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莉妹妹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1
ISBN:9787506231336
作者:(美)德莱塞
页数:230页

内容概要

德莱塞,(Mark Twain l871~1945)
美国小说家。出生于破产小业主家庭。曾长期在社会底层劳动挣扎。青年时期曾任报刊记者和编辑,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17年后倾向社会主义,1928年应邀访苏,1945年申请参加美国共产党。德莱塞是倾向社会主义的美国现实主义作家。1928年访苏前,他的创作仍属批判现实主义范畴。写出了揭露美国社会贫富悬殊、道德沦丧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1900)、《珍妮姑娘》(1911)和揭露金融资产阶级的发家及其必然灭亡的长篇小说《欲望三部曲》(第1部《金融家》1912,第2部《巨人》1914,第3部《斯多葛》1947)。代表作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通过一个穷教士儿子克莱特・格里菲斯为追逐金钱财势堕落为蓄意杀人犯的故事,不仅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同时更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这时期作者尽管也受社会进化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且把它们运用于人物构思和心理刻画上,但他把他们跟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并未陷入生物和情欲的泥淖,反使作品具有丰满的现实主义内容和巨大艺术感染力。1928年访苏后,随着德菜塞政治立场的转变,他的创作也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这一时期的作品有《德莱塞访苏印象记》(1928),政论集《悲剧的美国》(1931),短篇小说集《妇女群像》(1929)等。德莱塞的主要作品,现都已有中文译本。


 嘉莉妹妹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嘉莉妹妹是一个很平凡的一个家庭女孩,为了生存到大城市里奔着姐姐来找工作的, 嘉莉妹妹是一个很平凡的一个家庭女孩,为了生存到大城市里奔着姐姐来找工作的, 嘉莉妹妹是一个很平凡的一个家庭女孩,为了生存到大城市里奔着姐姐来找工作的。
  •       
      《嘉莉妹妹》1900年在美国出版,在翻阅相关介绍时,所有的文学史或多或少都会提到出版时对美国文学界的震动,受到了怎样的口诛笔伐。“上帝之死”让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活力,在向工业化转型的进程中,大城市里的摩天大厦和纸醉金迷的暴发户们仿佛巨大的两极磁体,牢牢地吸引着所有年轻男女,他们满眼都是璀璨的“美国梦”,仿佛只要离开家乡,踏上芝加哥的土地,就黄金遍地,就荣耀遍地。
       在2013年看《嘉莉妹妹》,仿佛德莱赛所书写的不是一个世纪前的美国,而是发生在身边一个个无比真实的例子,嘉莉的人生仿佛是村里的翠花,二丫,和招弟,当然,在上海,她们叫Cindy, Lily和Fiona。恍如在书中穿越到现在的上海,一样的消费拜金主义,一样的社会转型期,一样的繁华都市,和一样的来大城市寻梦的背井离乡的新鲜面孔。在中国,正有千千万万的嘉莉妹妹告别他们的家乡,来到上海,来到北京,来到广州,去寻找他们口中说的机会,寻找遍地财富,尽管在大城市的代价是她们姣好的容貌以及转眼逝去的青春。
      《嘉莉妹妹》的故事就像是每期都会出现在《知音》里的故事,农村打工妹嘉莉面容娇好,来芝加哥城里寻亲,也想为自己谋得一份工作,摆脱一世贫寒的日子。在火车站遇到花花公子,为自己对城市的想象更添了憧憬与期待。在大城市中,人情总显得单薄和苍白,其实也不怪姐姐,城市的消费一定不是家里可以比的。年轻人总是有脾气的,于是出来城里的农村姑娘,第一次怯生生的去找工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国梦”“上海梦”都是为高学历,高技术的寒门学子搭建的美梦,而我们的嘉莉也许只是初中毕业水平,于是只能像是女工一样去纺织厂,去炸鸡店做最简单的无脑劳动。可是漂亮姑娘又怎能容忍自己的魅力一天一天在纺织厂里流过,更何况嘉莉是要改变人生,不是换个地方继续走她在村里的路。在万般委屈下,嘉莉第一次失业了,这时候,城市也不再像报纸,象村里回来的青年们宣传的那么美丽,宣传的那么平等和变得金子。但是,命运就是那么凑巧,在火车站碰见的花花公子杜洛埃对美丽而单纯的嘉莉可是一见钟情,二话不说,带着嘉莉去吃了顶级牛排。从没见过这阵势的嘉莉就这样沦陷了,尽管她也不知道这是来自内心的爱情火花还是雪中送炭的感激。不管怎样,嘉莉是不能回到势利眼姐夫嘉莉去住了,她留了纸条,告别贫穷的姐姐,在杜洛埃的帮助下真正感受芝加哥的繁华。杜洛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好人,尽管他只是一个做旅游的,不过,作交际的总是有付好皮囊和能说会道的嘴。杜洛埃没有见过傻傻的,纯洁的而且还长得如此漂亮的姑娘,他带她去逛商场,专卖店,给她买包包,带她吃日料,他把所有能给她的没有一丝保留的奉献了。尽管现在看来,杜洛埃很不会过日子,不过,杜洛埃算是个潜力股,如果嘉莉好好跟着他的话说不定总有一天能够幸福奔小康。
       像是所有读者所期待的那样,男主角,风度翩翩,多金又有地位的酒店经理霍斯特伍德就这样出现了。跟现在的大妈最爱的肥皂剧一样,霍斯特伍德有个冷漠的家庭,妻子控制了家里大部分的财产,每天就是新的洋装,新的珠宝和新的舞会。妻子都如此冷漠,女儿怎么能辜负读者的期望呢,霍斯特伍德在女儿的眼中除了是不用输密码的ATM再没有其他功能,谁会对一个ATM机撒娇,温存呢。在外风光,在内忧伤的霍斯特伍德理所当然的爱上了我们春节美丽而又没有心机的嘉莉。人比人不知道,跟多金,绅士,风度翩翩这般如此有男人魅力的霍斯特伍德相比,自己男人杜洛埃就像是一只灰不溜秋的老鼠,越比越让人自卑,最可笑的是,杜洛埃还一直在霍斯特唔得面前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傻话,这让好面子的嘉莉更加无所适从。接下来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嘉莉从普通人的女友一跃成了富商小三,成就了她自己的美梦。(当然,纯洁的嘉莉并不知道自己是小三)。嘉莉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充分感受到爱情的甜蜜,都是偷得枣最甜,瞒着杜洛埃的爱情也是如此。在这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嘉莉登台表扬,发现,自己在演戏上还挺有天赋,幻想着有一天能当个小明星。还没等嘉莉幻想完,嘉莉和霍斯特伍德的事就东窗事发,嘉莉倒很干脆收拾好东西离开了杜洛埃的家,倒是杜洛埃,哭哭啼啼,这才应了那句老话,谁先爱了,谁就输了。老话永远是对的,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嘉莉也知道霍斯特伍德有家有口的事实。
       剧情的转折开始出现在霍斯特伍德偷窃自家保险柜的时候。就算是酒店经理,那也只是做行政,人事的,真正的大钱都握在董事长手里。冲动是魔鬼啊,霍斯特伍德一不做二不休,拿着钱,截着嘉莉就去了真正的世界大都市——纽约。纽约那是什么地方,梦想的最中央,世界的最中央。在逃亡过程中,霍斯特伍德又急又怕,最后将偷来的钱又给人家邮过去了,当然,他的妻子也断了他的财路。在心爱的女人面前,他放弃了一切。不过,霍斯特伍德照样每天吧头发梳的油光锃亮,因为他相信,纽约比芝加哥大,机会自然也比芝加哥多,更何况,他可不是嘉莉这样的三无青年,他觉得自己可是高级管理复合型人才,总会找到更好的工作。事与愿违,纽约可不象芝加哥,人情占主导,越繁华的城市也就越冷漠。往昔的繁华和现在的落寞没有事霍斯特伍德越挫越勇,反而使他象一个真正的老人那样衰老了,他开始过上老年人的生活,不出门,看报纸睡觉。但是,他的退休生活可是建立在没有退休金和孤家寡人一个的基础上的,嘉莉看到他这样,从自责到悲伤,到容忍,到埋怨最后到出走,也只用了两年时间。两年就可以让曾经的海枯石烂变得形同陌路。嘉莉在大城市感受到了女人谁都不能靠,只能靠自己的新时代信条,她去当群众演员,当背景舞蹈演员,目的是有一天当上主角,成全自己的梦。像是霸王别姬里老师傅对程蝶衣说的,要想成角,就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嘉莉凭借美貌和天分成为百老汇的当家花旦,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于此对照,霍斯特伍德在饥寒交迫中当了乞丐,他在这两年里,迅速衰老,再也不复初见时的翩翩君子了。故事的结局,让看惯了《知音》的读者都觉得悲痛,霍斯特伍德冻死在剧院外,里面,嘉莉仍在当着他的明星,当着纽约的宠儿。由此,农村小三在城市中终成剧院明星的故事告一段落。
       在1900年,《嘉莉妹妹》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人们质疑这种消费,冷漠的社会价值观念,这简直就是对传统伦理的荼毒,无外乎当时对整个美国文学界,乃至社会伦理产生的震动。但是现在看来,《嘉莉妹妹》仿佛是一篇预言,他所讲述的故事现在就在各地发生。在嘉莉妹妹和热播剧《蜗居》里的海藻有些类似,都是相爱的男友,都是有个贫穷的姐姐,都成为成功人士的情人,到最后,成功人士都身败名裂。他们都是社会转型期间功利消费主义下的产物。但是,为什么大家对海藻的评价都不高,而现代人对嘉莉的评价比较高呢。
       首先,嘉莉从农村出来,身无长物,两手空空的农村姑娘。海藻可不一样,海藻是当代大学生,有头脑有相貌。出身,背景都优于嘉莉,因此嘉莉更让人同情。再次,嘉莉并不爱杜洛埃,而杜洛埃对嘉莉更多的是占有,是出自男人原始征服欲望,因此嘉莉的背叛却越显得无可厚非。海藻和小贝可是青梅竹马,两人彼此相爱。人们对于真爱总是报着王子和公主般的童话梦想,可是公主最后却成为有钱城堡叔叔的情人,总是让人接受不了。最主要的,是嘉莉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拼搏,当然好的机遇,也是必不可少的。总的来说,在前期依靠男人成功了解到一个城市女性应该有的特质之后,嘉莉妹妹迅速学习,脱胎换骨,所以能在各种场合一扫打工妹的特点,给人女神般的印象。后期在霍斯特伍德萎靡不振的时候,嘉莉也没有哭天喊地,怨天尤人,反而是,你不养我,那我自己养自己的果敢。当然嘉莉的狠心遗弃霍斯特伍德让人寒心,不过,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决绝才是大城市生存法则,可能人情在芝加哥这种中小城市管用,但是在纽约,只有决绝斩丢弃何阻挡自己利益的绊脚石才能真正“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反观海藻,在宋思明落马之后,挺个大肚子,一副黄脸婆的打扮,泪水往肚子里流,虽然更显可怜,却再没有了楚楚动人的感觉,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只有两个字“活该”。
       嘉莉是堕落的代名词还是新时代的励志女性。这个问题总是在讨论的时候被翻出来。或许,这就是读者眼里的“哈姆莱特“,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嘉莉的故事甚至可以当做畅销书出版,或许比《杜拉拉》更有参考价值。自古有云”笑贫不笑娼“,谁心里都有一个关于城市,关于未来的梦,追求梦想的途径不同,只要获得成功便是殊途同归。嘉莉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也很聪明的女人,她知道初来芝加哥的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于是她聪明的选择不说话,在街上,在百货商店看时髦女子的穿着,打扮,谈吐。的确,在大城市,形象便是第一要务。再后来和杜洛埃,霍斯特伍德的资助下,她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了最适合她的服装,抛去浮华,更显得她清新单纯。再次,她懂得抓住眼前的机遇,有的放矢,果敢而且不拖泥带水。在嘉莉面前的一次次机会都被她准确抓住,一次次使她的人生到了更高的层次。第一个机遇就离开姐姐家,去了杜洛埃的公寓,使她初步感受到大城市丰富的一面;第二个机遇便是接受霍斯特伍德的求爱,或许在爱情之下,嘉莉明白更高层次的人带给她的是更高层次的人生和阅历,这一次选择,也不无意外的把家里带到了世界中心,纽约。第三个机遇就是离开霍斯特伍德,选择自己奋斗,登上百老汇的舞台。敢于放弃有时候更困难,因为霍斯特伍德毕竟是自己深深爱过的人,嘉莉的人生中已经深深的烙上了这个男人的烙印,或许,嘉莉一心软,她就永远做伺候霍斯特伍德的老妈子了。所以,嘉莉敢作敢为的决绝和勇气是她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嘉莉的功成名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嘉莉是幸福的吗,嘉莉最后获得她所想要的人生了吗?小说的最后一句是“In your rocking-chair, by your window dreaming, shall you long, alone. In your rocking-chair, by your window shall you dream such happiness as you may never feel.“。 不管嘉莉穿的是绫罗绸缎,喝的是拉菲美酒,进出前呼后拥。嘉莉总归是寂寞的,她现在算是”真正在宝马里哭“。只不过,就算她不离开霍斯特伍德,她就是幸福的吗,他要每天看着霍斯特伍德衰老,给他做饭,给他洗肮脏的衣服,看着他逐渐稀疏的白发,和日渐松弛的皮肤。这是嘉莉,或是在上海的嘉莉们能够接受的吗。这样,他们也不会快乐吧,既然都不会幸福,那么不如让物质充裕,至少,不用考虑每天只能用多少钱吃饭,每年只能买一件衣服。至少在这些锦衣玉食面前,嘉莉是幸福的。或许这就是漂亮女人在大城市的辛酸吧。
      当然,还有千千万万不愿意做嘉莉的年轻人,最终回到了芝加哥的周边的农村,在哪里开垦种天,在人情社会里嘘寒问暖,这样或许也是幸福吧。
      
      
  •       人们总爱使用情妇,诱惑,堕落等尖锐而夺人眼球的字眼来勾引人们的兴趣,来批判那些不符合社会道德的人们,但是在未知的道路上,谁又能真正的知道自己真正的追求是什么,改变并不是瞬间的,总是随着时间一点点积累的,在这个未知的世界上,我们一点点的妥协,一点点的怀疑并打破我们当初的信仰,当初的坚持,但这不是真实的生活吗。这些打破的东西,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它已经不适用了,就是这样,当嘉莉和杜洛伊在一起的时候,她觉得这样就是最幸福的,当她和伍德在一起的时候,她觉得这就是最幸福的,当她和阿姆在一起是,她又有了新的追求,视野一天天在开阔,追求也一天天不一样,不存在什么背叛,堕落,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的成长的。相反,伍德的遭遇确实让人同情,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一个高贵的人是如何沉沦的,他这样才叫沉沦,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才是可悲的。嘉莉是幸运的,你别管她跟了几个男人,至少她不靠这个挣钱,她的每份感情都是真的,最后她也实现了社会上的成功和认同。
  •     Drouet给Carrie的是20美元, Two ten-dollar bills.
  •       (一)嘉丽妹妹是如何被“利诱”的
      Chapter 1至Chapter 7 写了Sister Carrie 从位于Columbia City的家,坐火车至繁华的Chicago(德莱塞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跟芝加哥分不开,因为他本人深深地被芝加哥吸引),探寻机会的第一阶段。怀着获得更好的生活、打破家乡死寂般的生活,18岁卜卜脆的Carrie决定闯进芝加哥这个五彩缤纷的城市。
      
      好多时候,出走或者是改变生活的轨道,都是因为不甘心--不甘心青春白白流逝,不甘心败于死亡,不甘心未曾成功或失败。而小镇姑娘到大城市,通常有两种不同结局:升华成为更高品格的人,或是堕落成为物质和道德败坏的俘虏。嘉莉妹妹的命运会是通向哪条路?
      
      这是我第二遍看《嘉莉妹妹》,第一遍是在初中时,从老爸书柜偷来看的中文版。现在看的是便宜印刷的英文版。我知道嘉莉妹妹的结局,可是细细研究她的“被利诱”,别有一番滋味。
      
      不知是她好运还是不好运,在火车上她遇上一个喜好追求女人的Drouet。Drouet是在旅行推销员,外表讨好,嘴巴自然上过油。他并不是坏人,可是他肤浅、爱享受、并热爱温柔乡。德莱塞是这样形容他的:
      
      “Good clothes, of course, were the first essential, the things without which he was nothing. A strong physical nature, actuated by a keen desire for feminine.”
      Drouet得知Carrie的地址,答应会去找她,可是事实上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只有小Carrie,心中被Drouet的温柔touch了一下。
      
      两人在火车站分手后,Drouet就投入到他的社交圈子里,而Carrie则开始了她在芝加哥Dream-crushing life。Carrie的姐姐与姐夫是典型的中下层劳动者,生活拘谨进而使他们性格变得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可是怎么能怪他们呢,这类人物总是期望通过hard work 去获取幸福生活,一个钱一个钱地抠着省着,杜绝一切花钱的娱乐,不行花钱的慈善。他们无法理解Carrie为什么不满意工厂工$4一周的工作,为什么不克忍一点,心中埋怨多双筷子多张嘴。而Carrie则觉得这样的生活压抑无望、生不如死、没有任何意义,不愿一辈子沦落成为粗俗的工厂女工。
      
      Carrie向往美丽,希望有漂亮的衣服,吃住好的东西。这种物质欲望跟她心中保持纯洁和独立的道德愿望冲突,最终是物质欲望取胜。
      
      她不是没有试过用自己双手去挣面包。她走遍大小商店、工厂,最后只得到一份流水线工作,在这里,人不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而仅仅是一部机器的零件。我到澳洲后曾经做过一年类似的工作,知道其对人精神的麻痹和痛苦,所以我理解Carrie的失望。最后因淋雨害病,Carrie失去了这份工作,姐夫无言地表达其不满。
      
      病好了一点后,Carrie重新上路去找工作,却无意中又碰上Drouet。此人一直对Carrie有兴趣,这时候重遇,就点燃他旧日的兴趣。得知Carrie窘迫的境地,不会对乞丐施恩的Drouet,给了在Carrie看来是巨款的$40,让她买衣服。
      
      “No, I can’t take it.”这是Carrie第一反应,尽管心中有把声音说:收下吧,收下吧。
      
      在Drouet再三坚持下,Carrie捏着钱,开始幻想这笔“巨款”可以给她带来的新生活--她会有一件冬天穿的外套,她有暖和的鞋子,或许她还可以脱离姐姐那沉闷的屋子,她会找到工作,她的生活会更好……
      
      “……soft green ten-dollar bills—and she felt that she was immensely better off for the having of them. It was something that was power in itself.”
      
      在家中,她又作了一番思想斗争,觉得不应该收下这笔钱。这时候,Carrie的思想还是很纯真,她隐隐约约感到,她假如接受了别人的钱,她必然会丧失一些东西。可是她意识不到后果的恶劣,她希望的是摆脱目前的困境。
      
      “She felt ashamed in part because she had been weak enough to take it, but her need was so dire, she was still glad.”
      
      姐姐和姐夫的冷漠,是将Carrie推向深渊的很重要因素。知道他们不欢迎她,想摆脱这个经济负担,Carrie怀着“不甘心”的气恼,决定听从自己的欲望。
      
      Carrie由Drouet“好言好语”的引导下,买了新衣服鞋袜,并默认让Drouet为她找新的住宿点。Drouet对Carrie说:“Now, you are my sister.”这句话让Carrie松了一口气—她天真地认为,Drouet是会帮助她,如真挚的友人一般。
      
      这句话令我想到《交际花盛衰记》中六十多岁的“猞猁翁”纽沁根,对他日夜痴想的艾丝苔也说过:“让我作你的父亲,你作我的女儿。”其实心中被欲火焚烧,恨不得一口吞掉艾丝苔。所以女人醒醒啊,男人不会无缘无故对女人奉献,对你说的朋友、妹妹、女儿,无非是让你除掉戒心,好逐步攻破而已。
      
      可怜的Carrie不知道对方的用心,以为自己生活真的有希望了。说到底,是Carrie渴望发迹,渴望物欲的动物性直觉战胜了她的理智,让她被“利诱”了。
      
      (二)二度诱惑
      Sister Carrie 故事进行到Carrie 跟Drouet同居后,剧情在Chapter 8放慢了一下,分析Carrie走到这一步的因果,以及促使Carrie走上这条路的最后一道挣扎。
      
      开头一段值得一看:
      
      We see man far removed from the lairs of the jungles, his innate instincts dulled by too near an approach to free-will, his free-will not sufficiently developed to replace his instincts and afford him perfect guidance. He is becoming too wise to hearken always to instincts and desires; he is still too weak to always prevail against them…In this intermediate stage he wavers-neither drawn in harmony with nature by his instincts nor yet wisely putting himself into harmony by his own free-will. He is even as a wisp in the wind, moved by every breath of passion…a creature of incalculable variability.
      
      德莱塞的书中人物,大多挣扎在欲望和社会约束中,以上这段话就很好表达了德莱塞对人类行为的认识。他认为,人与动物不同,因为人类有自由意志,可是人类又脱离不到原始的动物性。于是面对诱惑,人一方面受着动物性欲望的驱使,一方面却受制于理智和社会行为道德约束。就因为这样,人类才不断陷在总总矛盾和冲突中。我想,所谓得道,可能就是摆脱了这两种令人摇摆和痛苦的制约?
      
      Chapter 9-13则写了Carrie在与Drouet一起后,经Drouet介绍,认识了Hurstwood,一个酒吧经理人。Hurstwood的社会地位比Drouet
      高一点,对Carrie的本性了解也比Drouet深一点。两人初见已经似乎心有灵犀,情感暗涌。到Drouet出差后,Hurstwood借机去拜访Carrie,并慢慢摸清Carrie对他的感觉。两人言语不多,可是大家都知道大家的心思。
      
      只有世故的男人才拿捏到女人的小心思。这令我想到有些年轻男子,想跟女孩子进一步接触时,会问,我可不可以牵你的手/吻你之类。女孩子被问很尴尬,不知道说yes,还是no,最后通常会借故错开话题。
      
      Hurstwood在拜访中,说一些话去关心Carrie,说她不快乐之类,看到她流露出一点悲伤,就挨近,然后像朋友一般握着Carrie的手。Carrie如果不喜欢他,绝对会抽手,可是Carrie没有反感的流露,Hurstwood就知道,他可以出手了。
      
      最后明确关系的,是在一次外出散步中,Hurstwood特意驶进远离人群的偏僻郊区,然后借意说教Carrie驾驭马匹,然后对她说,这个傍晚是他最快乐的时刻,他的生活如何不快乐。当他看到Carrie默默地听着一切时候,就说出他爱他,然后带着成熟男人的自信说,“You love me,do you?”
      
      He got her!
      
      Carrie不用回应,她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Hurstwood知道,他得到了她。整个过程,男人引诱女人也是机心重重阿。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其实Carrie心中知道这个男人对她有意思,她的沉着可是不抗拒的态度,对男人也是致命勾引。在最后揭破的那次散步,她也是感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愿意其发生。
      
      多么暧昧和细腻的较量阿!Carrie抵挡不了Drouet给她的诱惑,并不是她爱这个人,而是他会使她脱离贫穷和劳苦。当生活基本需要解决了,她就受到情欲的诱惑,再次被原始的欲望战胜她的free will。
      
      可见,人在欲望底下,是多么的无能。
      
      (三)快乐瞬间开放,瞬间凋谢
      Hurstwood得手以后,沉醉在新生爱情的喜悦中。“Hurstwood had only a thought of pleasure without responsibility. He did not feel that he was doing anything to complicate his life.”
      
      Hurstwood并不是有心瞒骗他已婚的事实,只是爱情让他回到年轻的时候,自豪、骄傲、快乐,就如温暖的海水,浸透他的身心,让他根本想不到现实的麻烦。
      
      有几次,他想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自己辛苦多年打拼下来的成就,如果自己外遇的事实被揭露,那么他享受的安逸生活、别人的尊重、家庭,就会gone with the wind。他又想到如果Carrie知道他已婚,会不会离开他。可是喜悦,让他随意将这些不愉快的忧虑挥走,他想,通过精心安排,别人不会发现他跟Carrie的恋情,Carrie如果知道他已婚,他也能用爱去打动Carrie,让她听从他的安排。
      
      他以为他可以战胜上天,爱让他充满了轻视世界的力量。这通常是玩火者的心理。
      
      因为机缘巧合,Carrie被推荐参加业余演出。从未站在舞台演出的Carrie,一开始是害怕,之后则是兴奋。或者,她可以做一些事情,她想。别说男人渴望成就,其实女人同样如此。Carrie有天份,她在家中的排练甚至打动了没什么欣赏水平的Drouet。
      
      Hurstwood知道Carrie会出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使去观看的人数大增。他渴望他爱的女人可以发光发亮,因为他知道Carrie有一种不可言喻的魅力和力量。
      
      一开始Carrie表演得糟糕透了,但后来,则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的表演,震慑了观众,使Drouet萌生出强烈的爱慕,恨不得通过婚姻,把这个女人正式占为己有。
      
      看到Drouet眼中闪着的光芒,Hurstwood知道,Drouet对Carrie更加动情。看到Drouet拥着他想拥抱的女人,Hurstwood由对Drouet的轻视和不在乎,转化为强烈的嫉妒。他暗暗想,如果将Drouet除掉就好了,Drouet是阻挡他跟Carrie幸福结合的唯一障碍。“She must and should be his。”他想。
      
      他一心想着怎么摆脱Drouet,却意识不到,问题根本不在Drouet身上,而是在他自己身上。
      
      一方面,Hurstwood的妻子,敏感地察觉到Hurstwood不由自主流露的喜悦和对家庭的不在乎。她对他有没有爱?很可能已经没有了,但她恨他不乖乖把钱拿出来,供她和女儿在上流社会出风头。她觉得他的一切都是她应得的,非常强硬地要Hurstwood按时把钱交出来。她从朋友、熟人口中知道,丈夫有好几次瞒着她出去交际。究竟是什么回事,她不是完全肯定,可是她抓着这件事,进一步对丈夫进行威胁。
      
      犹如两军交战,用计者胜。妻子的咄咄逼人,让Hurstwood怀疑她真的掌握了什么线索,虽然不甘心,可是还是把钱送去了。可是这一步就注定他输了,妻子更加肯定他是“心有屎”,于是就出离婚信,企图通过离婚来获得他大部分财产。这一着,让他堕进深渊,假如不妥协,他必定什么都没有。他恨他妻子,可是又不得还击,只能将微小的希望放在Carrie上。
      
      可是同一时间,Drouet得知Hurstwood来拜访Carrie不止一两次,种种迹象让他产生怀疑。最后在争吵中,Drouet说出,Hurstwood其实是有妇之夫。
      
      Carrie大受打击,她恨Hurstwood欺骗了她,也恨Drouet不跟她事先说Hurstwood已婚。她恨这些男人,可是也想到,自己负气出走,又会回到以前贫苦的生活。
      
      她惶惶恐恐,但也决定再也不与Hurstwood见面。只剩下Hurstwood绝望又希望地等待,进退不是人。
      
      欢愉的开始,接踵而来就是厄运。命运让人品到一丝的刺激,随后就重重地将人打击。
      
      接下来,会是如何呢?
      
      
      (四)贫穷是一种癌症
      
      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就是Hurstwood偷了酒吧里的钱,骗Carrie远走高飞。
      
      在家庭问题和跟Carrie的问题烦扰下,Hurstwood苦恼不已。某天回到打理的酒吧,看到一贯由会计锁好的收银机,竟然没有关上。他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奇怪,想把它关上。第二念就是罪恶的开始,他想看看里面有多少款子。
      
      挣扎之下,他看了,发觉那么多钱,比他挣了半生还要多,心理开始不平衡。然后他想到,有了这笔钱,所有困难都解决了:他可以离开那恼人的妻子,可以跟Carrie远走高飞,他可以拿这笔钱做生意,生活不会成问题。
      
      但他同样想到这样做的危险,他可能还没到加拿大就被抓住了;Carrie有可能不愿意跟他走;这样走了,他一生积累的人际和社会地位就会没有了;他受不了报纸对他罪恶的揭露等等。
      
      本质上,Hurstwood不是一个特别坚毅的人。他只是一个偶然成为中产的普通人,要是发达的话,早就发达了。他想逃离,是因为他不想解决当前的问题,他想逃避,他不想面对。
      
      最后,他还是拿了钱,骗Carrie说,Drouet受伤了,必须立刻坐火车赶去。他也很好运,到达了加拿大。可是跟来的侦探和他的良心,使他软弱了:他退回了9000多,只留下小部分。他既做不了正直的人,也做不了坏人。
      
      带着这些钱,他们去到纽约。纽约不同于芝加哥,书中写得好:
      In Chicago the two roads to distinction were politics and trade. In New York the roads were any one of half-hundreds, and each had been diligently pursued by hundreds, so that celebrities were numerous. The sea was already full of whales. A common fish must need disappear wholly from view-remain unseen. In other words, Hurstwood was nothing.
      
      自我感觉良好的前酒吧经理,来到纽约后,就如一滴水滴到大海里一般渺小。这时候他还不想承认自己的渺小,在酒吧合伙生意衰败后,他试图找工作,却因为拉不下面子,一天一天拖阿拖。一开始他还会穿整齐出外,自我斗争一下,后来索性不出门,换上旧衣服,拿着报纸一天看到晚。
      
      Hurstwood毕竟是一个有一定年纪的人,他既不愿意像年轻人一样重新开始,从低做起,又不是特别有才能的人,再加上他偷窃的阴影,使他不能利用以前的人际。他的斗心开始衰微,对Carrie的爱也同速度地冷却,最后变得毫不在乎。
      
      当初对Carrie的爱,是吃饱以后的甜点,很美好。可是甜点变成面包,就不是一回事了。Carrie意识到Hurstwood的变化,认识到他的弱点、卑微和懦弱。但是她忍耐,想到离开,自己无非还是贫穷。
      
      在Hurstwood身上还有钱时候,他觉得Carrie没有交际,渐渐变为家庭主妇,没有什么魅力。他更愿意在外,跟他新认识的人在一起,常常找借口不回家,觉得Carrie配不上他。到他花光身上的钱时,情况就大逆转了。
      
      Carrie意识到,Hurstwood是靠不住了,他不会像一个男人去挣钱了,他退缩到他的安全圈子里,再也不愿意出来。所以Carrie想到自己对演戏的喜爱和她在芝加哥业余表演,决定尝试找表演的机会。Carrie虽然一直以来依赖男人来脱离贫穷,但骨子里还是希望自挣自活。她比Hurstwood优胜的一点是,她永远不放弃尝试。初到芝加哥的艰苦让她记忆深刻,她愿意做任何努力去避免堕入贫穷、肮脏和缺乏尊严的境地。
      
      她的尝试并不是一下子就成功,她走了很多地方,才找到一份一周挣几块钱的工作。可是她很好高兴,有挣一点,比什么都没有好。Hurstwood依然不去找工作,推脱说过了冬天,他就能得到酒吧一个工作。他坐在摇摇椅上,一直看报纸,需要买东西时,就问Carrie拿钱。
      
      Carrie心中不由得产生厌恶之情。虽然这样看来,Carrie太现实和物质化了,她想到的是她能不能买新衣服和鞋子,而非生活的油盐酱醋。可我觉得,她厌恶的,是Hurstwood自我放弃、不再努力和自欺欺人。
      
      所以不奇怪,Carrie最后离开了Hurstwood。Hurstwood也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得过且过。离开后,Carrie的影艺事业越来越红火,她的海报出现在报纸、杂志和街道上。Hurstwood看到这些,觉得Carrie离他越来越远,可这时候些微的自尊心还没有丧失,他不愿意找Carrie去索取生活费,他跟自己说,他会OK的。
      
      最后到他一个子都没有,连栖身的地方也没有,他就完全掉入贫穷的深渊。他跟其他流浪汉一样,上街乞讨、去福利院、修道院接受救济、去面包店外排队等待免费派送的面包。他甚至找到Carrie,问她要钱。
      
      贫穷是一种癌症。从富足的生活掉到清贫的生活,不单是物质上的退化,还是精神的摧残。自尊心败给了生存需要,从而转化为不要脸、没有羞耻心。贫穷先是束缚着人的手脚,然后征服人的头脑,让心灵麻痹,最后毒化身上每一个细胞。然后,人就无力再爬起来,回到以前的正常生活,一来社会从来认富不认贫,见低踩见高攀,贫者与富者,根本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二来是,那人本身,已经认命,或是对社会绝望,很难拿出十倍勇气去抗争、去劳动。
      
      看到这里,不禁对Hurstwood心感同情。他的境遇虽然可怜,可是很大一部分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不想找工作,就跟当初他卷款走佬一样,只是逃避问题。现在不少人怨恨社会不给机会、贫富悬殊、竞争激烈等等,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怨恨的人,是否真的作出最大努力了?假如一边宅,一边怀才不遇,那这种Hurstwood式的人,痛苦是咎由自取的。如果是作了最大努力,犹如死里逃生般的基督山伯爵,犹如《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一样,则不会堕落到如此境地。Hurstwood只是一个庸人,可怜又可恨。
      
      缺乏物质是可悲的,那么物质丰盛是不是代表幸福?作者以Carrie发迹后的心境作了回答。Carrie取得了她以前没有想过的成就,她变得很富有,出入上流社会,被很多人追求。可是她始终单身,冷静又孤独地生活着。她对贫苦的人怀着同情的心,并将自己大部分钱都捐出去。她快乐吗?她也不是很快乐;她不快乐吗?也不是。生活让这个向往物质的女孩,懂得了生活的含义--绝对的幸福是没有的,人总是不满足的。金钱、地位、华美的衣服,并不是幸福的代表。相对来说,人的智力和才华得到发挥和升华,比物质带来的喜悦还要深远。
      
      结尾的一段,如诗一般,我很喜欢,作为Carrie一生的总结,很适合:
      
      Oh, Carrie, Carrie! Oh, blind strivings of the human heart! Onward, onward, it saith, and where beauty leads, there it follows. Whether it be the tinkle of a lone sheep bell o'er some quiet landscape, or the glimmer of beauty in sylvan places, or the show of soul in some passing eye, the heart knows and makes answer, following. It is when the feet weary and hope seems vain that the heartaches and the longings arise. Know, then, that for you is neither surfeit nor content. In your rocking-chair, by your window dreaming, shall you long, alone. In your rocking-chair, by your window, shall you dream such happiness as you may never feel.
      
      
      
      
  •        每个女孩在自己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都可能像嘉莉那样遇到三个男人:推销员杜洛埃、酒店经理赫斯渥还有知识青年埃姆。他们三个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分别在三个阶段给予嘉莉不同的人生经历并帮助嘉莉成长。一个简单幼稚的农村姑娘走进城里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情,她碰到物质生活和人情关系等方面的种种挫折。或许年轻美貌真的是女人的天生资本,嘉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他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杜洛埃。是的,杜洛埃喜欢她,但究竟是不是爱呢?我是不知道的,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欣赏和喜欢。跟了这位空有承诺的推销员,衣食住行是无需担忧的了,但是人尤其是对女人来说远远不够,女人的欲望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一旦出现诱惑,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便不再安静。赫斯渥成功的诱惑了嘉莉,骗她一起私奔。至于嘉莉妹妹爱不爱他,我相信答案是不爱。在女人心里,英俊姣好的相貌和出众的社会地位足以让人倾慕,但谁能说这倾慕就是爱?如果倾慕是爱,那么不仅是韩国的整形医院,哪怕是初具规模的小医院也要钻到钱眼儿里去了。没错,最初和赫斯渥在一起生活是刺激幸福的,但事实证明赫斯渥并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是穿着华丽外衣的骗子,破产、空话、乞丐、自杀,也确实挺值的同情的。但嘉莉妹妹是必然会离开甚至在生活上都依靠自己的人,这就是女人,自己穷愁潦倒的时候会轻易得到绅士的帮助,而当一位绅士失去昔日的光彩,她会毫不犹豫的离开,哪怕此后完全是自己家打拼生活,她也愿意。嘉莉的事业是成功的,她出名了,她完全属于城市了。埃姆对她来说并不是无足轻重的人物,她从这位知识青年那里获得了理想,明确了自己要走的人生。我觉得最后一章有一段特别深刻:杜洛埃和赫斯渥对她的生活的影响,单就她的欲望性质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一度她曾认为他们两个都代表着人世最大的成功。他们是最美好的境界的代表人物--有头衔的幸福和宁静的使者,手里的证书闪闪发亮。一旦他们所代表的世界不能再诱惑她,迫使者的名誉扫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使赫斯渥以其原有的潇洒容貌和辉煌事业再次出现的话,现在他也不能令她着迷了。 她已经知道,在他的世界里,就像在她自己眼前的处境里一样,没有幸福可言。
       但我相信嘉莉是爱杜洛埃的,这个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或许许多年后她面对他会很平静,但是经营这份平静的是曾经真实的爱的养分。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如此奇妙,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如果真的有前世今生,那么我们在遇到第一个恋人的时候是不是首先应该检讨自己一下?
       梦想是多么重要啊,这个乡下姑娘在城市里晃了一圈,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人要有梦想和追求吧。现实生活中的嘉莉妹妹们,你们有梦想吗?一直活得问心无愧吗?
      
  •     逆风,你不会换个方向尿呀,智商。。。
  •     相对来说,人的智力和才华得到发挥和升华,比物质带来的喜悦还要深远。 这句好写得真好!
  •         这是我在2011年6月6日写下的,在一本重要的册子里:)
       两年多后,在这个即将结束半年感情的时期,翻出册子写下来。
      
       人心盲目的挣扎。向前,向前,人心这么说,美趋向何处,它就紧紧跟上。不管是在某片寂静的原野上单独一只绵羊的铃声,或是森林地带闪光的美景,或是过路人眼睛里真情的一瞥,人心都能懂得,而且做出回答,紧紧跟上。要等到在追逐中脚步疲乏得再也走不动,希望已经绝灭,才会产生心痛和渴望。
       你一直全心全意,所以你一直充满着希望,要知道刚才在他眼睛里的光芒,明天就会融化分解。明天,这光芒会越走越远,继续引导着,继续诱惑着,直到你能正视这一病态的虚妄,不再心痛的时候。
       人真的很虚荣和愚昧,这是可憎而被蔑视的。而自私自我而自视甚高的人,真就再可笑没有。
       总需,也必须有许多经历,无论直接或间接,但古今中外,尽所能地延伸加深经历,才能摒弃丑恶愚昧而新生。故要向前向上,去经历那些有深度的事情。
       人不去外面走走,不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那,可不可以早点明白,要不了那么多,人生终得学会舍。大勇气,在这里。
  •       有人简短的评价嘉莉妹妹,说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乡下姑娘进大城市打工,然后傍上有钱佬,接着遇上个更有钱的便把原来那个比较有钱的甩了,最后自己出人头地有钱了又把那个曾经更有钱的现在已经没有钱的男人甩了的故事。
      诚然,故事表面看上去确实这样。但是,我想说,嘉莉其实是个好姑娘。她有自己的梦想,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只是在爱情上没有遇见对的人而已。
      刚踏足芝加哥的嘉莉,单纯、羞涩、胆怯,也有着普通女孩爱美的心,她喜欢漂亮的衣服,精美的饰物,爱做梦,不远安于现状。正如刚踏入社会的孩子们,向往自己所没有的一切,这都只是人之常情。
      在这个时候嘉莉遇见了杜洛埃,一个时髦潇洒对人殷勤的推销员。对涉世未深又没什么感情经历的乡下姑娘来说,杜洛埃确实是个条件不错追求者。于是,嘉莉喜欢上了他。就像一个乡下姑娘,第一次去上海打工,就遇上了个帅哥小白领,有房有车的,天天追着你送花送巧克力什么的,你能不动心么,由于经济窘迫,嘉莉也不得不靠杜洛埃救济。她其实是一心想嫁给杜洛埃的,她也是个好人家的女儿,不愿意只为了钱而作杜洛埃情妇。只是,杜洛埃对嘉莉只是玩玩的态度而已。
      同居的日子久了,白领小帅哥的缺点渐渐也显露了,譬如说天天喜欢逛夜店看美女,最喜欢研究衣着搭配,总是吹牛,还不聪明。嘉莉渐渐也开始厌烦了。在这个时候,她遇见了酒吧经理赫斯渥,一个钻石王老五级别的男人,成熟性感,温柔体贴。赫斯渥的出现彻底丑化了杜洛埃的形象。于是,单纯又多情的嘉莉喜欢上了赫斯渥。
      但在知道赫斯渥已有妻室儿女后,嘉莉立即决定与他断绝关系。嘉莉即使爱着赫斯渥也不愿意当小三,这一点,就跟海藻不同,所以我说,嘉莉是个好姑娘。
      至于之后的私奔,倒不如说是赫斯渥的拐骗。都说是嘉莉害的赫斯渥一无所有,贫病而死,但我觉得这一切都是赫斯渥自作孽不可活。嘉莉是个本性纯良的姑娘,如果不是赫斯渥的拐骗,也许她早已觅得良人。
      嘉莉在纽约的成功其实也是赫斯渥逼出来的,一个拐骗了她却没能力养活一家的男人最后却还要骗着嘉莉出去挣钱养活他自己。此时此地此人,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散发着温柔成熟光芒的男人了,他穷好面子,找不到工作,不修边幅,而且,当初的成熟已变成了老态。
      嘉莉不再爱赫斯渥了。换作是你,一个四五十岁不修边幅穷好面子整天无所事事每天问你要生活费的男人,你会爱吗?我想我不会。
      嘉莉是个好姑娘,她只是没有遇上那个对的人。
  •       故事真的很老套,但在那个年代却很真实。
      
      最后的结尾看的真的很心痛。
      
      很多人只会在接受自己落难时男人的恩惠,但永远学不会在男人落难时承
      
      担起自己的责任。
      
      很老的很俗套的故事,恒久不变的真理 【钱。】
  •       其实这本书我还是很喜欢的,人物心理描写写的很好。
      看完这本书有限想看《美国的悲剧》这本书了。
      
      一个就是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来的小姑娘慢慢发迹的一个过程。
      其实有很多巧合不确定的因素,也有从纯真慢慢到成熟的过程。
      
      一开始都是爱情大于天,后来发现谎言,不可靠。
      只能自力更生,但是出去要面对很多很多的无奈和谎言。
      
      这本书看的很快,很草,因为我就想知道故事情节,但是其中很多心理描写挺适合现代的社会的。适合浮华社会的那些人的。
  •     看了你的书评,我决定看看这书!在我所读的你的文字范围内,这篇是我最喜欢的。
  •       对于嘉莉追求美和舒适的生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难免会在获得的时候感到空虚。没人一起分享的幸福是不完整的,内心也不会真正感到快乐。
      赫斯特伍德的结局也太凄惨了一些,男的遭遇挫折时真是没女的的承受力强,只知道沉浸在过去养尊处优的回忆中,而不知道通过自己努力来改变现状,太令人后怕了。
  •     走的越高,尿的越远。
  •       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离开了家庭,离开了家庭,有两种遭遇必得其一。或者是有好心人相助好了起来,或者是很快染上了大都市的恶习堕落下去。在这样的环境,不好不坏是不可能的。大都市里到处是狡计,奸谋,还有更细微更投合人感情的诱惑。有些巨大的力量,会有洞达世故的人所特有的花言巧语骗人上当。    嘉莉如果没有遇到推销员,也许繁华的芝加哥也不过是个梦,也许她会在回到家里时常想起来这个可爱的推销员。  可她就是那么好运,被推销员赏识——紧接着遇到了酒店经理。  很明显她在一步一步往上走。一开始,她只求一个安稳的家庭,不停的要求推销员和她结婚。  而她看出了没戏,她的才华逐渐显露,她得到经理的青睐——  经理偷了保险柜——  一系列事情推着她逼着她往前走。可是前方不一定美丽。  经理生意失败,一蹶不振。她后来在想,只要他愿意,他总能找到活的  那个漂亮的绅士的优雅的经理不见了,变成嘉莉在养他  嘉莉就这样,好运的又被迫的往前走着,等当她足够好运走的足够远的时候  自然而然的就甩掉了郝斯沃  我觉得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之间不平衡了  郝斯沃在衰退,嘉莉在上升,所以甩了他是必然的  而杜洛埃,一开始就被嘉莉甩掉的人,在嘉莉功成名就的时候,怎么可能再回头  嘉莉只是他生命的昙花一现。  嘉莉一直被迫的走着,靠着自己的好运气走着,她终于走到了她的美国梦,触摸到了她想要的一切,曾经杜洛埃和郝斯沃所代表的优雅,美丽,奢侈  她都有了。可她不快乐。  一开始的她是多情的,现在的她看到那些奉承她的人,心里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为了实现她的梦,她的多情慢慢没有了…  可是谁能怪她呢。
  •       此书题目是《嘉莉妹妹》,确实整本书看完,也是主要围绕着主人翁嘉莉的所遇所感展开。而我的目光却主要注视到了间接因嘉莉而变得有无所有的赫斯特身上。看过书的人都应该会觉得,我这样写有些太对不起了嘉莉。没错,赫斯的悲惨终究到底主要是由他个人造成,是心底的欲望。
      赫斯特原本作为芝加哥上层社会的一个酒店经理,家财宏厚,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只是他一心认为自己与妻子感情不再,厌倦这段在他看来痛苦至极的婚姻关系(倘若他多学一下夫妻间相处之道,应该不至于如此吧。。=。=题外话。。)。当遇到年轻貌美的朋友妻嘉莉时,止不住内心的欲望,勾搭得手后强行带其私奔到纽约,私奔前还犯下偷窃罪行。到纽约后,生意不顺,颓废度日,还要靠嘉莉出外找工作维持生计。这个昔日风光经理赫斯特最终还沦为乞丐,死在寒冬街头,境况悲悯,甚为可怜。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倘若当初赫斯特能抵制住内心对嘉莉的一切欲望,最终也不会如此收场。昔日,赫斯特所拥有的财富称不上富甲一方,但足以羡煞旁人,其妻姿色也不赖,即使容貌不是倾国倾城也绝非丑八怪。然而赫斯特并不知足,他向往自己所得不到的——久违的爱情的感觉。因为贪婪这一时之快,他错走一步,导致最后无法回头。
      或者,当他同时拥有爱情和面包的时候,拥有嘉莉,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但现实是,要想拥有嘉莉,就随时可能失去面包。当小说后部分,赫斯特经济上遇困难时,他并没有空闲去与嘉莉谈情说爱,私奔时的幸福也随之被抛妻弃子而来的怨悔所替代。他开始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怀念自己的当初的地位和光环,怀念自己的妻子与儿女……但这一切都已经不能再回头。这位经理最终沦落到乞丐的地步,直到冻死……这并不能怨天尤人,讲到底是他一己私欲所造成,因贪变贫,自作孽不可活。
      
  •       虽然书的主人公是嘉莉,但是让我感触颇深的却是酒店经理赫斯渥。
      
      少女情怀,总会幻想一个高高在上的男人出现。被高于常人的人爱着,便似证明自己才是独一无二。
      赫斯渥这样一个男人,却让人看清那些所谓社会上的精英人士,光环逝去时,这个人又剩下什么?
      社会上的种种光环、高阶层的划分,让人迷醉其中、洋洋得意。
      可这一切却更加凸显出人本质的卑微与空虚。
      内在愈是空洞无物,愈是会寻求华丽的外衣将自己包裹。
      
      赫斯渥最后的结局,是因为不能承受身份的转化?亦或他从来都没有勇气面对真正的自己?
      当外在的修饰物全部剥落,赤裸裸的自己,几人能接受?这不能接受的原因,又可曾看清?
      
      赫斯渥对生活的定义、价值取向,太过固守。
      他从未想过,他所追求的本就是一出人类自欺的谎言。
  •        《嘉莉妹妹》这本书多我来说真是沧海遗珠,一直对美国文学不感冒的我几乎就错过了它。然而大约是缘分,鬼使神差得从书架上抓起,一发而不可收。
       大家都对“嘉莉妹妹”有一些看法。我也来说说,看嘉莉妹妹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一个人——《风和日丽》里的杨小翼。除了行为不检点,我大概还是认为嘉莉是一个品性善良的正常人。和杨小翼一样,每一种成长都有阵痛,她们还无例外都做了些错事,困顿在不如意的生活里,想要挣脱超越而找不到出路。有时候,甚至又是无知的幼稚的,一如大多数年轻人的峥嵘的样子。
       在这本书中,嘉莉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导火索,一个催化剂,将一些人性和社会的善的,更多是伪善的一面都一一地逗引出来。
      
      
       而在这善恶的两面,最让我摇摆不定就是“赫斯渥”这个人。
       怎么说呢?
       起初读到这个人的时候,他身上的那种笃定,优雅的成熟男人的气息确实是吸引我。他那些被激起的如同初恋般的欲望,让人觉得是单纯的,原始的,本能的;这种蒙蔽性让我几乎把他同一个痴情的失落了爱情而要找寻青春的中年人等同起来,而他妻儿那些矫情的神色更加深了我的不习惯、不喜欢。让我当真以为他真的是圈幽在同他妻子那种貌合神离的婚姻里。愿他与嘉莉这种畸形发展起来的感情能够走得急促而长久,愿他能够有所行动,有所表白(但这似乎不符合这个人的性格)。总之,我对这份爱情是有所期待的。
      
       很快,对此我又有了改观。尤其是在他与嘉莉私奔之前的那段开始。赫斯渥就在我脑海中以一个”卑鄙者“的形象出现了。我想这是被弗洛伊德称之为superego的东西在我的思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启蒙于我们成长教育和生活环境的道德观,教导指引着是非之分。为什么他”卑鄙“?因为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甚至我都不觉得这是一本讲述爱情的书。这里并没有爱情。)他那种原始的反应大概可以界定为本能和欲望。对于他的妻子,他的责任和道义,我疑惑了,诸如赫斯渥之类的男人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前一次的选择是一种将就?如果将就,那么又何必选择了?选择了,然后坐等N年后来悔不当初。耐心等着那个对的人出现不好吗,为什么要将就呢?哲学上有一个小故事,是走进果园摘果子的事,无论你是早摘的那个人,还是晚摘的那个人,你永远都无法确定自己拿到的那个是最好的,也永远会有更好的那个出现。投之于爱情,那么是否永远就有一个抛弃和被抛弃的借口存在在哪里?因为你不会是最好。那样,我们既有的道德观、伦理构架是否就要被推翻?
       至赫斯渥盗取钱财,诓骗嘉莉私奔的时候,他的卑劣的本性就显得一览无遗了。他在这样关键的时候,还在盘算着自己手里究竟有多少筹码,而嘉莉也只够得上是他心头的一个慰藉。
       这时候,我觉得赫斯渥又是卑鄙的,而且他卑鄙地把“卑鄙”当成了他畅行无阻的通行证。
      
       之后随即又转变了态度,因为全书写的最好的部分莫过于赫斯渥的衰落,这大概是基于德莱赛自身的经验,所以,写起来尤为令人动容。
       这大概就要说说一种生存状态,这是一个春风得意的人、遂心如意的人根本无法体味的。那种没落的状态就像是一所常年闲置的老房,灰尘、虫蚁和落叶的一轮一轮的侵袭,慢慢地将一个人由内而外的掏空掉。或许这儿春天会有燕子在檐下筑起一个巢,会有一朵或者两朵的小花悄悄地开放,有一颗两颗的种子安然落户。这些都会过去,都只是一瞬时的挣扎,就像是赫斯渥曾经也有过挣扎一样,起初是穿着光鲜的服饰鞋袜到处奔走,后来逐渐疏落了,再然后渴望通过赌博打牌这样的投机行为以博取一丝契机,但是注定是失败。
       他开始蓬头垢面,一分一厘计较生活开支,以至于后来赊账、无赖、粗言相向,这些都是一个人绝望下才会有的表现。生活并没有向他展现出原有的姿态,他已经疲倦了。挫折摧垮一个命途多舛的人并不容易;而要摧垮一个安逸中走过来的人就再容易不过了。那些我所见的人中就有这样的例子。红楼梦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叫“哗啦啦,大厦将倾~”最后一次的博弈,在罢工那一次,他几乎是当了工贼,几乎也是他最后尊严的展示,可是还是失败了,这种伤害是指摧枯拉朽的大手,一把将他拽进了命运的深渊。
       “有什么用呢”
       对人对事,我经常表现得太苛刻,却不是我的本意。对每一个生命体,我都想怀有悲悯的心情。
      
      
       这本书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很欣慰的地方是,嘉莉在艾姆斯的建议下读完了《高老头》,这促使她看到下雪的一瞬间还能够想到有人在饥寒交迫,这或许也是她的成长和伟大的悲悯的情怀的修炼。
       美国梦里有失落也会伴有星火般的希望,这才是一个社会的复杂的个性。
  •     “啊,这是赌钱,”嘉莉笑道。“这可不好。”
    “不,”杜洛埃说,“只是玩玩而已。倘使你连这一点儿钱也不赌,你
    可以进天堂了。”
    “等你看到谁赢了钱,”赫斯渥温和地对嘉莉说,“再谈道德吧。”
    杜洛埃笑了一笑。
    “倘使你丈夫赢了钱,他会告诉你这有多坏。”
    杜洛埃响亮地笑了。
    求教了,这段话死活木有看懂啊,。。。。
  •       我想起了很多人,比如郭敬明,比如宁愿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马诺,再比如说我最近听到的一位小姑娘,她从初中开始给人当小三,一直当了这么些年,流言蜚语不断,后来开着跑车去参加同学会,在醉酒的时候流着眼泪说你们这些人原来都看不起我,现在呢???在她眼里,尊重是用钱换来的。
      
      其实她只是和嘉莉一样,不明白这个世界还有别的什么价值体系。她所见的人都看重钱和权势,所以自然以为这就是最珍贵的东西。《嘉莉妹妹》里面的那个社会跟如今何其相似。使我震撼的不是软弱的嘉莉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听从了金钱欲望的召唤,而是书里面的每一个人都遵循着金钱这一判断标准,杜洛埃、赫斯渥、万斯夫妇、剧团经理、看门人、乞丐,从上层到下层,人们练就了一身迅速判断他人财富的本事。除了后来突然出现的艾姆斯。
      
      艾姆斯这一角色是德莱赛为这个金钱至上的氛围点缀上的唯一亮色,好让人不那么沮丧,充满正能量的艾姆斯侃侃而谈对金钱的不屑,对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心灵幸福的推崇,讶异的嘉莉第一次发现世界上还存在别样的思想,还有人不在乎金钱、名望和舒适的生活,可想而知世人的价值观竟狭隘至此。而就是这个艾姆斯,当他第二次出场的时候,竟然也成了一个富翁,取得了世俗的成功,仍未放弃当初的思想,这样单纯美好幸福的际遇也许是德莱赛内心保有的一点点希望,或者说美好的念想吧。
      
      我毫不怀疑德莱赛经历过嘉莉或者更甚于嘉莉的穷困潦倒(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若不然,他怎么会丝丝入扣地描摹出那些经历贫困之人的敏感心灵以及他们不断挣扎的自尊。嘉莉对着装的敏感,初次进入大百货商场的惶恐,找工作时的胆怯,手里握着柔软美好的绿色钞票的踏实,对富裕生活的幻想,在跟杜洛埃私奔之前的挣扎以及最后被舒适生活诱惑而去的自我安慰,在与杜洛埃、赫斯渥的关系中占据上风后的自得,这样丰富的细节,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嘉莉,仿佛看到了那个醉酒流泪的小三姑娘背影后的一切。
      
      嘉莉是那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或许还比许多人更善良一些。这并不是为她找借口,把她性格上的软弱和对金钱的贪恋归罪于社会,我想说的是她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社会里最正常不过的产物。
      
      从前看过郭敬明的采访,他谈起早年自己在上海的屈辱,这个小地方来的年轻人面对庞然大物的上海也有着嘉莉一样的惶恐,他说自己打车去做节目被嘲笑,穿上了自以为最好的衣服却被嗤之以鼻,这些屈辱在他心里生根发芽。我总觉得到了上海以后的郭敬明是带着仇恨的,他憋着一股劲,瞄准市场,聚集财富,终于以这个世界通行的标准成功了,给原来嘲笑他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依旧带着他受伤的心灵。可是他却在成功之路中渐渐成了他所仇恨的世界中的一部分,他在发着狠劲用奢侈品证明自己的同时与这个令人沮丧的世界同谋了。
      
      要批判这样的社会有一万个理由,而当不愿沉沦的人们生存其间之时只有两条路,要么像《刀锋》里的拉里一样完全抛弃世俗的价值观,坚持走自己的路,但与此同时就不要奢望寻常意义上的幸福和舒适的生活;要么与既有的价值体系暂时妥协,通过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获取想要的自由,不忘初心,云淡风轻。
      
      然而,我们多的是且行且抱怨的第一种人和最终沦陷的第二种人。
      
  •        我看嘉莉妹妹的选择
       终于把《嘉莉妹妹》看完了,虽然心中感慨很多,但我始终理不出头绪来。嘉丽没有煊赫的家世,没有万贯的资财,但她却幸运地有美丽的容貌。因为她的美丽,她得到了德鲁埃与赫斯特伍德的青睐,从而她的美丽、她的爱美虚荣之心、她的金钱欲被挖掘与开发,得到了小小的满足,并发掘了自己的演戏技能!在这部书中,每个人都是凡人,不曾有过大智慧,但人与人之间的思考差异最终使嘉丽——拥有较为清晰思路的人——看清了德鲁埃与经理。她是幸运的,虽然有过坎坷,但最终摆脱了贫困并获得了自己的辉煌。文章中德鲁埃则继续他的逍遥,咖啡馆经理最终贫困潦倒直至自杀死亡。书中的话语总是尖僻地道出赤裸裸的生存法则与原理,总是让人心服又心惊。
       很多人都说嘉丽不幸福,但我却觉得未必。她是一个明智的女人,她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她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追求财富,但她在失去以后知道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一生中得失无数,每个人都懂得、都需要权衡好自己心中的所想。身在农村的嘉丽一直羡慕大都市的物质生活。来到大都市,她首先投靠了自己的姐姐。然而在生活压力的巨大与严峻让本来温馨的亲情变得脆弱卑微。
      
       我并不赞同嘉丽是因为更大的欲望而去做赫斯特伍德的情妇。
      
       认识德鲁埃,是嘉丽的幸运。一个平民步入上流社会并成为红地毯的当红演员是不易的。从农村来的她对机器化生产的城市一无所知,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她在应聘中屡屡受挫。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却使自己生病。
       来到大都市她首先投靠了在城市安家的姐姐,然而姐姐的生活并不乐观,终日在狭小的租赁公寓里精打细算过日子,嘉丽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家庭经济的正常运行。吃饭、买菜、住宿、洗漱,经济开支增加,姐夫对此非常不满意,多次暗示嘉丽自己出去找工作找房子;没有经济来源的姐姐迫于丈夫的压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而心有余却力不足。万般无奈,她想到了自己在火车上遇到的德鲁埃。一边是捉襟见肘的生活与变味的亲情,一边是衣食无忧的富足与细致的关心,嘉丽最终选择了德鲁埃。
       德鲁埃优越的生活与广泛的交际让嘉丽见识不少,成熟很多。享受归享受,嘉丽的聪明与冷静也让她看到了德鲁埃的缺陷。尤其是在与温文尔雅的赫斯特伍德比对中,德鲁埃的缺陷更是暴露无疑。但她也担心赫斯特伍德并非真心,就在犹豫之中被骗被迫私奔。
       赫斯特伍德纵然比德鲁埃有钱有地位,但真正吸引嘉丽的是赫斯特伍德优雅的言谈与气质。长期与德鲁埃相处,嘉丽看清楚了德鲁埃的缺陷。面对赫斯特伍德对自己深情的爱,嘉丽一直也在思索
      
      ——写于2011年11月3日
  •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另外一本书,继《珍妮姑娘》之后。很喜欢这本书,除了有一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还有关于人物的形象。
      重新翻开了书的前言“还原真实面目”才知道这本书在当时美国所遭受的“命运”的坎坷,不知道当时的筛选改动版本有多大的变化,除了经介绍知道:结果是将“赫斯渥”结束自己生命改为以“嘉莉”在得到梦寐以求的“幸福”仍旧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幸福”外。
      喜欢人物的形象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两个很鲜明的形象所带来的震撼。喜欢嘉莉的形象,是因为在越到后来越是感受到了她对生活的渴望与积极的追求,虽然物质虽然奢华,但是她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有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后来她也清楚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一种她苛求的精神需求。就像她对“艾姆斯”的特别情怀:敬仰与爱慕。并希望有所感触,有交叉,所以她会去看他哪怕不经意提到的书。
      由《珍妮姑娘》所想到的。关于《珍妮姑娘》。最让我觉得看完后有种执迷于人物的还算是因为嘉莉的形象弥补了我在《珍妮姑娘》中的一种“独立自强”的情怀。关于一直关注珍妮姑娘,似乎她在遭受挫折,遭受打击之后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好好学习,能够有自己可以成长的方面,比如她在第一个“情人”(虽然她当时懵懵懂懂)死后,她是有些积蓄的,她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当然考虑到她当时因为怀孕而受到的打击,可能学习也没那么简单就提到,但是我没有失望,希望在与后来的那位“情人”能够好好的在一起,她当时是清闲的,除了好好安排生活外,我似乎记得他好像是提过要他学习的,但是最后也不了了之了。最后她的女儿很聪明的一小姑娘,让她有了安慰,开始教她一些自娱自乐的学习,我当时眼睛一亮,虽然她当时生活是凄苦的,但是如果因为这样,她能够凭着自己的能力,好好学习,然后能够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有一些朋友,那也是好的。但是我没想到后来的后来她还是那样孤苦,但是偶也被最后她为自己第二个“情人”送葬,所感动,但是却想不到小人物的生活竟是如此的不易改变。他的情人总是说:啊,她真是一位聪明可人的姑娘。可是为何不让她的聪明更好的提高一点点呢。可能以我自己的经历也确实无法“感同身受”那时的社会环境。一个来自特别贫穷的家庭没念过书的小女孩,她即便受到很多的家庭关爱也是烦恼很多的。她的漂亮聪明被一位贵族人士看上了,但是却没办法娶她,她的生活转入“地下”,没办法轻轻松松谈论自己的家庭,自己以前的生活。可是这样就不能学习了,不能要求更优秀了吗?我倔强的不能理解!
      回到《嘉莉妹妹》。赫斯渥这个人物,让我震惊!尽管以我浅薄的经历是无法感受到这样一个人物的命运竟会如此凄惨,但是说实话越到后来越是看到他为自己不工作找借口我越是心狠到觉得这个男的真是窝囊,但是看到他那么拼命,差点被人给打死,到最后自己凄惨的选择“自杀”我还是同情他的。说所有的都是为了嘉莉这也是可笑的,但是这个男人的确为嘉莉付出了很多。但是自己却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个人的不理智以及他所存有的高贵不愿意委屈自己的思想深深为自己的生活买单。也让我突然觉得如果一个人要想对自己好,首先要对自己狠点,不要总想着去享受,生活不会总是对你那么好,倒霉的时候记得对自己好就是对自己狠点,那样熬过了那段苦日子你才会收获生活的美好。
      我想如果我什么也没有的话,我也要自己有一种学习的态度,不管在何时。不要忘了给自己工作,并给自己充充电。如果没有很多学习的机会,那就好好的体验生活,好好的对自己的每一天,不要苦哈哈的过,那样你做什么事都不会有很大的进步的。
      
  •     写得挺棒的,嘉莉是个情感有点傻但心灵很现实的人。奇怪为什么《嘉莉妹妹》的评论这么少啊!
  •        我看过很多人关于嘉莉妹妹的评论,说她是唯金钱论,在最窘困的时候遇到帮助自己的人,依附他,而遇到更有钱的变抛弃了他,当了个不折不扣的小三。
       我并不觉得是这样。
       嘉莉妹妹只身一个人来到芝加哥,虽然有个姐姐,但并没有很深的感情,在严冬到来之际,嘉莉妹妹没有御寒的衣服,还要把工资的4块5交4块给她的姐姐当做生活费。换句话说,她的姐姐和姐夫是想从她身上捞到一些便宜的。
       在嘉莉妹妹又一次遇到杜洛埃时已经是走投无路,但杜洛埃看到嘉莉妹妹的美貌,又深知她是个聪明机智的姑娘时,他自己心里明白,又漂亮又聪明的上层社会的姑娘们是根本不会搭理他的。嘉莉妹妹投靠杜洛埃并没有错,她需要他的帮助。而他又显得那么热心肠。嘉莉妹妹是个有品位又干净的姑娘,能把小公寓收拾的漂亮井井有条。但她不喜欢杜洛埃这并不是她的错啊!难道不喜欢一个人还有错吗?况且杜洛埃在跑业务时依旧花天酒地,只有回到公寓时才想起嘉莉妹妹。难道只许男人在外胡混,女人连想爱一个人的自由都没有吗?嘉莉妹妹并没有错。是的,嘉莉妹妹遇到赫斯渥,赫斯渥爱上了嘉莉妹妹,嘉莉妹妹也爱上了他。可嘉莉妹妹不知道的是赫斯渥已经结婚。直到嘉莉妹妹知道赫斯渥欺骗了她时,她选择的是分手。
       而赫斯渥也并不是好东西,他在家对老婆不关心,对儿女不过问。他自己偷了钱却还要拉嘉莉妹妹下水。到纽约后,他生意做得不好,最后只流落街头。而嘉莉妹妹不怕苦,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最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实在自己身上似乎能看到一些嘉莉妹妹的影子,我也喜欢漂亮的衣服,我也觉得一些流水线生产工作不适合我,我也遇到了曾经很多帮助过我的人,我知道感谢和爱是不一样的。我也知道,我应该和嘉莉妹妹一样,向未来继续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去依赖他人。我读过很多名著,对很多悲惨的女主角深感同情,但对嘉莉妹妹感觉却不一样,可以说是尊敬,也可以说更多的是喜爱。她单纯,努力,她不谙世事,有一颗纯洁的心,这正是这个社会所缺失的东西。
      
  •        看的时候特别激动。在我眼里,这本书讲的正是一个出身贫困的乡村女子凭借自己先天优势与后天努力,终于赢得一席之地的故事。尤其是后半部分讲到嘉莉的薪资从一开始微薄的十几块涨到一百多块的时候——表率啊!模范啊!
      
       但是后来手贱查了一下百度百科,才发现似乎嘉莉并不是一个太正面的形象。“《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演员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看了之后表示……这样扭曲真的好吗??
      
       先说出卖贞操。首先,不可否认嘉莉是爱慕虚荣的,刚从落后乡村来的嘉莉在见识到了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后,迫切地希望能融入进去,穿漂亮的衣服,上豪华的餐厅。不可否认嘉莉相中德鲁埃的很大原因是他的体面、风度、钱、钱、钱,就因为这样就说她与德鲁埃的“相爱”是出卖贞操吗?她确实是不爱德鲁埃的,她不久之后就明确地发现了,她喜欢的只是一个用钱堆积出来的、可能成为自己丈夫、给自己带来安稳生活的男人。金钱在爱情中的位置很复杂,但我们不能把因为金钱而不那么看重爱情说成是贞操问题吧。何况,书中不乏提到嘉莉善良的一面(具体的忘了……但肯定看到过),更加说明她完全没有所谓的“贞操”问题。
      
       然后是“同居”。同居本来是没什么感情色彩的,但用在这段话中似乎是在暗示(下文中就直接明确说出来了)嘉莉是推销员德鲁埃和酒店经理赫斯特伍德的情妇。这不是搞笑吗?德鲁埃又没对象,嘉莉也没对象,两厢情愿的恋人住在一起——这很可耻吗?这就是通奸了吗?至于与已婚的赫斯特伍德“同居”——且不说嘉莉在与赫斯特伍德的感情中两次被严重欺骗——根据我读的版本,似乎两人是“结婚”之后才住一起的好吧?(虽然后来关于到底有没有结婚有疑问,但至少嘉莉是以为他们结婚了的。嘉莉和德鲁埃在一起的时候也一直催他结婚,这样的人会没贞操吗?)
      
       百度百科里还有一个观点很搞笑(到底是谁写的啊喂)。在内容梗概里写道“……他(赫斯特伍德)与嘉莉的性关系被发现后,他受到舆论的指责,因此而身败名裂。赫斯特伍德本是一个令人瞩目的上层人物,圈子广阔,朋友众多,因为自身的才华与魅力,很受人敬仰。按理说,他本该体体面面地享受着自己的人生,却毁在了情欲之上”。既然说嘉莉的“出卖贞操”在于她为了金钱不要纯粹的爱情,那赫斯特伍德为了纯粹的爱情而甘愿冒失去金钱的险岂不是很崇高?又怎么成了“毁在了情欲之上”?还有,书里有提到性关系的茬吗?还有,他是因为和嘉莉的事情才身败名裂的吗?赫斯特伍德确实是一个不怎么正面的角色,可以说的上是被“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所“腐蚀”的小人物。但是,他的“腐蚀”更多的是体现他性格的软弱之上,与爱不爱嘉莉无关。
      
       至于嘉莉的”见异思迁“——她和德鲁埃又没结婚,她也不知道赫斯特伍德已经有家室了,她只是给自己选择了一个更好的可以依靠的对象,不然以她当时的身份如何在大城市立足下去?这一切难道不是为了生存吗?在那样熙熙攘攘的大城市里,为了生存而做出的符合丛林法则的事情,难道不是无可厚非的吗?我快变成嘉莉的脑残粉了,可我真的觉得她的成功挺有启示意义的:揭示了在逆境中一个弱女子如何才能步步走上众人视线中。尽管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她也会做出对自己好能实现自己价值、却会伤害别人的事——但就是这样的残酷(是残酷的社会制度把她变得残酷了起来),才让她得以存活下来,并且,是体面地存活下来。与海尔太太和万斯太太那样靠男人才得以过上体面生活的人相比,嘉莉的成功也许是作者想要模糊地指出,女性意识该要觉醒了,女性同样可以谈个人价值,并且,当与男性共享同一个评判体系。
      
      
       这本书我还想再仔细地读一遍,带着以下问题(有的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但还是想关注一下作者的表述):
      1、嘉莉爱不爱德鲁埃?嘉莉爱不爱赫斯特伍德?如果不爱,促使她与他们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2、德鲁埃爱不爱嘉莉?赫斯特伍德爱不爱嘉莉?
      3、德鲁埃与赫斯特伍德的区别(除了钱)。
      4、关于赫斯特伍德工作的问题。他原本是否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是“吃软饭”“完全靠自己妻子”的?为什么私奔之后他始终没有找到工作?是能力问题吗?
      5、为什么嘉莉与赫斯特伍德之间的‘爱情“被人贴上了不道德的标签——而在很多类似的小说中,这种打破社会常规,勇敢地去爱,去追求自由的行为却往往受到赞扬,并被认为是宣扬了人本身的价值?(也许因为他们之间不是纯粹的爱情?)
      6、为什么嘉莉最终接受了赫斯特伍德的求婚(私奔请求)?(只是因为如果不接受的话,她就要在乡村里穷苦潦倒的过一生了?)
      7、关于德鲁埃、赫斯特伍德、嘉莉的工作经历,以及其从富到贫(从贫到富)的变化过程。
      8、关于嘉莉道德品性的梳理。
  •     2000年10月5日购于滨江书城。书名应该叫The miserable life of uncle Hurstwood才对.....人堕落到没工作的程度真可怕啊,看得我心惊肉跳....
  •        It was in August, 1889. She was eighteen years ofage, bright, timid, and full of the illusions of ignorance andyouth. Whatever touch of regret at parting characterizedher thoughts, it was certainly not for advantages now beinggiven up. A gush of tears at her mother's farewell kiss, atouch in her throat when the cars clacked by the flour millwhere her father worked by the day, a pathetic sigh as thefamiliar green environs of the village passed in review, andthe threads which bound her so lightly to girlhood and homewere irretrievably broken. To be sure there was always the next station, where onemight descend and return. There was the great city, boundmore closely by these very trains which came up daily.Columbia City was not so very far away, even once she wasin Chicago. What, pray, is a few hours——a few hundred miles?She looked at the little slip bearing her sister's address andwondered. She gazed at the green landscape, now passing inswift review, until her swifter thoughts replaced its impressionwith vague conjectures of what Chicago might be.
      When a girl leaves her home at eighteen, she does one oftwo things. Either she falls into saving hands and becomesbetter, or she rapidly assumes the cosmopolitan standardof virtue and becomes worse. Of an intermediate balanc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The cityhas its cunning wiles, no less than the infinitely smaller andmore human tempter. There are large forces which allurewith all the soulfulness of expression possible in the mostcultured human. The gleam of a thousand lights is often aseffective as the persuasive light in a wooing and fascinatingeye. Half the undoing of the unsophisticated and naturalmind is accomplished by forces wholly superhuman. A blareof sound, a roar of life. a vast array of human hives, appealto the astonished senses in equivocal terms. Without acounselor at hand to whisper cautious interpretations, whatfalsehoods may not these things breathe into the unguardedear! Unrecognized for what they are, their beauty. like music,too often relaxes, then weakens, then perverts the simplerhuman perceptions. 
      Caroline, or Sister Carrie, as she had been halfaffectionately termed by the family, was possessed of amind rudimentary in its power of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Self-interest with her was high, but not strong. It was,nevertheless, her guiding characteristic. Warm with thefancies of youth, pretty with the insipid prettiness of theformative period. possessed of a figure promising eventualshapeliness and an eye alight with certain native inteUigence,she was a fair example of the middle American class——twogenerations removed from the emigrant. Books were beyondher interest——knowledge a sealed book.
  •     最近在写嘉丽的论文,看到写的这么认真的书评,颇有收益,谢谢lz~
  •     -0- 如果逆风呢。
  •       一个小镇姑娘所谓的麻雀变凤凰的故事;看似单纯善良的嘉莉其实一直是被欲望驱使 她清楚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并也积极地去实现 但最终事与愿违 得到功名却没有幸福;PS:风流的杜洛埃发现并挖掘了嘉莉这块宝贝但终究不属于他;可怜的赫斯渥曾为了这块宝贝抛家舍业、名誉扫地但终究被榨干且自甘堕落悲惨的结束了余生;不能否认天生的美貌条件的确会给后天带来些许好运 但花瓶是可悲的;繁华大都市所特有的浮华 势利 冷漠 麻木始终贯穿全文~~
      
  •        嘉莉妹妹,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从哥伦比亚这个 乡村城市来到芝加哥这座繁华大都市,一切都是新鲜的,她对那里充满着好奇的希望。她有姐姐在那里投靠。可是事实上姐夫是精打细算的,他要嘉莉付食宿费,并且在嘉莉已到达家中就叫她快点去找工作。姐姐和姐夫是在芝加哥城打拼的下层人民,每天起早贪黑、生活拮据。他们并不能帮助嘉莉很多。嘉莉只能自己去找工作,求职的经历十分曲折,最后找到了一家工资低薄的鞋厂里做女工的工作。鞋厂里的工作十分辛苦,在生产线上一坐就是坐上一天,不敢有怠慢,否则就影响了生产线上其他环节的运作。嘉莉的工钱在交了食宿费以后实在所剩无几,她对物质和美的追求实在无法达到,她感到十分沮丧。
       这一段,让我想到了来深圳打工的外来务工者,他们何尝不是像嘉莉妹一样带着梦想和期望来到大都市,但是现实却并不那么美好。找不到心满意足的工作,不能在这大都市里体面的生活,但却又不甘心回到家乡。他们沮丧、痛苦,孤立无援。小说中对嘉莉妹妹的心理描写让我看到了广大外拉务工者的内心独白,十分关照底层人民。
       然而外表美丽动人的嘉莉遇到了推销员杜洛埃,这个好心却多情的男子,他一步步感染着嘉莉,让嘉莉搬出姐姐家。嘉莉内心挣扎了很久决定那么做,于是开始了和杜洛埃同居的生活。她不用愁着找工作,只消靠着这位年轻、好心的男子就能够丰衣足食。能够穿上她一直渴望得到的漂亮衣服和饰品,住在宽敞舒适的住宅。即使有时候静下来想,她所过的生活是道德、良心上过不去的,但是她不愿意改变,她觉得除了这么过下去她别无选择。她选择了物质上的享受。
       偶然的机会,嘉莉认识了赫渥斯,这个外表光鲜、富有成就的酒店经理。他们相互爱慕,嘉莉开始背叛杜洛埃,出轨。后来杜洛埃知道了这件事,他十分生气,争吵中嘉莉才得知自己爱慕的赫渥斯是有妻儿的。嘉莉十分受打击,一方面她背叛了杜洛埃,另一方面她感觉自己被欺骗了。杜洛埃气愤地离开了,她没有了生活的依靠,同时她不愿意去找欺骗她的赫渥斯,她开始担忧自己的生活,便出去找工作。赫渥斯和自己的太太吵架,他气愤地离开家,背着良心偷了酒店的巨款并把嘉莉骗上去纽约的火车。
       嘉莉被赫渥斯说服了与他共同生活,他们在纽约安家。起初生活比较辛苦,但后来赫渥斯有了投资,生活变得好起来。但是,没过多久,酒店要倒闭了,他们的生活逐渐落魄。赫渥斯找不到工作,嘉莉只好自己出去试试。她找到了剧团做群舞演员的工作,微薄的薪水支撑着家庭。现在是嘉莉来养家了,她不甘心自己赚来的钱全部拿来养家,她要买她喜欢的衣服和饰品。后来她直接向抛弃赫渥斯自己生活。她的确那么做了。
       嘉莉抛弃了赫渥斯,她的事业蒸蒸日上,成为了一个名角。而赫渥斯找不到工作变成了一个潦倒的流浪汉,甚至要到了乞讨的地步。鲜明的贫富对比。赫渥斯由一个风度翩翩、富有的酒店经理,变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最后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选择了自杀。
       整部小说看下来,让人不禁感叹,一个人的命运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可以直线上升也可以直线下降,又或者波动起伏。在物质横流的时代,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让一些人丧失了应有的道德和良心。嘉莉的自私无情、虚荣和赫渥斯的多情、伪善最终造成了这样的结局。小说的很多语句及其富有哲理,与读者能产生共鸣。无论对个人的心理描写还是场景描写都运用全知的视角,十分出色。
  •       故事是平淡的,情节或许不那么吸引人,就像寥寥几语的简介,无非是一个从小地方来到大都市的姑娘与两个男人的故事,最后靠自己的努力跻身于上流社会。然而这里的爱情没有缠绵悱恻,哪怕是一句露骨的情话,这里的上流社会也没有纸醉金迷以及各色传奇人物。
      
      嘉莉到底是不爱任何人的吧,杜洛埃、赫斯渥或者万斯夫人的弟弟,她只将追随她所崇拜的人,可一旦嘉莉的见识上升到与她所崇拜的人一样的位置时,她会看穿甚至于会有些许厌恶那个人。
      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姑娘。
      
      虽然嘉莉所做的事情间接导致了赫斯渥的死亡,但我还是觉得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就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发生在眼底的苦难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可怜的人儿,但转身之后,对于苦难继续我们却选择无视。
      就像嘉莉难受的看到赫斯渥等在剧院前向她讨饭钱,她却在难过一阵后忘记了他以后该怎样生活;就像我们看到某个亲人或者亲近的朋友过着窘迫的生活时那样不是滋味,却在转身后忘掉那人的境遇,哪怕是给他送去一袋水果或者请吃一餐饭。但这能证明我们不善良吗?
      
      嘉莉其实是没有多大野心的,即使是成为了红人儿,那也是因为生活的逼迫以及依靠自己的灵性。马登达小姐并不是在她物质生活最丰富的时候走进人们的视线的,她没有靠那些男人以及他们的资源,要是能生活下去,她依旧还是那个呆在家里过着品质生活的嘉莉妹妹——即使她还有梦想 。
      
      作者德莱塞用细节向我们传递了嘉莉的心情,初到芝加哥对工作的不满以及对上流社会的憧憬,或者她与赫斯渥生活后期生活的窘迫,都像一只手轻轻颤动或者揪着你的心,加上他对于心理的描写加上感悟,都让人对哪些句子移不了眼反复咀嚼,然后发出“是啊,就是这样”的感叹。
      
      还记得有一段话是说成名后的嘉莉从顶级大酒店的窗子看向外面,心里却没有一点成名后的快乐,还是那样的空虚,不知道少了些什么。“快乐没人分享,快乐就只剩一半。”可从没有将谁放到心中的嘉莉,怎么会快乐呢?
      
      
      PS:最后,我有一点很不明白,在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情感波动的嘉莉,怎么会用这样丰沛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演成功那么多角色以致成名呢?
  •       刚开始看这本书 ,觉得对自己很有启发意义,站在现在这个这个社会的角度去看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的价值观与对生命的迷茫 ,特别是与现在做比较很有意思。。。。。。。。。。。。。。。。。。。。。。。。。。。。。。。。。。。。。。。。上了大学 ,在图书馆里开始看各种各样的书,感觉自己的人生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希望能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一起探讨
  •       看嘉莉缘于偶然-搜百老汇资料时搜到的。模糊知道挺有名但概念不深,一开始只打算把百老汇部分囫囵吞下去就撤,没想到却一页页翻了下去。
      
      五年前的我也许会嫌它不知所云烦闷老套,现在的我却觉得字字入心感慨良多。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人性的描写都十分到位传神。裘先生的译文也很优美。
      
      好的小说能挖出人性,永不过时,100多年前的故事,仍然能让100年后的我心悸以及共鸣。赫斯渥一步步走上毁灭的心理历程真是何其眼熟!有一阵失业堕落时的心态跟他简直一模一样,看到最后他饥寒交迫而死我背上竖起了一排寒毛,弄得心情很忧郁。
      
      总之,名著这东西,果然是上了年纪有了阅历才能读懂的。去年猛然体味到悲惨世界的强悍,我看我很快可以啃一啃战争与和平了。这种成长,小部分是窃喜,更多的却是悲痛啊,泪奔!
      
      不过这部是不是烂尾了,嘉莉前一刻还在为声名鹊起雀跃,最后一章猛然就哲学思考人生寂寞了,转变很突兀。
  •     lz分析的很好 看书的时候我还有些地方没看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