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梦楼随笔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01
ISBN:9787806619308
作者:张中晓
页数:156页

书籍目录


无梦楼文史杂抄
拾荒集
狭路集
青春祭
——记张中晓与胡风
《无梦楼随笔》的诞生
张中晓和他的《无梦楼随笔》

作者简介

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在甘生命最后十年中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苦难,已不能用来形容他最后的人生路程,但这些用血泪凝成的思想结晶却使他短暂的人生成为一个悲壮的故事。
如果没有那些写在发黄的、陈旧的纸张上的文字,如果那些文字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死去已三四十年的张中晓也许就不会在今天被重提。然而,他终于没有被忘记。这不是因为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二十多岁就写下了不少


 无梦楼随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孤独是人生向神和兽的十字路口,是天国与地狱的分界线。”——张中晓如果有这么一天,你成为全世界人眼中的渣滓:没有友情,你的朋友早就被打倒在地;没有爱情,谁敢爱你这样一个“反动派”呢?没有收入,三餐的温饱都已成问题;没有健康,不断地吐着血……一年、两年……十年,十一年……困顿的日子无望地持续着,如果是你处在这样的绝境里,你,将如何生活?我偶尔会莫名其妙地想起张中晓,往往是在洗澡的时候,忽然就想起来了。从潜意识的角度讲,也许是因为浴室里有镜子,我看见自己而惊悚,便记起了这位困厄一生却又思考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年轻人。张中晓,1955年被打为“胡风反革命分子”,1966年,或1967年时病死,已经没有人说得清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了,死时约36、7岁,单身。他本只是个小人物,多病而敏感的一个文学青年,不幸处在一个深文周纳的时代,又不幸认识了“不该认识的人”,便在25、6岁风华正茂的时候,折翼了。一坠不起,直到死亡解脱了他。倘使没有那本《无梦楼随笔》,也许,他这个人,便就此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之中,不剩一点余灰了。《无梦楼随笔》是张中晓从1956年到1966年,他生命中最后的十年,写下的读书笔记。这十年的境况,便如我一开始所描述,正是“绝境”。而张中晓的生存方式,则是读书,与思考。他竭尽所能地收集所有能得到的书籍,哲学的、宗教的。他阅读,摘抄,反思,记录,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的心得写在“用练习簿和记帐本装订成册的东西”上。写给谁看呢?他早已“没有写文章的资格和自由”,然而,不写,又如何知道自己的存在?“人的时间、空间观念很薄弱”——我闭上眼睛,一时间仓皇无限:昨日、今日、明日、此处、彼处,我在哪?是的,只是单纯的思考与写作,无法放弃的思考与写作。不曾、不敢希冀能与人交流,甚至不知道这些文字会不会存留下来,却还是忍不住要去抓住一点什么东西。孤独张中晓。感谢那位名叫“路莘”的编辑,是她以女性的耐心,把这些在“友人”间辗转了十数年的残篇断简,抽丝剥茧地整理成可读的一册文稿,使得这些饱浸着苦难的文字,能重见天日,为张中晓留下了一个落寞的身影。也许,这些不能算什么深邃的思想,也没有精密的体系,多是一鳞半爪、铁锤击下时绽出的火花,但毕竟,这是以整个生命投入进去的心血。我们所品味的,竟是他的骨髓。即使已被压迫到了无梦,原来,我们仍然可以思考。2005.09.15[blog链接:http://go.6to23.com/nftx/blog/2005/09/8.html]
  •     假如有一天,这个世界黑白混淆,坚持真理的同伴们都被打倒。未凉的尸体旁儿女决绝的转身,贫瘠的人情,无奈的冷眼。我是要像人一样地生活感觉和思想,还是像僵尸一样不思考?兽一样冲动?百灵一样学舌?我不知道,不敢知道,我只是万千俗子中一个卑微的怯弱者。“孤独是人生向神和兽的十字路口, 是天国与地狱的分界线。人在这里经历着最严酷的锤炼, 上升或堕落, 升华与毁灭。”张中晓在幽闭孤寂中的这声慨叹,凝画了他困厄绝望却在绝望中思考到最后一刻的人生。1955年,这个敏感多病的文学青年,不幸在一个深文周纳的时代认识了一个“不该认识的人”,风华正茂青葱岁月,便被打为“胡风反革命分子”,很快被剥夺了话语权,成为整个社会的遗弃者。苦闷、仓皇、欲寻出路却又有何路可投?在生命最后的十年里,他不希翼能与人交流,不奢望自己的文字得以保存,可依然竭尽所能的收集着他能收集到的历史、哲学、宗教著作,阅读、抄录和思考。因为除了思考,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抓住什么。除了思考,又有什么方式还能证明过他的存在。遭受灭顶之灾后对时代的反思与深切的痛感是《无梦楼随笔》牵着血肉的骨骼。没有这本重见天日的读书笔记,或许这位思想者,就这么堙没、风化在时间中了。《随笔》最杰出深刻的即是对“统治”和“权术”批判。亦是他在苦难体验中对专制体制下权力者控制社会与人心卑鄙手段非同一般的真切感受。“诚实与负责——现代政治道德;仁慈——中土政治道德(恩赐与奴役)。 中土王霸——统治者的品格如何?仁慈还是残酷,好心还是邪恶? 仁慈是上对下的恩赐,容忍是人对人的关系。仁慈是对统治者的幻想,容忍是对人的尊重。一出于奴隶的道德,一出于自由的心情。”两千年的封建压抑不是几次建国几次大典就能在中国人心中完全抹煞的,至今的电视中依然热衷播放着王者仁圣,今天的人们对政客亦抱着相同的祈望。奥巴马荣获了200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这是赞扬,又岂非讽刺。这种道德上的奴性来自哪里? 他思考而揭示这败坏的根源,是当权者对权术的玩弄和对大众盲从心理的高效利用。“对待异端, 宗教裁判所的方法是消灭它; 而现代的方法是证明其系异端。宗教裁判所对待异教徒的手段是火刑, 而现代的方法是使他沉默, 或者直到他讲出违反他本心的话。”我们很显易看到他直接犀利的指控。在强大黑暗前清醒的理智早已建构了他刻骨痛苦的魂灵。坚持着知识分子对正义和良知的担当,却成了他悲剧命运最致命的伤口。“在中国想做一条好汉,确实比别国更难。”摩罗非常悲哀的说道,“中国社会对于优秀人物怀着本能的仇恨和恐惧。”中国没有赫尔岑这样的巨人,因为中国罕少有为反抗者举旗呐威的勇士,像秋瑾、徐锡麟这样的革命家,被百姓生吞鲜血分瓜了心脏。当顾准被权力敌视迫害后,连他的亲人都与之断绝关系。直到他逝世20多年后,《顾准文集》才在中国一个最偏僻的角落里勉勉强强问世。然而张中晓在这样的绝境中依然怀着微茫的希望,并为着这希望自我的反省。“过去认为只有睚眦必报和锲而不舍才是为人负责的表现, 现在却感到, 宽恕和忘记也有一定的意义, 只要不被邪恶所利用和牺牲。耶稣并不完全错。”他爱人类,却遭人类弃绝,但他依然爱的深沉,这样的情感一直支撑他直至生命终结。他不断复写着道德、良知、使命和责任,在当时,有谁向人们这样的诉说?在今天,又有谁向我们诉说? 这是先驱者的悲哀,他大声的呼告,在那指鹿为马的年代里只是能被构列成行的罪名。而就算今天,他的呼告又有几人听到了呢?我是惭愧的,在上大学之前,我不知道历史上有一个张中晓。我不知道顾准,不知道遇罗克,不知道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不知道电影《武训传》。而我周围又有几人知晓? 茫茫路上,踽踽独行,这些饱浸着苦难的文字,留下了一个落寞的身影。
  •     上海远东出版社曾出版过不少精品,而张中晓随笔集即在其中。兄长与女朋友分手后的那天晚上与其闲聊“楼阁”,话题无意中转到了“无梦楼”。(参见“仰望营造·nokia2100”2007版中“红楼”vs“青楼”一节:http://suxing735.bokee.com/6533385.html)谈论张中晓,不能不提到风雨人物“胡风”。胡风案件的恶劣效应直至1990年代才消弭殆尽,其《三十万言书》与彭德怀《万言书》的真知灼见得以“涅槃”。胡风研究专家李辉托大象出版社出过一套名人书信、日记丛书,我借宿北师大时于“学子书店”得郑振铎《最后十年(日记)》和胡风《与路翎通信集》,透过历史的缝隙,“无梦楼”预言的阴影暗伏其间。而2007年冬重读《最后十年》,正赶上中国美术馆的“敦煌大展”,加之“桴琼居主人”推荐的大家里有位“黄裳”先生,与郑振铎先生相似,黄裳也是位爱书、藏书、搜书的“版本”学家,但是在我心目中,郑振铎先生是更广阔、更深入的“文物”学家,而不仅仅是“五四”时期启蒙民众、振奋民魂的文学家,只是不幸因飞机失事壮烈殉职。然“殉”者,终殇矣!草民尚惜贱命,遑论大师、巨擘乎!(此情绪在上海卫视所制《大师》节目中频现。)虽然张中晓算不得大师,胡风也不过中人之资,然其识远在愚氓之上。我以为他们是承继了鲁迅等老一辈知识分子风骨衣钵的,“自由意志,独立精神”,陈寅恪先生为投昆明湖自溺的王国维先生所撰碑铭既是礼赞,也是自赞。(三联版《陈寅恪集》的封面创意即来源于此。而不论是“影响我的一篇文章”还是“影响我的大家”,身为某师长之“桴琼居主人”于义宁陈氏可谓折服至衷。)话说回来,我很欣赏“无梦楼”之名号,一直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房,学海子“给每一个房子起一个温暖的名字”,然目下尚“有梦无楼”耳。最后回到“本文”,《无梦楼随笔》中大部分的思考都关乎德国古典哲学。“五四”以降,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的娘家即在德国。而我在怀念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的文字《“国士”》中已然表明,“我敬重具备德国生活经历和学术背景的学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太过年轻的生命,太过深沉的笔触,太过慨叹的人生
  •     永远也忘不了近20年前读到王元化为此书写的序言
  •     颇有洞见之处。文史杂抄部分若能注明出处更好
  •     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我才告诉你他的故事……
  •     一个人孤独困境中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日记独白如何打分?谁有资格对别人的日记评分呢?
  •     闪光的思想碎片,与微博体相像
  •     读的是网上下载的批注版,不知道是谁批注的,不过批注也很不错。随笔精炼到位,值得细细思考。才华两个字用在他身上绝对值当。
  •     有人把张中晓比作尼采,不是没有道理的。
  •     太纯粹了,慧极必伤
  •     潸然泪下,不是为了那个毛骨悚然的环境让我身临其境,而是为了在绝顶苦难下绝顶孤独的绝顶信念.
  •     Ever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     略有创获,精神更让人感动
  •     不知道是同情还是感染,或是感动,震惊,虽然都是些只言片语,对书本的摘录或批注,我不知道好不好,但它的存在就足以得到人们的认同。
  •     一九六三年夏,张中晓整理完三册读书笔记,在序言中感叹再三:“长年幽居,不接世事,贫困之乡,可读之书极少。耳目既绝,灵明日锢,心如废井,冗蔓无似。偶作思索,有宛如走羊肠小道至感。”少时戏拟墓志铭:会稽人张中晓,认真活过、读过、写过、爱过、恨过,在还很不愿死时,死了。
  •     在一个被规定集体做梦的年代,选择了无梦。长歌之叹胜于哀哭。
  •     一代被埋没的人才,让人无尽唏嘘。我果然不适合读哲学方面的书
  •     这本书让少年时的自己为之震撼
  •     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
  •     待我赚到第一桶金马上买一本。其中的深刻简直值得背诵。
  •     读中学时第次一读到时直击我的内心,年少时不明所以然,却再也无法忘怀……
  •     07年这本书没有卖,读的阿牛自己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真佩服他的精神,没有书的时候自己抄。
  •     使命情怀感煽吧。
  •     張中曉還是繼承五四傳統
  •     孤独而独立的灵魂的呐喊
  •     夭折的天才。
  •     寂寞的远行人。
  •     “感动……”
  •     看了后面几篇,对张中晓及胡风运动略有了解。前面的随感,看了深奥,没有进入,希望以后再看能进入。
  •     悲凉的感觉
  •     震撼之作。张中晓以病痛缠身,在一个闭塞愚昧充塞的荒诞国度中做着最徒劳的抗争。如果没有类似他的独语这样微弱的烛光的存在,那个时代该是多么绝望
  •     读书笔记里是辩证,现实中是情绪无法自控。这大概是多数的通病。
  •     胡风运动的陪葬。
  •     配着下午茶
  •     这种书还是适合在深牢大狱里看
  •     “如果没有那些写在发黄的、陈旧的纸张上的文字,如果那些文字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死去快三十年的张中晓也许就不会在今天被重提。”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过了文字内容本身,杜鹃啼血式的笔记有些震撼人心的力量。
  •     感慨
  •     到底看了多少啊…
  •     悲剧时代的苦闷心灵,有作为反抗者符号的积极意义。不过从随笔的内容来说,一个没有受到正规思想训练的人,才华是敏感而散漫,杂乱而无序的。他无法做到思想的曲折展开,只能任由思想在原地打转。
  •     读这本书需要静得下心来,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敏锐的灵感
  •     长大了再看就没小时候那么惊艳了。大概就是文革时期的“仅自己可见豆瓣日记全集”。
  •     就像是筆記中寫的,瞭解一個人就像讀一本書,而讀這本書就像是隔層紗看到他的靈魂……摘抄筆記或者批判的判斷是個人當下思想的簡潔卻明晰的反應,一個人所被觸動的必將能映射到其心中的某些地方。這些筆記更使他的人生成為一個悲壯的故事……
  •     强烈推荐,是一个真正有思想的青年
  •     读无梦楼总能引发各种随想,诚然那些思想在如今纷呈的学术世界里并不算了不起,但了不起的思想家如何不是从这些粗浅的内容想开去的呢?利用这些笔记,反复提炼修改,未尝不能有所得。人类动物园有谓压力下的创造力,倘若张在今天,未必有如此思想。历史不容假设,就算他可以活到今天,也未必能做出了不起的作为。但是彼时彼地,原本永恒的思想被用来固定一段历史,科学变成了历史,这也是人生死活的无奈。此书整理略有些疏漏,须订正。
  •     简短的话,那个时代的话语。
  •     思考的力量,是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都应该在不断思考和反思中度过这丰厚的余生。
  •     伟大!
  •     宗教、艺术、道德、社会......作者有他自己的思考
  •     草蛇灰线,云龙鳞爪,可惜了。换想如果我处在他那种情形下,决计是做不到这样的
  •     十七年文学
  •     太喜欢这文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