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斯科幻小说全集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0
ISBN:9787806058268
作者:[英] 赫·乔·威尔斯
页数:127页

章节摘录

  威尔斯科幻小说全集Ⅰ星际战争,昏睡百年:  卷一 火星人来了  第一章 大战前夕  在19世纪末的数年间,人们还不会相信:有一种外星生物正居心叵测地密切注视着地球。这种生物的智慧超过人类,但却并不比人类超凡脱俗。人们为自己的事情忙碌的时候,全然不知自己已成为这种生物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它们观察起人类来也许就像人类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密密麻麻、不断繁殖的微生物一样。人们无比满足地在地球上为琐事奔波,深信自己是世界主宰,无忧无虑。这可能与显微镜下的纤毛虫别无二致。没人曾想到宇宙间那些早已存在了的星球会是人类的危险之源,即使想到过宇宙间还有别的星球,也不相信那上面会有生命存在。现在回忆起人们在那过去的岁月中的习惯思维方式仍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地球人至多想象过在火星上可能会有另一种人类,也许比地球人低级,而且在期待着地球人前去造访。然而火星人的智力与人的智力相比就像人的智力与野兽的智力相比一样。它们知识渊博而且冷酷无情。穿过茫茫太空,它们正用贪婪的目光注视着地球,有条不紊地制定着进攻地球的计划。20世纪初,事实击碎了人类的幻想。  也许大家都知道。火星是颗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离太阳很远,平均距离为1,4亿英里、它从太阳得到的光和热还不足地球的一半。如果星云假说不谬,火星比地球古老。在地球远未停止熔岩状态之前,火星上便已出现生命了。火星的体积不足地球的7分之1,这就使它得以迅速冷却到可以产生生命的温度。火星上有空气、水和生命赖以生存的一切条件。  可是,人类的虚荣心太强了,面对事实却视而不见。直到19世纪末,没有一位作家提出过火星上的智慧生命可能已超过人类发展水平的观点,甚至没提到火星上可能会有智慧生命。人们也不曾意识到:火星比我们地球形成得早,地表面积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比地球离太阳远,它孕育生命较早,离毁灭生命的时刻也就更加接近。  行星都在缓慢地冷却,地球迟早有一天也会寒若冰窟。而在我们的邻居——火星上,这种情况已经十分严峻。火星的物理状况如何还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却知道:即使是在火星的赤道地区,其午间温度也冷若我们地球上最寒冷的严冬。火星上的空气也比地球上要稀薄得多,那上面的海洋缩小了。只占其表面的三分之一,随着季节的缓慢变换,两极周围或者冰山耸立,或者冰雪消融,周期性地淹没温带地区。行星的衰竭期——虽然离我们地球还十分遥远——已是摆在火星居民面前的问题。逃生的需要迫在眉睫,它们的智力大长,能力猛增。心肠变硬。他们借助仪器,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智慧寻觅逃生之所。穿过太空,它们发现在太阳的方向有一颗离他们最近——只有3500万英里的距离——充满希望的晨星,这就是我们温暖的地球,草绿水蓝,云遮雾盖,一望便知是片肥沃的去处。透过流云的缝隙,还可以看到一簇簇人烟稠密的城镇和一条条舰船密布的海峡。在它们看来,我们这些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十分怪异、低级,就像我们看待猴子一样。人类中的知识分子已经承认,生活就是为生存而不懈地奋斗。这恐怕也是火星上的思想家们的共识。它们的星球已经冷却过头了,而地球上却依然拥挤着生物,而且是些它们认定的低级动物。向太阳的方向进军的确是它们逃离灭顶之灾的唯一出路。过了一代又一代,灭顶之灾正缓慢却无可逆转地向火星人逼近。  不要忙着谴责它们心黑手毒,还是先回想一下我们人类曾干过多少伤天害理灭绝生灵的勾当,我们不仅灭绝了一些动物,如野牛和渡渡鸟,而且也灭绝过低级的人类种族。尽管塔斯玛尼亚人具备人类的一切特征,但还是在欧洲移民发动的历时50年的种族灭绝战争中被屠杀得一个不剩。我们自己残酷无情,又怎么能责怪火星人心狠手辣呢?  看起来,火星人把他们袭击地球的安排计划得精确出奇——显然它们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我们——而且万众一心,全民备战。如果我们的仪器先进的话,早在19世纪就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灾难,夏帕雷利等人对这颗红色的行星进行了观测——顺便插一句,千百年来,人们将火星当作战神之星——他们发现火星上有光点闪烁,并在火星图上做了精确的标记,但却未能对其成因做出解释。在整个那一段时间里,火星人一定是在积极备战。  在1894年出现冲的时候,人们发现在火星的向阳面出现一簇强光。先是里克天文台。接着是尼斯的佩罗汀,再后来是几位天文观察家,都发现了这一现象。英国读者起初是在当年8月2日出的《自然》杂志上读到这一消息的。我总觉着那是火星人在又大又深的坑里铸造巨型炮,射向地球的炮弹就是从那里发射的。在后来的两次冲的过程中,人们在爆发强光地点的周围又发现了一些斑痕,但都未能做出解释。  那场暴风雨是在6年前降临的。当火星又要接近冲的位置的时候,爪哇的拉维尔发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在火星上发现气体爆炸发出的白热光。天文学界兴奋无比地竞相用电报传递这一消息。光亮出现在12日近午夜时分,拉维尔马上用分光镜分析,发现那是一团主要由氢气构成的燃烧气体,风驰电掣般地向地球方向飞来。到12点1刻左右这团喷射的火焰看不见了。他把这一现象比作从火星上猛然喷射出的一团巨大火焰,“就像炮膛里喷出的燃烧气体。”  事后证明他的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可是第二天,除了《每日电讯》登了一小则消息外,其他报纸对此只字未提。绝大部分地球人对这一威胁人类的最大危险一无所知。若不是我碰上了奥特肖镇的天文学家奥格尔维的话,我也不会知道火星上发生火焰喷射的事。他听到这一消息兴奋无比。那天晚上他激动得不能自己,便邀请我与他轮流观察那颗红色的行星。  自那以后发生了许多事情,可我还能清楚地记着那天晚上的情景:天文台里黑漆漆、静悄悄的。角落里一盏罩起来的灯笼,洒在地板上一片昏暗的光,望远镜里的发条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房顶上有一个开口,露出一块长方形深邃、撒满小星星的天空。奥格尔维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看不见他的人,只能听到他走动的声音。透过望远镜。可以看到一圈暗蓝色的天空和一个遨游其间的小圆行星。  看上去这真是一颗小星星,那么小,那么亮,那么静谧,隐约可见缠在腰间的气环,由于形状很圆,火星显得平乎的。可是它那么小,银光闪闪中含有一丝暖意——就像闪亮的大头针顶头儿!似乎它在抖动,实际上是望远镜的发条运动时产生的颤动,我之所以能看到火星主要是因为发条系统在起作用。  我凝神细望,这颗行星好像一忽儿大,一忽儿小,一忽儿近,一忽儿远,当然这不过是我的眼睛过于疲劳的结果。它离我们有4000万英里呀14000万英里空旷的空间。很少有人能想象出这颗宇宙尘埃遨游的空间是多么的广袤。我记得。在这颗行星附近有三个微弱的光点,那是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星球,只有用望远镜才能看得见。除此之外便是深不可测的空洞洞的夜空。你可以想象一下,寒霜季节布满星辰的夜空会是什么样子。在望远镜里,黑暗显得更加幽深。一来体积小,二来离我还十分遥远,我当时还全然不知。一个飞行物正穿过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向我飞来,离我们的距离每分钟缩短成千上万英里。这个飞行物是从火星飞来的。它将给地球带来恶战、灾难和死亡。我在观测的时候做梦也没想到;地球上没人想象到会有这么一个直奔地球的飞行物。  同一天夜里,那颗遥远的行星上又出现了一次燃气喷射现象。我看到了。一簇边缘微红的闪光,隐约可见物体的轮廓。当时计时器恰好敲响子夜钟声。我给奥格尔维说了我的发现,他马上接替了我的位置。那天夜里有点热,我感到口渴,便笨拙地在黑暗中用脚探路。走到放苏打水瓶的小桌子旁边。奥格尔维惊叫着,他也看到了那团离开火星向我们飞来的火焰。  就在那天夜里,又一个看不见的飞行体飞离火星,踏上前来地球的征程,距第一个飞行物出发的时间大约差一秒24小时。我记得,我坐在桌旁的黑暗里,眼前仍游移着一片片绿色和猩红色。我很想找只打火机点香烟。对我刚看到的微小光点是怎么回事以及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几乎无所用心。奥格尔维一直观察到1点钟才罢休。我们点上那盏灯笼,往家走去,在我们下方的暗处,坐落着奥特肖镇和切特西镇,它们数以百计的居民正在安然酣睡。  那天夜里,他满脑子里都是火星的事情。他嘲笑那种认为火星上有居民,火光是火星人向地球人发信号的粗俗观点。他认为那可能是陨石雨撞击火星,也可能是一座大火山在喷发。他向我解释道。在相邻的两颗行星上的生物朝着同一方向进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火星上有像人类一样生物的可能性只有百万分之一。”他断言道。成百上千的观测者都看到了前一天夜里和那天近子夜时的火光:第二天夜里火光又出现了,连续十天,每天夜里出现一次火光。为什么第十次之后便停止喷射了,地球上没人想问个究竟。也许是发射时形成的烟云使火星人无法再继续发射。从地球上的高倍望远镜里看,浓烈的烟尘像一块块颤抖着的小灰色布片,慢慢掩住火星晴朗的大气层,熟悉的火星变得陌生了。  火星上的骚动终于唤醒了各种日报,它们纷纷报导关于火星上火山爆发的消息。我还汜得,既庄重又诙谐的《抨击》周刊以此为素材画了一幅政治漫画。没有人想到,火星人发射的飞行物正以每秒好多英里的速度穿过宇宙空间向地球冲来,每天每日,每时每刻,离我们越来越近。我感到特别不可思议的是,灭顶之灾即将降临,人们却仍能一如既往为琐事奔波。我还记得马卡姆是怎样地欣喜若狂,因为他给自己编的插图报纸弄到了一张新的火星照片。19世纪报纸种类之多。报人的敬业心之强是后代人难以想象的。说到我自己,我当时在忙着学骑自行车和写一些论文,议论随着文明发展,道德观念向何处去的问题。  一天晚上(那时第一只飞行物离地球大约只有1000万英里),我和夫人一起散步。那夜星光灿烂,我给她解释十二宫图,并为她指出哪颗是众多望远镜关注着的火星。火星显得格外明亮,正向中天移动。那是个温暖之夜。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碰到一群大概是从切特西或者艾尔沃斯来郊游的人。又弹琴又唱歌。人们都准备睡觉了。房屋的楼上窗户透出灯光。远处的火车站传来调轨的火车声响:鸣笛声、车轮声,由于距离远,声音变得柔和,几乎变成吟唱。我妻子对我说,悬在高架上的红、绿、黄信号灯真明亮。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全,那么静谧。  第二章“陨星”  第一颗“星”陨落的那个夜晚终于到来了。人们是在凌晨见到它的,在大气层高处,一道火焰划过温彻斯特上空,向东落去。一定有成百的人看到这一景象,都把它当作一颗普通流星。阿尔宾描述道,这颗星拖了一条绿荧荧的尾巴,数秒之后仍闪闪发光。我们的流星方面最大权威丹宁说,这颗星首次出现的高度为90到100英里。他觉着流星陨落在他以东约100英里的地方。  那时我正在家里的书房里写作。尽管我的落地窗冲着奥特肖,而且窗帘也是拉起来的(那几天我喜欢看看夜空),我什么也没看到。那个史无前例的天外怪客就在我坐在桌前的时候来到了地球,如果在它飞过的时候我抬头看一眼的话,便会看到它。一些目睹它飞过的人说,它飞过的时候嘶嘶作响。而我却什么也没听到。住在伯克郡、萨里和密德尔塞克斯的许多人一定看到了它落地的情形,可也只是把它当作一颗陨落的流星。那天夜里没人费心去看看落下来的是什么东西。  但是翌日凌晨,可怜的奥格尔维起了个大早,一心想去找陨石。夜里他见到那颗“流星”,而且认定陨石就在豪塞尔,奥特肖和沃金镇之间的公地里。黎明刚过,他就找到了,就在离采沙场不远的地方。由于撞击的冲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坑。沙砾被冲向四面八方,在荒地上形成的沙丘一英里半开外也能看见。东侧的石南树仍在燃烧,一缕淡蓝色的烟飞向黎明的天空。  那东西几乎全部埋在沙里,周围全是它着陆时撞碎的杉树木屑。露在外面的部分像个烧结而成的大圆筒,外表厚厚的一层褐黄色鳞状硬壳,其轮廓因此显得有点光滑。圆筒的直径约30码。他走上前去,那东西竟有那么大的体积,这使他感觉吃惊,然而使他更感觉惊讶的是它的形状,因为一般陨石差不多都是圆形的。不过,由于在空气中高速飞行,那东西仍热得很,他无法走近。圆筒里传出嘎嘎声,他以为是表面冷却不均衡所致。因为他还想不到这东西的中间会是空的。  他站在那东西落地时撞成的坑边,盯着那古怪的外形。那非同一般的形状和颜色使他感到十分惊奇。甚至在那个时候,他已依稀感觉这东西来者不善。清晨静得出奇,太阳刚刚升出威布利治方向的松树梢,已有暖意。那天早晨他不记得听到鸟儿鸣啭,当然也没有微风搅动树林,唯一的声音便是从那个焦炭似的圆筒里传出的蠕动声。在公地里只有他一个人。  突然,他吃惊地发现一些覆盖在“陨石”圆顶边缘的焦炭似的土褐色硬壳开始剥落,一片片地纷纷落到沙上。猛地,一大片剥落下来,伴着尖锐的响声。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喉咙口。一时间。他想不出这意味着什么。虽然仍然热得很,他还是费力地爬下沙坑,走上近前。想看个究竟。他那时仍然以为物体冷却是硬壳剥落的原因。可是有一点他想不通,那就是只有圆筒顶部的硬壳在剥落。  这时,他发现筒的圆顶在缓缓地旋转,旋转异常缓慢,他察觉到这一点,只是因为他注意到有个黑色标记5分钟前还在靠近他的这一边,现在却到了远离他的另一边。即使那时他也还是不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直到他听到发闷的一声摩擦声。看到那个黑色标记向前跳移了大约一英寸。他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这个圆筒是人造的——里面是空的——顶部是可以开启的螺旋门!里面有什么东西想把顶部旋转开!  “天哪!”奥格尔维惊呼道。“里面有人——不止一个人!快被烤死了!想逃生!”  他的思路一跳,马上把这东西与火星上的光点联系了起来。想到里面关着生物,他担心极了。他忘了高温,朝圆筒走去,想帮着扭开顶盖。多亏热浪阻止了他,否则仍在发红的金属把他的手灼伤。他一时不知所措。随后他转过身,踉踉跄跄地爬出沙坑,一路狂奔,跑进沃金镇。那时大约6点钟。他碰到一位赶车夫。便想让他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是他的故事太离奇,他的穿着太狼狈——他的帽子丢在沙坑里,车夫赶着马车扬长而去。他想告诉酒馆招待的努力也遭到同样的失败。那是豪塞尔桥边酒吧的一位招待,他正在用钥匙开门。那人以为奥格尔维是跑出来的疯子,想把他锁到酒吧里,但没成功。这使奥格尔维头脑清醒了不少。他见到伦敦记者亨德森。隔着栅栏便打招呼,终于有人明白他想说的话。  “亨德森,”他喊道,“昨天夜里你看到那颗流星了吗?”  “怎么啦?”亨德森问道。  “它就在豪塞尔公地里。”  “上帝!”亨德森舒了一口气。“陨星!落在那里最好。”  “可那不是颗简单的陨星。那是口铁罐子——人造的罐子呀!里面有东西!。”  亨德森站起身来。手里拎着锄头。  “你说什么?”他一只耳朵是聋的。  奥格尔维把自己看到的对他说了一遍。亨德森用了大约一分钟才把这件事想通。他扔下锄头,披上衣服,出门上了路。两人匆匆赶到公地,见那铁罐子还躺在老地方。可是这会儿,里面的声音停止了。罐子盖和罐体之间露出一窄条闪亮的金属,边缘发出轻微的咝咝声,不知是在吸气还是在放气。  他们聆听着,用棍敲击烧成鳞状的金属,没有回音。他们断定里面的人不是已失去知觉就是已经死了。  当然,他们两个人什么忙也帮不上。他们高声安慰了一番,保证了一番,便回镇上去求援。想象得出,两人一身沙土,衣着零乱,奔跑在小街上。当时太阳已经高悬,阳光灿烂,店家正在下铺板,镇上的人在开卧房窗户。亨德森立即奔向火车站,将这条消息用电报发往伦敦。报纸曾连篇累牍地谈论火星,人们对接受此类消息已有心理准备。  到8点钟。已有一群孩子和无事可做的人到公地去,去看“死火星人”。报纸上是这么说的。我是在8点45分去取《每日时报》时,第一次听见报童这么说。自然,我很吃惊,感到刻不容缓,便出门穿过奥特肖桥,向采沙场走去。  ……

内容概要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88~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鼻祖和典范,他也因此被称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创作了百余部作品,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是现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和语言家,曾是费边社的重要成员,会晤过罗斯福和斯大林,撰写了《世界史纲》及大量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作品。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不仅仅局限与通俗的科幻小说,而是将重心放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带来的政治冲突,这一点是威尔斯作品的进步意义所在。

书籍目录

星际战争    卷一  火星人来了第一章  大战前夕第二章  “陨星”第三章  在豪塞尔公地第四章  铁罐子打开了第五章  热线第六章  乔海姆路上的热线第七章  我是怎样回到家的第八章  星期五晚上第九章  大战开始了第十章  暴风雨中第十一章  在窗前第十二章  目睹威布利治和舍波尔顿被毁灭第十三章  我是怎样遇到副牧师的第十四章  在伦敦第十五章  在萨里发生的事情第十六章  伦敦大迁徙第十七章  ”雷孩儿”    卷二  火星人统治下的地球第一章  在火星人眼皮底下第二章  从房子废墟里看到的情景第三章  被围困的日子第四章  副牧师之死第五章  寂静中第六章  15天的变化第七章  普特尼山上的人第八章  死寂的伦敦第九章  废墟第十章  尾声    昏睡百年第一章  失眠第二章  迷睡第三章  苏醒第四章  喧嚣第五章  流动车道第六章  神像大厅第七章  身陷囹圄第八章  铤而走险第九章  民众的呐喊第十章  与黑暗的较量第十一章  无所不知的老人第十二章  奥斯特罗格第十三章  旧制度的覆没第十四章  桅楼守望台第十五章  社会名流第十六章  空中俯瞰第十七章  奇妙的三天第十八章  海伦·沃顿第十九章  首相的用心第二十章  微服私访第二十一章  地下世界第二十二章  生死搏斗第二十三章  绝处逢生第二十四章  善与恶的决战

编辑推荐

  科幻小说之父G.H.威尔斯科幻小说全集。  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国内最完整版本。  最早提出空战、原子弹等词,最早建立火星人状似章鱼、体大如熊的经典形象,最早预言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的概念,以及飞机、坦克在战争中的运用,最受科幻电影界青睐,一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无数次翻拍引起轰动的作品。  科幻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共有幻想天空,共享天伦之乐。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不仅仅局限与通俗的科幻小说,而是将重心放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带来的政治冲突,这一点是威尔斯作品的进步意义所在。  本书收集了威尔斯的《星际战争》和《昏睡百年》两部科学幻想小说,充分显示出威尔斯幽默风趣、想象奇特的写作风格。

作者简介

约瑟夫·戴维斯先生大学毕业后家庭美满,事业顺利,并成为颇有名气的作家。可近来他对身怀有孕的妻子的行为举止常常感到迷惑不解。一次,在天文俱乐部里,他听到了有关火星人利用宇宙射线改造地球人的说法,联想妻子的情况,他十分担心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受到宇宙射线的影响:于是,戴维斯前往赫德曼·斯代玎大夫处咨询,大夫建议他到各处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地球上确实出现了一批不同于普通人、头脑异常清晰的高智慧型人类。经过分析;他们认为,企图入侵地球的火星人由于无法适应地球的生存条件便试图通过改造地球人的大脑来达到这一目的,制造出地球人身体、火星人头脑的新人类,并且新人类已经开始出现在地球上。
大家对地球和人类的命运十分担心。戴维斯的儿子降生了,是个非常健康相貌聪慧的孩子,戴维斯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紧接着,在与妻子一番谈话后,戴维斯猛然醒悟到,其实他自己就是新人类中的一员。

图书封面


 威尔斯科幻小说全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仍然是“超人”式科幻小说,却很容易看出这个时期威尔斯作品中的悲观主义色彩。这也和小说诞生于法西斯扩张时期有关吧。
  •     昏睡百年比较好
  •     唔?ISBN重复了?
  •     威尔斯就是神
  •     《星际战争》是那有名的开篇吓死听收音机的群众的名篇,cult梗一堆堆的,我最喜欢的是和副牧师一起被封进倒塌建筑的那一段,被毁灭的伦敦特别恐怖,它的确具有那种魅力;《昏睡百年》里的经济社会颇有讽刺意味,到最后居然是金钱至上,这个未来场景还挺有意思的,而空战比《大空战》里的飞艇又紧张刺激了不少,毕竟是真正的飞机互搏,那种立体的刺激感写得很好。结尾尤其棒!看似开放性却又实质上很(),戳了我的萌点!威尔斯的小说读起来内涵丰富,文笔也不错,我喜欢!
  •     一般?
  •     昏睡百年很好看,很多维多利亚时期对未来世界的想象,而且很多预想的社会现象跟现在的世界符合。而且觉得很适合拍成好莱坞电影啊!没有拍应该是政治不正确吧……
  •     无情节的自我审视,人所共有的不安种子,疑惑无需抉择,命运生已注定。我既是过去,也在未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