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思想随笔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4
ISBN:9787208055339
作者:(德)阿・叔本华
页数:416页

内容概要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
他特别专精于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非常反对和不屑于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理论。
他的一生不算风光,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1853年时,他的哲学思想才被世人所重视,不过却于1860年9月21日病逝。
1789年生于但泽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学任教时

书籍目录

译者序
论教育
论天才
论美
心理散论
论命运
论性爱
《论性爱》附录
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
论哲学和智力
伦理道德散论
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
编辑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虽然讨论的话题众多,但里面贯穿着的基本思想主线清晰可辨。叔本华这位“语言艺术家”(弗兰茨·卡夫卡的赞语)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真理裹以最朴素的语言外衣,从而让真理直接发挥其必然具备的震撼力。因为深刻,所以朴素;因为朴素,更见深刻。尼采形容阅读叔本华的著作犹如抵达了“一处森林高地——在这里,我们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感觉耳目一新,重又充满了生机”(《不合时宜的思想》)。这组代表性的论文只占叔本华全部哲学著作的一小部分,但这些论文涉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性学、美学、教育学、玄学、宗教等多个方面,足以让我们领略到叔本华这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托尔斯泰语)的思想魅力。不仅《意欲》一文的确像叔本华所说的包含比许多系统的心理学还要多的心理学知识,就是篇幅最小的《论教育》,他对教育的目的、方法短短几千字的阐述,难道是某些洋洋洒洒、不得要领的大部头教育学著作可以相比的吗?真正的思想天才与只是博闻强记的学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


 叔本华思想随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4条)

  •     这本书还没看完,篇篇都非常喜欢。可惜他活着的时候一直被黑格尔鄙视==读他的文章的时候真的感觉非常受启发,虽然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过分的孤芳自赏,还有对世人,甚至对世界的绝望,以及他令人不能苟同的对女性的看法和态度,但这并不影响我钦佩他的伟大的思辨力和洞察力。最喜欢心里散论和论天才。绝对推荐。
  •     对于叔本华的哲学研读也有些时日了,如果要写些什么,这里主要有三点。一,其关于生存的痛苦与虚无的本质与基督教里原罪的说法相吻合。二,在不可改变的内在性格和必然出现的外在动因共同基础上所决定的命运的必然性又与佛教的转世轮回不谋而合。三,但是,叔本华是不赞同把我们所存在的世界归结为全知全能和慈爱的神创造出来的,因为这一观点与现实世界所充斥的欠缺和苦难自相矛盾。
  •     Schopenhauer read the Latin translation of the Upanishads which had been translated by French writer Anquetil du Perron from the Persian translation of Prince Dara Shikoh entitled Sirre-Akbar Schopenhauer noted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his doctrines and the Four Noble Truths of Buddhism...Similarities centered on the principles that life involves suffering, that suffering is caused by desire , and that the extinction of desire leads to liberation..Philosophy ... is a science, and as such has no articles of faith; accordingly, in it nothing can be assumed as existing except what is either positively given empirically, or demonstrated through indubitable conclusions.Schopenhauer accepted Kant's double-aspect of the universe — the phenomenal (world of experience) and the noumenal (the true world, independent of experience).Some commentators suggest that Schopenhauer claimed that the noumenon, or thing-in-itself, was the basis for Schopenhauer's concept of the will.In his criticism of Kant, Schopenhauer claimed that sens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re separate and distinct abilities. Yet, for Kant, an object is known through each of them.A key focus of Schopenhauer was his investigation of individual motivation. Before Schopenhauer, Hegel had popularized the concept of Zeitgeist, the idea that society consisted of a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which moved in a distinct direction, dictating the actions of its members. Schopenhauer, a reader of both Kant and Hegel, criticized their logical optimism and the belief that individual morality could be determined by society and reason. Schopenhauer believed that humans were motivated by only their own basic desires.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叔本华的思想让人迷恋,感受他思想的智慧之光吧。
      
      论教育
      教育要从直观的印象层面开始随后让孩子形成抽象的概念,而且从概念种可以直接提取直观。
      
      论天才
      智力与意欲的分离是不获允许的,但这却是天才的条件。那些能干,甚至在实际事务中可有一番很大作为的出众人物之所以是这样的人,正是由于事物强烈地刺激起他们的意欲,并驱使他们的智力不知疲倦地探询、了解这些事物的关联。
      
      到了7岁,脑髓就已经获得其最大的体积和全部的质量。所以,毕夏12说过:“在儿童期,神经系统相对肌肉系统的比例,远远大于在其后的各个时期。但在其后的各个时期,大部分其他系统都要优于神经系统。
      
      是因为在儿童期,这生殖系统的可怕活动还处于沉睡状态,而大脑的活动已经相当灵便、活跃,所以,儿童期是无邪和幸福的时期,是生命中的天堂和失去了的伊甸园
      
      儿童清澈、无邪的眼神使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
      
      至于儿童与天才的相似基于何种原因——这几乎已经不需要我多说了;那就是:充裕的认识力超过了意欲的需要,由此导致的纯粹认知活动占据了优势。
      事实上,每个小孩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天才,而每个天才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孩子。这两者的相似首先显现为明显突出的天真和淳朴——这是真正天才的一个基本特征
      
      论美
      大自然的植物景色让我们如此愉快,其原因就在于它们表达的是平和、静谧和满足;而动物世界却通常呈现出匮乏、不安、苦难,甚至争斗的生存状态。所以,植物世界轻而易举地使我们进入一种摆脱了自身的纯粹认知的状态。
      
      一切事情最终都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正如没有一样食品或者药物可以给予我们生命元气,或者取代它,同样,没有哪一本书籍或拼命地下苦功学习可以给予或者取代我们自身独特的精神思想。
      
      
      小说家的任务不是叙述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把微不足道的事情处理得引人人胜。
      
      伏尔泰说得很对:“所有的战争不过就是偷窃而已。"
      
      各式夸大其词是报纸报道的本质,正如夸张也是戏剧的本质一样,因为报纸必须炒作每一事件,尽量地小题大做。因此,由于职业的缘故,报纸写手都是危言耸听的高手;这是他们增加吸引力的手段。正因为这样,他们就像那些一有风吹草动就狂吠一番的小狗。所以,我们必须控制自己,不要太过留意它们的大呼小叫,以免影响我们自己的消化。并且,我们应该清楚:报纸通常都只是一副放大镜而已,甚至在最好的情形下也是如此,因为那通常只是映在墙上的手影游戏而已。
      
      论音乐
      音乐必须迁就、顺从歌词,尽管音乐一点都不需要歌词的帮助;事实上,如果没有歌词,音乐反而能够更加自如地活动,因为音乐不仅要让自己的每一个音符吻合歌词中字词的长度和含义,而且自始至终都必须与歌词保持某种一致。这样,音乐也就同样背负加在它身上的、相当随意的某一目的特征,音乐也就成了教堂音乐、歌剧音乐、舞蹈音乐和军乐等等。所有这些目的、用途都是与音乐自身的本质完全不相干,就像纯粹美学上的建筑艺术
      
      
      心理散论
      只有在人的感情和欲望爆发时,意欲才不带伪装地呈现出来。
      
      在这世上只有一种会说谎的生物,那就是人类。其他种类的生物都是真实、真诚的——它们都坦白、公开地展现出自己的本质,表露自己喜怒哀乐的感觉。
      
      对于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事情,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希望尽快完成。我们急不可耐地盼望事情尽快了结,并且,当一切终于结束的时候,我们都会很高兴。只有对那总的结束,一切结局中的结局,我们才希望,一般来说,越迟到来越好。
      
      我们不会把已经占有的,或者预先就可以肯定会得到的好东西认为是好东西。这是因为所有的快感乐趣其实只是否定的,它只是消除了苦痛以后产生的效果;而苦痛或者祸害却是肯定的——它直接就能被我们感觉得到。
      
      从一开始,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就会由于琐碎不足道的小事对别人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喜好或者反感。
      
      一个人越高傲,或者虚荣心越强,那么,他就越加热切地渴望复仇。不过,正如每一个愿望在实现了以后才让我们发现这愿望或多或少只是一种假象,复仇以后的感觉也是同样如此。在许多情况下,期望从复仇中获得的快感由于同情的作用而变了味道。并且,我们做出的报复行为会在以后的时间撕扯我们的心,我们的良心也备受折磨,因为促使报复的动机已经不再发挥作用,剩下与我们面对的只是表明我们狠毒的证据。 金钱是人的抽象中的幸福,那些再也没有能力享受具体幸福的人,就只有把一门心思放在金钱上面了。
      
      
      我们可以看看博学多闻之士的情况,例如,研究过去历史的专家。这种人已经意识到了整体的存在;他们的视线超越了自己本人和生存的时间,他们思考的是世界发展的历程。
      
      因此,所有的愤怒都是俗;所有的纵情狂欢、所有的仇恨和恐惧,一句话,每一种情绪,亦即每一意欲的活动,当它变得那样强烈,以致在我们的意识里远远地压倒了认识力,使我们变得更像是一个意欲着的生物,而不是一个认识着的人——在这时候,我们就都是俗。一旦屈从于诸如此[117]类的情绪活动,哪怕是最伟大的认识天才也会变成一个最普通的凡俗之人。
      
      哈姆莱特的不朽名句中认识到这一道理:“一个人会微笑着、微笑着捅你一刀。”
      
      这与已经引用过的乔治?桑[7]的这一句话不谋而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德所带来的缺点。”
      
      对于平庸的人来说,谦虚只是诚实而已;但对于具有非凡能力的人而言,谦虚却是一种虚伪。
      
      孤单一人长时间地呆在囚室或者病房里,寂静、昏暗、朦胧,都会增加想象力的活跃程度;想象力在诸如此类的影响下,会自动开始活动起来。
      
      逝去已久的一幕往事,包括参与其中的人物,在我们的记忆中显得特别令人愉快,因为记忆把无关紧要的和烦扰人的东西都清除掉了。现在此刻却没有这一优势,所以它在我们的眼中总是充满着缺陷不足。
      
      有时候,我无法回忆起某一个外语词、一个名字,或者一个技术用语,虽然我很熟悉它们。在用心想了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但又一无所获以后,我就完全放弃回想了。然后,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在少数情况下甚至更迟一点,有时甚至是在过[128]了四到六个星期以后,当我正在思考完全不同的事情时,那要找的词就会突然出现,就好像是有人在我耳边悄声告诉了我这一个词似的(所以,一个不错的做法就是临时用一个记忆符号把需要找的字词记录下来,直到它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为止)。经过许多年对这一奇特现象的观察,我得到了下面这一可能的解释。在经过一番艰难而又没有结果的搜索以后,我的意欲继续保留着要找到这一词语的意愿,并且委派智力进行监察。这样,稍后在我的思路、联想中,一旦某个与我的目标词有几分相似的词偶尔出现——或许这词只是具有相同的开首字母——那暗中的监察者就会扑向前去,把它补足成我要找到的词;这个词也就这样终于被揪住,并被作为战利品突如其来地拖至我的面前。
      
      随便一提,眼睛是悟知官能(《论充足理性的四重根》,21章);耳朵则是理性的官能;而嗅觉,正如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是记忆的[131]官能。触觉和味觉是现实的,它们与接触联系在一起;这两种并没有理念性的一面。
      
      人们需要外在的活动是因为他们没有内在的活动。一旦他们有了内在的活动,那外在的活动就成了一种麻烦,很多时候的确就是某种可恨的骚扰和负担。
      
      论命运
      能够证实我的这一理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遵循着严格的必然性——的最突出的现实例子,就是人的“预见幻觉”。
      所有的那些偶然本身都被一种深藏不露的必然性所完全控制,那些偶然本身只是这种必然性所采用的手段而已。能够一窥这其中的堂奥就是自古以来所有占卜术努力争取的事情。
      
      “超验的宿命论”不像后者那样得自于确切的理论性知识,或者必要的调查研究——因为这些工作几乎无人能够胜任。我们只是在人生进程中逐步得出这一认识。
      
      总的说来,除非运用寓言和比喻的方法,否则,我们无法理解最深刻、最隐秘的真理。
      
      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一条循着时间方向的因果链上的某一特定一环。由于空间的关系,无数条这样的因果链相互并存着;它们并不是彼此陌生和互相没有丝毫的关联。
      
      一种看不见的操纵力量指引着我们,直至死亡这一真正的结局,亦即就这方面而言生命之目的;但这种视而不见的操纵力量也只呈现于真真假假的外象之中。在死亡的一刻,一切神秘力量(虽然它们植根于我们自己)就聚合在一起发挥作用——它们决定着一个人的永恒命运。这些力量角力后的结果就是这个人即将踏上的道路;这个人的再生、轮回也就准备好了,连同其所有的痛苦快乐。所有这些从这一刻以后都是无可挽回地被注定了。正因为这样,死亡时分才有了极为重要、严肃、庄重和可怕的特性。这也是最强烈意义上的决定性时刻——这是末日审判。
      
      论性爱
      所有的爱恋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如何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只是植根于性欲之中;它的确就是一种更清楚明确、具体特定、在最严格意义上个人化了的性欲。
      
      高大女子对高大男子的厌恶,其根源就是大自然为了避免产生过于高大的种族
      
      一个在某一方面相当完美的人虽然不会喜爱和追求异性在这一方面的缺陷,但他对这方面的欠缺完美会比其他人更能迁就和接受,因为他本人可以确保子女不会获得这方面的重大缺陷。
      
      这一代人的构成是那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思考着、盘算着的丘比特所一手操持的重要工作
      
      正是因为恋人感觉到自己正在从事着具有超验重要性的事情,所以,他们才会超越了所有尘世、凡俗的事情,甚至超越了他们自己,并使他们的那些肉体欲望裹上这样一层超越肉体的外衣。哪怕是一个最干巴、乏味的人,他的爱情仍然构成了他生命中的一段诗意的时光。
      我在《论性爱》里所阐明的这一理论:在所有的性爱里,本能引导我们、在我们头脑里制造幻象,因为对于大自然来说,种属的利益是先于任何其他利益的。
      
      如果我们循着动物的等级逐级往下考察,我们就会看到动物的智力越来越微弱和欠缺完美,却丝毫不曾发现意欲也在相应地减弱。其实,意欲无论在哪里都保留着自己同样的本性,具体显现出来就是对生命的强烈执着,对个体和种属的关心、照料,利己主义,对此外的一切冷酷无情,以及由所有这些生发的各种情感。
      
      说明意欲对智力的神秘和直接控制的一个微小和可笑、但却相当鲜明的例子,就是在算账时,我们出现的差错更多是对自己有利,而非不利;并且这里面确实没有一丁点不诚实的企图,这只是我们出于无意识的减少欠钱、增加结存的倾向所使然。
      
      世上那些最伟大和优越的头脑,经常在还没达到创造力的顶峰时,就被死神带走了;那些伟大的学者才刚刚对所研究的学科获得某一透彻的认识,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形——那所有这些都证实了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并不是智力方面的,而是道德方面的。
      
      论哲学和智力
      我们甚至可以更大胆地比喻:生命,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一个燃烧的过程,在这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光就是智力。
      
      记忆术较之于自然的记忆力就犹如假肢与真肢之比,并且,就像其他所有事物一样,为拿破仑的这一句话作出了诠释:“非天然的东西都是有欠完美的。”
      
      许多学究之所以对自己本行的学问暴露出令人诧异的无知,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310]缺乏对这些学问和事物的客观兴趣;这样,与这些学问、事物相关的发现、洞察和解释就不会给他们带来生动、强烈的印象;他们当然也就无法记住这些东西了。
      
      我们只需为美好思想敞开欢迎的大门,那它们就会造访。所以,我们在空闲、无事可做的时候,不要马上随手拿起一本书,而应该先让我们的头脑思想安静下来。然后,一些很好的想法、念头就会到来。里默在他所写的关于歌德的一本书里说过一句很中肯的话:思想的到来总是在散步或者站立之时,甚少是在坐着的时候。既然生动、深刻、具价值的思想是否降临总的来说更主要是取决于人的内在条件,而不是外在条件
      
      尽管我们的生存是如此的糟糕和窘迫,举目所见都是难以胜数的不解之谜
      
      我们情绪、心境的许多不同变化也每时每刻发挥[315]出同样的作用。因为这些情绪变化的缘故,我们所见的事物每天都处于不同的光线之中。这种情形也同样缓解了意识、思想的单调状态,其作用方式一如持续变换的日光照射在一处美丽的乡村风景:在变幻莫测、层出不穷的光线效应的帮助下,这一风景让人百看不厌。所以,处于不同的心境,我们熟悉的东西就显现出新奇的一面,并引发出我们新的看法和见解。
      
      伦理道德散论
      受孕已是罪过,出生就是惩罚; 生活就是劳作,死亡则为归宿!
      
      只有怜悯才是《圣经?福音书》惟一呼吁我们应该有的“兄弟般的爱”。由此可见,惟一适合抑制我们的憎恨或者鄙视情绪的是怜悯,而不是我们口口声声寻求的“尊严”和“价值”。
      
      根据施密特所写的《东蒙古历史》第6页所言,佛教中的首恶就是贪、嗔、痴、色欲和懒惰。
      
      一个人道德上的善或恶首先是从这个人对待他人的根本态度和心情反映出来,也就是说,这种态度、心情要么带有嫉妒,要么带有同情的特质。每个人在其自身都带有嫉妒和同情这两种彼此对立相反的特质,因为这两种特质产生于一个人对自己的状况与他人状况所不可避免作出的比较。
      
      吝啬节俭所据以出发的正确原则就是:所有快感逸乐所发挥的作用都只是否定的;由这种快感组成的幸福因而只是幻象而已;而苦痛却是肯定和实在的。所以,悭吝之人舍弃了快感享受,目的就是更能稳妥地躲避苦痛
      
      不管怎样,与他们最亲近的人在他们去世以后,就可以收获他们因自律而结出的成果。甚至当他们仍然在世时,如果遭遇十万火急的情形,我们还可以指望从他们那里获得某些救济。与一个身无分文、债台高筑、自身难保的挥霍者相比,我们能够从吝啬者那里获得更多的资助。
      
      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巨大的自我,它轻而易举就能够挣脱法律的束缚。
      
      人们会提出这一问题:如果两个人分别单独在荒野里长大成人,他们在首次相遇时会怎么做?对此问题霍布斯[8]、普芬多夫[9]和卢梭各自给予了相反不一的回答。普芬多夫相信这两人会友好地互致问候;霍布斯认为他们会彼此敌视对方;而卢梭的看法则是这两个人会彼此擦肩而过,沉默不语。
      
      事实上,这些小事情经常最能帮助我们认识这一个人,因为在处理更重要的事情时,人们会更加小心控制自己;但在小事情上他们会疏于防备,只循着自己的本性行事。
      
      论生存的痛苦和虚无
      正如没有了大气的压力,我们的身体就会爆炸,同样,人生没有了匮乏、艰难、挫折和厌倦,人们的大胆、傲慢就会上升;就算它不会达到爆炸的程度,也会驱使人们做出无法[385]无天的蠢事,甚至咆哮、发狂。无论何时,每个人都确实需要配备一定份额的操劳,或者担心,或者困苦,正如一艘船需要一定的压舱物才能走出一条笔直和稳定的航线一样。
      
      很值得我们羡慕的人是没有的,很值得我们同情的人却难以胜数
      
  •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很诱人,但一定要跳出来,因为他的学说终点是寂灭,而不是涅槃,更不能升华。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还没看完
  •     叔本华原来是一枚笔直的大直男啊~可是直的好可爱~ 目前为止最喜爱的一个哲学家了吧,虽然他的思想并不完全赞同 值得多读!(:3 )~
  •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第一次看很有意思,第二次看也会很有意思。总之经得起漫长岁月的反复咀嚼而不觉得枯燥。大概这就是好书的意义。
  •     特么城府太深了有没有!!!
  •     常识不是理所当然 而是应该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事物后长期得出的结果
  •     今年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看到三分之二,要看别的书,暂时搁置吧。算是西方哲学启蒙,叔本华的语言很流畅很有趣,意欲高于认知以及关于教育、天才、性爱的理论让人印象深刻。百度了他的生平,这人也,挺有意思。嗯,回来要看完。
  •     很赞!人要有远见
  •     努力学习,谦卑的看
  •     韦启昌的译本比之前看的其他译本好。
  •     床头读物
  •     一本受到佛教教义启发,由个人经历孕育,有着广博学识和透彻见解融合而成的书。其中论教育写的真好
  •       前几个月一直忙于工作,每天下班后都累得跟狗一样,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读严肃的作品,只能靠听音乐或看些不需要动脑子的白痴言情小说调节心情。现在的单位还好,同事不错,待遇也说得过去,但是我却越来越迷茫。我不求权不爱钱,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不过是每天有好书看、有好音乐听。但由于工作繁忙,近5个月只读了不到10本书,真不知道这工作值不值得我放弃这么多。
      
      还好最近单位组织入职培训,在安静的校园里住了10天,暂时摆脱了外面的浮躁繁华,心情慢慢安宁下来,也有些空闲时间去看看书了。这本书原本是半年前买的,已经读完大半,但进入这个单位之后再没打开过,剩下的几十页一直到拖到现在才读完,实在是惭愧。
      
      总体来说书还是很好看的。叔本华文笔优美,他的文章像优秀的小说一样读起来兴趣盎然,丝毫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他喜欢用比喻来阐述他的理论。这样做的优点是直观易懂,让没有哲学基础的读者也能明白他的意思,但比喻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一样事物能完全准确无误地说明另一样事物,而一些似是而非的比喻更是有误导人的危险。他经常引用俗语、名人名言来验证或反驳论点,这种不严谨的逻辑推理很难让人信服。我看的哲学作品不多,不知道哲学家一般是怎么推理的,但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只有像数学公式一样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的推理才真正有说服力。
  •     哎呀妈呀 句句说到心坎里 好多想法我都有过只是没听过别人说也无从证实 之前看过脑科学的书但是都没谈到我想看的,此书真的太适合我了 看来看脸是没错的哈哈 我想说双鱼座男生是天才的可能性更大(叔本华就是双鱼座) 林俊杰就是叔本华所说的天才 我也是!第一本叔本华 哲学的开始 读完感觉世界清净了不少!
  •     实在好,叹为观止!我们要洗掉少年时期社会、学校、家庭给予我们错误的概念教育,要花掉一生的时间,还不一定成功。——叔本华:《论教育》
  •     。""我们习惯于这样的看法,我们就会实事求是地调节对生活的期待,因此也就不会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艰难,痛苦,烦恼,匮乏以及种种讨厌,可恶的事情视为奇怪和意外”。
    ——真的可以做到这么淡定吗?觉得很难。
  •     如生活情趣般娓娓道来,简单明了
  •        记得叔本华在他的美学随笔中提到,写作如同打猎,将写作的猎物先养起来,过一段时间再着笔不迟。这句话我很认同,因为个人的经验,有时刚读完一本书时往往会兴致盎然、浮想联翩,但是提笔写出来的东西,乍一看文章或许可以达到对作者形式上的临摹,但是论其内核却往往掺杂的是自己情感的一种宣泄,过犹不及,画蛇添足之处更是无助我们对作品特点的把握。相反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沉淀,等到自己的心境日趋平稳时再写,或许此时的你已经不再能“临摹出”作者的文彩和风格,但恰恰此时“忘却了形式的直白”才是个人对书中具有价值的收获和启示。
       叔本华的语言
       在阅读叔本华思想和美学随笔中,其语言的朴素、清新、流畅的风格。相信读过他作品的人都会印象深刻,但即便如此,他思考的那份生动性,以及那栩栩如生的描述,却没有因为缺少华丽辞藻的衬托而打折。甚至在被他文风的感染下我们可以这样论断:对于一份思考的描述,任何形式上的表达都是不足或过犹不及的,而尽可能弥补的唯一途径就是尽可能准确的将她描述,用语言抓住脑中一个个灵动的瞬间。而这分语言他无需点缀一些无意义的辞藻,他只是媒介只是手段,任何对文字上的锦上添花,都会令人觉得多余和碍事。
       也就是说,真正有趣的作品,如果可以,音乐,绘画等手段,可以更为贴切表达其思想的话都可以被运用,但他思想的独立性却不会受制于形式的束缚。如果一个人要清晰的表达自己思考的内容,那华丽的辞藻或过多形式上的语句只会成为其表达过程中的障碍和缀余,而如果一个作品让你在这样的方面驻足太过的注意力的话,那读者的表现就好像是在盲人摸象一样滑稽可笑。
       就好比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需要的是青砖厚瓦而不是什么雕梁画栋,
       华丽的文辞固然会使文章看上去龙飞凤舞,但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对袁绍的讨贼檄文的评价:有文事者,必须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不足何!个人若是要执着于表达他的思想,并自信于自己的所思所感的话,恰恰不会选择那些有太多过分渲染的词句,反而无病呻吟的。因为一个人的语言同样也是在成长的,而过度的填充和修饰是无益于表达的,他甚至会成为你认识上的阻力和盲点。
       叔本华的语言就如同观看一座爆发后的火山,只看他语言的形式就能想象到他喷发时的壮烈和雄浑。而叔本华的语言的特性,更直接令其在书中的引用显得十分贴切恰当。
       叔本华的引用
       说到叔本华的引用,就个人看来,其文中的引用富于意境,且很好的把握了引用者、读者被引用者的彼此关系。
       语言本来就是十分片面的表达方式。而读一般作品的引用结构,其文总是先引出“名句”再依照自己的立意借题发挥,劣者则望文生义狐假虎威的显示自己的信息量,唐突的将别人的东西拿来给自己撑门面,狐假虎威,粗暴而无心意。即便有时引用得体,令表述者的内容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但是归根结底这样的引用却是通过降低引文的价值的低效借鉴。
       在其有引文的段落中,读者最直观的印象就如同亲身经历着一场庄严的加冕仪式,引用者就如同一名主持仪式的主教,读者则成了台下目睹这场仪式的嘉宾。过程中,引者自己语言如同祷告的祷文,勾勒出作者清晰地思路和脉络,并将气氛逐渐烘托渲染至高潮,筑起读者思绪的波澜和激荡的思绪,并屏息凝神于之后的发展,达成一种认识上的同步,就在这一刻被引用的句子,如同镶有宝石的王冠被戴在了引言作者的头上,在那一瞬间,被引用的先贤,引者,阅读者三方达成了一种默契。
       叔本华的意象思维
       这个是我最想说的,在我看来前面说的不过是叔本华的思想的表,论去其内里,我想说叔本华的抽象思维能力,更确切一点说不如说是他的意象思维能力。在这里我并不想生硬的引用有关于意象思维的定义,只引用之前读到过的一句关于这种思维特征的描述,这是一位物理学神童泡利(Pauli)所说:“从最初无序的经验材料通向理念的桥梁”,乃是早就“存在于人类灵魂中无意识领域”的“原始意象”,“他们不是被思考出来的,而是象图像形一样被感知到的”,因此,“千万不要断言理性认识所建立的东西,是人类理性唯一可能的推测。用这句话可以十分恰当的描述,本人对叔本华话这种意象思维的理解。那种不受形式束缚,而自由思考的灵动,会令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惊喜不断。
       当然,除了借助上面的引句,我也有自己对叔本华的这种意象思维加以说明。在个人的感官中,叔本华的这种抽象思维,就好像一个凸透镜,在这“透镜”所到之处,那些平常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通过这个透镜,其相似的性质和原则被折射并聚焦于一点,而将其至于我们思考的对象时,借助这种“聚焦”的特质,事物的表象被穿透,一种抽象的“原则”拜托了形式上的片面和孤立,如同能量一样被释放出来。反之,再借助这种“原则”反置于我们这个世界的诸多事务中,就会感到这种“原则”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这样的富有穿透力的思考,如同渗入你的骨髓,打动你的心灵,甚至会令你在触觉、视觉、听觉,过程中被不停的被他所吸引。也正因为如此尼采对阅读叔本华作品的形容才会如此生动------- “一处森林高地,在这里,我们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整个人感觉耳目一新,重又充满了生机”
       同样,这也与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序言中对自己著作评价相吻合:一个单一的思想,不管它的内容是如何广泛,都必须保有最完整的统一性。..........亦即这样一种关联:其中每一部分都同样蕴含着全体,正如全体蕴含着各个部分一样;没有那一部分是首,也没有那一部分是尾。整个思想通过各个部分而明显,而不预先理解全部,也不能彻底了解任何最细微的部分。
       叔本华的悲观
       对于这点,目下我还找不到足够说服自己的解释,但是在之前其美学随笔中,其有关于论音乐的内容。让我感到,是叔本华的思维是经过极好的训练,这是他的思维不会刻意的恣意的望文生义,而这点对于一般人来说,却是难于达到的。换句话说为他思考所吸引,虽然有助于自己在认识上也有所发挥和启迪,但是在思维的一张一弛间,作为一般读者的由于不具备其所具有的思维训练,很可能在不经意间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解上的偏颇。这也就值得我们注意,换而言之,与其缘木求鱼,不如退而结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回自己,从根本上强化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思考技巧。
       当然对于这些极富盛名的哲人,我们同样不要忘记老狐狸塔列朗的一句名言:这些哲学界的大师们,就像孩子一样,是世界上最真诚,最诚实的人,尽管从他们的内心来说,是一些自私自利,不怀好意的人。
  •     透彻的天才,直破本质---意欲
  •       在我的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遇上了这本书,从中我得到了很多。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每当我低落的时候,浮躁的时候,我都会去找些哲学书,避开人群,一个人呆着。
  •     太出世还是显得有点寂寞,还是鲜活点饱满点才能勇往直前。
  •     这书应该是4年前读的,映像很深刻的,然后喜欢上译者的简练的译法了~
  •     为什么读完phd才读到这篇论教育T T 我真是用了五年证明了叔本华是对的。。。
  •     现在生存压力这么大,大学里也多半是为了以后就业而学习,很难出现真正的思想者了。
  •       梁文道前不久的那本书旨在告诉读者:针对一些公众热点话题,我们的讨论时常热烈并荒诞着,而荒诞的原因在于,民众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识。
      比如故宫该不该有星巴克的问题关键在于:故宫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而不是星巴克美国企业的身份或者星巴克自身的品味问题,把此二者作为问题的讨论焦点,是民众缺乏常识的表现。
      
      叔本华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随笔,不如说是一场关于常识的阐述,而这些常识发生在人的喜怒哀乐上。
      
      比如说忧郁这种状态是什么?
      忧伤,愁闷——这种解释来自《现代汉语词典》,无疑让人失望。而青春期的男女有能力把忧郁两个字扩展成一篇无聊的文章。其中包含无数特定而缺乏想象力的桥段,比现在哪首歌在耳机不断循环,看到你留下的XX想到了XX等等。
      这也是缺乏常识的表现。
      
      忧郁就是对于眼前的一切怀有一种没有由来的恼怒以及不快,为将来某一杜撰的不幸而毫无根据地担忧——《心理散论》
      这不完了呗
      
      关于文青们总显得闷闷不乐
      一种完全虚假的人生观通过小说强加给了青年人,同时,这种人生观又激起了他们对生活的期望,但这些期望却又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论教育》
      
      关于鄙视
      只要他想让别人知道他根本瞧不起别人,那他已经流露出了某种尊重的痕迹——《心理散论》
      
      关于色即是空
      情欲建立在一种错觉之上——这种错觉把只是对于种属才具有价值的东西误以为对于个体具有价值,所以在种属达到目的以后,这一幻象就消失无踪了——《论性爱》
      
      关于人之初
      意欲无论在哪里都保持着自己同样的本性,具体体现出来就是对生命的强烈执着,对个体和种属的关心照料,利己主义,对此外的一切冷酷无情——《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
      
      说这是一本常识普及书毫不过分,如果认为常识就应该以梁文道先生娓娓道来的方式阐述,不需要太大脑力就能想明白想透彻,那也是一缺乏常识的表现。
      
  •     值得一读在读的书,缺点是,明明可以用很简洁的篇幅说清楚的道理,却写得那么臃肿
  •     这篇应该是《叔本华美学随笔》里的。
  •       单单开篇的"论教育"足以让我惊叹,正如译者序:"他对教育的目的、方法短短几千字的阐述,难道是某些洋洋洒洒、不得要领的大部头教育学著作可以相比的吗?" 我深深的被打动了,从此爱上了,我欲此疯狂快速看完,又担忧看的不太够 … …
  •     中国人大部分的常识是被灌输的,然而这种灌输又刻意地隐去了一些事情
  •       Schopenhauer read the Latin translation of the Upanishads which had been translated by French writer Anquetil du Perron from the Persian translation of Prince Dara Shikoh entitled Sirre-Akbar Schopenhauer noted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his doctrines and the Four Noble Truths of Buddhism...Similarities centered on the principles that life involves suffering, that suffering is caused by desire , and that the extinction of desire leads to liberation..Philosophy ... is a science, and as such has no articles of faith; accordingly, in it nothing can be assumed as existing except what is either positively given empirically, or demonstrated through indubitable conclusions.Schopenhauer accepted Kant's double-aspect of the universe — the phenomenal (world of experience) and the noumenal (the true world, independent of experience).
       Some commentators suggest that Schopenhauer claimed that the noumenon, or thing-in-itself, was the basis for Schopenhauer's concept of the will.In his criticism of Kant, Schopenhauer claimed that sens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re separate and distinct abilities. Yet, for Kant, an object is known through each of them.
      A key focus of Schopenhauer was his investigation of individual motivation. Before Schopenhauer, Hegel had popularized the concept of Zeitgeist, the idea that society consisted of a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which moved in a distinct direction, dictating the actions of its members. Schopenhauer, a reader of both Kant and Hegel, criticized their logical optimism and the belief that individual morality could be determined by society and reason. Schopenhauer believed that humans were motivated by only their own basic desires.
  •     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     哼!居然有人说叔本华的思想极端,不是我们世界所认同的!
  •     《论命运》一篇应该是叔本华磕嗨了写出来的....事后赶紧加了个第一段化解尴尬
  •     说实话,我还没有真正读过尼采的著作,更多看的是引论和一切评述。对他的思想略有一些了解。但是,我觉得,是个出路。我看了周国平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和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中尼采 部分。
    其中对于真理的论述,印象很深,大意是:
    也许世界的,人生的无意义是真理的存在,但是,真理不是人生的目的。我们能够站在生命之上,人生是可以超越真理的存在。
    在悲观之上,发出绞刑架式的微笑。
    --------------------------------------------------
    我觉得,尼采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承认悲观的存在,同时,他指出了人可以高于真理而存在。而从柏拉图开始,人生最高目的是追求真理,尼采赋予了真理之上的探求。
    承认悲观和无意义,比卑微和肤浅的乐观主义要认真得多,更认真地对待人生。但认识悲观和无意义,不是道路的尽头,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就像尼采提出酒神精神和强力意志(意思应该是“求强力的意志”,千万不能简单理解成“权力意志”),提出我们要站在人生悲剧之上,笑一切悲剧,以一种悲壮之审美,超越悲剧的存在。
    这只是我的一点点认识,我对哲学还认识很浅,不敢阅读原著,怕纠缠于认识论一类的东西。我目的只是希望找到指引自己的方向,所以,我也不在乎真理与否。所以,尼采强调的有力感的生命,超越悲剧和真理而存在,给了我在悲观无路之下的一个曙光。
    这是一种力感吧,或者就是尼采说的酒神精神和求强力,求强大的意志。这不同于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因为肤浅的快乐和功利主义,不承认悲剧的存在和无意义的存在,这样的人生哲学对我来说,不够有力,不够指引我活出自己的力感和人生。所以,我挺接受尼采。当然,叔本华是前驱,他无比真诚地探讨了人生问题。
  •     几年前看人生的智慧,觉的不错,这次想领略下我老叔到底是怎么个全才法
  •       要读活书,活读书。许多人读书不少结果只成了“书呆子”、“两脚书橱”。就是因为死读书的缘故。特别是古书,不可尽信,有些是作者表达自己理想社会的,而你信以为真,还謹守不放,就太迂腐了;有些只是道德文章,在社会上根本行不通,无论是当时还是现代。只可作为心灵修养之用,而有人恪守遵从,就太书呆子了;有些只是古人的发泄,有些…… 们需善于分辨。不仅整本书可如此分,而且每本书书中还可以分。
        
        有闲暇才能静下心来思考,而智慧正从思考而来。农民(穷人)为贫困和需要所迫,劳作取代了思想。他们的愚昧是不能过于怪罪的。而那种具有充足闲暇与财富的无知阔佬,则无异于荒原的野兽;市井小民,他们自由、多暇,处在喧闲、动荡、多变的都市中,使他们狡猾势利。因为终日担心衣食住行的生活,随商逐利、通俗浅近的都市特点,使他们难于产生高深的思想;只有学生,用父母舍弃闲暇而从事劳作的所得换来在校的悠闲,加上校园里聚集了一批“思想者”和大量的书,所以他们能无忧衣食住行而专注于思考和学习。校园也就成了思想的交激和迸发处。然近世市场经济侵入校园和教育体制本身的问题,使学生忙于挣钱、忙于学分、忙于交际、忙于…… ,俨然一小“社会”,已无暇学习与思考了。这世界已成了思想的荒原。只是隔段时间,看到一个发乱蓬松、面污衣诟、哆擞单薄,却有一双如猫头鹰般的眼睛的人,他也许就是仅存思想者。(学生缺少经验,都市人跳不出自己的阶级层面)
        
        
        大脑智力的发挥取决于其精力的集中,-----亦即把全部智能集中于某一个问题,这就如同凹透镜将全部光束聚集于一个点上。
        
  •        阅读此文后的第一反应——兴奋!因为终于理解了“书呆子”为什么叫做呆子的伟大原因。
      
       读书是一种概念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违背了先直观后概念的自然教育,这种弊端是“我们在青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大量地阅读,但随后在踏入社会时,我们却表现得像个怪人……我们的头脑充满着概念,并跃跃欲试地运用这些概念,但在套用这些概念时似乎总是颠三倒四……”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的经历以及很多和我一样的好好学生:)
      
       当我们从书本中抬起头,带着一身正气走向现实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变成了愤青,然后四处去伸张那些所谓的正义。时间久了,就分化成两类人:第一种接受现实,纠正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偏差;另一种,概念的错误理解使得在现实中越来越受挫,于是越来越愤,最终精神病或者自杀。
      
       庆幸自己还是个正常人的同时,又一仔细琢磨,不禁大声疾呼“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绝对没有颜如玉!!!书中怎么可能会有颜如玉啊!!!
      
       80后的独生子女,在青少年时期如果没有一位红颜知己,那么他对异性的认识只能从书本和电视上去了解。这也就是文中所讲的“概念知识”。书本和电视上告诉我们什么?你自己的理解又是怎样的?是不是特别不理解后排那个混混那么受女生青睐?
      
       BUT,我所写的上面那些空洞字句,不过是因为膜拜大哲人而产生的盲目信服,或是拍马屁,拍完之后,却又开始怀疑起来。
      
       叔本华说“概念应该来自我们对事物的直观认识”,我在这里只对世事学问的学习提出疑问(因为无关人情世故的知识先通过书本学习是被叔本华认同的)。世事学问一开始在书本中学习真的不可行吗?以后不断的纠正又怎样??难道你不觉得通过实践来纠正理论是多么科学的事情!
       让我们看一下叔本华是怎么忽悠必须直观认识是先于概念知识的。“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得很清楚:我们的哪些直观认识隶属于我们所掌握的哪一个概念,并被这一概念所代表”这又怎样?难道直观认识就都是正确的?还不是要通过书本中的概念去纠正?!
      
       SO,前面那段拍马屁的文字仅仅是赞同了“概念和直观认识缺一不可的观点”,事实上先理论后实践有什么不可?我们不都是这么做的吗?通过实践来纠正完善理论认识是多么自然的过程!!叔本华差点把我骗了!!
      
       PS: 我赞同他的论据——与世隔绝,埋头啃书本数十年,突然面对社会傻掉。
       但我不赞同他的论点——“直观认识先于概念知识”。
      
  •       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中,强调说在半心半意的基督性和同样半心半意的古典风格之间的懦弱的夹缝中生存的现代人的出路在叔本华这个伟大的教育者这里,而不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哲学贩子”(比如黑格尔)。
      
      时间已经过去1个世纪还多,现在的情况是如何呢?我想受过“良好”现代教育的诸君必会信心满满地说,比之前人,我们当然是更加民主,进步了。
      
      “在这之后是一个末人的时代,人们匆匆地行走,饮食,阅读报纸,用从各个时代的垃圾堆里翻检出来的东西七拼八凑的所谓现代艺术包裹自己疲乏的身躯,填充自己更加疲乏的大脑”
      --- 尼采
      
      没错,我想说的是,自以为“进步”了的受过“良好”现代教育的诸君,我要恭喜你们,因为你们离末人时代更近一步了。人会演变成虫子,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在今天,作为那些避免朝着虫子演化的人,即”泰坦用更好的泥土做成他们的心“的人们,看起来是更加重要了。
      
      这里用了长篇大论讲的是阅读叔本华在今天的重要性,根本没提及我们审视的焦点《叔本华思想随笔》,仿佛一幕戏剧用了太多的时间在序幕上。但是这个并不是戏剧,我也无意深入解析《叔本华思想随笔》这本极其重要的书里面的内容,因为作者已经用他最高超的智慧和清晰的语言将其展现在书本里了。
      
      顺便我要感谢译者韦启昌,对于不具备德文阅读能力的人来说,这本精确流畅的翻译成了一座照耀黑暗海域的灯塔。
      
      
  •     1论教育里的观点虽然挺有启发意义(现今建筑学的教育就是太缺乏实践了,大家都在巨大的虚空上修建荒唐的庙宇),但感觉缺乏根据,而且读者在阅读其关于教育的种种观点时,不也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吗?2论美中一开始还讲点推理,但到后面也太主观了吧3可能需要先读一下《意志》3很遗憾,后面的论述好像就有点飞起来了,写惯性,写病态性忧郁,写憎恨与鄙视的对立等等好像都缺少对其本质的分析,大谈表象。4比微信公众号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5论命运是智商下线了吗?神话都能拿来作论据?5理论上是第一本读的哲学书吧6但可能叔本华频繁拿经典做例子的根据在于它们是被无数代人肯定过的东西,自然带有着种族的共同认识。但即使可以这么解释依然掩盖不了在很多细节上的缺乏严谨。6后面有些啰嗦了。
  •     每当我低落的时候,浮躁的时候,我都会去找些哲学书,避开人群,一个人呆着。
    -----------------------------
    和你一样,适当保持与社会的距离感会自在很多。
  •     说这是一本常识普及书毫不过分,如果认为常识就应该以梁文道先生娓娓道来的方式阐述,不需要太大脑力就能想明白想透彻,那也是一缺乏常识的表现。
    -----------哈哈 寫得好。
  •       花了近20个小时字字句句读完了叔本华的这部思想随笔,非常喜爱。就像几个月前读《人生的智慧》一样的感觉,相见恨晚。
      
      在书中能够不时和作者有所共鸣,就像借着作者的文字说出了我生活的零星的不成系统的感悟。当由作者抛出的现象引发自己的思考,而这思考又恰好和作者接下来的论述一脉相承时,那种愉悦之情和赞叹之情是无法言表的。
      
      叔本华跳出了常人的思维和逻辑,以一种旁观者的角色来看待世界存在的本源和人存在的意义,其存在就似乎违背个人的意欲,即反自然的存在,对抗自然,对抗生物属性,这带给人的震撼是非常大的。
      
      这种发自内心的对真理的探寻终其一生,只忠于自己的内心,对黑格尔之流的怒斥也让我们看到了他捍卫真理的决心。而叔本华的不媚俗,不为目的进行的创作和认知活动更加的纯粹深刻,成就了他的哲学。
      
      经典总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原原本本的记录,忠于自己的内心,不去媚俗,这便是我对自己的期待。
      
  •        当我简单浏览过该书的PDF版本后,我毫不犹豫地就买下这本书。
      我们的一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伴随着我们成长其来的“人格”,这是我看后最认同的观点。起初听来,仿佛是某种唯心论,和大部分劝告人们应该注重内心修养、看轻外在钱财和名誉的老调差不多,其实不那么简单。
       叔本华用简明轻松的语调,举例子讲道理,向我们上了一堂不长不短的人生课,他教会我怎么认识人生伴随的各种财富,健康、品德、思想、金钱、名誉、地位等等,他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重要,所用的道理又让我不能不折服。
       只有你的“人格”,是在任何时候对你不离不弃,他是你最重要的财富,还有只有内心的丰富敏感,头脑的敏捷善思,才能具有品尝这个丰富世界的资格。那些身边的所谓财富,还有外在的荣誉,只有内心空虚的人才会从那里得到暂时的满足感,而且他们很快又会回到无聊当中去。只有内心的丰富人,具备不断发现新鲜的能力,才能令生命尽可能的散发异彩!
       这让我发现构成“我”的最重要的部分,不是钱财,不是荣誉,而是我们每人的内心,这些,才是有价值的每个“我”!在功利化的社会今天,对于很多被物质名利异的人来说,化无疑是当头棒喝,起码也是荡涤心灵的良药。
       最好泡上一杯茶……
       (另外,该译本水平不错,商务印书馆的版本行文干涩,可读性比这本弱。)
  •     酸爽无比
  •     呵呵,把他当成有意思的怪蜀黍就行了
  •     楼主,克氏的书我也买了好几本,认真拜读过一些。我觉得太虚无缥缈,看得太晕,可能我是学理科的,对这种跳跃思维还是有些困难。而且,我完全切入不了那种他描述的感知和敏锐。
    我印象中,克氏更多是在告诉我们:自己去听,自己去看,去敏感,去领悟,不给我们任何指导和方向,自己去捕获。对我来说,我觉得不知道哪个年头我能探索到哪个样子。
    对我来说的话,更多还是实用吧,克氏太飘渺,不知道对你如何了。
    对于自己的脑子是不是别人的跑马场,恕我直言,也太飘渺。人不可能完全独立思考,不可能一切自己探索起。在说这句话时,你们老师不也跑了你的马场吗?不必太苛求,好的思想肯定是可以读来的,只是自己做一个分析,判断,选择。就像很多道理,自己想得懵懵懂懂,别人就能分析得贴切,一下切中自己内心,不禁欢呼:“这不就是我想的吗?”,这种感觉很爽,呵呵。
    反正我自己感觉自己无时无刻都受到别人的影响,无论是我意识到的,潜意识的。就像万恶的新闻联播,还让我潜意识里觉得要相信政府,相信有人会救我们出金融危机。就像很多人告诉我平淡是真,去他妈的,没法得到当然平淡是真了。但是我不敢否认我潜意识里面还是有点平淡是真,所以,我也要摆脱这种消极的平淡是真。这就是尼采叔本华对我的影响,绝不是我自己的智慧,占了牛人的光,不要炫耀,但也没啥不好意思承认的。
  •     这样做确实挺难的...只能多降低期待...不过过于理智的生活又缺乏了激情...-_-
  •     有很多神吐槽 叔本华真的嘴超坏哈哈
  •     不同的作者翻译出来的东西有着天壤之别,有些读起来顺畅自在深刻,有些读起来拗口生涩难懂,此版本恰到好处的表现处了汉语的英语排句表达的优美。毫无偏见的带着悲观主义的色彩的哲学家的角度揭示了种种道理,读后令人对生活、人生、性等等终于有了自己的答案。特别对于那些看不懂世界的人来说在这里可以看到新的世界,原来一切都那么正常、那么清晰,只是没有大师的指引以前都看错了,值得一读。
  •     大实话看多了反而难过起来
  •     9.0
  •       严谨 专注
      
      对男女爱情的理解,真的让别的所谓的哲学家或者爱情专家,只能望其项背
      不过看起来是相当的累的。
      之前看了书 也写了点感觉,被朋友们赞 下,但是看完本书又写了个日志,被朋友们强烈赞了下,说见识又深了,还是要感谢叔本华
  •        才看过 《论教育》做个小结。
       《论教育》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时下教育的弊端,即跳出了正常的认知过程:直接从狭隘的概念开始,将知识以一种惨白的形式硬塞给学生。这种残缺的教育过程往往产生虚假的概念,而这种残缺将会伴随受教育者一生,或消耗比产生这个概念所用的多的多的时间来消除谬误(因为人们常有先入为主的习惯)。这种弊端引发了诸如把学生锁在教室里大谈自然之美好的荒谬现象。试问这样一群禁锢在空中楼阁中的学生如何有所成就。
  •     符合一个虚无主义者的美学。
  •     痛苦只因看得更远,比康德可能高一个层次
  •     典型的德国人傲慢的理解,不过确实阐述了真理
  •     难怪推荐叔本华的人那么多,他的书虽然带有一丝悲观的态度,但是却能够让我们更加平淡地对待生活中的痛苦,并且书中对于爱情的解读又是一个新的方向,不得不让人感叹果然大师的思维模式跟我们不同。
  •     “每个人都确实需要配备一定份额的操劳,或者担心,或者困苦,正如一艘船需要一定的压舱物才能走出一条笔直和稳定的航线一样。”这是一种积极的悲观吧。
  •       记得有一个译本名字叫《悲喜人生》,什么出版社记不太清楚,续是周国平撰写的。不是很厚的一本14K本书,看了整整将近三各月。在这个英雄人物早已死绝的时代,他让我们重新激起对个人意志的强烈追寻。记得费斯特的《希特勒全传》中曾说希特勒受亚瑟 叔本华影响颇深。为此他极力叫嚣德意志雅利安人的荣誉。也许叔本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对这个世界强烈的悲观而更多的还应该是关于对意志的诠释。在这里应该引用尼采在《我的生存哲学》里说:凡能吸入我著作中气息的人,他就知道,这是高岗上的空气,是使人精神焕发的空气。一个人必须加以培养以适应这种空气,否则他就会有受寒的危险。
  •       請讓我們真誠的感謝:
      
      以韦启昌先生為代表 專注翻譯國外優秀著作的翻譯人員。
      
      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不分國界的交流!
      
      叔本華先生的作品 堪稱經典。
      
      然而韦启昌先生理解透徹、細緻
      
      抓住了叔本華思想的精華之所在。
      
      我們不得不說 韦启昌才是偉大的哲學家!!
      
      
  •     天才对世界本质的洞察和分析,实在太棒,相逢恨晚。
  •     所谓常识,于社会而言是公民意识,于个人而言则是一种觉悟
    这本书打开了一些觉悟,但见仁见智吧
  •       你是否这样思考过:人生,到底是什么?你又是否想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人生?  你也许正值青春年少,在你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生活的热情,你可以把荆棘的尖锐,看作是生命对你的赏赐,你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你也许已经垂垂老矣,在你生命的终结点,回首过去,那曾经的美丽,让你沧桑的心温暖如春,你含着笑说:此生无怨无悔!  我多么羡慕你们哪!  因为,你们享受生活,并享受人生给你们带来的美妙!    但这世界上,有看透人生本质的人,尼采是一个,还有叔本华。  叔本华从来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最著名的代表,他的思想,他的著作,无不在向们生展示人生的沉重与无奈、悲苦与残酷。所以,许多怀有积极人生观的学者,对他大加挞伐。  我是一个喜欢思考人生的人,自然喜欢看哲学书籍,自然,在很早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叔本华的著作——《人生的意义》。  8月24日,到中山石岐书店闲逛,看到了这一本书——《叔本华思想随笔》,就爱上了它,并买了下来。但由于心情原因,一直没看。从龙泉学校离开之后,也没看。昨天晚上因为喝了一点酒,睡不着,又不想玩电脑,于是就把这本书拿出来,当作治疗失眠与兴奋的良药。  我又沉迷其中。    这是一本闪烁着思想之光的著作!对人生的思考与探讨,在这里,你徜徉其中,会对真实的人生有一上全新的认识。你可以快乐,但你必须了解真实;你可以幸福,但你必须了解痛苦!  更重要的是,叔本华书中充满了哲理妙语,流畅的文笔、绚丽多姿的词汇、睿智而又沉着的论述,时时流淌着散文的风韵,在你思考人生的同时,你也能受到文学的美妙熏陶!    读读这本书吧!  不管你是幸运儿,还是不幸者。
  •     你可以幸福,但你必须了解痛苦!
  •       第一次接触叔本华,是在大学,大概大一上学期刚结束,那些年,刚历经完初中高中六年苦学猛修,初进入所谓人人推崇的人人热盼的大学,大学——几乎一切完全不同于中学,没了埋头苦学的必要,没了日夜揪心的考试,更主要的是,从那时开始,就没了为之奋斗近十三年的目标——考上大学。我想,这时期正应了叔本华的话,人生总是处在需要与匮乏中挣扎,没了这两者,就会陷入极度的无聊。
      那些年,我的人生,正痛苦着。不得不再次喝起成功毒药——狂看励志类书籍,但这些,似乎再也无法拯救我了。直到在浩瀚的图书馆无意间拿到叔本华的《劝诫与格言》,哲学式的励志?看看又何妨!看完《论人世的痛苦》《论生存的虚无》,我已明白,我必须看完他,我可能将会和他纠结很久很久。从那时起,悲观的我,似乎不再悲观,因为,没有什么思想,能比叔本华的思想更让人彻底尝到彻底的痛苦了。我的大学,于人世,就在疯玩疯乐中走着……
      最近,再看叔本华,是他的《叔本华思想随笔》,更多了一份戚戚之感,倘若简单的给他贴上悲观或痛苦的标签,未免可笑。他或许很残酷,但却是很真实,很深刻。叔本华的东西就是这样,越看越有味,越看越少痛苦,触摸过他的思想的痛苦,反而没了人生的苦痛。
  •     再看看尼采
  •       天下万物各有特点,喜欢黑格尔不代表不喜欢叔本华。哲学的思想是共通的,多元的,属于全人类的。
      
      叔本华的思想属于典型的德意志式思想,奔放开阔深邃。他很容易的就将一类人完整定义,当他说“所有的天才都是忧郁的”的时候,或许“天才”本身已经被他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梵高是也,勃拉姆斯是也。
      
      “意欲通向死亡,意欲主导智力。”有时候,这样的言论也只有从叔本华口中说出的时候,你才会不觉得那样尴尬。生命就是燃烧智力,之于可燃物燃烧的熊熊烈火一样,那样的光芒,只有在叔本华的书中才格外耀眼。
      
      德国哲学的严谨保证你可以对于生活中一些确切知道的但是无法准确表达的事物可以给出新的答案。叔本华也是这样的哲学家。
      
      另外,韦起昌先生的工作值得我们赞扬。在稿酬不高的情况下坚持翻译叔本华先生的名著,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可以再接受一次最纯粹哲学的洗礼。这份坚持,让我动容。当然,我也要继续坚持,为了VALENCIA,为了SEVILLA,为了ZARAGOZA。为了更多原生态的足球,让西甲更加返璞归真。
  •     哲学家,读最多的就是他。最喜欢也是他。智慧深刻,又不装逼。
  •     这本书没有这一篇吧?
  •           近日在为一些选择而纠结不已,遂找一位老师聊了聊自己的选择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我纠结于各种放不下,舍不得,也纠结于自己的心的摇摆不定。在谈论的过程中,老师不断提到某某人很清楚自己以后要选择的方向,早就决定好了。言外之意自不用说。我承认自己的犹豫摇摆可能说明了自己的主见不坚定,这点上不如人。但是回头一想,果真如此吗?
          刚刚买了本叔本华的著作,打算拜读拜读。刚刚读了一些关于叔本华思想核心的阐述,感觉自己豁然开朗。叔本华的思想核心是人的意欲和智力,此处的智力是指认识世界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叔本华认为意欲指导智力,先有意欲,再有智力。而世俗普遍将这二者颠倒,且强加上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智力的发展决定了意欲的方向。人们总是在讲人在不断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思想不断改变,从而决定了自己的意欲,决定了自己的行为。突然感觉自己买这本书买的好及时,让困惑的我明朗不少。
          又读了第一篇几千字的《论教育》,核心思想就是一个:现在大部分的教育是不科学的,是失败的。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应该是先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在理解接受相应的概念。这样的学习是自然的,系统的。而现在的教育往往是先把各种各样的概念道理写到课本上让孩子们去记忆,结果孩子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经历的与很多自己从前学习到的不吻合,从而造成了对事物的错误判断和盲目做出一些决定。而孩子们的余生就在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中不断地来忘记从前学过的那些所谓的“真理”。我认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出现了不少心智不成熟的孩子,甚至一辈子都心智不成熟。他们之所以永远长不大,就是因为他们所有对世界的认知总是来源于旁人告诉的,书本上学习到的,而对自己经历的与自己已有的想法冲突的认知则一概否定,水米不进。在为人处世上他运用的没有一点自己所体会到的东西,往往会盲目照搬别人告诉的一切,或者是别人怎么做自己就学着去做。这种人的典型表现是小时候体现出一段时间显得少年老成,总是参与到各种所谓“管人”的阶层以体现自己所理解的“成熟”,很多的决定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别人所说做好了,长大后照做就可以了。更要命的是他的这一生都在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概念中活着,从生到死,都没有过接受自己的直观认识。这种人是悲剧的,如行尸走肉般活着,只不过操纵他的不是别人,是自己从别人那里搬用过来的思想,他的脑子里始终只有概念,只有方法,就像大树只有树冠没有树根。
          这绝对不是一个个别人群。多少孩子从小受父母在一旁的唠叨小小年纪就已经对自己的一生都有了“规划”。好好学习,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而真正做到这些的人,他们似乎很“快乐”。可是,这些根本没有过内心对人生思索和对世界深刻认识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是快乐吗?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八成也是“被幸福”了。快乐是一种充实,是一种心底的愉悦之感。这是我的理解。
          所以说,那些信誓旦旦的说我大学毕业以后就要工作,就要考研,就要出国的人真的了解自己吗?他们的这些决定真的经过深思熟虑了吗?他们忘掉了那些被灌输的虚无的概念了吗?
          我开始庆幸,庆幸自己在迷茫,庆幸自己犹豫不决。当初刚上大学时也是铁了心的要在四年后就工作,再也不读书了。可是,大半年过去,我的想法又有所改变。这是一种内心不坚定的表现?可是,你真的了解你的内心吗?连自己内心也就是叔本华说的意欲,都不了解,有什么资格说自己坚定了自己的内心?
          虽然我仍然在迷茫,仍然在犹豫,但是,我淡定了。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这些迷茫的烟云终将消散。
          十字路口踱步的人,总该比走入歧途的人更值得庆幸吧。
        
  •     财富
  •     近5年的最爱
  •     叔本华我很喜欢,
  •     看完查拉图后,我发现还没有办法接近尼采,就一直搁置了。最近在看克里希那穆提的书,感觉到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人生,是需要自己探索的,所有的大师,先人,只是一种手段。所以,我不太探究他们思想的一些具体的东西。有关叔本华,我觉得他探讨的相对具体一些。而克氏的思想,更接近“灵”。我现在读的很杂,还没系统思考过。基本是一种感觉。
    还记得高中时候,老师引过一句名言:不要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     喜欢程度快赶超昆德拉
  •     你评论的是第一章 论教育啊
    后面的呢
  •     反正都4辣雞,請大家投奔叔本華聚聚。大家多自殺好了 尼采不是壹個好的虛無主義者,他太不喪了。後現代喪逼如何重建自信?後現代喪逼根本不需要現世的自信,自我毀滅就好了。
  •     补上
  •       这是一本性质上为补录的书,是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的一些问题拿出来继续说,浅显地说。本书内容还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时候不费什么劲。从第一篇的《论教育》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哲学家的雄辩。顺着它,我发现被那些内容带进了作者的思想体系,认为确实是那样:人确实要先有客观的认识,才好拥有概念、知识,不能本末倒置,不然日后难成大器。其它方面的论述也很全面,很系统,并且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支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但是,书中的作者的一偏之见却也显而易见:对女人多方面的否定;对黑格尔,谢林等哲学家的不屑一顾甚至带着情绪式地打击嘲讽等。  另外,叔本华的人生悲观论调,依我看,是建设性多于破坏性。因为他主张的是看穿生命的空洞无聊的本质之后,否定意志,然后达到自身存在的实现。他说人们要奋斗,而不是享乐或者堕落。这点应该看到,不然会造成很糟糕的影响。
  •     说得很有道理,尽信书不如无书(包括这本书),总之看书能思考是件好事~
  •     以我為首 感謝。
    獻花。
  •       这本书还没看完,篇篇都非常喜欢。可惜他活着的时候一直被黑格尔鄙视==读他的文章的时候真的感觉非常受启发,虽然有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过分的孤芳自赏,还有对世人,甚至对世界的绝望,以及他令人不能苟同的对女性的看法和态度,但这并不影响我钦佩他的伟大的思辨力和洞察力。最喜欢心里散论和论天才。绝对推荐。
  •     叔本华之思想,真乃人类思想与文化之瑰宝。虽不能苟同其生活即幻灭,后一代只是性欲的产物等思想,但仍为其哲学魅力折服。他,作为人类的孤行者,必闪耀千秋万代。
  •       深刻的思想如同一阵清凉的流水,冲刷掉头脑里的污浊与混乱。叔本华振聋发聩的语句一针见血地拆穿某些被误解的表象,真实的本质就显露出来。所选的文章都很贴近生活,不是很抽象难懂的纯理论,理论实际相结合,简明易懂。叔本华的文字简洁优美,擅长表达,不像很多其他哲学家那样故弄玄虚。
      以及,看了后记之后真的很佩服译者,这样的精神已经很少了,致敬。
  •     √:论教育、论天才、心理散论、论命运、论性爱、论哲学和智力、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 ∅:论美、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伦理道德散论
  •     醍醐灌顶,突然觉得自己从未冷静反观过生活。
  •     大多数很好,理性的思考真是让人欣喜。第一本叔本华,哲学的开始。
  •      关于文青们总显得闷闷不乐
      一种完全虚假的人生观通过小说强加给了青年人,同时,这种人生观又激起了他们对生活的期望,但这些期望却又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论教育》
       真相了
  •     选择性的接受
  •     读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层次不够,不是很懂
  •     絮叨的淡漠客观,有营养也不乏智慧,只是对于一个本身这样的人,读点温暖的也好,蛇也得晒太阳啊
  •       我看书习惯先看作者的生平,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往往决定了其作品思想的倾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可以帮助我们去伪存真。
      叔本华一生并不得志,其作品在发表后的10几年里一度被当做废纸,而同期的黑格尔可谓风光无限。因此在叔本华的作品里处处都能看到对当时黑格尔之流的讽刺挖苦,并且用自己的理论证明伟大的作品往往都得在作者离世之后的岁月中方显珍贵。
      同时,叔本华由于与母亲的长期不和,因此从其作品中也能看出对女性的稍显轻视的态度。
      
      通过阅读了叔本华的几部作品后,大致看清了叔本华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叔本华认为“意欲”和“智力”是构成我们这一现象世界的两要素,因此叔本华认识任何一样事物都是基于这两者的本质以及两者间相互的关系。叔本华在《论教育》《论天才》《论性爱》等等方面,都通过意欲和智力这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非常完美合乎逻辑的证明了自己的结论。
      
      这本书最引起我共鸣的是《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一章,我一直相信原罪一说,即人生来就是赎罪的。因此人生的一部大历史才一直以战争,斗争,痛苦,虚无,匮乏,操劳,忧心来书写。这也与婆罗门教、佛教和真正的基督教的深奥思想不谋而合。初看来,这种观点让人丧气和悲观。但其实这篇文章让人以非常客观和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这滑稽的人生。“舒适和幸福都是具有否定的本质,而痛苦则具肯定的特性。”因此“衡量一个人的一生是否幸福并不是以这个人曾经有过的欢乐和享受为尺度,而只能视乎这个人的一生缺少悲哀和痛苦的程度。”
      这个观点又与巴菲特的搭档芒格不谋而合“我阅读前人的著作,只是为了在我的一生少走弯路,智慧地躲避可能会犯的错误”。
      
      叔本华认为"要掌握可靠的罗盘以随时辨认生活中的方向,要能够正确理解生活而不至于误入歧途,最适合不过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习惯于把这一世界视为一个赎罪的地方。""我们习惯于这样的看法,我们就会实事求是地调节对生活的期待,因此也就不会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艰难,痛苦,烦恼,匮乏以及种种讨厌,可恶的事情视为奇怪和意外”。
      
      叔本华的这篇文章深刻的揭露了生存的本质,同时也提出了人们对待生存态度的建议。这也与我们老祖宗关于幸福的定义不无二致“知足常乐”。从这个层面来说,叔本华的这篇分量很重的分析文章是相当积极的。
  •        “在这整个世界,没有比研读奥义书更令人受益和振奋了。它是我生的安慰,也是我死的安慰”。——叔本华
      
       《奥义书》的思想对叔本华哲学和美学有重大影响。唯意志主义哲学和悲观主义的大师叔本华其精神源头中也有着老子的影子。
  •     看得一知半解 但是还是有很多启发
  •     离开不幸的方向,追求幸福。黑暗,还是得懂得。
  •     是的。楼上
  •     昨晚听了段喜马拉雅FM有关叔本华,让我想起之前读过的一本书,推荐
  •     我们一方面可以领略叔本华思想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窥视到叔本华思想的偏激,这是我们不能苟同的。愿我有去其糟粕,取到其精华之处。
  •     曾爱过
  •     看起来蛮有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