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晃荡的青春》书评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44278867
作者:[日]东野圭吾
页数:232页

这逗叉的青春,跟东野的文学成就不配套啊

我最喜欢这种三两下就看完的书了,四段花在公车上的时间,一段花在桑拿室的时间,另外还有一些琐碎的时间,前后应该是4个小时到5个小时,我就把这本书看完了。相信喜欢东野圭吾的读者都会忍不住去看这本作者的青春自传吧,想看看这位“推理小说”大师的青春是不是忧郁、阴暗的。不过,东野的青春看上去——这不就是一个逗叉的青春吗!!跟作者牛叉闪闪的文学成就不相配套啊!这不科学啊!这本书里的作者自己,就像自己学生时代 身边那些成天吊儿郎当的男生,没有大志、成天混日子、在人群中毫无光芒的男生。没有主角光环,没有励志,没有鸡汤,满是那些离奇的、剧情般的、狗血的、搞笑的经历,就像小说和电影情节一般,各种囧、各种始料不及、各种事与愿违、各种误打误撞、各种小心思、各种幼稚,我就有好几次在公车上读的时候忍俊不禁。作者以一种平淡、调侃的语气在读者面前呈现自己的青春,好像在说——看,我的青春就是这么随随便便,但他自己却说这是自己青春最快乐的一部分。我想大家都能在这本书里感受到那种俯拾即是、信手拈来的快乐。可能大部分看完会有一种感觉—— 原来大家的童年都是差不多的啊,迷恋某个动漫,不爱读书,身边的怪咖朋友,猪一样的朋友,随随便便的又有点父母,讲义气的朋友,那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很亲切对不对?东野的怪兽情结,喜欢推理小说,喜欢披头士,喜欢滑雪,喜欢理科,不喜欢文科(这不科学啊!),不都是大部分“不安分的男生”的模样吗?喜欢东野小说的读者,对作者可能会打上“忧郁”“善感”“冷静”“理性”这样的标签吧,不过,他告诉了大家,自己不过就是从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出来的,跟普通人没有二致。至于为什么东野日后能写出那么优秀的小说,他文中也没有特别说明,只说到了自己小时候不爱读书却偶然性地发现自己喜欢读推理小说,然后自己写推理小说,最后却被朋友各种嫌弃…也是醉了一定得是一个有趣的人,才能有各种想象,才能脑洞大开,去探索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喜欢文学的人,大概都曾有过写自己青春自传的念头吧… 不禁想,如果我也写自己的青春…

从傻瓜到大师

提到东野吾圭,一定会想到他笔下凄苦悲恸的《白夜行》、细致纯粹的《嫌疑人X的献身》、毛骨悚然的《恶意》、温馨治愈的《解忧杂货店》……巧妙到极致的骗局、触动至肺腑的情感、绝望至人心的故事,让这个日本作家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神话。不禁好奇,写出这些神作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怎样的成长经历,成就他到如此地步?推理天王天生就会写小说?这种事估计是谁都会不以为然吧。而事实上,东野小时候不仅不写小说,甚至连书都不读,觉得它们狗屁不如,让他读书简直就是让他去死。可出乎意料的是,事情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东野进高中不久,他的大姐带回一本小峰元写的《阿基米德借刀杀人》,东野从此迷上了推理,甚至产生了创作推理小说的想法。虽然如今看来,东野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说是支离破碎、不知所云,甚至被他称作“愚蠢的代名词”,但不可否认,这是东野的创作起点,一个偶然的契机是多么重要。如今功成名就的人以前都是学霸?这种事我们应该也深有体会吧。学习好将来就会成功绝对是个错误的命题。很多成功人士的过去经历都可以佐证这一命题,东野圭吾便可说是个强有力的证据。青春时代的东野不仅不能称之为学霸,连学酥、学弱都够不上,说白了就是个学渣。网络上对学渣的定义是这样的:“那些平时不努力学习,快临近期末时才开始突击、临时抱佛脚的学生群体”,而东野圭吾简直就是学渣的代言人。初中时竟置中考近在眼前于不顾疯狂地打麻将,学习水平永远让家长无言以对,高考准备复习竟不知道从何开始,进了复读班也只是用尽全力和逃课小伙伴争夺班上倒数第二的位置。大学四年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面对考试,除了学习之外,所有的方法都尝试过,不惜时间、金钱与自尊,厚脸皮地依靠“不正当手段”混到了毕业……东野小时候就是这么一个放在人堆里没人多看一眼的普通小孩儿,虽不能归到不良少年一伙,但无论如何也无法称其为好学生。“初中还不是去哪儿都一样。主要还得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努力”,对于不想在教育上花钱的父母来说,这句话再好用不过了。如果送孩子去私立学校就又得花钱。“想搞体育,游泳和田径是首选。因为用不着什么道具,也就不用花钱。”在教育上,东野父母从不给儿子多花一分钱,于是,东野圭吾没有上过什么重点学校,没有进过特长班,没有请过补习老师。然而,正是这看似放任的教育方式,使东野圭吾可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成长,养成他笑对挫折的勇气与胸怀,保全了让他受用一生的所有天分。看来,培养出个大师也不是非要把大把大把的钞票花在教育上的嘛。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一股脑地把所有知识、技能灌输给孩子,势必物极必反。果然,还是让孩子自由发展天赋,给予他们更多信任和自由最重要啊。不学习的东野到底在晃荡什么?东野圭吾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如此畅销?因为他会写故事,会把故事写得深入人心。然而前提是,他要有故事可写。在《我的晃荡的青春》中,凡是看过东野作品的人,都会从各种小故事中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试着挖掘其中深刻的东西,我们不难发现,东野的青春只是看似“晃荡”。在一般人的意识里,似乎早已存在“读书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这样一条定义,而青春时期的东野并没有在学习上死磕,充满激情地去完成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想写推理小说,买来稿纸便开始创作,着实下了番功夫;想体验滑雪,便约上三五个好友,即使没什么零花钱;想做导演拍电影,就立即行动,和小伙伴们一起制作了部小电影,意外大受好评……在一篇对谈中,东野曾说:“以前我从不读书,连漫画也不看,写作之后觉得应该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作品,这才开始读书。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受不了文字。我写作时要先在脑中制作出镜头,再转化成文字。读别人的作品时,头脑里如果没有影像,就不明白究竟在读什么。所以,我写过的东西常常不是靠文字记忆而是靠视觉,像在回想各种场景的感觉。”想必青春时代拍电影的经历让他在之后的创作中获益匪浅吧。谁不想没有学习压力、无忧无虑地渡过青少年时期,肆意晃荡自己的青春?然而,和东野圭吾相比,我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将青春献给了高考,我们不敢“晃荡”,“晃荡”不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再接受千篇一律的教育,可以自由发展天赋。

犯傻也就到此为止了,今后要认真地生活

1、如果不是写出了《白夜行》、《嫌疑人X的现身》的东野君,这本书能出版并卖出35块吗?看前几篇的时候,我简直想把这本《我的晃荡的青春》一把扔开,就这大路货有什么好写的?不就是世界上大多数平常小朋友的成长经历吗?文笔还这么淡?看到后来觉得有趣了,好几次笑出声来。东野君从初中一直写到大学毕业混进一家公司,收尾于在公司宿舍的窗口眺望远方:“犯傻也就到此为止了,今后要认真地生活”。上年纪的人格外絮叨,东野君事无巨细地写成长点滴,一个哥斯拉&日本怪兽热潮写了好几篇,把他迷过的怪兽连名带姓数了一个遍,把毫无共鸣的我看得眼皮打架。但东野君真诚坦诚,犯浑犯傻从不避讳,堪比季羡林“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又堪比胡适的留学日记,好几天,每天俩字“打牌”。东野君娓娓道来:怎么骗家人零花钱、怎么逃票、怎么不爱读书乱对付、怎么作弊、怎么迷上了李小龙偷偷在家对着空气踢腿,还写自己的各路糗事,一条一条过,足足凑齐一本书。书里还有一些日本中老年大叔特有的小趣味,让人觉得非常可爱:在说他小时候没有任何不爱吃的东西后面打了个括号说“现在有很多。赶快长大随意偏食是我孩提时代的梦想”。说起当年喜欢李小龙在家踢腿练到能踢过头顶后面也打了个括号说“刚才试着踢了一下,只能踢到大概到肩膀的高度了,膝盖还伸不直”。说起大学时任何场合都要唱学生歌,东野大叔说“刚才在写这篇散文的中途,我还试着唱了一下,原以为歌词早忘光了,可竟顺利唱完了”。怎么都觉得这位大叔写作是假、卖萌是真。如果你有一个闲散的周末不知如何打发,或者在嘈杂的公共交通上想读点什么却读不进鸿篇巨著,你可以选这本书乐呵乐呵。2、这本书能够迅速在中国出版,除了因为作者是广受爱戴的东野君,不知道会不会还因为契合了当今的怀旧浪潮,我反正怎么看中国版封面怎么小清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走了一半,80后陆续长大成人,成为市场消费的中坚力量。而我们又恰巧赶上一个被变化加速快进的中国。巨变往大了说,可以说到国际形势、中国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外交与军事、国力的此消彼长;往小了说,可以说到国人生活方式的骤变、智能手机的普及、创业浪潮的兴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于获取信息的方式的颠覆、价值观的快速更迭、传统的丢失和新传统的加速形成;往最小了说,起码可以说到离散的老友、宝利来相纸的停产、随街区拆迁消失的好吃的小馆、手机里新安装的App,这些。于是青春电影遍地开花,见微知著,抓住那些最小的点煽情。这些电影(《同桌的你》、《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我的少女时代》、《煎饼侠》...太多了,举不完)无论质量优劣、口碑高低,无一例外地打怀旧牌,90年代的流行元素让80后惊喜或落泪。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在2010年初离开北京,在巴西工作生活了接近5年。每年回国休假都要懵几天,变与不变、一动一静,反差格外明显。巴西的改变微乎其微,街区一成不变,店铺一成不变,连店里的服务生都是熟面孔,端盘子的老头、看干洗店的老太,一问都干了好多年。而每次回北京,我都要经历一些茫然,三里屯Village更名为太古里,GPRS变成3G然后是4G,没有滴滴打车就打不到车,没有网银支付宝寸步难行。更惨烈的是周遭的人事变迁,上学的时候交下的铁瓷四散离去,毫无嫌隙变成“Ta怎么变成这样了?Ta以前好像不这样啊?”的嘀咕。有次跟在国内的朋友打电话,我拧巴着纠缠,他说,你呀,就是因为在国外。以至于到了后来,巴西更像故乡,每次走出巴西利亚破机场,看着蓝天白云松口气:回来了。80后不太容易,他们一边要回应智力的传承,一边要带着一些迷惑去适应加速的变革。兴亡兴衰本是客观规律,一成倍加速让人来不及反应,于是无所适从,所有人都着急。好比走断桥,要加速向前跑,跑过桥塌陷的速度,才不至于掉进深沟。生死存亡,这最要紧;步履一急,来不及想,跑着跑着也忘了自己在跑什么。还是晃荡的青春好。就图一乐,谁也没有远大抱负;我上学、你也上学,我们都上学,手拉手走一条路,不存在我往左拐掉下山谷、你往右拐上了天堂的比对;爱好什么干什么,想写小说写好几个月,想打篮球天天泡在篮球场;喜欢一个姑娘就是喜欢一个姑娘,不用拐弯抹角斗心眼,你发给我微信我不能马上回要不显得太主动这种思想没有市场。晃荡的青春里宝贵的是初心。前段听闻Mao Livehouse因为租金谈判破裂怕是要关,朋友圈里哀鸿遍野,想想Mao有什么好的,热的一逼。还不是摇滚的心好、Pogo的洒脱好、赤忱地喜欢一个乐队的情好?犯傻也就到此为止了,今后要认真地生活。

青春

一个名作家的青春会如何?似乎这种想法是我开始好奇这本书,虽然我很俗气,但是我还是很想知道。所以我看了这本想记录长大的一本日记。跟想象的作家的青春完全没有多大交集,但是我并不失望。而是觉得,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也可以过得很想平常孩子一样的,成长的路线并没有嗅出作家的味道。这就跟他的推理小说一样,你不会比他先想到结局,因为他在布局整件事,他也是他人生的主宰者。这样子长大了,也不知道今后发生如何,人生出现多彩的时候,让人捉摸不透,也是很有趣的。至于之前的经历,也许在当下经历是有难以想象的不好的感觉或者好的感觉,先如今写回忆日记一般写出这些事情,心情应该都是自然而然的,舒适的,舒适的青春哈哈

遥远的相似性

看过东野大叔作品的童鞋,一定都脑补了一个阴暗扭曲的怪蜀黍形象。但不是这样的啊!!!!!真的不是这样的啊亲爱的旁友们!!!!!东野其实是只萌大叔啊!!!!!原来行走江湖,大叔靠的不仅是才华,还有段子啊!!!!!作为东野圭吾迷,当他出了最新的自传《我的晃荡的青春》,我便迫不及待地买来膜拜。怎料抱着看推理大师成长记的心情,却看了一本学渣的段子手日常。学渣最开心的,不就是看另一个学渣的笑话吗!东野大叔来满足你了!1. 非常,讨厌,读书作为一颗推理界的巨星,东野大叔小时候却是非常讨厌读书。他看到姐姐们在读世界儿童文学全集,直接吐槽:“我觉得她们很蠢。”当母亲教育他,读书时好像自己变成了主角,特别有意思。大叔的回应则是:“我不需要,我要走自己的路。”好有道理,无以反驳。读了《伽利略传》后,东野大叔被科学的伟大所折服。我以为剧情的发展是他从此爱上了读书,然后发现是我再一次想多了。大叔说,当时他心中的公式是这样的:“科学伟大科学之外的学问狗屁不如语文之类的不学也无所谓语文就是读书所以不读书也无所谓”。再一次被大叔严谨的逻辑征服。为了完成暑期作业,大叔要读《大臧永常》,一部听起来就很难的书,事实也是这样——“看完第一页我就已经绝望了,从第二页开始几乎是哭着看完的。”想想一个小孩为了写作业,捧着本书边看边嚎啕大哭,那画面也是蛮动人的。这不就是高中自己做数学大题的感觉吗?!看完第一道题我就已经绝望了,从第二道题开始几乎是哭着看完的,然后就哭着交卷了。2. 怪兽少年吉哆啦,卡梅拉,迷你拉登,库蒙加,蛮大,哥斯拉,安基位斯,伊比拉……如果有谁知道这些是什么,那么恭喜你,东野大叔肯定会很喜欢和你玩耍。因为这些是他的心爱之物——怪兽。大叔是个标准的日本怪兽少年,小时候对怪兽的热爱近乎虔诚。“要说怪兽,那必须是哥斯拉了。因此,要谈我的怪兽历程,当然要以哥斯拉为中心。”“一谈到怪兽,我的话就有些多。”大叔,你太谦虚了,怎么能说有些多呢,是非、常、多。这部自传有近五分之一的篇幅都在津津有味地讲怪兽,每一部影视作品从放映日期到情节到每一只登场的怪兽都如数家珍。“最初登场的哥美斯是很像怪兽而且很帅,但哥多却一脸傻样,那麦贡又那么恶心,究兰竟然只是一朵花……”在我眼里,和奥特曼大战了365集的怪兽是哥斯拉、哥斯拉和哥斯拉;而和哥斯拉大战了365集的超人也只是奥特曼、奥特曼和奥特曼——真是too young too naïve,大叔要听见白眼估计已翻破天际。奥特曼也分很多只,比如奥特曼赛文,这是大叔最喜欢的奥特曼。当赛文完结的时候,大叔遭到了重创。“因最后一集的到来而萎靡不振的我无力地跪倒在电视前。”你看,大叔对怪兽和奥特曼的爱就是这么虔诚,这么热烈。哎这种感觉我懂,想想《海贼王》或《银魂》完结,心头就不由一紧;还有打开xx宝年度账单时,膝盖比棉花还软。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如此大的打击,心疼大叔。3. “真是可气啊,这世上净是些优秀的人”高考失利,东野大叔复读,在复读学校里,氛围却没有预想中的阴暗。“渐渐我也觉得,失败者就和失败者们一起,互相鼓励着度过接下来的一年也挺好。”可惜,东野大叔渐渐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学校里其实位于金字塔底部,班里八十二人,八十名往后的名次一直都只有大叔和H君两个人竞争。“真是可气啊,这世上净是些优秀的人。”东野大叔,我觉得你说得好对啊,想起闺蜜葵子酱吐的一句槽:“看到那些整天无事就特别积极,不知道哪来那么多精力冲冲冲的人,我就好想咬他们!”东野大叔和H君常常逃课,去游戏厅或打球机,被其他同学羡慕,说他们在“讴歌复读生活”。“其实我们也没打算讴歌,只不过因为预备校的课程太难,只好如此打发时间而已。不过我还是装模作样地回答道:‘嗯,我的原则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嗯,真是个要面子的boy。不过这真是一句万能的回答。“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奥数了,你还打游戏?!”——“嗯,我的原则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别人家的孩子都月入三万了,你还打游戏?!” ——“嗯,我的原则就是要走自己的路。”适用范围之广,从小时候覆盖到现在,东野大叔的技能get √,大家赶紧学起来。4. “好像有些不对啊”高二寒假,东野大叔和小伙伴一起去外地旅行滑雪,“幻想穿着滑雪服的自己在雪地上画出优美的弧线”。可是,他们遇上一个困难——不是钱不够,而是钱非常不够。于是,他们只能租旅店老婆婆的竹制滑雪用具,历史悠久,残破不堪。而且,为了省缆车钱,他们步行下山,却遇上了大风雪。“我像螃蟹一样横着前行,心里却像念经般呻吟着:不应该是这样的…我曾经向往的滑雪不应该是这样的…好像有些不对啊”本来想着画出优美弧线的大叔,最后是像螃蟹一样横着挪下山,这画风的确有些不对啊。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本来想着把肖邦的夜曲弹得行云流水,最后是永远在敲小星星——“好像有些不对啊”;本来想着把人像画得眉目传神,最后是永远在画几何体——“好像有些不对啊”;本来想着把字写得赛过颜体比肩公权,最后是他们看到我的字应该会哭晕在茅厕里,绝对不会承认我练的是他们的帖子。原来东野大叔和我们从小就已经深深懂得,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呵呵,好像有些不对啊”。5. 山寨理科生第二次高考,东野大叔终于如愿考上了F大,东野大叔学的是理科,可是不太顺利,自诩“山寨理科生”,吐槽说上课讲的是日语,但都听不懂。那如果选文科呢?东野大叔坦白英语、语文的成绩也惨不忍睹。“说得直白些,就是一无是处呢。文科不行,理科也不行,就是这么回事。”555,为什么我听了好想哭,膝盖好疼。对于在大学参加社团,他心里的小算盘是:“我早已暗下决心,上了大学,一定要加入一个清新脱俗的社团。”这枚清新脱俗的男子最后选择了射箭部,也不好过,整日被学长训斥,还被灌酒灌到吐。这段经历应该为他以校园射箭部为背景的第一部获奖小说《放学后》,打下了基础。但当时他的才华并没有显露出来。大叔大学花了4年写了一本小说交给朋友,拜托他写一下读后感,从此以后,大叔就很少见到这位朋友,就算偶尔遇见,朋友也像躲着他似的。半年后,大叔终于拿到了读后感,朋友匆匆塞给他,连眼神都不敢接触,说着急打工就跑了。“我独自一人满心激动地看起了那篇读后感,然后呆住了。那里大概写了一半故事的内容梗概,最后添上了三个小小的字——对不起。”我仿佛看到了东野大叔捧着这张薄薄的纸,冻结在空气中。东野大叔当时也肯定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会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推理作家之一,创作能力惊人。有一种作家出书的速度比你翻书还快,那就是东野圭吾,而且“质”“量”同保。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为什么东野圭吾后期风格由阴暗转鸡汤的远因,比如《解忧杂货铺》、《新参者》。他的内心还是有温暖和柔软的自留地。即使写了再多的阴暗系作品,依旧忍不住透出些光亮。关于这本书,著名编剧史航大叔引用了有人问霍金的一句话——人世间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霍金说,是遥远的相似性。东野圭吾的这本自传,也给我以这种安慰和感动——原来推理大师如东野圭吾,也和我们一样,都曾青春晃荡,都曾年少学渣。看着大师也曾这样,我就放心了。青春有很多种模样,晃荡晃荡着,未来也不一定会黯淡。加油哦~么么哒!注:转载请豆邮联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月亮与六百万】moon600w

“我”的晃蕩青春

青春,也許就是在踏入國中校門的那一瞬間便啟動了吧。一個網絡大神曾經這麼說過“只有好看的人才有青春,其餘的人只有青春痘”。過了青春期的我聽到這句回覆之後,再回想自己國中時候的情景,難免會忐忑難安。按照這樣的說法,我就是個徹頭徹尾沒有青春的人,雖然不得不承認,但是我還是認為我的青春還是存在的,即使平凡的如同一滴雨水,也會在水面激起片片漣漪。看到東野叔叔的這本書,有那麼幾個時刻竟然和差了一輩的他產生了共鳴。在選擇國中的問題上,父母並不關心我選擇了哪所學校,他們更看重的是念這個學校的花費是多少。若超過他們的預算,便會要求我重新選擇自己的志向。當然,只有我心裏才真正的清楚,沒有那麼多的選擇。而我唯一面臨問題就是:那個自己不得已選擇的國中能否考上,而這所國中便是我的小學母校旁邊的小鎮國中。並不是因為經濟的原因才選擇這所學校,而是小學的自己成績並不是那麼的出眾,特別是數學。還記得當時小升初考試的時候,自己緊張的要命。害怕自己考不上這最後的選擇,落到不知道以後該幹什麼的命運。鬼使神差的,我竟然考到了這所國中,還進入了實驗班,這簡直難以置信。對於用成績將學生分成“實驗班”和“普通班”的做法,到現在我也不是很認同。而是在實驗班,你做任何類似娛樂的事情都會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裏面做思想工作,他們會認為你不認真。還記得國一的時候,課間十分鐘,我和一群小夥伴們一起出去玩“踩影子”的遊戲,被英語老師看到,結果可想而知,幾個參與了這個遊戲的同學都被挨個叫到她的辦公室,接受她的洗腦。國中的三年裏,矛盾的想法一直停留在我的內心。我實際上極其渴望的想被分到普通班,卻害怕自己的性格和那些“壞學生”格格不入。事實上這樣的偏見很愚蠢,可是那時候學生地位的高低都是通過成績體現的。雖然很痛恨這樣的價值觀,但是還是努力的硬著頭皮擠進實驗班。國中的三年,平平淡淡,沒有東野叔叔那樣的經歷。身邊的實驗班同學都是乖乖的,將老師的命令視為一切;而普通班的學生也沒有像《我的少女時代》徐太宇那個班級一樣,對老師做到熟視無睹的地步。老師的殺手鐧總是“帶家長”,而這是所有學生都害怕的一記絕招。國中的時候,由於都是寄宿在學校,所以都是吃的學校食堂。對於帶便當,保護便當的事情也無從去體會。對帶便當的印象還停留在《龍貓》裏面,亦或是《東京物語》。我想能夠帶著便當去學校,應該是件十分自豪的事情吧,當然便當被吃掉的痛苦也是難以言喻的。記得那時候上午最後一節課結束之後,學生們就會瘋狂的沖向食堂。目的只是為了能多搶一塊肉,一塊豆腐,甚至一葉菜。我並不認為食堂所有的菜都是難吃的,土豆紅燒肉怎麼吃都比母親做的好吃,只是那蒸出來的飯讓人感覺像是在吃米糊。國一的時候,抄寫歌詞風靡起來。而那時,S•H•E的《Super Star》席捲了整個校園。不久,周杰倫的新專輯《龍捲風》就像它的專輯名字一樣,颳向了毫無防備的我們。八五後是喜歡流行音樂的一代,之後,我便有了偶像的概念。也不知道自己國中的時候,為什麼那麼瘋狂的喜歡SHE,也許只是看起來比較漂亮?歌比較好聽?所謂青春,也就是這樣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吧。五音不全的我,也著了魔似得跟女生借歌詞本,抄寫偶像的歌曲。這種瘋狂的舉動持續了大概兩年的時間,我也漸漸意識到,中考的慢慢的降臨。面臨人生還算比較重要的考試,所有的學生都會如臨大敵,因為所有的老師都會給我們講中考是你未來能否考上心儀大學的奠定因素。在國三的時候,難得看到一早就起來打籃球的普通班同學也開始老老實實的早讀了,這一刻我發現他們內心也有著自己所謂的害怕。因為和實驗班的學生一樣,如果不隨波逐流的話,真的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那時候,充斥了緊張的氣氛,而我的心儀高中也是縣中,分數線高的離譜。我不得不努力的學習,雙休的時候也要通宵的去做試卷。父母對於這樣的我,就只會淡淡的說一句“別太晚了,當心身體,早點休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我內心的壓力有多麼的大。如此的努力還是沒有什麼大的作用,也許就是給自己內心一個交代吧,我還是沒有選擇,去了隔壁鎮子念了那裡的高中。高一的班導是個觀念十分開放,也十分嚴格的一個人。並不是上了高中的我們就不喜歡穿校服,只是那寬大的褲子,肥大的上衣,穿上總感覺自己是一個小丑。那時候班導就要求我們每週一必須穿上校服(週一有升旗儀式),還是有個性的人存在。他們在第一次沒有遵守班導的命令,被好好的教訓了一番的時候,第二次他們乖乖的穿上了校服。穿校服這件事,我覺得並不是那麼的糟,因為可以不用擔心衣服是否變髒,而且校服可以穿幾個星期都不用洗。高二分班的時候,他們曾為擺脫這樣的班導而開心,可是,我卻有點稍稍的落寞。特別有共鳴的是《真的不是我》這個章節,因為我就是東野叔叔描寫的那個樣子。因為父母在國中以前從未給過我零用錢,偶爾給錢,也只限於我有明確的理由要買什麼的時候。高中,由於在外鎮唸書,老媽也只給我在學校生活最低的限度的錢,除此以外嚴加控管。沒有什麼可以自由花費的錢,甚至連過年的壓歲錢還得一一的上交。可是看到高中同學可以有錢買這買那,我也開始省錢。節儉自己的伙食費,去幫同學去校內商店帶東西(同學給我現金,而我可以刷飯卡),高中三年總共省下來一千多塊錢吧!就是想讓自己有點底,不至於讓別人說我是一點零花錢都沒有的人,也是為了自尊。作為一個中國的學生,性教育的問題始終是一個難以啟齒的問題。國中的時候,雖然學校也會分發“性啟蒙”一類的書籍,卻沒有任何的老師去和我們講解。國二的我甚至還不知道陰莖,陰道是什麼玩意。第一次的手淫也是無意間發生的,也在射精的瞬間把我嚇得半死,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東西出來,想問大人卻開不了口。國三的時候,我才知道那是正常的現象。而那種方式就成為了高中基本所有男同學排解性欲的方法,腦海裏意淫着自己喜歡的女生,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宿舍床上,開始活塞運動。性,對於大學之前的我們,是邪惡的,骯髒的不可以正大光明談論的話題。於是,在高考的失利下,我又沒有選擇的選擇了專科學校。不想去忍受複讀帶來的高四的痛苦,正如東野叔叔所說,現在的我們太會唸書了,而數學始終是我的硬傷,我沒有信心說再讓我做一年的數學題目,我的數學成績就會變成良好的狀態。高考也證明了我覬覦的南師大對於我也只是一個夢而已,我不得不去接受現在的學校,現在的自己。過完了三個月頹廢的暑假,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沒有東野蜀黍書裏所描寫的社團拉人的現象,大學三年我甚至懷疑我們學校是否有社團。反正我是沒有參加過,也不準備參加。因為那時候的我,高中的想法還沒有蛻變。還是想好好學習,然後找個好工作,本本分分的過完一生。這樣的想法存在沒有到兩個星期,我就不甘寂寞。開始參加各種院系的學生會選舉。沒有成為學生會成員,我承認有那麼一兩天時間很消沉。但是看到同寢室舍友為了學生會那繁雜的失誤浪費了自己的業餘時間,我感到了稍稍的慶倖。我也找到消遣我時間的方法,就是和隔壁的同學一起去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偷菜”。這個“瘋狂”的舉動持續了半年,直到大二我們擁有了自己的電腦。大學的專業是計算機應用,這應該算是一門理工科吧。如果你問我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我只能老老實實的告訴你,是為了家裡人能夠給我買一台電腦。若我選擇英語專業的話,老爸也許只會給我買一本英漢大詞典。東野叔叔也在這本書裏教育我們“不能用簡單的理由決定科系”,我很後悔沒有早點讀他的書。大一下學期開始專業課的講授的時候,我便後悔了。可是換專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於是我便和許多人一樣硬著頭皮的讀了下去。雖然不喜歡,卻也能馬馬虎虎的應付考試,有的時候甚至能得到優秀的成績。這讓我的同學錯認為我是一個學霸級的人物,當然被人當作學霸是一種非常矛盾的感受。一方面你在享受着,另一方面,你不是這樣的人,在為別人誇讚你而感到羞愧。我也知道,他們如此誇我也只是希望我能在考試的時候能助他們一臂之力。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考試的時候能夠給他們答案,讓他們能夠60分劃過及格線。想想許多人都因為我沒有補考,心裏似乎有點小開心。這就是我青春,或許太過於平凡。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有轟轟烈烈的青春呢?能夠想到那些記憶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對於我就是美好。感謝《我的晃蕩的青春》能夠讓自己回憶起那麼多美好,青澀的記憶。

青春故事似电影

一部青春传记,读完意犹未尽,想着是不是还可以期待一下东野大神工作后到成为作家的这一段历程转变的故事。写了那么多丰富有趣故事的作者现在写起自己的故事,也是娓娓道来,把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慢慢展开,似一步青春正传,看着那些校园里的故事,难免会想到自己看过的日剧或是电影里那些描写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少女们,坐在教室的后面,打牌,聊天,打架斗殴,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而老师们也多视而不见,能避则避,又有几个是那种麻辣教师鬼冢呢?以前只觉夸张,现在看到书里面作者极尽可能的描写只期盼能“四肢健全地毕业”才恍然,原来日本真有那样的学校那样的班级那样无法无天的学生啊。或许自己的成长历程太过普通,没有经历过那样的胆战心惊,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似乎多么过分多么顽劣,也是正常的,因为满腔的热情无处可以宣泄,也或许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大人们总是故意忽略这一阶段的变化,明知该做些社么却又无动于衷,很少去正视这些现象并引导。晃荡的青春就这样一晃而过,作者自认不是什么优秀的学生,从小到大的学校也并不优秀,不爱读书,自嘲小的时候为读书而读书,竟然读得要哭,也没有看完。后来有些兴趣的是从姐姐那里看到的推理小说,也尝试自己写小说。看起来都是些青春时会做的事,原来现在的东野大神也曾经似大多数人一样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单纯的混日子而已,毕业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然后告诉自己今后要认真地生活,可当时的作者做梦也没想到数年后自己会逃出公司。这其实是一部适合拍成电影的青春自传,里面充满了色彩与东野式的幽默,更不乏怀旧元素李小龙,各种怪兽电影如奥特曼。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许并不是在看别人的故事,而是在那些别人的故事中寻找着自己消逝的记忆。

我的晃荡的青春

我对东野圭吾最大的印象无疑是悬疑小说了,这本书时机缘巧合问朋友借的,讲述的是东野圭吾的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一个共同性,疯狂,无知,幼稚,其实也是那段时间最美好,因为你什么都不懂,世界都不怪你。对于这本书并没有很大的感想,只是觉得阅读别人青春的同时会想起自己的青春,有一种共同性,只怪当初的自己没有好好地学习,错过了太多的时间,没有好好地积累文化修养,所以现在那么的没文化,这能怪谁呢,所以不再是小孩子的我们是不是要以一副大人的面孔生活了?另外说一句,我的青春其实也是很狗血很多故事的,不过就是欠了好好读书这一板块

我们的晃荡的青春

讀前幾篇覺得好像有點意思,但又有點無聊。讀到中間部分,尤其是講奧特曼、哥斯拉這些怪獸的幾篇,雖然我也喜歡看奧特曼,但我還是看不下去他在說什麼……但是到後一部分,或許是因為講高考、大學的事情讓我有同感,所以覺得勉強還算有意思。讀完全本覺得,還真的是完全看不出東野圭吾的特色……有一些小幽默,平平淡淡的,但如果不是東野圭吾寫的,可能沒人會注意吧……一本書看完,我沒有任何摘錄……但是有些片段還挺搞笑的,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東野圭吾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但是他媽媽聯合老師逼著他寫讀書筆記,然後他一直拖著,實在不能拖了,就總結一下已看部分的內容簡介,最後寫一句:“對不起,我沒看完”。直到他自己喜歡上寫推理故事,他將一篇完成的小說給一個喜歡讀書的朋友看,很久之後,收到的書評就是對他的小說的前半部分內容的概括以及一句“對不起”。

生活比故事更加精彩

文/蓝莓兔子他是日本推理小说的传奇人物,也是畅销小说的不朽神话。迄今为止,已创作近90部小说,其中近一半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只要新书一上市,无论是曾占据读书频道排行榜首位的经典作品还是反响一般的平庸之作,都必将在推理小说圈子中掀起新的讨论浪潮。他——是独一无二的东野圭吾。不同于很多推理作家坚持自我风格的写作方式,东野喜欢打破常规,突破自我,用多变的文风不断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本格、社会派、幽默推理、黑色小说、科幻文学、甚至社会情感小说都成了他恣意挥毫泼墨的舞台……他擅于用最朴素的情感渗透去描绘人生百态,对法律、人性的探讨也颇具深度,其缜密的思维、柔软的情感、犀利的文字、丰富的内心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推理小说新时代。在推理小说这条路上,东野一直在欢快而自由地挥洒晃荡着,一如他晃荡的青春。人们难免会好奇,究竟东野成长于一个怎样的家庭?受过怎样的教育,交过怎样的朋友,遇见怎样的爱情?他的脑回路是否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才能写出那些或思维缜密或想象丰富或绝望深刻的作品?对于这些问题,东野在他的自传体散文集《我的晃荡的青春》中给出了答案。这当然不是他最好的一本书,却是我在无数次被他深深触动之后,对于这个惯于缔造推理神话的畅销书之王最想解开的谜题,也是我读过最有趣的一本传记。从幕后到台前,从编剧到主演,即便是自传也坚决不走寻常路,很符合东野一贯以来的写作精神。如果你想看到一位推理作家含辛茹苦潜心创作的成名史可就要失望了(不过这样写也太无趣了不是吗?)东野带来的真相再度令人跌破眼镜:这竟然是一名学渣淘气、逗比、犯二、晃晃悠悠的青春回忆录!强烈推荐家有顽童正头痛不已的父母读一读这本书,或许你能从失望的现实中找回对自家孩子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梦想。作为一名从少年时代开始便输在起跑线上的失败少年典型,他人生中的每一步不是被父母就是被自己嘻嘻哈哈着草率面对:无论是生长的环境、就读中学的选择、还是高考时的志愿填写,抑或是大学毕业时对工作单位的选择,东野的人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所向披靡。反倒是荆棘密布,处处坎坷的(当然也是妙趣横生的)。经历两次高考,才勉强考上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身为山寨理科生,学习的每一天都痛苦无比,而为了拿到学分而作弊的种种手段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身为一名学渣,也得渣出境界。东野总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或许说是游手好闲更加恰当):悲惨单调的小学生活,惊悚暴力的中学时代,欢乐无比的高中阶段……看过这本书后,所有那些关于东野成长经历的美好想象基本上都可以幻灭了。他既非出自书香门第,也并不是自小喜爱阅读写作。相反,他的人生轨迹几乎是所有调皮捣蛋孩子都经历过的典范:当学霸们正在全力以赴地应对学习时,懵懂无知的他则在打群架,撒小谎,逃月票(为了省下钱追女孩子),喜欢披斗士,迷上李小龙,看奥特曼打小怪兽这条路上越偏越远……为了写作这本书,东野可谓不惜代价,把自己身为学渣那段无拘无束却也决计难登大雅之堂的往事抖了个遍:作弊失败的惨痛教训;给喜欢的女孩打电话却被对方父亲接到,诬陷给朋友又无意中成全了朋友的追悔莫及;和小商小贩斗智斗勇;黑修车厂师傅;高考落榜,复读一年后才勉强挤进大学的艰难人生;大学期间在社团、酒精、联谊和混日子中虚度的美好光阴……真佩服东叔的记忆力,经历了那么久远的时光,他还是能从平淡琐碎的生活中,扒拉出这么多妙趣横生的往事,并以散文的方式还原一段段人生之路。这当然不是我们所能接受的主流人生观。若不是出自东野,很难想象这本书在付梓出版时会遭遇怎样的批判与审查。也只有东野,才有足够的资本将一件件并不光彩的往事写得有滋有味,令人捧腹不已。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嘴角上扬的姿态,不时哈哈笑出声来。然后深深地感受到,咖啡厅里坐在我后面的帅哥因不满和好奇而投射在我背上的目光。其实,学渣的生活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拥有很多孩子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正是那段尽情挥洒、自由自在的青春岁月,让他有机会实现对生活的深度体验,并最终成就了他今天不拘一格狂扫江湖的推理人生。也因为之前的每一步都走得太过轻松随意,后来在选择成为作家时,并没有什么不能放弃的事业,更没有什么不舍的羁绊。东野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成长于普通家庭、就读普通的学校、成绩黯淡无光、能力也毫不出彩的人生,依然可以前途一片光明。不过,若你读完这本书中,以为所有学渣都前程不可估量,那你便错了。比如东野在书中提到过的那些学渣朋友,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是否都能如东野般风光无限、狂拽酷炫地书写自己曾经的学渣回忆录呢?细想之后不难发现,小学时痛恨读书的经历并不是东野成功的原因,逃课打游戏也远远不是促使他成为作家的理由。东野走上推理小说作家这条路的真正契机,在于高中时期看完姐姐那本《阿基米德借刀杀人》后,对推理小说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热情。而他在那段晃荡岁月中所积累的素材、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勇敢尝试,不怕挫折与失败的乐观精神,才是促使其走上成功之路的制胜法宝。虽然是一段嬉笑打闹的晃荡人生,却也隐隐能看出很多后来作品的痕迹。比如初中时所亲身经历过的校园暴力,或许就是后来《放学后》、《白夜行》、《幻夜》、《恶意》、《祈祷落幕时》中那些残忍绝望的黑色校园故事的灵感来源。那一段和小商小贩们斗智斗勇的往事,是不是和《流星之绊》中三兄妹一起行骗的桥段有似曾相识之感?而曾经深深打动过他的披斗士的音乐,后来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解忧杂货店》中,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情节。至于东野小说中那些令人惊奇的诡计,谁能说不是他在绞尽脑汁地和父母、学校、老师、同学们对着干时一闪而过的小心思和小念头?东野笔下的伽利略系列和加贺恭一郎系列,也分别映射出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理想。年青时崇尚科学与诡计,或许是因为一直梦想着与学霸来一次智力对诀。而加贺那颇具关怀的探案方式,则是他在亲眼目睹绝望和残忍之后,给予人性最温情的抚慰。他写的是推理故事,但归根结底,更是根植于生活土壤之上的人生经历。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或许曾是每一个少年成长过程中微弱摇曳过的天才火苗。只可惜,大多数的小火苗,都被死板教条的学习任务给掐灭了。他们从未体验过这样肆无忌惮的生活,而是被分数和前程所绑架,却往往会在盲目前行的道路上,忘记自己真正的方向,这不得不说是教育体制的一种悲哀。作为一本幽默风趣的自传体随笔,东叔在这本书中极尽搞怪之能事,各种可爱各种犯二各种糗事各种卖萌……原来这才是生活中最真实的东野,也是我在读完他每本书后苦苦思索却总难以解开的谜。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比《四笑小说》(《黑笑》、《毒笑》、《怪笑》《歪笑》)和《超杀人事件——推理作家的苦恼》更有趣的书。从幕后走到台前的东野大叔,并没有因为失去神秘感而让人失望。相反,恰恰是他在生活中最本真的样子,呈现出一个更加丰富、真实、生活化的东野。故事来源于生活,而东野的生活,也远比他的故事更加精彩。PS. 书的最后还没有讲到东野为何离开N公司并最终成为职业推理作家的经历,欲知后事如何,需在《东野圭吾的最后致意》里找答案了吧?我的微信公众号“蓝莓兔子悦读记”,会不定期发送一些自己写的书评,欢迎关注。查找公众号lmtzydj可订阅。

按部就班的生活你不累吗

看了之后发现原来大师在面对学业也是如此力不从心,与自己上学时候的经历产生了共鸣。晃荡中还是要找到出路,学渣再次也有逆袭的时候。按部就班的生活纵使再好,如果没有按自己的意识活一次真的很遗憾。看到大师喜爱奥特曼,喜爱打麻将,想到了我对古装戏的痴迷,青春时候谁没对一两件事儿或者玩具痴迷过呢。按部就班的升学,考试,没有一点儿娱乐活动和自我意识的思想,摧拉枯朽的枯燥生活我们打心眼儿里拒绝。谁没对网吧痴迷过,谁没钟情过韩流文化,武侠的刀光剑影在午夜梦回时依然牵动你的神经。青春不就是用来晃荡的么,就好比在秋千上,如果不多荡一会儿我们永远不会满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神奇的斯派修姆光线,在晃荡中也能不迷失自我。

青春,也只能放肆这么一回了

文/夏丽柠《我的晃荡的青春》,是东野圭吾的一本随笔集,里面一堆如丧青春纪事。如丧青春,始于高晓松之口,他说渡过青春的感觉如失掉爹娘般地痛心与焦急。我想,东野君也有此意。只不过,他避重就轻,假装淡定。本书于1995年在日本出版,恰逢东野圭吾出道十整年。然而,这十年对于东野君来说,异常艰难。自从他凭借《放课后》摘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之后,推理小说创作陷入尴尬之境,作品备受冷落。尽管小说在各类文学奖项中都可入围或是进入决选,却无一次问鼎。与村上春树近几年来为诺贝尔文学奖陪跑相比,东野先生才是真正的陪跑王。直至《嫌疑人X的献身》的问世,才令东野圭吾扬眉吐气起来。该书史无前例地同时荣获第134届直木奖和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从此,他的好运一发而不可收。《解忧杂货店》就在中国火到停不下来,几乎每个熟悉他文风的人,读完这本书后都会感叹:东野君也有这么柔软温暖的内心呐!去年,《祈祷落幕时》获得的吉川英治文学奖,也属众望所归吧。我想,《我的晃荡的青春》算是在东野圭吾心情落寞时写成的。在今天如日中天的情形下读,我们觉得东野君真是诙谐幽默勇于自黑啊!孰不知,书中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般灰飞烟灭的青春,正是那时东野君低落情绪的回溯。青春就是那么黑黑黑黑,成长总会有烦恼。东野圭吾生在大阪的一个对教育不太重视的商业家庭。“家里经营着一个生意萧条、卖钟表、眼镜、贵金属等饰品的小店”, 他在书里这样写道。于是,他才进了召开“要人命的球类运动会”的H中学,开始了一段“亡命”的初中生涯,“那时候的H中,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无法无天之地”。然而,对于这样恶劣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东野居然找到了一套他自己的理论解释,“如果在八个箱子里各放一个烂苹果,那么最终所有的苹果都没救。这样还不如将全部烂苹果集中在一起,要损失也只是损失一箱”。东野君笔下的犯罪分子一般都有这样“认命”式的坦诚,犯起罪来便从容不迫。其实,东野君的心肠很硬的,心肠软的人可能写不了推理小说。对运动场的斗殴感到恐惧; 对同学间的性行为感到羞涩; 对校门口店面里大叔的诡计感到愤恨……让我们觉得东野圭吾同学不是坏学生,至少还有廉耻观。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可人在年少时,化解哀愁是一项能力。他沉浸于哥斯拉、德古拉、奥特Q、精武门、蝴蝶腿和李小龙这样的怪兽与武林之中,算是找到了青春迷惘症的出口。直到东野圭吾拒绝读母亲推荐的《佛兰德斯的狗》,而去选择《伽俐 略》,并在阅读后得出“科学真伟大”的结论,这才意味着他真正找到了开解人生的钥匙。如今,《神探伽俐略》系列,是早就撒下的种子,我们读的是花朵。读着东野圭吾用那么多笔墨写下关于大学落榜,复读,不被第一志愿录取,最终不得不进电气工程专业学习的事,真是不知该喜还是悲。至少,我觉得在“山寨理科男的悲哀”里,我没读出痛苦,反倒有点隐隐的沾沾自喜。就像在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肄业的高晓松,在脱口秀节目里不止一次地说,他没组装过一部完整的“半岛体”,所以他去学电影了。拿东野圭吾是学渣说事儿,我觉得一点也没意思。与学霸相比,谁不自诩是学渣?辞去工作,回家专职写作,难道不是东野圭吾人生里最正确的抉择?当然,青春,也只能放肆这么一回了。转载请豆邮联系

东野坦率的回忆

东野圭吾这本传记又不像是传记,但零零散散的文确实组成了他一路成长的轨迹,并且真实记录了日本当时的社会环境。日本人看这本书应该是很有感觉的,东野的叙述很孩子气,童真满满,读起来让我想起窗边的小豆豆。因为历经同样的时空会让人产生共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个遥远时空的故事,只是会看后唏嘘一下,真有这样的事啊。但是小孩子成长的故事却是大抵相似的。读书,学校,食堂,社团,不良少年,哥斯拉与奥特曼,偷看女生洗澡。我觉得最有趣的当属《梦幻般的蝴蝶腿》。当时李小龙火爆了。不同年代追的明星自然不一样,但道理是相似的。当年我们也是这样追星的,后来我们就长大了。你看看他的文字。“大阪老家附件有很多电影院,以前我常看到一些男人昂首挺胸地从里面走出来。这往往说明他们刚刚看的肯定是黑帮片。看到主角们在银幕上无法无天,他们似乎觉得自己也变得能打了。男人这种生物真的很幼稚。”看到商店里卖双节棍的时候,他们还哈哈大笑起来。“谁会买这种东西啊。”“是啊。我还真想看看买这种东西的人都长什么样呢。”然后他们走进电影院看《龙争虎斗》~“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离席。我情不自禁地摆出一副昂首挺胸的架势,完全不能自已。不光是我们,周围所有人看上去都像是要忍不住朝旁边踢上两脚的样子。”再次路过商店时,看到双节棍的招牌时,他们也想买了,但是早没货了。哈哈。他还说,“对于我们来说,李小龙之外的功夫明星都是冒牌货。”“对于李小龙如此着迷的我们,当然不可能仅仅因为看了他的功夫电影就满足。理所当然地,每个人都打心眼里希望自己能变得像李小龙一样强。”于是,在学校里面,有人模仿发型,有人练双节棍,有人模仿少林寺拳法,有人甚至去道场习武。东野也在家里偷偷练踢腿。没过多久,所有人都变得一副武功高强的样子。朋友之间的聊天也是诡异的都是武术的相关话题。戏剧性的一幕来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们遇到高年级小混混了,东野僵着,一身冷汗,担心他那李小龙附身的朋友与对方对抗,血气方刚的少年,要是真打起来怎么办?但是呢,哈哈哈!他的朋友却小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对不起,放过我吧!对不起!对不起!”汗,狂汗。东野都哑口无言了。哈哈哈。再来一个故事。联谊的女生虽然不是他的类型,但有个喜欢她的朋友T木一阵狂夸,说“那个女孩简直太完美啦。我一定要追。”然后由于希望自己也能有他那样的激情,东野竟然说,“好,那我也去追她试试”。求T木心里的阴影面积。o(╯□╰)o说说就算了,这么蠢的事情他真的去做了,第二天晚上就往女生家里打电话。好衰啊,接电话的是女孩的父亲,太尴尬了,于是,一念之间,他报了那个朋友的名字。后来丑事败露了,T木却因祸得福同那女生开始交往。此后东野常对T木说,我可是为了你才故意那样做的哦。当然啦,从来没被相信过。他的表述很有趣,怎么说呢,他不用把一句话说完,但是读者可以自行体会,并且忍俊不禁。真的是比终极一班还终极一班。哈哈想到终极一班还是觉得好可爱。当然现实不是偶像剧,这样的情节真的出现的时候绝对不是浪漫,反而堪比灾难。纵然水深火热,过去就这样过去了,东野圭吾就这样风轻云淡的娓娓道来。如果只是这样读这本书,你可能觉得很一般。可是当你读完这本书再来看他的作品,你才会知道就是《解忧杂货店里》的披头士乐队都充满故事。这就是他的青春啊,自由而晃荡的青春。青春走远了,时光静下来了,然后就有了这些坦率的回忆。作为午后的消遣,看看也是不错的。

学渣的逆袭

谈起日本推理小说,东野圭吾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一度被本格派和社会派都拒之门外的东野,以他所向披靡的夺奖之势和经久不衰的畅销神话,证明“日本推理小说天王”绝非浪得虚名。东野塑造了一系列绝顶聪明的角色:物理学教授汤川学、犀利刑警加贺恭一郎、数学怪才石神哲哉,天资过人的更是数不胜数:桐原亮司、瓜生晃彦、野野口修……让人不禁猜想,工科背景的东野圭吾一定是个智商爆表的学霸。可是,畅销君东野绝不脱离群众。他不失时机地出来自黑,自传文集《我的晃荡青春》告诉读者,曾几何时他也是个极平凡的孩子。不,说平凡还言过其实了,他根本就是个学渣啊。学生时代的东野圭吾,绝不是应试教育下的好学生。自幼不喜读书,打游戏、小偷小摸、考试作弊、逃票,这些陋习也不落下。读的初中是人们谈之色变的不良少年聚集地,勉强上个普通高中,成绩连最差的大学都考不上。复读一年,仍然在预备校里排名垫底。幸运的是,这样的东野并没有被打上坏学生的标签,保持着对生活的好奇,晃荡晃荡地长大了。熟悉东野圭吾的读者都知道,东野作品的魅力不只在于推理小说核心的诡计,还有他对人性的精准拿捏、对各个领域的独到见解。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他人生经历的折射,恐非循规蹈矩的“好学生”所能企及。东野早期作品以校园推理为主,涉及到校园欺凌、冷暴力、少年犯罪、教育体制反思,如《恶意》、《宿命》、《湖边凶杀案》等,细致的观察得益于学生时代接触到的各个程度的人;对运动的痴迷促使东野创作了一系列运动题材的作品,如《魔球》、《雪国之劫》、《鸟人计划》等,剑道部出身的东野还给系列作品的主角加贺恭一郎安排了如出一辙的专长;小时候不用于正途的小聪明——发现月票的磁条和卡片可分开供两人使用、发现捶打游戏机会吐出游戏币、总结应试秘笈——可以赋予在角色身上,《白夜行》中的桐原亮司的“发家史“简直是标准的东野遐思集锦:复制游戏卡、山寨银行卡、篡改软件……东野的内心小世界,要比小说的世界精彩百倍。云淡风轻地回忆往事,甚至吐槽父母的教育只是无心插柳,接地气的文字背后,个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学渣东野圭吾的成长经历,值得急于将孩子逼上“正轨”的父母们反思。没有不成器的孩子,只有尚未找到方向的人。譬如我的表哥,从小被唤作“野孩子”,每天放了学就蹲在弄堂口津津有味地看人家修自行车,总也看不腻。父母硬是关他在家学习,终究不爱读书,勉强上了中专,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许他的路就在这一个个零件的搭建中、车轮滚滚的转动中,机械的简单原理都藏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正途?迷上一件事,并立志以此为业的人不在少数,真正成功者寥寥。对于工作稳定的东野圭吾,写小说不是正道,他的小说处女作找不到读者,出道之路也不顺遂,一度连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这个“伪理科生”变成了小说家?如今,功成名就的东野圭吾应该是自信十足的吧。再也不是那个为了考试蒙混过关,做小抄、拉关系、凭运气的学渣了,粉丝们奉他为“东野神”。读他的“黑历史”反而能看出他的高智商和高情商,以及,极其成功的商业运作。这场来势汹汹的逆袭,唤醒了一颗颗蠢蠢欲动的心,我们的春天何时来呢?——乙未年读东野圭吾《我的晃荡青春》

一点随笔

事实证明奸商是不分国界的(笑)考高中什么的都无所谓了,我只求这样能四肢健全的毕业就好,要不要这么逗┐(─__─)┌我们都长大了,我们的怪兽梦也醒了忽然想到龙族里绘梨衣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小怪兽,总有一天会被正义的奥特曼消灭掉,痛并快乐着东野圭吾经历了晃荡却充满人文性的童年,而这是中国给不了的,在中国你只要会考试就行了小学在坏孩子里维持着普通,接受了平凡的教育,价值观很正,虽然没啥成绩娓娓道来的是曾经的往事,原来学渣的生活也可以充满乐趣有些人回首往事,看到了自己的痛楚,有的人回首往事,剩下的只有微笑在过去的过去,受了伤,淤积了一些碎肉,某一天,连着血和泪,呕出来给人看,是为作家;微笑着阐述,叫东野圭吾随着时光的推移,小孩子的眼光不断成熟,然而这个男人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童贞(雾)感谢东野圭吾出生在日本

这才是真实的圭吾

这一次,东野圭吾不再是拥有光环嫌疑犯X和白夜行的作者,而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普通的中学生,以及普通的大学生。当然,还差一点看到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只是东野君最后还是没有把自己的30年光阴留在N公司而已。万幸!书中的内容则是一些或许你我都曾经经历过的故事。即使没有类似的经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惊喜。毕竟,学生时代就是这样,生活就是这样。这才是真实的圭吾。

很容易读的一本书

东野圭吾写作的方法让人感到非常舒服,自然而然的就读下去了。这本书是一个喜欢东野的朋友买的,给我看,我晃晃荡荡的读了两个月,因为最近很忙,每天就读一小段,可其实这是一本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字数不多,文字也很有趣。最吸引我的是东野学生时代和我差不多的经历,仔细想想,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吧?同样傻里傻气的。果然他不管写什么题材都游刃有余,所以这本还是值得一读的,可以放松心情。

东野圭吾上学时都干了什么?

1、小学:我要走自己的路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非常讨厌读书。看到姐姐们读着什么世界儿童文学全集的时候,我觉得她们很蠢,认为那种东西没什么意思。“书是好东西哦。读书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变成了主角,兴奋激动、紧张刺激,很有意思。”母亲常这样对我说。“我不需要。我要走自己的路。”我如是回答,端坐在黑白电视机前沉浸在《铁臂阿童木》和《铁人28号》的世界里。2、初中:当班长了,不过,考高中什么的都无所谓了,我只求能四肢健全地毕业就好教室里聚集着一群尽人皆知的不良学生。这简直就像是故意从二年级的各个班里把问题学生挑了出来一般。那些学生则对这样的状况十分满意,只见他们霸占了教室后方,开始狂欢起来。其中还有人早已玩起了花牌。再看看其他学生,有人表情沉痛地抱着胳膊坐在教室前方,有人则木然地盯着虚空。考虑到接下来的一年,只要是稍正常点的学生,自然会变得忧郁。一开始,所有的老师都开口训斥。然而两个星期、三个星期过后,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放弃,上课的时候也尽量不朝教室后方看了。老师如是,班长便更不可能有管理班级的能力,而且一开始决定谁当班长的方法就很敷衍——没有加入那群坏学生的人当中个子最高的。那个人竟然是我。3、高中:漂亮的回旋踢《龙争虎斗》上映时我高一。那年冬天,李小龙热以异乎寻常之势汹涌而来。在当时学校的操场和走廊上,一定能看到那么几个正模仿少林寺拳法的人。有人模仿发型,还有不少人竟然真的开始去道场习武。每年都因人员不足而伤透脑筋的空手道社团,活动室里如今早已挤满了想要报名参加的人。还有人将自制的双节棍带到学校,一到休息时间就开始练习,却无法像李小龙那样耍得出神入化,所以经常把自己弄得满头包。我嘴上说别人,其实自己也偷偷在家里练习踢腿,就是在天花板上吊一个橡胶球,对着它往上踢。球的高度一点点上升,到最后脚竟可以踢到超过自己身高二十厘米的高度,练习效果真是不容小觑(刚才我试着踢了一下,只能踢到大概到肩膀的高度了,膝盖还伸不直)。朋友之间聊天的话题也很诡异。“回旋踢的时候,还是先往前踏一步比较好啊。”“是啊。我最近的架势开始变得更具攻击性了,你们觉得怎么样?”“那不是很好嘛。不过,你在二段踢的时候是从常用脚那边开始踢吗?我是从相反的方向。”我们就在学校的走廊上进行着这样的对话。4、高中:推理小说还真的可以啊此前,我的心中只剩下对书的憎恶。为什么世上会有这种东西呢?我咬牙切齿。可出乎意料的是,事情竟然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那是在我进高中之后不久。大姐带回来一本硬皮封面的书,书名为《阿基米德借刀杀人》,是一个叫小峰元的人写的,还获得了江户川乱步奖。接下来我读了《点与线》,还读了《零的焦点》,全都是一气呵成,爽快至极。一看到铅字就头痛的过往变得那样不真实。很快我开始关注起其他作家的作品,到最后终于也开始自己掏钱买起书来。推理小说究竟哪里吸引我,那个时候的我还不太明白。对于一个读书新手来说,分析到那么透彻本就不可能,也没必要。那段日子里的某一天,我忽然产生了一个了不起的想法。也不知是胆大妄为还是不知天高地厚,我竟生出写推理小说的念头。写完之后就想拿给别人读,这是人之常情。我请一个朋友吃了顿饭,将小说递了过去。这位爱读书的朋友立刻答应下来。“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写一下读后感。”我说。“好啊。”他仍爽快地答应了。从那之后,我却很少能见到这位朋友了。就算偶尔看到,他却总像在躲着我似的。我从他手里拿到小说的读后感是在半年之后。连和他多说两句话的机会都没有,他只丢下一句“我还要去打工”,便逃也似的离开了。我独自一人满心激动地看起了那篇读后感。然后呆住了。那里写了大概一半故事的内容梗概,最后添上了三个小小的字——对不起。5、大学:我们决定将自己命名为“山寨理科生”直到高中结束为止,我都对数学、物理和化学有着极大的自信。我自命不凡地认为,根本没有自己解不开的题。我进了大阪F大的电气工学专业。那时,我的错觉还在持续。我还坚信自己是适合理科的人。大学的课程陆续开始。到第二学年专业科目开始逐渐增多了。我从这个时期开始愁眉苦脸。到了第三学年,当开始担心自己的学分是否够顺利升学时,我不得不得出以下结论:不行,我根本不适合学理科,我当初的选择太失败了。万般无奈之下得出的结论是:我不该学理科。不过如果有人问我:“那文科就行吗?”这也很难说。因为我的语文、英语和社会的成绩都惨不忍睹。说得直白些,就是一无是处吧。文科不行,理科也不行。就是这么回事。有一次,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向朋友们坦白了自己的想法。朋友们的反应让我大吃一惊。在场所有人都脸色一变,竟都说其实他们最近也开始这样想了。甚至有个人还说,只要一听到麦克斯韦这名字就会起荨麻疹。

难得开怀大笑场

从借到书到昨晚(15.10.30)看完断断续续耗时半个月,起初是被蓝色书海中倒立前进的少年的封面所吸引,拿到时候是未拆封的新书。从以往看名人伟人传记的经历来看书的基调应该是红色的,励志、激情,读完让人心情澎湃不能自已,作者的经历不仅让自己倍受鼓舞,内心还涌动着暗流,想着日后要向作者看齐。。。或多或少都有被洗脑的成分存在。如果你怀着上面的期望来看书,恐怕是要失望了,从他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成长经历,他都算不上是老师的宠儿,学习的王者,社团的精英,顶多算是“坏”学生中的的好学生。他跟普通人男孩子一样痛恨读书,厌倦一成不变,讨厌学校饭堂,痴迷李小龙,狂恋哥斯拉,为恋爱而恋爱,有点小机灵等。看得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曾有过跟作者一样的或多或少相似的经历。昨晚看到最后被作者幽默逗得开怀大笑。内容还原如下。作者为进入N公司去变换发型。我来到从高中开始就一直去的那家理发店,说了一句:“我要去参加求职考试,帮我理个合适的发型。”“哦,你也要开始找工作啦。真是快啊。”一直以来把我的头发剪得时短时长的师傅略有感触得说,“合适的发型,那就是求职头啦。”“嗯,差不多吧。”“好的。”。。。“这个头看上去跟另外装上去的一样。”我说。“那才好啊。”师傅点头道。走出理发店,回家换上西服,我直接去了照相馆。照相馆老板看了一眼我的发型说:“是找工作用的照片吧?”我回答说“是的”。“现在好多人都去自助拍照机那里凑合,小兄弟你不错。”老板夸赞我道。随后他添上一句:“为了让你被录取,我要把你拍得聪明点、认真点。”好像我本人看起来又傻又马虎似的。可三天后出来的照片里那张男人的脸,不管怎么看,都像似一张不法推销员的脸。我真想数落那老板这到底哪里看上去聪明哪里看上去认真,可因为没有重新照的时间,只好直接贴在了简历上。。。。我去N公司的时刻终于来临。展览大厅等形式上的参观活动结束后,马上就是面试。面试官有三个。除了那些大致能想象到的问题之外,还稍微被问到一点关于在射箭部担任部长时的问题,其他再没什么值得一提。“好,可以了。辛苦了。”听到这句话,我终于松了口气站起身来。坐在最右边的面试官说了这样一句话:“这照片跟你真人相差很大啊。”“哎?是吗?”我稍微踌躇了一下。“下次还是贴张更自然的照片比较好。”“啊,好......”走出房间后,我陷入了沉思。“下次”是什么意思?是“今后应聘其他公司时”的意思吗?回到大板后的那段时间,我简直坐立难安。我甚至想着如果没通过,是不是该去那家照相馆放把火。因为照片的问题而没被录取,这可是都没听说过。正因为这样,当我从指导教授哪里得知已被录取的消息时,真是当心眼里高兴。。。。

一只“学渣”晃啊荡啊的青春

文/文小妖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东野圭吾的《我的晃荡的青春》看完了,期间几次笑得无法自拔,被东野大叔的2逼青年欢乐多的青春故事逗乐着,也被感动着。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他的推理小说风格多样,叙事手法灵活多变,结构安排巧妙,综上所述,东野大叔给我的印象是一位冷静理智且给予人一种淡淡疏离感的作家,然而他的这本自传体的青春散文随笔,让我颠覆了对他此前的印象。“判断题全打勾。”“各路神仙,看不起K大学都是我不好。要是能合格,我一定高高兴兴地去,请不要让我不合格,拜托了!”“确保了座位后,接下来终于要开始作弊了。”“我只写下名字便站了起来。(考试交白卷)”……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这些乍一看就是“学渣”的考试日常,对!不用怀疑,这就是青春时期东野大叔的考试日常。最重要的是,他还在书里传授了作弊心得,让人目瞪口呆的同时,也不由暗爽,原来大作家跟我们以前也差不多呀!青春是每个人笑中带泪的一段成长经历,回顾东野大叔的青春,跟很多人都一样,纠结在各种学习中,喜欢各种潮流的事物并跟风,然而,在随大众的同时,东野大叔并不是一味盲目的跟从,他随别人玩闹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坚持。比如进入大学校园后,对社团的选择,虽然是冲着清新脱俗的团队而去,虽然所选的射箭团与想象有很大的出入,他依然坚持;再如从第一次看了跟姐姐借来的推理小说后,讨厌读书的他从此对推理小说的喜欢一发不可收拾,看的同时,也自己开始尝试写推理小说,虽然笔触生涩,模仿痕迹严重,被好友嫌弃,但他并没有从此磨灭对推理的爱;正是因为这样,才为他后面成为作家埋下了伏笔吧。不喜学习、逃课、喜欢奥特曼、迷恋披头士和李小龙、读起书来就像一场灾难……就这样一位在儿童、少年、青春时期晃啊荡啊的“学渣”,一路走来,慢慢成长,终于成为了著名作家。“我们只好把好色的心束之高阁,愤愤不平地念叨。”“看完(《大藏永常》)第一页我就已经绝望了,从第二页开始几乎是哭着看完的。”“英语考试的时候,我闲得很。实在没办法,我只得靠打量那女老师走动式微微颤动的臀部来打发时间,最后竟还傻乎乎地兴奋起来。”……书中随处可见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文字,东野大叔将自黑的精神发扬到了极致。然而在东野大叔幽默的笔调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和努力。“学渣”只是表面,只是他的学生生涯中的几个细节,并不代表全部。东野大叔用自己的青春故事再一次向读者传达“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的信息。当我们看到一个“学渣”在青春的时光里晃啊荡啊的,请别轻易嘲笑,难说明天他就能来一个华丽的逆袭,犹如东野圭吾!ps.文字皆为原创,若转载或另作他用,请豆邮告知!

东野圭吾的晃荡青春

看完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和解忧杂货铺后,不禁对他们的作者产生好奇,既能写出人意料的推理,又能写温暖人心的故事,东野圭吾不同于之前看过的任何作家们。他还是个理科生,学电气专业,入汽车行业。而这与文学创作似乎都没关系。那他何时开始喜欢文学呢?东野圭吾在《我的晃荡青春》里回忆儿时,和大部分男孩一样,对怪兽和奥特曼情有独钟,对满是文字的书嗤之以鼻。直到看了他姐的一本推理小说,东野圭吾开始迷上文字,看多了后就动笔写,还给校园电影写剧本高中生的东野圭吾,除了比较喜欢推理小说外,和大部分男生并无二致,一样学业不精,一样中二热血,还偷看过女生换衣,大学混了四年直到毕业。没有天赋异禀,没有仙人指路,路拾秘籍。你都可以从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勾起校园回忆。此书的文字诙谐,时而自嘈,时而吐槽,值得一读

东野圭吾的晃荡“学渣”生活

“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非常讨厌读书。看到姐姐们读着什么世界儿童文学全集的时候,我觉得她们很蠢,认为那种东西没什么意思。”东野圭吾在《我的晃荡的青春》中如是说。那时候的东野圭吾,每天沉浸在《铁臂阿童木》和《赛文•奥特曼》的世界里,对母亲“快去读书”的敦促置若罔闻,声称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就这样,东野踏上了学渣之路,再也无法回头……终于,在母亲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伽利略传》吸引了东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感想是:科学真伟大。不可否认,当时的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以后的路,我脑中的公式是这样的:科学伟大→科学以外的学问狗屁不如→语文之类的不学也无所谓→语文就是读书→所以不读书也无所谓。”就这样,东野更加坚定了拒绝读书的立场。晃晃荡荡地度过初中,迎来中考。即便伴随着波折,大家还是各自规划着将来的道路。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学渣,面临升学,东野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当母亲开完升学指导会,才惊觉之前对儿子的学习成绩抱有相当大的误会——“原来你学习一点都不行啊”,受到不小的打击。为此,东野圭吾险些成为学徒去上职高,最后使用假哭的小伎俩搞定父母,如愿升上一所二流高中。“嘿嘿嘿,搞定啦。”“谈到考大学,我其实并没有什么美好的回忆。”从复习开始便出师不利。“从来没有认真学习过的人的悲哀之处就在于,即便想复习迎考也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不管怎样先在桌子前坐到半夜吧。想来想去,我每天的熬夜都好像只是为了吃泡面,就这样日复一日。”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东野高考落榜,注定成为一名复读生,并在复习班的选拔考试中再度落榜,似乎在不经意间养成了爱落榜的坏习惯。东野所在的复读班里大约八十人,其实准确地说是八十二人,八十名往后的名次一直都只有东野和一个姓H谷的男生两个人竞争,他们是一起逃课的伙伴。“或许是因为我上的初中高中水平都比较低,以前从没有出现过学习跟不上的情况。进入这所预备校之后,我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其实位于金字塔的底部。真是可气啊,这世上净是些优秀的人。”终于熬到大学了!“以后就是电脑的时代”这么一句话,让东野想当然地在志愿表填上了“电子工学”“电气工学”这样的专业。然而,理科的路很艰辛,要学的东西很多,而且全都晦涩难懂。“万般无奈之下得出的结论是:我不该学理科。不过如果有人问我:那文科就行吗?这也很难说。因为我的语文、英语和社会的成绩都惨不忍睹。说得直白些,就是一无是处吧。文科不行,理科也不行。就是这么回事。”然后,他决定将自己命名为“山寨理科生”。对于学渣来说最头痛的是什么——当然是如何应对那些考试不及格就拿不到学分的专业课。“稍有良知的人或许会说,去好好学习。但如果能做得到这一点,我们就不用伤脑筋了。能通过学习摆脱困境的,绝对不是山寨理科生。说实话,我们这帮人除了学习之外,所有的方法都尝试过,不惜时间、金钱和自尊。我们最大的武器,其实不用说各位也知道,就是作弊。这种十分原始的不正当行为,正是我们的救命稻草。对于企图作弊的人来说,首先抢座位很重要。青春偶像剧或小说里那种匪夷所思的作弊方法也不错,不过现实中可没那么简单。低调是最重要的。确保身处监考官的视线最难捕捉的位置,对坏学生来说是铁的法则。”就这样,东野就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之时,仍对自己的专业一无所知,并企图靠这样的考试技巧直接混到毕业,甚至开始考虑如何混进一家企业。同为学渣,绝对可以在此书中找到共鸣。如果你是学神、学霸、学仙,那欢迎来了解一下学渣的世界……那些看似晃荡的日子,一点一滴汇成最终的成功,成为懵懂青春中不可或缺的回忆。学渣如东野大神,照样成天王。所以,学渣们,请不要气馁!哪有不晃荡的青春啊!晃荡晃荡~~~(当然,该好好学习还是要好好学习的……)

我们为什么需要标配?

我们为什么需要标配?读者本东野的非虚构,感触最多的,是他那晃荡多年的生活,最大的价值是保护了他的天分。我们还没到那个程度:我们不需要太多天才,我们需要标配。我看了逻辑思维罗胖的一篇文章,他在里面愤愤地说:我们今天的教育方式,是努力把关于这个世界已知的知识,恨不得一股脑填进孩子的脑袋。如果仅仅以这个为教育目的,人在知识记忆和计算速度上连一部手机都比不上。人最大的价值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罗胖说得特别对,但很可惜,那是我们未来的“大事”。就像一家子都饿着肚子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吃饭的问题,甚至连穿衣的问题都免了。这时候讨论音乐与互联网是不是过于奢侈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天才么?我不知道东野圭吾是不是天才,我知道他写了很多书,很畅销,连续多年都是畅销的热点。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故事能入人心。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多受人欢迎的作品。他是我眼中少有的几个讲故事的大师。我们似乎更需要技工,我的时代似乎更需要标配的人,因为这样好管理,这样利于流水线。在日本走过几圈下来,它的干净,它的秩序,它的向心力,它的对人关怀的种种种种的背后,其实就是两个字:富裕。这个岛上的人,民间真的太富裕了!对天朝,我依稀乐观:过不了几年,当我们足够富裕、民间足够富裕、民间足够强大的时候,那时候,标配不再重要,全面对差异的需求就将是大势所趋。谢谢东野老师。

在东野的青春中找到自己

谁的青春完美无缺?谁不曾拥有一段”晃荡“的青春岁月。与村上的青春三部曲不同,东野笔下的青春故事更加活泼躁动,他告诉我们青春不止是爱情和冒险,那些曾经尴尬的、邪恶的、有趣的经历,都是人生中最为珍贵的回忆。相信读完此书,你会在东野的青春故事中找到自己。

青春不能被压抑

很多看似天才的人大多数是普通人,生长在普通的家庭,在普通的环境下成长,喜欢东野圭吾的书,在感叹每个他所写的精彩故事的背后便很想了解是什么造就了他这般的推理写作的天赋,看了这书以后,有些意料之外,一个坏但又不是完全坏透的孩子,父母对他的将就,给他自由的成长,成绩总是垫底,逃课、游戏、不爱读书是他的成长标签,对于未来,只要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就行,这就是个普通坏孩子的故事。但也许正是那段晃荡的青春让他的天性不被学校的死规距所压制,他的思想不被条条框框所局限,他以后写作的那些材料来源正是那段丰富多彩的经历。如他所说“东野圭吾青春时期的晃荡行为并不是孩子的理想榜样,让孩子自由发展天赋才是本书真意。”

果然是晃荡的青春

本来想看的是东野如何走上作家之路,出乎预料之外记录的是他高中和大学是怎么混过来的,还有他年轻时喜欢的电影音乐等。

不会滑雪的射箭部长不是好推理作家

看了山寨理科生的悲哀,决定买来看看,当然也有个心里准备,那就是挑出来的那篇是最精彩的,事实也是如此。如果要说说最喜欢的部分应该是校园生活吧,当然其他人未必这么想,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共鸣,读者产生了共鸣就会觉得好看。这不是一本惊天动地的自传,东野的少年时代可谓再平凡不过了,但是他的经历许许多多都影响了他之后的创作,所以他的成功是应该算幸运呢还是必然呢?我也不知道。一看到滑雪,我就想到了《鸟人计划》,“感觉自己融入了风”,这是东野自己滑雪时的感受吧,看到射箭,我想到了《放学后》中的老师,那支箭的破绽。东野是幸运的,他的天赋也许不足以让他成为滑雪选手、射箭选手、歌手等等,但是他却能够把这些经历感受融入文字塑造人物形象,在另外的世界,那就是小说中。东野即便是高产作家,其中也有不少优秀的推理小说,这般逻辑清晰的作者真的不是什么学霸,甚至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学渣,不过话说回来只要不是学霸的同学许多都会自称学渣吧。不过我觉得东野为了写推理小说,一定查阅了不少资料,甚至可以说是看过一些文献的,比如伽利略系列中有一个快速运动热金属(会变尖锐)作为凶器的案子。文末,东野成了平凡的上班族,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曾经不爱读书的自己最后会成为一个作家吧,然而万事皆有因。

一个不靠谱的大阪青年

东野圭吾是大阪人,在大阪完整地读完小学、中学、大学,然后离家,在爱知县度过短暂的工程师生涯后前往东京,从此开始在帝 都奋斗,从默默无闻到功成名就。 显然,大阪是他无法割舍的青春记忆。他的童年、他全部的学校教育、与家庭大部分的交集都发生在这里,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给他的写作提供了巨大的支撑。 所以他写了这本《我的晃荡的青春》,全面回顾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晃荡经历。 他的成长真让人大吃一惊却又感觉理所当然,因为看上去是这么不正经不主流不是好学生的做派,甚至可以用晃荡、不务正业来形容。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东野圭吾才成了今天的东野圭吾,做出了很多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让他的名字能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依然能印在书上,依然能让那时的人记住。如果照着书中所说的那些晃荡的事情去做,结果必然很糟糕。 要紧的是像东野圭吾那样自由发挥天赋、找到擅长和喜欢的领域并不懈努力持续去做。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便没有取得世俗所谓的成功,也大体不会在回顾人生时觉得后悔,不会觉得这一生庸庸碌碌。哪怕还是会有失败的可能。这或许正可以解释,东野圭吾在这本书里写到的自己的青春时代,是那么丰富、晃晃悠悠、没心没肺,又那么让人想笑出声来。 再没什么比过得有意思更棒的事情了。

晃荡的青春,不羁的成长

青春是什么模样,成长又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进行的呢?面对这样的提问,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而著名推理大师东野圭吾先生的青春往事则是万千成长故事中的一例,好玩又动人。《我的晃荡的青春》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记述了东野圭吾先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事情。24个故事,刚好与大学毕业的24岁吻合。原来,步入社会之前的东野圭吾是这个样子呀。谁会想到,电气工学专业的他居然是靠作弊才毕业的?谁又曾料想,最为小说大师的他,小时候居然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小孩?谁又能想到,风度翩翩的少年居然会为恋爱发愁?谁又了解复读的他经受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怎么说好呢?还是那个真理:之前的所有遭遇成就了现在的你,东野圭吾先生亦不例外。“憧憬中的庆应学子”一节,东野圭吾先生将身为复读生自己的那种渴望突破、力争上游的心理描画得淋漓尽致。有比较才有鉴别。当意识到同为复读生但亦实力悬殊的时候,那种无力感,从高中过来的人都懂。虽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只是写下早稻田、庆应大学的名字已经让自己感到无限高尚的时候,极力想进入梦想学府的莘莘学子,谁人不知?!是的,听上去有些掩耳盗铃,但内在的澎湃、发自心底的热切,让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了信仰。梦想虽好,信仰更强。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东野圭吾先生过去的事情,还可以窥视日本的过往,比较中日两国教育的不同理念。“剩饭制造工厂”一节,是对日本小学所谓“供应午餐”的批判。率先普及义务教育的日本,以干净务实享誉世界的日本,在其早期依旧是漏洞百出,弊端丛生。原来,发达国家的日本也走过了这样令人心酸、无奈、唏嘘的道路。那么,中国,正在将义务教育落实到位的我们,是否可以借前车之鉴,尽可能的避免这些问题呢?“那时候我们都是大师”一节,讲述的是东野圭吾先生在高中校园文化祭中拍摄电影的经历。高中生,拍电影。这在中国,得是多么宽容的学校才会有如此举动的学生啊。为了完美呈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且不论结果,单这期间对合作、协调、统筹能力的培养就已经很棒了。高中,不仅仅只是为了高考而存在。有了这些共同的经历做回忆,紧张的青春画卷才会有些许光亮。待回忆往事的时候,才会为那时的自己点赞。青春只有一次。她的模样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看到。成长,却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路会通向何方,而青春只是其中的一段。所以,珍惜青春,认真成长就好。走过青春期的我们,长着长着就长成了自己期待的模样。如是,安好。

奥特曼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讲述奥特曼那节,原来奥特曼是起源那个时候。剩饭制造工厂,说明学校提供的饭食都不怎么好,只有开家长会的时候才会有好的伙食。最重要的是知道了他是如何开始迷上推理小说的。

爱怪兽的东野君我爱(☆_☆)

东野圭吾的自传。关于怪兽和奥特曼的章节有种要全篇摘抄的冲动!期待有人写高达发展史略!!!我要说:没有二次元的人生,绝对绝对,是不完整的!!!“它的故事也十分精彩,毫无冗长拖沓,一个接一个明快地展开。看第一眼时似乎觉得它只是追求娱乐效果,但其实对破坏大自然和科学万能主义的批判态度坚定地贯串作品始终。”三分之一的2016年,一转眼就过去了。每天就晃来晃去,什么也没做。玩儿比较容易,学习比较难模仿比较容易,创新比较难怀疑比较容易,信任比较难放弃比较容易,爱比较难~嗯~我还是选比较难的吧...谁让我...还有好多力气呢♪( ´▽`)


 我的晃荡的青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