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论衡--天平上的中国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08
ISBN:9787800886515
页数:472页

书籍目录

目录
序章 区域的中国与地缘的中国
“万事皆备于地缘”:西方的智慧
言必称希腊,是对本民族智慧不自信的表现。因而,在本书开
篇,即搬出西方的智慧,似乎对国人是不大礼貌的 但如果人家说
的有道理,便不在此列。
人们争说川妹子漂亮、湘女多情之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得
出了这样的结论?对此,西方有如下观点:
英国学者巴克尔:种族差异,不是因为先天的特质不同,而是
由于气候、食物、土质等因素差异的结果。
德国人赖哲尔:政治团体的大小、组织形式、政治的尚文尚武、
百姓的悲观或乐观、进步或退步、热爱自由或顺从,都可以用地理
环境来解释。
法国人博丁:生活在寒带的民族,躯体魁梧有精力,性格执着;
生活在热带的民族,体格矮小,热情而多智
如果把亚欧大陆比作一个台球桌,那么,印度恰巧是一个“桌
球袋”,它是地理的终点,而不是补给站。这种地理环境使印度的经
济处于不可变的状态和封闭状态。
地缘之作用如此重要,甚至还有一句耸人听闻的话:由于对地
理战略的无知,给国家造成的代价是难以估算的。
还有,君不见有许多荒凉不毛之地竟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非
其有什么资源在那里,而是其位置的重要 可见,地理位置也是有
“无形资产”的。
政治家们、军事家们、国家领导们,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个“无形
资产”
中国历史的地缘性:中国人的认识
春秋郑国大夫烛之武便有一整套退秦师、抗晋军、保郑国的三
国地缘政治关系理论。不信请读一读《烛之武退秦师》。
中国的风水术曾兴盛一时,如今似又有些回潮,对此人们褒
贬不一。
风水术=地理环境的科学认识?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借助风水先生的智慧,对定都甚有研究,还
有一套理论,即选择都城必“前有照,后有靠”,即前面要有水,后面
要靠着山,这样才稳当。而事实似乎也验证了这个理论。
开封、洛阳、南京均为几朝古都,因其只有“照”,没有“靠”,所
以王朝的存在均短命。
长安则是前有“靠”,后有“照”,顺序是颠倒的,似乎也不行。隋
朝短命不用说,唐朝历史较长,但中期离乱纷纷,仿佛骑马迅跑了
一阵子之后,立即人仰马翻了似的。
而北京是最符合那个前照后靠的定都理论,故其都城地位一
直于今犹存
对地缘的研究果甚丰者当属明清之际的王船山,他得出了中
国“地气东南迁”的结论,认为自宋代以来,中国东南部经济开始繁
荣,自明代以后,曾“南人作相,乱自此始”的荆、扬之地更是充满了
学术、节义、事功、文章。“贪忍无良、弑君卖国、结宫禁、附宦寺、事
仇雠者,北人为尤酷焉”。“而徐、豫以北,风俗人心,益不忍问”。王
氏盛赞东南地区的繁荣、文明,而一棍子将西部、北部的中国人打
进野蛮的深渊。竟有因掌握了地缘的“机密”而丧命者。民主人士
宋教仁纵论了天下大势之后,得出“今日天下之形势,重在武昌也”
的结论,进而制订出符合实际的政治战略。他的智慧使他具有了某
种危险性。他的敌人袁世凯不堪有这样精明的对手,终于在1913
年3月将宋氏刺杀于上海。
真是“知我者春秋也,罪我者春秋也”
区域的中国与地缘的中国
茫茫九派流中国,涛涛二河穿东西。笔者冒昧地将主席的诗改
动了那么一句。
换一个角度:以地域战略看待区域发展。
中共中央的文件里已赫然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
经济地带。因此有意无意地使这三个部分有了不同的意义,东部:
中国繁荣的象征;中部:不贫不富,中不溜的同义语;西部:贫困的
代名词。
世界有个南北问题,中国有个东西问题
地缘的重要性又一次发生了。
麦金德在《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曾说,“谁统治了东欧平
原,谁就控制了全球的‘心脏地带’”因为如其此,才能既可南下,又
可以东进西征。这也许是从军事的角度论证地缘的重要性。
那么,在经济方面,我们应该控制哪里呢?大概这是个难题
第一章 东西差距:一幅难描的画
’94话东西
据说1994年世界经济舞台上真正的明星是中国,世界看好中
国,而中国却着实为自己捏一把汗呢。
远的不说,过去常提到的“三大差别”现在已发生了根本的变
化,成为新的“三大差别”: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的差别;三资
企业与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差别;私营企业主与工薪阶层收入的
差别。这新“三大差别”正使各种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您说能不让
人着急吗?
再回首:13年来的东西差距
人们品评一个干部大凡以其政绩好坏作为升迁与贬谪的标
准,但这政绩好坏的标准在各地是大异其趣的,甚至“异”得令人觉
出“匪夷”之味。
西部地区贫困县的一些领导人以争戴贫困县的帽子为荣,若
这帽子拿不回来,县长的帽子就要丢掉,因为没有人选丢了贫困帽
子的“无能”县长。而一旦贫困县的帽子到手,在群众大会上便有一
吹:“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我们又争取到了贫困县的地位。”究竟
这贫困县的帽子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看了下面的故事一准儿
会明白。
西部某县有个村子,50来户人家,30多年靠救济粮生活。前两
年县里派人商量致富路,他们着急地问:自己挣了钱粮,救济的还
给不给?
一家工厂来考察,认为此地有条件养鸭,选送每户10只良种
鸭,让他们学习饲养。谁知几个月后,500多只鸭子早被吃光了。村
民们说:
“不吃白不吃,反正共产党不让饿死人。”
真是,本来想教育出一个孝子,却养成一只狼 谁之过?恐怕
政府与百姓应各打五十大板,责令其更换脑筋
世人争说中国东西风
平均数有时是很难说明问题的。“珠江三角洲、深圳、广州的人
均收入绝不是世界银行所说的300多美元;如果以生活水平来衡
量的话,应该是2000美元,我们以后要估计大陆的经济实力,这个
部分要重新估计。”
这段评论引发了怎样的问题?
把临近大城市北京、上海等地的农村同陕西的米脂作个比较,
当前者的农民正热衷于购买彩电时,米脂的农民却认为春天下一
场透雨远比一台彩电的意义重要得多
这就是差距!
《经济日报》曾刊文说,与1949年解放时相比,老区人民的生
活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邓小平的老家广安县去年(1992年)人均收入为575元
广安没有一辆私家汽车,但在外地赚钱发财的广安人买了汽车。”
“中国在写历史的时候,上海总是走在前头。现在党的领导又
要上海当龙头了。在黄浦江对面350平方公里的浦东要建起一个
‘东南亚的曼哈顿’……”但是,“在像贵州这样的落后省份,人们挣
到的钱还不到上海的1/6。数以百万计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沿海中国”的诞生和“中国的第三世界”,差别何其大呀!
差别之下,人们不禁惊叹,那落后的西部地区却占据了中国的
半壁江山!
中国的东部在舞龙,而更有人在提醒“其实,常常被忽视可那
半壁河山――西部,才是中国潜力巨大,前途无量的地区!”
第二章 失衡的中国
失衡的天平:中国现代化中的东西两极动态比较
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饭。发展经济来不得半点虚假。
落后地区暂时得不到一碗饭,正应了“留给更需要的同志”那
句革命者发扬风格的老话。这就是优先与滞后的计划。
公平与效率,困扰我国几十年的两难选择。这令人想起儿子同
媳妇及母亲的关系,当媳妇质问丈夫,在遇到危难时,先救婆婆还
是先救媳妇,丈夫陷入两难选择之中。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国几十年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的
结晶。但“兼顾”则是说不准的事儿,保不齐再度失衡!
于是,一边是经济迅速起飞,财富东流;一边是萎缩不前,贫困
落后。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日趋扩大。
核心――边缘:马太效应的两极。
经济发达与观念先进,经济不发达与观念落后;观念先进与经
济发达,观念落后与经济不发达,何是因?何是果?
小岗村的“发达”与“衰落”。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开封不“开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物流:东西市场交换的不平衡格局
市场=财富。
市场,当今世界的主战场。
市场大潮汹涌澎湃,谁主沉浮?
且看弄潮好手们的表现:
广东“四小虎”:哪里赚钱就将产品销往哪里。
苏南模式: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市场调节达95%以上。
浙江人:早在10年前就把服装加工、小商品甚至修鞋的生意
做到了西藏高原上。西藏人对浙江人的熟悉不亚于北京……
“同室操戈,相煎几何?”1993年全国百强集贸市场前10名
东部与西部之比为7:3。
西部:“肥水不流外人田”,怕市场竞争,搞关门经济
东西大市场,东部唱主角,西部呢?
快听听发生在浙江农村的几个真实的“神话”,也许还能赶得

――当年提着破鞋箱进京的小鞋匠,现在办起了年产值过亿
元的工业缝纫厂;
――原来举村要饭的“赤膊村”,而今人均收入超过了香港;
――过去连坐飞机是啥滋味也不知的农家小伙,现在居然办
起了包机公司,承揽了国内6条航线的客运任务;
――温州农民企业家叶康松跑到美国办了中国农民第一家
“农”字号的公司;
――苍南县金乡镇的一位农民企业家,竟一口气独揽了美国
各州警察的警徽和各兵种的军徽生产,每日供货2万枚。
……错过月亮别再错过太阳,商海茫茫,市场弄潮,未必有谁
就敢说自己永远是胜利者!
资金流:一江钞票向东流
中国经济的“天气”预报:
风向(资金流向)由西向东;风力7―8级(大量资金流入东
部)。14号台风,由东南沿海附近洋面登陆(大量外资涌入),受其
影响,我国东南地区将有12级大风,并有大到暴雨(经济高速发
展)。西部地区将持续少云干旱天气(经济滞后),但因受北方暖热
气流影响(扶贫基金),局部地区有冰雹(贫困县扶贫资金被用来挥
霍)
人才流:孔雀麻雀东南飞
人才: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世纪之争。
人才大招聘,孔雀东南飞:4年间,全国10万人才飞广东。
广东人事局的人才市场上,许多人排两小时的队,才买到一份
招聘表;海南人才交流中心上门和来函联系工作的高达18.9万
人。
海阔鱼东跃,天高鸟东飞,东西人才空间大失衡
“西走”“东奔”之谜:
劳动力流动律人才生长点、奔向“黄金台”、墙里开花墙外香
西部:人才流失、教育的贫困与贫困的教育 ・救救西部
西部复苏风景线
18世纪末,美国著名政治家杰佛逊曾预言:“美国人定居到整
个北美大陆需要将近1000年的时光。”
然而,时光只过了不到一个世纪,美国人就在黄金的诱惑和十
字架信念的推动下,大举西进了。林肯总统的父亲汤玛士・林肯就
是当年踏着泥泞而崎岖的小路西进者之一
中国的西部难道没有黄金的诱惑吗?
非也,人们认为西瓜在东面,西面只有芝麻,或者西部虽有西
瓜,但这个西瓜是个铁西瓜,啃不动!
历史证明,只有西部崛起后的美国,才是强大的美国。
中国只有奋力地啃开西部这个铁西瓜的硬壳,吃到里面鲜美
的瓜瓤,才能使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
西进!
鲁冠球的西进计划已拉开开发大西北的序幕。
相当数量精明的企业家正脚踏东南、西北“两只船”,吃着碗里
的,看着锅里的。
看谁先啃开这个“铁西瓜”的瓜皮!
第三章 回眸世界:国际社会中的东西问题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西欧、美国、巴西等国的东西部不均衡
问题
“月有阴晴圆缺”古今一理,中外皆然。
许多人坚信上帝是公平的,但《圣经》上偏偏有一个与之背道
而驰的“马太效应”:贫者益贫,富者益富。
无独有偶,中国有个道家效应:损不足而补有余
一个GNP道尽千家万户苦。
发达与不发达,不仅仅是数量差,更是时间差。
然而,在世界经济排行榜上赫赫有名者,也不免内部差异之悬

当闪光的六响连发枪征服了美国西部,钢铁、铁蒺藜围栏和轻
便的风车使移民先驱者定居下来时,美国人发现,西部总归是西
部,仿佛永远赶不上价值观念、改革之风的起源地――东部美国
从“冷战”到“冷和平”:东西方关系的演进
当代伟大的画家埃舍尔有一幅著名的怪画,叫《上升与下降》。
在画上有一座冰冷的教堂,僧侣们排成两队往前走。其中一队总是
沿着楼梯往上走,另一队总是往下走。可是他们走的却是同样的楼
梯,并且不断地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非常奇妙。
这就是怪圈:我们在某一个等级系统逐步上升(或者下降),结
果却意外地发现又回到原来开始的地方。
这就是黑格尔那句令人匪夷所思的奇怪的名言的底蕴。黑格
尔讲:在有目的的动中,终点即起点,结论即根据,结果即原因。
19世纪的孟德斯鸠――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早在1832年就
作出了预言:美俄将要统治全球 托氏的预言实现了,但今天狂奔
的战争年代业已结束,赢得战争的人们在为输掉的经济与和平而
懊丧。
现在,俄罗斯被认为是“吞掉世界文明的黑洞”人们不愿将大
笔的钱放进这只“尽是窟窿的口袋里”。
和平来临之际,俄罗斯愿做西方国家的小伙计吗?
且看多米诺骨牌将如何倒下
第四章 长河流出历史:中华民族向东行
字谜破解: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东西与南北
汉语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汉字是一种奇妙的文字。它不只是声
音的记录,而且是形的摹写;不只是一种表征的符号,而且是文化
的结晶、历史的积淀。可以说,汉字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密码
让小学生写一个“十”字,让老教授来审视和研究。
“十”字原来是一个方位字,一横表示东西一竖代表南北 交
叉表示中心。东西南北中,尽在不言中
“十”字是中国人的天下,中国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个世界
中。“华”字,不论是繁体还是简体的写法,都离不了其中的那个
“十”字。
先横后竖,先左后右,从上到下――奇怪十字的运笔方向竟
然与中国历史重心(尤其是经济重心)由西而东,从北到南的转移
轨迹惊人地吻合!
“中”字是“十”字的变形,所不同的只是表示东西的横线变成
了双线,就象铁路线变成复线一样,这是对东西关系的一种暗示
吗?
现实的警策: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好东西部问题,中国的
“中”就可能失去结构平衡,而变成一个巨大的“十”字架。
令人不知所措的“东――西”呀,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中国历史的东进运动与东部开发
中国的历史,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只要你提出一个问题,探讨
这个问题的起源,只需探囊取物,包你满意!
比如西周王朝离开黄土高原,沿黄河向东进,两次大东征,使
中下游联成一体。而且还可能使一支殷朝遗民远渡白令海峡,成为
印第安人的祖先。“印第安”人莫非是“殷地安”人?
印第安人的起源似乎多了一个答案
当然这是题外话
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巨变,当以唐末五代为分界线,因为从那时
起一度繁荣的中国西部不得不让位于逐渐发达起来的中国东部

国都,向东迁移
恩格斯说:“只有法国才有巴黎,在这个城市里,欧洲的文明达
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巴黎,从五世纪到现在一直是法国人的首都 中国,没有一个
这样的巴黎,因为中国是世界上迁都最频繁的国家,但是,中国却
有许多这样的巴黎。中国的六大古都,都是东方文明的明珠,在这
些城市里,东方的文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从西向东,是中国历史上迁都的基本走势。
而由西而东的迁都轨迹,在中华大地上划了一巨大的“丁”字:
从西安开始,沿着长安――洛阳――开封组成的东西连线向东迁
移,到达东部沿海地区时,便沿着京杭大运河作从南向北的运动。
这个“丁”字形轨迹,好像是一颗从黄河入海口向西钉下去的
巨大的钉子 它把中国版图的东西部紧紧地钉在了一起
历史上的东巡
中国古代的帝王都喜欢外出巡游,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
一种重要现象,即帝王出巡现象。他们或东游或西游或南游或北
游,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留下一些历史的故事。
正像一首歌里所唱的:“遍地忙忙碌碌的脚印,写的是谁人一
生的传奇?”
秦始皇一统天下,五次出巡,其中四次是东巡
在泰山脚下,秦始皇命齐鲁儒学博士七十人制定封禅的仪式
但因博士们过于迂腐,秦始皇把手一挥,不再理睬他们。
秦始皇在湘山遇到大风十分扫兴,迁怒于神仙,竟向神话中
的湘山之神湘妃宣战,命三千人砍尽湘山之竹。此举与唐・吉诃德
和风车搏斗,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始皇的车队行至博浪沙,突然,从树林中飞出一只巨大的铁
锤,把秦始皇的副车砸了个稀烂。
汉武帝七次登泰山,五次举行封禅大典。
宋真宗为求得东巡到泰山封禅的资格,竟命人伪造“天书”,而
且使“天书”一降再降。
清朝皇帝把东巡的目的地从东南移到东北
康熙爷三次东巡。
乾隆爷喜欢热闹,四次东巡,轰轰烈烈。这位才子皇上,首次东
巡盛京就激情满怀,作《盛京赋》此赋轰动欧洲文坛,当时的法国
皇帝誉之为“世界的诗篇”
宗教,向东方传播
沿着丝绸之路,西方的各种宗教纷纷传到中国,为中国传统文
化增添了悲感的成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伊斯兰教自唐朝以来传入中国,至今我国有十几个少数民族
全民信奉伊斯兰教。
一个基督教的异端派别在西方受到迫害,来到中国,受到了十
分友好的接待。
西方传教士面对磐石一般的中国大陆,发出了绝望的呼叫:
“磐石呀!磐石呀!什么时候可以开裂,欢迎吾主啊!”
罗马教廷干涉中国内政,康熙帝十分恼火
第五章 向西行:走入历史的丛林
千年历史剧,西部大舞台
很多人爱看美国的西部片
当你看到美国牛仔纵马驰骋在辽阔的戈壁沙漠上的时候,有
没有怀疑这是在中国的新疆拍的外景?
其实,中国也有西部片――而且是真正的西部片,它不是投影
在电影院的银幕上,而是上映在中国广阔的西部大地上,上映在中
亚细亚的历史大舞台上,千里戈壁,万里蓝天,中国的牛仔们“骏马
奔驰保边疆”……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一直在上演西部片,它的电影胶片就是中
国的丝绸。这是世界上最长的电影胶片,它把不同的镜头连接在一
起。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历史电影,它的序幕在耶稣降生前一千多
年就已拉开,第一集在我国的汉朝上演,导演是汉武帝刘彻。二千
多年来一集接一集,有悲剧,更有喜剧 到现在已经上演了多少
集,数也数不清了 反正我们知道现在还在上演着……
丝绸古道:文明的西行线
1877年,在世界文化史上好像是一个史地文化之年。
――在这一年,美国的历史学家摩尔根发表了著名的《古代社
会》,恩格斯说他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
义 当然,已经晚了近四十年。
――在这一年,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著名的《中国》
一书中,提出了崭新的地理概念“丝绸之路”。这个富有诗意的概念
后来传遍了整个世界,中国“丝”成了历史学家们大脑中的一根敏
感的神经。
为了丝绸之路,探险家们深入戈壁荒漠,在“死亡之海”喝完随
身带的最后一滴水
为了丝绸之路,道貌岸然的文明世界的学者,成了臭名昭著的
文物盗窃犯……
为了丝绸之路,坐家汉变成了观光客,金发碧眼的时髦小组从
卡迪拉克的软座上离开,坐上毛绒绒的骆驼背,喇叭嘀嘀变成驼铃
当当,小白脸换成红脸膛(当然,这没关系,外国人发明了“奇妙换
肤霜”)……
谜一般的“丝绸之路”呀,撩开你神秘的面纱吧
帝王西巡记
公元281年的一个夜晚,晋朝的一个盗墓者在今河南汲县悄
悄地挖开了六百多年前魏襄王的大墓。在黑洞洞的古墓里,盗墓贼
为了寻找珍贵的随葬品,随手从墓中抓起一把竹条点燃照明。他做
梦也没有想到,他点燃的竟然是一部久已失传的古书,它的价值远
远超过了他偷走的财宝 这就是春秋时代的古书《穆天子传》被发
现的经过。
千古奇闻,盗墓者的发现。
《穆天子传》中详细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周朝天子
穆王)西巡的事迹。
秦始皇下令:按着今天北京大马路的规格修建驰道,以便“圣
驾”出巡
汉武帝率数万骑向西北巡行,神兵天降似地出现在陇西太守
面前,太守因没有备好足够的食物,自杀身亡…
隋场帝率百官嫔妃浩浩荡荡向西行,不料六月天气突遇暴风
雪袭击,群臣狼狈不堪
不过,隋炀帝的西巡毕竟是成功的
西征记:成吉思汗的西进
在中国的版图上,高原占四分之一。
内蒙古高原,横亘在中国的北部边界
如果说中国版图是一只傲立东方、注目太平洋的硕大雄鸡,那
么内蒙古高原就是这只雄鸡的脊梁
别忘了,鸡是一种脊椎动物。
成吉思汗,是这片土地上的英雄,毛泽东称他为“一代天骄”。
蒙古人的铁骑向西横扫欧亚大陆,用雷锋的说法是“秋风扫落
叶”,用毛泽东的语言是“横扫千军如卷席”,欧洲已经在蒙古铁骑
的蹄下,要不是因大汗去世而班师回朝,说不定就会饮马英吉利海
峡,让英伦三岛成为古代的“香港”。也许这只是一种不恰当的类比
和想象?
古代女大使:公主大出塞
男婚女嫁,人之常情 但公主的出嫁却别有一番风采。
汉家公主远嫁番王,不是出自人之常情,而出自国之常情,是
汉族统治者制订的一项基本国策。
汉家公主名符其实的古代女大使 她们用政治和血缘的纽
带,把祖国各民族牢牢地拴在一起。
可谁知道,在她们的背后,是行行远行的脚印,行行惜别的热
泪。
“奴去也,莫牵连”,说不尽出塞的辛苦,道不完思乡的愁绪,请
听郭沫若为王昭君谱写的《出塞曲》:
朝出塞,暮出塞,依不出塞来,岂知出塞苦
塞外风沙卷,塞外飞雪舞
风似刀,霜似矛。
故国不可思,我愁不可道。
胡地胡马上,独把琵琶抱 唱一曲《游子吟》
唱一曲《辛苦行》
曲罢泪沾襟
西行求法的人们
宗教的信徒,从而佛教的信徒,是天生的旅行家
他们孤身远行,无牵无挂,四海为家
他们信仰坚定一心向道,执着不渝。
中国的和尚们,是第一批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 他们的脚印
与骆驼的脚印一起,走上了丝绸之路
你可记得《西游记》上的主角唐僧和悟空吗?在历史上,他们实
有其人
第六章 历史在这里旋转:近代以来的东西部问题
强制下的放任: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一支鸦片,就使中国近代的“先闲”们沦做了奴隶;列强们的贪
婪梦终于实现了,他们在被窝里数着白花花的银子,躺下后体验着
做“太上皇”的滋味。
英法日美等新式经济的“传教士”们业已掌握了华夏的“财务
专用章”,支出多少银子,怎样支出银子,办什么,不办什么,统统由
他们说了算。
不过,在外籍人士领导下的“财政部”工作过的中国籍“财会人
员”,毕竟学得了一些本事,于是,诸如农业经营工业生产等行业
便渗透着资本主义的气味了
东部生长点:东部的近代工业化
中国工业的老祖宗当推“洋务派”,而中国工业的发祥地应举
中国的东部。
当时的工业亦称“洋务”,显然系引进“品种”,非“土产”。
但此类引进非同小可,它不仅仅局限于内容,而更重要的在于
方式,如同生活方式的改进,使生活发生了巨变一样,中国的经济
为之改观。第一项成果就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踏着“洋务派”先祖
的脚印,方兴未艾起来
近代中国的西进运动及开发
随着洋务派把资本主义的制造业引入中国的封建经济体系
近代工业也在一向闭塞落后的西北现出一缕光华。
1872年,左宗棠建立兰州制造局,开创西北近代机器工业生
产的纪元。但这毕竟是星星之火。
抗战的炮声打响,中国的东部成为日帝侵吞的重磅目标,“七
・七”事变后,日军矛头直指上海,妄图摧毁中国经济的中心
社会舆论强烈呼吁拆迁上海的民族工业
西迁,上海――武汉
南京沦陷,武汉不复为工业生产的安全地带
再西迁,武汉――重庆――西南――西北
大规模的厂矿西迁,揭开了大西北开发和建设的序幕
国民党政府对西南、西北的开发计划……
西部陷入历史的磨道:停滞性研究
西部,在古老的磨道中旋转。
西部,自然经济像原始森林里那厚厚的腐枝败叶,蒙盖在广袤
而贫穷的土地上。
西部经济背景:
原始社会末期或保存其残余地区:满足于羊与斧头的交换和
奴隶生意,商品经济有如凤毛麟角;
封建农奴制下的地区:物物交换仍依稀可见,手工业还没有脱
离其农业母亲的怀抱,交换大部分还是领主、寺庙的行为;
地主经济和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的地区(这样的地区很少):
商品经济存在于自然经济庞大机体的缝隙之中,有些地方这个缝
隙在扩大。
疑问:我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商品经济为什么好像冰雪严寒中
的弱苗,百岁长不成树,而自然经济却如同马王堆汉墓中的古尸
千年而不腐消成泥呢?
请看下面的研究
第七章 黄河东流去:中共的区域根据地
中共南部的红色根据地
一个意气风发的长衫青年高呼道:“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
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几年之后,这个青年带领不足1000人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占
山为王”。诞生了中国第一块红色根据地。
为什么要占据井冈山,毛泽东做了幽默的回答:
“井冈山山高林密,磨破了我们脚,爬酸了我们的腿,但它供给
了我们粮食,便于我们打击敌人,保存自己。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
人要有屁股。假如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是走着,老站
着一定不会持久。革命有了根据地,才能够有地方休息,补充力
量,去继续战斗,扩大发展,走向最后的胜利。”
陕北:中国的希望
1931年10月,当毛泽东率领着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归来的
疲惫之旅进入这块土地的时候,他有一种龙归故渊的感觉。“鬼使
神差,历史把这一次再造神洲的殊荣给了陕北高原,给了这片轩辕
本土。这是历史的巧合吗?斯诺曾言:这块高原以及毗邻地区曾经
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的地方,中国最近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共
产主义运动竟然选择在这个地区来决定中国的命运,不可不谓恰
当。”
按照传统说法,陕北高原是一个“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地
方。所以在骠悍而豪迈的高原上,毛泽东如鱼得水,深厚的文化沉
淀层有利于他思考的完成 从这一点说,毛泽东的踏入陕北高原
也许是一种天意。
陕北,塑造了新中国的雏形
陕北一块神奇而伟大的黄土地
黑土地的召唤:进军东北
这里是中国最早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这里有中国最长的白昼。
这里也有中国最长的严冬和黑夜
这里,被中国人称作关外。
三千万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挨过了十四个春秋 当
胜利的曙光来临时,这里竟没有一名他们的政府军
然而,东北是块肥肉,是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东北谁属,关系全局。
在中国这付棋盘上,两位高手都看到了这一步
毛泽东又得下先手。
“关内小打,关外大打,”一场争夺东北的厮杀开始了
谁胜?谁败?
历史已作出了回答
又一次东进:中共大本营的东迁
不是历史上历次东迁的翻版,但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距延安仅有八百里之遥的著名古都西安,昔日的紫气已荡然
无存。
毛泽东终于深怀对陕北的眷恋跨过了黄河
因为,决战的战场在东部。
在陕北的窑洞里,毛泽东决定:刘邓大军逐鹿中原。
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里,毛泽东指挥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
决战。
然而,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
的道路,最终取得政权。
可见,目标仍是城市。
大本营最后选定是:北京
第八章 昂贵的公平: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东西平衡
西高东低:自然是否公平
上帝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大概是出于美感的考虑,错落有致地
给人们安排了山峰、高原、戈壁、沙漠、丘陵、以及江河湖海,至于后
来沿海地带或水域发达地区生发了市场经济是上帝始料不及的
因而他也是可以不负责任的。
生活于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中华儿女们却因所处地理位
置的不同而经济收入差距甚大。地势上是西高东低,但经济收入却
是西低东高。
这的确不公平,但“前生注定”的事情又有什么道理可讲呢?
东强西弱:历史是否公平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日,虎母谓虎子曰:今日可曾有新作为?虎
子曰今日遇得两人,但不曾食 为何?此二人酸腐之气甚重,故不
曾食。
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史,亦是东部地区的近代经济发展史。落
后的西部,令侵略者亦驻足
“四东二西”,沿海与内地,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成倍对比,东西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又岂止数倍?
“东”南地区,近代经济在这里最早萌芽,华“东”地区,富饶的
苏锡杭,烘托着大上海的百年繁荣:“东”北地区,挑起了重工业的
担子,“东”华北地区,姗姗来迟,后来居上
“西”北地区,广褒的草原驰骋着游牧的民族,“西”南地区,茂
密的丛林聚居着原始的部落 传统的农业社会,养育了羸弱的“两
兄弟”。
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共产党人面对的是落后的中国和巨大的
东西差异。
新中国往何处去?
自然和历史的契机:西部的曙光
天生我才必有用。
人类到处呼喊着能源危机,但在我国的西部,大部分矿藏却在
睡大觉,间或醒来,喊一声:来吧!开发我吧!可没多少回音 东部
的人们在忙着抢滩占海,还无暇顾及。
但是,早晚有一天,人们会疯了似地跑到西部的大沙漠、大高
原、大戈壁、大山岭来攫取他们所需的东西
西部,等着吧!“等着胜利的那一天”
共和国的战略: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布局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几经
东西。
一个伟人的声音响遍了全中国,大跃进的红旗也插遍了全国
东风西风一起刮,刮薄了东部西部的经济基础。
伟人第二次呐喊:“备战、备荒、为人民”。全民齐动员,大建战
略后方。人员西调、企业西迁。工厂摆到山沟沟里,企业钻到岭洞
洞中。十几个车间“羊拉屎”,分散在数条山沟里,四十米高大锅炉
抬进洞中。苦于没有山沟的上海,把自己的战略基地划到了安徽
孤立的企业,孤立的城市。猛烈的西南风,你吹得有些歪了!
中美公报,中日建交,温暖的东风越洋而来 大型项目――东
部,大笔投资――东部,对外贸易――东部
东部,扬起了希望的帆
第九章 在历史的叉路口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东西问题
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富裕的东部,贫穷的西部,“马太效应”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
地上重现。
“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最重要的因素”国内
的科学家中。40%出身江苏、浙江和上海。
“地大物博”新解:东部地少物丰,西部地广人贫。
上海人每年创造的产值,等于西藏人四年创造的总和
江浙农民开起机器、陕甘农民在土地中刨食。
费孝通教授苏南行、温州行、淮阴行,提出了有名的“苏南模
式”,“温州模式”、“耿车模式”费教授内蒙行、甘肃行、青海行,提
出了“???”
草根工业――苏南农民掏净自己的口袋;
娶媳妇生娃――大别山农民借钱盖房;
一东一西,两种观念。
王姓生意郎,一担钮扣富了全镇,震动了全国 温州买卖人在
各地被刮目相看。
希望工程纪实,落后山区无助的孩子,激起了亿万颗爱心,也
诉出西部无限的贫穷。
东部的富裕乡,汽车楼房,彩电冰箱;
西部的贫困村,全家一条被、一套衣、一只盆 吃饭时,孩子们
对着在土炕沿上作的几个泥窝窝吮吸菜粥
“民工潮”,数百万民工由西涌向东部;雁东飞,各类精英人才
由西向东汇集。
潜在性人才外流:内蒙古考出省外的大学生数千人,毕业返回
的人数不到1/5,真正报到者又不到1/7。西部省区唉叹:我们花紧
张的教育经费在为发达地区培养人才。
东西的差距有多大?东西的差距怎么还在增大!
蔚蓝色的海岸线:东部经济的起飞
蓝色海洋文明冲击着中国。
“近海”与“近国”――东部地区具有双重优势。
日资充斥大陆。有人惊呼:又有一次的经济侵略!有人欣喜:
愿中国早日加入亚太经济圈。
区域政策倾斜。“要积极发挥沿海地区特长”、“要按东一中―
西的顺序安排发展重点,沿海要加速发展。”
点―线―面,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一
个最具活力的地带一个强有力的声音:“改革开放的路线一百年
不动摇!”
“去了许多地方,还是这里最理想”一位港商满意地在中山投
下了他的项目
统计资料表明,浙江人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经商头脑”这一老
祖宗传给子孙的看家本领,却使浙江人在开放搞活的大潮中独领
风骚。
天下第一村――山东周村百万元重奖科技人员。
专家们说,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政策及农村的兴旺使东部地
区足以继续领先一个世纪
黄沙色的天际线:中西部经济的徘徊
土黄色的大河文明已成为昔日黄花 中西部难以扬起开放引
进之帆。
借船出海,内陆省区绝处求生的挣扎。远水,怎能解近渴!
被颠簸道路搞“昏了头”的外商,竟置国宾级礼遇不顾,不为我
们热情的西部省区吐――美元投资。
价格“剪刀差”,利益双向流失。国家,你能输血不止么?
过分垦殖,过度的人口,恶化的生态环境。西部,难道永远走不
出贫困的怪圈?
沉重的中西部,何时开启金色的大门,闭塞的中西部――大河
文明衰落
无言的呐喊:区域矛盾的激化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以指一个国家分裂成几个国家
也可以指国家的权力从分散到集中,从集中再到分散的过程。
一个集权的中央政府消失之后,会不会出现诸侯割据的局面?
二千年的封建历史折射出来的分权必乱、集中必治的规律是
否还会左右中国的历史?
到各种经济大战的前线去看看:烟叶大战、生猪大战、蚕茧大
战、黑白大战、棉花大战及绒毛大战等等各种争夺资源的“战争”在
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时而爆发 经济问题,用政治的方法能解决
吗?
第十章 中国的机遇:东西区域调整的选择
区域协同发展:我们的目标
协同发展是个难题。因为是个难题,所以理论家们便要想出个
办法来。但意见又难免一致,于是,“打”了起来。
西方新古典增长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劳动有由低工资区
域向高工资区域流动的倾向。资本则有由高工资区域向低工资区
域流动的倾向 这两个作用力相反的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是均衡
的区域增长
西方累积因果论: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
间的差别。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些地区的繁荣是以一些地区的贫
困为代价的。
中国的理论选手们也不示弱,他们就中国东西部协同发展的
问题大“打”出手。
东部梯度推移论:在世界上,实际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
生产力的空间移动,要从梯度的实际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
地区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
移。
西部反梯度推移论: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
引进采用先进技术和经济开发的顺序。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有
条件,就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用不着去管这个地
区是哪个梯度。低梯度地区也可以直接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实行超
越发展,然后向二级梯度一级梯度进行反推移
新兴产业的区位特征
1978年,断断续续淫浸在内争、内耗近20年的中国公民,终
于开始睁眼看世界。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原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我们去拯救的西方无产阶级,
竟比我们活得舒坦、滋润!汽车、洋房,一周只工作5天甚至4天
剩下那两三天也不用“星期日一大盆,不洗完不出门儿”。
此时,正值以原子能、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及光缆通讯等为
主导产业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汹涌而来。于是一部分被呛得
喘不上气儿的人,仓皇而呼:
球籍不保矣!
基础产业与东西协调
中国人喜欢比。
比人口多少的时候我们排名世界第一,虽然我们落后,但可以
聊以自慰的是,谁都不敢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比地盘大小的时候我们是老三,仅排在俄罗斯、加拿大之后
虽是老三,但也进了前三名了。于是又颇为自豪地在“人口众多”之
前加了句“地大物博”。
比历史的时候有点遗憾,我们不能精确地排出名次,好在全世
界都知道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于是,我们终于在松了一口气
之后,又颇为自得地在“人口众多”之后加了句“历史悠久”
剩下的呢?剩下的我们坚决不能再比了,除了天赐的、古人留
下的之外,我们为找不到再可以为我们贴金、挂银,哪怕是带铜的
攀比项目而遗憾
巨国效应:对外开放与区域结构协调
地图上的中国,像一只翘首东望的雄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
方。然而,这个公鸡图案的形成却饱蘸着中华民族的屈辱和血泪。
明末清初的中国版图的形状酷似一片树叶,清末开始,这片叶
子就逐渐为日益强盛起来的邻国蚕食。
直至今日,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的幼年生长地,位于巴尔喀什
湖畔的碎叶城,仍为异国他乡
无怪乎一个糊涂的中学生在语文课上大发感叹――一个俄国
人,古诗竞写得比中国人还好,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闭关锁国―― 自杀之路。
几世几劫,历尽沧桑,中国人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80年代。
但愿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抛这枚一面刻着“开放”一面刻着“锁
国”的硬币
第十一章 大战略:沉重的挑战与应战
差距“市场化”:走向市场经济中的东西差距
一叶知秋。
看东西差距,只要看观念差距便知分晓。
东部农民办起股份制企业和国际性企业,聘用经纪人,充当商
务代表,办起农民大学,参加国际竞争
西部农民仍固守“无奸不商”的观念。在延安,农民做买卖从不
砍价;在山西太原附近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拍摄地乔家大
院,一年来到那里参观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但那里的农民却不知
道能卖给这些游客什么,根本不具有商业头脑。大院内唯一一家门
市是卖不锈钢制品的,毫无“特色”而言,在这一点上,东西部简直
不是一个等级的。
农民如此,那么最先进的工人阶级又怎么样了呢?
东部工人能平静地对待失业、破产,用努力学习、转换角色、提
高素质来迎接新挑战;西部的工人呢?一宣布破产,就举出毛主席
画像,对之行跪拜礼,嘴上呼喊着:“毛主席,您不该走呀!”“您要管
管我们才行呀!”“您睁开眼睛看看吧!”一宣布被兼并立马走人
死活要到别地儿去当“主人”,也不在这儿当“雇员”
熨平差距:从西方的理论到中共的战略
西方人治理差距的点子很多,且都怪怪的:扩散、回流,极化
涓流,倒U理论,增长极核理论
不能当法宝,可以作参考
从不敢掉以轻心的中共:从十大关系到1994年政府工作报
告。
中国区域战略理论:百花盛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计有梯度推移论、反梯度推移论、战略西移论、东部决战论、中
心开花论等等。不管存在什么理论,中共对东部不平衡问题从来不
敢掉以轻心,她正在做一种珍贵的探索…
大战略:邓小平的“互助论”
天变地变理不变。
互助合作、团队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永恒的魂
邓小平使中国魂更加高扬。
“中国公民忠告邓小平:你是善良的,但是你在空想。”《第三只
眼睛看中国》如是说。
“你的第三只眼肯定看偏了,你不可能理解一个伟人的深邃的
思想。”我们可以这样断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东西部均衡
化,你没有感觉到它们的一致性?
对于市场经济,中国人有自己的感觉,如预不信,看看在河南
新郑、北京的丰台、海淀三座黑猫、白猫的丰碑就可以知道了


 东西论衡--天平上的中国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