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林语堂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2
ISBN:9787202028513
作者:董大中
页数:357页

作者简介

这个题目有很大的难度。不仅因为鲁迅是很难写的,还因为林语堂太丰富了,也太复杂了。他写了建么多书,有些书是用英文写的,至今仍不能看到。他的人生道路也很特殊。
当然,阐释林语堂并不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把林语堂跟鲁迅放在一起,与其说互为参照,毋宁说把鲁迅当做标尺,丈量林语林语堂的高矮肥瘦,更妥当一些。鲁迅是文化巨人,是民族英雄。他是在中华大地上,用全人类文化的乳汁养育出来的。他的始终站在全人类文化前沿的伟大魅力,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的爱,他跟一切强权进行顽强斗争的精神,他对人的价值的勇敢捍卫,使其他各色各样的文化人士,都显得不够高大。林语堂虽然著述甚多,但在鲁迅面前,也只能算是参天大树旁边的一棵冠盖如云的梧桐。


 鲁迅与林语堂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知我者,谓我心忧——记林语堂与鲁迅文/张素闻1924年,《语丝》创刊的时候,年未三十的林语堂便与长他十四岁的鲁迅站在一起,那时,林语堂与鲁迅一样热衷政治,思想和行为都很激进。1925年冬,林语堂曾走上街头,拿竹竿和砖石,与学生一起,直接和军警搏斗,为了他心目中的真理,甚至不要“脸面”,写《祝土匪》这样的文章。鲁迅创《莽原》的时候,林语堂也是重要撰稿人。1926年,鲁迅打落水狗的时候,林语堂在《京报副刊》上登出自己绘制的《鲁迅先生打叭儿狗图》。“《语丝》全盛时代,林语堂扯起了革命的旗帜,他反封建的战绩和鲁迅是不相上下的。……(鲁迅)发起所谓打狗运动,把章陈攻击得体无完肤,而林语堂正是那时打狗运动的急先锋”。林语堂离开北京去厦门大学任文科主任兼国学研究院总秘书之时,力邀鲁迅,林语堂凡事积极,对鲁迅的生活都很操心,给许广平的信中也有提及。由于校方领导的缘故,厦门大学乌烟瘴气,鲁迅深为林语堂担心,接着,鲁迅请辞,南下,到中山大学,林语堂也随后离开厦门大学,举家去上海。1927年,鲁迅与许广平迁往上海之际,林语堂连夜到旅馆看望,次日,又再拜访,他敬鲁迅之处,未曾有丝毫怠慢。鲁迅敏感,容易生气,他们的误会竟始于林语堂一次全无心机的对话,1929年的“南云楼风波”令林语堂与鲁迅四十个月没有交往。1932年-1933年,两人重又“相得”,林语堂办《论语》,鲁迅是重要撰稿人,萧伯纳访华,鲁迅与林语堂都陪伴左右,到1934年,林语堂创《人间世》,专登小品文:“包括一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故名之为《人间世》”,林语堂进一步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鲁迅十分不满,他认为在反动派屠刀下,没有幽默可言,因此,大写文批评讽刺林语堂,而林语堂也是个性斐然的人,依然故我。鲁迅继续直面惨淡的人生,把文学当作“匕首”和“投枪”, 怒向刀丛,刺向敌人。林语堂则对现实政治失望,对革命厌倦——“东家是个普罗,西家是个法西。洒家则看不上这些玩意儿,一定要说什么主义,咱只会说是想做人罢”。于是,借幽默来表现性灵,鼓吹闲适的艺术生活,久受西学影响的他,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找到依靠,将李渔袁枚等人的好一一挖掘,与大家一起消受。林语堂的看法在当时其实相当冷静:“今日,文学受着政治阴影的笼罩,而作家分成两大营垒,一方面捧出法西斯主义,一方面捧出共产主义,两方面都想把自家的信仰当作医治一切社会病态的万灵药方,真正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许并不比旧中国的时候强多少”。 林语堂在将近四十岁的时候猛觉自己钻入了政治的牛角尖,不如去谈社会与人生:“学汉朝太学生的清议,不如学魏晋人的清谈,只不要有人又来将亡国的责任推在清谈者之身上。由是决心从此脱离清议派,走入清谈派”。他写“只求许我扫门雪,不管他妈瓦上霜”放在书桌玻璃片下自戒,自以为:“愈是空泛的,笼统的社会讽刺及人生讽刺,其情调自然愈深远,而愈近于幽默本色”,他开始在老庄的思想中涵养他的生命,以自由主义的姿态居于世界,坦然地告诉世人:“一向喜爱革命,不喜爱革命的人”。 郁达夫对林语堂的评论是:“真诚勇猛是书生本色,至于近来的耽溺风雅、提倡性灵,亦是时势使然,或可视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挥一挥手,林语堂就作别了政治革命的幻想,转而进行文字上的革新与科学上的实践。十年相交,缘尽人散,林语堂与鲁迅各自相向而行,林的幽默与闲适不入鲁迅的眼,鲁迅的愤怒精神与斗士风格也不合林语堂的心,鲁迅虽公然拒见林语堂,两人虽文字仗不停,林语堂却始终尊敬鲁迅:“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然吾私心终长辈视之,至于小人之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早已置之度外矣。”林语堂之慈悲与胸襟可见也。鲁迅晚年,一个都不饶恕,将愤怒与谩骂进行到底,既有国难当前的斗士精神,又有知识分子的偏激与固执。鲁迅骂过的人里,陈源杨荫榆与章士钊都有待后人仔细认识。鲁迅死后,梁实秋还有《我与鲁迅》这样的文字为自己辩白,细读,梁实秋的文字中不乏贬鲁迅之意,而林语堂的文字,虽幽默如毛笔速写人物肖像,却深知鲁迅这个人,深知鲁迅之大志,也深知鲁迅之天真暴戾与痛苦,且心疼其糟践了自己的生命,知鲁迅者,林语堂也: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鲁迅所持非丈二长矛,亦非青龙大刀,乃炼钢宝剑,名宇宙锋。是剑也,斩石如棉,其锋不挫,刺人杀狗,骨骼尽解。于是鲁迅把玩不释,以为嬉乐,东砍西刨,情不自已,与绍兴学童得一把洋刀戏刻书案情形,正复相同,故鲁迅有时或类鲁智深。故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鲁迅终不以天下英雄死尽,宝剑无用武之地而悲。路见疯犬、癞犬、及守家犬,挥剑一砍,提狗头归,而饮绍兴,名为下酒。此又鲁迅之一副活形也。然鲁迅亦有一副大心肠。狗头煮熟,饮酒烂醉,鲁迅乃独坐灯下而兴叹。此一叹也,无以名之。无名火发,无名叹兴,乃叹天地,叹圣贤,叹豪杰,叹司阍,叹佣妇,叹书贾,叹果商,叹黠者、狡者、愚者、拙者、直谅者、乡愚者;叹生人、熟人、雅人、俗人、尴尬人、盘缠人、累赘人、无生趣人、死不开交人,叹穷鬼、饿鬼、色鬼、谗鬼、牵钻鬼、串熟鬼、邋遢鬼、白蒙鬼、摸索鬼、豆腐羹饭鬼、青胖大头鬼。于是鲁迅复饮,俄而额筋浮胀,睚眦欲裂,须发尽竖;灵感至,筋更浮,眦更裂,须更竖,乃磨砚濡毫,呵的一声狂笑,复持宝剑,以刺世人。火发不已,叹兴不已,于是鲁迅肠伤,胃伤,肝伤,肺伤,血管伤,而鲁迅不起,呜呼,鲁迅以是不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