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探险生涯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228132423
作者:[瑞典]斯文·赫定
页数:531页

章节摘录

我在巴拉干尼(Balakhany)过冬的时候,学会了流利的鞑靼话和波斯话,一个年轻的鞑靼贵族(倍克卡诺夫)每天晚上来教我。次年4月初,我教书的期限已满,决意用我赚得的三百卢布往南旅行,经过波斯再到海滨。倍克卡诺夫(Baki Khanoff)也一同前往。一天晚上,我和乡人告别,上了一艘俄国汽船。当时巴库正刮着极大的北风,所以船主不敢开行。第二天早晨,风势平息,我们的船便鼓轮前进,向南开驶。经过了30小时的航程,我们在里海南岸的恩泽利(Enfeli)登陆,立刻又改乘小船渡过很大的木达布(Murdab)淡水湖或“死水”(Deadwater),到了一个四面长着青草的小村。我们从此骑马前进,直往拉什特(Resht)——一个商业的中心点。我已将我的钱换成波斯的“克朗”,当时一个“克朗”值一个法郎。所有的钱我们两个人均分,各自缝在腰间的皮带内。我们的衣服很是轻便。我除去穿着一套冬装以外,只带了一件短衣和一条毡子,我还带了一把手枪。倍克卡诺夫在他衣服外面挂着一枝长枪,皮带上拴着一把刀子。在拉什特城外的森林中,常有印度孟加拉(Royat Bengal)种的老虎巡行觅食。在潮湿的草地中,有一种瘴气使人生热病,有时还发生恐怖的时疫。有一次,城中死了约六千人;死尸过多,不及掩埋,都堆在清真寺院中。这些寺院有矮的尖塔和红色石板的屋顶,非常美观。城中的摊子都有杂色的遮避日光棚。沿海的乡间主要出产丝、米和棉花。我去拜访拉什特的俄国领事倭拉索夫(Vtassoff)。他邀请我当天晚上在他的住宅吃晚饭。我去的时候穿着简便的行装和骑马穿的靴子。我踏进了他那金碧辉煌的屋子,见他穿着正式的晚礼服,使我很是不安。我很后悔,还不如和倍克卡诺夫留在朴素的客店里好。但是我没有晚礼服,只得勉强应付过了这次晚餐。第二天清晨,两个马夫牵着两匹马在客店前面等候着。我的行李搁在马鞍后面的软包中。我们上了马,马夫在后面跟着走,一半带跑着。我们进了一个深密的丛林,遇见许多步行的和骑马的旅客和大队的驴驮子,驮着运往俄国去的货物,其中有用皮箱装的果干。驴子的铃声在林中引起回音;每一队居首的驴子,颈上所挂的铜铃声音格外沉重。到了科顿(Kodom),我们在一个客店里住了一夜,那里有很多的燕子在生满青苔的屋顶上作巢。它们常常飞进飞出,并且从开着的窗洞中穿来穿去。再向前行,道路向山脉斜倾。我们沿塞斐特河(Sefeed-rud)或白河(White River)的岸边前进,夜间住在风景美丽的乡村里,四围满是橄榄树、果树、杨树和柳树。我们未曾带着食物,只可买些乡间出产的东西——如鸡、鸭、鸡蛋、牛乳、面包和水果充饥。它们的便宜真是出乎我们意料,以后行进的道路渐渐峭险。我们在厄耳布尔士(Elbure)山脉中向上行去,树林渐渐稀疏,直到了尽头。在门迪吉尔(Mendjil),我们走过一个年代很久的八孔石桥。那日天气灰暗而且有风。山上完全被雪覆盖着,愈到上面,积雪愈深。后来下雪了,整个旷野只见茫茫的白雪。我没有穿适当的衣服,以备这种天气。我的身子和马鞍子差不多被雪冻在一块,寒气穿透了肌骨。地上的积雪太厚,路径也看不清楚。我们的马走入雪堆中好像海中的浮漂。雪片一阵阵地打到我们的脸上。眼前只见一片白雪,我们以为是迷失了道路,这时隐约望见风雪中间有些东西,临近细看,原来是一群骡马,与我们同向而进。前面有两个人骑着马用长叉试探道路,以免跌入山涧里去、或是悬崖下面。我们冻得冷而又冷,终于到了马斯拉(Masra)村的一间小屋里。那间屋子非常污秽,质状如同地洞一般。我们在地上生了一堆火。于是四个鞑靼人、两个波斯人,连同一个瑞典人都围住了火堆取暖,大家冻僵的手足渐渐恢复了知觉,并烘干各自的衣服。从那里起身,绕过厄耳布尔士山最高的山峰,到了山的南坡,就不见雪了。走尽了草原便到喀斯平(Kaxvin)。有一个预言家曾经说过:“你们应当尊重喀斯平,因为它是在天堂的门口。”伊斯兰教最大的教主哈纶•阿刺纲德(Haroun Al-Raschid)曾将喀斯平修饰得很华丽。波斯王坦马士第一世(Shah Thamas I)在1548年将它建为他自己所有和波斯的京城,称作达里萨尔坦内特(DaresSaltanet)或“皇座”(Seat of Royalty)。40年后,波斯王大阿拔斯(Shah Abbas the great)将京城迁到伊斯法罕(Lspalan),喀斯平的光荣便渐渐消失了。有一段故事论到喀斯平的一个诗人罗克门(Lokman)。一天当罗克门快死的时候,告诉他的儿子说:“我没有财产留给你,但这里有三瓶仙水。若是你将第一瓶的水洒几滴在死人身上,他的灵魂便立刻回来。再洒几滴第二瓶的水,他便能坐起来。等你将第三瓶的水倒在他身上的时候,他便完全复活了。但是你须节省着用。”当那诗人的儿子自己年老,将死的时候,将仙水的用法告诉了他的仆人。命他仆人等他一死,便即刻如法办理。那仆人将他的尸体安放在浴室内,将第一、第二瓶仙水都滴过了。他的主人果然坐起来,大声喊道:“倒呀!倒呀!”但是那仆人看见死尸忽然坐起来大喊,吓得将第三瓶仙水扔在地上,急忙往外逃跑。可怜那罗克门的儿子依然死去。从此这浴室的地窖里面,时常可以听见“倒呀!倒呀!”的呼声。喀斯平在厄耳布尔士山南面的平原上。从喀城到波斯的京城德黑兰(Teheran)共有90里,分为六站。旅行的人须坐俄国式四轮马车,路上共换五次马匹。现在天气已暖,好似春天。我们乘车觉得很是畅快。我们的马尽力快跑,车轮将灰尘扬起,似云雾一般。北面可以望见那被雪盖着的厄耳布尔士山脊。南面只见一片平原,渺无边际,在散漫的村庄里点缀着几处鲜绿的林园,配成了单调苍黄的情境。有一次,我们听见一辆马车的声音在我们后面。一会儿的工夫,那车便如飞地驶过我们的车。车上坐着两个鞑靼人,大声讥诮我们道:“快乐的旅行。”现在他们可以先到第二个站去换好马。但是我并不甘心。我答应多给我们的车夫两个“克兰”,若是他能够赶过那两个鞑靼人坐的马车。于是车夫立刻加鞭前进,等快到第二站的时候,我们赶过了那两个鞑靼人。我亦对着他们大声喊道:“快乐的旅行。”我认识一个瑞典医生海本涅特(Hybennet),他的品级同波斯的贵族一样,带着“汗”(Khan)或王子的称呼,他从1873年起就当波斯皇帝的牙医。我一到德黑兰便径直到他家里去,他遇见了同乡,很是快乐,非常热情地招待我。我在他美丽的家里住了几日,他的房子装饰与波斯式相仿。我们每日到街上游玩,并到各处参观。一切情形,将来再细细地告诉读者。现在有一件事情要先说一下,因为后来与我有关系。有一天我同海医生在多灰的街上走着,看见街道的一边是黄色的土墙,一面是房屋。街道宽的地方,两边有窄的阳沟和树木——杨树、柳树、桑树和白杨树。我们正走着,忽然看见一队传令官穿着红衣,戴着银盔,手里拿着长的银条,叫路上的行人让道,因为“万王之王”来了。传令官的后面跟着五十个骑兵。再后面就是波斯皇帝,坐着灰色马车,用六只黑色的壮马拉着,马背上披了华丽的银马衣,左边每匹马上有一个人骑着。波斯皇帝身上披了一件黑色大衣,头上戴着一顶黑帽,上面有一块大的翡翠和一粒宝石扣子。皇帝的后面又跟着一队骑兵。在最后有一辆空马车,预备皇帝的车子坏了可以随时调换的。路虽不甚平坦,但是人马走的时候,并未扬起灰尘来。因为皇帝未出来以前,已经用骡子拉着皮袋洒过了水。一两分钟的工夫,那威严的行列已经走远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波斯皇帝那士勒登(Nasr-Ed-Din)。他的容貌很是威严,黑色的眼睛,弯曲的鼻子和一大片黑发。我们站在道旁,车子走过我们面前的时候,皇帝指着我问海本涅特医生:“那人是谁?”他立刻回答:“是一个来拜访我的同乡,陛下。”几年以后,我得到一个机会和他接近,他是波斯最后一位皇帝,带着真正亚洲专制君王的态度。P10-15

前言

前些日子,刘复教授告诉我,《我的探险生涯》这本书已经译成中文,再有一个月即可出版,我实在觉得非常欣慰。因为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可使中国学子——对于他们本国内部的探险同科学考察工作有兴趣的——有少许的益处。如书中所述,从1885年开始,我就在这块大陆的各地漫游。自从我第一次旅行出发至今几乎经过半个世纪,当时我只有二十岁,现在已是六十八岁了。而我对于亚洲戈壁及山岭的留恋绝未减低。正相反,我觉得对于它们的留恋仍如四十八年前一样,那时我把我早年旅行的岁月都消耗在亚洲西部各国。1890年,我最初走进中国国境,从此在中国停留下来,很少有例外的时候。从1896年我引导我的注意力到新疆地方,十分幸运地在那里发现两个古代佛教城市的废址,并在1900年发现一个一千六百年前的中国楼兰王国。1901年我又重到那里,在一间房子中找到一百五十一块有中国文字的木简及纸片,这些发现引起各专家在亚洲这些部分的考古学上做一个比较彻底的发掘。另一个极其引入入胜的问题是楼兰湖②迁移的历史,这个问题在1928~1933年间我们当时考察团中被确切地解决了。话虽如此,我的时间及注意力大多部分却用在西藏区域,那时它的许多部分尚未为欧洲人知道。我在西藏最有兴趣的地理上的发现是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的伟大的山系——我命名为外喜马拉雅山系(本书译为冈底斯山)。如书中所述,我在最后一次旅行西藏时,深入到世界上最出名的两条河流——雅鲁藏布江同印度河的发源处。世界大战阻止了我在亚洲的旅行,我利用大战中及以后的几年去整理我的地理工作,将结果发表在我的南西藏书中。1926年我回到北京筹备西北科学考察团,1927年5月9日考察团由北京出发,继续工作直到1933年5月9日,实际上包含这个大陆的内地的全部,亦可称为中央各部,面积有460万平方公里。考察团中中国方面的团长是徐炳昶教授。这次考察团是有始以来在亚洲中心工作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好的。我们有比以前任何考察队都好的条件,去继续进行一个科学考察的工作。以往学者们从未能对研究地质学、古生物学、气象学、量地学、考古学不断地持续六年,也从没有在这样大面积为地形学家所测过,更从没有这样多的各种科学代表在一个考察团里,在这同样的考察团里。第一期1927~1928年考察团费用的供给是我在德国零星的捐款。1928~1933年的费用大部分来自瑞典政府,一部分是中国政府及中国学术团体所担负。考察团始终欣幸得到中国政府有力的保护。我不久在另一文中将有一个机会去告诉世界,我们中外学者在考察团时所做的事情。但我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去指出我们与中国朋友合作进行的最佳方法。我们在一起工作如手足一样,没有丝毫的嫉妒、龃龉或误会。我们没有介意国籍或种族,唯一的目的是为国际的科学服务。在这点,从前有些西方旅行家恶劣地伤害中国国民的感情,因此遇到困难的事,在我们中绝无所闻。中国人在他们国内是在家里,外国人只是客人,如果那些客人对于自身的利益没有适当的机变和智慧,用宽宏适度的态度去对待他们的中国主人,任由他们不好的态度,自身必食其报。就我所涉及的事情来说,我将永不会忘记这六年的快乐时光,我能有这种机遇去与中国的一些最杰出的学者在野外和北平工作。我抱着同情及感谢终身愿记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倘若这本书在著者与中国青年读者之间能够作为一种联络的新工具,我将感到无限的欣慰!1933年6月19日斯文•赫定于北平

内容概要

作者:(瑞典)斯文•赫定 译者:孙仲宽 编者:杨镰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
新疆考古发现与西域文明
中国边疆研究60年与西域探险考察
斯文·赫定及其《我的探险生涯》(代序)
自序
第一章 怎样的起始
第二章 越过厄耳布尔土山脉到德黑兰
第三章 骑马过波斯
第四章 从美索布达米亚到巴格达
第五章 波斯西部的冒险骑行
第六章 君士坦丁堡
第七章 往见波斯王的一位大使
第八章 一片坟地
第九章 到德马温得山顶
第十章 经过霍腊散——太阳之地
第十一章 马什哈德——殉道者之城
第十二章 布哈拉和撒马尔罕
第十三章 到亚洲内地
第十四章 在布哈拉与艾米尔同处
第十五章 车行两千里——“世界屋脊”上的冬季旅行
第十六章 吉尔吉斯人
第十七章 我和“雪山之祖”的斗争
第十八章 我走近那沙漠
第十九章 沙海
第二十章 旅行队惨遭不幸
第二十一章 末日
第二十二章 荒野人迹
第二十三章 帕米尔高原
第二十四章 沙漠中的故城
第二十五章 野骆驼的极乐园
第二十六章 返回一千二百里
第二十七章 一段侦探小说
第二十八章 我第一次到西藏
第二十九章 野驴与野牦牛
第三十章 强盗的区域
第三十一章 到北京去
第三十二章 回到沙漠中
第三十三章 亚洲内地最大的河
第三十四章 和冰块奋斗
第三十五章 在大沙漠中危险的旅行
第三十六章 罗布里的故城
第三十七章 塔里木河支流上的最后几个星期
第三十八章 西藏东部的探险
第三十九章 死里逃生
第四十章 戈壁沙漠
第四十一章 沙漠中的楼兰城
第四十二章 回到西藏高原
第四十三章 假装一个香客到拉萨去
第四十四章 西藏人的一个囚犯
第四十五章 被军队挡住
第四十六章 西藏一印度一西藏
第四十七章 和四国政府争抗
第四十八章 风涛中航行
第四十九章 冒死穿过北西藏
第五十章 过大白地——“未经考察”的地方
第五十一章 圣河中的香客
第五十二章 和班禅喇嘛在一起过年
第五十三章 扎什伦布和日喀则
第五十四章 奇怪的庙宇——黑屋里的僧徒
第五十五章 新的冈底斯山山路——穆罕默德·爱撒的最后一次旅行
第五十六章 雅鲁藏布江源流的发现
第五十七章 圣湖马纳萨罗发
第五十八章 魔湖剌卡斯塔尔
第五十九章 从圣山到印度河的发源地
第六十章 在西藏北部凄凉的冬天
第六十一章 我变成一个牧人
第六十二章 西藏人的俘虏
第六十三章 未知地的新旅行
第六十四章 到印度去
第六十五章 结论
编译说明

编辑推荐

《我的探险生涯》推荐: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是西域探险史的知名人物,也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作家、画家。作为一个探险家,靠自己的有关西域探险的著作,使斯文•赫定最终“走出了”西域探险史,拥有一代又一代的普通读者,广为人们所知。他所写的有关中国西部的书,有通俗的探险考察记,也有相当艰深的学术专著。通俗的探险考察记,是专门为普通读者所著,赫定的探险考察记在其生前就曾以二十余种文字出版发行,其中最有名的,则是他的自传《我的探险生涯》(即《亚洲腹地旅行记》)。

作者简介

《我的探险生涯》介绍:
斯文•赫定是一位瑞典探险家。他在中国西部探险考察的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不但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见,还留下了等身的著作。《我的探险生涯》是其中广为人知的一部名著。中国的知识界和道斯文•赫定其人,主要就是凭借的这《我的探险生涯》。

图书封面


 我的探险生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斯文的书就这一本就足已,第一页第一行就是人生的真谛,你什么时候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     这是一本管理学著作
  •     愈发的想要去新疆了。。
  •     很真实的一部好书,对于认识我国西部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     不错的一本书,看了一部分了。内容主要是作者的经历,但是可能外国人的表达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我看翻译来的书,脑子永远都是有些乱。
  •     一直期待的书,还不错
  •     斯文.赫定与同时代的那些在中国探险的人很不同,值得推荐的书。
  •     忽然疯掉,不听人的命令,当地人说会一直跑到死.还有野骆驼\虎\捕鱼\忽然与赫定亲近起来的藏狗,呵呵
    另,校友,我摘的风景仅A属新疆,其余为西藏.书中记载了发现楼兰遗址的经过,学人或更有兴趣.
  •        早就知道他有很多粉丝,却从没想过去读,直到这次新疆归来,又见有人把这书推荐为了解100年前新疆风物的最佳文本之一。遂买。不单有新疆,还有西藏旅行记,倍觉美好。
       1、好旅行者的素质:由本书可见,意志坚定,身体好,有钱(赞助),好奇,宽容,坦诚而有沟通技巧,会绘画、摄影,有文字功底。基本就这些了,所以我是不够格的,虽说放弃相机了,但我却认为素描是最好的技能(本书附有赫定的素描,很是动人,胜出照片不只一筹)。在1900年代,赫定作为一个基督徒在中亚与一群回教徒、佛教徒为伴,毫无微辞腹诽。
       2、那些风景啊。
       A太阳下去了,紫色的光线从慕士塔格山的西面山坡渐渐地隐没。当那一轮圆月升起在冰川南面的石壁顶上时,我走出去领略我在亚洲所见最壮丽的风景之一。……我觉得仿佛站在极大的宇宙的边上,那些神秘的行星在其中永远运行不息。
       B那湖(纳克产湖,我对照地图没有查到今天的名字,该书的遗憾是没有配地图)呈圆形,水面上露着峻峭的山壁如同仙境一般美丽。我们摇着船到狭窄的美丽的湖湾,那里有金黄色的鹰类在峭壁上飞翔。湖岸上看守牲口的游民看见我们在水上幽静地前来,觉得颇为奇怪。他们从未见过一只船,赶快将牲口驱离湖边。
       C湖水(大来登湖,在阿克赛钦湖以东,同样没有查到)的颜色和天空一样。红黄色的山脊的倒影映在水中。我们四周的画景美丽得难以形容。……太阳落下去了,形状如同一个火球似的,发出奇异的光辉照在湖岸与水面上,所有的山岭都照得如红宝石一般。波浪和水沫都是红的,我们仿佛是在一个血湖中疾驶。
       D以下是圣湖的景色:东方有点发白,山顶上透出晨光来了,带玫瑰彩色羽状的浮云倒映在湖中仿佛是溜过玫瑰花园。日光射在廓拉·门达塔山峰上发出金紫色的闪光,反射光线笼罩在东山坡上好似一件光亮的外衣。廓拉半山中一朵云的影子印在山坡上。……我可以在那里住几年,看那湖面冻冰,冬日的风雪刮过水上和陆地,春季的来临要分裂整个湖水。后来又有暖和的夏风和成群的野鹅。我极愿坐在那里看见每日早晨湖上千变万化的景致。(啊,是的。。。。)
       许多地方,不去到,并不知文字在说什么。读着赫定的简笔勾勒,知其只有未尽之意而无一字虚夸,神已不在此身,万里湖山飞渡,我飘远我悬浮。
       他的笔也记着那些动物,野生的和他的旅行队驯养的。忽然疯掉的骆驼;没有见过雪的狗,对雪而吠,想要咬住雪花;沙丘上三十头昂首而立成一幅动人图画的野牦牛;混进队伍忽然发觉不对劲之后跑开的野驴;失偶徘徊不去直至被猎人杀死的天鹅;为了果腹忙着挖龈鼠洞而没有发现人走近的熊……
       一个略带困惑之处是,那些随着探险家的足迹死在路上的中亚仆从们,甚至那些牲畜们。我无法想象,我终于成功达到一地旅行,付出的代价是死亡2名向导和10匹马、1只狗。这是我一直没能解决的心理问题,呵呵,所以一些地方我没能去,因为我不愿意雇挑夫,我总想伪装成非旅行者的样子,当地人是人,我也是人,他们可以的,我也可以,他们不可以的,我也不可以。这种心情从没说过,不知如何处理,看到这书忍不住晒一下,留作自我温存吧。
       路遇几个藏人兄弟共妻时,赫定也忍不住幽默了一把,说这些男人,每个拥有2/3个妻子也就足够了,因为这些女人实在是又老又丑。哈哈。其笔下,从未过于强调沙漠居民和藏人如何淳朴,有时反倒见出狡猾。鄙意以为,此正乃赫定旅行深入之佐证。所谓淳朴云云,是今日旅行者最自以为然、自我投射的表现。那另一种文化,其实更多只是规矩不同、标准有别。
       仅有一处对照地图有所发现:P384的塔古藏布,似应为今日的达果藏布。
  •     书当然是全新,但书的品相不敢恭维。一本书封面破损,一本有黑油污或汗渍(估计是工人取货时造成的)。
    在这里我说下当当和**的服务。 当当最大的优势是货很全。我第次购书都是先在**找,购买。找不到的书一般都能在当当找到并购买。但当当的发货速度很慢,即使仓库在本地也是这样。品相相对较差。 **的书,品相大部份都很好,发货速度相当快,但货源不全这是最大的弱点。所以当当最大的问题,还是仓储管理,以及和快递公司衔接,和监督的问题。
  •     虽然大部头花在西藏探险, 但是精彩之处在还是新疆部分。翻译的比较差,更不要说几十年前的书面语和现在区别不少, 造成了很多阅读障碍。
  •     物流业很快~第二天就到了~很好,
  •     即使文字差,还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此漫长的探险生涯,仅用如此少笔墨带过,实在不够过瘾。如果有更详细的资料,急切盼望一读。
  •     理想指导生命的强大孤独者
  •     。他在中国西部探险考察的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不但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见,还留下了等身的著作。《我的探险生涯》是其中广为人知的一部名著。中国的知识界和道斯文·赫定其人,主要就是凭借的这本书。
  •     传奇的探险生涯,美妙又艰难的旅行。
  •     无数年了,看着这样的生命旅程之书依然激动。斯文的亲身经历和叙述很精彩,斯文先生画的插图有顶级棒,崇拜他!!
  •     正版,只有这里有货。书品相好,西域的这一套都收藏齐了。包装和快递都很给力,是一次愉快的网购经历。
  •     个人感觉写的很好,翻译的还可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在走滇藏线和新藏线之前将新疆和西藏的知识了解一下。之前看过《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册,也可能是自己知识有限,感觉译文枯燥乏味。
  •     骆驼为什么会疯呢?难道它们果然也像人一样有情感的极限?那日复一日隐忍负重的沙漠生活最终导致这种温顺的动物也彻底崩溃了吗?我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shock。
    几年前我去青海时候认识过一个藏族姐妹,她是一个很聪明、敏感、灵活和达观的人。每一地的人其实在人性上都差不多吧!
  •     好书,正读。
  •     此书描绘了作者主要的探险轨迹,那时的探险虽然有考古和探宝的双重意味,但是真正的快乐却在于旅行,在于文化的学习、交流和传播。
  •     此书翻译水平一般.无论从文学还是历史角度,与翻译水平比较,差远矣!
  •     赫定的这本自传让人在书斋中感受到一个世纪前的召唤,对于现代的年轻人应该是更多地鞭策和鼓励。
  •     好多地名不知道是哪里……
  •     挺真切的探险日记。
  •     经典著作,可惜翻译不给力,味同嚼蜡!
  •     内容是好的。印刷/校对错误平均下来可以说每页不止一处,糟蹋了。
  •     西藏人的玛旁雍错湖或楚灵保奇湖,被视为婆罗门的灵魂,是神圣的,湖边尽是高山;黄金色的飞鹰在北面的开拉斯和南面的廓拉、门达塔的雪山底下作巢,观望青蓝色的湖面,从印度来的教徒看见细发神从天堂中下来如白鹅似的在湖面上盘翔。这湖在上古时诗歌中受人的赞美已数千年了。《斯干达浦雷那》圣诗说:不论任何人触着马纳萨罗发湖中的土,或者在湖中沐浴,将来可到婆罗门的天堂去;喝了湖水的人将来可到细发天堂去,并可以免受百次轮回的罪恶;连那名叫马纳萨罗发的野兽亦将到婆罗门的天堂去,湖水如同珍珠似的。没有别的山脉可以和喜马拉雅山相比,因为那里有开拉斯和马纳萨罗发;人类看见了喜马拉雅山便可将罪恶免除,如同露水被晨光晒干一样。
  •     老迈帝国之任人宰割,慨叹
  •     整整100年前,斯文赫定真正在南疆纵横,数次穿越沙漠腹地,在塔里木河上泛舟,从8个不同的路口穿越冈底斯山脉到藏北,这样的路程,就在今天,也让人惊愕.
    而他一次又一次置生死于度外,只是为了填补人类学识上的空白。
    今天我们去西藏和新疆,拍上数张照片,在网上自我贩卖,是多么不值一提。
  •     和《世界上最危险的旅行》一样精彩,最好有一本书中所描写的路线地图对照阅读
  •     强烈推荐!因为本书,这两年三次自驾西部,吸引我的正是书中描述的迥异于中原的大漠、高原、雪山、历史、人文。100年过去了,很多东西改变了,但很多还留在哪里,等待你寻找和探求。
  •     是原来旧版的重版,纸张不错,装订发紧,看的时候得硬扒着书。有些译名的通病,也不是主编老先生能一下子就解决得了的。好不错。
  •     关于斯文赫定比较详细的生平记录的书,应该属这本了,厚厚的拿在手里很有感觉,这下基本把斯文赫定的书都拿到手了
  •     作者对僧人进入暗无天日的洞穴修行放弃一切现世生活的勇气无比钦佩,并表现出鲜有的煽情,这让我无法理解,也许他们都是这种拥有虔诚的信仰和坚强的意志的人。
  •     虽然内容应该和亚洲腹地旅行记差不多,但是这个版本应该有配插图的,而且一套书的一本,值得购买
    斯文赫定的书没错的
  •     很厚的一本书,很值得买
  •     物有所值,慢慢看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