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比尔》书评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2
ISBN:9787106021139
作者:王安忆
页数:108页

不可逆转的命运

《我爱比尔》完成于1995年,这个有关一个前卫的上海女子与几个外国男人之间的发生爱情故事,在现在可以称得上是最具市场卖点的题材。阿三是一个学美术的女大学生,因为画画她爱上了年轻的美国外交官比尔,甚至为他退了学,他们在一起渡过了一段快活的时光,但是比尔却不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女孩子恋爱;于是在离开比尔后阿三开始迷恋画画和卖画,依靠灵感她一次又一次地迎合并引导着国外画商的购买趣味,直到她遇见了来中国买画的法国青年马丁;马丁摧毁了阿三对绘画的看法却给了她又一次爱情,马丁虽然爱阿三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和一个中国女人在一起生活;马丁走后,不能再画画的阿三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她只能去酒店大堂在邂逅的外国人中寻找期望;阿三游刃有余地混迹于形形色色的外国人中间并最终对爱情对和他们建立一种稳定的关系彻底绝望,于是心灰意冷的阿三在报复似地挑逗一个初来中国的年轻人时出了意外被送进了劳教所。在远郊的劳教所里,阿三开始了新的生活,机械而繁重的劳动使一切变得简单,她甚至习惯了这平静而单调的生活,直到一次人际冲突激发了她一直压抑着的欲望,阿三才知道这样的生活不应该属于她,为了不落入平凡的结局,阿三只有选择逃跑。于是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生活转折中阿三最终完成了自己-一个被无望的爱驱使着不停跋涉的女人,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爱过比尔!这是一个很绝望的故事,那种无可奈何的叙述方式如同不可逆转的命运一样,像午后毒日下行走的人,即使大汗淋漓,但仍不可避免地走下去。阿三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啊…..一切皆在不可知的命运之神掌控之中,她全力以赴去爱,但没有回报,同时还失去了“本质”的勇气。爱是没有条件的,不能指望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跟爱讲条件,伤害的只有自己。王安忆要描述的决不仅仅是“阿三”这个平面人物,还有揭示女人在爱情游戏里的荒谬感和被动感,“比尔”已经是个抽象符号,而不是她曾经爱过的具体人了;也突出了人际关系的不可调和性,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软弱的动机都可能引发人生格局的改变。

无聊一下:《我爱比尔》中从女性身份到文化迷失的象征

王安忆曾说过,《我爱比尔》这部小说完全与性、爱情是没有关系的,是写发展中国家的处境。它以阿三这个女子为代表表现其在与比尔和马丁两个外国男子的追求中因无当代文化的精神指引而逐渐走向迷失与堕落的过程的。本文依次分析此过程:比尔在和阿三第一次对话中说,“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你来告诉什么,我们看见了我们需要的东西,就足够了。”阿三回答道,“而我也只要我需要的东西。”粗浅看来,这是男女间一次挑逗的对话,男人只要男人需要的,女人只要女人想要的。但王安忆在此是要以比尔为美国之象征,阿三为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之象征,那么他们之间的对话也似预示了“南北对话”中西方是以高姿态来看待东方的,“并不需要你来告诉,看到我们需要需要的就够了。”东方,只是西方眼里的东方,东方也只能是由西方来定义的东方。特别地是,王安忆以阿三这样一个年轻女子来象征东方第三世界,并以“阿三”为名,颇具深意。在传统的眼光下,女子是柔弱、顺从和被动的象征。那么东方以此为代表,这暗示着从一开始,东方在与西方交往中就是弱势的,是由西方来规定的,似由其任意宰割的。阿三和比尔在小说中就是以这样象征性的、符号化的身份出现的,他们确实是两个文化的代表,在进行着友邦的交流。在此需要注意一个时代的大背景,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交流条件中,由于媒体宣传的迅捷和必然的放大作用,交际双方在交际之前已经从其它媒介预知了对方之形象,并在交际中是以预知的形象来检验对方是否如此。但这种形象又往往是经过过滤的,和真实有差别的。这集中体现在阿三与比尔在“贞节观”上的误读中。导致阿三悲剧的根源之一也在此,与其说她爱上了比尔,不如说她爱上了一个美国文化的符号,并在与之努力贴近中迷失自我。贞节,是一个女子最隐秘、最应珍惜的地方,不同的文化对其的态度可以触及一种文化的核心。以阿三和比尔对其的不解来象征东西方文化交际中的误读是恰当的。比尔根据自己所受的中国文化教育知道,中国女性应当极爱护自己的贞节,应该视贞操如自己的性命。故他感到崇高和恐怖,这是极可贵的,又是极抹灭人性的。但阿三不这样看,根据她所接受到的对美国人的认知,这是由于她自己的问题,没有充分挑逗比尔的能力,于是她奋不顾身地努力向西方之性观念靠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没有当代的中国文化!或者说,当代的中国文化是无根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之文化,那常常只能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代文化对他们来说只是残羹冷炙,只是西方文化粗浅的中国化。而当今的中国人却常常找不到自己,要么死守着传统,要么拼命投入西方的怀抱,没有一个缓冲的地带或者一个新的基点来支撑着我们的精神。面对多个精神世界,国人不知道要走进哪一个,要接受哪一套价值观念!而西方也是由多个不同国家组成的,也有着不同的文化。但当今是美国强盛的时代,全球化更意味着全球美国化,价值迷失的阿三只能不知所措地投入美国文化的怀抱中,当今的中国文化最似美国文化的粗浅中国化。作者以比尔这一美国人来代表西方文化,足以证明美国文化是当今西方文化之主导并能让阿三这一东方女子,东方第三世界国家之代表无可选择地盲目爱上。可她并没有亲历西方人和西方文化的精神,只能作第三手资料的复制品,那幅“阿三的梦境”就是这样的产物。“你只要你的,我只要我的”,她只根据自己的浅解来理解西方的性观念,却因只学到皮毛而严重伤害了自己。她破处时的欣喜和对自己无经验的羞涩可以看出东方想要拥抱西方的急切心态。可东西方毕竟有差异,东方毕竟不是西方,她能吸引西方只因她的异国情调,那让西方人感到不同于自己的神秘。于是西方人会说“你最特别”,“你真奇异”,而不是你最好,你真美。无可消解的差异让急切拥抱后想要同质化的渴求不得实现,这是自身给自身造成的伤害。所以,阿三和比尔从一开始就命定般地存在着误解和矛盾,“她不希望比尔将她看作一个中国女孩,可是她所以吸引比尔的,就是因为她是一个中国女孩。……她竭力想寻找出中西合流的那一点,以此来调和她的矛盾处境。”问题在于,哪一点是可以让中西合流的?她找不到,很多人也难以找到。在西方发达而东方弱势的情势下,东西方文化要合流也只有东方改变自己来迎合西方。这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也还有文化上的深层原因。文中也提及,“中国人重视的是‘道’,西方人则将‘人’放在首位。”西方文化似乎更把人当作人来看,于是成了普世价值而向全球推广,又乘着美国强盛的东方成了商业文化的全球扩散。阿三越西方,离其源初的东方之神秘越远,也就越难吸引比尔。她对西方性观念的粗浅理解造成了她对比尔的严重误读。她原以为,她在性上如此开放地对待比尔,比尔一定会爱上她而带她回家,正如东方之西化,是想跟上西方的步伐,让西方带上自己而走向发达。可是西方的性观念原本就没有要求如此沉重的负担,性和爱是时常分离开的,比尔做不到爱阿三,他后来的不知踪向也如命定般地只给阿三留下“我爱比尔”的空头念想。他们之间没有真实的共同语言和精神交流,更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极力迎合和男女间的一时嬉戏。“一点不错,她和比尔之间,真的,没有什么。”阿三只是按照对外国人的既定形象来理解比尔的,与其说她爱比尔,不如说她在不知不觉间只想找一个外国男人做男友。东方就是如此盲目地迷恋上西方,所以“走在马路上的任何一个外国人,都是比尔,又都不是比尔。”阿三在文化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彷徨也表现在她的绘画创作中。粗浅了知西方现代艺术的形象与抽象后的创作,却让自己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陌生。因为不是自己的,所以会陌生;因为是盲目复制别人的,所以没有了自我。美国评论家也说,“这些画看起来与西方画几乎无甚区别,假如将落款遮住。”除了国画和西南染制品外,难道就没有其它的中国画?阿三所创作的到底能算什么?没有中国自己的东西。问题在于,什么叫做现代中国文化?我们从哲学、文化到音乐和绘画等等思想文化的创造都几乎完全接受了西方的模式,并统统和传统斩断了联系而没有了自己的范式。文化迷失会怎么样呢?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位置。要有自我,首先得有一个他者,一个能意识到和自己不同的他者。但当自我混同在他者中,那就难以分清谁是自我,谁是他者。特别的是,这个他者还是先进的,高高在上俯视着自己的,告诉你要发展就必须像他那样走。中国文化的当代处境就是如此,传统文化美则美矣,但在社会组织和思想观念上都有很多很大的问题,我们需要借助西方的先进观念来对之洗练和批判,但何时能开出新的格局和境界就成了期待。中西文化在形式上的粗浅拼凑定然不行,就如那阵宣传画风。但现阶段的中西合流只能是中国无条件地靠近西方文化,我们需要走到西方文化的最深处,她的核心,再来反观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可如今的时代人们大多只能从美国那接受所谓的西方文化,这已是现代世俗商业文化,而丧失了对其传统的深厚贴近,这样,在已不愿做中国之后,粗浅和盲目让自己成不了美国,更成不了欧洲和西方!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之后造成了自己不知自己是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阿三在遇到比尔这一美国男孩并且两人分离后还要遇上马丁这个法国男孩而两人又分离。为什么还会有马丁?马丁出生在法国东部与德国交界的一个小城,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性的暗示。德国历来是欧洲的心脏,这代表着马丁身上流淌着深厚的欧洲文化,也即西方文化的正统血液。所以,即使马丁对西方现代艺术无甚见解,但他能够“像一个有道德的人明辨是非一样明辨艺术的真伪优劣”,因为“从米开朗基罗开始的欧洲艺术史,是他们的另一条血脉。”与骨子里继承的深厚传统相比,一个现代艺术又何足挂齿!一个拼命西化却只得到粗浅的现代西化的阿三是难以深入了解马丁的,作者于此用了精妙的比喻,“似乎,比尔是个从试管里培育出来的胚胎长成的,马丁却是一千代一万代延续下来的生命果实。而正因为马丁是这么一种自然的生物,阿三便觉着更加隔膜。”从毫无历史积淀又极度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美国那里了解到的西方文化永远只停留于西方文化的表层,于是阿三感到隔膜。他们最后的分手是必然的,马丁让阿三不能再画画,似乎在告诉她,你根本就不了解西方。一个粗浅了解当代美国文化的人是没有也难以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真正精神的。她既不了解美国,也不懂真正的欧洲。“马丁和比尔一样显得朦胧,含糊不清。好像只是两个概念,而没有形象。”阿三的两次西化都是极度失败的。一个中国人永远也无法改变他的源初身份,他难以摆脱这个既定事实而学到西方文化的真正精神。正如中国再西化也只是一个西化了的中国,而不能够成为西方,西方对自己已有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这一点的认识无不意味着希望的消解和自我毁灭的开始,因为难以找到自己的道路。前进的道路破碎之后,阿三只能任意堕落。在她的堕落过程中更可以看出阿三并不真正了解外国人和西方文化:误认同胞为外国人,受不了外国老人的唠叨,在性上的大胆让美国人吃惊,最后无知无觉地进了劳教所。她的下降也带来了自认原先形象之高贵与周身环境之不满的矛盾。假如中国文化在自我迷失之后只能和其他更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文化相混杂,那出路何在?最后,阿三想起比尔,这是对原先美国梦的眷恋和不甘心希望的破灭。结尾的处女蛋颇具深意,处女蛋是珍贵的,要藏起来,不给人看;阿三也不应无条件地投入他者的怀抱中,隐秘的要藏起来,要有自己的思考。处女蛋是新生的象征,阿三的哭泣是对悔恨往昔的反省中力求重生。中国文化也应该在欲火中重生。王安忆的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着符号化的倾向,这不免有主题先行之嫌。但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力求于此避免问题而让人物形象、鲜活。这篇小说的一个显见的不足处在于,作者在小说中没有表现出与她探讨的问题相符合的格局。用一个中篇小说的篇幅来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当代文化处境和出路问题,无论是广度和深度来说都是不够的。于是只能借助于象征的方式,在宽泛的讨论中思考问题的出路。

没有比尔什么事儿

阿三身上有许多迷失少女的影子沉迷画画中沉迷帅老外沉迷爱与被爱甚至沉迷一种受伤后的快感活在21世纪是相对幸运的——想跟谁睡都不用怕被劳改...

这个版本很有品质

小说是很多年前在杂志上看的,因为非常喜欢,所以买一本收藏.书刚拿到手,还没有看,内容想来是一样的,但是这个版本做得很有品质一定要赞一下.纸质厚实挺刮,很有感觉,全书都是彩印,配有插图,章节空格也都是用心布置的.非常有诚意的编排,确实是做来给人收藏的.

成长一定要付出代价吗

2000年读这本书,和今年重读,心情有些不同。8年以前我不能评论这本书,因为当时太过沉浸,只读到了情绪,今天再看,发现可以说点什么了。这样的故事让我想起电影《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love conquers all》,还有《Bitter moon》,故事当然是不一样,但总有些让人心痛的东西是相同的,那些曾经年轻的,清纯的,花朵一样的女孩,为什么一厢情愿的让自己慢慢凋零?爱情是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内心有着太多的自我表达,太放纵自己,太拒绝现实。这样的品质与人无益,与己则有害。成长当然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是不用这么大的代价。王安忆的立场是温情而缺乏责任的,她维护和宣泄的是爱情,是一种被曲解了,被极端个人化了的爱情,这种缺乏节制的爱情一旦被宣泄,人类本能里所具备的那种生命健康成长所必须的一种自我校正能力,必然涣散得无影无踪。我真的希望,这仅仅是一本小说。

这碗阳春面

阳春面究竟是什么样的我至今不知,以前学过一篇名叫“一碗阳春面”的作文——在这本书里,“阳春面”是一个人的代号,所以知道现实中阳春面是什么味道根本无用,书里只取其廉价之意。我对这个人印象深刻,甚至合上书关于比尔马丁都有些模糊,却记住了阳春面的开场(手势,推人等等)。先是嫉妒——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探试,探试阿三能不能跟自己做朋友——在她再在被窝里修睫毛被阿三发现之前一直是。后来阳春面认定阿三可以是自己的朋友。这个想法一直在她心里,而且为之执著无比的努力,即使后来被阿三痛打,她那个参杂各种情感的表情,以及当所有人都为阿三绝食苦劝阿三而阳春面只是阳春面只是远远躲在角落时,她一直都认为阿三可以是自己的朋友。——回过来可以再看看,“阿姐,我一定对你忠心”含了怎样的意思?阿三是“做外国人生意的”,是劳教里地位最高的,而阳春面是做苏北船工生意的,地位排行老末。仅仅是阿三戏言自己“白做”才拉近了阳春面心里阿三同自己的距离?尽管大家都看不出阿三话里的戏谑之处,但她在劳教所里的清高孤傲是显而易见的,阳春面却讨好地要和阿三做朋友,取悦阿三,招人嫌也不怕,坚定地要和阿三做朋友,尽其所能地要和阿三做朋友。阳春面好像很不识趣……因为阿三直言“不带来麻烦就行了”。有意思的是阿三与阳春面之间关于“原谅”的对话。阳春面的话傻乎乎的,没有什么技巧,甚至谈不上逻辑——但它是阳春面自己心里认定的,所以要坚持。因此阳春面歇斯底里地开骂,实在一种被逼无奈的手段,她在期待阿三有所反应。挨打的时候阿三没有还手,可以想象下,一个在社会最底层混生活的女人,居然任人拳脚相加不还手,不要以为是她觉得理亏——而是她不想!再后来阿三绝食,阳春面没有近前,但当阿三绝食结束开始打量自己的生活并为此痛苦时,阳春面是比阿三痛苦的一个。绝食结束后阳春面依然是怯怯地游走在阿三的生活外,像一种对峙,也像观望,到最后终于——阿姐,你跑吧……阿三走的那天阳春面对她笑了,很欣慰的笑,因为阳春面觉得自己被肯定了,做了贡献。阳春面很可怜。一个很木然的人,一个乍看很容易招人反感的人,甚至是一个易被忽略的人。别去探寻她的思想深度,我觉得这个人身上有真实带来的震撼。文章里没有给她多少评价,不知道王安忆在文末让她的脸在阿三梦里出现,是不是要给她做一点补偿?

狂躁过后

  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她,只是那样顺其自然的爱上了,故事也在阿三的顺其自然里发生,她做的一切都是没有目的性的,就是这样,流淌着,最后,我们会为自己曾经那斑驳,沧桑的回忆,流泪,祭奠旧的失去,新的,却不知道还有没有力气承受

回家!

阿三唤起了我最深入的一段迷失!因为遇到过阿三,为她哭过,所以我不会重复她,阿三带我回家了.如同她身中的那枚处女蛋,低头之间也许告别的是一个旧的自我!

我爱,我爱比尔。

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本科的一二年级,具体是一还是二我已经记不住了,隔了这么久的时间,有些情节我已经记不住,但是这却是我很喜欢的王安忆的一部作品,比起《小鲍庄》、《桃之夭夭》、或者人见人爱的《长恨歌》,我更喜欢这一部。我读小说的兴趣就是这样,不管它是不是作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不管在当代文坛上是否占有一席之地,我只管喜欢,或者是不喜欢。躺在宿舍的床上,一个漫长的白天,书页就翻到了尽头。等我再抬起头的时候,所有的情节已经在脑海里如同电影一样,慢慢的流动着。王安忆很喜欢写有味道的女人,她笔下的女人,不一定要多么沉鱼落雁、倾城倾国,然而都是浑身散发出妩媚气息的女子,她们有着东方的古典美,斜扫上去的灵动眉眼、小巧的鼻子和娟秀的嘴唇、无一不传递着性感的信号。这些女人外表冷清如暗自芬芳的一株百合,可是内心对爱的追求,又像熊熊烈火一样,可以燃烧一切、放弃一切、穷尽青春年华甚至是一生的时光。在我记忆里的理解中,阿三只爱比尔,那是她最纯真的一段岁月,为了来自美利坚的小伙子放弃自己的学业,只为了能够耳鬓厮磨,可是比尔最终还是离开了中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被派驻到北朝鲜或者韩国去了。阿三对比尔的爱,不完全是一种对异性的倾心,更是她骚动的心对开放的外部世界的追寻,比尔和她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她是上海小弄堂长起来的小家碧玉,比尔仿佛太平洋吹来的异国的风,带着纸醉金迷的朦胧和安逸懒散的情调,这符合了阿三内心中蠢蠢不安的向往,她想要这样的生活。艺术和爱,可以同时在这长爱情中达到高潮,那么如此,现实又有什么不可以放弃的呢。阿三的特立独行加上在这场爱中被激发出的艺术玄思,使她的画作大卖,她是需要爱情的滋润、痛苦、惆怅、欣喜、失落,来完成艺术追求的人,注定了她的艺术生命昙花一现。比尔的离开,让阿三痛苦憔悴,她已经不能再回到从前的她,她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她,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她已经不能再放弃自己身上深入肌理的那种“小布尔乔亚”情调。所以又有了后来的法国摄影师(还是画家来着,忘了),阿三再一次倾心去爱,用尽了飞蛾扑火最后的力气,但是她却知道,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再见。有句话,叫做“向死而生”,这样的爱也一样,明知离别不可避免,还是不遗余力去打开心扉。对比尔的爱有两部分——爱情,物欲。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要用“bill”(钞票)这词作为主人公名字的含义,如果小说将探究精神或者宗教对人的影响,完全可以称其为“john”。青春不再的阿三,对比尔的爱也慢慢退化成了仅仅追求物质,也就是钱。有些评论表示她的放纵都是基于对过去的怀念,然而我觉得,慢慢地阿三完全退化成了一个暗娼,没错,她就是这样,出入各种高档酒店,说着流利的英语,勾搭一个个国际友人,其中有个情节非常有趣:阿三在某酒店与一个疑似美国ABC的男人相遇,他们聊天聊到彼此的过去,后来发现此男人根本不是什么移民和华侨,他们的谈话根本用不着纯正的美式英语,只需说上海话就够,这个男人,就是男版的阿三。真相大白以后,阿三觉得很恶心,仿佛路面上的污垢与腐烂气息扑面而来,可是她吃到的苍蝇并不是这个男人本身或者这件事情,真正让她作呕的是,她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这部小说应该写于九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刮了十几年,在这种向往金钱和物欲的刺激下,阿三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女人,上海女人。如今再看,已经觉得时间久远了,大概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女孩儿了——对资本主义超级大国带着一种膜拜的心情、对美元的热爱超过了爱情本身。说到这里,我已经改变了一开始的基调,从心底愈发佩服王安忆,她不像是陈染这种只写私人化小说的女作家,更不是党的宏大叙述的举旗手,她永远通过小人物的生活,写出时代浪潮对人的冲击,她们或者他们从小小弄堂成长起来,她们他们在时代变迁中做着自己的人生选择,主观也显得无奈。他们就是你身边的他,她们就是你自己。到了结尾,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她的小说。到底是什么东西契合了我内心的节拍,我也不懂,那么,还是让我再慢慢想想吧。

阿三爱比尔

阿三阿三,我很疼阿三。比尔问,这段时间你都在做些什么呀。阿三背着身说,在想一件事。比尔问什么事。“我爱比尔”阿三想到一个游戏,大家聚会前带一张纸条,上写三个条件的,人物,时间或者地点,在做什么。然后三个条件切开。大家的胡乱加一起,组合成新的句子。读到了一个句子“比尔,在一个富有诗情的夜晚,向阿三求爱”。

他究竟爱她的什么呢?

贞节,是一个女子最隐秘、最应珍惜的地方,不同的文化对其的态度可以触及一种文化的核心。以阿三和比尔对其的不解来象征东西方文化交际中的误读是恰当的。比尔根据自己所受的中国文化教育知道,中国女性应当极爱护自己的贞节,应该视贞操如自己的性命。故他感到崇高和恐怖,这是极可贵的,又是极抹灭人性的。但阿三不这样看,根据她所接受到的对美国人的认知,这是由于她自己的问题,没有充分挑逗比尔的能力,于是她奋不顾身地努力向西方之性观念靠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    没有当代的中国文化!或者说,当代的中国文化是无根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之文化,那常常只能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代文化对他们来说只是残羹冷炙,只是西方文化粗浅的中国化。而当今的中国人却常常找不到自己,要么死守着传统,要么拼命投入西方的怀抱,没有一个缓冲的地带或者一个新的基点来支撑着我们的精神。面对多个精神世界,国人不知道要走进哪一个,要接受哪一套价值观念!而西方也是由多个不同国家组成的,也有着不同的文化。但当今是美国强盛的时代,全球化更意味着全球美国化,价值迷失的阿三只能不知所措地投入美国文化的怀抱中,当今的中国文化最似美国文化的粗浅中国化。作者以比尔这一美国人来代表西方文化,足以证明美国文化是当今西方文化之主导并能让阿三这一东方女子,东方第三世界国家之代表无可选择地盲目爱上。阿三和比尔在小说中就是以这样象征性的、符号化的身份出现的,他们确实是两个文化的代表,在进行着友邦的交流。在此需要注意一个时代的大背景,在全球化的跨文化交流条件中,由于媒体宣传的迅捷和必然的放大作用,交际双方在交际之前已经从其它媒介预知了对方之形象,并在交际中是以预知的形象来检验对方是否如此。但这种形象又往往是经过过滤的,和真实有差别的。这集中体现在阿三与比尔在“贞节观”上的误读中。导致阿三悲剧的根源之一也在此,与其说她爱上了比尔,不如说她爱上了一个美国文化的符号,并在与之努力贴近中迷失自我。

阿三的美国梦

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孩子的爱情里掺杂了太多的物欲 我们都说因为爱上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 不是因为爱上这里想留在这里 所以要找一个渠道 最方便的当然就是结婚 曾经看过一本王安忆自己的回忆录 里面描述了她在监狱做记录的一段生活 所以对于阿三在狱中生活的描写很细致入微 人物或因度日如年焦躁 或因充实忙碌而欣喜 女囚徒矛盾的心态拿捏得很到位 读到这里也不禁想起最近的课题有写到在跨文化里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想到比尔的那句“我们国家的官员,是不允许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女孩子在一起的”总让人对生活 对爱情感到深深的迷茫 还有一个让我不解的就是在卷尾 阿三握着那个晶莹的处女蛋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这一段的寓意 不是很明白 如果有机会再读 我希望那个时候的自己能有足够的阅历 明白了解

阿三的世界

其实阿三是一个很简单的女孩,她想要的不只是爱情,还有爱情的气氛。阿三对比尔的爱或许只是虚构出来的,就像她的那副画作“阿三的梦境”——一个没有面目的女人,海藻般的头发遮住她的眉眼,裸体的一身,却在阴部处开出一朵娇艳的花。她整个人是处于朦胧状态,出于对爱的尝试,她做得很勇敢,愿意将自己贡献出去。她对比尔持着偏执的爱,正因为比尔的出现符合她的想象,跟比尔在一起是戏剧化的,而这一切经由比尔都实现了。比尔消失了之后,她表现出的一副漠然劲,让她自己也不能明了是否曾经爱过比尔。但她曾经赤裸着身子对着比尔说:“我爱比尔”,她这样问,无非也是对爱的不确定,无非也是想比尔给她相对应的回答“我爱阿三”。可是比尔的回答击中了现实的所在,“我们国家的外交官不允许跟共产主义国家的女孩子谈恋爱”。这句话,让阿三即使失去了比尔之后,仍有一种壮烈牺牲的感觉,这也符合戏剧化的要求。总的来讲,阿三这个学画画的女孩,其实是怀着最原始的心去爱比尔的。对于她来讲,比尔是初恋,她用的是很热诚的力量却又模糊的情绪去爱比尔的。

类似我爱赛斯科恩

准确来说不是一张一张纸将它看完的。《和清歌喝下午茶》配上清歌的声音奠定了它最初在脑袋里的形成,有点像隔夜茶,凉凉的,涩涩的,针尖大的茶叶片儿。时间是每个星期天下午2:00到4:00,5:45左右就要去学校上自习。在那时的思维力看来阿三的想法是那种绝对女主角式的矫揉造作,而对于比尔和马丁,我也的的确确喜欢的是那个法国人。貌似书里面的人总是轻易的博得我们的同情,好的,坏的,不负责任的,以及有所苦衷的。你的故事在他人看来是经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当然也可以是谈资。他们可以轻描淡写的给你些建议。生活在于你是种灾难,而对于他们不过是茶前饭后的那句“她这样真是可惜了”而已。谈不上嘲笑,不比关切来的少。话说回来,书里面有一段写阿三和马丁的爱情,自己是很喜欢的,所以强烈推荐一下。就像看美剧,每一集里总是从希望到坎坷,再由磨难过度到灿烂,喜欢早餐时的厨房,彼此打声招呼:hey, morning! 类似精神生活的消遣。By the way,最近很迷Seth Coen,一个喜欢summer的男生,住在orange county.

绝望

我看不到阿三的出路。即便是越狱又有什么用处呢?她逃不出的是自己的宿命自己的内心. 从遇到比尔那一刻起她的命运就被画定了。 生活是多么让人迷茫的事情啊......

伤害自己的爱

太早看的这个故事,初一,13岁。当时登在小说连载上,不认识王安忆是谁,只觉得故事好玩,寒假里拿起来就放不下了。其实当时可能并不能理解阿三的感情和比尔的薄情,但是故事却被深深地记住。很多年以后才后悔小时候不应该乱看书,很多事情在懵懂的时候就已经被注定了。现在才明白,阿三虽然伤害着自己,却是在用尽最后的力气去爱。


 我爱比尔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