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4
ISBN:9787020072286
作者:巴金
页数:242页

章节摘录

  一  紧急警报发出后快半点钟了,天空里隐隐约约地响着飞机的声音,街上很静,没有一点亮光。他从银行铁门前石级上站起来,走到人行道上,举起头看天空。天色灰黑,像一块褪色的黑布,除了对面高耸的大楼的浓影外,他什么也看不见。他呆呆地把头抬了好一会儿,他并没有专心听什么,也没有专心看什么,他这样做,好像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时间仿佛故意跟他作对,走得特别慢,不仅慢,他甚至觉得它已经停止进行了。夜的寒气却渐渐地透过他那件单薄的夹袍,他的身子忽然微微抖了一下。这时他才埋下他的头。他痛苦地吐了一口气。他低声对自己说:“我不能再这样做!”  “那么你要怎样呢?你有胆量么?你这个老好人!”马上就有一个声音在他的耳边反问道。他吃了一惊,掉头往左右一看,他立刻就知道这是他自己在讲话。他气恼地再说:  “为什么没有胆量呢?难道我就永远是个老好人吗?”  他不由自主地向四周看了看,并没有人在他的身边,不会有谁反驳他。远远地闪起一道手电的白光,像一个熟朋友眼睛的一瞬,他忽然感到一点暖意。但是亮光马上灭了。在他的周围仍然是那并不十分浓的黑暗。寒气不住地刺他的背脊。他打了一个冷噤。他搓着手在人行道上走了两步,又走了几步。一个黑影从他的身边溜过去了。他忽然警觉地回头去看,仍旧只看到那不很浓密的黑暗。他也不知道他的眼光在找寻什么。手电光又亮了,这次离他比较近,而且接连亮了几次。拿手电的人愈来愈近,终于走过他的身边不见了。……

书籍目录

寒夜后记附录  谈《寒夜》  关于《寒夜》

编辑推荐

  《寒夜》是巴金步入中年又一创作高峰期完成的长篇小说,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成熟的标志。小说《寒夜》发表于上世纪40年代,是巴老在自己众多作品中最满意的一部。故事讲述了抗战时期的国统区重庆,一个小职员的人生悲剧。这部小说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情节穿插着作者现实的生活,因此作者对这部小说投入的感情更为真挚。

作者简介

《寒夜》是巴金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44年秋冬的一个晚上,在重庆防空警报解除后的一两个小时,巴金开始了《寒夜》的写作。小说的情节与作者的生活几乎是同步展开的:都是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写完这部小说是1946年的最后一天,上海一个寒冷的冬夜,小说结尾也正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写《寒夜》是在作品中生活,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在那几年中,散文家缪崇群、小说家王鲁彦,还有他的老朋友陈范予,都是害着肺病痛苦地死去的;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他又亲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医治的三哥李尧林。所以,当小说中写到汪文宣为生计而无着、为疾病而痛苦的时候,这些亲友的面孔一一浮现在巴金的脑海中,使他的写作十分投入。

图书封面


 寒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老师说这部小说一度令他不相信女人,并恐惧婚姻,阴影一直留存至今(话说师母知道么…?)结尾时女主角母性的泯灭更是让他不寒而栗——她犹豫在去找儿子还是去找情人之间。我读了小说,没看出树生母性的泯灭(小宣也很冷漠好么…这样的孩子不要也罢…而且汪主任还不是情人吧…),也没像A同学一样明显地感受到“时代悲剧远远大于主人公的个人悲剧和家庭悲剧”(尽管这应是作者的本意),我只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婚后千万不能和老人住在一起!!那些婆媳争吵的场面,只是看看文字描述都让人头疼(我也不会再看,却并非因为树生太冷漠,而是想起汪母就火大…)丈夫两头说好话,只会让婆媳更加讨厌对方…这些我莫名其妙地能够理解(或许也不是莫名其妙)…一直对汪文宣只是同情,直到【他发出一声呻吟,一只手疯狂似地抓自己的头发。他的左胸痛得厉害,现在好象不单是左胸,他整个胸部都在痛。她为什么要这样凶狠地伤害他?她应该知道每一个字都是一根锋利的针,每根针都在刺痛着他的心。他在什么事情上得罪了她?她对他的恨竟然是这么深!单是为了自由,她不会用这些针刺对待一个毫无抵抗的人!想到这里,他抬起头呼冤似地长叹了一声。他想说:“为什么一切的灾祸全落到我的头上?为什么单单要惩罚我一个人?我究竟做过了什么错事?】忽然反感起来…这个男人只把自己一个人当做受害者,觉得他忍了这么多,别人应该也同他一样忍着。C似乎最讨厌汪文宣,得知他死了,十分痛快……我觉得,树生并没有哪点不对,她只是做了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女性本当做的事。若说是时代悲剧,为何同样的事情现在仍在发生?(话说最近做多了阅读题…总喜欢加个括号作补充说明啊…)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故事一开始矛盾就已经发生了,无从了解汪母跟儿媳冲突的源起。
      但是一个不上进不努力各种消极的人,生活过得穷困落魄,有什么值得同情的?是别人耽误了他吗?还是别人坑了他?
      还说什么理想,热情,我呸!他也配?
      这种人放哪个时代都是那个样子,别把责任推脱到什么社会什么制度上。
      
      只举一个例子,一次停电,引起曾的抱怨,问汪什么时候可以不过这种生活。汪是怎么答的?他说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我去,这尼玛放到今天,不就等于说是等到共产主义实现的时候吗?(当时战事正是最艰辛已经退无可退,连他供职的单位都准备再迁往兰州。)各位,如果现在真这样忽悠妹子,你们觉得合适吗?尤其考虑到曾的个性。
      
       “我烦得很。宣,你说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不过这种生活?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过得好一点?”
        “我想,总有一天,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
  •     曾树生面对的是侵入肌骨的寒夜和经常停电的黑暗,她的出走与其说是追求自由与热闹,倒不如说是源于婆婆的敌视和看不到希望的恐惧。汪文宣遭受的是金钱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他的懦弱,他的两难,道尽世态炎凉。死在久久盼望的胜利之夜,汪文宣的死是寒夜中看不到曙光的解脱
  •     一开始还觉得男主有点可爱,看到后面真是急死人啊!典型的可怜又可恨!看的时候心里一直在咆哮“树生快走!快点离开这个家!”虽然有很大的时代的原因,但是就算是现在跟这种マザコン在一起也绝对不会幸福!那个妈啊,真想一耳光扇上去!
  •     即使能猜出故事情节走向,可是寒夜里叙述的故事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发生在身边的这样苦痛的例子太多,不吐不快。正如女主人公厌倦了男主所说,如果他打我骂我下,我的心里可能会更痛快些,也不会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抛弃他,可是他没有,无休止的忍耐、病痛已经把他快摧残死了。
  •     巴金最成熟的作品
  •     图书馆。论文用。
  •     灰色的调子,忧郁的生活
  •     巴金最好的一部
  •     重看巴金,他最好的小说应该是《寒夜》和《憩园》吧,真是进入到了生命的困境中,人生的复杂滋味也出来了。他后期写的《随想录》,脱离了那个时代再看,好的篇幅不多。他始终是一个非常真挚的人,但一旦进入文中,有时候会觉得过于浅白。
  •     比家春秋等代表作更喜欢多些。
  •     苦难呵!人生。 我们不知道未来究竟怎么去面对这些不可抗拒的日子,幸福吗?不幸吗?那你能选择放弃么?答案只是硬着头皮向前冲。哦,这是生活,不是童话。不喜欢,那就自便,没人能替你料理这一切。
  •     巴金唯一我没看过的小说
  •     語言要扣分
  •     一本人物虚构却事事真实的小说
  •     开篇的几章剧情的逐渐展开很牛,整体的氛围也足够好,当然最好的还是人物的设计与故事的安排上,又足够亲切感人,又隐约描绘着整个时代的阴冷
  •     我是还图书馆的书
  •     大部分叙述都是分别进入到某一人物内心描写。情节不多,以心理刻画为主。惊叹作者可以把同一种煎熬写得大不相同,不动声色却让人压抑也无能。很多时候我真的能够体会到主人公的无奈,难得的体验。
  •     瓣友写的很客观啊,确实全文都是一种淡淡的苦涩与忧伤。我蛮喜欢《寒夜》的。
  •     读的那个下午,好难过。
  •     是我读过的巴金的最好的小说。
  •     张毅说,写的很好。深刻。但我看了没有对某些事感到绝望啊?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吧,我还是觉得张恨水的好
  •       寒夜,我最初看的不是巴金先生的原著,对于他的影响多来源于影视作品。但这个作品还是有很多令人唏嘘之处。     宣和树生本来是两个相爱的人,他们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就连汪母也是如此,但在日军侵华的特殊背景下,一家人颠沛流离来到重庆。宣的很多“不合时宜”的言论使得他一再在事业上受挫,饱尝人间冷暖。而树生则截然相反在银行发展的很好,开始注重穿衣打扮,参加应酬,收入日丰。汪母对儿媳妇的早出晚归,喜好打扮十分看不惯,加之宣的事业不如意,更使得汪母对树生的种种横加指责。     树生受不了婆婆的看不起,受不了丈夫的无能,受不了生活的贫困,就同年轻的主任飞去了兰州。但作为一个妻子,她是洁身自好的,她并没有做对不起自己丈夫的事;作为一个母亲她又是尽责的,她没忘记自己儿子的学业,按时往家里寄钱。当他满怀希望和思念的回到家中,宣已经因肺病离世,汪母和儿子小宣也不知所踪。     宣的不幸,同时也是树生的不幸,是汪母的不幸。而这一切的不幸的源头是谁呢?如巴金所说的这个怪诞的社会;宣的善良,软弱,既自负又自卑的性格;汪母的固执,守旧,不理解不宽容;还是树生的不隐忍。     从任何一个角度我都能理解,他们的每个人,喜欢他们每一个人。宣是很有才情的人,特别是当他说到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的时候,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不似他平时的样子。如果他也随着这个社会逐流的话,也许会变成另一个周立煌,张华飞,那宣就不是树生说钟爱的宣了,但这样的宣,必然是个悲剧。而另一方面,在母亲和妻子之间,他又是那么的软弱,逆来顺受。让人无不叹息。 当他面对上司的刻薄,同事的鄙视,妻子的抱怨,他唯有一味的自责,永远不懂得反抗。妻子终于忍受不住他的怯弱,她甚至宁愿他打她骂她也不愿意他不做=作声,然而他还是没有半句怨言。面对母亲对妻子的诋毁,他也是毫无责备别人的意思。在抗战这样特定的环境中,作为一个小小职员的汪文宣,我想他有这样的境遇又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他最后惨死的结果又是与他怯弱的性格紧密相连的。一个连自己真实想法都不敢表达的人有时候想想狠一点也只有死了算了。           在汪文宣身上,在剧情当中,我会不自觉想到现实中的我们。我们有时又何尝不是像他那样呢。优柔寡断,怯弱,怕事,苟且偷安,逆来顺受……人性的种种弱点一览无余。     再说汪母,作为一个受过教育,早年丧夫的旧时代女性,她对儿子宣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爱的太沉重,太固执,太自我。当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你又怎么能要求她能接受一切的新事物呢,对儿子的不幸,归咎于媳妇,这是自然的。如此爱之的他,你能让她把儿子的失败归咎于儿子自己吗?宣尚不能很好的适应这个有点怪诞的社会,何况是汪母呢。对汪母宽容一点吧,这个老人在晚年失去了儿子,有什么能比这更不幸的呢?     树生,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年轻,漂亮,有思想,能干,这一切都是她的优点,但在宣的失败面前,这一切却都那么的刺眼,成了缺点。在那个社会里,尤其如此,但在现在的社会里,也是如此呀。也许这是摆在很多优秀女性面前的一个难题吧。     看过了《寒夜》只想一声叹息,谁之过呢?
  •     《寒夜》丨 作者:巴金丨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丨字数:20.7w丨个人评分★★★★(8分-)可以说是和题目一样,悲凉的很,读起来有那种窒息感,挺痛的。
  •     寒夜--一个专心写作的人
  •       好久没有心思读一本小说了,为什么拿起它读是因为我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我需要为它准备5分钟的展示,我要用5分钟,让大家知道巴金写过这样一部小说,读过它,或许对你的思考和人生,会有一点帮助。
      
      读到开头我就有点后悔,因为这部小说太压抑了。实在是呼应标题。寒夜,寒冷的夜,最绝望不过如此。小说通篇都是死、病、脸色不好、睡一会儿吧,忍这种压抑的词。读一会儿真的是透不过气来。
      
      主人公汪文宣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他善良老实,多病、懦弱,有一副好心肠。他的优点是心太好,从来只想到别人,不顾自己。缺点是太懦弱,懦弱到失去一个男人应有的担当和气概。生活的重压下,他认输了。他太懦弱,以为的善良和爱,却无法带给生活一点生机和希望。当然,这也有社会现实的压迫这个客观因素。总而言之,他是可怜的,也是悲惨的。
      
      汪文宣的母亲,是我想象中的大部分男人的母亲,一个典型的婆婆形象。护自己的儿子,看不惯儿媳妇。她最初是让我讨厌的,因为她只顾自己的心情,根本不考虑儿子的两难。然而到最后我也是同情她的。因为她确实可怜,也确实有很强的牺牲精神。她吃了太多苦,也吞下了太多生活的绝望。那最初的脾气,也就顺带的原谅她吧。
      
      曾树生,一开始我是讨厌她的。我觉得她一点儿都不懂得体谅自己的丈夫。我竟会站在汪母的角度,看到骂她的话竟暗暗点头觉得很出气。自由这个东西,一个人找就能找到吗?为什么一定要抛弃自己的丈夫独自去寻找自由?她为什么要表面装着关心自己的丈夫实际上却什么真正的忙都不帮呢?如果真的没有爱了就果断一点,为什么还要给汪文宣留下希望?追求自由本来是件很美好的事,但不知为什么,在这本小说里就显得那么可笑,那么不负责,那么轻率。
      
      这本书反应了很多人性复杂和矛盾的地方。汪文宣爱树生,可是没有给她她想要的,所以无法得到她的爱,哪怕年轻的时候他们真的相爱过。汪母也爱文宣,为他付出了很多,但却只有增加他的各种痛苦。
      
      有这样一句话,多少人在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的事情。
      
      这本书真的很压抑很绝望,甚至让我觉得,你看,人活着,真的就是可以痛苦到这个程度的。最绝望莫过于生不如死,又无法死,死还担心自己的死会伤害到爱自己的人。这真的是太纠结,太痛苦了。
      
      “我没做错任何事,为何会这样。”这是书里的主人公反复呐喊的,声音是那么倔强又那么弱小。好像同样的,张国荣也曾这样问过。韩寒在博文里回答道:因为你没做错任何事,所以就是这样。我就觉得无语了,这算什么?难道只有作恶才是通往快乐的途径吗?
      
      这让我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不要以为你没做错事,就应该得到什么。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努力了,不应该期望成功。你付出了,不要期望回报。但是你还是必须努力必须付出,因为这就是我们生存的方式。现在的时代好了很多,至少我们还是能够相信,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我从不担心努力了不会有收获,我只担心自己不够努力,或者不确定想为什么而努力。一个人,首先要懂得自己,懂得自己的诉求,才有可能向外界索取。得到与否,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活得明白,知道什么是在乎的,什么是摈弃的。
      
      一句话,我还是很感激。
  •     不知道是那段时间太多愁善感还是真的书写的太好,没想到这种经典也有打动我的一天。。
  •     算是巴金小说里比较好的一部,就是太绝望。我最近的心情肯定是你害的,嗯。
  •     这部巴金的小说的确有一种难读下去的感觉 《猫城记》也给我这种感觉 语言多少有些拖沓 可能这是我不太喜欢中国作家的原因之一 小说中的气氛很凝重 苟延残喘的病和婆媳关系。
  •     最推荐的一本巴金。
  •       按理说我是不太能理解到汪文宣的痛的,可是我却分明地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似乎,我从他的一生中看到了自己。
      
      当然,这样说自然说自然是扯淡。因为我还远未结婚。看完了这本书以后,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万万不能娶一个比自己优秀的女人当老婆。不要说什么爱情可以战胜一切,那是很难实现的。而残酷的现实会让人们明白到,男人一定要比自己的妻子强,至少是在收入上。
      
      其实,从汪文宣的一生可以看出很多,可是我参透得出的就是作为穷人的各种悲哀,病不敢病,吃不敢吃,有怨言也不能够诉说,反正就是什么都不能够如自己所愿的实现。没办法,钱虽然不是万能,可是没有钱就真的万万不能,这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套用一下高中政治书里面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说,没有钱,什么都不能想,想了也只能是白费了自己的脑细胞。再者,好人往往都不一定能够得到好报,现实就是和俗语中所说的相悖,坏人通常都会过得逍遥自在,而独自留下好人在吃苦受累,不过本性是好人的人,是不会因为这种反常现在而去变坏的,所以只有继续过着难堪的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我读到树生时,我会想到另外一个人,那一个已经一年多不曾见到的人。虽然已不能再存在什么丝毫的情愫,可是记忆是依然存在的。说回树生吧。其实她是没有错的,就算作为男人的角度来说。因为她并不是嫌弃丈夫又收入低微又身患绝症,而是她真的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丈母娘终日对自己的仇恨,丈夫对自己内心想法的不理解以及过于懦弱还有战乱的胁迫,这已经足够让她离开丈夫一家奔往兰州了。她已经内心进行过无数次斗争,可是理智终究还是战胜了情感,没办法,是一个拥有正常思考能力的女人都会选择这条路,这并不是薄情,倒是一个能接受的抉择。他们当中都没有错,丈夫因为患病,而且各种客观原因使他只能做收入极少的校对工作;母亲对儿子的过度溺爱以至于不能够把儿子被媳妇霸占,因而对媳妇充满了憎恨;儿子又身患白血病,家境不好,却在贵族学校里学习,处处拮据。再加上战火弥漫,人心惶惶,谁都不能够安心地过日子。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所作的很多行为都得套入当时的状况下考虑。
      
      一口气把书读完,心情很是沉重,似乎应和着自己最近的心情。在这酷热的夜里,内心还是能够体会一些极度深寒的没有迎接光明一刻的夜的。
  •        读完巴金的《寒夜》,自始至终是一种压抑,是一种令人暗无天日的绝望。
      
       压抑从小说开始描述的寒夜起,主人公汪文宣走在凄冷的夜里,在已经司空见惯的的警报里,麻痹的走着。又以另一位主人公曾树生走在同样寒气逼人,不禁打起冷噤的夜里而收尾。同样的夜里,两位主人公,一对有过理想,有过14年朝夕相伴却被岁月不断消磨的夫妻,以不同的心境,走在同一条街,同样的暗无天日,在这里抗日的胜利前,胜利后没有丝毫区别。
      
       而这两个凄风凌厉的寒夜中间更是用一种无望的笔调写出了国统区下小人物们的无奈,没有大起大落的恢弘情节,却在细碎微小的情节中,把为数不多的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合上书本,我们会想起软弱善良的“老好人”文宣,时尚青春的树生,可能是昆明才女却沦为二等老妈子的汪母,少年老成的小宣,抑或是唯一一个热心的同事钟老……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坏人,却造成了婆媳间难以维持的局面。她们都是善良的人,却以自身的价值观丝毫不能容纳对方。树生与汪母都是文宣最爱的也是最爱文宣的人,却一直在争吵中,在动乱不安的年代,那是一种更禁不起折腾更刺耳的声音。也许这是因为自私,汪母不愿分享儿子给予的爱,也嫉妒媳妇的年轻看不惯她新思想和花枝朝展的银行“花瓶”生活。也许又因为自私,树生挣脱了这个贫困病重丈夫和婆婆的羁绊,去寻求那所谓的自由。可能就是自私吧,让这两个善良的人身上也充满了她们无法相容的缺点。而文宣呢?他用尽了一切方法来维持这个脆弱的家庭,他从不反抗她们任何观点,他任劳任怨的领着微薄的薪水做着无穷无尽的校对工作。他是所有人眼里的“老好人”。但也正是这种软弱妥协的性格,成了文宣致命的弱点,他凡事为他人着想,他也相信他身边的每个人。可最终除了无数累赘的情感交织在心上外,无济于事。只能等着肺病一点点浸染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后,凄冷咽气。
      
       文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是饱满的,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主人公牵肠的无奈。这于作者也是一个鲜明的改变了,已经褪去了早年在《家》中人物性格的单一化。当然《家》中的人物我认为觉新是算比较成功的塑造,性格会比较饱满。但读者往往会更留意思想激进的新青年觉慧,因为往往说觉慧身上有早年巴金自己的影子。如果说《家》中在文章的最后写觉慧的离家,仍是一种给予青年们希望的象征,那《寒夜》的文末剩下的却只有淡淡的绝望。文风从热情外露的着笔封建大家庭到客观冷静细抒市民小人物的转变,也象征着巴金自身经历后的成熟。他见证了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的种种。从当年对一切都充满希望的少年到明白胜利失败是他们的,自身只是劳苦大众中的一员后,好像所有的梦想都在现实面前黯淡了。看尽白衣苍狗,挥去嬉笑怒骂,社会周遭的一切一切好像并不能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改变什么。
      
       于是,于是也只能剩下自己孤独的走在凄风凌厉的寒夜,面对这现实生活的无奈,在寒夜里的是文宣,是树生。也是作者自己。更是有无限共鸣的你与我。
  •     嗯嗯 谢谢支持。
  •     《寒夜》不出,巴金只是二流作家。《寒夜》既成,巴金现代六大家的位子是不可动摇的了。
  •       寒夜的优点很多,丰富的心里描写,贴近生活。
      但是我并不想给予其一个高分。因为我看得太难受了。
      我想冲上去给那个母亲一耳光,拜托,儿子是你一个人的吗?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好么?姑娘没吃你家的没用你家的,还挣生活费,你有什么不满意?
      我想冲上去给那个男人一耳光,你能不能有点男人样啊。
      这对母子神神叨叨的对话真是够了。
      还好,我并不厌恶那个远走高飞的姑娘。可能她更贴近我的想法。
      在矛盾中选择,她不算错。也不算对。
      老舍先生自己也说,这个故事里没有谁是绝对的主角,错不能归咎于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是有非。
      我希望每一个家庭都不要有这样的神经病女人和男人。和和睦睦的好么?
  •     读了两次,心境感受都不同。坐在食堂,吹着冷气,周围是大牌声、谈笑声,而此时我却沉浸在汪文暄与曾树生的世界,感觉自己也像汪一样被遗弃了。
  •     那一夜,很冷
  •     煎熬和无助在焚烧
  •     没有所谓的不公平,只不过人人到底都是利己主义者。
  •     曾树生
  •       
      彻骨的《寒夜》,由泛黄的书渗入到触及纸张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乃至心灵。
      
      汪文宣,三十有四,正当壮年,有一份稳当、颇令人艳羡的职业——公务员;他母亲和蔼宽厚,始终把他当作小孩子;妻子是他大学时期的女友,与他一样有“教育救国”的理想,毕业后自由结合;儿子小宣十几岁了,住在寄宿学校。
      
      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实则暗涌不断,尤其是在波澜四起、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正值好年岁,本应该在工作上争取表现以大展拳脚,可小小的职位不仅“多劳无多得”,还受气受累,同事中除了潘老,其余都以刻薄言行待他;上有老下有小,本应是幸福美满的家庭,无奈夹在母亲和妻子中间,无论他怎么做都“左右不是人”;而活力四射的妻子在银行工作赚的钱比自己多得多,甚至小宣的学杂费也是妻子包办……在外受人欺,在内受人气,生活可以说处处不尽如人意。
      
      他固执地等着“抗战胜利”救自己出火坑,无奈现实到处都在张舞着爪牙,一次次撕咬他已疲惫不堪的身体——先是得了肺病,后来又哑了喉咙。他原本并不觉得苦,身旁有树生,他年轻貌美的妻子,守候着病重的自己;还有老母亲,不辞辛劳地嘘寒问暖,竭尽所能照顾他,他打心眼里感激她俩。偏偏又是他爱的这两个女人伤他最深,没日没夜地互相争吵,斗气,甚至逼着他给出“留下谁”的答复。不是有一个经典的问题,问“如果你母亲和你的老婆,同时落水你会救哪一个?”
      
      对于男人来说这是最为痛苦的抉择。汪文宣这个“老好人”,有话只往心里咽,暗地里苦恼悔恨自己不争气,抱怨她们的苦苦相逼。那边厢,树生再也受不了没有生气的家和处处计较的婆婆,离开了文宣和小宣,随陈主任“私奔”去兰州。而汪文宣累垮了身体,累坏了心,抗战胜利消息传来之际,他离开人世,留下满腔无奈和怨恨。
      
      无疑,汪文宣是可悲可怜之人,在乱世中祈求温饱不得。由外而内,备受萧条、寒冷的空气的吮噬。稍合上书,面黄肌瘦,无一处不显病相的他即刻显现眼前;他仿佛无意述说自己的过往、自己的悲惨、自己的不幸,可难以掩盖的病态、不称年龄的老态,自作主张地替他倾诉与我们听。
      
      《寒夜》不止从汪文宣这一面展现其时世道,它既顾及了男性角度,又从另一面赋予了女主角曾树生自由说话、自由思想的权利。《寒夜》面前,读者是全知视角,我们一方面为汪文宣的痛苦所纠结叹惋,怨树生不应与婆婆苦苦争斗平添丈夫的烦恼,甚至觉得她不应弃他而去,另一方面通过曾树生自我感受的真情流露,我们真切领会到她的苦处,明白她身处乱世的进退两难。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汪文宣所处的抗战时期战火纷飞的重庆,比起唐代杜甫的处境,可谓更加艰难。况且他满腔的郁结无处宣泄,硬生生地化作一肚子苦水,无法将“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内心苦楚与母亲和妻子一一道出。
      
      读巴老的《寒夜》,其时正值寒假。读罢此书,我竟然大病了一场,连续几天躺在床上,四肢无力,疲乏不堪。或许是身体调适不当吧,我却更相信是因为此书对我心境的影响。从头到尾,此书的一章一节都笼罩在令人无法呼吸的氛围中,不时引起我怜悯且叹惋。
      
      妈妈和奶奶整天在我床边围着转,时不时为我端上姜汤,熬中药;冷飕飕的风透过窗缝向我袭来,盖了几条被子仍起鸡皮疙瘩;妈妈和奶奶老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我又无力去顾管;爸爸像是冷静的“局外人”,一天到晚都在客厅呆着,很少表露自己的情感;我自己也没多余的精力和朋友们联系……
      
      这些不就是汪文宣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的一瞥吗?我仿佛置身于《寒夜》中,与汪文宣虽相交不深,却又惺惺相惜。个体脱离不了社会而独立存在,那个时代,再加上他的家庭环境,直接导致了他的悲剧。
      
      可是汪文宣的悲剧还在于他忽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起作用,他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缓和婆媳矛盾,他相信的是自己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他曾经尾随妻子和陈主任,见他俩在前面走着,却又不敢上前质问,内心的软弱压抑了所有的行动,试问哪一个男人能够忍受?在那个没有信仰的年代,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还有谁能帮他呢?
      
      《寒夜》结局,是树生回到她之前抛弃的家,却发现自己已被家抛弃。她的梦化成了支离破碎的现实。但是撇开她抛弃丈夫儿子出走他乡的事实不说,她起码有勇气反抗现实,有胆量为自己作出抉择。她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不去委曲求全,不去迎合他人。汪文宣也曾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现实面前却畏缩不前。
      
      
      《寒夜》于我的启示是,即使前方是艰难险阻,即使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且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无意中在旧书市场淘到了这本书,某白痴文学硕士说,这本好,你那回去看吧。等到我看完了找丫算账的时候,他沉痛地说,这本书我当年是媳妇跑了的时候看的,很符合当时的心境哈。
       如果不是通过电话交流的话我觉得我一定会向丫展示一下我18K硬化氪金的中指。这真是一部很让人窝心的书,尤其是对于我这种看书代入感比较强的白痴。所以在这里强烈推荐各位觉得自己生活无趣或者是太过有趣的无追求人士看看这本书。
       有人说这是一本控诉战争,控诉国民党邪恶统治的一本书。
       我完全不同意,因为如上题材是无法经过时间的考验存活到现在并且依然能够打动我的。巴金老头要写的,要控诉的,是人性。
       千百年不变的伟大母爱和完蛋的婆媳关系,千百年来最完蛋的有理想有追求的女人造就了这段悲剧。婆媳两人共同将一个本可以很幸福的家庭撕裂,最后家破人亡,何其苦也,何其悲也!
       一个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对儿子拥有着异乎寻常的爱和维护的母亲是可怕的。她觉得儿子应该是她的私有物,而媳妇抢走了她这一生最珍贵的作品,于是她要去争,要把媳妇赶走,要将孙儿拉离自己的亲生母亲。这样的伟大是多么的恐怖。更别说她的那些恶毒的语言和中伤让本就有离意的媳妇彻底撵出了家门,而这一举动也彻头彻尾地等于宣判了她此生最爱的儿子的死亡。坚守了一辈子的东西就这样被她自己亲手打破,因为他要争斗。
       有这样一种女人,她跟上面所说的传统而保守的母亲不同,她向往自由,追求理想,追求幸福而富足的生活又不想受困于婚姻。树生就是这样的女人的典范,而自古文人在书写这样的女人的时候都是苛刻的。中国从来都不缺这样的女人,我觉得这些所谓的接受了国外的新潮思想的女人和杜十娘没什么区别。她们自以为能打破自己身边的桎梏,打破自己出身的牢笼,但她们往往会在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自己真正应该珍惜的东西。树生在与出身的抗争中,她赢了,她拥有了好的工作和出身高贵的银行经理的追求。在与婆婆的抗争中,她赢了,她获得了宣至死不渝的爱。然而这两者她都没有珍惜。在抛弃了家庭,判了老公死刑之后他依然没有接受那个经理的追求。她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但她其实一无所获。她们是可敬的,她们是可恨的,这种女人不值得去爱,只适合给大人物做玩赏的消遣而已。
       主人公很幸运地占到了这两种极品又极端的女人,然而这幸运带给他的除了无边的痛苦和烦恼之外,就是死亡,或许,死亡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幸福了吧。他拥有了一份过重的爱,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屌丝和女神的结合,或许,女神只适合做木耳。而如果你从高富帅变回屌丝,那么你也只有放开那个人,让她去飞吧。如果你想不开,那么你就去死好了。
       大家可以发现在这么长的一篇书评中我没有提到过该文章的时代背景对整个情节的推动,因为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年代的中国,包括现在。
       所以,屌丝们,别爱上不该爱的人哦~
  •     虽然这篇小说没有达到哀而不伤的境界(巴金老人一贯细腻的文字描写把故事衬托得过于凄冷消沉了),但正是这种强大的,可以媲美戏剧效果的文字,让读者越过铺垫之后,可以如身临其境般去观察汪文宣这个媲美果戈理笔下的小公务员的男人的悲欢离合。这是一处在国破的大背景下,一段家亡的故事,文宣这个角色几乎就是将作揖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小人物代表。此外,从曾树生身上衍生的关于现代女性利他和利己的冲突与矛盾,值得我们反复辩证,做为妻子她的做法是挣脱牢笼的自由斗争,还是为一己之私的无情辣手。
  •     12.5元购书
  •     寒夜在曾树生的一些问题上不能自圆其说,但因此成为一部常读常新的名作:生活也正是这样不能自圆其说。
  •     结尾江文宣在欢庆背景下的死亡表现出传统所谓现实主义的“净化”功能的不可能,也是从鲁迅一些小说而来的中国现实主义传统。
  •     个人觉得比起《家》要更好看,感情沉淀了许多。
  •       看了又看巴金的《寒夜》,又比较张恨水的《纸醉金迷》,都是黎明前的黑夜,张恨水的笔触是戏谑的、诙谐的,虽然压抑略感轻松。而巴金笔下,让人感到沉重窒息、黑暗寒冷,悲凉中弥漫着死亡气息、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       巴金的作品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沉重感,而这部《寒夜》则将这种沉痛感发挥到了极致。
      
      故事讲得是抗战期间,主人公汪文宣一家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在当时社会里只是分子的社会地位和艰难处境,也通过汪的母亲表现出了旧思想的人的愚昧和顽固。
      
      汪文宣是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曾经与妻有着教育事业的理想,年轻时抱负远大,充满了理想。可是,日军打来,国家陷入战争,多地失守。又由于社会上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汪文宣处境落魄。他又是个性格懦弱的“老好人”。他的妻子和母亲不和,他夹在中间无法处理,只是一个劲的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他发现妻子和她单位里的陈主任走的很近,可是,他却不敢前去质问,最后还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认为都是自己不出息。他在公司里,老是觉得别人看不起他,生病了也不敢请假,就怕丢了饭碗。他常常苦恼,妻和母吵架,他甚至痛苦的直打自己的头。他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抗战胜利,他认为造成他现在的局面的是因为时局,只要抗战胜利,他就一定会变好。可是,最可悲的是,最后,抗战胜利了,而他却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那个晚上,在痛苦中死去了。
      汪文宣在故事中是个典型的旧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的悲惨的命运也是那个时代里许多知识分子的命运。他的好友唐柏青也是悲惨的先于汪文宣死去。
      
      汪文宣的妻子树生是一个挣扎在旧中国里的女性形象,受过良好教育,也曾心怀梦想。可是,动荡的时局并未给她实现理想的机会。在艰难的生活中,在与婆婆的争吵中,她觉得自己在消耗青春,她想要逃离,想要抓住青春最后的尾巴,她想要幸福的生活。可是,她爱着汪文宣,又同情汪文宣。她觉得他太老实,太懦弱,看到他的隐忍,看到他生病,她常常狠不下心来离开。但是,与婆婆的争吵最终逼着她选择了离开。她跟陈主任去了兰州,在那边开始了新的生活,也在不久后和汪文宣离婚。抗战胜利后,她回到了之前住的地方,才发现汪已经死了,甚至不知道他被埋葬在了哪里,婆婆和自己的儿子已经不知去向。故事的最后,她在犹豫着要不要去寻找婆婆和孩子,在我看来,她还是会选择独自一人回到兰州,她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对于她来说,她再也不要跟婆婆过那种毫无意义的争吵的日子,而她的儿子对她也从未有过依赖感。
      对于树生以及她的选择,我想也无法说出对错来。在那样的时代,她的矛盾是必然的。要么选择追求幸福,要么选择在漫长且毫无希望的等待中逝去青春,等待生命的枯竭。不论选择哪一种,她总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来。
      
      汪文宣的母亲是个十分顽固的老人。她不甘心媳妇分去了儿子的爱,她看不起媳妇的工作和行为。她虽然爱儿子,但事实上却是爱她自己,她是自私的。她从来不知道她的儿子要的是什么,她按照她自己的想法给儿子她的爱和关心,可是结果常常是让儿子陷入更深的痛苦。她从没给媳妇好脸色,总是喜欢用难听的字眼咒骂媳妇,每次骂赢了她心里就觉得痛快,可是却不知道这给儿子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绝望。最后,媳妇被她气走了。她却仍旧不知悔改。她按照自己的想法照顾儿子,最后,儿子在痛苦和绝望中悲惨的死去了。她也只能典当家产,独自带着孙儿离去。
      汪文宣的母亲顽固不化,常常让人觉得无语。造成她这种性格的,是旧社会的思想。她接受不了新潮的媳妇,我想这其中也许是因为她嫉妒媳妇的年轻和充满希望,而她却在时局和旧思想的残害下步向死亡,失去希望。
      
      汪文宣的儿子跟他一样,沉默寡言,懦弱忍让,他对家人尤其是他的母亲十分冷淡。他专心于学业,是个十足的书呆子,没有思想,更无理想,他只是跟着其他的孩子,麻木的学习。虽未提及他的结局,但是从对他的描述来看,很有可能步入他父亲的后尘。
      
      《寒夜》是一部悲剧,从头到尾都贯穿了深深的沉重感。汪文宣的一家只是那个时代里的冰山一角。在那样动荡的年代,到底埋葬了多少人的理想,多少人的青春,甚至多少人的生命,我想,无人知晓吧。
  •     很压抑。这种不得志的文人,处在家庭与时代双重打压下的生存状态,我觉得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但是,谁也不能避免成为这种人啊。
  •         汪文宣最后还是死了。我合上书,仍能感觉到那夜的寒冷。
        他因为战争,背井离乡,带着母亲妻儿在城市中艰难的生活。他从未报怨过战争,而是选择了隐忍的过完一生。哪怕生活对他再怎么不公,他也不会有一丝的反抗,他只会把话藏在心里。
        公司里的刻薄的主任哪怕是一声不经意的咳嗽都会让他心惊胆战。他小心的工作,每一天都像是在忍耐一样,看不到希望。
        唯一能让他高兴的只有他的妻子,树生。
        树生是位美丽,活泼,有着旺盛生命力的女人。他们在逃难之前应该有着一段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那时候的他们都年轻,都有着美好的理想。
        汪文宣深深的爱着这个女人,可他的母亲却无时无刻不在恨着这个女人。她讨厌这个女人天天在外面应酬,讨厌她不干家务,讨厌她不像个妻子的样子。可即使这样她的儿子依然那么爱这个女人。
        其实树生并不是不爱文宣,只是她太爱自由了,她不想把一辈子都耗在这间阴冷的没有生气的房间里。最后还是选择了自由。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每个穷苦的人都活的很无奈。最后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好日子马上就会来了。可是,第二天,当他们醒来的时候发现生活并没有变的更好,甚至更坏了,东西比以前更贵了!
        如果你是他呢?
        
  •       卒读此书,已不禁数次掩卷叹息痛恨以致落泪。
      他是一个怀有梦想的老好人,真诚、有正义心、上而对母至孝、中而敬妻如宾。“文宣”为名,真深得孔氏要旨。然而竟患肺病,贫困、家庭破裂,呕血而亡。“汪文宣”真有“枉为文宣”、枉为至贤的味道。
      她是一个怀有梦想、追逐和珍视青春的激进者,青春与活力从来没有消失于她的外表,然而对家庭的责任又让她心灵已不再青春。“曾树生”,暗示着昔日的活力湮灭于今朝。
      她只有五十多岁,然而老花、头发花白以致最终全白,她希望以封建的旧文化固守这个家,却被不断袭来的生活困境一次次击败,最后丧独子,凄楚地离开,不知所踪。
      “寒夜”是谁导致的 ?是家庭吗?
      一开始,他在寒夜的街上犯愁,就是因为家里和妻子吵了架,她离家出走。而母亲又不接纳这个不守礼节的儿媳,以致他把她请回家后,家里的战争还不平息。这场家庭战役直到他患病才稍有缓和,可好景不长。而妻子远赴兰州,这斗争还以暗战的形式进行着,直到他死。看来寒夜之寒,缘于家庭。
      可是母亲之恨妻子,是因为她的放浪。妻子厌母亲,是因为她的管束。这很大程度上,是新旧文化的不相容的结果。
      母亲是知识分子,却是缠过小脚的封建知识分子。她重视家庭的尊卑关系,因而要求妻子对丈夫的绝对服从;她重视身份名分,因而不愿做老妈子的工作。她并非不能吃苦,只是以为知识分子的名头不容她涉足低贱的工作;她也因而厌恶儿媳在经济上高于儿子,不愿花费儿媳的工资来养家,因为在她看来,儿媳的诚意相助只是对其处境的鄙视和对其权威的挑战;所以她能据以攻击儿媳来显示自己的权威的方式也只有利用名分:儿媳并非明媒正娶,她只是“姘头”。同时,母亲的封建世界观让她难以接受新生事物。她抵触儿媳的各种新式生活方式,如外出应酬、打桥牌、送孩子上新式的贵族学堂、让丈夫看西医等。也让她骨子里相信上天为代表的彼岸世界。从而更加反对儿媳的享乐。
      然而妻子却是新式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她进步、有理想,重视平等的社会关系和自由的生活以及爱情,热爱青春和事业。在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她的内心是苦闷的,她于是通过表面的青春——交际、应酬、打牌、去咖啡馆来欺骗自己,求得对梦想未竟的失落心情的补偿。然而母亲却阻挠了她。这让她害怕回家。因为家让她看到了现实的自己。她于是更加远离家庭,早出晚归,让浮华迷醉自我。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更让母亲难以接受了。于是矛盾愈来愈深。
      家庭的矛盾,反映了新旧交替年代中,新旧文化的矛盾。并且具有普遍代表性:代表了广大知识分子之间的文化斗争和他们每个人内心的新与旧的自我矛盾。
      但是,矛盾并不仅限于此。这种新旧盾本不该如此激烈。真正使之激化的,是现实社会生活本身。而汪文宣就代表了这个现实。
      如果汪文宣有权有钱的话,母亲的名分上的自卑感必然荡然无存。而妻子的大办教育的梦想必然实现,那么她的青春,照她所言,也不会浪费了,她也必不会以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自我掩饰,至少形象上不会给母亲留下过坏的映像。
      然而汪文宣穷困而没有权势。
      他有足够的才气,有足够的正直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然而他始终在下位徘徊。因为他过于正直了。他不愿媚上,他自立自强。于是他的才气便为机械化的、毫无自由的日复一日的工作所禁锢,他的心也便为虚假、谄媚、自私、冷酷所中伤。这一层的不得志,再加上家庭关系的扭曲,让他首先在精神上垮了下来,随即生了重病。妻子认为他的失败是因为过于老好、懦弱,可真正让他失败的却是社会,而真正损失了的,也是社会本身。社会应当让人们尽其才来去在其中打拼的,可是这个不合格的社会却让无能、腐败、投机和谎言占了上风,让它们肆虐在真正有能力者的头顶。“你应该看明白了:这个年头,人是最不值钱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良心没有丧尽的读书人……”此言得之。这个不合格的社会也因此而变得更加不合格:失去了真实的创造者,而靠虚无度日,只能日益堕落。战争来了,只能封锁消息来求得短期的稳定。这种亡羊补牢的行动,开始得恐怕也过于晚了。
      他的懦弱,与其说是由于本身,不如说是由于社会。在那样一个变异的社会,为了生计,自然不能发表什么不满,于是出于累卵之境的他,对周主任的眼睛只能是在心底愤恨、对同事的嘲讽也只能假装视而不见。这简直是悲哀。心中的痛苦只能埋藏得更深。而对于家庭呢,只能说是出于爱。母亲和妻子都十分爱他,他也因此爱她们。她们互相攻击,他却处于维系家庭而把压力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要知道,贫穷的家庭更加吃不住这等矛盾。双重的痛苦加之于心而不能言之,他只学会了借酒、借梦境来派遣和抒发不快。要知道这种无私的爱是何等伟大,然而它在那个社会中竟无生息之地。
      他反而并非懦弱的人。同学唐柏青、同事钟又安相继死去、妻子又写信说离开自己,他的心理防线就这样一道道地被打破,然而他最终并未放弃生的希望。当母亲说到死时,他悲愤地说:“我们没有抢过人,偷过人,害过人,为什么我们不该活呢?”这是正义的勇士在向不公的世界抗争啊,这种生活的欲望怎能同“懦弱”挂钩呢?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要求着公平,悲愤地抗争着现实的命运。
      就连孩童也被恶寒所拘。小宣的麻木冷漠和少言寡语的过度成熟及病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个社会不仅毁灭了人才、毁灭了梦想,还毁灭了最朴实的爱。不准爱和梦想进入,焉得不寒,又焉得不黑暗?寒夜就是那个社会。寒夜,是指一种生理上的寒冷与黑暗,更指精神上的苦闷和无助,同时还是一个用冷酷无穷无尽地折磨人的时代。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认识‘将来’,‘将来’像一张凶恶的鬼脸,有着两排可怕的白牙”。时代的可怕和黑暗,让人不相信将来。书的最后只有难明长夜:“她需要温暖”。这怎么不是那时每个真正的人的心声呢?
      文中的现象是值得审视的,其悲中之愤,正如发硎之剑,直刺社会、直刺人心。这是读书人的血泪史,又何不是每个贫民的悲哀呢?那个“炒米糖开水”的冰冷喊声数次在寒夜的最深处响起,不正在控诉着社会的非人道吗?
      这一家人一开始总把不幸归乎日本侵略,于是数以“抗战胜利”自慰,及至抗战真的胜利了,他们有有何改观?只是汪死、母迁罢了。不幸在于何处呢?作者以胜利庆祝日与汪文宣之死同日来引导我们思考。
      这本书的艺术方面有很大的特色。
      首先是象征和隐喻。整个环境都作为了喻体。寒夜、老鼠、路、雾、雨、蜡烛、屋内的灯光和停电后的屋子、母亲卧房的门、红灯……都有一定的寓意。构成了整体的幽暗、昏黑、寒冷、凄怆、孤寂、迷茫的色彩。象征了社会的难以捉摸和冷酷、可畏。
      梦境作为象征者,有预兆和谶语的色彩。比如汪文宣做的第一个梦,梦到妻子和母亲矛盾的极端凸显,再如后来梦到妻子离去等等。
      其次是大量的心理描写。文章通过景物移情、心理独白、人物书信、人物感官上的刺激和梦境来显示其心理活动,甚至大段故事情节都在意识流动中展开。而心理描写的主要对象又在他和妻子之间跳跃。从而剖析了二人的矛盾和联系。尤其是感官和梦境,使得情感更加真实和打动人心,用英语中的一个词形容较好:empathetic。如他的病痛和心理负担二者的表现,就主要以感官和梦境为媒介。最典型的莫过于唐柏青之死和钟又安之死了。对于唐柏青的死,作者并未作正面描写,而是以现场汪文宣的感官刺激为支点进行表现,有适当转换为半知视角的感觉。先是声音“轰隆隆”,接着是尖叫,接着是眼前的模糊,之后是“仿佛”的猜测,之后便宕开一笔,转向人群。看似不连贯的片段组合成一个通过想象即可完整还原的场景,同时景象本身的破碎感又加重了情感上的恐怖、悲恸。然而对这种悲痛,作者并不仅限于现场的描绘。后来汪便生病了,脑中时时出现的幻象不断敲打着汪,也不断刺激着读者的心。这同时也为其噩梦创造了氛围。以致他分不清梦与醒。他的回避的态度可见于此。再说钟又安的死。没有直接描写,只是间接地通过同事的传言得知。这又突出了人际关系的冷漠。汪在钟的葬礼上把花圈上的名字看成自己的,正是一种幻觉,显示了深深的畏惧。
      在结构上,又有双线的意味。一条是抗战,一条是汪文宣调整家庭和工作矛盾。开始二者处于平行状态,后来二者有了极大的冲突,这种整体结构上的冲突显得尤其剧烈。在浪尖之上,主人公死去。悲剧性在此得到升华。胜利、死亡,一喜一悲,发人深省。
      所有的事情都不该发生,但悲剧却在一个没有抢过人,偷过人,害过人的忠厚知识分子身上。同时这不是个例,包括唐、钟、汪母、树生在内的所有正直肯干的诚实的知识分子以致千万贫苦百姓,都冻死在、或挣扎在、或即将惨死在这寒夜。这就是寒夜,其中生活的人,需要温暖。
      
      
  •        推荐这本书,实在是“憋闷”了很久,自然而然的事。事情是这样的,一次偶然逛书市,看到了地摊上一本黑色封皮的书就顺手拿起来看,只看作者就当即决定买下来了。必定是大家,而且看着封皮也是喜欢的那种。买回后就没有多管,去忙别的事情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偶然翻到了这书,恰是个冬天又有时间,于是就围坐在火边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我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竟忘记了时间和空间,一气的看了下去。这本小说,实在太吸引人了。
        这书名叫《寒夜》,作者是德高望重的巴金先生。这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46年8月开始在《文艺复兴》连载,它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
        作品反映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八年抗战的胜利并没有给作家带来太多快乐和喜悦以及对希望的憧憬,他沉重的写了男主人公汪文宣怎样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默默地死去,留下的凄凉。小说最后让女主人公在失去亲人的孤独中真切的感受到:“夜,的确太冷了!”这种个人悲凉命运感与社会喜庆场面的鲜明对照、艺术氛围上弥散的绝望的冷气,都表明了作家对国家和社会的清醒认识。
        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它描写的是一个走向崩溃的家,但已经不是封建末世大家庭了,而是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新型家庭模式:一对理想主义者因恋爱而同居,并产生出爱情结晶而形成的三口之家。汪文宣和他妻子曾树生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勇气。可是,这样一个称得上美满的家庭最终还是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战争、日常生活中的贫困、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使得他们的理想、性格,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扭曲。汪文宣成了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善良而无能。曾树生则凭借美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必须不断应付着感情和经济双重压力。这种贫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负担给家庭带来严重危机,而战争又为它加了一道催命符——汪文宣的母亲为逃避战祸由云南来到了重庆,加入了他们的家庭,婆媳不和使原有潜在的感情矛盾急速升级并复杂化,终于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悲剧。尽管这对知识分子夫妻很相爱,温情无法与寒夜般的现实抗衡,他们不得不走向破裂;曾树生随人他去,汪文宣吐血身亡。
        这部小说让人称道的是几个主人公。写到了灵魂入微的境地。
        先说汪母,首先她不是大家认为的“恶婆婆”形象,她是个善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母亲,但她可恨就可恨在她对儿子的爱上!她越爱儿子,就越不满意媳妇。她看不起媳妇的职业,可又不得不间接地用媳妇赚的钱;她想恢复昔日婆母的权威,而事实又不得不做着“二等老妈”的事情,现实处境让她感到了自己处于下风的痛苦,于是她操起了落后中国人惯用的自卫武器——精神胜利法:“你不过是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无可奈何的老女人只能搬出早在五四时期就被打碎的“旧式婚姻”来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这是一个丧失了原先优厚地位的旧时代人物在现实生活大变动面前软弱、可笑、自欺欺人的精神状态的反映。值得回味的是不仅汪母,即便是受到新文化熏陶的汪文宣在经济上、道德上束缚不住曾树生时,他也像他母亲一样,竟怀恋起旧式婚姻来,懊悔自己当初轻易丢掉了这个唯一可以用来对付妻子的武器。这个细节的出现,表明了作家对生活严峻性的思考,他不再像创作《激流三部曲》那样,把反对旧式婚姻制度的斗争看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事实上,“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巴金通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在《寒夜》中表现出了真正的现实主义的深刻性。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曾树生的形象也是耐人寻味的。作家没有过多的指责她抛弃了重病中的丈夫随人而去,相反,对她给予了许多同情,并认为她找到了一条为争取自己幸福走出家庭束缚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这部作品任然在沉重的令人窒息的黑暗中,留下了一线希望的光明!曾树声是个人主义者,她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无法容忍守旧婆母的恶语中伤,甚至无法容忍早熟的儿子的沉默寡言,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的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决绝和感情的折磨。作家同情她啊,这么美丽,美好的一个女性,就要葬身在封建的尾翼里,是多么的于心不忍!作家相当细腻地写出了这一复杂的心里过程,写她在汪文宣与陈经理之前的抉择以及对汪文宣的深厚感情,但最终,她还是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这种行径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至于她所走的那条路是否正确,是否一定会带来幸福,就不在小说表现范围内了。从小说文本看,作家强调了敢于改变生活方式的道路,敢于自主选择,而没有陪同毫无希望的家庭做无谓的牺牲。汪文宣的家庭并不是封建式家庭,因而曾树生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更不同于娜拉出走;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哪怕这本身包含着无穷的辛酸和痛苦。
        汪文宣这个人物是既可怜又可气。他可怜在于他得了很重的肺病,他不停的咳嗽,身体上痛苦,而当他看到妻子和银行家的暧昧关系后,又只得“默不作声”,在心里压抑着。可谓精神上痛苦。而当妻子被他母亲无理辱骂的时候,他更多的不是选择来保护一个,而是在心底里站到母亲一边,更试图和母亲一气用封建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约束她!母亲近乎变态的爱被他全盘接受了!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体现了巴金美学理想:无技巧的艺术。《寒夜》完全达到了不资炉冶,自然天成的艺术水平。从小说的第一页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把人们带进了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典型环境:战争失利,物价飞涨,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喝酒,打架,生病,死亡。。。。。。小公务员汪文宣一家的悲剧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的,生活艰难造成的婆媳失和,无穷无尽的争吵又导致家庭破裂。作者是把人物都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任由它发展,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寻找人物的命运根源。整部小说结构上仿佛没有刻意布局,情节发展都是在一系列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的推进,使人读了,不觉得是在读小说,而是就像进入了生活本身一样朴素自然,浑然一体。
        在创作之后的采访中,巴金说,汪文宣并不是真实的人,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和他是很好的朋友,而且及其熟悉。“在过去,我天天看见他,处处看见他。他总是脸色苍白,眼睛无光,脸颊少肉,埋着头,垂着手,小声咳嗽,轻轻走路,好像害怕惊动旁人一样。他心地善良,从来不想伤害别人,只希望自己能够无病无灾,简简单单地活下去。他们在旧社会里处处遭白眼,生活辛苦,终日劳累。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只有在断气的时候才真正得到休息。可是妻儿的生活还是没有安排和保障,到死都不能瞑目。”巴金说几个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背景,事件却十分真实。对于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巴金全同情,但又要批评每一个人。他们都有缺点,当然也有好处。他们彼此相爱,却又互相伤害。他们都是在追求幸福,可是反而努力加速走向灭亡。对于汪文宣的死,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有责任。她们不愿意他病死,她们想尽办法挽救他,然而实际却正正相反,她们加速了他的死亡脚步。
        其实写这些也不能够完全表达对《寒夜》的感受。因为这个作品给人带来的艺术的感染力简直令我无法形容。小说远远比评论好看一万倍。
        巴金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寒夜》看完后,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小说里的三个人在我的头脑里挥之不去。那种刻骨铭心的压抑令我感觉不到我还停留在现代,新的世纪,我仿佛已经进入了那个特定的时代和人物生活的情境里。在那间黑暗的小屋子里,我仿佛还能看到汪文宣在病床上不断的又寂寞的咳嗽着,而不多时仔细的闻一下,那是一种曾树生身上才有的淡淡的香水味道。听!脚步声,在墙的另一端是否有汪母正悄悄的偷听或偷看?无论如何灯光都照不亮这黑暗的,彻底黑暗的小屋。一切都太令人窒息了。书中的人物仿佛要和我一起逃离。
        我还是没有哭过,在看书的过程中或者看完它之后。因为这部作品简直叫人欲哭无泪!仔细回想当时我看《寒夜》时候的情景,不知道何时了,大概是另一天的清晨了,我已经看了一夜的书,终于把它看完了。我感觉到胸口很闷,忘记了世界。书中的人物也压抑的要和我一样想逃离出来。呆呆的坐着,对,就那模样的傻傻的坐着。久久的,久久的都不能回到现实中来。
        当我睡了一觉醒来后,看到桌子上的《寒夜》,恍如一梦。而当翻开书的第一页的时候,想起我从来没有看懂过的三排字来。因为这是旧书市上买的,第一页上想必是从前的主人留下的感慨吧。但我一直都没有看懂为何物。这时候我猛然间认出来了!那三排,用毛笔字写的黑黑的字竟然是:“愤怒!”这,这不正是我看完书后的感悟吗?
        巴金先生,长篇小说,《寒夜》,无论如何,您要读读。
      
  •     用道德来绑架文学作品是最低俗的表现。个人很喜欢树生,目标明确,敢于争取。敢爱敢恨。相比之下,文宣的萎靡恍惚,唯唯诺诺。仿佛周遭弥漫着一种“大烟”的氤氲。
  •        走进寒夜,你体会不到彻骨的寒冷。你只会感受到冰针在刺,像千千万万的小冰粒,刺得你酥酥麻麻。那感觉,忽然一下就浸入全身了。
       文宣和树生并不是彻底的悲剧。他们至少还拥有过丰富多彩的大学时光。至少,他们曾经还保持过热烈的梦想。这梦想属于他们彼此,建造一个乡村化、家庭化的快乐学堂。他们是知识分子,有梦想是很重要的。但是,随着现实的打磨,着份梦想却变得越来越遥远,直直地走向那没有光的远处了。
       巴金赋予了读者一个鲜活的曾树生。她是那么的有活力,又那么的有魅力。岁月仿佛没有在她脸上刻下多少痕迹,刻下的更多是那股风韵。那股将一生使汪文宣迷恋痴狂的美丽韵味儿。她是热烈的,就像是燃烧的火,永远的奔腾不止;又像是明媚的光,不论播撒在何处,总是会照亮全场;更像是娇艳的玫瑰,永远保持着自己的靓丽青春。她也是寒夜里最清醒的一个人。因为她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知道平凡困苦的日子不属于她曾树生,她要的是炫目的花样年华。曾树生依靠自己为家人赚取了充足的金钱,虽然她的工作被汪母讥讽为“花瓶”,自己也不得不在同事好奇的目光中生存,她自己却是十分的满意的,这可以通过她日常的精神状态——幸福表现出来。她的这种幸福感是和她能够养活家人的自得分不开的。虽然文宣母亲总是说她打扮的“花枝招展”是“新派女人”。整天不务正业,知道到穿的妖艳勾引男人,做些陪酒消遣的下做事。但是反过来想想,在那样动乱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如同蝇狗一般生活,变得贪生怕死,自私伪善,脑子里除了金钱还是金钱。在那种污浊的环境下,存在着曾树生这样活泼有生气的新派女性。她虽与丈夫同年,但却青春、漂亮、热情、有活力;而且为人善良、真诚、通情达理、富于同情心和责任心,也相当的自尊自强。她最光彩之处还在于她那永远不让自己陷于绝望的乐天性格,即使面临困境,她的身上仍然洋溢着顽强的生命活力。这不是更加难能可贵的吗?
       就算是再美好的爱情。在面对现实时,总是会动摇的。细节打败爱情,曾经的美好撞上柴米油盐酱醋茶也会变得不堪与虚无。汪文宣和曾树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们看似有着相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语言。实质上两个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对立面,因为他们的骨子里,就是根本不相同的。
       汪文宣从小成长于单亲家庭,是母亲宠爱着带大的。因此,他的性格自然少了属于男人的阳刚与坚强,更多的是怯懦与软弱。我们能从作品中看到汪文宣在他所工作的“半官半商的图书公司”受尽歧视,嘲笑和责难。书中, “他好像听见了同事们轻蔑的笑声。”,“除了钟老,谁都不理他,连小潘今天也不肯跟他讲一句话。”这样的文字比比皆是。而他对这一切不尊重的言语和行为的反应却是:“可是他连鼻息也极力忍住,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怕周主任会注意到他心里的不平。”,“他心想,大家都是忙忙慌慌,为什么单逼我一个人加倍工作?要是我今天不上班呢?你们就只会欺负我!这太不公平了’,可是他哼都不哼一声,只是温和地点点头。”他心里也有诅咒、反抗,可是这只能说是阿Q精神在他身上的体现。与之相对应的,和汪文宣处于同等地位的钟老,他是一个有趣的人,脸上常带笑容,和同事们处得不错,爱喝酒,爱说话。同事们不但没有因为他地位不高、无依无靠而去欺负他、歧视他,反而还称赞他会生活,会享乐。钟老并没有靠颐指气使、骄横跋扈来为自己在同事中赢得权威,他同样是一个善良的人,比如他常常关心作为弱小者的汪文宣,但他却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我们可以推断出汪文宣的这种表现和心理活动是因为怀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进而演化到别人看不起的地步,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汪文宣与周围环境的不和谐,不能仅仅解释这个物质的社会将他改变成这个样子。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的本性都那么懦弱,像汪文宣这种软弱到没有自我的也仅仅是少数。
       寒夜所折射出来的,也许不仅仅只是怯懦的汪文宣,热烈的曾树生。也许,还有你,还有我。
      
  •     果然是寒夜 总结说就是婆媳关系真难搞 搞不好害死几个人
  •     没有非常深的触动,尖锐的婆媳矛盾直接原因还是社会环境,观念是深层原因,但这种不和睦仍旧只能以分居的方式来缓解,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只能这样。
  •     巴金的小说写的真是极好。
  •     可怜的男人。。
  •     我是我自己的~
  •        在苦难战乱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在为生活顽强挣扎,人物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战火弥漫中也彰显的更加突出。
       曾树生与汪文宣这对夫妻,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式青年,有着共同理想与追求,两人的结合是建立在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本应是幸福美满的,但在日本侵略、国家动乱、生活困苦的生存环境中,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便突显出来了。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她的爱更多的与自由、理想交织在一起,她无法为了成全爱而舍弃自我,更无法忍受在贫困平庸中丧失自我。她害怕黑暗、孤独与寂寞,不甘心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中浪费青春,而渴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
       然而这些,汪文宣都无法给予,丈夫怯懦的性格决定他一味地向命运妥协,向不公退让。汪文宣对妻子有着极为深沉的爱,可现实生活却一步步地将他推向困顿的境地,他根本无法实现自己对爱的承诺,而是选择通过深深的自责来平衡这种心里矛盾,只能通过一味地牺牲自己、妥协命运来拼命挽留这个破落的“家”,痛苦的是,这种牺牲根本无法粘合家的裂痕。另一方面,曾树生对汪文宣的感情已由爱慕衍生出亲情、怜惜乃至同情,作为女人自然有对丈夫的依赖心理,但丈夫的软弱使她在家中看不到希望,“家”成了她追求未来的牵绊。她不忍抛下丈夫丢下爱,但对自由、幸福、理想的追求又使她不甘心留下来过这种困苦的生活,她本应有着更美好的未来。于是,当战争逼近,矛盾走向极至时,她最终选择了离开。
       曾树生与婆婆之间的矛盾,不仅是简单的婆媳矛盾,更是新、旧思潮的激烈冲突。一方面,婆婆对儿子表现出占有性的母爱使她自然而然的与树生为敌,很难接受与另外一个女人同时分享儿子的爱的事实。另一方面,婆婆思想保守,无法接受树生的思想与作风,她看不惯树生自由、平等、开放的个性,看不起她“花瓶”般的工作,自己脑中根深蒂固的妇孺之道与儿媳平等自由的思想发生强烈碰撞,矛盾不可调和。事实上,汪母也是无助的、可怜的,饱受生活折磨,每日缝衣做饭,料理家务,同时忍受战乱迫害,为生存担忧,她将全部的爱与希望都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儿子是她的所有。婆婆和儿媳都深深的爱着同一个人,然而这种逐渐扭曲的亲情演绎出了一种爱的怪圈——既相互体恤又相互伤害,既相互抚慰又相互折磨。从情节安排上看,婆媳间的矛盾很好的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是“家”最终走向破碎的直接原因。
      
  •        死亡气息贯穿整个《寒夜》,其间的无望叫人透不过气来,这跟小说营造的色彩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小说中的色彩对比非常强烈:黑、红。
       通常黑色代表着黑暗,在《圣经》中,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因此黑色也被叫做“死色”。小说开篇这样写道“天色灰黑,像一块瑞色的黑布,除了对面高耸的大楼的浓影外,他什么也看不见。”这是曾树生赌气离家出走后汪文宣在街上无奈盲目地寻找她时的场景。黑色笼罩着大地,同时也笼罩着汪文宣的心。战时的重庆街上连一个女人的影子也没有,更不用说能找到树生了。他找不到树生,同时汪文宣又是一个懦弱和倔强的男人,设想了各种办法,但最后又被自己给一一否定了:他不知道母亲对妻子的出走暗中高兴,还等着母亲给他出主意,只要她说一句话,他就可以写一份热情的信,可是母亲没有,他也没有;“说不定小宣会帮忙”,“没有用的,她并不关小宣,小宣也不关心她,他们中间好像没多大感情”。在荒芜的黑暗中,他想着种种可能和不可能,最终失望和怨愤代替了所有,在肆意蔓延的黑色里,在漫无边际的痛苦中他这样叫嚷到:“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呵!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个人只顾自己!”这就是汪文宣,一个老好人,永远的老好人发出的天问,却也只有在这样的黑暗中才能发出的心灵呼唤。
       其实,文章以黑色开头就预示着黑色的结局了——死亡。说到死亡,文中所有的死亡都和黑色有关,柏青的妻子在黑暗中,死于难产,惨叫声惊动楼下熟睡的人;柏青死于夜的寒气中,被卡车撞到的那一瞬间,“他呆呆地走过去,站在人的背后,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他觉得一个恐怖的黑影罩在他的头上”;钟老熬过漫漫长夜,没来得及见到天明的启光就死于霍乱,“他眼前一阵黑,耳朵里全是铃之声”;夜晚8点钟光景,屋内“电灯光半明半暗”,“街头锣鼓喧天,人们正在庆祝胜利,用花炮烧龙灯”这就是汪文宣去世时的情形,在一片光明的黑暗阴影中抱憾死去。
       小说的尾声,也是在黑暗中展开。夜、停电、阴暗荒凉寒冷的市街、黑洞似的楼道、在听到丈夫病逝的消息之后,所有的一切都让树生感到绝望和痛心,微弱的蜡烛给不了她暖意,手中的电筒不再能指引她方向。整个小说以黑为起,以黑作结,让人在黑暗中深思文中所有人的命运和黑色的关系。
       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代表汪文宣,那么这个词应该是红色,血红色。羸弱的文宣,患了肺病常年咯血,经常在工作的时候喷出的血溅出一滩在稿子上,或者吐在痰盂里,一坛血红,或者吐在手帕废纸上,一团红火。那一抹抹的血红色代表着欲望和灭亡,塑造了一个想活而不得的苦命人形象。
       说欲望是说汪文宣并不想死,“胜利后就好过了”,“等环境好一点就好了”,他总是这样劝别人和自己。他想活下来,当树生给了他西医医院的推荐信的时候,他动心他想去,可是被母亲阻拦了。最后甚至为了治病,动用了树生给她寄的钱和之前存的定期(汪文宣把这些都视为不可动摇的尊严)。濒临死亡的时候,躺在睡床上的文宣听到街上有一对夫妇在吵架,女的在哭在叫,男的在打在骂还有第三人在劝解,另外有一人唱着川戏从窗下走过。“为什么他们都应该活,而我必须死去,并且这么痛苦地死去?我要活!”这是一个人面对死亡的真实想法,一个老好人唯一地一次为自己着想老天爷都不愿意给机会。
       历史的代价是鲜血。血意味着死亡,也意味着新生。一夜夜的痛苦,一份份的苦念,都化在一次次吐出的血里,随着血的凝固而冻结,生命的逝去而永恒。生命死亡的同时,代表着所有的痛苦的死亡,对妻子的思念的死亡,对母亲的惭愧的死亡,对儿子的期待的死亡,所有感情的死亡,而所有感情的死亡也就意味着新生。
      
  •     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汪文宣,愿时代和他周围的人都慈悲一些
  •       自从我看书以来,好像还没有遇到过像《寒夜》这样通篇满是压抑、悲观、苦闷乃至绝望的。
      
      看到文宣的结局,我忽然觉得这部小说也不尽然是压抑。假使巴金先生让他继续半死不活地坚持下去,设置一个“大团圆”式的却又让读者(包括主人公)在这“大团圆”里看出一切不过是周而复始的虚妄,那才是彻底的绝望。
      
      文宣是个老好人,但我丝毫不欣赏他的性格。胆小、怯懦、敢怒而不敢言,这样的性格本来就很难让爱她的女人得到安全感,所以树生在彷徨许久后的“离去”并非文宣的老娘一个人的责任。他曾经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是在战乱现实的冲击下,为了卑微的生存,他和他同样理想主义的妻子没有勇气坚决地进行反抗(一如抗战时期许多有骨气的知识分子那样),而是出卖了自己的精神自由,以换取那可怜的活下去的资格。
      
      其实我一直认为,身为理想主义者绝对不是坏事,但没有了底线、模糊了信念的理想主义者,至少从唯结果论的角度来看是最悲惨的卢瑟。那些宁为世俗功利折腰的人,起码在困苦中还不失钻营的本事,只要能活下去,即便抛弃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他们也心甘情愿。而丢失了自我的理想主义者,却往往只能主动扭曲自己的心灵,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变相地和具有强大吸附力的逢迎的气场进行病态的结合,然而他们的内心深处又从来不曾忘却以往的理想,骨子里抛不掉清高、不合群的因子。这种灵魂的撕裂感,我已经有过强烈的体会,因而三年前的怒吼过后,我就特别希望自己无论如何不重蹈那些软弱的知识分子的覆辙,决不有意压抑自己的真性情,定要和“老好人”(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姜文在电影《鬼子来了》里塑造的老村长的形象)划清界线。
      
      我想,文宣的悲剧,除了他自身的致命弱点以外,还有他对于妻子和母亲既不堪一击又令人动容的爱。他是被自己最爱的两个人之间无休止的矛盾与冲突累垮的。假使没有这层对立的关系,婆媳二人一团和气,共同让文宣体会到家的温暖,这本书恐怕会呈现出另一种味道。然而,巴金先生似乎就是故意要把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给除去,所以我说这部小说的名字“寒夜”寒得名副其实。人最渴望的亲情和爱情,长期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表达,这是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的。不幸的是,在这方面我也中过枪——尽管比起文宣的两头不是人,我还算幸运得多。所以,巴金先生采用出的这种对人物的痛苦精神境况与丰富的心理描绘,仿佛将我的心态用一种特别的艺术手法再现了。有过和我相似经历的人,大概读此书很容易产生共鸣罢。
      
      结尾烘托的庆祝抗战胜利的环境,以及文宣咽气,如此处理是否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没错,我读到这儿立刻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同样都是小人物的死,同样都是一个可怕的社会吞噬了这可悲而可怜的生命。呜呼!
      
  •     战争环境下的婆媳关系。。。
  •     很喜欢巴金的小说,很入戏
  •     从《家》觉得巴老的小说读起来很有意思,写景渲情入木三分,从《寒夜》觉得小说实在不适合我读,前看后忘。可能看的时候岁数太小,才初中,又没有师长指点一二。对于社会这样沉重的主题可能没有深刻的感受,读完很奇怪为何要以这样的结尾收场?至此放弃了去图书馆借小说的念头。
  •     大家风范。不会失望的。
  •     一群好人也能造就悲剧
  •        是目前为止看的巴金老爷爷的第二部小说,第一部是初中时看的《家》。那时体会的悲凉境意不及现在的深刻,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会的丰富,很多事情只需要只字片语的描述便能够做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了。对于疾病、贫困,也是有所体会的,虽然还不至逼至生存,但也能对书中的人物的生活有所领悟。
       每次都是在看完了一整天的教科书后,在深夜这个点儿,在一站黄色灯管的小台灯下看着泛黄的书页,顶着疲倦的双眼去阅读凄厉、带血的文字。
       一直所以为的,只要抗战胜利了,一切所期盼的那个希望的就会到来。然而,抗战的胜利没有让故事的人物们的生活有所好的变化,依然是无止境的黑暗的生活,而真正的解脱,只有死亡。
       看完后,有种精疲力竭的感觉,如果我说看书也是件体力活,会不会有人想要啐我一口口水?
       有时候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就是处在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黑夜迷雾模式,虽然我确定会有迷雾散去的一天,却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我也知道,也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打败所有的僵尸,看到太阳升起,拿到那个奖杯。
       曾经有个大叔做生意,有段时间很低迷,以至于影响的生活问题,我跟他讲,他现在在一个黑暗的隧道里面,但是只要坚持前进的步伐,就一定能看到光明。经历越久的黑暗,才能越深刻体会阳光的美好。我是否,该拿这段给他的话给自己自勉呢?真实说易做难啊~
  •       看寒夜就像看最近大行其道的家庭伦理剧。好像也改成过了电视剧。如果抛弃其中的政治背景,一个小职员和现在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区别。汪文瑄、曾树生其实根本就不是一个利益群体里的人物,汪母不过就是“现实”的代言人,她即使不说,爱情也不可能超越他们各自的核心价值。
      
      就像当初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共同的理想一样,他们的分歧也根本就在于千山万水阻隔的对生活的不同追求。汪文宣总说,等到抗战胜利了他就能够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汪母也说等她儿子找到更好的工作有钱了,就能另选称心的媳妇。可是,殊不知社会层级流动中的艰难?一个不受人重视的小职员,他的工作随时都可能别人顶替,而不得不看人脸色,生活亦因此朝不保夕,他出卖劳力和生命的分秒都注定了他的命运——他没有能力向更上层的阶层游弋。他楼下的摊贩,冻死于大门外的乞丐都是如此。他企图留住曾树生的愿望就是建立在这种跨越利益群体的妄想之上,他的责任,他的自尊都不允许他正视现实,他只能默默忍受,这不是性格的懦弱,而是无路可退,别无它法。
      
      曾树生也是一样,她所在的阶层就是这样一个趋附于男人的地位,她却不知,只一心要“获得幸福”。她不肯认清必须牺牲自己而保全丈夫的家庭现实,又不肯与“不爱”的经理结合。以至于到最后她还在犹豫。
      
      每个社会都是如此,可以改变阶层,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更重要的前提是了解自己所在的境况。在各个利益群体的搏杀之中,社会在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可以个体在其中却渺小的可怜。当今的汪文宣也不过如同于连一样,幻想着资产阶级向他飘飘然的挥手罢了。
  •     真的受不了男主这样的性格……看的够死了
  •     感人,不错的小说,母亲的爱护很感人
  •     个人认为巴金最佳
  •     论文选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