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9
ISBN:9787530642535
作者:陈茂同
页数:262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五千年来,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创造出了底蕴丰富的服饰文化。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上迄上古、下至太平天国时期我国的衣冠服饰制,内容包括历代纺织业的发展,历代衣冠服饰的名称、款式、制度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上古时期
第二章 商代
第四章 周代
第四章 秦汉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第六章 隋唐五代
第七章 宋代
第八章 辽金元
第九章 明代
第十章 清代
第十一章 太平天国服制

作者简介

衣冠服饰,是人类生活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伴随着生产水平、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而同步进展。因此,对人类衣冠服饰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一些侧面情况,增加我们的历史知识。
这些记载,给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衣冠服饰制的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例证。专志记述虽然十分详细,但和出土的石刻、壁画实物校核,却尚有许多不尽相符之处。究其原因,大凡有二:第一,文献记载的冠服制,多是统治阶级朝会、燕享、郊天、祀地等礼仪的服用制度,而石刻、壁画所反映的则多是平时燕居生活和奴隶劳动的情况;第二,后朝人修前朝历史,其时间相隔,或有数百年,中历战乱,资料多有散佚,征集难于周备,加上墓葬实物尚未出土,对于某些服物的认识或有借助想象或推测,以至于难以准确。例如,依史志记载,汉代梁冠和爵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理而论,帝王冠帽必当九梁,但从东汉石刻、壁画所反映的形象资料看,则一般只一梁至三梁。叉据《舆服志》所载,幅中裹头(即平巾帻)是西汉王莽因头秃无发才开始应用的,怛从出土的商代玉雕分析,早在商周时期,就已有巾裹之制,其间相去千余年。大量的出土文物,纠正了史志记载的不实,所以,我们在叙述历代冠服的具体形制时,尽量参照出土实物及形象资料,若遇实物和图像与文献记载不尽一致者,则或是同时并叙,指明是非;或径从宴物,略加说明。本书的插图。除了可以增强我们的感性知识外,有时还可以作为判断是非的根据之一。衣冠服饰,古今不同制,其中比较重要的区别,大概有两方面:第一,古服上衣下裳,今服则衣裳连称,而裳名转废;第二,古时服装(尤其是上层阶级)都极宽博,只有军士服装较窄小,今天则除了僧衣道服还存古制外,其他服装均尚紧窄称体,并讲究线条美。所以,古今服物名同而形制迥异,例如袍、衫、裙、裤,以至鞋、袜、冠帽等,古今皆同名,而且是人们生活中习见、习闻、习用的东西,但若以今名考之古制,则大异其趣。因此,必须分别考其由来,述其沿革。在书中,凡是古今通用的服名,则多在刨制的朝代加以详叙,或阐明其沿革关系,以使读者对该服物有较完整的概念。古人的装饰物,千奇百怪,诸如首饰、颈饰、手饰、衣饰以及面饰胭脂粉黛等等,名目繁多,品类不一,形制各异,我们只选择较重要的,或能代表该朝特征的,或多数朝代袭用不革的,或古今同制为人们所习见、习闻、习用的,或诗、文、词、赋多所提及的进行介绍,其他就不能一一述及了。各朝冠服制度的改革和服物的更新,与丝棉生产的发展和织染技术的提高都有密切的关系。本书每章都用一些篇幅叙述该朝统治者如何重视、提倡和鼓励丝棉生产的情况,作为冠服制度改革和更新的物质依据。本书的编写内容,除了采用史部文献、出土文物和历代笔记的有关记载之外,还参考、吸取了当代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资料,特此说明。

图书封面


 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虽然最感兴趣的军士服饰甲胄介绍泛泛,图版也粗糙不丰,不过在二百六十二页的篇幅中还是比较清晰地理顺了中国历代服饰的特点,资料也引用了不少,比如一百二十八页描述初唐女服袒胸风时,引用的诗句“粉胸半掩疑暗雪”和“长留白雪占胸前”,看过黄金甲之类的电影后感觉尤其有趣。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本来这种服饰历史就靠想象,还配着这样历史的图……好歹来几个仿成品看看吧= =总体来说讲得条理清晰挺不错看的
  •     随手翻翻,读着不累,还行。。
  •     配图太少
  •     手边现在读过的最靠谱的一本。料猛量足,没有废话更没有无谓的抒情,脉络清晰,是本扎实的学术读物而不是披着学术读物外衣的水课读物或地铁读物。五分!
  •     官服:原来汉代不是宽袍大袖啊,袖口是收紧的。深衣和曲裾关系密切的。晋六朝开始穿襦裙,还有褶裤,女子多对襟上襦,唐代绣袍盛行,披风式小袖衣,佩戴帷帽,宋代冠帽代幅巾制度,襕衫(圆领大袖)继承唐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