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雪·火》书评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ISBN:9787806455920
作者:(美)约翰·海恩斯

清味

通常,好书总喜欢和别人分享;这本书却例外,只愿当作自己一个人的珍宝,当作自己跟作者之间最无拘无束、最心无旁骛的交流。但在豆瓣、卓越上发现了志同道合的人(之前的没发现根本就是故意的=v=),而且无一例外有着相似的阅读经历,不由得会心一笑。印象很深,第一次接触此书是初中,还是个寒假,一边把脚丫子摊在阳光底下取暖,一边被那生动又寂静、琐碎而真实、自然并质朴的猎户独居所感动。阿拉斯加便成了我的耶路撒冷。许多年过去了,这份感动没有消退反,反而似陈年老窖越醇越憨可惜那时还没藏书癖,不懂得这类书再次印刷的可能性小,没买下。待到大学,因缘再忆此书,竟然千年老妖犯毒瘾一般的翻遍市内图书馆。。。于是,一定要自己拥有一本《星雪火》的愿望,即便卓越购物车里“目前无货”的状态已然3年有余。。。有“情报”的务必通知声,水母留着眼泪挂着鼻涕的感恩戴德。

做了一个梦

"一个人在这样一个遥远、孤寂的地方,能够做些什么?""他可以看看天气--星星,雪,火。"很奇怪的,又一次读了这本书后,几天里面连续做小时候的梦..梦见在老家的树林里捕知了,梦见和姥爷一起去钓鱼,梦见冬天守在小炭火炉子边上烤粉皮,掰白菜心吃.......其实现在连担水都不会挑了...很安静的书,适合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一个人静静读。

宁静

读这本书是10年前了,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至今怀念冬日夜晚在被窝里阅读的时间。虽然它描述的是冰冷的阿拉斯加,但那是最干净的纯洁。10年后的今天,我得在这个世界忙碌。但无论多么烦乱,只要想到有这么一本书,回想到它讲述遥远地方的故事,就让我感到宁静,温馨,淡淡的但又抹不去的快乐。推荐看的时候同时听久石让的音乐,真的是,难得的纯净体验。

这本书是不是也可以献给80后

  同道人真不少,1999年时我读高中,从贝塔斯曼通过邮寄买了一本,这是我从贝塔斯曼买的唯一一本书,以当时高中生狭窄的视野去看,觉得书中的世界很新奇,而且就和你们一样,在高考的压力之下阅读,别有一番感受,感觉作者和自己完全不在一个世界。当时人在西南一个小城市,后来2000年去大城市读大学,一去10年(其间又经历无数,也看了更多更好的书),2010年回家看到了这本书,仍是感动,那种感觉已经很难用语言形容,有大致相同经历的人都懂的……

这世上某处不为人知的存在

是在初中时读的这本书,之后不知道又翻过多少遍,直至在外求学,但每个假期回去,总也还是要随兴翻开读上一些章节。这本书,总让我觉得和时间有些羁绊。逝水和流年,都是让我感到似有洪流奔腾的字眼,唯有这本书为我呈现的时间,是茫茫雪原,千年的白驹过隙后,仍是那不化的霜花,静静沉沉,安然了。我永远记不住,我读过的那些书,都写了些什么,星·雪·火,也不例外。我不记得作者究竟是流浪在何处的寂地,不记得他关于秋日到底是不是写的修葺房屋,不记得是他还是谁是怎样遭遇了一只熊,也不记得云雀或是死亡和骨头的具体故事,但是这样,并不妨碍我为这本书震撼、着迷和安静。羁绊着时间,羁绊着自然,羁绊着这世上某处不为人知的存在,一本让人安静的书。

星雪火

突然想起这本书于是找了找,找到后看着封面湿润伤感了一会。这是初中时图书馆里我最想据为己有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教授与疯子。教授与疯子在外借图书室,星雪火在儿童外借室。那时还不知道淘宝,只有贝塔斯曼,年轻时总是执着而且有精力的,骑着车子跑遍各大小书店问有没有这本书。在得不到的日子里总是惦记着。后来去了北京学习,在西单我问导购有没有星雪火这本书,导购说我听不清,我说星·雪·火,导购说你说什么,我说星星的星下雪的雪火焰的火,并且在桌子上比划了一下。导购查了一下,说没有。这是印象中最后一次提到这个名字。高考后的生活算的上是五彩缤纷,每周都要刷淘宝的我忘了我曾经想要买过一本叫做星雪火的书。就像心理学课上讲到的,你的记忆只是冰山的一角。当我记起了星雪火这个名字时,我看到一本书,绿色的封面,尺寸略微狭长,内页的纸张比较坚韧而且有点偏黄,字体有些大,内容干净纯粹,遥远寂寥。它一直都在的。这么多年,它始终在那里。

那年的星.雪.火

我本该更早写下这些话的。本也许在一个冬夜落雪的夜晚,写下这样的一些文字,会更好。我以为我不一定会写它,我也知道关于它,想说的一直都在,也许我只是,想等到我的语言可以更美,再去写,等我在某次再读之后,思绪更加清晰再去写,或者是,等待那么一个心灵和时空都寂静下来的时候,再去好好写。我说的是一本书。源于和朋友谈到了看过的书,我又一次想起了它,想起我一直要为它写下一些故事。遇到它的那一年,我读大二,一个学生时代里最悠畅放逸,最敢于无所事事,睡懒觉,读闲书的时间。有次逛学校图书馆的文艺书部,经过墙角被管理员清理出来准备重排的一堆书籍,随便停下来看看之间,无意瞥见了绿色封皮的一本书,拿起来一看,被它书名中几个采自自然的字眼给吸引了下,再一看,“世界三大自然随笔之一”。在那时,自然啊,随笔啊这些书讯,最能吸引到我了,还是一本号称世界经典的书,到底怎么个经典法,顺手便把它捋走回去看看。这本书是按章节来的,每一章的开头都有几行摘引和一幅配图。我不记得这本书我当时读了多久,也不记得我初时开读和结束读后的心情,甚至在很久以后,也不再记得书中讲述的具体事物和文字。但我却深深地记得,读这本书,让我经历了一种怎样的沉迷。那是个什么样的季节,是晨间还是午后?我只记得,我在课堂中看这本书的情形。室外的光线淡淡地照进阶梯教室的长排课桌,我和同学坐在一起“听课”,而我的视线锁住在课桌底下的书页上。老师在上面讲了什么我真的不知道,同学在身侧我也听不到她们的任何一点声音。我只低头,全神全心,读它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行摘引,每一幅插图,被作者的每一个文字吸引,被书中的每一个场景吸引。我完完全全沉迷进书中的那个世界,我从里面林间木屋的草垛上感受到了阳光的温度,和某一页写的飞停在喂鸟器上的小动物一起发呆,也像书中所描绘的一块阳光下的石头那样,变得安静无比……在那些时刻,我随着书本,和作者一起生活在了那个冰雪的遥远世界,一个原始到纯粹,静旷到奇谧的生存环境,理解感受着一种最古老最简单,最自然最无为,却又处处隐隐透着最质朴最天然之诗意哲境的生活方式……后来是什么时候,我把这本书读完还掉了。那个读书求量求速的年代,我再也没有重新借阅过它,在五彩斑斓的书籍世界中,也渐渐几乎把它忘记了。然后直到即将毕业。大家都在践行着毕业生该要做的一些事。不经意盘点起自己的大学年代,是什么最让我难忘,最不舍,最想带走的。不知怎么我只想到了两样事物,一样是黄磊的一张CD,一样便是那么多时以前阅读过的,绿色封皮的,属于自然随笔的这本书。而其时,我竟然连书名都给忘记了。我忘记了它的名号,忘记了它的内容,可我记得它的模样,记得它所呈现的那个世界,更深深记得当初阅读的那种感觉。书海浩瀚,图书馆又几度“变迁”,它早被不知道放置到哪个角落了吧,对于一本连名字记忆都没有的书,我去哪里找到它。可是想要找回它的感觉突然变得强烈,我不想失去它,不想让它从我的世界里就此而过。我用了多久的时间,在图书馆里寻找它。偌大的图书馆,密立的书架,掩挤的书籍,我一个个书室,一个个书架,一本本书地寻找,凭着一个绿色身影的记忆。就这样找到了最后一个书室,最后的几个书架,那已是一个杂书部。也知道自己这样的寻找很痴笨,觉得不大可能寻着它,以为再也没有它的线索,这样的一本书就要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了。当我带着几乎放弃的心理,慢慢走过最后的几排,至某个书架上,一个绿色封皮的身影隐然出现在我的眼帘,并且感觉好像。惊喜中取下一看,竟然真的就是那本书!那本被我尘封过也几乎被这里尘封掉的书,那本可能不会有多少人看过,因缘际会被我碰到而今被我念念不忘的书。我与它,终究是有缘的!我不能带走它,我只是因为不小心的遗忘,必须要重新找到它。曾经的邂逅和交融都不够,我想要真正知道它,记住它,带着它的完整记忆走向未来的日子。那一刻,一个人静静地站在书堆前,手里翻开着这本书,摩挲着薄薄的书本和几乎发黄的书页,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是为着这本书,为着我和它的缘分,还是为着青春年纪里的某份执着和不曾放弃?我站在那里,给我那时热爱的人发了一条短信:“我终于,找到了我和你说过的那本书。”他立即回了我这样的话:“你很执着,这样很好。”那时的他,或有因此而更爱我?我只知道,那一刻我爱我自己,爱自己的那颗珍重和追寻的心。毕业后又过了多年的时间,开始会把喜欢的书慢慢买回来。于是想起了这本书,于是上当当,上卓越,上购书中心,上去过的一些书店,可是都没有。他们没有这本书的存货,有的甚至连它的货号都没有,它几乎像当年一样,消失了,很难找到了。别的许多的书都可以没有,可以只是读过,可独独这一本,我想得到,放在身边,珍存,或者只是想起时候的翻阅。我又一次开始像当年那样孜孜不弃地寻找,我相信在哪里,有一天我会找得到它。有次,又在网络上浏览未果,终于让我想起,还有一个购书的地方:孔夫子旧书网。怀着期望上去一看,我的奇迹又一次出现,果然有人在出售这本书!没有停留和犹豫,赶紧便跟其中的一个人邮购。书卖得还算便宜,品相也还保存得很好,拿到手里的时候,就是当年的那个版本,就是那个半旧不旧,绿封暗皮的模样。自此,它终于和我真正在一起了,如果可能,我将会永远带着它……偶尔便拿它出来重读,随意翻阅,在一些清寂的夜晚,或一个人心里极静的时候。像当年那样,反复在心里朗读着书中这样的句子:“什么都不做,当个无名小卒,那会是一种好生活。像阳光下一块石头那样安静。伐木,劈柴,生火取暖,将雪和冰融成水,这一切,生活的追求,事物的追求,都是无穷无尽的。”而其实这么多年来,对于自然的态度,对于生活的态度,我早就被它深远地影响着。书中那样一个冰雪遥远的世界,已成为生命曾经去达而将永远忆存的地方,那个世界,那些记忆,如同雪落冬夜里冰河之下的深流,淌行不息,寂缓而静永,晶莹且温暖。以为几乎没人可以和我分享它,关于它的言述就像它在这个地方最后的版本,只能孤藏。有次,无意在豆瓣网看到了关于这本书的评论,寥寥几个人,每人短短一段话。而我看到他们这样说:——“我永远记不住,我读过的那些书,都写了些什么,但是这样,并不妨碍我为这本书震撼、着迷和安静。”——“10年后的今天,我得在这个世界忙碌。但无论多么烦乱,只要想到有这么一本书,回想到它讲述遥远地方的故事,就让我感到宁静,温馨,淡淡的但又抹不去的快乐。”——“这是初中时图书馆里我最想据为己有的两本书之一。年轻时总是执着而且有精力的,骑着车子跑遍各大小书店问有没有这本书。我看到一本书,绿色的封面,尺寸略微狭长,内页的纸张比较坚韧而且有点偏黄,字体有些大,内容干净纯粹,遥远寂寥。它一直都在的。这么多年,它始终在那里。”——“通常,好书总喜欢和别人分享;这本书却例外,只愿当作自己一个人的珍宝,当作自己跟作者之间最无拘无束、最心无旁骛的交流。”——“一去10年(其间又经历无数,也看了更多更好的书),2010年回家看到了这本书,仍是感动,那种感觉已经很难用语言形容,有大致相同经历的人都懂的……”看着这些评论,我眼眶微微湿润,却又轻轻地,会心一笑。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着关于这本书的独特记忆和经历。是的,经历过的人都懂,读过它的人都懂,也只有读进过它的人,才懂。如今,这样的一本书已经很少再版了,它在这个任何商品包括图书都繁杂拥挤的时代,看似已经被束之低阁了。其实,读过它的人应该也不会太多吧。也好,这样的一本书,就让它和它里面的世界一样,好好地封存在属于它的原旷天地里,保留着它的那个世界的纯净和寂静。而能够阅读这本书,是需要缘分,也是需要心境的,就像那年那天,无意中我让它走进了我的生命,它让我走进了它的世界,就像那时,我们的内心拥有着特别的纯粹,特别的干净,能够真正读进它,懂得它。而不论如何,都不会影响我每次在想到诸如“你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这样的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了它。这本书,叫做《星.雪.火》,曾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优美的自然文学,作者:约翰.海恩斯(美国)。


 星·雪·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