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源学概论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0-3
ISBN:9787532063918
作者:殷寄明
页数:346 页页

作者简介

《语源学概论》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


 语源学概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汉语语源学起源甚早,但由于语言文字学的依附性,一直未能从训诂学中独立出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者们运用语源学的方法去诠释儒家经典,被誉为训诂学的最高境界。的确,从事该学科的研究,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学根基、谙熟的音韵学修养、深厚的训诂学功底,还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创新和敢为人先的魄力。  《中国语源学史》是殷寄明近年来出版的四部语源学学科理论专著之一。殷寄明对当代汉语语源学的研究是系统的,既有微观的字词的考释和系源,又有宏观的理论建树与阐述;既有对学科轮廓的勾勒,又有对史的源流的溯源。《中国语源学史》与作者此前出版的《汉语语源义初探》、《语源学概论》、《形声字声符义集释》可谓是一脉相承。是一部全面研究汉语语源学发展史的专著。在以往的中国语言学史、中国训诂学史类著作或其他汉语言文字学著作中,或多或少地也提到古代的语源学问题,但连不成线,不能展示古今语源学的全貌。构建当代科学语源学的新体系,研究包括相关联的各个方面,其中继承古人、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殷寄明广泛考察了从先秦诸子到当代学者对汉语语源学各个流派的兴衰和前贤时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此书不仅对以往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在中国古代文化探讨上也有发前人所未发之处。  《中国语源学史》认为,汉语语源学早在公元前9世纪就已经开始产生,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学术流派、研究动机、研究方法等各方面都有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但长期以来,语源学又没有从训诂学及一般语言文字学的窠臼中脱离出来,没有像西方语源学那样走上科学化的发展道路。汉语语源学的发展经历了八个阶段、四个高峰期:八个阶段是指先秦、两汉、三国至五代、两宋、明代、清代、近代、当代;四个高峰期分别形成于两汉、两宋、清代、当代。近代以前的语源学属于科学前期的、传统的语源学,其历史是声训流派、语转说流派、右文说流派从合到分、从分到合的历史。书中对各学派的学术主张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有些是重新的认识。如关于声训,作者认为需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其中大量的同源词的训释可以看作是语源学流派总的渊薮,从声训中分化出了语转说和右文说语源学流派。语转说语源学派在汉代就已经形成,晋郭璞在《方言注》中继承了扬雄的语转说并扩大了应用的领域。宋代的郑樵首次提出“内转”、“外转”的说法,为语转的科学化提供了条件。明代的方以智首次尝试作语转的音韵学理据分析,清代的戴震第一次用严密的上古声纽系统来考察语转的规律,构筑了语转说科学化的框架。  右文学派在宋代发展形成为一个新的语源学流派,关于声符承载语义的问题,殷寄明在书中提出两点基本看法:一是形声字声符所承载的语义以隐性语义即语源义为最多。二是清代以来所谓“形声兼会意”中“形声、会意”的表词原理迥然不同。会意字各个构件所起的作用、所起的地位是对等的,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是不对等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形符义是单一的,声符义则是多样的;形符义均为显性语义,声符义少数是显性的,多数是隐性的;形符义具有具体性的特点,声符义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形符在承载语义的功能上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形符字无论是单用还是与声符组合,均以自身的形体显示语义,声符在显示语义时,在多数情况下具有依赖性的特点;形符所承载的是语词的附加性、区别性、限定性义素,声符所承载的则是语词的主体性、核心的义素。这些观点发前人所未发,又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作为一部语源学通史,书中还把从先秦到当代的对语源学研究做出成就的人按姓名、年代、代表性观点或著述发明等列表加以说明,使人易于把握汉语语源学发展的脉络,也便于读者去查找相应资料。《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1月05日 第八版)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不过尔尔。
  •     的确是目前大陆最好的汉语语源学通论读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