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转变性格》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行动转变性格章节试读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6
ISBN:9787117017572
作者:长谷川洋三
页数:135页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85页 - 日常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一、 在行动才开始时,常伴有不安
不安是欲望的另一个方面,有不安才为了安心而小心谨慎。当人们去干没有经验,或者经验不足的事情时,心里感觉不安是理所当然的。应该小心谨慎地去行动。如果等待消除不安之后,再采取行动,那就会停止不前,永远不能行动。
二、行动有”弹性“(惯性)
山坡上的大石头,放在那里则静止不动,不会有什么力量。如果开始滚动起来,便会顺势而下,击碎途中障碍或弹跳而过。发出势不可挡的巨大威力。行动也是如此,其开始时,是出于无奈,但行动起来以后,就会专心致志地干了下去。
三、身心的活动,有起伏波动
紧张与松弛,交替出现,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之所以希望继续紧张、而排斥松弛现象,是因为松弛会带来倦怠感、疲劳感、思考涣散等不愉快的情绪。但是,如果拼命的挣扎,反而会先入长期萎靡不振的状态。因此,在松弛时,要安静地忍耐着,仅仅做点最低限度的工作,这样,为时不久,又会不知不觉地再次进入紧张状态。
四、当务之急的工作只有一件
尽管想干或者必须干的事情堆积如山,但当务之急,首先能干的工作只有一件。重要的是如何选择。越是繁忙的时候,越应当按照轻重缓急,理顺先后次序,逐步解决,这时计划性至关重要。
五、不可能有百分之百完善的行动
”完善“是观念性的产物,在现实中不会存在。把完善不完善当成问题对待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看行动的目的可达到何种程度,我们能够做的工作,只有竭尽全力而为之。
六、事前过虑,要掌握时间性,做到有利、有节
必须做到行动不失时机。比方说如果能赶上预定的飞机起飞时间,则实现充分的旅行准备起到了有效作用。如果赶不上飞机起飞,则事前的旅行准备就毫无意义了。
如杞人忧天,忧虑过度,就好像害怕腹泻连饭都不敢吃一样了,虽然明知人生无常,今天活着不知明天如何,但还是要安排明天,预定将来的事情而去行动。实际上人生如同下赌注,输赢难测。
七、休息不是工作的中止而是工作的转换
如果看书看得疲乏了,去打扫庭院、整理房间,就会得到休息,因紧张的工作,干得疲劳时,去整理资料这类的工作,也会得到休息,如掌握了这一要领,就能从事各种工作,感觉不到疲劳。
八、发牢骚只能削弱行动,使同事们烦恼
发牢骚虽然获得精神上的一时宽慰,但会越发感觉凄惨。不仅如此,对方听到你的满腹牢骚,对你就敬而远之,结果一定是更受人冷落。
九、远大的理想,应划分为若干目标,不断逐步去积累小的成功
理想愿打,不要脱离现实。为了理想不致遭受失败而落空,目标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人类攀登陡坡的方法,是建设层层台阶,在设计时,应建设50层次,但建了25层,这样在攀登时,势必令人气喘吁吁,中途累垮,那就不如留有余地,建成60层台阶了。途中既可轻松愉快,沿途眺望,又能坚持到底登上坡顶。不要奢望过大,屡遭失败,应积累小的成功,确实接近目标。同时,可以培养勇敢、自信和建设性的开朗性格。
十、行动是生产性、建设性、奉献性的时候,便利人利己、共同收益
自我中心的行动,到处碰壁是行不通的,如为群众谋福利,做有利于人的行动,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就越感到人生意义的重大。
十一、行动常常是创造性的
每个人都是绝对各自独立的存在。两个人无论多么具有同感,也不能互相代替对方去生活,虽然能称谓模仿,但不能取代对方本身的行动。对方的行动,还是对方的行动,都是由绝对各自独立存在的”我“所创造。
既然是创造,那么每一个行动,都要小心谨慎,想方设法,开拓前进。从中体会到创造的努力和快乐时,也就产生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既然是创造,那么对自己的行动,当然由自己负责。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15页

指导行动的是带有习惯性的思维,即所谓的思想
形成行动特色的因素:情感态度(习惯,习性)和行动习惯(行为,做派,姿态)
越容易受情绪和情感支配的人,其情感态度就越容易表现在行动上。
教养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而是通过反复的行为,成为习惯时,才会在行为或者做派中自然的表现出来。
基本上来说,某人的思想指导行动,而该人的情感态度,作风习惯,有对行动上增加微妙的特色。无论是思想方法还是情感态度还是行为作风都是源于习惯。
经过失败和挫折,或者经受过苦恼和迷惘,便反省自己的行动,检查自己的思想,做到有错必改,端正行动方向,这就是人的成长过程。
言语是苍白无力的,必须把新想法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实,新想法的正确性。反复采取新的行动,养成新的细微方法的同时,也养成新的情感态度。但是情感态度和植物神经成为一体,扎根在人体之内, 而想法却没有在人体内扎根。认识过程,不想情感那样,会引起生理方面的生化方面的变化,正i因为如此,故想法易变,而转变情感态度却并不容易。必须抵制住旧情感态度,去反复采取新的行动,这是自我变革的漫长艰辛历程。
自己的行动特色和行动中表现的情感特色是什么?(惯性消极,半途而废,太过感性情绪化------行为改变思维模式----惯性积极,坚持不懈,理性自制----行动和践行
内向型性格:具有极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倾向,这种人做事周密,十分谨慎,容易陷入沉思的迷宫,做事虽不鲁莽,但优柔寡断,常常检测到自己的缺点,常常处于缺乏自信的状体。内向性的自我防卫过度会阻碍行动。内向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有抑制极强的自我发展欲望,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自己的工作,要求标准高,如果太过过分,则会成为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情都求全责备。内向性还有一个特点是具有敏锐的感受性。(敏感?)
因此,内向性神经质症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接受某种刺激会很快的做出反应,同时很快的消失,他们往往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各种各样的人为处理,这样极易一起各种神经质症状。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100页

不安是由欲望引起的
情感和行动是不一样的,情感无法控制,行动由意志决定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110页 - 应当表示感谢和称赞

人最普遍的愿望之一是渴望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在社会上的个人价值,并获得正确的评价和重视。
肉体为了生存,重要的是食物,而每一个人的独立个性,所需要的是尊严、承认和成功感。人类的幸福,决非仅仅是为了名誉、地位和金钱,而是使自己如何去过富有意义的生活,这关系到人生要有勇往直前的态度。在表示尊重对方的习惯上,有的人是善于听取对方的谈话,自己并不夸夸其谈。而在青年人中,闲谈的时候,有的人感觉因无话题而苦恼。在他们的思想中,总是认为自己才能提供话题,使得大家开心。因此,他们就从报纸、杂志上去寻找话题,作为谈话资料。
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所谓话题是在对方所关心的问题里面,决非你随意找来的那些琐事。例如,谈话的对方是一位对摔跤有兴趣的人,而你却大谈橄榄球,这只能使对方感觉无聊、毫无趣味。我认为善于言谈的人,是能够创造一种谈话气氛的能人。使对方畅所欲言。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也能做到,决非什么难事。
首先,最重要的是倾听对方的谈话,通过对方的谈话,进一步理解对方,而且因为很仔细地去听,便能使对方深感满意,觉得如果不重视自己,哪会如此热心地听取自己的谈话呢?
为了给对方这种幸福感,请体会下面的诀窍:
1. 面对谈话的人,目标尽量注视对方的上半身,视线应随着谈话者的表情、手势、姿态,自然转移。
2. 不要中途打断对方的谈话。自己有话要说,也应该挺人说到一个段落时再插话。
3. 在谈话进入高潮时,或着提问,或者探寻“后来情况”,这表示对所谈问题,非常关心。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70页 - 神经症的原因

内因以及外因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40页 - 欲望和不安的动力论

与其说是因为客观的困难感到不安,不如说是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而不安。这种对自己要求的标准是由本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决定的。像这位名演员那样,以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服务于广大群众为首要目的的人,常常感觉自己的表演艺术尚不成熟而心怀不安;而一心只想飞黄腾达,发财致富的人,会对晋升提拔缓慢,个人储蓄减少而深感不安;有优越感、一心只想超过别人者,唯恐落后于人;对于任何事情总想做得尽善尽美者,常因对某些事做得不完善而惴惴不安;一心想受人尊敬,取得别人的好评而严格妖气自己的人,常常注意别人的态度,担心是否受人的轻视而不安;许多青年人都十分注重自己的仪表,常为相貌丑陋而苦恼,尽管其相貌在普通人以上,但本人还是不满足。由此可见,人们对自身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其要求的标准越高,则不安和忧虑也就越严重,而这种不安和忧虑往往会导致自卑感,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一旦面临困境,欲望难以实现时就会导致极度的不安。
尽管说是困难的环境,但是在什么情况下才感到困难,这一点是因各人的欲望而异的。总想使身体健康,害怕生病的人,很少意识到因人际关系不良而产生的不安;相反,重视人际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健康却往往是漫不经心,由此可见,不安与欲望成正比,而不安与欲望的内涵也是相对应的。
前文中曾讲过,不安和欲望是随着我们精神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对待困难环境的态度也是随着我们精神发展变化而有所变化,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人,如果从工作中领略到创造性的乐趣,发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会忘记健康不佳带来的不安情绪,即使有点儿病,也不会惊慌;把人际关系看得重要的人,如果通过工作,尽到社会职责,把干好工作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时,就会改变以往怕别人怨恨、不敢伸张正义的性格,做到敢于之处别人的缺点错误。当调到新的工作岗位时,则将注意力转向如何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上来,这样以来由新的人际关系造成的不安便随之消失了。但是在工作中出现困难时,还会产生新的不安心理。
不安是在预感到欲望不可能实现,身处困难境遇时产生的。如果以诚朴的态度顺应现实,小心谨慎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就能产生抑制不安的作用。这宛如汽车制动器所起到的作用一样。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134页 - 事实即真理&&顺应自然

有人祷告说:“让我占有那个女人吧!”不,你应该这样祷告:“让我能够放弃占有那个女人的欲望吧!”另一个人祷告说:“让我能除掉那个讨厌的家伙吧!”不,你应该这样祷告:“让我认为没有必要除掉那个人吧!”还有的人祷告说:“保佑我不要失掉我的孩子。”不,你应该祷告:“让我能够不要担心失掉孩子。”总之,把你的祈祷倾向,这样地转变一下。所谓顺应自然,是忍受着理应产生的恐惧心理,虽然战战兢兢地害怕,但仍按照本来意愿---跳水的愿望,一跃而跳入水中去。
想先消灭了恐惧之心再练习跳水,这种双重的操作心理,毫无用处。只有依靠行动,实践的结果会产生自信,而恐惧心也就减轻了。人如果自觉认定:好与坏,成与败,全在于自己,具有这种心胸度量时,便会坚韧不拔,毫不悲观地听任命运的遭遇。这时才能胸襟开朗,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无拘无束,轻松自如。
再者,所谓当机立断,是对打定了主意的事情,便立即采取行动,付诸实施。对于任何事情,不是以功利来一件一件地估计其所费劳力和时间,而是做到不计得失,不怕吃苦的饿时候,才能成功。归根结底,这就是鞠躬尽瘁舍身忘我的人生态度。
甚至想到死亡将至时,则万般灾难,自可解脱,无病息灾,益寿延年。而且品格自高,德隆望重矣!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66页 - 67

心脏性神经症质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45页 - 感觉不安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 有什么问题?
仔细地观察、分析问题的实质。不安是人们的思想对客观困难环境的反映。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不安虽然像波浪一样起伏动荡,但如仔细观察,分析,会从事实中找出问题来。
二、 原因何在?
对发现的问题,要找出发生的原因。研究其因果关系以及它与其他问题的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把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能力或心身状态,就是神经症性的态度,如果把一切原因全归罪于客观环境或其他人。也是错误的。
三、 什么样的解决方法,现实可行呢?
经过考虑,把自己认为i=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全部写在记录本上,像写文章一样,力求思路清晰。不断进行推敲,加以充实。先不去取舍选择。
四、 什么是自己最好的可能解决方法?
从写出来的许多解决方法中,只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法。根据这个最佳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五、 制定出来的计划,立即付诸实施
如果制定的计划,不能立即着手实施,这证明该计划订的不切合现实,应立即修正,做到切实可行。
如果按照上述步骤付诸行动,一步一步地按照计划前进,就会满怀希望与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克服困难时,不安和忧虑的心情,会自然而然地编程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48页

不安和欲望是相应存在的,有不安等负面情绪存在的时候,要先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不合理的欲望?下面是这本书上写到的面对不安的五个步骤:
感觉不安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有什么问题?仔细地观察分析问题的实质:不安是人们的思想对客观困难环境的反应。要仔细观察分析,会从事实中找出问题来。
2、 原因何在:如果把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能力或者身心状态,就是神经症性的态度,如果把一切原因全归罪于客观环境或者其他人,也是错误的。
3、 什么样的解决方法才是现实可行的呢?经过考虑,把自己认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全部卸载记事本上,像写文章一样,思路清晰,不断推敲,加以充实,先不去取舍选择。
4、 什么事自己最好的可能解决方法?从写出来的许多方法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根据这个最佳方法,指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5、 制定出来的计划,立即付诸实施:如果指定的计划,不能立即着手实施,这证明该计划订的不切合实际,应立即修订,做到切实可行。
按照上面的步骤付诸行动,一步一步按计划进行,就会满怀希望与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克服困难时,不安和忧虑的心情,会自然的变成活的成功的喜悦。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全文 - 全文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35页 - 不安是欲望的另一个方面

害怕生病是有健康长寿的欲望;担心给别人的印象不好,忧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有讨好别人,讨人喜爱的欲望;害怕失败是希望成功的欲望太强烈;因为自卑感而苦恼者是因为希望优于他人的欲望太强烈的缘故,担心不完善者是完善欲太强烈。诸如此类,有欲望就有不安,有不安则一定有欲望。
想起一句话,“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辨乎荣辱之境,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或许简单行走于世做人会比较舒服。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118页

当你为了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时,就要不避寒暑,不怕婆老,不计较别人的指责或赞扬,不顾生死或发生什么情况,总要去完成它。为什么呢?因为死亡也是人生的行为之一,所以即使濒于死亡,只要“做好现在的工作”,也是值得的。--《沉思录》所谓理应如此,乃虚伪也,顺应自然才是真实。我们的身体机能,精神现象,如川流不息,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变化流动。我们的欲望,还是痛苦、恐怖,决不能认为它像立体空间似的、具有固定性、实体性。我们只能想象它、思考它,但不能作为实际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欲望和痛苦是按照时间的四维,不断地变化、流动、消长、出没。决不可对其拘泥、固执和保留。即:对于快乐、痛苦,应当采取快乐就快乐,痛苦就痛苦的态度,顺乎自然,听之任之。人即使企图扩大快乐或减轻痛苦,但难以如愿,也不可能实现。唯一的方法,只有任凭其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流逝。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80页 - 情感与行动的规律

一、情感是不由人的意志自由支配的,但行动却服从人的意志。
二、情感伴随行动、环境的变化,也会迅速变化。
三、正确的(积极的)行动,带来愉快的情感,错误的(消极的)行动,带来不愉快的情感。
四、 反复采取正确的行动,则可培养愉快的情感态度;反复采取错误的行动,则可培养不愉快的情感态度。
五、反复的错误行动,所导致的不快情感态度,会伴随反复正确行动所形成的愉快情感态度而自行消失。 所谓观念性是因神经质者在理智上追求向上的欲望很强烈,如果没有生活体验方面的知道,则会脱离实际、观念性地追求理想,企图以理想为基准去判断一切事物;想用“人理应如此”,“社会应当这样”、“自己必须作这样的人”、“一切理应如此”等观点来衡量、要求现实。因此产生了完善主义的思想。这种完善主义要求一切事情都必须做得尽善尽美,达到100%的完善程度,以这种态度对人对世,当然不符合现实,尤其是自己的理想形象与自己的现实姿态,两者差距很大,势必为自卑感所苦恼。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13页 - 神经质的性格特征

情感不以意志为转移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68页 - 神经质症状的3种类型

1 普通神经质症
2 强迫观念症
3 发作性神经症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64页

不快的情感态度,一旦固着,开始采取行动之初,都是不容易的。原来不快的情感态度,变成了强烈的预期不安,起着阻碍正确行动的作用。但是如果经受住不安和痛苦,努力坚持正确行动,就会取得某些成效,逃避是绝不会有什么成效的。 成功带来了过去没有过的满足感和喜悦感,还隐约体验到“努力就能成功”的自信。这种情感又激发行动热情,使得、正确行动逐渐容易反复实施,不久便会养成愉快的情感态度。
如果习惯了这种愉快的情感态度和不快的情感态度的冲突,不快的情感态度、便立即丧失其威力而消失,也就不会感觉在开始采取正确行动时的不安及痛苦例如。犹豫减轻了预期不安,当然会满怀成功的希望。
改变自寻烦恼、消极观望以及难以采取行动的旧习性,是唯一的改变方法。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5页

卡尔 赫尔泰:“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必须观察其行为”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10页 - 改变了习惯,就改变了性格

由于反复行动养成习惯,要想改变习惯,就必须改变行动。而且还必须继续不断、持之以恒地去改变行动,养成新的习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起作用的。应持续不断地反复进行,直到新的习惯养成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意识的努力。但是,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意识到不是在努力了。那时,才能说是养成了新的习惯。性格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赫尔泰也曾经说过:
人与其消极地去改掉一种习惯,不如积极地去养成某种习惯。这是因为在精神生活方面,采取积极进攻比单纯防御更容易。
无论何种美德,在尚未形成习惯之前,它还不为人类确实所有。
为了要改变行动,就必须改变指导行动的思想。
指导过去行动的旧思想,已经有一段历史过程,在旧思想指导下的行动,曾取得过相应的成果。因此强化了认为旧思想是“正确的”。除非行动失败,或者遭受挫折,也就是说只要不面临危机,我们大概不会重新检查自己的思想吧!但是当我们认为自己的性格有问题时,即使是没有造成失败或者受到挫折,但已经觉察到过去那种做法行不通了。我们假如没有这样的机会,就不会认真自我检查。
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或者经受过苦恼和迷惘,便反省自己的行动,检查自己的思想,做到有错必改,端正行动方向。这就是人的成长过程。
为了使新的想法习惯化。必须认清旧想法的错误,以及在旧想法指导下所造成的各种行动上的错误。这样,我的想法才更加鲜明。但是,仅仅在头脑中反复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新想法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实、强化它的正确性。我的想法与行动共同一再反复,发展为习惯性的思维。这也就是通过反复的行动才能养成新的思维方法。
前面已经讲过,为行动增加特色的情感态度,是通过反复的行动养成的。因反复消极行动所导致的不愉快的情感态度,它将由反复积极行动所带来的愉快的情感态度所代替。
反复采取新行动,养成新思维方法的同时,也养成新的情感态度。但是,情感态度与植物神经成为一体,扎根在人体之内,而想法却没有在人体内扎根。认识过程,不像情感那样,会引起生理方面的、生化方面的变化。正因为如此,故想法易变,而转变情感态度却并不容易。必须抵制住旧情感态度,去反复地采取新的行动。这是自我变革的漫长的艰难历程。
引导这种努力的,仍然是新想法。对于新想法来说,这也是种考验,新想法必须不断地接受新思想的刺激、强化,才能巩固。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1页 - 译者的话

原文:神经质者本来具有生存欲很强的素质……其生存欲越强、其不安和恐怖感就越严重。
外部原因:生活或工作上遇到难以应付的困难。
内部原因:心理产生强烈的适应不安,加之对人性具有错误认识。
神经质者难以承受,坚信这种生理和心理是异常或是“疾病”现象,苦心积虑,势必排除,导致“自我防卫”发生作用,产生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进一步发展固着,以到自我封闭,不能自拔。并由于自我暗示,招致注意力对不适感更加集中,变成单一的精神倾向,最后出现神经质症状。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76页

体验总结:
1、明确形成症状的原因:是对人生错误的认识。
2、明确由错误认识导致的方向性错误。
3、了解本来的欲望,愿望或者目的,改正努力方向。
4、按照修正过的努力方向,掌握住当前的实践目标、明确首先应该具体干哪些工作。
可以把常识性的健康生活,作为当前的目标。例如使得生活规律化,从清扫整理自己的房间到帮助家务劳动,如果是学生,就要做到不无故旷课,积极参加课外班级组织的活动及课堂探讨会。如果是职工,就要做到按时出勤,不推诿逃避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不发牢骚,学习有关的专门业务知识。总之结合自己的情况,作为当前实践的目标。
在这样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欲望自然发展,目标也自然确定,并持之以恒的努力。
不是去纠结或者对某种不安情绪有执念,而是立足于当下,去做一些实际的,己所能及的事情,完成这个目标,从行动中获得解脱,用行动克服不良情绪。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

想先消灭了恐惧之心再练习跳水,这种双重的操作心理,毫无用处。只有依靠行动,实践的结果会产生自信,而恐惧心也就减轻了。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20682440/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74页

通过不安和苦恼,来了解自己的欲望,并为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努力。
在人前情绪紧张,怕别人评论自己自己而感到苦恼的人,是因为讨好于人,希望博得好评的强烈欲望。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感到不安,尽管并无异状,但不断求医诊疗的人,是因为非常希望健康长寿。感到工作效率低的苦恼的人,是因为提高效率的欲望特别强烈。感觉自卑而苦恼的人,是因为有想超过别人的强烈欲望。。
凡是把不安和苦恼当成障碍物对待,企图将其除掉再采取行动,则势必陷入神经症。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只有掌握住欲望,去考虑如何使之付诸实践,把此确定为当前的目标。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26页

1.不要被不安感所支配,应该根据自己的目的,天天竭尽全力而为之。
2.感谢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取得他人的理解,必须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必须改掉怕麻烦的心理,如果必要时,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积极去做。
4.重视家庭生活,协助家务劳动。
5.寻找适合自己的业余爱好。
6.尽量少饮酒,暴饮暴食,以早睡早起,适度饮食为座右铭。
7.坚持早晨锻炼身体和早晚静坐。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73页 - 神经症的疗法

森田式的疗法

《行动转变性格》的笔记-第101页

110 109 99 114 127 129 130 140


 行动转变性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