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108031617
作者:[美]康妮·弗莱彻
页数:38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犯罪现场处理  在第一次你就必须将工作做好,因为你只有一次机会。一旦现场的物品被移动或改变,一旦你失去了这个小小的机会.那么你永远也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  ——弗农?J?格伯斯,纽约警察局布朗克斯凶杀案科  科长、《实用凶杀案调查手册》作者  犯罪现场调查员必须具有积极的态度。你必须相信你能够发现证据。我刚刚学会打高尔夫球.它对我搜查犯罪现场很有帮助。我的球每次都会跑进树林中,那里就像一个犯罪现场。当进去寻找我所丢失的两个球时,我总是能找出六个来。积极的态度对于高尔夫和犯罪现场来说都是一样的:你不能到沙坑里去寻找,而是应该到树林里去寻找。在犯罪现场你的目标永远是尽最大努力。  ——李昌钰博士,康涅狄克州莫雷顿司法科学实验室名誉主任  运动鞋上的一滴血迹。在楼梯上发现的一块布料。用来在地下室挖掘坟墓的铁锹所留下的压痕。从喷嚏中收集到的DNA样本。迸溅在闯入者衣服上的微量的玻璃碎屑。  以上这些都曾经是司法证据科学调查的第一条线索。它们是在犯罪现场发现并收集到的、凶杀案所留下的细微的蛛丝马迹。  在开始案件调查之前,首先要收集证据。现场处理人员必须像探索火星表面一样搜索犯罪现场,无论是室内、室外还是移动的现场:这是什么?它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它不在这里?这些都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在保证不破坏证据的前提下将其带回实验室?  在一般情况下,一旦警察向犯罪实验室发出协查请求,一个由证据技术员和一切所需专家——如血迹分析员、痕迹分析员、枪支检查员等等——所组成的小组就会被派遣到犯罪现场。这些现场处理人员开始构建一条证据链。它可能会从犯罪现场延伸到侦探的调查工作,延伸到犯罪实验室,最后一直延伸到案件的审判。对此现场处理人员和调查人员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始终将链条拉紧。”他们只有一次机会找到在现场遗留下来的那些环节。  本章我将带领读者跟随犯罪现场处理人员进入犯罪现场,用他们的话来描述他们在那里所发现的证据。他们的评论是匿名的,但是我在这些评论之后都标明评论者的专业领域(除非某个部分开始我已注明,该部分的所有专家都来自同一领域)。下面我们就跟随现场处理人员和专家沿着由外到内的顺序勘查现场吧。  1981年年来,他正在明尼苏达州培训新的犯罪现场调查组的成员:当然,那时我们都不够聪明,否则我们就会问:“为什么在这里工作久了的人都退出犯罪现场调查了?”  当时我们都还年轻无知,都在想:“这个工作听上去真好。”在那些日子里,我们首先从事犯罪现场的摄影工作。我们完成了整个课程,必须证明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我们最终的考试场地是南圣保罗的一个牲畜屠宰场。我们被带到了该屠宰场的一个废弃不用的地方,但是我们周围都是等待屠宰的牛。那里有一个空闲的建筑物,其中不同的房间被布置成不同的犯罪现场。他们在雪地上做上脚印,我们必须将其拍摄下来。在犯罪现场,我们首先要拍摄一张现场全貌照片,然后拍摄一张中等距离的照片,最后拍摄一张特写照片。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旧屠宰场的雪地上拍摄外部现场照片。  现在我能够理解使我们经历这场磨难的那位绅士的意图了。当时我们在那些臭气熏天的建筑物中——那里充满了牛粪、血和死去的动物的气息——拍摄犯罪现场照片,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他却一直坐在有暖气的面包车中吸烟。而且他让我们在那里待了一整天,在那里展示我们使用照相机的技巧。那里气味难闻,并且当时还是1月份,室外气温一直在零下10度,我们的照相机都被冻住了。最终我们都获得了犯罪现场摄影师的证书。  现在我明白他们那天让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了。他们是想让我们习惯最真实的犯罪现场的环境:那里臭气熏天、脏乱不堪,并且你要在那里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地处理这些现场。  ——犯罪现场调查员  每个刚刚参加犯罪现场反应小组的新人都会领到一部寻呼机。他们回去之后就观看电视新闻,然后就整晚盯着寻呼机,等着它响。第二天早上他们给我打电话说:“我们怎么没有被派去犯罪现场?”我对他们说:“你们没有被派去犯罪现场是有原因的:首先,必须得有人被杀夕匕;其次,必须有犯罪发生地的警察局向我们发出请求;第三,在收到他们的请求时正好你们当班。只有在以上三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你才可以去犯罪现场。”这都应归咎于《犯罪现场调查》这部电视剧。这些人太急切了。  这项工作不是像《犯罪现场调查》中所描述的那样。我想我去过的犯罪现场中只有一个与这部电视剧中的情况稍微有点相似。通常犯罪现场在房屋拖车中或者堆满垃圾的破旧房屋中……我从来没有到过像电视剧中那种干净整齐的犯罪现场。  我将我从犯罪现场拍摄的照片用于教学。学员们会说:“在《犯罪现场调查》中,如果你看到一盏台灯翻倒了,你就知道那里曾发生过打斗。”  在我去过的每个犯罪现场,台灯通常是翻倒的,但在台灯旁边的地板上还有80个被压扁的啤酒罐以及一些“白狼”牌伏特加酒瓶。我向学员展示了这样一张照片。他们对我说:“先生,你是如何看出这个房间里曾经发生过打斗的呢?”我说:“你们看:这个地方的垃圾被弄乱了,而那个地方则没有。”  ——证据技术员  我记得第一次走进盗窃现场的情形。那个房子被翻了个底朝天。物品被扔得到处都是。我记得当时我站在那里想:“我到底该从哪里开始呀?”    ——犯罪现场警官  前往现场  接到来自犯罪现场的电话后,我首先要弄清楚那里发生的是什么类型的犯罪,现场在室内还是室外,现场是否有被害人,以及是否有嫌疑人等情况。然后根据现场的类型、死亡的方式以及办公室官员所提供的信息,我建立一个包括具有处理该现场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的人员的小组。  从现场打来的电话可能是:“嗨,我们这里发生了犯罪。是一起双重凶杀案。受害人是被枪杀的。凶犯是强行闯入屋子的,似乎他们还翻动了屋里的东西。”  根据以上信息,我会找来两名隐秘印痕专家,因为现场将有很多指纹要提取;我要确保有证据采集人员去处理鞋印和轮胎印记以及纤维;我会要求枪支专家去处理有关枪击方面的证据;我也许还会叫上一两个人去作记录和照相。所以我可能需要一个由4--5人组成的调查小组。  然后我们就坐上设备车赶赴现场。  ——犯罪现场督导员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在赶往犯罪现场过程中心急如焚的经历。例如,我们正以每小时70英里的速度行驶着,试图尽快赶到现场。突然轮胎爆裂,并且成为了碎片,而我们当时正处在偏僻的乡村公路上。如果我们能够像《犯罪现场调查》那部电视剧中的人物那样开悍马车的话,那么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但是我们开的只是这些粗笨的面包车。  ——犯罪现场处理员  我们刚刚到达案发现场,正站在现场的外面,等着搜查证的到来。这不是一个安全的街区。证据收集人员和警察都站在犯罪现场调查车外等着。我们的面包车车身上用很大的字印着“刑事追踪局”等标记。  突然我们听到街上传来枪声,然后所有的警察都不见了。我站在那里想:“隋况不妙。我们坐在这辆车上等于是举着一个‘向我们开火’的标牌。”我们证据收集人员是不带武器的。而所有的警察都从车里拿出他们的枪跑出去了,把我们留在那里。  在很多时候,当听到枪声或从对讲机中得知有汽车高速追逐事件发生的时候,所有在犯罪现场的警察——他们本来是应该在那里保护我们的——都跑过来问我们:“我可以去吗?我可以去吗?”这是他们的雄性激素在作怪。  ——犯罪现场处理员  在阿拉斯加州赶往犯罪现场具有独特之处:当我们收到案发报告之后,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够赶到那里。我们的这个犯罪实验室负责整个州的犯罪调查工作。  在阿拉斯加基本上只有一条公路。它位于该州的中部,紧邻铁道线,一直通到菲尔班克斯。然后是一条一直通到生产石油的北坡的、由碎石子铺成的、沿路几乎没有加油站的400英里的道路。在阿拉斯加西部,除了城镇周边上的几英里的路之外,就没有其他道路了。我们经常要使用雪地摩托车。我们的犯罪现场调查员在出发之前都要准备好背包,里面装的大多是重要的犯罪现场调查设备。通常我们会尽量乘坐商业飞机。例如我们会飞往贝瑟尔(大约离白令海峡40英里)。我们乘坐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贝瑟尔,然后从那里乘坐定期往返飞机,前往另一个地方。在那里可能有某个政府部门的人员接我们。然后再去一个更为偏僻的地方。我们可能要乘坐四轮雪地车或雪地摩托车、渡轮或小船。公共安全部门也会有一些小型飞机。当然气候也是一个因素。有时飞机在暴风雪中起飞,我们在飞机上连跑道的尽头都看不见。  ……

内容概要

  康妮·弗莱彻(Connie Fletcher),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新闻学副教授,著有畅销书《警察都知道些什么》、《完美警察》和《非法入侵》。

书籍目录

鸣谢导言第一章 犯罪现场处理第二章 对犯罪现场的解释:室内现场第三章 对犯罪现场的解释:室外现场第四章 微量痕迹证据第五章 尸体上的证据第六章 DNA第七章 犯罪实验室第八章 悬案 第九章 刑事审判在本书中接受访谈的专家简介

作者简介

自助餐里的果冻里,有告密人的印记;枪击的方向,指认母亲射杀自己的孩子……本书将读者带进真实的犯罪现场调查过程之中,作者采访了八十多位破案专家,讲述其看家本领以及经手的案件。

图书封面


 蛛丝马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犯罪现场》虽然没有《越狱》、《24小时》等电视剧风靡国内,但也是一部曾经热门的美剧,这些年陆续出了好几季。与之相对应,中国也拍了讲述犯罪现场调查、取证、破案的故事——《案发现场》。在这些电视剧中,高科技被充分应用,调查员既亲赴现场勘察,又参与案件的侦破。观众不得不感慨:现在的侦探,真是多面手啊!看过《蛛丝马迹》,你将不再对这些完美的侦探抱有幻想。首先,在美国,犯罪现场专家们都是科学家,他们属于犯罪实验室,根本不会参与到案件的调查。第二,犯罪现场研究涵盖的科学内涵很丰富,这些专家们都在各自范畴内研究和工作,不可能出现多面手,同时兼任好几项领域的现象。例如,有隐蔽痕迹专家、有DNA专家、有笔迹专家、有司法证据调查专家、有司法植物家、司法地理考古学家、玻璃专家、犯罪现场情形复原专家、悬案专家等等。第三,犯罪现场专家们的工作效率并不如人们期待的那么高。我们在电视剧上面看到的调查员第一时间出发现场,取证,化验,公布结果等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的犯罪实验室堆积了大量的积案,就算是最紧急的案件,想要知道化验取证结果,也要等上三、四个礼拜。第四,犯罪实验室并没有那么充足的设备。由于资金所限,真实中的犯罪试验室并不像电视剧上所展现的具备各种高科技设备,应有尽有。有些技术,只有电视上有,实际中根本不存在。《犯罪现场》的播出,让很多美国人对犯罪现场专家给予了过高的期望,这使得他们很无辜,也很无奈。实际上,不止于此,大多数观众总是分不清影视艺术的夸张和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那些品质更优的“事实”。
  •     我向来对这种和凶杀、悬疑、神秘之类的书籍毫无抵抗能力;尤其这本《蛛丝马迹》来自于一位女作家,其所有的描述均来自于真实——我们都知道,再好的推理/悬疑作家经过深思熟虑精心构思,他笔下的细节也未见得有真实生活精彩。本来一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目标是收集一些有用的、经典的、罕见的桥段,作为未来编故事储备工具。但是,慢慢读下去,常常有合上书叹气的冲动;人,这种生物的奇妙和悲哀,在杀戮和逃匿的过程中展露无遗。比如说:凶杀案多发于熟人之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天你忽然被杀了,陈尸家中,那么疑犯十有八九是你的丈夫/妻子,前男女友,父母儿女;或者亲戚朋友、同学玩伴。因为这些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更倾向于会因为性或者金钱而产生强烈的爱或恨。当然,这种简单逻辑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造成了一些冤案,但是我们可以从《蛛丝马迹》中专家举出的所有例子做一个统计:其中半数以上(甚至更多),都是夫妻相残;而儿童凶杀案中,多半都是父母下手(父亲居多,尤其继夫或者未来的继父)。我记得两个案子:一个是三重谋杀案,一个父亲在野外亲手枪杀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而后自杀身亡;另一个是一个父亲在家里枪杀了自己的孩子,而后饮弹自尽。不过,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个父亲给自己分居中的妻子留了一个字条——“这是给你的母亲节礼物”。这力透纸背的冷酷和憎恨,恐怕是任何一个作家难以虚构的。所以,我跟一个朋友开玩笑讲:恐怕婚姻不仅仅是爱情的坟墓,还有可能是你,或者你子女的坟墓。这个玩笑有点冷,但不能否认它存在可能性。在这本书中,几乎所有的专家因为工作缘故(他们要通过收集证据倾听受害人的声音)都或多或少与亡故的被害人建立了某种情感链接;而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则对凶手这个群体的行为、情感和逻辑更为关注。有些凶手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大好人:例如,一个死者兼凶手在自杀的过程中踏着自己的血脚印轨迹往返于客厅,因为他有洁癖,即便自杀之时也不想给别人带来清洁困扰;例如有不少凶手在被逮捕之后,邻居和朋友都坚信警方抓错了人——因为他可是个助人为乐的好伙伴。日常生活中的善良高尚,和极端情况下的残忍冷酷,这种反差绝对有强大的戏剧张力,让人想一探究竟,了解真相。当然,大部分残暴凶案的凶手都是十恶不赦的。一开始他们可能只因为入室盗窃,或者盗窃女人的内衣而入狱;但是接下去,他们越过警戒线,开始炮制极端恶劣的命案,然后由于手法老道或者运气不错得以逍遥法外,命案就变成了悬案。有趣的是,不论这些凶手能逃匿多久,3天,还是30年,他们都怀着一种复杂的情绪,也许有自得炫耀或者忐忑悔恨,但是这些情绪都汇集为隐隐的期待——一直在等着被抓的那一天,等待着警察们去敲他们的门。我猜测,这种情绪类似于一群小朋友躲猫猫的游戏心情:藏起来的孩子们,内心既害怕被人找到,也期待着被发现,因为那才是游戏的终点;而那些藏的太好的小孩子,孤寂的呆在某个黑暗角落,甚至听不到探寻者的脚步声。他们一定会在游戏的最后抱怨:你们怎么这么笨啊,这么久才找到我。这和那些最终被发现的悬案凶手的第一句话如出一辙,他们对警察说:你们这些年都干什么呢?怎么现在才找到我?我一直在等你们。据侦查专家们说,当凶手最终被抓住的那一天,他们表现惊人的一致——似乎终于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这就是人的奇妙和悲哀。
  •     “在我们所调查过的许多案件中,受害人在家里被谋杀,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发现。由于他们家里的宠物在这段时间里没有食物,所以他们就开始撕咬受害人的尸体充饥,因此我们的证据就被这些宠物破坏了。我可以告诉你:狗比猫对主人更加忠诚。猫在主人死后不久就开始吃他们了,而狗则会等上一两天,到了实在饥饿难当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当你选择宠物的时候要记住这一点。”(P67)看完这段我不知道自己心里做何感想:第一,我绝对是个爱猫更甚于狗的人;第二,我家那只虎纹大黄猫此时的表情似乎染上了一丝令人难以捉摸的色彩。假如我是陪审团成员,面对一场被告是猫的审判,我觉得这必定让人难以接受。我宁愿去听鉴识人员讲他们自己跑到快餐厅里检查果冻上是否有指纹的职业病,也不想相信我们家养的不是猫而是一只袖珍老虎或者食尸鬼。然而,从证据的角度讲:这就是事实。如果以对主人尸体的爱护程度做标准来衡量,狗绝对比猫忠诚,而猫的胃口也绝对比狗好。爱猫的人都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吧?而穿梭于犯罪现场的专家们的工作,就是让陪审团接受他们得来的事实——尽管这个事实有时候大家都从本能不愿相信。证据鉴识科学的完善,需要克服很多阻力,它一方面必须以事实说话,而另一方面则要在大众通过“所谓常识”获得的先入为主的概念下艰难前行——甚至有时候我们必须得承认,大众对鉴识科学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CSI的程度。我个人读完这本书的感觉就是:公众还是少些对鉴识人员的指责吧。鉴识人员都是科研人士,即便是在中国,他们和法院、公安系统的联系也并不比在国外来的多——所以别一遇到冤案,就往证据鉴定人员身上推。要怪就怪执法者,不要为难科学家——他们只是围着实验室完成任务而已。另外的问题则在于证据本身。证据鉴识专家的任务,只是写出有关证据的分析报告——即使证据是假的,或者被人为毁坏,他们也只出具该证据的物理报告,如实反映证据的情况。我知道百姓对社会重大案件的正义感,但正义感并不意味着会出现符合人民正义感的证据。因为没有出现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证据而指责鉴识专家(如李敖因陈水扁枪击案指责李昌钰博士被美国政府收买),这是不明智的——除非他有充分的证据。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对犯罪学了解的很少,很多见解和知识都是源于CSI或者犯罪心理档案这种拍给大众看的美剧。实际上,犯罪现场专家的工作环境很恶劣,远没有这些美剧中的实验室那般先进完备。《蛛丝马迹》这本书介绍的都是经验,宝贵就宝贵在它写的不是理论,而是将理论联系到犯罪现场证据鉴识的实务中,鉴识人员想出的一个又一个提取证据的奇想妙计。比如说从被罪犯吹熄的蜡烛上提取DNA,用融化的硫磺制作完美的足迹模型,在浴室的下水管口提取人体残余等等……这些都是教科书上看不着,却又能为我们所用的方法。犯罪现场的证据鉴识和案件的审理完全是两个过程——然而很多人似乎还把它们等同到一个过程里,这大概就是人们对鉴识专家误会极深的原因吧。犯罪现场的证据鉴识,就是寻找一只猫咪比狗狗早几天吃主人尸体的证据,并且分析它们;而进入审理阶段,则是运用这些证据向人们说明,狗狗在主人死后,会比猫咪忠诚。好吧我还是不继续说了……“你还记得你家的猫坐在房间对面的电视机顶上盯着你看的那种眼神吧?他是在观察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呼吸。”(P67)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相当有意思,比犯罪百科内容多
  •     八百万种死法,以及八百万零一种知道你怎么死的方法。《犯罪现场调查》被啪啪打脸。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靠推理全是证据。
  •     介绍2002年业界现状,把80多个采访按室内外现场、技术门类、悬案、庭审要义等主题分类打散录入,实例多但每个都很粗略,跟电视专题片那样飞速在不同人物片段话语中切来切去我个人不喜欢。想写侦探小说剧本的可学习以避免常识性错误,策划犯案的也可以看看
  •     超级有趣的关于真实犯罪记录
  •     书上说人死后尸体无人发现 如果家里有宠物 一般来说 狗会忍几天才开始吃尸体 但猫会很快就上口 所以这么说 当主人睡觉猫一动不动坐旁边看着 其实是测试主人还活否
  •     最近在补巜犯罪心理》,这书有帮助。书里都是采访片段,看起来不那么累,若是多些实际案例分析会更好。
  •     好看又长知识。
  •     3.5
  •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科学和数学的充分运用,通过复杂的建模判断血是什么方式溅上去的 还有各种没有听说过的司法科学专家 例如司法人类学 司法植物学 原来搜集证物也需要对犯罪现场在脑海里进行还原 确实这样才能够有逻辑的理清楚现场的证据链条 印象还很深刻的就是每次都会搜集无数的证据 也看到了数据库的重要性
  •     案例非常丰富,多个职业的介绍和相关人员的访谈也是很全面,趣味性很浓,380+的页数看了我好久…觉得律师果然是很需要智商和技巧的职业呀。对其中一个受访者所提到的【两个从骨子里散发出邪恶的人】非常有兴趣,可是他都不说清楚真是好讨厌啊。
  •     美国刑事侦查学、司法证据学一窥。
  •     隐秘笑点层出不穷
  •     很有趣的犯罪现场调查口述,和以前读过的几本法医书不同的是,侧重点不在法医科学上,甚至不是详细叙述的诡异血腥的案件,而是从头到尾还原了犯罪调查的情境和参与者的种种感受,对罪案类美剧粉来说读来甚是过瘾啊。
  •     挺好玩的,断然不能当做专业书,但是如果喜欢的话还是挺有意思的,觉得实在
  •     童话是假的,王子和公主不会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CSI也是假的,犯罪现场调查员没有那么神通广大……世界观碎了
  •     猫和狗的不同
  •     推理小说读多了,就会忘了奥卡姆剃刀原则。读到一桩命案,总会去推断最不可能的凶手和最离奇的诡计。但现实中的谋杀与破案远没有小说中的优雅与精彩。就如书上所言,每一次的接触都会留下痕迹,所以诡计越复杂,越不稳定。
  •     这个真的不错。
  •     翻译有些醉
  •     在全书即将结尾的部分,有个辩护律师的发言中提到:很多时候,律师、检察官还有警察,都会对自己认定的“事实”深信不疑。而这种时候,正是需要科学,需要公正的立场的时候。联想到最近大热的呼格案,希望所有办案人员都有一颗公正的心,一副强力的科学武器,正确地运用它们,告诉我们真相。
  •     许多位鉴证专家讲述案例或案例片段,读者可以从有趣的或新颖的或惊人的“故事”中了解到不少犯罪鉴证知识,CSI被吐槽了好多次。
  •     完成某急就章之后看完这本,证据、逻辑真迷人。电视剧骗人,提高期望,偏重DNA,忽视警察作用大。下辈子想鉴证做这行
  •     有必要弄这么麻烦的方式来写吗?
  •     看了以后就知道,CSI什么的简直是把问题简化太多了。
  •     在我们调查过的许多案件中,受害人在家里被谋杀,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发现。由于他们家里的宠物在这段时间没有食物,所以它们开始撕咬受害人的尸体充饥。 我可以告诉你:狗比猫对主人更加忠诚。猫在主人死后不久就开始吃他们了,而狗则会等上一两天,到了实在饥饿难当时才会这样做。当你选择宠物的时候要记住这一点。厨房和卧室。大多数凶杀案都是由钱和性引发的,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会发生在这两个地方。因此,如果万一有一天你和你丈夫发生了争吵,那就到起居室或者浴室中去。有时,在某个人招供之前,他的身体会前后微微摆动,然后他会靠在椅子背上,叹一口气,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他们会因为终于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松一口气。总是相信你们的直觉。如果直觉告诉你们有什么事情不对劲,不要否认这种直觉,去查一下。
  •     干货还是蛮多的,毕竟是众多犯罪学专家采访精华的集合,许多地方都很有趣。但身为CSI粉看到里面的吐槽也是很尴尬的。
  •     难得的没什么翻译腔的译作。坏人、变态的人很多……
  •     超迷解剖学生物学以及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     =_=随便就提到人类学 吓人一跳还浪费感情 但是如果真能做成田野也不错 可惜了最后还是变成畅销书的套路了 很有趣 对CSI的情感越加复杂了 然后社交苦手连这活都做不好的感觉真是好糟糕
  •     写这样的书有什么意义?
  •     太零散了。
  •     太琐碎
  •     有的还是蛮有意思的
  •     看目录以为很详细,但都是极短的概述片段,写得太简略了,甚至不如今日说法看得过瘾
  •     追犯罪类美剧那阵子看的,《CSI》、《犯罪心理》都惨遭吐槽,三联这套书都很有趣啊~
  •     证据
  •     大一的时候看的,根本没有兴趣读完。。
  •     读的时候,各种CSI、Criminal Minds上身。
  •     极其有共鸣,同时也学到很多,美帝无论是体制还是技术都远胜我国啊
  •     作者能够采访到这么多专家,把他们的口述分情景分案例地讲出来,实在是很厉害,让我有一种在读福尔摩斯的欣快感。记住了Locard principle。Every contact leaves a trace。这本书进一步证明了我对美国house不靠谱印象的正确性,真的很容易挖到不该有的东西呀(笑)。
  •     翻译很不错了,清晰易懂;当科普文看挺不错,有的细节真实得略恐怖; 有的地方编排不是很严谨,会有点不懂,不过影响不大。 ps:有些人杀人的理由真的好可怕…
  •     CK。全书,印象最深的案例是父亲在母亲节当天枪杀8岁女儿并自杀,同时给媳妇儿留下纸条“瞧,这是我给你的母亲节礼物”。
  •     无处不在的证据
  •     很长知识的书,写作手法也比较好看。作者是人类学专业的,研究方法的思维训练应该帮了她的忙。学到一对词:逻辑证据和物质证据。如果更早些出现,我们也就看不到《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了。
  •     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犯罪指南吧
  •     从头到尾在黑CSI。哈哈哈。
  •     14.1.8~14.1.23:(十六天)(400) 脉络不甚清晰,但胜在有趣,科普了很多。原来犯罪现场也有不科学的一面啊。
  •     CSI big fan,看到这个简直是兴奋
  •     看过太多《今日说法》和《撒贝宁时间》后,觉得从这种书里已经汲取不到营养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