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搜神記

出版社:世界書局
出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9570602418
作者:干寶 撰(晉)

作者简介

新校搜神記,ISBN:9789570602418,作者:干寶


 新校搜神記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有极容易的,比如鲁迅先生就嘲笑过“陆绩怀桔”,也有impossible的mission,非有天使帮忙不可,比如“孟宗哭竹”,大冬天的,抱竹而泣,居然哭出笋来,比如“涌泉跃鲤”,泉水自动涌出来给他喝,鲤鱼自愿跳出来让他吃,比如“郭巨埋儿”,金子早就等着他去挖呢,还有那董永哥哥抱得美人归,也不知仙女姐姐看上他哪一点?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只能怪自己的孝心孝行还不够,还到不了感天动地的地步。到了那个地步,一切皆有可能。
      
      宣扬好人有好报,这也是社会舆论指向所必然。孝行的确也值得大力宣传,然而《二十四孝》中只有半个故事属于女性(姜诗妻庞氏),缇萦救父、木兰从军出征这样的孝行竟然不在其中。
      
      最可气最可恨的是两类,
      
      一类如孝感动天、闵损芦衣、丁兰刻木、黄香扇枕、王祥卧冰、吴猛恣蚊,与其说宣扬孝道,不如说宣扬父亲、后母和媳妇的万恶,
      
      明明家里还算小康,不必学冯驩唱“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可闵损的后母给亲生的两个儿子冬衣用棉絮,闵损的却用芦花,哪里保暖?父亲居然也不知道,可见从来不管不问,直到闵损驾车,天寒地冻失手掉了缰绳,父亲叱责鞭打,抽破冬衣,露出芦花。父亲幡然醒悟,要休掉妻子,闵损反而求情:“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
      
      王祥的后母更是恶魔,直接拿着斧子去砍,已见不提。欧洲童话颇有类似,灰姑娘的继母约等于闵损的后母,而白雪公主的继母约等于王祥的后母。
      
      但也有后母把别人的儿子看得比自己儿子重的。
      
      晋世名将羊祜的老爸羊道没什么名气,但端的好福气,先娶孔融的女儿,后娶蔡邕的女儿,也就是蔡文姬的妹妹。羊祜的哥哥羊发是前母孔氏所生,羊承和羊祜是蔡氏所生,后来羊发羊承同时生病,蔡氏考虑到不能同时照顾两个人,就专心照顾羊发,结果羊发活下来,羊承却死了。
      
      这个故事也有点小小的奇怪,羊祜的祖父羊续、父亲羊道都是太守,清廉是清廉,可难道连仆人都没有?照顾不过来?
      
      不过这样的好后母不见宣传,越丑恶的后母越是众所周知,固然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也是因为后母不恶毒,怎么显得儿子孝顺?正如丁兰刻木,儿媳妇不孝顺,怎么显得儿子孝顺?
      
      后母、儿媳妇,那都不是亲的,还好说,但是父亲居然也是死人一样,比如舜的父亲瞽叟联合舜的后母、后母所生的弟弟象三番五次要杀舜,不知是何心思?还有一个吴猛恣蚊、一个黄香扇枕,虽有儿子孝顺之心,不见父母慈爱之意,悲夫!
      
      但这一类尚属可赦,第二类就在不可恕之列,那就是郭巨埋儿,家境贫困,母亲便把自己的食物分与孙子。为了免得母亲吃不饱,居然要把儿子活埋,振振有辞的说:“儿子可以再生,母亲不可复得”,掘坑三尺,发现一罐黄金,上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令人毛骨悚然。
      
      自古以来,富人有富人的风花雪月,穷人有穷人的发愤图强,什么头悬梁、锥刺股,什么匡衡凿壁、车胤萤囊、孙康映雪,还有拿着芦苇秆练字的欧阳修,那都是穷的。
      
      二十四孝中,有一多半是因为穷,穷了就才会卖身葬父、埋儿奉母,穷了才会哭竹生笋、卧冰求鲤,穷了才会鹿乳奉亲、拾葚异器,所以,穷人好办事,也有故意把自己搞穷的,又是郭巨。
      
      按《搜神记》的记载,郭巨兄弟三人,父亲遗产二千万钱,两个弟弟各分千万,自己却独自与母亲住旅店,打工供养母亲。既然弟弟有钱,却不让母亲过好日子,一定要自己养母亲,又何必把钱都分给弟弟,这难道是孝?
      
      再者,若母亲知道了,岂不日夜思念孙儿,日夜责备自己?这难道是孝?
      
      再者,侍奉、孝顺父母固然是儿女本分,然而以孝顺为名而牺牲自己的子女,就称不上是孝顺了,只是以孝为名而杀人了,当然,在郭巨眼里,子女只是自己的所有物,谈不上生存的权利。
      
      相对而言,对于父母,自己只是所有物。孝子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以父母的决断为决断,孝子就是忠臣,忠臣就是以皇帝的标准为标准,以皇帝的决断为决断,良民就是以父母官的标准为标准,以父母官的决断为决断。
      
      这样的故事,居然进入《二十四孝》,流传至今,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越是泯灭人性,越是要大力宣传,已见前文。因此,《二十四孝》出现在宋代之后的元代也不奇怪了。
      
      比如王祥卧冰已经戳穿,要真卧了冰,冻毙了、淹死了更为不孝。再说说杨香扼虎,当老虎叼去父亲,十四岁的杨香手无寸铁,只能踊跃向前,自无可疑,但宣传不会游泳的小孩奋不顾身去救溺水者,与此同一发源,舍己为人是不错,然而宣传这个却有误导杀人的嫌疑。
      
      宣传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为了宣传而造假也是一种传统,孙子说:“兵不厌诈”,套到宣传上,就是“宣传不厌诈”,原则在于目标正确,就证明手段正确。舜、王祥的故事都是典型,并不说作者故意的欺诈,而是作者有意无意的在误读和曲解历史。雷锋的日记、张铁生的考卷,就存在故意的篡改,究其思路,还是一致的。
      
  •     舜的故事当时把我看笑了,他爹(亲爹啊!)的行为想法简直匪夷所思。
    这是一种典型的宣传方式,神化一方的同时还要妖魔化另一方,在大恶的底色上才好画大孝的花。
  •     道德观是被灌输的, 长期洗脑造成的恶果!
  •     ` ` ` 可以 `
  •     2009-08-05 17:26:25 甜蜜蜜  这是一种典型的宣传方式,神化一方的同时还要妖魔化另一方,在大恶的底色上才好画大孝的花。
    ++++++
    看北韩的宣传可以想象...万恶的资本主义正在破产中...
  •     hehe...这样说也有道理...不过二十四孝出自于元,跟宋代的风气关系更大些...
  •       用今天的视角观看古人的故事,尝试用微博写读书笔记,如何在140字内既概述内容又加上点评呢,小小尝试一哈:
      
      《搜神记》-1(有关自焚)
       后汉张奂的儿子张猛跟他老爹一样,出任武威太守,耻于被俘,登上城楼自焚而死。——死的真高~!
       东汉的谅辅为辅佐郡守,为百姓祈雨,发誓:如果到中午还不下雨,请让我用自己的身体来抵偿罪恶。于是堆起木柴,打算自焚。到了中午,果然响雷大雨。——最成功的自焚未遂~!
      
      《搜神记》-2(有关魅力)
       吴猛用白羽扇朝江中一划,江水横流,出现一条陆路。——果然猛,盼望吴TX跟摩西PK一哈~
       武王伐纣,来到黄河边,雨大、雷响、天昏。大家害怕,周武王说:我在这里,天下谁敢冒犯我?风浪立止!——是个人才啊~
       战国的更羸听到大雁飞来,虚拉了一下弓,一只大雁掉了下来。——忒有魅力了吧~
      
      《搜神记》-3(有关淡定)
       庾亮镇守荆州。如厕,忽见厕中一怪物,两眼红,全身发光,从土里爬出来。于是捋起袖子用拳打它——如厕时能如此淡定,佩服佩服~
       谢奉和郭伯猷是好友,谢奉梦见郭伯猷和人在浙江上争夺钱,掉水里淹死。醒来立刻找郭下棋,诉梦境,郭竟有同梦。一会儿,郭如厕,便倒气绝。——淡定赴死,谁与争锋~
      
      《搜神记》-4(有关死人)
       陈甲射杀昏醉大蛇,三年后,为了炫耀,告知友人,大蛇托梦:“三年前不知是你,如今你自己送上门来!”陈吓醒,第二天,肚子疼死了——此乃疼死人~
       宋大贤晚宿闹灾亭楼,半夜鬼来,宋仍旧抚琴不理,鬼走,去到集市,鬼拿死人头回来,说:可以睡一会儿吗?宋说:很好!我睡觉正缺枕头,正好——此乃气死人~
       刘玄石喝“千日酒”,醉死,家人葬,三年后酿酒师傅前来告知家人,家人速挖坟墓,刘刚好醒来,说:“痛快!”那些站在附近被刘的酒气冲入鼻子的人各醉卧三月——此乃醉死人~
      
      
      
      
      
  •     2009-08-05 17:26:25 甜蜜蜜  舜的故事当时把我看笑了,他爹(亲爹啊!)的行为想法简直匪夷所思。
    其实这种事一直很常见,到清代还有很多,还有亲妈同族人一起把儿子活埋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里面有例子,这类案例在古代的法律书里还有很多)。人不是独立的人,而是附属于各种组织、宗族的时候,会变得很残忍,即使是亲生子女,一样会为了小事而杀掉。尤其是相信像郭巨这种SB一样杀儿养母能挖出黄金的年代,做出多残忍愚昧的事都不奇怪。
  •       说实话 这本书我是当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 故事会等杂志类看完的
      太熟悉的民间传说 神话故事氛围了
      不能说不好 经典流传下来总归是有他的理由的
      但是也真心没汲取到什么营养 纯消遣吧 就当是工于的娱乐 好过肥皂剧
      
  •       艺术是生活的剪影,这是自艺术产生以来便亘古存在的真理。而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折射到社会中,起一定意义。
      《搜神记》是古代小说中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小说集子,其行文结构流畅且描述精简,故事内容完整,其思想主要偏向于歌颂劳动人民的真善美,讽刺统治阶级的无能懦弱。
      《董永》篇描述的是一个穷人家的少年,自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而后父亲去世,他为了葬父而去富贵人家里为奴,富人给他钱让他服丧,他服丧结束后,秉承诚信来到富人家中,富人表示很奇怪,便问他来做什么,都已经给过钱了,而董永回答,受了你的恩德,自然是要报答的。董永的孝感冬天,玉皇大帝派出织女来凡间与他结为夫妻,在帮助董永之后,织女飞身回天。而全篇便是以织女禀明身份来由后回天为结尾。整个故事短小精干却十分完整。思想突出,歌颂董永的孝心,阐述的就是一个善恶到头终有报的观念,宗教思想浓厚,然而,却不难发现其封建迂腐性,中华美德,百善孝为先,董永恪守孝道自然正确,然而他替亡父守孝之后,到富人家里所说的一番话却难免显现出封建缺陷,“蒙君之慧,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役致力,以报厚德。”其宣扬着卖身葬父孝感冬天的思想实为儒道思想糅合的产物,然而同样表现出主人的仁慈与奴隶的顺从却掩盖了阶级对立的实质,对被压迫人民起了麻痹斗志的作用,这是当被批判的。
      历史文学能够流传至今,多是符合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因此文学作品的阶级性是难以避免的,若当真避免,恐怕也只能沦为禁书,大多折戟,埋于历史烟尘中,再不见天日。
      《搜神记》是继先秦、两汉以来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而又有所发展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内容多记载神鬼故事,迷信色彩较浓,但书中也保留了一些优美的民间故事,多说家喻户晓,读来脍炙人口,反应出当时一些社会现实,表现了古代人民一些美好的愿望。
      《干将莫邪》篇应当是一个相传已久且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讲的是干将莫邪为楚王造剑,三年才完成,剑分雌雄,共为一双。因担心楚王灭口,干将临去前嘱咐妻子,若腹中之子为儿子,便告知他雄剑所在,让他持剑替父报仇。干将献雌剑于楚王而留雄剑,果然被杀,而干将之子赤也听从父亲遗命取剑,日夜思索着要找楚王报仇。楚王在此时做梦梦到一个宽额男子拿剑寻仇,便拿重金悬赏捉拿,赤无法报仇因而痛哭,路遇一人,问他为何哭泣,赤老实回答,说是干将之子,为父报仇而无门,因此痛哭。路人便给了出了个主意,让赤把自己的头和剑都给他,他便能替他报仇。赤答应了,自刎而送剑,路人诚信,果然拿着雄剑,以寻到刺客为名进入王宫并成功见到楚王,楚王让人拿了口大锅,把赤的头颅煮了,路人惊呼,说赤死不瞑目,楚王去看,便被路人拿剑削下脑袋,然后路人自刎,三人头在同一口锅里,难分是谁,最终合葬,称三王墓。这篇小说写的虽然是古代儿子为父报仇的故事,但却反映了楚王的残暴,表明了人民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刻骨仇恨和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客”的出现,看似十分偶然,实则是反应了被压迫人民的互相支持和同仇敌忾的强烈愿望,“三王墓”的结局出现,表现了一种美好的愿望,然而,却反映出一种封建的狭隘观。
      而《搜神记》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李寄》,本篇描述的是少女英雄李寄杀恶蛇为民除害的故事,生动描述了吃人的大蛇面前,剥削阶级的官吏吓得束手无策,曲意献媚。可是少女英雄李寄却不顾个人安危,同恶蛇做了机智勇敢的斗争,终于杀死恶蛇,为人民除了大害。与都尉、令、长们的怯弱无能、残暴不仁恰好形成了鲜明对比。作品热情赞颂少女英雄李寄,其实质上也是在赞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反对迫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对一切危害人民的事物,只要奋起抗争,并善于抗争,就能战而胜之。作品在这一点上能给人一定启发。文章结尾对越王聘李寄为后的记述,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李寄斩蛇的社会意义,有些地方还流露出重男轻女,宣扬封建孝道的错误清香。这些,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文学作品受时代所拘束,跳不出历史年轮圈圈点点,自然其社会意义有一定削弱,虽从侧面让读者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但我认为,文学作品在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同时,应当反射于社会,对社会不良现状的改变起到启发的作用,在此一点上,《搜神记》尚有瑕疵。
      
  •     古典文学。
  •     这种宣传,好像应该是父权让度于皇权之后,对父权的一种补偿吧,也许是儒家为皇权拍马屁的产物。不过洗来洗去,确实很多人脑子已经被洗平了,我就认识那种宁可给没病的妈买保健品,也不舍得给有病的儿子买药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