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裂之後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00422
ISBN:9789861736303
作者:安德里亞斯‧胡伊森(Andreas Huyssen)
页数:416 頁页

作者简介

「大分裂」意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高雅藝術和大眾文化間存在必然且不可逾越的界線。現代主義將大眾文化形塑為他者,並加以排斥,藉此建構自我,但後現代主義則嘗試在高雅藝術的形式與大眾文化的範疇間進行協商。本書反對將後現代主義對立於現代主義的化約式二元論區分,而指出,高雅藝術和大眾文化間的分裂,比起後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之間的歷史分裂,更為關鍵。
本書所集結的各個章節,是作者寫於一九七○年代後期到一九八○年代初期的作品,當時,在美國和西歐,現代主義的終結以及後現代的興起,占據了眾多學科知識分子的想像。本書固然有力地錨定於當時的歷史時刻,它所提出的美學問題和文化政治問題,直至今日仍舊意義深刻,這些問題包括時間進程中現代主義本身的命運,高雅藝術和大眾文化的關係,後殖民與全球化語境裡文化研究的政治,文化傳播與創造中技術和媒體的作用。
在《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一書裡,安德里亞斯.胡伊森嘗試駁斥有關現代和後現代的簡單化的、線性的編年書寫,他反對把二者看作進步的時間軸線上相互分離的兩個階段。此書討論的與其說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之間的分裂,不如說是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之間的一種分裂。本書從後現代的視角出發,嘗試挑戰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政治、日常生活之間必然存在分裂這一觀點。作者雖在最後一篇文章中才詳細闡發了有關後現代的立場,但這一立場間接形成於書中的各個章節,按年代順序依次考察了一九二○年代歐洲的歷史前衛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文學、美國波普藝術、一九七○年代的國際前衛派展覽、以及一九八○年代初期美國的後現代主義論爭。
【好評推薦】
《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是一本才華橫溢、令人振奮的著作,胡伊森以淵博的學識、新穎的洞見、清晰的語言,探索了時下廣受關注的議題:大眾文化、後現代主義、電影和文學理論。尤為讓人折服的是作者一以貫之的強烈的歷史意識與社會意識,同時,又對具體作品和現象提出如此鉅細靡遺、生氣勃勃的回應。這是一部理論探討與闡釋研究的力作。——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法國學者(李歐塔、布希亞)宣揚後現代主義,認為它激進地決裂於現代主義的過去;德國學者(哈伯瑪斯)譴責後現代主義,認為它清洗了現代主義的理性主義事業;而胡伊森則提出了第三種看法:他將後現代主義視為歷史先鋒派所開啟的多種規畫的延續,且條分縷析了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之間共存、敵對和互補的關係,並指出了這一複雜的關係對現在和將來的意義。毋庸置疑,他的論述擲地有聲,發人深思。在這些文章中,可看見一名傑出的批評家如何思考當代文化的核心問題。 ──羅莎琳德.克勞絲(Rosalind Krauss),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大分裂之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书名:大分裂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作者:安德里亚斯.胡伊森 (Andreas Huyssen)译者:王晓、宋伟杰出版:麦田出版出版日期:2010年4月定价:港币160元这本书延续了阿多诺对在《文化工业》里讨论的问题:「流行艺术」与「高雅艺术」是怎样出现的?阿多诺认为,这种分家是由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促成的,正因为文化工业以统一及标准化的技术,大规模复制、生产流行文化商品,才促成两者的分家和高雅艺术的式微。胡伊森之所以重提阿多诺,原因与七十年代包括詹明信、李欧塔等学者对后现代文化的讨论有关,然而作者不单审视阿多诺的理论,他也提到马尔库塞关于流行文化抵抗资本主义社会形式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一个肯定、一个反对流行艺术,却同样出于对文化商品化的批判目的。阿多诺和马尔库塞出于批判资本主义的共同目的,却分别对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发炮,这反映出资本主义文化对一切文化艺术的宰制。他们为何在同一个问题上分道扬镳,关键在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将高雅及大众艺术一并商品化,而不是属于建制的艺术形式排斥平民艺术,或大众文化排斥高雅艺术。我们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强调独立的个性,及对社会的批判,而且它必然是形而上的,与现实材料或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那么我们很难单凭高雅与通俗的分别来判别艺术的真伪。波普艺术是其中一个例子:杜象替蒙娜.丽莎的复制品画上胡子并写上「L.H.O.O.Q」(「她有一个俏屁股」的谐音),或者在一个尿茯上签名,恰好在挑战资产阶级道德,但在今日我们已把他的「创举」视作共通的广告语言,我们对安迪.沃荷的复制画,也有相同的感觉。事实上,这些前卫艺术到了八十年代已经乏人问津,原因或许在于全球化社会擅于把一切能构成价值的艺术品纳入商品和广告概念的范围内。而波普艺术更加向前一步,这流派的艺术家大都有广告设计的背景,一如安迪.沃荷的艺术立场,他们赞赏并完全模拟日常生活的事物,由此模糊了艺术与现实的界线,这种反个性态度可视之为波普艺术家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反叛。根据作者的定义,现代主义强调作品自足、自我指涉、个人意识、回归语言、实验性、对抗社会意识、摒弃古典形式及现实主义等特质,他们要在作品中建立一堵坚墙,以阻隔大众娱乐及文化的洪流。阿多诺和葛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出于抗拒大众文化的原因,对现代主义艺术推崇,一如阿多诺高度赞扬华格纳以后的勋伯格对音乐进步的推动,勋伯格的音列主义作品充满电光火石而且艰涩无比,然而这也反映出作曲家抗衡大众化作品的态度。然而阿多诺也认识到,正是文化空间商品化和殖民化,推动了现代主义的速度,即使现代主义在发展至高峰以后便进入衰退期,文化商品化仍是现代主义艺术内部一直存在的矛盾。或许,后现代提出的挑战,正标志着这一矛盾撕裂了现代主义。在「现代/后现代」的论争中,作者认识到阿多诺和本雅明的局限,因为他们在有生之年只能目睹盛期现代主义的状况,而没能预见现代主义艺术的衰落及前卫艺术的兴起,作者认识到,即使现代艺术排斥大众化、社会化的趋势,现代主义其实是高雅艺术与大众社会文化所跳的「双人舞」。于是,他对于后现代的讨论,尤其马克思主义学者詹明信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所阐述的观点,即视后现代主义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生产的见解,亦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现代与后现代总是轩轾难分,虽然现代主义刻意与大众文化分离,而后现代主义则力图连系高雅与通俗,但要为现代和后现代划出分界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甚至对现代与后现代的认识还存在地域性差异,例如当法国现代主义理论移植到美国时,就被认知为后现代主义。对于后现代的定义,作者参考了彼得.比尔格的前卫艺术论,视之为对日益晦涩及学院化的现代主义进行反叛的艺术思潮,这种特质尤其可以在「后现代主义」回归商品化的取向上得到证明,从一个角度来说,后现代主义亦延续了现代主义的反叛精神。本书附录〈现代主义地理学与全球世界〉是纪念萨依德而写的,作者以地理学角度观察各地的现代主义潮流,从观察中,作者让读者更清楚:要追溯现代主义的源头和发展,就离不开地域和时间性的问题,当中更涉及了后殖民文化理论家(包括萨依德)所讨论的文化帝国主义问题,例如现代主义的源头法国,本身就是一个殖民大国,但后殖民理论对文化的探讨,其实已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从后现代对现代主义问题的再诠释,可以说是一种承传。但相对于此,雅俗对立则是更为明显,且一直存在于文学及艺术史的发展中,故比起后现代论争来说,也更为根本。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神奇的句号= =
  •     對於釐清高雅藝術與大眾文化糾結的我而言,有了新的想法。當時為了趕學期作業而讀,不夠細緻,想回去讀阿多諾以後再回來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