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就是心跳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0
ISBN:9787506302098
作者:王朔
页数:244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群感到失落困惑的中国“现代嬉皮士”,他们穷极无聊,游戏人生,追求性刺激与新奇的生活,但依旧感到空虚,因而制造了一起扑朔迷离、动人心魄的命案。玩了一场危险的游戏,玩的就是心跳。


 玩的就是心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990年的冬天,有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去甘家口东口的一个小学里上素描课。有个女孩来晚了,我至今还记得她穿了一条很瘦的牛仔裤,一双现在很流行满大街都有人在穿的已经洗旧了高帮白帆布球鞋,一双破手套露着手指头和毛线线头,梳了一个很高来回晃悠的马尾辫。我记得她叫马月。大概比我大那么两三岁。她打开画夹的时候从里面掉出来一本书,我捡起来看上面写着《玩的就是心跳》。“特好看。”她冲我努嘴。手上特熟练转着一根2B铅笔。“讲什么的?”我问。“你看吧,看完就知道了。”这本书我就留下了。至今也没还给她。第二天早上,我卧在床上看了一遍,没看懂。下午,坐在一砣被子上又看了一遍。这回终于看明白了。很兴奋。十七年来,我大概每年至少要重看一遍《玩的就是心跳》。后来在上海上学的四年里,唯一没出过书包的东西就是这本书。它大概了给了我最初的最基本的无意识全方位的启蒙,从基本的价值观到爱情观到文学观,以至于很长时间里我看到的小说只要不是王老师风格的,我都觉得它们不是文学作品。这本书是讲什么的?说实话在看它的头五年里我一直不敢说我明白了。有一年夏天在威海的一个招待所里,那时候我自己也梳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马尾辫,借着海风我又翻了一遍。忽然悟出来这是一本关于“过去”的书。它既不仅仅是一本充满污言秽语和粗俗而又精致的下流玩笑的流氓价值观小说,也不只是一本抄袭剽窃外国文学作品结构的二流赝品,更不是卖弄排比句和叙事技巧的自我暴露狂文学典范。这是一本关于“过去”的书。这个“过去”是如此的沉重浸满了复杂的难以名状的感受以至于几乎所有经历它的人都无法真正的面对它。但有一个人不信邪,他跳出来歪着脖子无所畏惧的狞笑着看着走过来的这条路,虽然在他身后的未来,没有选择的他只能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但他还是要看看自己已经跋涉的这个部分,在他蒙着双眼心怀希望跌跌撞撞懵懵懂懂走过来的过程当中倒底发生了什么?哪怕是最终他可能发现错过了最后一个可以改道的十字路口,哪怕是他顽劣的外表下面怀着一颗最伤感温柔脆弱的心灵,他还是要揭开那个伤疤瞧个究竟。这个跳出躯壳审视自己的勇气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特别是这个“自己”曾经被自己如此的热爱和崇拜,曾经倾注了无以复加不容置疑的坚定信念和情感。在我现在的理解里,这本书讲的是这个:一个人对自己不容怀疑的肯定的同时的一个冷酷而彻底的倾覆,无法寄托的肯定淹没在汹涌而来的潮水里。脚踩不到地了,终于理解了岸边可能不存在。但他也没害怕,手插着裤兜游走了。窘迫但依然牛逼。呲牙笑着不服的藐视一切自己肉体无力对抗的东西。这个歪脖看世界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久久挥之不去。关于那个“过去”,我没有经历,看到个大轮廓而不知其味。无权发言。但是今年因为看到了一法国人Erwann Briand拍的讲述库尔德女游击队员的纪录片《阿拉拉山的女战士》,而有了这么一点感性认识。所不同的是,这些共产主义女战士们刚刚上路,《玩的就是心跳》时期的王老师已经站在路的中段回头张望了。相同的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家都被甩上脱缰的马车,由此而坚信的那个目的地是如此确之凿凿。当我们被迫有一天要改变它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我们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扮演的角色是如此的荒诞,以至于大家都不能确信我们在路上究竟做了什么,或者说,没有一个任何参照物和路标告诉我们路过了哪儿,走到了哪儿。于是方言抹去了自己不能相信的记忆,转回头去找路标了。给他参照的是同路人的叙述,他成了观察者,观察自己也审视别人,几乎是徒然的而又极端好奇的企图判断自己的位置。把他的灵魂不断的拉回混沌躯壳的是笑眯眯和冷冰冰的高洋高晋兄弟俩还有神秘而具诱惑力的李江云兼小一号的刘炎。不断提醒着他已经走错路而无法回头的是脸上长了红斑狼疮的百珊和穿花格衬衫死在云南丛林里的冯小刚。一切看上去都稀里糊涂毫无道理,一切又都合理的出现而存在了。Johnny Depp扮演的秃顶博士在《恐惧与厌恶的拉斯维加斯》的结尾穿着一件夏威夷花衬衫坐在一个垃圾堆上抱着一台打字机,在上面噼噼啪啪的打到:“我们是一代永远的精神残疾。”虽然定义如此,但我依然拒绝把《玩的就是心跳》里的人物和任何其任何一个他外国文学中的人物做类比。造成我们“残疾”的原因是特殊的,它不源于失望、孤独、忧郁、无奈、厌恶和恐惧,而更多的是来自满腔热情的希望、憧憬、勇气、信念、信任以及压抑不住的盲目躁动和毁灭欲望。我不知道在多大的程度上,王老师主动的用这个思路、意图和情绪写了《玩的就是心跳》。因为后来在报纸杂志上了解王老师多了,发现他也是一个意志有些羸弱,有时候情绪无法自控的人。而不像小时候崇拜的那样是一块同时坚如磐石兼柔情似水又抹了万金油刀枪滑过而不入的纪念碑。但从另一个方面说,在1987年有如此敏感的潜意识而意识到自身、所处环境、和那个“过去”的问题,把它用直觉倾泻而出再用这样一块看似破烂的毛巾包裹起来顺手甩到卖破烂儿的大车上,等着慧眼拾金的人把它挑出来──拣破烂儿的你尽管拣,淘真金的细心挑,互不耽误。这个聪明劲儿在充满冒着傻气的自大狂和带着自制“上帝”假面具的二倒贩子的中国文学界也算独一无二了吧。宛如在看一盘生猛毛片,忽然发现女主角动了真感情,和她贴身肉搏的猛男正是她深深爱上的白马雄健王子,肉体和精神忽然合为一体,结果肯定是比大师片好看多了。王老师的这本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了。原因之一是对“过去”刻骨铭心的人少了,路上被大灰狼咬掉的肉好多都重新长出来了,虽然有伤疤但是不疼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没有意义,因为某种程度上,我们依然都很高兴很乐意的没头没脑走在没有任何参照物和路标的路上,没人觉得不对劲儿。下一个停顿和回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连会不会再有这么一个人反应过来提醒大家该埋锅造饭歇会儿神儿打个盹了都不知道。所以,《玩的就是心跳》依然是一本有意义的书,王老师依然是一个有意义的人。退一万步,阅读这本书所获得的世俗感官快感也是其他任何一本书都无法替代的。我最欣赏的一句王老师语录也出自本书。“我顶烦那种一无资本又装得特高贵特上流社会的男女,这个时代的任务就是埋葬这种人让他们二世而绝。”高洋恶狠狠地说。建议:(一)想完整阅读此书的人最好去找作家出版社88年和90年出版的单行本,如果还能找到的话。在《王朔文集》和后来再版的各种版本中,很多敏感词句被修改和删节了。阅读快感立马大减。(二)不要尝试从任何一部改编自王老师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里判断王老师的价值和意图。文学就是文学。不能和其他混为一谈。
  •     人对一切事物的评价都和个人三观紧密相连,我也不例外。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讲述破灭的故事。理想的破灭,友情的破灭,爱情的破灭。我认为王老师的才华在此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我甚至认为这是他不可超越的杰作。一个年轻人,突然之间发现自己成为一起谋杀案的犯罪嫌疑人,死者是从小要好的挚友。他被警察怀疑追查,自己也不得不回忆起曾经做过的事,以及为何各种证据指向自己而自己却毫无印象。这个有点心跳的故事解开了一口大锅,里面煮着各种纠缠的陈年往事。一本好小说应该像“冰山”一样,作者写出的只是表面那三分之一,剩下的部分任由人们想象。我可以想象,当这群退伍的年轻男女发现自己无所事事时的迷茫和逞强,可以想象他们为了“不就是怕白活”而投入老本做了一场赌注,可以想象当光明前程化为泡影时的恼羞成怒和咬牙不甘。也可以想象那几个从小一个大院长大的孩子如何彼此嫌隙,友谊分崩离析,可以想象刘炎这个绝色女人如何趟过人生这条脏河然后在无路可走时投靠一个毫无本事全靠空想的年轻人,赌上最后的一笔,可以想象凌瑜如何等着一个永远没人接的电话而方言是否在深夜想起她,可以想象重回北京的方言如何回忆那些不在了的朋友和爱人,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就生活在他的身旁。刘炎说过一句话我永远也忘不了,“我们怕什么?不就是怕白活!”每个人的结局都是平静的,死水一般的。无论死者还是生者,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有理想,是否还对友情爱情存有任何幻想。这注定不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电视剧里改编出来的关于青春美好的故事。它是残酷的真实的,我觉得我是他们中的一员,却又不敢做那些事。我的人生始终走在世俗所谓不偏的路上,或者我应该觉得他们所做的一切是荒唐,但我是那样的感同身受,似乎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我都经历过。换个时代,换个国家,换一批年轻人,这样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无数的循环,无数的重复,同样的破灭,或许是某些,或许是全部。然而人们还是活着,并没有因此就选择死。当日复一日都是重复,当一切都是白干。
  •     王朔离大师的水平还很远。有才气,但缺乏技巧和文化底蕴。生活空间和表现空间狭隘,缺乏广阔眼光。此小说开始挺不错,写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开始乱了。有人说这是魔幻现实主义,但其实魔幻也是要有结构的。缺乏严密的构思,是这部小说的最大缺点。王朔所以说写中篇可以,写长篇缺乏底气。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我合上了这本只看了三分之一的书,被我翻弄过的页码和未打开的页码黑白分明。
  •     他写回忆真是太棒了。杂乱芜秽的改革开放初期北京人对南方的想象。王朔一以贯之的“情怀”没有涨热到直男癌的地步,而沉沦为寒冰和铁的温度和颜色,颓堕至极也是一种美,何况底子里还有纯情至极的东西作为支撑。
  •     小说
  •     青春真是穷极无聊。
  •     啊 就是这本 从小时候就一直在我家里
  •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     读的时候年龄太小还不能体会这种变态的快感,哈哈
  •     阿……小学时候就读过,完全没读懂…那时候我就想长大以后读下肯定会懂拉可是十几年之后我又读还是没怎么读懂ToT全篇的插科打诨别的真的没体会阿,然后看了书评终于体味了……果然写东西是越隐晦越带劲儿么……
  •     似乎读过,又似乎没有
  •     读的第一本王朔的书。初中图书馆借的。
  •     先是被姜文拍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后又被叶京改编成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无论是当年的票房还是近年的收视率都还不错。反正我是喜欢这样题材的作品。语言充满了叛逆。人物被赋予血性。
  •     在老家翻到的这个很老很老的版本,意识流看得我脑洞有点大
  •     王朔离大师的水平还很远。有才气,但缺乏技巧和文化底蕴。生活空间和变现空间狭隘,缺乏广阔眼光。此小说开始挺不错,写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开始乱了。有人说这是魔幻现实主义,但其实魔幻也是要有结构的。缺乏严密的构思,是这部小说的最大缺点。王朔所以说写中篇可以,写长篇缺乏底气。
  •     重读,确实牛逼
  •     能把那种每个年代都有的年少的感觉写出来,结构也非常好回忆的部分像是记忆碎片,而当时记忆碎片还没有出来吧,但觉得景物描写有点多。
  •     那个年代
  •     这个版本,删了一部分内容。年轻的时候读这本书,觉得花红热闹,现今读来,有锥心的部分。老实讲,这本书有许多不足,作者写它写的太早。
  •     电视剧版<与青春相关的日子>
  •     封面好像不是这个
  •     好像并没有那么深刻~
  •     说实话,我没有看懂,但是我却看到了逐渐不再追逐变身平淡的我的以后。
  •     越来越多的人对这本书感到陌生了!
  •     看的有点晕
  •     后面看得我有点头昏脑胀,可能是天气转凉的原因,也可能是光怪陆离的叙事让人晕头转向。
  •     我以为是王朔最好的小说之一
  •     从叔叔那儿借来这1990年的版本标点真是太少了就像这样一口气憋死我我觉得这样的生活特颓但也特有劲对于这个结尾吧事情都知道了回忆一下“美好”过去也没啥不好的挺喜欢里面一个词儿叫末路英雄
  •     这个版本有一些错误,版本太老了。再拿一个新版来读读。
  •     我个人觉得王朔的长篇中遣词造句上刻意为之的地方太多了。一句话堆个好几行,让读者来断句的风格不太赞赏
  •     方言回忆录
  •     虽然前面有暗店街照着,也能看出其他外国小说的影响,但这部小说绝对不是抄袭之作。王朔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太刻薄。这部小说拿到今天也不丢人。
  •     当年要是这本是启蒙读物我现在一定已经成仙了,可惜年代太久远印刷不行读起来不是非常舒服,值得多看几遍。
  •     很有趣的书,看完电子版还专程去买了这个版本的旧书
  •     怎么没找到我看的封面,难不成学校图书馆的是尼玛盗版o(╯□╰)o
  •     在俺心里这是王朔最好的小说
  •     看得我有点发毛的书
  •     借丢了
  •     没什么可说的,震撼从里到外,得消化一会
  •     从汉学院借到了1989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图书馆里有两个版本,幸亏借的是早期发行的单行本,原来后来也没逃过删节的魔爪啊……
  •     看得是再版,一天半看完了。话说啊,结果出现之前一直揪心,各种小细节都和真相大白的结局紧密相关,人名也多,差点记乱了,脑海里勾勒的他们的形象正是七八十年代中式嬉皮士的穿着神态之类的,嗯,死的那个到底是不是冯小刚?!
  •     看得人迷迷糊糊,谁来给我捋一捋
  •     由于是单行本 所以 貌似有很多后来被hx掉的东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