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8-3
ISBN:9787220003349
作者:钱乘旦
页数:396页

内容概要

钱乘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学成员、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上。主要著作有:《走向现代国家之路》、《每一个工业化社会》、《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英国通史》、《二十世纪英国》、《世界现代化进程》、《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主编)、《欧洲文明:民族的冲突与融合》(主编),译著有《剑桥艺术史》、《帝国斜阳》、《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等,撰写论文90余篇。其主要学术观点,即改革是现代化转型的一种可能的模式,英国是走改革道路的典型国家等,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其著作多次获重要奖项。

作者简介

这本书全面勾勒了英国从农业化社会发展成为工业化社会的历史过程,再现当时英国的农业、工业、政治、宗教等概况,同时对英国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各个侧面,做了生动的描述,对其世界性的历史意义,做了较为客观的评述。
本书不乏新颖的观点,富有启迪性,且文字生动流畅,可读性强,对史学、社会学和我国现代化的研究都有借鉴作用


 第一个工业化社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篇内容概要是2010年秋季在北京大学上钱乘旦教授的英国史专题的时候写的,最近在上欧洲经济史,重温了一下这本书,发现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尤其是人口和技术进步、工业化、城市化之间的关系。anyway先把这个贴上来。引子——传统和现实:工业化社会并不仅仅是指工业化,也包含着社会各方面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本书考察历史的视角着重于社会史,并且不仅仅对工业化社会进行一个静态的写生,而是展现工业化社会动态演进的过程。英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巧妙交织的国度,尽管两者之间也曾激烈地冲突,但最终传统都让为给了现实;这种现实并非是英国人主动为之,很大程度上带有“无意识性”。第一章——“快乐的英格兰”:本章描绘了工业化发生之前的英国社会。开篇指出了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一个奇怪的现实——反对变革的保守派为肯定现实而否定过去,而主张变革的激进派为了否定现实而美化往昔,这一往昔即是“快乐的英格兰”。“快乐的英格兰”首先是一个农业社会,光荣革命到工业革命发生的这一段时间是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14世纪中期,黑死病流行造成农奴制的瓦解;16世纪的宗教改革没收寺院土地,造就了乡绅阶层;而后的价格革命又造就了一批拥有长期土地使用权的“约曼农”,他们构成了当时英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但“快乐的英格兰”却消灭了“约曼农”,这是由农业革命造成的。在考察农业革命时,本书不仅强调农业革命在推动经济进步上的巨大作用,更强调了农业革命对于整个社会结构的影响。农业革命是指18世纪上半叶,英国人口增长很快,对粮食的需求随之增加,以各种方法提高土地产量的“农业革命”应运而生。农业革命不仅仅提高了农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这种进步与人口增长相适应,而且造就了英国国民性中的进取精神。农业革命消灭了敞田制,但本书并没有片面地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强调农业革命好而敞田制“不好”农业革命后的社会与敞田制下的社会“好”,还就社会保障的功能强调了敞田制的优越性与农业革命后社会对于弱小者的无情无义。农业革命也改变了英国农村的阶级结构,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农业工人”的新结构。总之,农业革命孕育了工业精神,也毁坏了传统,为工业社会的来临奠定了基础。前工业时代的英国工业是传统的,在18世纪初是小规模的、手工性质的,生产生产、生活必需品,但有大量工业品是为出口而生产。当时的工业组织是传统的,主要存在作坊、家庭工业制、大型工作场地三种工业组织。前两种组织中的工人在“快乐的英格兰”得到满足,而大型工作场地的工人是绝对的工资劳动者,对快乐的英格兰无可留恋。在当时,工业组织中的个体是按职业而非阶级划分的。工业在18世纪在整个社会中仅仅处于陪衬的角色,工业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前工业化社会中的政治游离于传统和现代之间,都铎王朝建立了独立、统一的专制国家;光荣革命则使一个人的专制让位给少数人的贵族寡头统治。在政治理论上,洛克为民主政治在理论上奠定了基础。在现实上,当时英国是一个家长制社会,将人民视作管理的对象。在中央——地方的统治结构上,教区是英国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治安法官是地方真正的行政官员,具有在当地的专制权力,具有双重身份——中央政府在基层的代表和地方利益的监护人。治安法官之上是郡守和郡长,权力相对较小,但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把中央和地方联系起来。中央政府则完全由贵族控制,中央政府非常腐败而地方则较为廉洁。自治市由“市政团”管理,有独立的行政和司法权,易于被贵族控制。宗教在前工业化社会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宗教改革使人们有了真正的信仰,开始用理性来思考宗教问题;宗教的一致性促进了民族意识的产生;宗教在反对王权的斗争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宗教问题上,“快乐的英格兰”也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摆脱了宗教狂热,却没有完全实现世俗化。第二章——工业化和经济结构:开篇给出了“工业革命”的三层含义,首先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演变;最后,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本书将英国发生技术进步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和政治因素而非生产本身。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产生了多元的社会利益和社会结构,社会控制放松,宽松的社会结构和无尽的商业需求下,人类的创造力被应用于生产。机器生产并非工业革命中提高生产效率的唯一手段,劳动组织对生产效率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行业都是先工厂化,实现了劳动分工,再机械化。工业化也改变了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工业化之前,工作时间由自己掌握,为了保证大家都有生计,行会限制工作时间而不鼓励勤勉;而工业化社会则受到时间支配,劳动被强制而失去了自由的性质。工业革命也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而工业地位上升;在工业内部,机械代替了人工,工厂制广泛普及。第三章——城市化和人口结构:从18世纪起英国人口稳定增长,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最快。18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光荣革命后政局稳定;人口增长主要由死亡率下降导致。工业革命则与人口增长互为因果,并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人口年龄结构上,工业革命中老年化趋向产生。在人口地理结构上,工业区人口比农业区增长快。在人口的城乡分布上,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甚至绝对减少。在人口的职业结构上,农业人口减少,而工业人口增加,工业人口增加的含义在于直到19世纪末,英国工业不能依靠新技术而获得动力,只能依靠追加劳动力来维持工业的增长,这最终导致了“英国病”的产生。在人口流动上,在“快乐的英格兰”时期,人口流动就已经比较自由。在此,作者澄清了英国史中一个惯有的误解——圈地运动把农民赶出土地,为工业提供劳动力。事实上,农民并没有离开土地,工业人口很大程度来源于工业发展对人口增长的贡献;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变只不过是局部性的、地区性的。人口流动的机制主要在于:工业中心急迫需求劳动力时,附近农村提供劳动力,更边远地区的人口则来补充减少的农村劳动力,这种流动建立在劳动力自由的基础上。工业革命也促进了城市化,农村成为城市的附庸;城市化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第四章——消费化和物质生活:在社会财富上,工业化为英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并降低了社会物价,使最底层也能逐渐分享工业化的好处。在财富分配上,工业革命时期贫富分化极为巨大,这很大程度是由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造成的;自由放任的另一个教训在于造成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经济波动巨大。针对19世纪的这种情况,20世纪英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贫富之间的区别仅限于质上而非量上。在消费和生活方式上,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层和中层的饮食以肉食为主,营养结构很好;下层则以面包为主;到20世纪,上下层在饮食方面的差别逐渐消失。在衣着上,工业革命使棉布流行;女服趋向华美,男装趋向简单化一,作者将这归结为实用主义的时代风尚。随着19世纪下半叶中等阶级妇女参加工作,女装业开始趋向简单。在居住上,工业革命使各阶层分隔居住,大城市开始出现贫民窟。在健康问题上,工业革命初期健康问题相当严重,城市人口寿命低于农村人口,下层低于上层;工业革命时期医疗机构转向赢利性,底层人民无钱看病成为严重的问题;工业革命也导致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作者指出,以上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是由于自由放任的政府不作为导致的,一旦政府重视,这些问题则能较好地得到解决。第五章——世俗化和精神生活:本章讨论的是工业革命造成的精神生活变化。中世纪是一个禁锢思想的社会,要解除思想禁锢,国家必须世俗化。英国的国家世俗化从宗教改革开始,宗教改革引发了宗教狂热,狂热造成了动乱也使人们产生了宽容的精神,光荣革命后,宽容成为了社会的不变准则。但国家需要精神纽带来维系社会,因此不能完全世俗化,社会世俗化更加重要。社会世俗化是指社会破除思想禁锢,不以信仰作为价值的标准。社会世俗化从光荣革命开始,在工业革命后步伐加快,人们不再以信仰而是以理性指导生活。理性主义在英国表现为功利主义、对神学的怀疑;工业和科学则使理性主义取得彻底胜利。18世纪中期,出现新宗教运动,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监理会出现,宗教回到社会之中;之后的福音运动关注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宗教寻找到了其社会职能,国教也向福音主义发展。总之,宗教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也在冷漠的工业社会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具有社会功能。第六章——民主化和政治改革:光荣革命建立起的不是民主制度,而是贵族寡头的统治,在英国史上被称作“旧制度”。旧制度的核心是议会选举制,议会被控制在贵族手中。在选举权上,选举权与某种身份相关,且选民很少;在议席分布上,选邑占有大多数议席,多数选邑的选民很少;这一切都便于贵族控制选举,政治非常腐败。工业化造就人数众多的工人阶级和中等阶级,他们开始要求获得政治权利。英国的民主是要通过改革实现的,而改革的前提则是斗争。改革起源于乔治三世试图恢复专制统治造成的统治阶级内部分裂,反对派提出了改革的概念。法国大革命之后,工人阶级参与改革运动。在人民的斗争下,1832年,第一次社会改革成功,英国迈入民主的门槛。第一次议会改革之后,宪章运动开始,未能成功,但其精神最终胜利。1866年群众运动兴起,1867年第二次改革成功,工人阶级部分获得选举权。1884、1918、1928的三次改革很顺利,英国进入民主社会。总结起来,工业社会的特征不是民主而是争取民主。英国渐进改革的方式可以被称作“英国式道路”,显著特征为比较平直较少曲折,斗争激烈但社会动荡小,政治变革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小。这条道路的两个条件是:第一,英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斗争精神;第二,统治者适时让步。本章的最后一部分描述了英国民主政治的情况:英国的选举权真正表达了选民的意志;最高权力的实际机关是下院,下院由普选产生,名额由选区数决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年满18周岁没有重罪和精神病的除贵族之外的公民;竞选以政党原则为基础;候选人在各选区以简单多数当选,尽管获选不意味着半数以上选民的支持,但这种制度保障了政府的稳定。选民选票有阶级倾向,但并不绝对。两党阶级区分清晰可见,但又都依赖专业人员,党的组织形式为议会政治服务。政府政策须经议会通过,决策必须权衡再三,避免仓促;政府的核心是内阁;政府由选民产生,但很大程度受到议会的影响。国王和伤员徒有虚名,国王的个人意见对政府具有参考价值。总的来说,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包含不合理的成分,没有宪法,但“英国宪政”却是根深蒂固的民主政体。第七章——公务化和行政改革:本章论述了官员地位的变化。在旧制度中,各级官员可以利用职权索取财物;主管官员从自己的收入中向下属发放工资,控制了下属;出政府最高级官员之外,官员多为终身职;官员任命依靠裙带关系;在地方上,乡绅以家长制的方式统治农村。工业化时期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革除官场陋习,使官府变为公务机关,官员变为国家雇员。政府中的裙带关系被打破,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文官制度被建立起来,经过长时间的改革,1931年,基本完成现代文管制的健全工作。地方政府的改革在于健全地方政府。地方改革是为了执行日益扩大的社会功能。地方行政改革从城市开始,农村改革相对迟缓;让更加具有民主意识的城市先行改革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地方政府政府主要行使与地方公益有关的职责。在考察英国的司法改革,英国传统的司法体系,在中央一级混乱,在基层专业性不强、司法尺度不一,定刑凭借个人意愿;工业化社会要求改革;英国司法改革的任务是要实现司法的统一与提高效率,使法律承担应有的社会职能。改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刑律改革,建立警察制度,建立统一的新司法制度。1873年,建成了现代司法制度,此后又不断进行改革,完善司法制度。第八章——专业化和知识结构:本章讨论行政的专业化。18世纪,政府功能狭窄,只包括财政、国防、外事、内政,这是由于当时国家职能很小,活动领域只限于政治,而不关心社会公益。工业化是的社会变得复杂,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政府职能多样化和政府部门专业化成为不可抑制的趋势。政府部门的专业化也会带来行政官僚化和政府官员职业化容易刚愎自用,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是让民主政治来限制官僚。在工业社会中,议会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要求议会职能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此外,压力集团(为某种利益或目标形成的民间团体)也逐渐向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加强了他们的力量,政府决策时需要考虑他们的利益,这对官僚化的扩张是一种限制。本章最后部分讨论了英国的知识化过程:工业化前,知识仅限于宗教,大学落后,科学影响小;直到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统治者大多很无知。18世纪各种科教团体建立起来,提高了科学的地位,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高于其它民族,新型大学在工业中心出现。19世纪后期,贵族也开始摆脱无知状态。20世纪,专门知识是政治家的必要条件。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专业人员在社会上的比例不断提高。第九章——阶级:工业革命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产生了阶级社会。传统英国是一个以家长式关系为特征的等级社会,上下默契的权利义务关系使冲突不明显;工业化社会中权利和义务关系解除,利益冲突明显,形成阶级对阵。对于接机的人是最终在政治经济学中反映出来,工人、地主、资本家三大阶级的利益互相对立。与地主阶级的冲突使中等阶级产生了阶级意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成略迟,早期的工人阶级意识产生于最有文化的手工工人中,在政治理论上表现为工人激进主义形式。工人激进主义认为贫穷是由税收造成的,要求实现普选,矛头对准地主阶级;后来资产者掌权也成为工人激进主义的斗争对象;工人激进主义随着手工工人的消失而衰落。工厂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成于1820s,以工会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主张以直接的经济斗争抵制资本,最后发展出现代工人运动。阶级的形成源于工业革命使其中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人产生了阶级意识;而促进阶级意识产生的重要原因则是社会的两极化。两极化首先表现在取得收入的方式,大多数人考投资或者劳动取得收入,社会变成两个阶级;直接表现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直到福利国家政策实行后,通过累进所得税和补助,财富分配才变得比较均等。第十章——工人阶级生活水平问题:关于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问题,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这种讨论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者和一部分自由主义者是悲观派,乐观派则主要是保守派。在关于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量”(工资、物价、生活品、消费水平等可以用数字表达的东西)上,双方看法较接近,认为1790以前,工人阶级的整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790——1820日益恶化;1840以后逐渐好转直到19世纪末。但各地区各部门的差距很大。按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可以将工人阶级分为两大类、4个收入集团——工厂工人(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手工工人(不容易被机器取代的传统工人、容易被机器取代的外作工)。技术工人生活水平高;非技术工人生活水平长期低下,随着工业革命发展收入上升;极其难以取代的传统工人生活较好,但受到工业革命的威胁;容易被机器取代的手工工人在工业革命中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最后被消灭。工人生活水平的“质”在工业革命中下降,他们承受着很差的工作环境、很低的工作安全水平,健康问题、环境问题严重。后发的工业化国家应该吸取教训、学习经验,既不能自由放任,也不能干预一切。第十一章——工人阶级的斗争问题:本章的开端讨论工人阶级,尤其是制造业工人的分层问题。制造业工人被分为作坊中的工人、家庭工业制中的手工工人、大型工作场地中的工人、工厂工人。大型工作场地中的工人和工厂工人逐渐合二为一,采取集体行动,争取较高工资;作坊工匠和家庭手工业工人的共同特点是独立和手工操作,在地位上接近,称为手工工人。手工工人和工厂工人在工业革命中经历不同,对革命反应不同,前者受革命排挤,发动工人激进运动,后者发动工会运动。工人激进运动的旗手是伦敦通讯会,要求通过政治改革消灭工人贫困;斗争方法基本合法,主要是请愿,后期暴力倾向抬头。宪章运动也属于工人激进运动,主要参与者是手工工人,也将贫穷归咎于国家政权,活动以请愿和发动群众为主。手工工人在工业革命中被消灭,工人激进运动衰落。1824年,结社法取消,出现很多工人组织,目的是向雇主争取权益,保护工人利益;早期工会把活动限制在经济范围内,这是出于团结的考虑,及其暂时看不出政治斗争的必要性。早期工会存在时间短,这是由于频繁罢工耗费资金、雇主施压、法律不支持。1851年,“新模式工会”出现,把不同工厂的工人按工种组织,会费较高,只有工人中的最上层才参加,斗争不频繁,但能使工人运动保存下来。1860s,工人意识到政治斗争的必要性,工会卷入政治斗争。影响现代工会最大的思想是费边社思想,主张通过工会推进社会主义。1906工党成立,现在工会在英国政治中发挥很大作用。最后是关于工人贵族的讨论,工人贵族的存在是值得质疑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工人收入高是因为从事危险或繁重劳动,不参加经济斗争。从伦敦通讯会到19世纪末,积极参与工人运动的都是收入较高的工人和收入在工业革命中一落千丈的工人,不能把1850s参加混合工会的高收入工人称为工人贵族。1850s工人运动的脱节期是工人激进运动衰落、工会尚未意识到政治斗争重要性而形成的巧合。第十二章——社会立法:社会压力使英国逐渐放弃自由放任,向福利国家迈进。首先是济贫法的发展历史:都铎王朝时期建立济贫制度,规定国家承担济贫责任、济贫费由社会集体承担、教区负责济贫事务,并且严禁人民流浪。济贫制度一定程度维护了社会稳定。工业革命中,受自由放任的原则引导,新济贫法产生,减少救济,引发工人斗争。1850s之后,政府开始注重解决贫困问题,济贫制度在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后才失去作用。工厂制使工作条件问题严重,体现为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缺乏安全保护设施,立法规定工作条件的要求发展成群众运动。1802年,通过“学徒健康及道德法”,但适用范围小且效果不明显;1833年,工厂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纺织部门,对改变工作条件意义重大;1844年,第一次对工人安全立法;1847年,通过“10小时工作日法”,后来经过一系列法令,工厂法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最后逐渐制定现代工作制度。1880年开始,改善工作环境的立法逐渐进步,1932年,解决工厂卫生安全问题。在工会立法上,1824年取消结社法,但工会依然在半非法状态中存在了半个世纪;1871年,“刑法修正案”规定公会不能在罢工中设置纠察线,使工会蒙受巨大损失;经过斗争,在1875年,工会取得完全合法地位,但之后工会基金仍不能受到法律保护;1906年,罢工中和平非暴力活动都合法;接下来围绕工会基金使用进行了一系列斗争;1927年,事实上禁止全国总罢工,1945年废除。总之,在工业化社会,让国家完全承认劳动者有组织地自我保护的权利并不容易。本章最后一部分讨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1911年,“国民保险法”,涉及医疗和失业保险;1919年该法扩大,但不足以消灭贫困;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把贫困归因为失去谋生能力和家庭人口过多,提出福利制度的基本原则——提供失业、医疗、老年保障,为家庭提供补贴;1945年,工党上台,开始执行福利国家政策,国家成为社会服务机关,每个人都可以分享社会赋予的成果。第十三章——婚姻、家庭和妇女:工业化初期,妇女地位下降;19世纪末期开始妇女解放。工业革命前,妇女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革命时期,对于穷人,妇女经济独立,但与男子相比,既要外出工作又要承担家务相对地位下降;对于中上层,妇女生活奢华但却丧失了一切社会功能,成为丈夫的附庸。中等阶级妇女最早产生女权意识,尽管承受巨大压力,但逐渐走出家庭参加工作;一战使社会真正承认妇女地位;1919年,“性别资格(撤销)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妇女地位;1975年,“性别歧视法”,在法律上确认男女社会地位完全平等。在家庭地位上,工业革命前,妇女不能拥有自己的财产,离婚不可能,工业革命使这种规定更加不合理;1957年,“婚姻及离婚法”允许妇女离婚妇女收回财产;1870年,“已婚妇女财产法”妇女去的不完全的财产权;1882年,取得完全财产权;1970年,“夫妻财产法”规定家务劳动也要列在双方共同收入之中。在离婚问题上,到1969年,离婚的平等权利才实现。“儿童监护法”规定妇女对7岁以下的孩子有监养权,7岁以上孩子可在规定时间看望母亲,到1925年,妇女和男子获得同等权利。在生育权上,工业革命使生育率上升,使妇女难以离开家庭,到1890s,生活费用上升、科学解除避孕禁忌,生育率下降;1969年,通过堕胎法,使妇女对生育有了更大自主权。在婚姻观念上,工业革命开始后,旧观念还延续了很长时间,中上层婚姻不自由,下层婚姻摆脱了财产和物质的束缚,但也有很大程度的物质考虑;20世纪以后,上下层互相通婚才更为自由。在两性关系上,工业革命使上流社会对性关系矜持了一些,下层性关系则变得开放;19世纪末,对性的严格态度开始放松;20世纪,性关系变得开放;二战则使性关系变得更为开放。在妇女运动问题上,妇女参与了宪章运动;1860s妇女运动正式发生,但早期运动中参与者主要为中等阶级,且妇女表现温和而男人是主导;1870s开始强硬斗争;20世纪初劳动妇女参加斗争;1918妇女获得部分选举权;1928获得完全选举权,但此时社会权利的平等并未实现;1960s女权运动成果卓著,诞生许多男女平等的立法。第十四章——文化、教育和娱乐:本章讨论的是阶级两极化造成的文化两极化的现象。阶级的文化首先在理论界表现出来,政治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上都有阶级的两极分化。阶级文化的分化在报纸和文学艺术上也有体现。在教育上,工业革命前贫富在教育上的分化不明显;18世纪,学校的等级区分明显,上层进入公学,中层进入语言学校,下层进入慈善学校和主日学校(培养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成人教育也有阶级分化的倾向,中等阶级重视与生产有关的知识,工人阶级重视阶级意识教育;对知识的不同解释则导致两个阶级的直接对抗。在娱乐上,贵族和乡绅喜欢打猎、赌博、高雅户内活动;中等阶级文化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也喜欢美术馆、图书馆、舞会、纸牌、社交‘各种露天运动;劳动人民闲暇时间少,主要参与宗教节日和民间聚会,19世纪中期,向文学艺术发展,19世纪末期则靠近中等阶级。19世纪体育也表现出阶级分化,下层喜欢热闹刺激的运动,中上层喜欢有限雅致的运动。此外,19世纪各项娱乐都染上商业气息。20世纪,各阶级生活方式趋同,在价值观上,“福利国家”观念成为连接各阶级的纽带;在教育上,各阶级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都逐渐实现平等,主要问题在于少数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对立;在娱乐上,工人的娱乐方式改变,新兴娱乐设备则使全社会的娱乐方式都更为接近。叙述与解释是写作历史的两种方法,到底应当以何种态度来书写历史,是每一个历史写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一本好的历史学著作,除了陈述某个时段发生在某个地域的历史事件之外,也必然隐含着作者的历史观。在这种历史观之中,既包含了作者所认为的长河般的历史中的激流,即历史的重点;也包含了作者阐述历史时的写作态度。在陈述史实上,本书详尽地勾勒了工业革命及其前后的英国社会图景,注重了重要历史事件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更加强调了重大事件背后的社会生活中的暗流,正是这些暗流,诸如中下层阶级一次又一次的斗争、上层阶级的明智让步、社会结构在经济政治变迁同时所进行的沧海桑田的巨变等,推动着历史的发展。然而,本书又不仅仅是陈述史实,还对许多史实进行了合理性的解释。在对历史事实进行解释时,本书并没有限于功能解释之中,从变迁的功能中寻找变迁的原因,而是回到当时的历史中去寻找原因,发现了历史中许多自发性因素。本书也打破了以往中国人带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看待英国历史中形成的一些成见,以客观的态度讨论了一些英国工业革命中的问题,比如工人贵族的问题;客观的历史态度是每一个历史学家都应该秉承的原则。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偏见,如认为“就中国的农业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发展后,就长久地停顿了,深陷在人口膨胀与饥荒匮乏的恶性循环中”(P11),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中国史学界尚在激烈的争论之中;当然,对于一本着重于英国史的著作而言,这样的问题不必过分苛责。此外,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着重于英国史的叙述,而又从这种叙述中展现了对于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关怀。本书记述了此前两三百年的英国现代化进程史,在阅读此书时,却常常怀疑自己是在阅读英国史吗?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许多现象与当下的中国现实又是何其类似。中英两国国情殊异,然而回溯先行者的历史,却看到了同样从传统社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之社会现状,令人喟然不已。本书写作于1980s,中国刚刚摆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许多问题尚未暴露出来,本书借英国史提醒着后起国家避免英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训;时至今日,英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大多在中国重现;这不禁使我思考,这些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吗?或者说,是时候仔细研读英国史了,或许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一些减小转型社会阵痛的方法。作为《走向未来》丛书的一部分,本书中的许多见解对于我们走向未来之路具有借鉴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看了这本才知道《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得那么好不仅仅是运气……钱乘旦老师这样的学者论述思路非常清晰,读起来简直是种享受。
  •     我实在不懂像走向未来丛书这么精华的系列从未增印,而且在图书馆苦找许久才能寻到。这种大师所著的面向青年,指导青年思考问题,认识社会的深入浅出的作品,现在,至少在主流宣传的作品中,几乎已经绝迹。一是大师或许断代了,二是这社会太他妈浮躁了
  •     某次社会学读书笔记
  •     英国是怎样强大的
  •     最让人费解的是——书里面的插花都毕加索风格的啊……
  •     投射抽象规律的一组幻灯片,伴随着主讲人的婉婉道来;不过越到后面越不得劲了;
  •     很难想象80年代的学术书里可以用毕加索风格的插画。很棒。
  •     完全搞不懂为何每隔几页都用一幅红磨坊手绘来增厚。。30年前30岁多写的书,也还行了,这代人基本功确实不行
  •     谜一样的配图…不过思路条理很清晰 非历史学专业的人读起来很舒服
  •     这么好的书tm怎么没有人推荐= =!老钱不仅课教的不错,书也写的深入浅出,融入自己的观点,而非当今社会一味陈述事实者,欲了解相关年代历史者,强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