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尉的女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532728466
作者:[英] 约翰·福尔斯
页数:501页

内容概要

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 1926-2005),英国小说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当过教师,后来成为专业作家。他的作品以思想深刻和手法创新而著称。

作者简介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867年的英国。富家子弟、化石学业余爱好者查尔斯·斯密森在小镇莱姆会见已经与他订婚的欧内斯蒂娜·弗里曼小姐,在海边,他遇见被人们称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萨拉·伍德拉夫。据说这个女子“很堕落”,然而她身上那种极富女性魅力的特殊气质使查尔斯倾倒;他热烈追求萨拉,导致他与欧内斯蒂娜·弗里曼的婚约被解除……
约翰·福尔斯在小说中批评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科技进步没有造福于大多数人民等种种弊端,尤其猛烈抨击了当时社会道德意识上的守旧和虚伪,人们没有自由,相互之间缺乏理解,因此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小说在创作手法上有两大特点引人注目:一是在叙述过程中作者插入各种议论;二是作者为故事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结尾,他认为这样更接近生活的真实。


 法国中尉的女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福尔斯的小说。记得那时对先锋小说疯狂地着迷,因此对福尔斯这种“元小说”的形式,由于其“新”而激动不已;后来看到巴赫金“复调”小说的论述,明白这也不过是作者(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平等对话的具体外化而已。是“杂语”而非“独白”。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规范与道德舆论最为严苛的年月,也是最为腐化堕落(色情业发达的年代,伦敦的妓女数达到最高峰,书中有统计)因而最为虚伪的年景。萨拉,一个平凡甚至低下的女人,主动把自己置于道德的对立面:她犯了淫戒,如同圣经中的抹大拉,向一个外国人(法国)出卖色相。这里有着双重的堕落:即是对传统女性道德的越界,又是对民族--国家情感的亵渎。向“我们”卖淫与向“他们”卖淫,性质与引发的后果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她的鄙视与制裁便是双重的,格外严厉。而事实是,萨拉与法国中尉的交往,根本就未曾越过界限,她仍然是处女(处女身份的政治意义--对民族-道德、对男性个体如查尔斯而言),也就是说,她的身体的纯洁,可以保证她心灵的纯洁,保证她仍然处在伦理秩序之内而不受社会的敌视与制裁。但是她没有进行辩解,基本的澄清也没有作过---她让自己越来越成为人们口中流转的耻辱的化身,沉默地认同了“法国中尉的女人”的身份。我喜欢这种疯狂的激情。就是要从道德的规范与限定中越界,就是要从制度的平均化中绽出,从而以令人眩晕的个体差异性与他者区别开来。对同一性的反抗。而这种反抗的激情,建立在对自身罪责的主动承担之上--萨拉坦然承受着如期而至的鄙视与敌意与排斥与压制,甚至,她用自身的倔强来对整个社会进行挑衅:她总是站在海堤上,眺望法国方向那子虚乌有的情人的海上踪影。这种期待的姿势,强烈地刺激着社会的神经。(真是无耻之尤呀!)而这时查尔斯出现了。作为拥有产业的上层人,查尔斯走着社会规定好的人生轨道,没有激情,没有冒险,没有陌生的发现,只有理性化的按部就班。他已经按门当户对的原则定了婚,在这份平淡的爱情里,连情欲都是受到整合与制约因而涂满虚饰的,在社会规范的底端苍白地隐匿着,冷漠,不真实。他们相遇了。他被她浑身的陌生性与危险性所吸引。她似乎就是一个象征,一个地平线,隐藏着巨大的新的可能性,因而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她决不同于那些身份确定(可用一个或几个社会范畴概括无余,也就是说,是象征秩序中主体位置上的疲惫驯服者)而可一眼看透的女人,她是否定性的黑色死亡驱力(death drive),危险,但也带有界外风景的朦胧引诱。而她的处境的艰难与危险,更引发了他保护与救治的冲动。后来,在伦敦一家低级旅馆里,他们做爱。她的处女身份也就得以证明。他已经陷入了。这种激情是他一生所未曾有过的。认识她的同时他认识了自身。他决定与未婚妻摊牌。而这时她却消失了。似乎要偏执地维持爱情就是爱情,不受任何功利目标的污染,连婚姻也不能成为目的。她是自由的,她总是从所预设的、所习惯性期待的角色中决然跳出。而他,惊鸿一瞥中看见了地平线之后崭新的景色后,再也不愿意回复到原有轨道上了,新的自我理解已然发生。否定性的解构力量。他为自己的背叛付出了代价,财产上的、社会声誉与社会地位上的。但他自由了。多年后他们相遇。脱去了一切社会覆盖物(身份、道德、阶级......)与情欲的喧嚣后,爱情似乎被还原到了最纯净的境界。这里面的角色很有意思,颠覆了男/女传统角色模式。这让人想起了《胡蝶君》,很有意思的性别角色的易位。 萨拉始终是主动的,她的选择影响与改变着查尔斯。她是主动的,而查尔斯是被牵引者。她把他从既定的社会轨道拉出,纵身投入惊涛骇浪般的激情之中。她拉着他飞升,是他的比亚特丽丝式的引导者,是拯救的化身。而他之所以能被引导和愿意被引导,正是因为精神在自由这点上的契合,是他在本能情感趋向和意识的净化反思之后的坦然承担。爱情,正是精神上的息息相通,爱情中的两个人,肯定是在同一精神目标指引下、某个惊世骇俗的犯罪事件中的同盟者和共谋者。她点燃了他,让他发现自己的心内之火而自觉更猛烈地燃烧——她如同禅宗中的点拨者,也如同康德启蒙概念中的教育者,在偶然的机缘中让人发现自身具备的先天智慧,从而回复到自律性的本真自我,从观念和制度的牢笼中突围而出--只有通过否定和斗争,才能得到至少是消极意义上的自由。这时,她又断然离开他的自性之途,而不至成为一个障碍。那么,这就是一个关于拯救和自我拯救的寓言,一个走向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的神话。智慧女神原型和自性原型的浓厚意味,使得福尔斯的小说具有了从荣格的神话理论进行解释的可能。2002年11月12日
  •     现代性爱之眼下的双重火焰 我们对历史拥有的唯一责任就是重写历史——奥斯卡•王尔德不妨先来看几段纯正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对男女情事的描写,它们原汁原味。在盖斯凯尔夫人的《南方与北方》中,读者见证了包括求婚订婚、误会波折、矛盾冰释等一些列傲慢与偏见的男女情事,它们是如何被描写的?——当男主人公桑顿在罢工风潮平息后向玛格丽特表白时,玛格丽特的反应是:“你这样说话真吓了我一大跳。这是侮慢我。尽管这是我末加考虑的直觉,但我没法不这么说。要是我理解你所说的那种情感,那我也许不会这样说了。我并不想使你气恼。再说,我们说话得轻声一点,因为妈妈睡着啦,不过你的态度自始自终叫我生气”。这段饶舌的拒绝显得不动感情(哪怕是憎恶的),克制而理性;而在两人逐渐走入对方内心,冰释前嫌时,桑顿的再次求婚奏效了,令人意外的是,叙述依旧没有表现出一丝倾心与相爱的狂喜,反而用几近冷峻戏谑的笔调写到玛格丽特的疑虑:“我怎么去对肖姨妈说呢?”桑顿表示由自己告知姨妈求婚成功,于是玛格丽特的喜忧参半的焦虑加剧了:“哦,不!应该由我去告诉她,——可是她会说什么呢?”这一刻,甜蜜的订婚荡然无存,两个个体之间的私人性事务被蒙上了家庭、道德、责任等公共领域附加的焦虑;哪怕是对女性充满欲望的凝视,盖斯凯尔夫人的笔触也埋伏着压抑与遮掩:当桑顿拜访玛格丽特一家,望着她倒茶:“一心忙着安排茶杯,一双圆润的、象牙色的手轻巧美妙地安放着茶具。一只纤细的胳膊上带有一个手镯,时常掉下来,落到滚圆的手腕上。桑顿先生看着她把这个麻烦的装饰品推回原处,比听她父亲的谈话还要留神注意得多。看来瞧着她急躁不耐地把手镯推上去,箍住自己细腻的肌肉,然后再注视着它逐渐松开——落下,似乎使他意乱神迷。他几乎可能喊叫出来——‘又松开啦!’”这一场景特别有意味,盖斯凯尔夫人有意无意描绘出一种情欲荡漾的氛围,然而色情的描写不是目的,毋宁说色情的氛围中那一“悬而未决”的状态,那一满足之前的刹那被永久延长的欲望平面。“几乎可能喊叫出来”而没有,意味着桑顿把对富有肉感的手腕以及手镯的关注换喻为单纯的恋物癖式的迷恋,凝视一方面构成了对女性的虚幻的占领,以满足作为男人的桑顿的观看冲动,另一方面又有效地限定了作为清教徒式的维多利亚绅士的实际克制行为。这一切描写是客观现实的——如果是从维多利亚社会学家梅休的著作、从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以及其他材料中寻找印证的话。以历史学家般的坚毅精神写作《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福尔斯也不厌其烦的告诫读者维多利亚时代是怎样的:那时的人们往往一生都在理想中过日子,认真履行义务,女性备受尊重,每一个布道坛,每一家报纸的社论,每一次公开演讲,都喋喋不休地宣传婚姻的神圣性(及婚前贞操的重要性)——而作家们,秉持着最严肃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对“性生活”这一领域避而不谈。这就是盖斯凯尔夫人、狄更斯(——想一想多么荒唐,《远大前程》中的埃斯苔娜被塑造成“专门引诱男人进行报复”的形象,却连一丝引诱的行为都没有实施)、勃朗特姐妹们对待严肃问题的方式:不公开谈论。那么,《法国中尉的女人》又如何?埃科在《玫瑰之名》里暗示:“我发现了作家一贯知道(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们讲述)的是什么,一本书总是要讲到别的书,每个故事所讲的都是已经被讲过的故事”,这似乎意味着一切的故事就只不过在互文的深渊里彼此交叠,《法国中尉的女人》从故事层面上来说,也不过是一个渗透着过往无数故事之影的陈套,但从叙事层面来看,当福尔斯开拓出两套叙事空间与多维度叙事支流时,真意显现,他透过现代性爱之眼,窥视维多利亚时期生活,撕毁了长久覆盖着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面纱。固然,历史与文学都是话语,两者却能通过建构表意体系去塑造过去的意义,也就是说,意义和状态并不存在于事件本身(从反本质主义角度来看,“本身”这一概念也不可信),而在于把事件转变为“历史事实”的语境与体系中。福尔斯站在了语意天桥的一段,另一端则是梅林、皇家委员会的报告、传统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家,两者都力图掌握权力对历史事实塑造性状、确立秩序与拿捏形态。他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以现代人的感官体验诠释十九世纪的道德生活,以历史元小说的手法毫不客气地粉碎了一个时代的神话。没错,十九世纪的妇女们备受尊重,但这“同时也是一个花几镑钱便可以买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的时代”;各地喋喋不休的道德君子们宣扬贞洁,但“上至王储下到达官显贵,许多人都有着偷偷摸摸的私生活,人数之多,超过或几乎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那个时代,妇女们的衣服把肉体遮盖得比任何时代都严实,但对雕刻家的评判却要看他雕刻裸体女人的水平。在那个时代,任何小说、戏剧、诗歌等方面的著名文学作品,在色情描写上从来都不超过接吻的程度,然而,带色情描写的通俗作品的发行量却是空前绝后的。”确然,据资料显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描述隐私问题的小说数量庞大,以至于维多利亚小说一度成为“色情小说”的代名词,而卖淫现象则是当时社会最大公害……不断被发掘的资料使天平倒向了福尔斯一边。不管人们多么怀念一元论的、本质化的、超验的历史概念,后现代主义者福尔斯在对过去的形式、语境和价值观进行评说和与其对话时,毅然摆脱了恋旧情绪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了迥然不同、令人惊诧的描写。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性欲”、“肉体”、“野性”、“情欲”是毫不避讳就提及的词汇,胸怀满溢的力比多的人们往往为之所驱动,摆脱了现实主义手法中全知全能的操控,“自由放任地”驶向善与恶的彼岸。三角恋关系中的男主人公查尔斯绝不是我们在寻常十九世纪小说中常见的谦谦绅士,福尔斯毫不客气地介绍他为一度是为了性欲而全欧洲旅游的男人,即使在小说结尾遭受双重挫折,远渡欧洲大陆与北美时,肉体上依旧是不甘寂寞的。女主人公欧内斯蒂娜当然克制的多,更绝不是没有肉身感觉的木头,她:“偷偷地给自己定了一条戒律。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身体上产生性冲动的反应,使她想到那种事儿,她便在心里默默地说:‘我无论如何也不干’”。如果具体地比对盖斯凯尔夫人的《南方与北方》,那么清教徒式的、传统维多利亚式的克制与现代感情与感情审视下的放任情绪简直如冰炭同炉:当查尔斯向欧内斯蒂娜求婚时,两人情绪激动,“眼里噙满泪水,他们的手碰到了一起,他拥抱了她。他们没有接吻。他们无力接吻。天生的性本能被无情地囚禁了二十年,然后大门豁然敞开,囚徒怎能不激动得啜泣一会儿呢?”,在几句体己话之后,“他们便孩子般地热烈亲吻着。”而之后两人的每次见面,几乎总是情感热烈奔放的描写:“他跪在她的身旁,握起她的手。‘小乖乖,你永远是我的好乖乖。’她低下头来吻他的手,他则吻着她的头顶”;“她抬起头,查尔斯吻着她的嘴唇。她浑身酥软,朝椅子的一角瘫下去,热泪盈眶,满面绯红,芳心乱跳,以为自己就要晕过去了。她太脆弱,受不了这种感情的突然变化。查尔斯仍然握着她的手,轻轻地摩挲着。”在故事的三岔路口,查尔斯弃欧内斯蒂娜而去,奔向法国中尉的女人沙拉时,况味描写更为大胆真切,不再赘述。就这样,福尔斯在重构过去的时日时,不仅使结尾具有了维多利亚时期小说所根本不能想象的三重维度,更通过双重叙事空间(古与今)的交涉、背离、重合形成对话,并引发反思。像埃科形容的那样,福尔斯对现代的回答是,既不真正摧毁过去,因为过去的时日的毁灭会导致万籁俱静——这正是现代主义者的发现——更不是天真的重访,他以反讽的方式,打开了过去与现代对立的双扇门,令二者相互参阅、相互开放,令维多利亚时期的庸见脱冕——长期为假公共意志之名而行的道德共同体所压抑的肉身性、大地性(代表野性与自由的莎拉独爱徜徉于荒崖乱石间就是对大地性之爱最好的明证)、身体体验性获得了释放,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男女也通过错杂的欲望、颠倒的道德这些彼此镶嵌的涵义系统证成了福尔斯探索不止的自由观,解构出一个全新的,自由主义式的道德共同体。这一重新诠释与构建历史的努力如一簇火焰般烤炙着读者,他劝服我们相信,他并不意在否认那个可以在史料中查证的世界,他更乐意让我们通过文本质疑所有人的阐释。于是,到这里,那股在现代性爱之眼下被激活生机的火焰爆出了另一簇火苗——我们质疑梅林们的、狄更斯们的诠释,也质疑福尔斯本身的诠释,这本是后现代主义的真谛:没有谁的阐释具有一元论权威性,任何权威性有待打倒!从这一刻开始,透过双重火焰,我们便可以审视意识形态与现有权力之间的关系了。福尔斯对诠释与历史重构的自我怀疑流露在他对“进化论”与“时间”的论说中。查尔斯是福尔斯所刻画的一个富于暗示意味的形象。他的一个业余爱好是古生物学,正是因为对古化石收集的狂热点燃了他与莎拉的爱火。他所收集的化石具有极高的科学意义,因为它们是进化论最好的证据之一。在与格罗根医生的交谈中,两人如同结成兄弟会同盟般宣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达尔文主义者。医生虽然对人是猴子后裔表示不能接受,但仍谈到:“尽管如此,你上次在我们小小的争论中所说的一些东西,我还是再三考虑过的。但我希望重复一下你的观点。那是什么来着?是进化论?物种必须变化”。物种必须变化,以便生存,这一点共识为日后查尔斯背弃日渐衰落的贵族阶层的伦理教条、背弃庸俗的商业世家的买卖婚姻,选择野性聪明的“第三者”的伏笔,他意识到了他对时代与环境的超越,作为达尔文主义者的他为了适应维多利亚时代新生精神的出现而毫无疑问地选择了代表进步的某种超脱与弃绝,同时,这种“物竞天择”的观念也多少成为福尔斯对历史进行反讽重构的合理性基础:毕竟在文学进化论看来,较之于占据古典文学时代颇久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后现代的去神化、解构化精神更具有一种合理的、高明的——进步的姿态。可是问题随之而来,这种所谓的更进步的姿态与权力又是谁赋予的呢?福尔斯通过现代之眼嘲讽维多利亚时代,那么一定意味着他所身处的现代完美无缺吗?文学进化论能够实在地证成对历史的解构吗?这些矛盾是福尔斯自己也解决不了的,在浩浩荡荡的时间面前,他流露出疑虑:“进化的抽象理论令人神往,但在实践上它却徒有其表”;“世间万物大体如此:物竞天择带来的并非是完美无瑕,一切演变不过是周而复始。时间不过是海市蜃楼,人生只是过眼烟云。人总是在这生活的旋涡中徘徊游移而不能自拔。人类筑起的层层彩色幕障——历史、宗教、责任、地位——仅仅是蒙蔽现实的幻想,如同服鸦片以后所产生的幻觉一般。”这如果不是后现代主义的真谛,那么就是历史的本然:没有进化,没有高低,只有无限循环,如若这样,借以嘲讽古代的现代优越感又林根何处?不用再谈福柯所切切念念的:现代社会对性爱越来越松弛的态度乃是越来越严苛的的宰治,不用再谈马尔库塞所忧心忡忡的:性欲泛滥的社会往往只是作为极权主义社会控制政治经济后的补偿——用现代貌似自由的性爱观来谈论古代似乎根本不具有任何优越性与合理性,也即以今讽刺古的叙事建立在流沙之上,福尔斯终于也承认:“一二六七年,查尔斯带着法国人的新观念在寻求圣杯;六百年后,即一八六七年,查尔斯对经商颇为反感;今天的查尔斯可能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他对那些善良的人道主义者的大声疾呼充耳不闻……”历史是各怀目的与诉求的人们的行动总和,对历史的诠释也是意识形态与权力之争,永恒不变的只有时间,这是一条无法贴近的地平线,一如查尔斯坐在马车里想:“他曾一度有过一种错误的感觉,以为自己只知道生活在现在,忘却了过去,忘却了未来,并以为这种忘却是邪恶的、不负责任的。而现在,他对人类在时间问题上的幻觉有了真正的、深刻的认识。人们总以为,时间象是一条路,人们可以看清自己走过些什么地方,也许还可以看清自己将走向何方。但实际上,时间是一个房间,因为我们生活在其中,它离我们非常近,我们往往反而看不见它。”在现代性爱的视域下,燃烧着双重火焰。一则是对旧有历史的怀疑与重新书写的冲动,另一则却是对这种后现代的书写冲动合法性的质疑。正如福尔斯有意设置古今两个空间进行互相呼应,叙事合法性与其悖论也在后现代主义的满弓上又拉紧了一些弦。
  •     据说,这本著名小说的最迷人之处在于从20世纪的高度来观照19世纪的社会和人,对维多利亚时代进行了有趣的戏拟。可惜,通读全篇,这也正是使我微微生厌的地方。作者跳出隐匿的幕后,走到读者的身边,喋喋不休地发表自己的议论,这对我而言,是无法顺畅阅读的最大障碍。我习惯阅读结构简单不需大量思考的小说,比如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而不是这样的戏拟。从文学史上读到小说的简介,大概是:小镇上有一堕落的女人,是法国中尉遗弃的情妇。伦敦来的贵族青年查尔斯出于人道主义和好奇,想帮助她走出困境,在这过程中为之倾倒,不惜毁弃原先的婚约,欲与她厮守。不料女人悄悄离开,在随后几年的寻找中,查尔斯渐渐得知,一切都是这女人的暗中操纵,包括他的“一见钟情”和“法国中尉”。女人在故事的结尾已成为独立自由的女艺术家。我为这简介着迷。以后每次在书店或是图书馆,都有意寻找这本书。但是最终的阅读并没有带给我预期的愉悦。查尔斯是个有钱又有闲的贵族青年,但是按照19世纪的标准和他在该书前200页表现的性格,他是绝不会弃绅士地位和充满财富的婚约于不顾,去和一个名声败坏的且不那么漂亮的女人私奔,但结果是,他的确这样做了。这是令我不解的地方。他究竟爱她什么?她在码头荒凉地眺望寂寥的大海,风涨满了衣裳。这样浓郁的神秘感的确与当时上层社会精致病态的仕女迥然不同,那么,是这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特性吸引了他?使他最终踏上千里寻人不怨不悔的路途?或者,她的眼泪和若即若离对男性有着天然地吸引?我很难接受他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痴情汉,更有趣的是到最后也无法说服莎拉成为Mrs斯密森,而且意外地发现自己不过是莎拉亲手创造的一件“不纯净的艺术品”,这样的发现实在讽刺,这也意味着他这几年天涯海角的奔波和日夜孤独憔悴都是多余的,对于一个曾经有钱有未婚妻的青年贵族来说,真是挫败。莎拉则让人无论如何也喜欢不起来。从查尔斯的视角来看,她满身神秘而浪漫的气息,使他萌生了保护欲并进而发展成了不可自拔的迷恋。然而从读者视角(尤其是预先知道故事梗概的读者)来看,她只是一个富有心计的普通家庭女教师。从某种程度说来,她和夏泼有着惊人的相似,除了卑微出身,她的眼泪及艰难处境和夏泼的无赖习气都同样是满腹心计的外化。当然,夏泼的成效更明显,征服了上至王公爵爷下至贩夫走卒的各个阶层人物;而莎拉自始至终都在征服同一个人。至于目的,夏泼很明显是为了摆脱下层挤入上流社会,那么,莎拉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要骗取查尔斯的爱情,还是想要戏弄他进而达到报复整个社会的目的?或者,单纯地在自虐?然而,换一个角度来说,处在她那样的位置,我们未必有能力做得比她更好。出身低微,这是压在她身上的永远大石。假如她没有受过教育也就算了,那就一辈子也能平平和和地过去了。可惜她不仅受过教育,平日还酷爱小说和诗歌。(照今天的话来说,是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但是19世纪没有豆瓣,她作为仅有的文艺女青年,无法和身边的任何女仆或是管家分享自己的心事。)她自知是一个“出生后将来要作农夫的妻子但后来又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女人,“生来就向往和追求智慧、美与学识”。但是教育无法改变贫困而低下的处境,教育使她了解上流社会,却悲哀地无法享有。她满心沉醉在奥斯丁和司各特的文学世界里,一旦合上书,眼前依旧是下层社会。这样的处境使她不自觉地蔑视身边人群的庸俗无知,但同时,她无法为上流社会所承认接纳——不管她的行为举止多么优雅,学识见闻如何高于上层人。这种尴尬窘迫又不甘,不管是莎拉、简爱,还是更早以前的于连、裘德,都在痛苦地煎熬。她并非没有选择,她也有富裕的农场主求婚者,能解救她出下层庸俗的泥潭,但心里始终有更高更智慧的追求,是以无法停下来接受这样的馈赠;于是她在耻辱面前,极好地利用了这种时代和社会加诸其身的“荡妇”谴责,以柔弱无助的处境向“来自伦敦开明又有学识的”查尔斯伸出了求援的手;接着又使用了“欲擒故纵”“苦肉计”等方法,成功地使查尔斯深深爱上了她。并从穷人家的牛棚走进了艺术家的沙龙,大功告成。她虽然没有得到简爱的幸福,但也没有落到包法利的不幸地步,对于今天的众多文艺女青年来说,也算光明而美好的范例。本不该用这种刻薄的笔调来写她,奈何压制不了先入为主的偏见,也许是不喜欢她轻易地戏弄了男主角。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直忘不了那个凝视大海、形单影只的女人。
  •     唉,对于精神世界远比物质生活丰富的低阶层的女子,命运待她多尴尬!
  •     小的时候,看电影看文学作品,每每遇到相爱却不愿在一起的情节,我都会骂一声傻逼。后来才明白,原来这世上除了爱情,还有更崇高的东西值得我们追寻
  •     在写法上真是杰出。
  •     为戏中戏改编手法点四星。
  •     一本让人每次读来都开启另一次自省的佳作
  •     旧瓶新酒还是新瓶旧酒呢,戏拟维多利亚小说,英国人搞反讽都这么不温不火的,喂。”元小说“并不是个新鲜玩意儿啊~结构方面完全没有惊喜感啊0-0
  •     好看。
  •     小时候看的书,不记得情节啦,只是真的很喜欢这个书名
  •     只能说凑合吧,写作手法有些新意,但女主角也是 No Zuo No Die的。男主角被害的好惨啊
  •     
  •     一部小三成功挤掉原配,让男主为其倾倒一生还得不到她的励志元小说么?于是白玫瑰依然是床前明月光,红玫瑰依然扎手……
  •     多糟糕的故事,多高明的小说啊~
  •     一见钟情的暴风雨搬的激情,没落贵族最后的骄傲,作者强行给主人公一个按部就班回头是岸的结局,却反被挣脱……真是奇妙的故事
  •     战后英国小说
  •     萨拉仿佛是作者安排在维多利亚背景之下的一颗现代子弹。简直就是福柯思想的文学诠释。
  •     就是突然想起来,觉得这个女主角是我见过最神经病的女主角之一吧
  •     查尔市和萨拉谁指引谁呢
  •     萨拉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出于对查尔斯的爱情还是对这俗世的嘲弄和挑衅呢
  •     电影更具魅力
  •     请让我死在你的眼神里
  •     三结局,曾惊艳
  •     在名著系列中实属平庸,印象不深。
  •     对于三个结尾的设置都不太喜欢,但是这种新奇的写作模式确实为后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     福尔斯完败福楼拜
  •     仔细读读,那个时候的人写得东西还是挺经典的,但是真的要认真的挖掘才行。
  •     给三颗星纯属仁慈。 讨厌莎拉。
  •     看完电影阅读书本就容易的多。开放式结尾写作是一个里程碑。打破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写作。
  •     也就是结局让这部小说不致沦为二流作品。
  •     对萨拉,既有看到自己影子的怜悯,又有站在道德高地的厌烦,还有对其旺盛自我意识的嫉妒……唉
  •     补记
  •     很经典的一本书,忘不掉那个楚楚可怜的女人,也无法忘怀这个男主,当时的社会背景真的让人触目惊心,其实内心很欣赏那个 法国中尉的女人
  •     元小说。
  •     第十三章是神作!
  •     早年的盗版书,印刷质量很差,纸很薄,但好在没有错别字,并不影响阅读感受。现在的中国与那时的英国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总有着似曾相识的亲切。很喜欢福尔斯夹叙夹议的风格。
  •     不好看!!相比之下电影拍得好!“约翰·福尔斯在小说中批评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科技进步没有造福于大多数人民等种种弊端,尤其猛烈抨击了当时社会道德意识上的守旧和虚伪,因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小说的要点是好好讲故事!!!故事都讲不好抨击这个抨击那个,还什么深刻社会意义,你怎么不去当时事评论员???“小说在创作手法上有两大特点引人注目:一是在叙述过程中作者插入各种议论;二是作者为故事设计了三个不同的结尾,他认为这样更接近生活的真实。”神经病!!!你丫选择困难症是吧三个结尾?自己选不出来就一股脑儿全扔给读者?你好好刻画一下人物形象把情节写完整一点会死啊?搞到最后我都不知道你要表达个什么玩意儿!女主人公前前后后那莫名其妙的行为到底几个意思啊?
  •     有趣的对比:《包法利夫人》讲了一个文艺女青年无法认清现实、耽于幻想,最终殒命的故事;而《法国中尉的女人》讲了一个聪明女人认清现实本质、“把玩”人心,最终彻底掌控自己生活的故事。
  •     结构精妙!开始可能感觉类似于简奥斯汀或者简爱,然而女主非常复杂
  •     杰作。
  •     一个drama queen矫情绿茶碧池如何勾引已婚游手好闲下层乡村贵族贱男的故事,扯什么高尚灵魂。
  •     讲了一种奇怪又难以言明的感情,这比大多数爱情片都细腻真实的多
  •     终于看完啦!对比电影完整了很多很多,特别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背景和人物的心理。作者文笔不错,铺垫得也足够多。最有特色的是有一种书里的人物有自己的思考,能自己做决定进而采取行动,而不是作者永远上帝视角,所以有了三个结局,蛮有意思的!因为大家有一起讨论过这本书,所以能get到作者在很多细节想表达的东西,的确是本值得深挖的书,真的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喜欢萨拉那份对于“堕落”的痴迷
  •     女权主义表征下的纯粹男性叙事:暗恋萨拉是因为其“妓女”身份,毕竟她是“法国中尉的女人”,偷偷干点什么也无妨,反正她的肮脏不是我造成的;萨拉的处女身份暴露后,查尔斯的痴情不过是占有欲,仿佛占有一个处女就要终身为伴,今夜过后你永远得是我的女人。
  •     三个结局
  •     中间哲学性话题讨论有些看不到 内涵不够(哭)
  •     吸引人的故事。前面做了足够铺垫中部以后才徐徐展开。可是最终不明白她为何做出那样的选择
  •     喜欢作者夹杂在书里的各种吐槽,对于谜一样的萨拉,还是选最后一个结局吧。扣掉一星,因为略感罗嗦~
  •     此女有点神叨叨。
  •     旧小说的腔调,新小说的表达。讨论的是自由的主题,作为核心的女主,性格和思想没怎么看懂。这算是从内到外的先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