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佛教》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图解佛教章节试读

出版社:陕西师大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61340073
作者:田灯燃
页数:317页

《图解佛教》的笔记-第32页

四圣谛就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四条真理苦谛:指现实世界中充满了痛苦佛教对人生现象的基本看法(人生之苦:生、老、病、死、怨憎、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
集谛:指造成痛苦的原因是渴爱。有了渴爱就有了欲望,得不到满足,产生痛苦
灭谛:指认识到要消除渴爱所带来痛苦和烦恼。消灭渴爱带来的痛苦之后,人就会摆脱轮回生死',达到涅磐的境界。
道谛:灭谛的具体化,消灭痛苦的具体方法。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图解佛教》的笔记-第三节 佛教的发展 - 第三节 佛教的发展

1.部派佛教:根本分裂和枝末分裂
根本分裂:
时间:公元前4世纪-公元2世纪
结果:原始佛教=大众部(或可称为改革派)+上座部(又称长老派)
原因:主张严格持戒的上座部反对可以灵活变通的大众部的十件事,佛教称为“十事非法”。这十件事概括地说就是比丘(受戒出家的僧侣,女性称比丘尼)日常衣食住行,另外就是能否接受金银、举行诵戒仪式的一些要求。长老们以及一部分的比丘认为要严格执行,说另外一些比丘做得不对;而另外一些比丘觉得这些小问题,可以灵活变通嘛。对这些事情看法的分歧导致了原始佛教分成了大众部和上座部两派。由于是第一次大分裂,佛教称为根本分裂。
枝末分裂:在根本分裂的基础上,分裂在两派中间继续,上座部大约分裂出12个部,大众部分裂出大约8个部,最终佛教分裂出20个部。
2.大乘佛教&小乘佛教
PS:这里的“乘”可以理解为大的车乘。大乘,就是普遍引渡众生到彼岸,脱离苦海。大乘和小乘的根本区别在于大乘可普渡众生,而小乘只能渡自己活着小部分人。
再PS:佛教的传播体系分为: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南传佛教是指传向南亚,如泰国、老挝、缅甸、斯里兰卡等地的佛教;北传佛教指传向中国、日本、朝鲜的佛教,多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以大乘佛教教理为主。
大乘与小乘区别的列举:
一、修行的目的不同,小乘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阿罗汉,到达了阿罗汉就已经达到涅槃;而大乘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成佛、普渡众生。
二、修行的方式不同:小乘主张严格戒律,强调“出世”,一般要求出家;而大乘则不一定要求出家,强调“入世”,就是与世俗紧密联系,主张使众生脱离苦海而不脱离世间。
三、对佛的看法上,大乘认为佛是至高无上的神,力图把佛偶像化;而小乘认为佛是佛教的教主,不强调偶像崇拜。
四、对涅槃的理解上,小乘认为涅槃是脱离生死轮回的一种境界,与世俗的境界是不相同的。而大乘认为涅槃只是消除无知,与世间没有根本的不同,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涅槃境界。
3.大乘的始祖:
PS:大乘佛教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中观派(公元2-3世纪)和瑜伽派(公元4-5世纪)。
中观派:
龙树:大乘中观派的创始人
提婆:龙树的弟子
瑜伽派:
弥勒:大乘瑜伽派的创始人,但事实上有无此人仍待考证。
无著
世亲:无著的弟弟
陈那
德慧
4.密宗:印度佛教的最后形态(之后,印度佛教便衰落)?

《图解佛教》的笔记-佛法经论摘录 - 佛法经论摘录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二四四)》节录
失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众生谁所生?云何常驰求?
 于生死轮转,何者为怖畏?」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众生从爱生,心意驰不停,
 众生处生死,苦为大怖畏。」
尔时,天复以偈赞言:
「往昔已曾见,婆罗门涅盘,
 嫌怖久弃舍,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而去。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四。游行经第二后》节录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是时,阿难复白佛言:「佛灭度后,诸女人辈未受诲者,当如之何?」
佛告阿难:「莫与相见。」
阿难又白:「设相见者,当如之何?」
佛言:「莫与共语。」
阿难又白:「设与语者,当如之何?」
佛言:「当自捡心。」
《佛说善生子经》节录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
「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不自护身、不护妻子、不护家属、以疑生恶、怨家得便、众苦所围,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佛说分卫比丘经第二》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有一比丘,普行分卫,一一次第,入淫荡家舍。于时淫女,见比丘入至其家舍,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寻而奉迎,稽首足下,请入就座。又问:「比丘!仁从何来?」比丘答曰:「吾主分卫,故来乞匃。」于时女人,即为施设肴馔众味,盛之满钵,而奉上之。比丘即受,自退而去。彼时比丘,得是美食甘美丰足,心中欢喜,不能自胜,数数往诣淫荡女舍。时女心念:「计此比丘守法难及。」频为兴设甘脆肥美之食,而授与之。往返不息,学问未明,所作不办,未伏诸根。见淫荡女颜色妙好,淫意为动,志在放逸。着淫荡女,口出软柔恩情之辞,怀亲附心,与语周旋彼家日日不懈。
分卫比丘覩其好色,听闻音声,淫意为乱,迷惑愦错,不能自觉。而佛经曰:「目见好色,淫意为动。」又世尊曰:「虽覩女人——长者如母;中者如姉;少者如妹、如子、如女。当内观身念皆恶露无可爱者,外如画瓶,中满不净。观此四大:地、水、火、风,因缘合成,本无所有。」时彼比丘,不晓空观,但作色视,淫意则乱,为淫女人,而说颂曰:
「淑女年幼童清净,颜貌端正殊妙好,
 一一观容无等伦,吾意志愿共和同。」
时淫荡女,见此比丘所说如是。「吾本不知凶恶贪淫,反以清净奉戒意待,谓之仁贤,憙犯罪舋。随其来言,当折答之。」实时以偈而报颂曰:
「当持饮食来,香华好衣服,
 若干种供养,尔乃与仁俱。」
于是比丘,以偈答女颂曰:
「吾无有财业,观我行举动,
 以乞匃而立,所得者相与。」
于是淫女,以偈颂曰:
「假使卿身无财业,何为立志求难致?
 如卿所作无羞惭,驰走促出离我家。」
时逐出比丘,追至祇树门。诸比丘即来诣佛,启白世尊,具说本末。佛言:「此比丘,宿命曾作水鳖,淫女曾作猕猴,故亦相好。志不得果,还自侵欺,不入正教,增益恼患。于今如是,志愿淫女,愿不从心,逆见折辱,惭愧而去。」
佛言:「乃往过去无数世时,大江水中,鳖所居游,其江水边,树木炽盛,彼丛树间,有一猕猴,止顿彼树。于时彼鳖,从江水出,遥见树木,有此猕猴,而与谈语,稍稍前行,欲亲近之,数数往返。相见有日,日日如是,覩之不懈,则起淫意,心为迷惑,污染秽浊,不能自觉。则时以偈而叹,颂曰:
「『颜貌赤黄眼而青,游丛树间戏枝格,
  吾今欲问毛滑泽,欲何志求何所存?』
「猕猴以偈答曰:
「『吾今具知鳖本末,为国王子有聪明,
  今卿何故而问我?我闻此言怀狐疑。』
「于是鳖复以偈答曰:
「『吾心常存志在卿,心怀恩爱思想念,
  以是之故而相问,当以何法而得会?』
「猕猴以偈报,颂曰:
「『鳖当知之我处树,不应与君共合会,
  假使欲得与我俱,在丛树间相供养。』
「于是鳖复以偈答曰:
「『吾所服食以肉活,柔软甘美胜果蓏,
  不当贪求不可获,当为汝致众[木*奈]果。』
「尔时猕猴以偈报曰:
「『假使卿身不处树,何为求我不可致,
  如今观我无羞惭,且自驰走不忍见。』」
佛告诸比丘:「尔时猕猴,今淫荡女人是,鳖者,分卫比丘是。彼时放逸,而慕求之,不得如愿,今亦如是。」
佛说如是,莫不欢喜。

《图解佛教》的笔记-第30页

比丘的意思就是出家的男人成为宗教的三要素:领袖、理论、参加人员(佛、法、僧)。释迦牟尼鹿野苑转法轮被定义为佛教成立的标志。80岁'涅磐于拘尸那罗城帕瓦村旁小树林

《图解佛教》的笔记-第26页

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教义是在吸收、改造婆罗门教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佛教也吸收了许多沙门思潮的观点'严格意义上说'佛教本身也是属于沙门思潮中的一支。

《图解佛教》的笔记-第28页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被人称为佛'意思是"觉悟的人"。乔达摩•悉达多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接壤地带)

《图解佛教》的笔记-第26页

僅僅對書本內容的基本概念作整理,僅作參考……括號或者--後面的內容為解釋說明。
1.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佛教產生之前,古印度占主導地位的宗教是婆羅門教(以吠陀為經典;以大梵天--相當於中國的盤古,為崇拜對象;以婆羅門種姓為特徵--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
之後,沙門思潮--非婆羅門教的總稱,耆那教、佛教等都系其中的代表。
PS:釋迦牟尼--悉達多喬達摩,生於現在的尼泊爾。而古印度也不是今天的印度,而是包括現在的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孟加拉。
鹿野苑初轉法輪:佛教成立的標誌。鹿野苑是位於印度北部的一個地方,就是在這個地方,佛教具備了“佛、法、僧”(智者、法理、追隨者)三寶。法輪,在古印度有些類似中國封建社會的“玉璽”,誰擁有法輪就可以統治整個印度。轉法輪,可以理解為傳教。
涅槃:與“圓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有相似的含義,但不僅僅是去世的意思。根據佛教的理論,到達了涅槃的境界,可以擺脫輪回的宿命,也即是成佛。(輪回:由於婆羅門教認為種姓世襲,而佛教宣揚眾生平等,於是就有了“六道輪回”一說。佛教認為,上等種姓如果今生有惡行,則來生會淪為下等種姓,甚至下地獄;而下等種姓如果修善德,來生可為上等種姓,甚至上天界。)
2.佛教的基本教義:
PS:想查查看四聖諦和十二因緣有啥關係,看到一個說法挺有意思:說十二因緣的說法比較艱深,於是釋迦牟尼初轉法輪的時候用四聖諦來說明,於是十二因緣是佛的“自受用”,而四聖諦是“他受用”之始。
四聖諦:
苦諦:人生“八苦”
集諦:又稱苦集諦。集,為招致的意思。集諦就是指招致“八苦”的根源。這裡又有十根本煩惱的說法。
滅諦:又稱苦滅諦,說明人生可以從“八苦”的輪回當中解脫出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道諦:通向涅槃的方法,這裡有“八正道”的說法。
緣起論:
“緣”,指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條件。
緣起就是依據條件而產生的意思。可以說是古印度版的“相對論”。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理論把人生分為十二個成為條件或原因的環節。
無名:不明事理;由無名生:
行:錯誤的觀念(無名)引發的種種錯誤的行為;由行生:
識:認識;由識生:
名色:名是指精神活動,色是指生理活動,即作為人的個體;由名色生: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又作六根;六入生:
觸:對外界的感官接觸;觸生:
受:接受;由受生:
愛:貪愛和厭惡;由愛生:
取:對事物的追求和執著;由取生:
有:對事物追求和捨弃之後得到的果報或者環境;由有生:
生:來生;由“生”生:

五蘊論:
佛教說人體身心構成。
色:物質,佛說色包括四大物質:地、水、火、風。(PS:四大皆空就是指這四大物質)
受:感受或感情
想:對外界的分析而得到的知覺和表像
行:行動
識:指人的意識作用(行之後得到的更深一層的認識)
五蘊的意義:五蘊就是屬於以上說的名色。五蘊變化無常,暫時的組合成一個個體,“我”其實是不存在的,人們就是不明白這一點才產生苦。
無常與無我:以緣起論和五蘊論為基礎
無常:佛教認為,世上一切事物都不會永恆存在,總會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換,永無休止。每一個事物都會經歷四個階段:
成:生成;
住:穩定的時間;
壞:變化(不穩定的狀態)
空:毀滅
無我:不僅事物的形體不會永存,而且精神也會隨之消滅,即精神主體不會永恆存在。
PS:無我的觀點與輪回、涅槃有所矛盾,既然有輪回,就需要有一個不滅的精神主體作為前提,但是無我的觀點卻認為不存在一個永恆的精神主體?

《图解佛教》的笔记-第34页

“缘起”产生世界:“缘”指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条件,但这种原因或条件不是指事物存在的根本因,而是指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世界就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依一定的条件而生灭变化的。缘起既是依条件产生之意。


 图解佛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