因为去过他新疆西藏,很兴奋的打开来读。赫定的经历让我唏嘘不已。我觉得书有2个不足。1.对于每次赫定的行走路线作者没有搭配合适的行进图文(地图),对地理不属于的人难度比较大。特别是拉萨阿里的南线北线的3次穿越,他走的路线比较复杂,作者应该给予图文考证。2.对于阿里新藏线上的地名翻译竟然跟现代不一样!这个失误属于大失误。比如阿里新藏线上现代称呼为甜水海,红柳滩的地方,作者用的是甜水泉,红柳沟。其他阿里的地名跟现代称呼也有小出入。还有2处错误。1.157/185页搭配的冈仁波齐的画面,请问作者你确定是冈仁波齐吗?157页面看着好像纳木那尼峰?185页面,最多就是转神山的路上,绝对没有神山的图片。失误比较严重。2.183页,“冈仁波齐峰山势突兀,崎岖难行”非常容易让人误会。冈仁波齐,是不能攀登的,只能转山。作者在写的时候,用到山上,山下。情景模糊。整体来说书不错,一个晚上读了200页!赫定神人也,让人羡慕啊!
  •     书还算好看,错别字挺多的,很讨厌,让书的品味大打折扣,不如看原著过瘾,入门级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