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

出版社:大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15日
ISBN:9789578290211
作者:三島由紀夫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金閣寺是位於日本京都的著名古蹟,一九五零年一年輕僧侶縱火焚燬,那個僧侶被捕後曾說:「我對金閣寺的美感到嫉妒,所以把它燒了。」三島由紀夫從這句話得到啟示,完成了這部震驚世界文壇的巨著。
本書的衝突在於「我」的觀念裡的「現實的金閣」與「心象的金閣」間,展開了一場屬於心裡的動人悲劇。


 金閣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每年都会重读一遍《金阁寺》。《金阁寺》是我看的第一部三岛的作品,大学时读的唐月梅的译本。受当时的流行哲学影响,我读了很多类似哲学类的小说。所谓哲学类的小说,就是不是单纯的叙事,而是夹叙夹议的,抒发作者观点的小说。昆德拉的书都是这样的。这样的手法流行于现代小说、电影之中,就好像给旁白这个发明,让画面的无序变得有序。唐月梅的《金阁寺》译本可以说是最差的译本,很多地方读不通顺不说,错译、漏译也很多。不过这都是之后的发现。但是第一次读的就是唐的译本,并且想找其他三岛的书来读。因此唐的译本还不算完全不可取,至少她在中文的陌生化这件事上,走的很远...离题了,正式说说这本书。我认为鹤川也好,柏木也好,其实都是沟口的化身,让他的自相矛盾的哲学辩解得到喘口气的机会。就好像整本书都是沟口的告白一样,显得贫乏,这种做法到后来的《镜子之家》发挥到极致。可以说,鹤川、柏木、我,这三个人都是三岛的话筒。对于美这件事,把他形容为蛀牙,而沟口认为,鹤川是自己的亮面,何尝不是真实的自己的一面呢?内八字的柏木,更像是沟口的妄想的产物:做了一切自己不曾做的事情。而小说中段让鹤川死掉,也是不足轻重的做法。处理两个人比处理三个人简单多了。而有为子、无名军嫂、妓女,这三个女性显得符号化许多。三岛的书里的女性,都特别奇怪,好像性格都不丰满似的。只是扁平的、为了故事而特别设置的女性符号。这些女性,更像是男性欲望的象征,有为子的殉情、无名军嫂的哺乳、妓女受美军侮辱,没有男性,这些女性难以成形。小说的情节很简单,我进入鹿苑寺学习——我遇见朋友师长——我邂逅几位女性——我不幸犯了中二病——我自甘堕落——我烧掉金阁寺。这么简单的情节,中间却夹杂了大堆大堆哲学性的辩论。而且很多都不太容易读懂,更像是三岛思考的过程,却拿不出结果。但是陌生化的用语,日式的盆景式的描写加上三岛清新旖旎的文笔,和洋溢着佛教的感觉,让整本小说变得可读性很强起来,因为实在是太浪漫太耽美太忧郁了,难怪《金阁寺》会成为三岛小说群里的金字塔顶端作品,虽然和一般的小说比起来也是艰涩难懂,但是整本书的艺术性、逻辑性、故事性融合的很恰当,十章小说长短适宜,恰到好处。《金阁寺》里中后段开始,也就是沟口自甘堕落,开始旅行的那些,反而变得纯真质朴起来,仿佛是三岛的告白:沟口和柏木辩论的那段,三岛借沟口的话说:“使世界变貌的绝不是认识,使世界变貌的是行为,没有别的。”三岛也许写《金阁寺》的时候,就在心中埋下了自杀的念头,虽然写完过了20年才付诸于实践,也是拜《金阁寺》结局所赐:活下去吧,我想。因此写完《金阁寺》,三岛暂时抛却的死的念头,也就是说,他还要实践一堆东西,他自行把死亡推后了。小说三次提到《南泉斩猫》,反而是最后一次,借柏木之口,才说清楚三岛借用此公案的意图,概括论之,就是说,美都是人的认识造就的,只有斩断认识,美也就不存在,美本身只是虚妄。而在这里,沟口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他认为,美已经成为自己的仇敌。虚妄和美的幻影。这是三岛哲学里重要的部分。他的很多小说,都用浪漫主义的笔调,描写小说人物的一个个妄念。到了终曲《丰饶之海》四部曲,发挥到了极致。《天人五衰》的结局,把一切事情一切发生都归咎于妄念,根本是什么也没发生,都是角色自己的幻影。这样的做法,可以说从《金阁寺》开始就未曾改变过。三岛哲学,就是一直贯彻在他的小说中,直到他自杀为止,可以说三岛生涯有几个转变,但是那都是行动上的。而认识上,思想上,他没有任何改变,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妄念。三岛自杀前的晚上,打电话给母亲,说的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对我想做的每件事都感到无能为力。”在他死的那年夏天写的随想里头也有这样一句话,“回想我所活过的其中二十五年,那空虚感至今仍令我讶异,我几乎可以说没有【活过】,只不过是捏着鼻子穿越这一切 。”我有时也很想三岛由纪夫如果不死的话会怎样。就好像列侬不死的话会怎样。在这个时代,他们一定会继续吐槽自己的哲学吧。好在他们都死了,都变成不朽了。因此也没有变的更差劲的可能性了。也许三岛不死的话,只会写一些言情小说,给妇女杂志投投随笔,或者冠名做一些右翼活动、拍一些自恋写真集和电影吧!可是他还是死了,他不属于这个时代,他一定在坟墓里嘲笑这个时代。
  •     以前一位師兄說他讀小說的時候會想寫詩,讀詩也會聯想到小說,那是他在讀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之後說的。而我讀《金閣寺》,也是與他感受相同,總會想到詩,或者說,於我,《金閣寺》就是一首詩。詩總是被認為是文字藝術裏最高的一種境界,雖然如今早被歸為體裁之一。或許說詩的特質,會比較準確一些。而到底什麼是詩的特質,就我自己的體驗,詩的特質總是與象征相關。這樣的說法,又會讓人想到所謂象征主義,作為過去時代的文學潮流之一,文學主張之一。和博爾赫斯一樣,我認為流派總是庸俗的分類,歸類是用靜態的標籤來忽略個人的變化,然後誤導人去用相關的流派主張來先入為主地解釋被歸納其中的詩人與詩。這是老生常談了。至少在我看來,象征,作為詩的特質的象征,總是一種意義的凝聚,經過了節奏強化的意義之凝聚,使對象變形,最終成為可以收束人之體驗的形象,但未必就是名詞,而且可以是動詞,亦即敘事也可以成為象征,用更常見的概念,原型,則庶幾近矣。在三島由紀夫這裡,金閣無疑在溝口的重複體會裏,最終變成了象征的。溝口在與父親、師父、鶴川、柏木等等人物的往來之中,不斷重新塑造金閣,在自己的獨白裏,尋找金閣之於己的意義,於自己一切生命活動的意義。這樣的意義就在有節奏(心理變化的節奏)之中被重複,發生變形,金閣不再只是一幢佛教建築,不再只是金光耀眼的美型,最終成為威脅到溝口自己意義的存在,美而必須幻滅,否則,自己的生命將會被這樣的美所吞併。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意義變形?關鍵的一點在於戰爭之中傳說空襲轟炸即將來臨而最終只是沒有到來,仿佛一個這是變形的有形的開始——灼熱的砂石上,只有我一個人的影子。該說是金閣在那邊而我在這邊吧。自從我看到這一天的金閣以後,我就感覺到“我們”的關係已經改變了。從戰敗的衝擊、民族的悲哀之中,金閣超然獨立,或者說佯裝超絕的樣子。到昨天為止,金閣並不是這樣的。它沒有被空襲燒掉,今後也不再有那種危懼,無疑地,是這些使得金閣再一次恢復了“我身自古存於此,未來永恆亦當在此”的表情。(《金閣寺》,73,台北:大地版,2000年)溝口從此便逃離自己與金閣的對照關係,在美與自己作為有口吃缺陷的醜之間角力。柏木無疑是關鍵人物,讓他短暫地忽略了這種美的威脅,但是到最後,角力發生在不可避免的,溝口對自己生命遭遇的審視之中,自己到底是醜陋的,而金閣的美將永恆,將藐視自己這種無法擺脫的生命的醜陋,黑暗和污濁。於是他受不了,在一次小游之後,終於決定焚燒金閣。火又是具體讓金閣再一次變形的存在,這是溝口的自毀式的行動,因為本來他就希望戰火來襲將他和金閣一同毀滅,這一次他手中的火,就是這種追求毀滅的火,由他自己親自點燃的毀滅之火。但終於,看到燃燒的金閣在火中揮灑金色的砂光,“活下去吧”這樣的念頭終於戰勝了自毀,因為此時金閣將永遠消失,而溝口自己終於能夠真正面對如此的自己。那到底其中有什麼算是詩呢?溝口對金閣的重複體驗就是詩的過程,一種象征的形成過程,最終的火完成了這首詩,而且當我們讀完之後再說出金閣這個詞,則其本身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詞,或所指的一座佛寺,一幢建築,含義本身已經被改變,其中收束了多重的體驗,關於美,生命,存在,甚至三島戰後的苦思,焦慮,乃至於擴大到了毀滅與日本性格的關係之中。同時,《金閣寺》之中採用的象征,總是對抗性的,充滿張力的,從一開始就定下了溝口與美、與莊嚴之間對抗性的象征關係——被脫下來的那一堆東西,給人一種榮譽之墓的印象。五月的鮮花,更強調了這種感覺。尤其那反射著漆黑亮光的帽舌那旁邊探著的皮帶和短劍,離開了他的肉體,更顯示出一種抒情的美,如同它們本身所回憶的那般完整……看去有如一個年輕英雄的遺物似的。我確定了旁邊沒有人在,只有角力場一片喧嘩。從口袋裡掏出生鏽的鉛筆刀,偷偷地挨過去,在那漂亮的短劍的黑皮鞘的裡側,狠狠地劃了兩三道難看的傷痕。(《金閣寺》,16-17,台北:大地版,2000年)這樣的行為和最後焚燒金閣,一首一尾,合二為一,確定了毀滅的開始和完成。這是一種對抗,一種必須死你我活的行動,更在後來的咀嚼之中終於變成了溝口本身生命力的象征,儘管是以美為代價的。而且還可以注意到,每一次這種行動的描述,三島的語調,乃至於所用的比喻都是非常雄辯的,於此相關聯的,是溝口本身所帶有一種對自己生命之權力的渴求。這似乎是很尼采的,但不得不說,這更是象征性的。這樣的雄辯本身就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對意義的變形——通過反思溝口與金閣的決定性的關係,發現了自己必須帶著反常的意義邏輯去面對生命本身。或許我們在閱讀之中會有這樣的問題,溝口把讀者可能對金閣產生的解讀和思考都表白出來了,似乎一點也不給我們機會自己去發現其豐富的內涵,但是不能忘記的是,這些象征意義就是需要被說出,被表白,而且是以雄辯的語調來說,只有這樣,溝口對待自己生命的意志之強烈,才能夠從無形之中打動讀者,讓我們為之讚歎。正是這種體驗的凝聚,收束成形,最終變化為象征;而三島由紀夫那麼多作品,假如全都失傳,只剩下《金閣寺》,那他仍然可以獨步。而就自己平時寫詩的感受,有時候會想,要把詩寫好,《金閣寺》簡直就是一部小說體的指南。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特地找了这个译本来读。骇人的杰作,但我以后应该不会读三岛了,他是「美且不安」的作家。世上敏感的人多,但敏感到这地步且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所思所感的人实在太少。三岛生而不同,也不愿同自己存在的条件和解。他将意义凌驾于现实、让意义透支了现实,将自己推向极致的同时又太能自圆其说——他是注定走向毁灭的人。最后十几页简直惊心动魄,某一刻南泉和赵州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又在刹那间破魔……我总觉得,如果为了生存而必须毁去横亘于「我」与「生活」之间的金阁,那么为了生存也应尽可能远离三岛才好……意志薄弱的我来读这样的作品,岂不是饮鸩止渴?
  •     早知道就不浪费生命去读唐月梅的垃圾版本了。期望内地多多引进这种优秀的翻译,别总找那些丢失了文字功底的所谓大师,来糟语言了。
  •     金阁寺最好的译本
  •     年轻僧人不耐烦问:你到底跟着我干吗?(等着你烧寺)
  •     美得如此惊艳,以致最后令我坐立难安。
  •     第一個漢譯本,這是修訂版,初版時三島還活著。
  •     特地让台湾的老师代购,足见台湾翻译家的中文素养(只是封面难看)。
  •     這是我至今讀過的最好的譯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