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7-1
ISBN:9787533223434
作者:雨果
页数:357页

书籍目录

一 狄涅城的陌生人
二 海滨蒙特猗的市长
三 孟费�的小客栈
四 小比克布斯修院
五 马吕斯的烦恼
六 巴黎的眼睛
七 卜吕梅街的儿女情
八 圣丹尼街的英雄血
九 不同的生死
十 崇高的黎明
雨果的故事

作者简介

本书出版于1862年,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部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于一体的艺术精品。它通过理想的情节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同时又准确、完整地再现了从滑铁卢到反对七月王朝的人民起义的历史面貌。《悲惨世界》仿佛叩开了这个世界上受尽苦难的家庭的大门,说着“开门,我找你们来了”。小说枝叶繁复,但中心始终是揭示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在作者的笔下,他企盼用“博爱”、“仁慈”、“天良”来改变这个“悲惨世界”。这果真行提通吗?但无论如何,《悲惨世界》都是世界文学殿堂里的一部不朽的杰作。


 悲惨世界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他安息了。尽管命运多舛。
      他仍偷生。失去了他的天使就丧生;
      事情是自然而然地发生,
      就如同夜幕降临,白日西沉。
      
       屏幕在这一页静止了,我机械的继续翻着,徒劳的翻着,”如同夜幕降临,白日西沉”,我望着昏暗的天空,不由叹口气,与老友道别,迈着疲惫的双腿,搭上回家的公交。
       家,却是个遥远的词眼,在我心里模糊起来,我愣了一下,思索着,家开始飘摇起来,无法感触。柯赛特和冉阿让可以组合成一个奇怪又温馨的家,德纳第那客栈人丁满满却沦为魔窟。有时候也会被家这个词眼刺痛,除了那秦岭山脚黑水河畔的家乡,我总是一个流浪者;可这静止的一页让我想起了家。
       2.20踏上东行列车,到4.21站在老友家楼下等待公交那一刻,两个月里利用着地铁、洗手间、等人以及吃饭的闲暇,我终于读完了这部《悲惨世界》。这是接触雨果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巴黎圣母院》在初中,隐约还记得卡其莫多,其他名字全无印象了;因了同学“坐在靠窗长椅上,激动又焦虑的啃着这本大部头”,离此时已经快有十一个月光景了,那时候我还在辛苦的读营养学专著,读《战争与和平》,饱受一些煎熬,无暇旁顾。在我读完本书的前一天,在距离汶川地震五周年祭还有22天的时候,四川的另一个城市----雅安,川藏线上的车友心中别有情义的重要据点-----也出现了大地震,这五年间,金融危机,欧债风波,世界杯欧洲杯,红色风潮,政府新老接替,波士顿马拉松爆炸,复旦谋杀案,沸沸扬扬而又不紧不慢;我又读了一年大学,在洪泽湖边安静上班两年,绕了一点路回西安,只是这路绕的有点远,所以我长久没找到自己的方向,等稍稍以整待暇时,咣当,一个”家”让我瞠目结舌,我被重重摔在地上,爬起来依稀见到上海字样;五年前汶川地震,下午两点看到新闻的我们急切的喊着四川的室友:你家离震中不远,赶紧问问家里情况。室友慢吞吞的从魔兽世界中扭转过脑袋来:你们着啥急啊,不就个地震嘛,真是的;五年后的庐山地震,九点左右微博上的地震消息开始迅速铺来,恰好一位新同事兼隔壁室友,于是大家一边在细雨中等待开门一边关切的问他家里,他扭了一下腰肢,娇滴滴的说:我们家里肯定没啥问题啦,不就地震嘛;然后又活灵活现的和旁人讨论起化妆品要怎样用效果才最佳了。
       而这两月呢:当那个杀气腾腾衣衫褴褛拎着跟黑色粗棍的汉子走进迪涅城的时候,我也在挤成罐头瓶的列车中东行;当马德兰先生不愿无辜的商马弟代为受过,抛下市长的身份,来到法庭慷慨陈词,宁愿锒铛下狱时,我也辞掉了刚待了两周的工作;当柯赛特在孟费郿受尽德纳第一家各种折磨而冉阿让又被压在大烧船上服役时,我也被台湾人戏耍了一番,忽而生活飘摇起来;当雨果兴致高昂的讲述滑铁卢战役时,我规规矩矩的递简历面试,一周之内去了五家公司,选择权竟还都在我手中;那个漆黑凶恶的夜晚,可怜的柯赛特独自走在阴森森的树丛中拎着一个比她还要高大的水桶时,高大的冉阿让静悄悄的出现,帮她拎起沉重的水桶如亲人一般;马吕斯被从家里赶出来投奔古费拉克的时候,我跑到嘉定投奔发小,蹭吃蹭住蹭歌,把酒言欢,散文诗歌,理想与明天,慷慨激昂;马吕斯循着白先生和白小姐踪迹漫步公园的时候,我也坠入陈旧的往事中唏嘘不已;当街垒斗争显现着自由之火,我们星夜疾驰在景色秀丽的西湖边返回上海;当雅安-芦山地震来袭时,马吕斯和柯赛特已恩爱甜蜜,我告诉Jenny:忽然觉得很压抑很难受,但我不想发表关于地震的任何言论;而4.21,我那老同学新婚莞尔,重返上海,我们几人一起打球,做饭,重饮烈酒,好不壮哉。而,悲惨世界也终于告一尾声。
       雨果的这个世界是悲惨的么?他笔下的这个世界往上顺延半个世纪,可以看到卢梭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文化启蒙先贤激烈辩论着科学自由民主,卢梭就此和伏尔泰达朗贝尔决裂,他追寻那种温和宁静淳朴类似日内瓦的小王国,少一些纷争多一些虔诚,对大自然对上帝的敬畏,人神相安------维克多雨果也着意用一种更温和更高远的哲学来让他心目中的王国人保持一种虔诚的敬仰;而往前顺延二十年,拿破仑挥师东进,与亚历山大一世时和时裂,一场奥斯特里茨战役重改了欧洲格局,法俄双方都认为自己胜利了:雨果将奥斯特里茨作为一场著名胜利,俄方包括当时将领库图佐夫坚持奥斯特里茨俄方取得了战役胜利,包括一百年后的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也坚持此观点;而法国举国上下也都认为自己是胜利一方---歼敌三万,自己损失两千余人。共和国的辉煌却在一场滑铁卢后陷入危机,旧日辉煌已然淡去,新的生活却还要继续,怎样继续,这世界的悲剧意味,从此而来。
      
      
  •       这是一个悲惨的世界:男人因贫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而生活堕落,儿童因黑暗而身体孱弱。
      
      现在的电影故事里,埃菲尔铁塔展着筋骨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来往的人们欢笑地游玩在塞纳河上。可是,这样温暖美丽的国家,曾经却是另一个样子。
      
      那个样子像一个伤口,一个不知将要愈合多久的伤口。有那么一个人,他掀起了绷带的一角,剥了一层又一层,曝出了它最淋漓的原样。该死的雨果,你让读者心揪,因为伤口展示的太清晰、太详细了。
      
      一点儿也不夸张,故事里的每个人都伤口满身,生活在伤口构架的牢笼中。
      
      冉阿让。因为饥饿而打破了法律,受到了制裁,并终生被压在了这座五指山下。他是勤劳而意志坚强的男子汉,却被饥饿与贫困轻易地击倒了。在迷茫中,他追随大流堕落下去,破罐破摔。主教出现了,星星的指引之火复燃了他心中的善良,使他获得了重生。这是重生,却又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新的伤口,因为从此之后,他放弃了个人感受,不求回报,将自己献身给了周围的一切。
      
      芳汀。一个女人,在一个男人都无力生存的世界中能怎样,更何况还带着一个孩子。一失足成一生痛,除了零售身体出卖灵魂,她还能有什么办法。不是不善良,不是没有爱,只是无力去爱。她悬浮在空中,没有一片坚实的大地让她立足,给她机会给她力量。她只能像风中的烛火,在几番螳螂挡车的反抗后,熄灭在少人知晓的冷漠的夜里。
      
      德纳第夫妇。恨他们,像是理所当然。然而坏人不是天生坏痞子,坏人也不是天生的绝情,当她们的女儿受伤的时候,那个讨厌的臭婆娘不也是在心疼她么。缺的不是一颗善良的种子也许,缺的只是让他们生长的土壤。他们太穷困了。
      
      爱波妮。不就是人性本善的例子么,出淤泥而未染的姑娘。她的善良与奉献如果仅仅归于爱情,那是敷衍的解释。肯定有一种未泯的善良保留在她炙热的心中,爱情只是唤醒了它。丘比特唤醒了她的善良,却没有把完整的爱情带到她身边。视而不得的爱,那是怎样的痛苦啊!
      
      伽弗洛什。他生长在黑色的土壤中,耳濡目染地学会了一套生存方法,那种活法,没有对错好坏,选择那种活法只是因为必须适应。抗争的号角吹响在耳边,他奋不顾身地融进了这团火焰中,为这,灵魂过早地离开了他尚未长开的肉体。想一想吧,他的一生,始终远离父爱、母爱、家庭,远离这些温暖。他就是这样长大的,这样孤独地长了一生。
      
      珂赛特。是幸运的,她比爱波妮幸运,她比伽弗洛什幸运,只是因为巧合,巧合碰见了冉阿让。天!在这样的世界里,一个小孩想要幸福,靠的只能是运气。后来是幸福的,但只要稍微一想,就看得见她赤脚哆嗦的样子,那时候,她还很小很小很小。
      
      马吕斯。仅仅是受到了爱情的折磨。或许,他是这个世界里少数几个算得上幸福的人。尽管他感觉世界配不上人民,世界囚住了精神。在衣食的枷锁沉重地搭卡在众人的肩上时,精神的委屈思想的压抑,只能是第二位的疼痛。
      
      雨果用细细的笔绘出了每一个人的形象,细致的看得见他们脸上的雀斑,看得见他们指甲缝隙的泥土。
      
      不止是人物,连同修道院、公园马路、下水道,都事无巨细。这是一个世界,一个用小小的马赛克瓷砖拼成的大大的世界,每一个缝隙都平滑细致。
      
      细致,到了最小的颗粒水平。所以悲伤,也透彻到了骨髓。
      
  •       1. 莫里哀主教:本书中最幸福的人,从一个天堂到另一个天堂,一个温和的人却有巨大的能力随时随地用怜悯和宽容的力量震撼他人,在那个改变冉阿让的夜里帮那个天使脱去了魔鬼的外衣。
      
      2. 冉阿让:不止有莫里哀一样的人格,再兼具英勇果敢,在书中读到他的名字就给人安全感和力量,强大的身躯机智的大脑和细腻的情感组成了书中的英雄。只有英雄才能撑起悲剧的沉重,也只有悲剧才能够衬托英雄的品格,那么,是不是做个普通人更幸福些呢?
      
      3. 唐纳德:初看让读者恨透的坏蛋,彻头彻尾的魔鬼,坏到不知道不觉得自己是邪恶的地步,坏到以别人的悲惨为快乐的程度。但是至少在书中他并没有造成什么悲惨,他的邪恶行为无意间在战场上救了上校,在下水道救了冉阿让和马吕斯,在最后又让马吕斯知道了冉阿让的真相。世界如此悲惨,凶手却不是坏人,难道雨果在告诉我们是上次创造了悲惨?
      
      4. 马吕斯,珂赛特和芳汀: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是悲剧的创造者。其实英雄与魔鬼小人总是极少数,或许很多人一生都不会碰到那样的人物,而有分量的作品无论写了多少英雄的伟岸和小人的卑鄙,最深刻的部分往往是在探讨普通人。悲惨世界最后的几十页完全浸泡在烂俗的幸福中,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全家欢天喜地的撮合,从物质到精神的心想事成,也许幸福就该是某种顺利到极致的无聊,总之结尾处在他们美好而无趣的幸福背后是冉阿让伟岸的悲惨。为什么我们的英雄能够战胜一切却不能战胜孤独?让人不禁唏嘘。
       冷漠的马吕斯并不坏,他只是普通人按照正常社会规则思考问题,他的倔强伤害过父亲和祖父,他的冷漠伤害了冉阿让。然后这么一个普通人也谈不上有什么坚定的信仰,却在人民革命中奋勇挺身,为了法兰西抛头颅,或许和革命党人汪精卫当年刺杀清朝大臣是一个道理。雨果是不是想要表达所谓的献身精神只不过是麻木的心的偶尔一次出轨?而革命就是一次集体性出轨?
       如果说马吕斯的冷漠至少某种普通人,不便要求太高,那么可赛的的冷漠就不能简单的用书中的“忽略”而真的被忽略掉。全然忘记了十年来从被虐待的儿童到被呵护的女儿,只是在一片青年男女的爱恋中忽略了周围一切的情感变得极端迟钝。这大概就是自私最好的解释。我想善良就是对别人痛苦的敏感和为了帮助别人摆脱痛苦所做的自我牺牲。是谁创造了世界的悲惨?我想这里应该有了答案,是那些普通人的麻木而不是魔鬼们的进攻。
      
      5. 沙威:另一个好人,也许只有他才真的与冉阿让相互理解了。
      
      书读了90%的时候觉得不过如此,没想到最后10%开始,冉阿让的伟岸衬托着一对普通恋人的庸俗带来了对人性的思考。而忠于原著的电影版却没有体现这一部分,内容全部被前面热热闹闹的清洁填满。
      
  •        这本世界名著早就听说,应该上过学的人人知道。早该拜读,但是心里承受不起这个“悲惨世界”。一直以为是讲一个凄惨的故事,或者该死的课本上介绍的是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斗争什么”的书,再加上这么漫长浩瀚的篇幅,也是令人望而生畏。所以耽搁到现在才有幸看完。
       这是个悲惨的世界,在这里,
  •        只要因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据说,雨果写完《悲惨世界》的最后一个字时,正是上午八点半,一轮红日挂上了大师书房的窗扉。这种情景决然不是悲惨的,我相信,大师的心中也绝不是怀着一种同情与怜悯的心情来描绘所谓社会下层的苦难。事实上,整部《悲惨世界》不是在诠释悲惨,而是在写悲惨世界中那闪光高贵的人性。那禁不住含在眼眶中的泪水绝不是为了怜悯贫穷与悲惨,而是被悲惨中高贵的人性所感动和震撼。
      这样说,我们便不难理解同样是悲惨,何以我们会对冉阿让崇敬不已,却对德纳第深恶痛绝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绝不是悲惨的境遇令人怜悯落泪,而是高贵的人性使我们感动。
      也许这还不足以令我们信服,那么看看那个衣衫褴褛、面色蜡黄、甚至不无恶习的爱潘妮吧,这个可怜的姑娘,她欺骗过别人的同情,她帮助过罪恶的强盗,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己总是能够原谅她的“罪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对马吕斯的爱,有了这份爱,她在我们的眼中就显得可爱了,当她为了保护情人而挡住枪弹时,当她临死前终于对马吕斯表白说:“我想我早就有点爱您呢”时,这样一个衣衫褴褛、面色蜡黄、不无恶习的姑娘在我们的心中变得美丽动人和令人感动了,我们愿为她流泪,并在心里深深地献上自己真诚的敬意。
      另外一个有些相似却又很有侠客风范的巴黎野孩小伽弗洛什也是令我们感动的,他的乐观,他的乐于助人(虽然也帮助过恶人),他的侠义,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品质弥补了他其他的缺点,令我们真心的喜欢。也正是因为这些品质使得这样一个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政治主张的孩子却在街垒巷战中死去,而且是那样勇敢和令人惊叹的死去,用快乐的歌声和嘲笑去迎接子弹,“他跟死亡玩着骇人的捉迷藏游戏”,结果,两颗子弹结束了他的生命,大师一定也被自己创造的这个人物感动了,他动情地说:“这个伟大的小灵魂飞逝了”。我在冥冥中祈祷上帝,相信小伽弗洛什一定会是一位可爱快乐的天使!
      这些“小人物”都只是大师为了凸现人性之高贵不因贫贱而定,是对小说宏旨的铺陈,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整部小说的主角吧。
      如果说卞福汝主教是冉阿让的教父,那么冉阿让就是沙威的教父了。沙威这个人物起初是最令人费解的,因为我们的感情无法想像尘世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恪守“理性”的人,在冉阿让放了他之前,他不信仰上帝,也从未听从甚至听到过内心良知的呼唤,这实在令人无法置信。沙威信仰的是法律,一开始就怀疑乐善好施的马德兰先生是在逃的那个苦役犯冉阿让,他无视马德兰先生的善举,无视芳汀的悲惨遭遇,但是为人却正直无比,敬业精神令人惊叹。这样一个在法律面前无可挑剔的执法者在读者的视域中竟无法引起我们的敬重,准确的说,我们可能还会挺讨厌这个冷酷无情的人,与此同时当然也会在内心深处期盼这个正直的执法者能够像我们一样看待那个曾经的苦役犯、现在的善良人。但是沙威一次次的让我们失望,我们甚至有些动摇了,难道沙威这个人会终此一生的信仰法律吗?我们怀疑,却又一次次的遗憾的看到沙威依然在不问对错的捍卫着所谓法律的尊严而无视高贵的人性。但大师不会将这样一个缺憾留给我们,也不会创造这样一个缺少“人味儿”的人。正当我们已经对沙威不再抱有奢望的时候,街垒之战时冉阿让放走沙威的片断却让我们看到了曙光,如果我们是先看了雨果另一篇小说《九三年》才读得《悲惨世界》,那么这时我们就应当可以料想沙威的结局了。冉阿让放走了沙威,这件事对沙威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长久以来对法律的信仰开始动摇了,内心的那个声音开始不断的呼唤着良知的昭显,他一下子感到冉阿让的众多行为都是令人尊敬的。但内心的矛盾远没有结束,大师一定要深入探究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当法律遇到道德之时?这便是大师创造这一人物的目的所在。终于,当沙威再次逮捕冉阿让时,他屈从了另一个上级——上帝!他不得不承认: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在改变面貌的罪人面前应当退却,而且还表示歉意。在道德的冲击下这个信仰法律的执法者崩溃了——或者说,在道德审判面前,尘世间一切的法律判决和权力都失效了。请记住,一个有着坚定信仰和原则的人,一旦有一天他的信仰基石土崩瓦解,那么他也就离死亡不远了。更何况,面对着自己作为一个执法者的“软弱”,释放了一个高贵的苦役犯,他在上帝面前得到了认可,他给良心一个正直的答复,却在法律面前犯了可怕的罪行。可想而知,对于这样一位既信仰法律又正直的人,他只能死去了。大师的语言是吝啬的,因此不要无视那些看似不相关的文字。沙威自杀前在哨所里写下的那篇所谓“呈政府报告”实在是一篇遗书,那是为自己自杀写的注脚。我们不妨一起看看:
      第一:我请求警署署长过目一遍。
      第二:当被拘押者从预审处来到时,是赤着脚站在石板上等待搜查。很多人回狱后就咳嗽,这样便增加了医药的开支。
      第三:跟踪一个可疑的人时,在一定的距离要有接替的警察,这是好的,但在重要的场合,至少要有两个警察互相接应,因为如遇到某种情况,一个警察在工作中表现软弱,另一个便可监视他和替代他。
      第四:不能理解为何要对马德栾内特见于做出特别规定,禁止犯人有一张椅子,付出租费也不准许。
      第五:在马德栾内特监狱食堂的窗口只有两根栏杆,这样女炊事员的手就可能让犯人碰到。
      第六:有些被拘押者,被人称作吠狗的,他们负责把其他被拘押者叫到探监室去,他们要犯人出两个苏才肯把名字喊清楚。这是种抢劫行为。
      第七:在纺织车间,一根断线要扣犯人十个苏,这是工头滥用职权,断线对纺织品无损。
      第八:拉弗尔斯监狱的访问者要经过孩子院才能到埃及人圣玛丽接待室,这件事不好。
      第九:我们在警署的院子里,确实每天都能听到警察在谈论司法官审问嫌疑犯的内容。警察应是神圣的,传播他在预审办公室里听到的话,这是严重的不守纪律。
      第十:亨利夫人是一个正派的女人,她管理的监狱食堂十分清洁,但让一个妇女来掌管秘密监狱活板门的小窗口是错误的。这和文明大国的刑部监狱是不相称的。[1]
      很清楚明了,原本冷酷严厉的执法者这时候却在法律的掩盖下为没有任何权力的犯人们争取尊严和福利。他不会直接说拘押者应当穿着鞋,那样他便完全信仰了良知,就不会自杀了,因此他迂回地说给犯人穿上鞋以减少医疗费用。接着又说应该有两个警察同时办案,以防止软弱者纵放罪犯等等,无不说明了沙威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一方面认识到无法抗拒内心良知的呼唤,另一方面又无法割舍往日对法律的效忠,结果对于任何一方他都是不称职的,于是这个严于律己的人便投河自尽了。
      雨果为另一部小说《海上劳工》的序讲得更明白,他指出:“三重沉重的命运压在我们身上,亦即教理的命运、法律的命运和自然的命运。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笔者揭示了第一种命运;在《悲惨世界》中,笔者指出了第二种命运;在这本书中,笔者阐释了第三种命运。[2]”这样,我们便可以断言,沙威这一人物在《悲惨世界》中的重要作用了,整部小说虽然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但真正的主角只有冉阿让和沙威。前者是代表了绝对道德的人性,后者则代表了相对道德的法律。无论从读者的阅读体验还是大师设计的结尾都启示我们——绝对的人性超越了相对的法律。也许是雨果感到对这一问题探究的还不够深刻透彻,才又去写了另一部论述此问题更为有力的历史小说《九三年》,在那里,作者将这一问题放置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其结局是对沙威之死的最好诠释。
      讲《悲惨世界》,没有不说冉阿让这个著名人物的。但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冉阿让的悲惨命运,或是更进一步的看到了冉阿让高贵的人性。可我在这里要说的却是冉阿让另外的一种品质——自卑!某种程度上,自卑才是冉阿让这一人物真正超越一般所谓善人范畴的地方,如果没有了自卑,冉阿让充其量就是一个改过自新的大好人,但是有了自卑,冉阿让的形象就变得光辉伟大了。应当指出,中国的读者可能很难理解这种自卑,阅读时也仅仅将其视为人物的一个品格而已。按照我们的思维,我们会难以想象这样一个相当善良的好人怎么还会自认为卑贱呢?有财富,又有高贵的品质,这样的人应该对自己很满意才对啊?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了解西方的基督教传统。在《新约•路加福音》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描述法利赛人和一个税吏的祷告,这个故事是耶稣比喻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耶稣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祷告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象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象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干,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3]”我们可以看到,在基督教传统中,人由于原罪而在上帝面前卑微和虔敬地进行道德实践,道德准则是由上帝给予的,一切的荣耀也都归于上帝;法利赛人的所表现的自义(self-righteousness)精神和对他人的侮辱恰恰显示了他毫无卑微之心,反而以他在称义行为(禁食和缴纳什一税)上的出类拔萃沾沾自喜;相反,愧疚的税吏并没有值得称道的称义行为,甚至可以说是罪恶滔天,但卑微且发自内心的悔恨却表达了对自义的否定和对仁慈上帝的无条件信靠。后者才是真正的基督徒。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基督教传统,一种古典主义精神下对幸福要求的摈弃和鄙夷,才会出现冉阿让的这样一种为很多中国读者多不能理解和忽略的自卑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雨果文集》,第四卷,p.1606~1607,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 《雨果文集》,第五卷,陈筱卿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路加福音18:14
      
       李辉于2006年10月20日
      
  •        没有《悲惨世界》。就不会知道这个世界是可以多么地悲惨。
       没有《悲惨世界》。就不会了解人性的至善至美。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巨作。
       不可否认雨果的厉害。
       历史。人文。哲学。社会。还有好多好多。
       无一不涉足。
      
       断断续续地看了近两个月。
       心却是一直紧跟着剧情。
       痛过。笑过。心却是一直纠着的。
      
       从心底里尊敬让·瓦让。
       这个孤独而伟大的老人。
       从至恶到至善。
       用自己的爱去对待这个无情的社会。
       用毕生的爱。
       他的结局是好的。至少对他来说。
       他一生的付出是值得的。
       他得到了上帝的厚爱。
      
       最后让·瓦让向马里尤斯吐出真相。
       这个孤苦的老人思念着珂赛特。
       却想着再也无法相见。
       步履蹒跚地游走街头。
       眼睛指望着那充满希望的地方。
      
       “到了圣路易街,他头冲着前方,慢慢地走着,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眼睛死死地盯住同一个地方,仿佛那里闪烁着星光,那不过是髑髅地修女街的拐角处。”
       “他眼神黯淡,不再有光。眼泪已枯竭,不再积蓄在眼角上;这沉思的眼睛已经干涸”
       ········
       “引力与熄灭”这一节。包含了太多太多。
       每念及此,泪如雨下。
      
       幸好。
       罪恶最终是斗不过正义的。
       至少小说里是这样。
       不过生活,也许比小说更为残酷。
       但如果心怀希望,未来,也就会更光明一些。
      
  •        读这本书,因为长,确实花费了不少时间。且剧情不连贯,穿插着战争、暴动、政治、世间百态···如今读毕,竟发现这些穿插并不无道理。《悲惨世界》在第一次购书的时候,是拒绝买的,因为名字实在不讨喜,生活的美好,让我有了抵制悲惨一词的本能,再者,书实在好厚好厚。
       (穿插一下:在看一大本厚书前,总觉得怎么看也看不完,越看越厚,那是因为不认真没钻进去,一旦钻进去了,蓦然回首,你会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看了这么多······然后是在快结束的时候,你又会发现,怎么薄薄的几页,要看这么久,那时是因为你燥了、乏了,厚厚的一本书占据了你太长的时间,结束,是你此刻的唯一目的,在设定的时间内总是事与愿违······再然后,在一个寂静的时刻,再翻起那剩下的几页,认真地读着······总算读完了,心中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不舍,当然也会暗含着这本书并没有自己想象地那么厚。另外,如果不记录,就去展开下一本书,一定会缺少点东西,一定的,回忆总是太梦幻了,好久没写东西,手都生了。)
      
       《悲惨世界》,书如其名,首先我觉得雨果写的悲惨故事,除了写因金钱所扭曲的悲惨外,更多地渗透了一种良知,一种无奈,一种悲哀的悲惨,那种悲惨,不是用钱可以解决,也不是用制度解决,要用爱,用一种相信爱的坚定力量,始终相信,一直相信,才能在黑暗中寻找光明。雨果在作者序中已经明确指出:在文明鼎盛时期,只要还存在社会压迫,只要依仗法律和习俗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给人类的神圣命运制造苦难;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人沉沦,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不能去不解决;只要在一些地区还可能产生社会压制,换言之,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愚昧和困苦,那么,这一类作品就不会是无用的。我很想说,《悲惨世界》这本书非常好看,好看到,我有太多的话要说,只怕说不够,只怕说不完。
      
       当之无愧的主角,让.瓦尔让,这个因贫穷沉沦的男人,从小就缺乏关爱的男人,贫穷、饥饿使他选择了偷窃,偷了一片面包,从此便走上了不归路,也许是太苦,也许是太苦,太苦太苦,他选择了一次次的越狱,一次次的逃避,终成了坐了十九年监狱的苦役犯。我总在想,他为什么要选择越狱呢?每次越狱都会被再次抓住,都会一次次增加坐牢的年数,可是让瓦尔让还是选择越狱,不放弃任何一次逃脱的机会。我们不是他,我们不在那个时代,我们想象不了苦役犯有多苦有多累?那是非人的生活甚至连畜生都不如······苦役结束,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是终身的苦役,一种被歧视被遗忘被谴责的终身苦役,离开监狱的他,是有钱的,可是却没有任何人愿意收留他、接纳他,他没有吃的东西,没有住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在仇视他,嫌弃他。法律和习俗给苦役犯判了终身监禁,他们持着黄色身份证,再也无法成为一个普通人,过着平淡朴实的日子,除了怨。除了恨,他们还拥有什么呢?
      
       一个是被恨包围的让.瓦尔让,一个是让爱环绕的米里埃尔主教,这个完美的如天使般的主教,他虔诚地信奉天主,灵魂如水晶般透洁,他正直、善良、仁爱、宽容、无私······一个真正为爱为灵魂而生的人,他将主教拥有的几乎所有特权都用来救济他人、帮助他人,崇高的灵魂和圣洁的心灵之间的碰撞,让他的爱美得不似在人间。他是个天使,让.瓦尔让这个曾经的恶魔幸运地遇到了天使,也改变了一生。
       “正当让.瓦尔让面对床止住脚步时,这块乌云散开了,好像是故意这样做似的,一缕月光穿过长窗,骤然照亮了主教苍白的脸,他安然地沉睡······他整个脸因隐约的满意、期待和至福的表情,光彩奕奕。这表情超过了笑容,近乎闪射出光芒。他的额角上有着看不出来的、难以形容的反光。正直的人的心灵在睡觉时,瞻仰着神秘的天穹。这天穹的一缕闪光照在主教身上。同时这是一个发光的透明体,以为这天穹在他心中。这天穹就是他的良知。正当月光可以说与这内心的光芒重叠时,睡着的主教就像显现在荣光里。但这依然显得柔和,蒙上了无以名状的半明半暗。天上的月光、半睡的大自然、纹丝不动的园子、静谧的房子、此时此刻、宁静,给这个圣贤可称颂的睡眠填上了难以言说的庄严,以一种华美和宁静的光晕罩上这苍苍白发、这闭拢的眼睛、这张充满希望和信赖的脸、这老人的头和这孩子的睡眠。”
       很难想象,米里埃尔主教是用多么宽大包容的心原谅了让瓦尔让,原谅他的一切,并相信他,当身边的人告诉米里埃尔主教,让.瓦尔让是个盗贼是个苦役犯的时候,他依然是微笑着,脸上充满着阳光,为他敞开大门,在他的心里,没有盗贼,没有苦役犯,只有天主的子民,只有需要帮助的穷人,这个天使任由让.瓦尔让偷窃了他唯一的贵重物品——银器餐具,并帮他瞒过警察,称那些是他送给这个苦役犯的,真诚的主教,善意的谎言,只为告诉他,要做个正直的人······
      “面貌丑陋,本能畸形,这不能扰乱他,使他愤怒。他感到的是激动,近乎怜悯。他若有所思,仿佛到表面生活之外,去寻找原因、解释或理由。”
      
      “别忘记,永远别忘记您答应过我,利用这笔钱成为正直的人。”这句话如重石般压在了让瓦尔让的心里,他不敢相信,他无法相信,像他这样的人,还可以得到这份无私真诚的爱、这份博大深沉的宽容?是米里埃尔主教给他的。“您不再属于恶,而是属于善。我赎买的是您的灵魂;我消除了肮脏的思想和沉沦的意愿,把您的灵魂给了天主。”
      
      让.瓦尔让变了吗?变了,他真的变了,也许曾经带着怀疑、带着羞愧、带着愤恨,但那些都不再重要了,他只知道也只相信米里埃尔主教告诉过他,他不再属于恶,他属于善,他即将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马德兰先生出现了,这个善良正直充满爱心的富商,这个深入民心深受爱戴的滨海蒙特勒伊市长。他用他的智慧改变了这座海滨城市的命运。黑色玻璃制造业的发展史,“有一个人,一个陌生人,定居在这个城市,想到在生产中用漆胶代替树脂,尤其是制造手镯,用接头靠拢和扣环来代替焊接。这一小小的改变是一场变革。”
      
      马德兰先生很快靠这一新兴技术发财致富,“但是,奇怪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伤人,他主要关心的根本不是发财。他好像更多地想到别人,很少想到自己。他的努力,他的创业,他的财富,他的一举一动,都饱受争议、饱受怀疑,可有目共睹的是,当地大大得益于他,穷人全部有赖于他;他是这样的有能耐,大家最后不得不尊敬他,他是这样和蔼,大家最后不得不热爱他;特别是他的工人敬爱他,而他带着某种严肃而忧郁的神情接受这种敬爱。”
      “只要他看到教堂门口张挂黑纱,就走进去;他寻找葬礼,就像别人寻找洗礼一样···仿佛他乐意将充满彼界图景的追思圣诗用作自己思想的范本。他仰望天空,怀着对无限的种种神秘的向往,倾听着在死亡的幽暗深渊边上的悲歌。”“他慈眉善目,又愁容满面,老百姓都说:“这个人有钱但并不傲慢。这个人幸福,但并不快乐。”
      而这个人就是让.瓦尔让,马德兰市长。他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米里埃尔主教的承诺,在做着一个向善、仁爱、正直的人······而命运,总是爱出其不意,总是看不惯波澜不惊······
      
      
      芳汀的出现。她的爱情,与一位社交界的花花公子,他是逢场作息,她则动了真情。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一场无疾而终的初恋,芳汀是唯一的牺牲者。爱情本没有错,可一旦动了真情,一旦有了爱情的结晶,就明显复杂得多。芳汀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柯赛特。芳汀有多美?有多善良多温柔?柯赛特就有多美,甚至更美,她总是笑得是那么得天真无暇,内心总是那么得快乐无忧。芳汀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女儿,女儿一度是她的一切,可现实是残酷的,她如何能一直凭一己之力将她抚养成人?她需要钱,她需要工作,未婚生子的“恶名”早已在她身上埋下了永不抹去的污点,可她爱女儿,所以她妥协了,并默默地承担起这一切。
      孩子太小,养她,母亲就要挣钱。芳汀到底下了多大的决心?做了多少次的挣扎才选择了与女儿的分离?因为她要挣钱,她要养活她们两个。在回家乡滨海蒙特勒伊的途中,她把两岁多的女儿寄养在了一个她自以为善良仁爱的家庭里,然后独自直面人生。命运总是爱开玩笑,柯赛特被寄养在了泰纳迪挨,这个十恶不赦、穷凶极恶的恶棍家里。柯赛特的童年命运,自进入这个家后,阳光再也照不进来了。
      芳汀知道吗?她不知道,她在努力地赚钱,为凑齐泰纳迪挨夫妇索要的高额抚养费而劳碌奔波着,可是那抚养费似个无底洞,太深太深,压得芳汀喘不过起来。在她的家乡,滨海蒙特勒伊,她终于可以体面地自食其力自己赚钱了,“她买了一面镜子,喜孜孜地从中看到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秀发和皓齿,忘却许多往事,只想她的柯赛特和未来的希望,她几乎是幸福的。”如果一切就这么自然而然的继续下去该多好,可芳汀的身世还是被发现了,被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人再愿意雇用像她这样一个“品行不端”的女子,她的勤劳、她的智慧,她再也无法自食其力,这对她、对女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黑暗,意味着无尽的黑暗,永远看不到光明的黑暗。一边是贪婪卑鄙的泰纳迪挨夫妇的敲诈欺骗,一边是舆论外界的施压,芳汀受不了,受不了泰纳迪挨夫妇一次次地告诉她,她的柯赛特病了、饿了、冷了;受不了众人的千夫所指,她原是那么的善良纯真。女儿的一切都牵挂着她,为了女儿,她只能重新鼓起勇气,为生活而抗争。在那样的时代里,命运怎会眷顾这样一个弱女子,等待她的无疑是一步步地堕落。
      “这是血淋淋的笑。一道殷红的唾沫弄脏了她的嘴角,她的嘴里有一个黑洞。两颗牙齿被拔掉了。她将四十法郎寄到蒙费特。这是泰纳迪挨夫妇弄钱的一个诡计。柯赛特没有生病。”
      “不过,每天早上,她用半截的旧梳去梳她那一头光滑如丝,泻落下来的秀发时,总有一刻想好好打扮一下。”这个爱美的姑娘,是什么勇气让你剪断秀发,卖掉贝齿?一个母亲无尽的爱,一个社会残酷的恨。被抛弃,被背叛,被敌视,都不重要,你仍然能坚持地活下去,只唯一放不下那句不甘心······
      芳汀根本没有做错什么,她只不过是选择了相信爱情,她只不过是想体面地自食其力,她只不过是太爱女儿,她只不过是太善良太纯真。如果这一切有错,谁能来告诉她怎么改?没有人同情弱者,没有人怜悯她,只有所谓道德法律的“铁面无私”。“穷人只能越来越弯腰,才能走到房间的尽头,就像走到命运的尽头那样。”
      
      直到芳汀遇到马德兰先生,也就是让.瓦尔让,这个她长期以来看做造成她一切不幸的市长,这个曾经把她拖向黑暗,现在又把他拉回光明的天使。现在回想,是芳汀幸运地遇到让.瓦尔让,还是让.瓦尔让幸运地遇到芳汀。因为从此他们之间有了柯赛特的牵绊,这个爱的化身,这个如芳汀般美丽纯真的小天使。
      再提起命运,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的莫测,在那段从拿破仑战争到法国七月王朝的深重黑暗而荡气回肠的年代,社会在重重的制度法律道德的重压下走向畸形,变得破碎不堪,没有真正的宁静、没有真正的安逸,到处充满着暴动、充满着揭露。让.瓦尔让看似已成功地转型为马德兰先生,可苦役犯的身份却像个永远也解不开的枷锁般重重地压在他身上,无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行善,再怎么仁爱,它依旧牢牢地锁着。法律制度将曾经等同于永远,让.瓦尔让改变不了这一切,太多双眼睛在监视着他,他试图挣扎试图摆脱,可终是无功而返。
      两次的命运转折点,让.瓦尔让到底抱着什么样的心情?第一次,只要他不站出来、不承认,那个酷似他的农民完全可以当他的替罪羔羊,从此,他依然是那个温文儒雅的马德兰市长,不用以牺牲整个滨海蒙特勒伊的工业为代价,穷人们依然接受着善良的马德兰先生的救济,人们尊重他,敬爱他。第二次,只要他不说,没有人逼他,逼他和柯赛特分开,逼他在马里于斯面前承认他就是那个苦役犯让.瓦尔让。这样,他依旧是柯赛特敬爱的父亲,那个可以和马里于斯家一起幸福快乐生活的军士。可两次他都选择了承认,站出来承认自己才是真正的苦役犯让.瓦尔让,站出来告诉马里于斯,他不是柯赛特真正的父亲。因为他答应过米里埃尔主教,更答应过自己,他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他要走向善良,他要无愧于良知,虽然这两次转折都险些要了他的命······
      
      柯赛特对让.瓦尔让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太多了,他死里逃生后最后的寄托,让芳汀宽恕他的最后承诺,他的所有爱所有支柱都倾洒在这个小女孩身上,父亲的爱、祖父的爱、情人的爱、朋友的爱······太多太多了,这个和他生活了近十年的小女孩,已经成为他生命里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这是唯一一个真正爱他,他也真正爱的人,她的单纯、善良、体贴,特别是她对他的依赖,信任,让他第一次有了一种被人需要被人无止尽需要的责任感,让.瓦尔让救出的不仅是柯赛特,更是他自己,因为现在他不仅是为他自己而活,更是为柯赛特而活,这个爱他,真正爱他的孩子而活。“让.瓦尔让从来没有爱过。二十五年来,他在世上茕然一身。他从来没有做过父亲、情人、丈夫、朋友。在苦役监,他邪恶、阴沉、纯洁、无知和粗野。这个老苦役犯的心充满了纯真。他的姐姐和姐姐的孩子们只给他留下模糊的遥远的回忆,最后几乎完全烟消云散。他竭尽全力要找到他们,却无法找到,便把他们忘却了。人性就是这样的。青年时代的柔情蜜意,倘若有的话,会落入深渊中。当他看到柯赛特,拉着她,带走她,帮她解脱,他感到牵动了五脏六腑。他心里所有的激情和柔情苏醒了,涌向这个孩子。他走到她睡着的床边,快乐得颤抖;他像一个母亲那样感到心痛,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因为一颗开始爱的心剧烈而古怪的颤抖,这是不知其所以然的、非常柔和的东西。”
      随着柯赛特的成长,这份爱也愈演愈烈,变得博大而深邃,他爱柯赛特的一切,包容她,宠溺她。“他保护她,她使他坚强。靠了他,她能走上人生之路;靠了她,他能继续走道德之路。他是这个孩子的支柱,这个孩子更是他的支点。”
      某天,让.瓦尔让发现她长大了,“姑娘会在一瞬间开放,骤然变成玫瑰。昨天还是孩子,被扔在一边,今天却发现他们能摄人心魄。”柯赛特变得越来越美丽动人,年轻美丽的心,怎能不渴望爱情?翩翩少年马里于斯的出现,激起了这位纯情少女心底的片片涟漪······谁能不理解让.瓦尔让呢,这个唯一的爱自己爱了近十年的孩子,一个自己倾注了无数爱的孩子,一直以来,柯赛特的爱是专属他的,如今这份爱却要和马里于斯共同分享。那份他不曾懂得的恋爱,一度使他变得猜忌、愤恨、迷茫、逃避,可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接受柯赛特与马里于斯相爱的现实,因为他告诉自己,他活着的目的就是要看着她幸福,只要她幸福了,就好。
      为了柯赛特,他可以用他那不再年轻的身子背起马里于斯躲过硝烟战火,越过重重阻碍,从黑暗无尽的下水道里一步步寻找光明,他背着的不仅是马里于斯这个人,更是柯赛特的爱,他的爱,在那刻,他只有一个信念要救活他,要保护他,在那刻,他爱他一定如爱柯赛特般那样深沉。
      
      “夜晚有一种宁静,以莫可名状的永恒悲欢,压下人的痛苦。”唉!在私心与责任的殊死搏斗中,当我们这样一步步在坚定不移的理想面前后退,失去理智,斗争激烈,因退让而恼火,争夺地盘,希望能逃遁,寻找出路,退到墙角,身后是多少突如其来和不祥的抵抗啊!他在掂量,思索,考虑光与影的神秘天平的抉择······把他的苦役强加给这两个光彩夺目的孩子,或者独自无可挽救地消耗殆尽。一边是牺牲柯赛特;另一边是自我牺牲。”黑夜给了他看似黑暗却光明的答案,向马里于斯全盘托出,只是不要伤害到柯赛特,他受不了,天真可爱的柯赛特,他一手带大的柯赛特,他带走她的时候,她才这么高,怀里抱着大布娃娃,罩衣兜里放着金路易,她在笑,他们俩手拉手走路,她在世上只有他一个亲人······
      “于是他令人肃然起敬的、白发苍苍的头倒在床上,这老人坚忍的心碎了,他的脸可以说埋在柯赛特的衣服里,如果有人这时经过楼梯,会听到可怕的呜咽声。”
      让.瓦尔让何曾这样哭泣过,他永远也不愿意柯赛特受苦,他要她一直幸福,哪怕他再不幸、再被嫌弃、再被敌视,他宁愿再也听不到柯赛特叫他父亲,他宁愿再也不能拥抱她,他也不能去破坏她的幸福,让她和他这个苦役犯一起遭受不幸。他既然选择了做个正直的人,那就更不能欺骗、伤害自己最爱的人。
      
      他可曾知道,柯赛特从未见过苦役犯让?瓦尔让,在她心里,只有那个高大的、充满爱心的、无所不能的、最重要是爱她的、她也深爱的父亲让?瓦尔让,柯赛特不曾了解他的过去,也不用去了解,那些往事绝不可能代表现在。她只知道,她的父亲让?瓦尔让,曾把她从黑暗中解救出来,给她带去光明、希望、幸福、快乐······在让?瓦尔让有意无意地和柯赛特疏远的时候,在柯赛特的心里,她一直觉得那只是父亲给她开的一个玩笑,她从来不相信父亲会欺骗她,他给她的爱,是那么得真切。
      
      “黑夜没有一点星光,黑沉沉一片。无疑,黑暗中有一个巨大的天使站立着,展开双翼,等待这灵魂。”黑夜总是给人思考的力量、宽恕的勇气,爱的力量,只有坚持,只有在最最绝望中坚持,它才会显现出无比慑人的光芒。世上只有这个:相爱。一个罪人、圣人、父亲对这个世界的最后祈祷,相信爱,相爱。柯赛特和马里于斯在让.瓦尔让临终前的出现,是惭悔、是留恋、是宽恕,是永恒的爱。
      
      “他安息。尽管他的命运很离奇,他要活。他死去,只因失去天使;事情自然发生,再也简单不过,就像白天过去,夜幕便要降落。”
      《悲惨世界》是一本被苦难、不幸、罪恶、堕落重重包围的一部作品,可在这悲惨的世界中,却存在着爱,这个博大而深邃的主题,它让你相信,无论多么悲惨的世界,一旦有了爱的力量,它将重现光明,哪怕是在最后一秒······
      除此之外,这部作品更传递着一种改变、感染的力量。也许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无法改变,但是人却会改变,人的改变终将战胜世界、战胜时代,将美好和爱渗透进去、传递下去。让?瓦尔让自遇到米里埃尔主教、柯赛特后一直在变,向好的方面变,可时代的洪流还在激荡,还在喧嚣,也许他一人的改变不值一提,可当这份改变、向善的力量越积越多,越滚越大,你岂能忽视这曾经脆弱的力量?让?瓦尔让的正直善良唤醒了警官沙威潜意识的良知,更震撼了马里于斯的道德心灵。它在向世人昭示,曾经犯错并不可怕,曾经的堕落并不代表永远,人会改变,甚至变得不可思议得好。并将这份好的力量感染着身边的人,直至它有力量去改变世界······
      
      
      
  •       悲惨世界1/200:
      仍然是对于那个主教的介绍。大部头名著果然伤不起,一个人物介绍竟然掺杂了那么多作者对于社会的思考,政治、宗教、哲学,大段大段的介绍性文字——不对,也不叫介绍性文字,就是作者借人物之口或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去说一些想法。
      书和电影的感觉真是不一样,电影虽然也能触发一些思考,但是短暂性的,而这种书是逼着你生生的跟着他想。
  •        看完《悲惨世界》电影版再来读原作,觉得电影和原作都很 优秀。电影的戏剧性更强更直接,比如冉阿让在教堂决定洗心革面的一刻,电影很震撼。而原作更多有细腻的描写,转变的冉阿让有多不容易。冉阿让的纠结、矛盾和悲剧性,书里会直接。而珂赛特出嫁后冉阿让的孤独书里更震撼。雨果的悲悯情怀溢于全书,值得再读。不过,心里真的会很难过。
  •       《悲惨世界》是一座丰碑。人类的杰作中,罕有能和其比肩者。
      看过一遍之后,又开始看第二遍。尤其是第一卷。
      很多名著,都有一个杰出的开头。《悲惨世界》更是名著中的名著,它有一个伟大的开头。它用了整整一卷,描述一个伟大的人,作为开头。
      它造成这样一种阅读体验:迎面就是一座巅峰;之后的情节,都只能在这座巅峰之上展开。
      这是一种罕见的阅读体验。一般小说,都是循序渐进,像登山般,缓慢迎来高潮,而它劈面就是顶峰。
      像一首乐曲(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开始就震撼人心。
      这样的写法,很容易导致后力不济,虎头蛇尾。但是雨果不愧是巨人,自始至终保持丰沛的精力。它的展开,毫无愧对这个开头。
      我愿意把第一卷反复阅读,犹如阅读《福音书》。而之后的故事,就是《使徒行传》。
  •     拿破仑写了几百页,教堂的小院子写了几百页,讨论切口的学术写了几百页,读完感觉青春都死了。
    大赞!
  •       终于读完了悲惨世界,从ABC社开始,大量的评论和引经据典让阅读成了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于是一目十行地掠过很多章节。
      
      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法国,或者说巴黎,是剧烈动荡中的欧洲的风暴中心。一七八九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一七九三年路易十六被审判并上了断头台,一八零四年拿破仑在圣母院加冕,一八一五年拿破仑遭遇滑铁卢波旁王朝复辟,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一八四八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一八五二年拿破仑三世登基,一八七零年九月革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推翻第二帝国。
      
      悲惨世界发表于一八六二年,故事从米里埃在一八零五年升任为卞福汝主教开始,到一八三三年冉阿让在回忆中死去结束。主人公们都是一些平民,甚至是最底层的普通人,是"因为贫穷而潦倒的男人,因为饥饿而堕落的女人,在黑暗中羸弱的儿童"。雨果控诉社会,试图找到这些人悲惨的生活的根源,发现"从欲望到良心,从兽性到责任,从物质的起点到灵魂的终点"的道路。
      
      故事本身时间跨度很大但并不复杂,冉阿让同沙威,冉阿让同德纳第,德纳第同马吕斯这几对宿敌之间的巧遇似乎有点意料之中情理之外。但人物的性格是超越在情节之上的。
      
      米里埃是起点,是善的源泉。他受过良好教育,年轻时可能也风流倜傥过,机缘巧合当上了主教,之后便是以一个圣人般的形象出现。他个人欲望极少,博爱众生,拥有能融化冰山的慈悲心肠,却并不呆板木讷,也会诙谐讽刺。他像一个光源,驱散了冉阿让心中的黑暗。
      
      当冉阿让成为马德兰市长以后,他已经是一个超越了芸芸众生的道德超人,但命运竟然还可以一次次地把他推向自我斗争的极限:彻夜赶路自首是第一次,营救马吕斯是第二次,向马吕斯坦诚自己的真实身份是第三次。一次比一次艰难,每一次,他都将要失去他更为重视的东西。
      
      究其原因只有两个字:良心。良心就是正义,是做正确的事,不计后果。这里雨果并没有探讨道德困境,专心描述了在正确的事和欲望恐惧之间一个人内心的战斗。这斗争如此惨烈,甚至榨干了冉阿让的生命力。我们一定要问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为了什么?冉阿让说:“不错,除了我的良心,到处使我感到快乐,但我心灵深处仍是黑暗的。这样的幸福是不够的,要自己感到满意才行”。他是自己良心的奴隶,就像德纳第是自己私欲的奴隶,沙威是法律和秩序的奴隶。
      
      这三种力量通常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之中的,一个因为惧怕惩罚或者尊重秩序而遵守大部分规则的人,对困境中的人施以同情和一些帮助,对不平之事表达愤怒甚至采取一些行动,同时也打自己的小算盘,为了自己的利益稍微损伤一些公共或是他人利益也不是不可以的。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状态,不同的是每个人三种属性所占比例不尽相同。极端的例子便是冉阿让,是沙威,是德纳第。
      
      世界的希望在于,多数人会承认冉阿让比德纳第高尚,而高尚终究是个好东西;同时,所有承认冉阿让高尚的人中,会以冉阿让为榜样的人也一定是凤毛麟角。但这也聊胜于无。冉阿让在做出一个个艰难地决定时,都感到卞福汝主教的眼神在天上注视着他。对于读者,在做出人生大大小小的选择时,可能也会想到冉阿让的痛苦和幸福。小说讲述了一些真相;并在告诉人们真相的同时,可能也把读者向良心的方向上推上一小把。
      
      规则之上,还有良心,法律之上,还有上帝。
      
      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damn...hard.
  •        本来很少写长评论的,觉得浪费时间,不过为这部鸿篇巨制来说,这点时间也不算什么。我知道给这种平均分9.1的名著打1星是要顶着很大压力的,所以原因必须交代清楚。
       首先说翻译。这部书的译者是郑克鲁先生,本来我也不认识,看的时候特意去查了一下,好像是位名气很大的学者,是位老先生了。翻译家这个事儿吧,有时候挺幸运的,比如翻译的作品写的好,那翻译的糟糕一点一样可以得到好评,毕竟大家看的主要是作品。不过有时候也挺不幸的,比如读者不喜欢这本书,明明不关翻译的事儿,却得到了很多差评。郑克鲁先生知识还是十分渊博的,用了很多我闻所未闻的字和词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里主要想说说译者是否应该带有自己的见解。外国作者和中国读者的用词习惯存在偏差是正常的,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用词存在偏差也是正常的,这时候就需要译者要有自己的想法,生搬硬套不是一个好译者,会让读者读的难受。这本书通篇都是生涩难懂甚至不通顺的句子,导致我120万字本来一个多星期可以看完,结果看了两个月,为什么,不就是因为翻译的太死板吗?为了让大家明白我不是一个轻易给差评的人,随便到书上翻了几页,找了几个案例给大家看看:P819,思想在最幽暗的深处受到激动。受到激动这根本不是中文的用法,这么翻译的话我不接受。P828,进步是个有教养的人,理想和绝对不做小人。谁能给我翻译下这句话真正的中文意思?这不是chinese,这是chinglish。
       第二说下原著的比喻句。比喻这种修辞是化腐朽为神奇,化复杂为简单的一种工具,但是这也不能乱用啊。比喻句本来应该是把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用一种更加形象的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比喻,达到让读者明白的目的,让人有原来如此的领悟和击节赞赏的共鸣。可是雨果在书中大量的运用比喻句,不但没有共鸣,反而把一些本来就能明白的事情比喻的不可理喻。具体的案例我也懒得找了,不过我可以给大家找一个比喻的比较好的案例,来自一本不出名的小说,可是这个比喻却让我一直记着:心绪一层一层缓缓压上来,像砥了巨石,却不能做出任何退缩,就像野地里遇到狼,就算再害怕也要抬头瞪住它,先低头的那一个就输了。
       第三,说一下作者的架构。全书分五部,每一部会用一半的篇幅交代历史背景和学术讨论,如果说名著就是要这样,那我理解,但是我不接受。要么你去写历史,要么你去写小说,这样看着总有种一会看三国志一会看三国演义的感觉,乱。拿破仑写了几百页,教堂的小院子写了几百页,讨论切口的学术写了几百页,读完感觉青春都死了。120万字啊,不能有点层次,有点逻辑吗?
       第四,说一下悲惨本身这件事儿。120万字描写的悲惨世界,其实在我看来并不十分悲惨,或许现在我们正经历着更加悲惨的世界?总之我通过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看到的是政府的公正,执法人员的正直,权力在被民众监督,财富不能买到一切,这他妈哪里悲惨了?最后我只能得出,看悲惨世界这件事儿,本身就挺悲惨的。
       综上所述,每一点我扣了一星,所以只剩下一星了。这部书被评到9.1分,我希望大家都是出于对这本书真正的热爱和受益,而不是出于尊敬和虚伪,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我们也才能真正变成幸福世界。
  •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本书无论从故事情节上,还是它的宏大立意上,都非常伟大,他的这部作品超越了个人、种族、宗教和国家。它不仅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而且还探讨了社会制度、哲学、宗教、法律、革命、人性等人类的问题。它极深地打动了我,使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雨果将他对社会、人类、宗教的看法及观念注入了这本小说。19世纪的法国底层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他们受到贫穷、饥饿、疾病、无知的侵扰,书中的芳汀就是他们的典型,她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但是如何来改变这个社会,是用暴力的革命呢?还是采取和平的、温和的、循序渐进的社会改良?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英国社会的的温和改良就绝对的好,或者法国、西班牙的暴力革命就绝对的不好。作者对此的认知及态度通过冉阿让进行了阐明。冉阿让没有参加马吕斯这些大学生的革命,他不忍杀死政府军的一个士兵,他对沙威、伯纳德都采取了宽恕的态度,他的品德就像耶稣基督那样伟大,他就像圣经中说的那样,别人打他的左脸,他又伸出了右脸。冉阿让有他的人身观和价值观,他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幸福,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书里大量引述了法国、欧洲的历史和人物,还大量引用了古希腊神话,对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说,读起来有些费劲。雨果是浪漫主义作家,但他的作品却是反映的现实社会。我时常想,人家反映现实的作品为什么会写得那么感人,那么美好,而我们中国反映现实的作品却写得那么恶心呢?为什么我们中国出不来这么伟大的人和作品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外国人在写人性,他们宣扬着普世价值,而我们的作家只在写人的动物性,而且作品没有灵魂。这也是我们的电影不能获得奥斯卡的原因。
      
      2012版电影(音乐剧)拍得很不错,无论音乐还是剧情安排都很好,演员们各个都演得非常好。此外,1958年的电影版本也不错。
  •       此般巨著,实不敢妄作评论。
      
      独自踏上南飞的旅途,怀抱厚厚的书,想让身体和灵魂都经历一次升华。
      
      已经完全不记得第一次读悲惨世界时的感悟了。即便是年过而立的现在,重读此书,仍然有些许懵懂,遂困惑,为什么如此深奥的书年年都被推荐为儿童必读经典,既是对孩子们的折磨,也是对经典的浪费,难怪孩子们都很抗拒名著经典。
      
      雨果在此书中有至少十分之一的篇幅在描述法国大革命的格局,以及极大篇幅地发表他的政治见解。自诩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以及心性沉淀没能达到他的水准,因此阅读这个部分时甚觉力不从心。一如当初读泰戈尔的《沉船》一样,大师们总是如此深沉。
      
      尽管有些许沉闷,但是真理总是如金子般闪光。偶尔读到我个人十分认同的看法,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摘抄下来,或者用手机拍下来,时常回顾。
      
      回到故事情节。我不得不对雨果表示钦佩,他对人物内心的观察细致入微,又能刻画地惟妙惟肖,以至于,每次读到那对小儿女热恋中的种种矛盾心理,那种牵肠挂肚、欲拒还迎、互相揣摩,如此真实,一如我自己当年,感同身受。
      
      冉阿让。典型的正面角色,不过人无完人,他再怎么高大上,也还是有着自己的不完美,比如对刑责的恐惧,对失去养女的恐惧。正是这样的不完美,才让他变得可亲可敬可信。从某种角度讲,他才是真正的上帝之子。
      
      沙威。其实我个人更喜欢沙威。头脑简单,忠贞不二,是非分明,有一颗淳朴的心。论道德标准,他不低于冉阿让,只不过是两人站队不同而已。沙威这样内心简简单单的人,又怎能面对这个胡乱的世界呢?
      
      只是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冉阿让和沙威,已经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了。
  •       
      昨天看完了书,今天又看了一遍电影,于是又哭了一遍。
      电影是个好电影,主演是金刚狼那个,但是跟书比起来还是差好远。
      主人公冉阿让因为给侄子偷一块面包被关进监狱,其中他多次企图越狱,在19年后终于假释出狱,一路上他因为拿着低等护照到处被人歧视。一个好心的主教收留了他,他在半夜偷了主教的银餐具。第二天被警察送回来,主教却说银餐具是送给冉阿让的,并把烛台一并送给他了。在冉阿让离开的时候,主教对他低语,他从上帝那里赎回了冉阿让的灵魂。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巨大震撼,19年来他学会的仇恨不复存在,他决心重新做人。冉阿让并没有去假释规定的地点,而是在另一个城市隐姓埋名做了一名企业家,并当上了市长,化名马德兰。冉阿让开办工厂,带动了地方经济一片繁荣,工厂里纪律严明,一个叫芳汀的女工被人发现有私生女而被冉阿让怀疑会破坏工厂风起而丢了饭碗。芳汀把女儿寄养在一个外地酒店里,酒店老板德纳第有两个女儿,他们宠她们的孩子而虐待芳汀女儿珂赛特,并经常编各种理由让芳汀寄钱,芳汀没了工作又被人指指点点,出卖廉价的劳动力赚微薄的工资,还是入不敷出,卖了头发又卖牙齿,最后终于沦为一个妓女。
      有一次芳汀顶撞一个侮辱她的公子,被警探沙威抓住,碰见了市长,市长了解了情况之后深感自责,要求沙威放了芳汀,他把芳汀安置到医院并承诺把她女儿找过来。沙威开始怀疑马德兰身份。他给巴黎寄信要揭发马德兰,收到的回信是冉阿让已经被抓住即将接受审判,沙威作为一个忠于职守的警探,他向马德兰坦白,要求马德兰撤去他的职位。马德兰宽恕了他,同时陷入了矛盾。最后他出席了审判向法官证明自己才是冉阿让,他们冤枉了好人,在众人惊讶的眼光里他离开了法院回到医院探望芳汀,芳汀以为他已经把珂赛特带来,正在冉阿让安慰她的时候沙威出现了,向芳汀揭露了冉阿让的真实身份,芳汀暴毙。冉阿让再次成为苦刑犯。
      几年后在一艘船上一个船员被困在桅杆上性命危险,冉阿让救下了他却掉入海中,从此冉阿让被宣告死亡。可是他没有死。冉阿让找到了珂赛特,用一千五百法郎赎走了珂赛特带着她去巴黎安居,从此他成了珂赛特的父亲。没过多久沙威发现了他,冉阿让带着珂赛特躲进了一个修道院,一呆就是五年。五年之后他们搬出来住在巴黎一个偏僻的地方。他们经常去卢森堡公园散步,同时有一个叫马吕斯的青年也经常去。
      马吕斯的从小由外公 抚养大,外公是保皇派,马吕斯的父亲是共和派,在拿破仑战争后,法国复辟王朝,共和派被保皇派认为是土匪强盗,马吕斯的父亲为了让孩子过更好的生活而答应不与孩子相见,直到他死后马吕斯才知道是外公一手安排。从此与外公决裂。马吕斯搬到戈尔博老屋,隔壁就是德纳第夫妇和他们都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叫爱潘妮,她渐渐爱上了马吕斯。
      在爱潘妮的帮助下马吕斯找到了珂赛特的住处。珂赛特与马吕斯相爱了,而冉阿让却不知道。德纳第发现冉阿让打算带着同伙去抢劫,被爱潘妮阻止。冉阿让有所察觉,以为是沙威,决定马上搬到武人街,准备再过一个星期搬到英国。珂赛特情急之下写了一封信让爱潘妮转交马吕斯。第二天即爆发了巴黎共和党人起义。爱潘妮为马吕斯挡了一枪,临死前把信给了马吕斯。马吕斯知道自己即将赴死,托人写了一封信给珂赛特,信被冉阿让收下了。冉阿让去街垒参加了战斗,沙威做卧底被发现了。冉阿让要求把沙威交给他处置。然后偷偷把沙威放了。并告诉了沙威他的住址。最后共和党人以失败告终,马吕斯中枪昏迷,冉阿让为了救马吕斯,扛着马吕斯钻进了下水道。在下水道里差点被污秽淹死,最后在出口处碰见德纳第,德纳第以为冉阿让谋财害命,要求分赃,冉阿让把钱全给了他。
      刚出门口冉阿让就看见了沙威。冉阿让求沙威让他把马吕斯送回他外公家。冉阿让出来发现沙威不见了。几天之后报上刊登沙威溺水自尽了。
      几个月之后马吕斯和珂赛特结婚了,冉阿让把自己毕生积蓄六十万法郎全部给了他们,马吕斯和外公重归于好,并在外公家为冉阿让安排了住处。在结婚的第二天,冉阿让向马吕斯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并不不愿意拖累珂赛特,马吕斯深以为然。冉阿让临走时恳请马吕斯让他每晚过来见珂赛特一面,马吕斯同意了,在冉阿让走了之后马吕斯又反悔了,冉阿让渐渐感到了马吕斯逐客之意,后来就不敢来了,常常走到门口含泪而返,后来走一半就回,再后来就不出门了。珂赛特几次派人去探望,得到的回复是冉阿让出门远行了。
      一年之后德纳第来到马吕斯家里准备以知道他家里藏匿杀人犯一事敲诈他,马吕斯问他怎么回事,德纳第告诉他在下水道里看见冉阿让扛着那具尸体,马吕斯才知道救了他的人是冉阿让。他急忙带着珂赛特去找冉阿让,此时冉阿让奄奄一息,冉阿让因为能在死前看一眼珂赛特感到很高兴,最后离开人世。。。。。
      
      这只是个情节概括而已。非得看了原著你才知道这是多么震撼的一本书。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也是一千个悲惨世界。我始终相信在文学上不存在标准答案。
      看书的时候我直观的感受是各种冲突,各种矛盾。虽然语文老师说小说都是从矛盾中进行情节发展的。我真是觉得这本书的矛盾还是与其他的有很大差别。
      我们一直都说没有绝对的善,没有绝对的恶。当恶的势力伤害了善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是愤怒,但是当善与善互相伤害的时候,我的心是悲凉的。
      这本小说主要的矛盾,在我看来是良心,天职,人性之间的矛盾。
      自从冉阿让从主教家里离开之后,他多少次面临选择,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末位,一心为别人。他说,我唯一需要的赦免,就是我良心的赦免。他本可以做他的马德兰市长,他本可以跟珂赛特马吕斯一起生活,可是他没有,他不愿别人为他遭受一丝痛苦。良心的觉醒是灵魂的伟大。
      冉阿让最大的敌人可以说是沙威,沙威像是阴魂不散,总能找到冉阿让的蛛丝马迹,并誓死把冉阿让缉拿归案。然而沙威就是恶么,沙威像是个没有灵魂的人,他唯一的目标就是他警察的天职,执行法律的判决,他是个尽忠职守的人,捉拿逃犯是他的职责,他对法律深信不疑,当他灵魂觉醒,去反思他和冉阿让多年恩怨,反思这种制度,当他开始怀疑,这么多年的信念崩塌的时候,他选择了死亡。
      马吕斯阻止冉阿让见珂赛特,马吕斯就是恶么,马吕斯是个共和派,是热情澎湃的年轻人,也许在他心里善恶就是那么分明,在他的心里,苦刑犯就是危险的,他不过以符合世俗的眼观,符合世俗的善恶标准去审视冉阿让,最后做出一个保护他和妻子的决定。
      珂赛特有了马吕斯,在马吕斯的阻碍下 渐渐淡忘了冉阿让,珂赛特就是恶么。再看见冉阿让冉阿让在她们门口驻足却不敢进的时候,在看见冉阿让独自一个人病危在破屋里奄奄一息还在想念珂赛特的时候,那是我最心痛的时候。一个人啊,年轻的时候遇到再大的困难咬咬牙就过去啦,到了年迈的时候却失去了暮年时唯一的慰藉,拿该是何等的凄惨啊。多少年他把爱都倾注在珂赛特身上。可是珂赛特就是这样,难道不应该责怪她么,这时候雨果说了,人们在某些情况下说孩子们忘恩负义,也是过于严厉的,其实这并不象人所想的有罪。这种忘怀是属于自然现象。自然,我们在别处提到过,这就是“向前观望”。自然把众生分为到达的和离去的两种。离去的面向阴暗,到达的则向着光明。从这里产生的距离对老人是不利的,而在青年方面则是属于无意识。这种距离,在初期还感觉不到,慢慢地扩展下去就好比树的分枝,细枝虽不脱离树干,但已逐渐远离。这不是他们的过错。青年趋向欢乐、节日、炫目的光彩和爱情,而老人趋向尽头。虽然互相见面,但已失去紧密的联系。生活使年轻人的感情淡漠,而坟墓则冲淡老年人的感情。不要错怪这些无辜的孩子们。这就是人性吗,
      
      我想雨果还是把这种矛盾放大给人们看了。
      
      芳汀那段也看得我心里难受,越是贫困,她越是遭到德纳第夫妇的敲诈,越是贫困,她越是卖命的工作,她也越沦落。她曾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她在一个蒙昧的年纪爱上了巴黎一个学生,学生毕业了回到了家乡前程似锦,她却从此坠入了地狱的深渊。在死前破灭了唯一的希望。她是个善良的母亲,她是个无辜的女人。是冉阿让将她逐出了工厂,然而冉阿让有什么错呢,他也无非是纪律严明,整顿工厂风气罢了。
      
      我想人总是避免不了伤害。这种伤害也许无关善恶。每个人在遵循自己内心的准则,由于准则的不同所起的差异,这就是伤害的源头。
      然而每个人终究是不同的,我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但是每个人衡量这个世界的眼光却不一样,这也没有一个标准。
      一个人的一生与他内心的轨迹如出一辙,一个人以他的思想塑造他人生的道路。如果今天,我为自己定下一个神圣的理想,一个伟大的目标,一个在我看来是绝对善的标准,我就去遵循它,并且永不违背,那么我就会真的做出绝对的善,避免伤害吗。我想是不可能的。
      人性是如此错综复杂,人生是如此变幻无常。
      我对一个小朋友说,我说一个人要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道德,坚强的意志。要做这样的人。也许说说是挺简单的吧,我又何以在漫长一生中不忘本心。人啊,有高远的志向没错,有做人坚定的原则没错。在这漫长一生中还是有那么多雷区等着你去踩,还是避免不了伤害和被伤害。我们不是承受不了伤害,但是对于这些无辜的徒然的无关善恶的伤害,不免觉得凄凉。我想时常反躬自身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多反思自己,多理解别人。在沙威眼里,法律是最高的准则。在冉阿让眼里,良心是最高的准则。从人性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很多人很多事,生而为人,不是生而为圣人啊。说到底我还是相信人性本善,大多数的恶行就是因为自私。人性是拿来宽恕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自私的冠冕堂皇的借口。常思己过,勿怪人非哈哈哈。
      
      带着一颗赤子之心,既能俯仰无愧于天地,又能活出人情味,那就很不错了。
      
      最后还是说一句,电影是音乐剧的形式。歌词写的挺好,曲也挺好。除了简化剧情,剩下都挺好。当然雨果的文笔,这篇鸿篇巨著不是2个半小时的电影所能全部表达的。据说雨果完成这本书花了40年。
  •       悲惨世界
       我是看完电影歌剧版之后再重温小说的,给我的感觉依旧震撼。
      这是一本爱与宽容与救赎的书。人类是不是孤独,我们是不是拥有神的庇佑,没有一个实体来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只能相互拥抱才能渡过答案没有揭晓的漫长时光,否则我们就成为天上的星星:哪怕闪耀,却也各自在黑夜孤单寂寞,无法见到阳光,然后自己殒落。一本这样的书,充满慈悲,充满爱。读的时候,字里行间优雅美妙,甚至觉得手指轻轻抚摸过书页,就有诗歌的曼妙和历史的深邃。
       雨果不仅仅是在刻画一个时代或者一个社会,他刻画的是人性。这使得《悲惨世界》这部作品有着能够超越时空直达内心的力量。阅读这本小说,我们在悲悯书中人物命运的同时,更多地是引发对自身的思考。
       人的内心既有被上帝光亮的善,也有罪性与黑暗滋生的恶。“所有那些地方都有它丑恶的一面,是我们所唾弃的;同时也有它卓绝的一面,是我们所崇敬的。”这就是雨果洞悉之下的人性。
      雨果把法国底层人民的苦难,归之于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悲惨世界》展现的就是这种社会压迫是如何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专制的锁链已牢牢地拴住的冉•阿让,束缚与罪恶成为挥之不去的宿命;冷酷无情的硬性“法制”沙威不依不饶的秉公执法;凶残的现实如同猛虎啃食芳汀仅存的自尊与梦想;被金钱洗涤而丧失德行的德纳第夫妇为了继续铜臭而不择手段……书中故事的大背景是灰暗的,各个人物的命运线是曲折的,但是闪烁其间的浪漫主义人文精神的微光让你觉得心不是冰冷的。
       《悲惨世界》内容及其丰厚,而读完整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法律是维持世间秩序的必要存在,但善才是实现人们幸福生活愿望的最柔韧的力量。因为世上最折磨人的是来自内心的自我审判。
      纵观主人公冉阿让的一生。他本是个普通市民,因家境所迫,生存的需要使他因偷一个面包锒铛入狱。9年炼狱般的监狱生活以及浑浑噩噩的流浪生涯让他倍感社会的黑暗、无情和冷漠,使他磨灭了重新做人的希望,使他磨灭了改正向善的信心,凡凡种种更滋长了他内心的阴暗和自私自利的偏狭观念。在遇到涅迪主教之前,他对这个社会是绝望的,他放任自己的灵魂与世同垢。涅迪主教的仁慈使他早已泯灭的良知又重新焕发光芒,在善的宽恕面前,他的内心受到纯净美好的涤荡,他自觉自身灵魂的卑微与渺小。在余下的人生里,冉阿让一直在追求着内心的平静和自我的救赎。
       拥有一颗努力向善的心的人,他的生命不会荒芜。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让开始重塑自己的人生。冉阿让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在内心的善的鞭策下,他非常正直仁爱,一直都在做着正义的事情。他也曾动摇过,沙威的穷追不舍使他惊慌、无奈,但他本是有机会隐瞒他的过去的。可是在自由和坦荡做人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私欲而使无辜的人背负苦难的。他冒着可能被沙威认出来的危险救下被困车下的老人。他放弃辛苦建立起来的名誉和威望,在公堂上坦然承认自己是冉阿让,洗清一个半百老人的冤屈。他的意志不是屈服于法律,而是屈服于他内心的自律。于他而言,他并不是意识到这些行为有多么高尚,多么难能可贵,他只不过是将涅迪主教的慈悲存储心中,是这种柔软并坚韧的东西给予冉阿让存活于世的理由和信念。为了实现芳町临死前能见一面自己亲生女儿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狱(而这一次越狱,对他来说则是终身苦役犯的代价)。可见,沙威眼中的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从来都无法左右冉阿让。法律是死的,但人却是活的;法律刑罚是冰冷的,但人的心却是温热的。
       沙威的冷酷和他的不近人情似乎造成冉阿让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但是作为一个法律的执行者他做错了什么?沙威从小在监狱长大,终日与罪犯为伍,在法律世界里,不讲人情,只讲善恶。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嫉恶如仇的性格,恪守法律的观念。沙威是一个超越了平均水平的优秀警察。他记得每一个罪犯的脸,他有耐心地持久追踪罪犯,他从不动用私人感情,他雷厉风行,追捕罪犯时计谋百出,他牢牢地遵守着警察的天职。沙威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在他的世界里,他从不怀疑自己是好人,冉阿让是坏人。
       沙威虽一生奉法律为至高无上的最高准则,但他从来没有理解法律的终极意义何在,他只是作为一个国家机器的受雇者,一个单纯的法律执行者。他的世界观是平面的,非善即恶,非白即黑的价值判断使他一直不能看清这个世界,也从未能看清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直到冉阿让的善良动摇了他内心关于正义的评判准则,他感觉到了比法律更高之物:爱和宽恕,这使他心情紊乱,震惊而迷惑。当发现自己为忠于良心而背叛社会,他感到不安;而当他意识到冉阿让饶恕了他,而他也饶恕了冉阿让时,更是感到惶恐。他觉得自己空虚、无用,脱节……当原本赖以支撑的信念倒塌,沙威不知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内心,以及这个瞬间变为迥异的世界,所以他纵身跳入了阴冷的塞纳河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沙威也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而我认为他的结局比冉阿让更为悲惨。冉阿让至少是在临死前得到了救赎,他的灵魂是轻盈的;而沙威是“破碎”着离开的,不过这比一直活在混沌之中要幸福些。
      
      
  •       他安息了
      他活着,尽管他的命运曲折离奇
      他死了,只因为失去了他的天使
      生死由常,就像白天离去夜晚来临
      这是一部关于爱,恩典和救赎的史诗
      一部始于苦难,终于救赎的巨作
      冉阿让,由世间善的接受者成了世间善的传递者
      啊,这扇门并不问走进来的人有没有名字,却只问他有没有痛苦
      冉阿让没有处死沙威
      比法律更高之物是爱与宽恕
      
  •       
       看完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小说[悲惨世界]已有几个月了,书中的主人翁---冉阿让至今让我感动!
      
       冉阿让是个心地善良的树枝修剪工,从小父母双亡,是由姐姐拉扯长大的苦孩子。由于姐夫的去世,姐姐家的生活陷入绝景。冉阿让为了报姐恩,决心帮助养大姐姐的七个孩子。谁知生活太艰辛,有时收入还不够给孩子们充饥,他很惭愧。有天傍晚,身无分文的冉阿让面对孩子们的饥饿难忍,下狠心偷了面包店里的一个面包而被捕,被判服苦役5年。入狱后的他,放不下姐姐及孩子们,先后三次越獄都被抓回再加刑期。他在监獄里穿红衣,脚拖铁球,睡一块木板,受热受冷做苦工,挨棍棒。直到19年后,己是46岁的他才走出这座监狱。
      
       走出监狱的他并未获得真正的自由,还得随身带着一张黄护照(证明曾是苦役犯的身份证),步行去指定的流放地---蓬塔利埃。由于这张黄护照,给人打工只能得到一半的工资,捣钱也买不到饭吃,住不上旅店,就连狗窝也睡不成... 冉阿让绝望了!幸好受人指点来到了当地主教卞汝福家。卞汝褔是个理想的人道主义者,虽然他的家境越来越贫穷,但仍然热情地接待了他,鼓励他到莲塔利埃去好好发展。可惜的是,满肚愤恨的冉阿让,趁天亮之前偷走了主教家唯一值钱的一套银歺具。当警察将抓来的冉阿让和银器送回主教家时,主教确对冉阿让说:"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用这些银器是为了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同时又将家里最最宝贵的祖传烛台送给了他。主教的这番话和赠与震憾了冉阿让冰冷的心,冉阿让新生了!
      
       他以马德兰的身份来到了滨海蒙特勒伊办起了玉石加工厂。招收当地大批工人进厂做工,仿造并改进了英国和德国的烧料工艺,降成本,提工资,使一个乡都得实惠,整个地区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他也成了这个行业的动力和中枢,同时也获得了他应得的财富。他用去他的大部份财富为这座城市的人民办医院和学校,为老人和残废人发救济金... 他窂记卞汝福主教的教导,心慈性善,坚持每周都去做弥撒,救济穷人,深得当地人民的喜爰。经群众请愿,省长任命他为市长。冉阿让步入了上层社会,所有人都称他为马德兰市长,冉阿让这个名宇早已深藏在了他的心底深处。他以市长的身份尽可能多地为民办好事,从沙威警察手中救出为了养育孩子沦为妓女的芳汀;在车祸现场的危急关头,他只身钻到汽车底盘下,拚力救出一个平民老人,並为其在修道院找到了一个护理庭院花木的工作... 他的所作所为深得人心!
      
       可是好景不长,当他听说另一个城市抓了一个名叫冉阿让的苦役逃犯时,他决意放下他现有的地位和自由之身,前去坦白,解救了那个可怜的流浪人。他又进了监狱,重新承受着苦役犯的苦难。
      
       为了完成他对芳汀临死时相托的一个承诺,他又冒死越獄了。他花钱从贪婪狡诈的德纳第手里赎回了受尽折磨的芳汀幼女珂赛特。从此他们形同父女,相依为命。为了躲避警察局沙威侦探对他的跟踪追辑和那个小人德纳第的敲诈纳索,不得不再次隐姓埋名四处逃生。他将他所有的爰都给了珂赛特。死里逃生躱进修道院里做花工,一是为了躲避沙威的搜查抓捕,二是为了送珂赛特在修道院里读书,长大成为知识女姓;他给珂赛特买时尚的衣裾,住漂亮的花园楼房,请保姆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千方百计地要她幸福成长;他定期带珂赛特去教堂做弥撒,布施穷人,他想把珂赛特培养成一个有教养.有文化.有爱心.有地位的公主。而他心灵深处总觉得他是个苦役逃犯,不配享受这些,仍然过着下等人的生活。他最感幸福的亊是珂赛特喊他父亲,挽着他的手臂去公园散布。珂赛特长大了,当他得知女儿结交了男朋友马吕斯时,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冒着生命危险去了巴黎人民起义的街垒,救出了频临死亡的马吕斯,顺手也救出了一直在追捕他的侦探沙威。强压住他即将失去爰女陪伴的痛苦,成全了这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女儿成了上等人男爵夫人。为了女儿的长久幸福,他为女儿编造了一个漂亮的家庭背景,将他剩下的一大笔钱(所有的钱)全部归珂赛特所有。虽然珂赛特邀他同住,可他内心认为自己还是苦役逃犯,不能毁了女儿的幸福。他向马吕斯坦白了他的真实身份,却隐瞒了他拚死救了马吕斯的好事。他请求不明真象的马吕斯允许他经常能来看看珂赛特,遭到了拒绝。他只好孤身一人在自己的家里思念还被蒙在鼓里的珂赛特。他很快就一天天变老,病情一天天加重。直到马吕斯得知是冉阿让舍命救了他命的真象时,急忙带着珂赛特前来探望。可惜太迟了,冉阿让已频临死亡。他只能躺在床上,在追悔莫及的马吕斯赞扬和感谢声中,交待完那笔巨款的来龙去脉后,放心地和他朝思暮想的珂赛特永别。
      
       冉阿让的一生是极其悲惨的一生,他就因为偷了一个面包成了19年的苦疫犯,出狱后一直受到警署侦探沙威的跟踪追击,无论他做过多少好亊,对国家有过多少贡献,都洗刷不掉他身上的"罪名"。苦役犯这个罪名一直在他心中死死地折磨着他,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冉阿让是无私无谓的,马吕斯称他为天使,就连那个为国家尽心尽职,聪明能干的侦探沙威,在明白了冉阿让的真实后,也自愧自责,选择了投河自尽。
      
       书中还写了年轻母亲芳汀,为了养活自己的女儿拚命挣钱,卖掉自己飘逸的长发,卖掉自己满口美牙,最后沦为妓女卖身筹钱的故事。
      
       还写了以加佛洛什为代表的一群孤儿的悲惨生活,他们从小被家庭和社会抛弃,过着无人过问讨人厌的生活。加佛洛什心地善良,聪明伶俐,朝气乐观,住在巴黎大街角落的一棵大树洞里,靠帮别人干活养活自己。当看到别的孤儿有难处时,会高兴地伸手相助。后来参加了巴黎人民起义,被政府军射杀死于街垒。
      
       还写了一位老知识份子,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越来越艰辛,最后只能靠卖自己所藏图书为生,直到卖完他最宝贵的最后一本。出于对政府的愤恨,参加了起义,在街垒中被政府军杀死。
      
       这些人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在悲惨世界里抗争。在有权有钱人的眼里,他们是卑微之人,但他们有着美好的心灵,他们才是真正伟大的人!
      
      
  •       1862年7月致友人的信函:
      
      我有生以来,一直赞佩雨果,现在却感到愤慨!我要爆发出来,怎样!这部小说,既不真实,也不伟大。至于文笔,觉得作者故意写得不伦不类,不登大雅,以取悦庸众……
      
      各种人都死板板一种性格,像悲剧中的人物!生活里哪有像芳汀那样的妓女,像冉阿让那样的苦役犯?……都是些假人,糖人……大篇说理,讲得都是题外之事,没有一句切题的话。相反,却发誓说普选是好事,要给民众受教育;这类话,一再重复,令人生厌。
      
      此书——虽有写的好的段落,但甚少——肯定是幼稚的……后人不会饶恕的,他居然想当思想家,跟他本性也不合呀。
      
  •       @蔡尹珊珊:悲惨世界我们在大二的编剧课上再度细读,改编成电视剧梗概以及写人物小传,老师说这本书是编剧们永远的宝库,值得一读再读。
      ◆
      ◆
      @咆哮女郎柏邦妮(丝瓜络竹木刷)
      昨晚看《悲惨世界》。一个几乎是奇情的戏剧故事,怎么融合进一个壮阔大时代里;雨果是先把大写的人给凸顶出来,然后补描浓重的背景。用各个社会阶层的人构图历史。如果没有人的故事,历史只是冰冷的字眼;而如果没有大的历史,人的故事只是“传奇”。就这样,“今在,昔在,永在”,获得了当下和永恒。
  •       不想写长篇大论,简要写几点对读完此部著作的感受:一、一个帅哥和一个美女一见钟情,所谓爱情其实都建立在附加条件上。二、让瓦尔让犹如上帝一样,拥有一切高尚的品质,当然也有凡人的欲望,不过最终他都战胜了它们拯救了自己的心。反省自己是不具备如此洁白的品格的,要随时警醒自己真诚待人真诚做事无愧于心。三、人们往往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一日偷窃终身是贼,宽恕一点,给他们重新生活的机会。四、为什么社会有如此多的犯罪,到底如书中所言是环境的压力致使他们犯罪,还是自身欲望过强和懒惰而让他们走上黑暗之路?怎样降低社会犯罪率?怎样让民众感受到幸福?21世界还能不能产生19世纪的欧洲文学成就,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
  •        我带着战战兢兢的心情读这本书,冉阿让的一生似乎总也逃不开荒唐的厄运的纠缠,好在最后的最后,故事的结局总算给人以安慰。
       读完这本书之后,第一次由于羡慕一个人纯洁高尚的灵魂而感动得泪流不止。在冉阿让的一生里,他谦卑、善良、宽容、智慧、勇敢,充满爱。他虽然是个罪犯,却比任何人都无辜、单纯。历经一生的磨砺,他的生命完整得没有任何瑕疵。这样的人生大概是我一生渴望而不可及的吧。直到最后一刻,他那个如孩子般的心灵终于摆脱了世间的苦难,了无牵挂地离开。仿佛一无所有,却比任何人的生命都完整。回首自己的人生,可以问心无愧;虽然历经艰苦,却得到了丰满的爱;虽然憔悴痛苦,但终究成全了珂赛特的幸福。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结局更完美呢?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悲惨世界》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煌煌巨著。全书共分为五部。第一部《芳汀》,第二部《珂赛特》,第三部《马吕斯》,第四部《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第五部《冉•阿让》。
      
      小说叙述了刑满释放犯冉•阿让的悲惨故事。一七九五年,冉•阿让为饥饿所迫,偷了一块面包,而服了十九年苦役。一八一五年,他刑满释放,投宿迪涅,遭众人拒绝,却受到迪涅主教热情接待,可他临走时偷了主教的银餐具而再次被捕。面对警察的调查,迪涅主教声称这银餐具是他送与客人的,甚至还把一对银烛台也送给了冉•阿让,以救赎他的灵魂。
      
      几年后,冉•阿让化名马德兰,成了小城滨海蒙特勒伊的市长。他开了一家玻璃饰物厂,发明了一项新工艺,大办慈善事业,促进了小城的繁荣。他厂里女工芳汀因有个私生女而被解雇。芳汀的女儿珂赛特寄养在蒙费梅的客店主德纳第家。为了付女儿的抚养费,芳汀沦落为娼,又遭警探沙威逮捕,后被马德兰先生解救,终因重病死在马德兰先生的医院里,临终前她将女儿托付给了市长先生。沙威怀疑马德兰是冉•阿让。这时,一个叫尚马蒂厄的老头被指控偷了一根苹果枝,并被认定就是冉•阿让。马德兰先生经过一夜激烈的思想斗争,前往法庭自首。于是,他又再次被捕,投入土伦苦役牢。一次,他冒险救了一位水手后而乘机逃跑。人们以为他已淹死海中。逃出后,他去德纳第家寻找珂赛特。此时,珂赛特已八岁,受尽了德纳第太太的折磨。冉•阿让用重金向德纳第赎回珂赛特,把她带到巴黎,在偏僻的戈博旧宅租了个房间。后来,他怀疑自己受到沙威警探的跟踪,并已被他识破,便东逃西躲,情急之中躲进一家修道院,改名福施勒旺,当了园丁,在那里隐居下来,而珂赛特则进了修道院的寄宿学校读书。五年后,他们离开修道院,在普吕梅街租了座房子。这时,马吕斯出现了。
      
      马吕斯从小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是个极端保王派,而他是共和派。马吕斯常去公园散步,遇见了珂赛特,并爱上了她。冉•阿让识破了马吕斯的“阴谋”,带着珂赛特搬了家。在德纳第的大女儿埃波妮的帮助下,马吕斯找到了珂赛特的住址。于是一场热恋开始了。
      
      由于害怕被警方发现,冉•阿让再次搬家。一本吸墨纸使他发现了珂赛特和马吕斯的恋情,他痛苦万分,只想一死。马吕斯那边也只求一死,因为他外祖父拒绝了他和珂赛特的婚事。这时,酝酿已久的人民起义爆发了。马吕斯随ABC友社的革命者参加了街垒战。冉•阿让看到马吕斯写给珂赛特的诀别信,也去了街垒。密探沙威为了侦察也去了那里。在街垒战中,ABC友社的人全部壮烈牺牲。沙威被起义者逮捕并判以死刑,由冉•阿让执行。冉•阿让出于人道将他释放。马吕斯身负重伤,昏迷不醒,也被冉•阿让从下水道里救出。一出下水道,他就被等在那里的沙威抓住。沙威满足冉•阿让的要求,将马吕斯送回他的外祖父家里。沙威被冉•阿让的人格力量所震撼,放了他一条生路,却又无法面对自己的职责,最终投塞纳河自尽。
      
      六个月后,马吕斯伤口痊愈,并与外祖父言归于好。在外祖父和冉•阿让的安排下,两位恋人终结连理。冉•阿让向马吕斯坦白了自己的苦役犯身份,但遭到马吕斯的误解。从此,冉•阿让失去了他心爱的珂赛特,终日郁郁寡欢,日见衰弱。一八三五年六月,马吕斯终于知道冉•阿让是他的救命恩人,等他偕同珂赛特去看他时,他已奄奄一息。冉•阿让躺在珂赛特怀里离开了黑暗的人间,孤独地躺在拉雪兹公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任“荒草掩埋,雨水刷尽”。
      
      这个故事起于主教给予爱,终于冉•阿让灵魂获得救赎,一个平穷的人,在这悲惨的世界上活着,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地狱来到天堂。
      
      一个事件的发生,必然是这个时代所酝酿的。现在我要简单说明一下整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本书的时间是一七九五年到一八三五年,此时正是法国的“革命的世纪”。法国是一个思想先进的国家,这里诞生了无数对法国、全欧洲乃至全世界有着推动作用的新思想,于是也因此先后经历了无数的革命、以及旧王朝的复辟。1789年至1794年间,法国爆发大革命,短短的三年间就使得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和封建制度土崩瓦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然而,派系斗争与民众日益高涨的的情绪导致接下来持续一年多的恐怖统治的出现,最终物价急剧上涨,造成了穷人们的困苦,这也正是造成本书主人公冉•阿让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八一五年,法兰西的统治一直在波旁王朝和拿破仑王朝之间更迭,残酷的统治使得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没有对彼此的关爱,整个社会都缺失爱。这也是本书要突出表达一个观点,也是借冉•阿让之口说出的,“最高的法律是良心”。而沙威在书中所代表的,就是这一个形象,没有爱的公正,“黑暗的正直”。
      
      一八三零年,七月王朝建立。然而这个王朝的统治属于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平民百姓仍然和之前的时代一样,贫穷、饥饿。这也导致了书中所记载的一八三二年共和党领导的巴黎人民起义。
      
      雨果在他的自序中写道:“只要由法律和习俗造成的社会惩罚依然存在,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制造地狱,在神赋的命运之上人为地妄加噩运;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贫穷而沉沦,女人因饥饿而堕落,儿童因黑暗而愚蒙——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有些地区,社会窒息的现象依然存在,换句话说,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只要地球上还存在着愚昧和贫困,像本书这一类作品就不会是无益的。”
      
      这部作品的出现正是为了指出尖锐的社会问题,让人们有所觉悟,让整个社会充满爱,让每个犯罪的人得到救赎。社会造就罪犯,这样的罪犯应该去用爱感化他,而不是一味的惩罚,让他们得到救赎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雨果在本书中对这种伴随爱的公正的描写,完全可以表现在沙威和冉•阿让的激烈冲突上。沙威所代表的正是当时的那种缺少关爱与理解的法制,虽然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公正的,但是这样的法制没有人情味,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犯罪的问题。雨果提倡的是永爱感化这些迫不得已罪犯,让他的从灵魂上得到救赎。
      冉•阿让这个人物,本质上是个悲惨的人,但同时他在另一方面又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他在这黑暗的世界中获得了灵魂上的救赎。也许他身体和心理上都遭受了很大的摧残,也许刚被释放的时候他还有着对社会仇视的心理,但是主教给予他的爱,净化了他的内心,让他从一个罪犯慢慢变成了一个有助于社会的人。他的人生经历三次救赎,第一次是他成了市长,真心实意帮助当地的人民做事情,第二次是他在对尚马蒂厄事件时内心的斗争,第三次是他最后去世,得到了宽恕。法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每个人所做都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内心,这也正是冉•阿让最终可以得到救赎的原因。
      
      沙威,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对社会负责任,在司法方面一丝不苟,恪尽职守。但是他的弱点就在于没有爱的公正,“黑暗的正直”。他做的对,无论是查冉•阿让,还是追踪他,他做的一切都让他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对得起他探长的身份。但是就这样的一个人,最终的结局却是跳进塞纳河自杀而死,这不得不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整个社会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让这个社会变得如同一个工厂,可怜人、穷人只能如同那些废旧的零件一样被抛弃掉。雨果也正是想借这部书呼吁整个社会,让整个社会充满爱,抨击那个让人窒息的制度,这点在后面的巴黎人民起义中也可以看到。
      
      巴黎人民起义,这是一八三二年有学生领导的起义。起因如书中所言,结局也是失败的,但就是这样的一场失败的运动,却体现出了雨果对于旧制度的不满,希望变革的想法。而这些起义的人们,虽然最终牺牲了,却在这悲惨的世界得到了解脱,并且为了他们后辈可以更好的生活而付出了生命。可以说,他们用博爱的心拯救了后代,尽管他们失败了,但他们的灵魂依然会留在法兰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让他们自己贫苦的人生获得救赎。
      
      本书中人物繁多,并且每一个人物都是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的,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同时又不会脱离那个时代背景。中间夹杂着许许多多的描写,拓展的说明,以及对历史、地理的叙述,篇幅宏大,对故事背景的交代更是十分复杂,却又不会让读者感到拖沓、厌烦。雨果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篇幅浩大,气势恢弘,却又可以深深刺透读者的心,让读者也能够体会到那种悲惨的痛苦,又可以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得到救赎的那种喜悦。如果说巴尔扎克是法国最杰出的作家,那么雨果一定是法国最伟大的作家,没有之一,而这部《悲惨世界》,更是这位伟大的大师最完美的作品。
      
  •       高尚的,卑微的,或者从卑微走向高尚的人物,他们的面孔在眼前一张张地闪现.
      
      这就是雨果被称为巨匠的原因吧。带着一种悲悯的人文情怀,仿佛他俯视着法国的芸芸众生,只是忠实地记录着和上帝一同看到的一切。
      
      那精神上像个圣人,却为自己所处的阶层背着十字架的卞福汝主教;
      顽强坚韧,被社会污染过,也被良知洗刷过的冉阿让,当他发现自己在被主教宽恕后又下意识地因为本能抢劫了洗烟囱的孩子; 当他在多年后义无反顾地付出一切来偿还年轻时的罪孽,当他为前半生的承诺而度过沉默,坚硬,刚强的后半生,当他决心捍卫年轻的生命和爱情。
      最忘不了芳汀,当她穿着艳丽衣裳,金发流转,和姐儿们一起嬉笑各自情郎的离弃,回到房间却哭出来,那是她唯一的恋爱。忘不了她走投无路,把私生女送到客栈老板娘的火坑中,同时还掏光身上所有的钱。忘不了她为了付抚养费,剪了自己的黄金长发,敲了自己的珍珠皓齿。当她回头的那一幕,头发稀落,嘴里两个黑洞,让人忍不住想哭出来!
      忘不了她在弥留之际,思念着女儿,断断续续地唱着歌谣。
      那忠实于自己的鹰犬身份,对和他一样出身贫寒的平民绝不手软的沙威,在他觉得自己认错冉阿让时,坚决辞职,身上散发出高贵的品质,虽然只有一瞬。而在面对内心正义的呼唤时,激烈的冲突让他不能苟活世上。沙威是个有原则的人。
      
      虽然是译文,依然能感受到作者优美的词句,震撼人心的思想。
      少年时未能读到真正名著,也许也是件好事。如果15年前读这本书,也许走马观花只看故事,味如嚼蜡。30岁读到,才感觉到每段话意味深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