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太现代了!中国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
ISBN:9787300056890
作者:河清
页数:380页

作者简介

本书首先阐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五个特征;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进步论,“新”之崇拜,非主题化倾向(现代艺术)。而“后现代”现象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
作者揭示西方“后现代”现象与中国文化有某种共通,进而强调中国文化并非“落后”,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西方文化有实质差异的文化。中西文化不是“差距”的关系,而是“差异”的关系。
作者认为近现代中国全面接受西方现代性文化,先验否定自己的文化,已到了“太现代”地步。因此介扬一种“文化的民族主义”,是当今中国的当务之急。


 现代,太现代了!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刚看了序。我喜欢看批判性的东西,但不喜欢那些如被批判的事物一样武断的热血的批判。不知道此书如何。想起昨天去的南铜锣巷,老北京胡同的骨架,却一路都是Bar,奶酪店,小玩意店(有点后现代风格的?),传统的建筑风格,浓郁的小资情调。在一家卖北京主食店买糖耳朵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怎么跟一北京大爷搭上话。。。大爷有些澎湃的问,这儿怎么就老北京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答,其中一个说有这些北京小吃。。。。大爷说,这算什么小吃,这是主食店。。。大爷最后是一通否定的跨上自行车走的我不知道来这的外国人是什么感受,但我们几个还是挺兴奋的,因为不同于平时生活的氛围,所以这里作为旅游点来说是成功的,以“奇”吸引像我们这样的中国人。可如果说是为找寻老北京,那就很不伦不类了。空有老北京胡同的外衣,抛弃了所有原本的内容。可以想象,这些酒吧最初大概是为了迎合外国游客的,也正好吸引了向往这种情调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虽然明白,纯粹传统的东西很难存活,通过这种形式保住这些老已经不易。但我总感觉得这里面透露着不自信,中国在很多场合下都表现出的那种不自信。。。上面说的其实是个很大的话题,可以延伸很多,比如中国的姿态,比如具体到如何延续传统,只是我没本事像河清一样写本书来讨论,只能随便感想一下。
  •     韩寒评价磁悬浮,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很多官员其实是很土的,他们觉得自己的办公楼晚上用灯打着,造的跟罗马似的很新潮。同样,磁悬浮不用轮子,看着很牛。就和他们自己年年会被评选到的一样,两字,先进。”这就是河清此书的主题:太现代化的中国有多土?《读书》刊载过一篇文章,作者问一位来到北京的西方人类学者,对北京印象如何。学者摇头,评价道:“高楼大厦掩盖着的黄泥土房子。”冯象在一篇文章里也提起过,他问一位德国朋友对北京建筑规划的看法。冯象没有给出“外国友人”(这个词多么地土、多么地CCTV)的回答,只是简单地说:“他是一位老派绅士,转换话题如同谈论天气一样恰到好处。”接下来就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了。06年春节,遇到在北京工作、回合肥省亲的一位加拿大城市规划设计师,我磕磕绊绊和他聊了几句,他忽然说道:“beijing sucks.”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认为?他说北京的城市规划一塌糊涂,而且已经无可救药:“Beijing is done!”这和我02年对北京的观感没什么两样。他的看法也和我的没什么两样,但是从一个既是专业人员、又是西方人的口中听到,让人心中不是滋味。我真喜欢北京这个城市。但是我对北京的外貌也很无可奈何。其实这也不完全怪北京。但是,自从一个进了北京的湖南农村人把北京给拆没了之后,高楼大厦的北京,完全可以作为中国人想象现代化的一个样板:新。新的一切就是好的,不管有多丑。甚至,想象着现代化的现代化零余者中国人,现在已经只能看到新旧,而不能分辨美丑,也无法判断善恶,甚至连如今显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在这些零余者面前也苍白失力:亏本赚吆喝的上海磁悬浮,就是最好的例子。刘亚洲在一次演讲中谈起他到禹作敏的大邱庄参观后的感受:“整个大邱庄只有两样东西最醒目。一个是仿造的天安门城楼,一个是金字题匾的‘香港街’。这就是一个农民想象中的现代化。”(大意)香港街,现在或许换成了巴黎,纽约,巴塞罗那,托斯卡纳,普罗旺斯,然而生活在别处、在别人的家乡寻找乡愁的冲动和愚蠢,却丝毫未变。时尚杂志在渲染什么?那些新建的楼盘叫做什么名字?韩松说那些把自己打扮成二等东京人的上海人(注意这不是全称肯定判断,而是特指那些“把自己打扮成二等东京人”,不是全部上海人。如果有人要揪我的小辫子,那他一定属于把自己打扮成二等东京人的那一小撮)靠省吃俭用建起了阳具般的东方明珠,这就是中国雄起的象征,是整个中国的“香港街”。非但如此,我们还要更加“推陈出新”:“第一条磁悬浮开通的时候,上海人民那个高兴啊。虽然现在眼看这个项目是不是得500年才能收回成本。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城市的名片,雌悬浮。可一张就够了,偏不,要两张,有了雌悬浮怎能没雄悬浮,这样可以组成雌雄双煞悬浮。有些外国人的东西,自以为很先进,连人家外国人都用不起,觉得咱们有了所有外国人都会叹服,其实人家在背地里笑你傻。在很多方面,我们玩的都是别人玩剩下,但还不满足,我们还要去玩别人不要玩的。 ”(韩寒《上海的磁悬浮》)我们就这样生活在现代化的零余者创造出的垃圾堆里,久闻不觉其臭,而一个旅居法国的中国学者,终于在看见现代化发源地的景色之后,向着已经处在最危急时刻的同胞发出了吼声,而他的同胞继续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现代化想象之中:天安门,香港街。
  •     以一种理性观点看待当代艺术前面几日看过原研哉的《设计的设计》,他在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精美纹样作用于所有武力强盛,形成威胁的大国周围。以高度训练有素的人类之手经海量时间获得的骇人成果均蕴含着权威。但现代乃是个体从威权中解放,能够自由实现自己生活方式的社会,自我觉醒是开始发现理性和简约价值的原动力。河清老师在《灾难性的普利兹克奖》一文中却说道:除了地平线或海平线,直线在自然中几乎不存在。直线更多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显现,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热烈赞美直线。所以,直线以及直线对自然的切割,也代表了人类的虚妄,一种“反自然”的人类标记。人类具有装饰本能!前者认为人的本性是简约,因为复杂的装饰通常属于强权,强权是对人的压迫。后者认为人的本性是装饰,因为从原始人起就会在工具上绘制装饰花纹。初看到这两种对立的观点,着实茫然,两者都有道理。中国人讲究和,如此,我不认为简约和装饰是对立的。简约并非没有设计,他突出的是材质和整体观;装饰并非过于繁复,它增添了细节和对工艺的敬佩。其实都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因为前者的简约不失装饰,后者的装饰并非繁复不堪。艺术没有对错,没有高低,常常是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老师说的有理有据,也很让人信服,但是其中某些观点,我认为过于偏激。这篇文章批判了楞形-硬边-非装饰建筑,说这些当代建筑是纯粹的铁盒子,没有艺术性质。那么问题来了,这种铁盒子是艺术吗?老师说不,因为“美国本来是文化的沙漠,艺术的沙漠”。我并不赞同,中国人民和希腊人民在历史中创造的是美和艺术,包豪斯不仅是建筑美学还是文化传承,在魏玛的那群人创造的。中国人曾经影响亚洲的中华文明是文化与艺术,那么在当代社会美国人创造的楞形-硬边-非装饰建筑为什么就不是呢?当代艺术为什么就不是艺术了呢?艺术并非要传承,也并非需要历史积淀,现在创造的也是艺术。美国并不是文化的沙漠,也不是艺术的沙漠,他是一种融合的文化,这种文化带来的平等和自由下的艺术是包容性的。普利兹克奖它倾向的就是符合美国标准的建筑,这么一种老师所说的“楞形-硬边-非装饰”建筑,它代表美国的审美,至于它是如何成为世界标准则是另一个问题了。关于主流艺术的问题。老师说:“这些‘现代’‘当代’‘国际’的名词,背后都躲着美国。美国正是通过这三个冠冕堂皇的名词,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文化霸权,操控了世界‘艺术’和‘建筑’的主导权”。这几句话虽然偏激,但并非没有道理,也许改成“是因为他有着至高无上的霸权,才有了操纵世界‘艺术’和‘建筑’的主导权”更为妥当。历史告诉我们,成王败寇。美国的综合国力让它有话语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不是现代的、 普世的,但他的综合国力让他有文化输出的能力,让人们相信这是现代的、 普世的。这就是问题所在。大裤衩到底美在哪?对不起我不知道!一个畸形僵硬不说,还带有某种色情意味的美式建筑为什么受到国际和政府官员的推崇,普通民众也穿上皇帝的新衣,一味说好?央视大楼问题真真切切表达了社会状况,思想状况。中国像一个迷路的一样,面目全非、迷迷茫茫。说起城市,在你脑海会形成什么样的景象?必定是由这些楞形-硬边-非装饰建筑构成的建筑群,熙熙攘攘的行人,穿梭不止的车流。这是我们受到的教育,获得的认知,城市本该如此。可是回到唐宋,问你京城,你想起来的清明上河图,车水马龙,人头攒动。那时是中国的文化输出,影响了日本和高丽,现在呢,是美国的文化输出,影响了全世界。社会的发展必然是向城市化转变的,因为它代表着高效率,那就离不开这些铁盒子。当代美国文化向世界输出和中国强盛时向亚洲各国的文化输出是一样的性质。美国的文化是城市文化,王澍的获奖代表着美国认可中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上的表现(对美国文化的表现),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同时为什么是王澍呢?因为美国人认为他的建筑是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即使我们并不是这样认为,说明了美国文化的包容性,本来就是一个混血民族,它的文化来自五湖四海也输出到五湖四海。美国做着它的输出者,可能是无关己事,乐看其成;也可能是蓄意输出,霸权主义。在《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一书中,就有描写道美国在二战以后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在绘画、音乐、小说、电影等各个文化艺术领域,向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发起了全面的进攻,宣扬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取消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行为表演也可以是艺术,墙上写一句话、语言概念也是艺术。绘画、戏剧、舞蹈之间完全是打乱了,这是所谓的总体艺术,就是“total art”。我们似乎都认同了,可见美国文化输入之强势。在这种环境下,中国既要保持悠久独特的文化传统,又不能不关注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抵挡不住美国的文化输入又脱离不了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一个光怪陆离、奇形怪状的社会和混乱不堪的意识形态文化问题就这样摆在人们的面前。有时我在想,如果我们具有自己独立的物理学,化学,则以此为基础的科技、工业等等也将独自发展,那我们将会生产各种适合给我国国情的日用器械、药品、工艺品、建筑了,我们的现代化就不是朝着铁盒子方向演变了。如果留声机,随身听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么它肯定是适应中国古典乐器的,那么中国古典的音乐会成为主流,琵琶,筝,箫,笛子等“老古董”会凌驾于钢琴,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之上了。想象只是想象,改变不了现实,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上注定要经受这种考验。我认同当代艺术是一种艺术,而且这种艺术有自己的特色与文化底蕴,我们可以认同学习和继承,把它当做我们的蜜糖。但是也需要认识到这种文化的缺陷,而不是盲目跟随,切记不要做文化自卑者,也不做西方文化中心论者,不然你吃的只是裹着蜜糖的砒霜。关于自豪感,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只有自身没有值得夸耀的东西的人才会紧抓住和100万个其他人一样的特性来说个不停。并非不能有民族自豪感,只是你能先整理好自己么,看到一些人张口就是“你TM还是中国人么”真是觉得可悲。 不说不说,不然又要被喷~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呵呵,读你的评论真是顺溜~,可比读这本书舒服多了。
  •     不知道你读过林语堂的书没有。我是做林语堂研究的,现在最常思考的问题就是西化与现代化的问题,由于专业关系,还得加上一“化”,那就是“基督教化”。林这样一个生在基督教家庭,从小受西方教育的人,到后来却那样积极地对外弘扬中国文化。这说明了什么?想通过他一个人,来看近代中国西化、现代、基督教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唉,可惜思路总不贯通啊。我看了好几个你的发言,觉得有些观点跟我一致。
  •     绝对是零星,总之一句话,阴谋,全是yinmao,美国中央情报局活的可真累啊。
  •     赞同,最近不是镇江有个"蛋黄"着火灾了么,那个难看啊已经成为耻辱了,现在国家首都又有个大"银蛋",或者"大屎蛋",不管什么蛋吧,这个穿裤叉儿的大屁股,怎么就那么难看,还花了约27亿RMB,呜呼哀哉~~~~~~~~~~~~~~~~为了什么呢,谁的错你我都明白~~
  •     你好!个人认为近代的现代化是被几个集团决定的,怀疑是当年殖民政府的组织。。试想他们控制海上及殖民地三百多年,不可能没有长期计划及殖民后的和平模式。所以你说的三化是一套计划里的三个部分。同化其他民族、决定规则及标准应该是目的。许多人是在亚洲对西方大有好感,到了那里才觉得不喜欢,变得更爱国。
    林先生我有他一两本书吧,请让我读一下才敢与你讨论。
  •     老吕,我仰慕你
  •     培养一个贵族都要三代的时间,培养城市品性更不止这些时间。
    有时间嚷嚷,不如多做点实事的好。
  •     有空说说看吧
  •     真写得不错,可以美术扫盲下
  •     没有一步到位的
    慢慢来吧
    品味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
  •        尚有一些问题存疑:如何看待十九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艺术,歌德、席勒、华兹华斯皆以先锋姿态出现,雪莱、济慈当时也都因反传统的表达遭受不公的评价。如何理解这些先锋派与波德莱尔后的先锋派之间的关系?
    在音乐上浪漫派是在古典派架构上进行取舍的,相对来说重主题而轻结构,是反叛而非摧毁。
    文学亦如此。读过施莱格尔等人的理论就能知道,面对那个整合了哲学/文学/科学的古典架构,他们无法拿出一个破坏性的方案,态度唯有抗拒而已。
    在柏格森和亨利·詹姆斯们诞生之前,这种抗拒只能依赖读者、依赖“真诚”、依赖(既有)思维的“断片”化而非整合化。他们只是在扳动天平而不是另创造一个什么东西。比如说梅里美写卡门、写唐璜,弥尔顿写撒旦,他们是不敢违背古典主义的大秩序的。即使拜伦能嘲讽的也只是现世。很多时候,他们敢于写下那些故事也是基于社会环境允许的。
    但到了波德莱尔……啊哈,撒旦主义出现了。(摆脱了雨果那种先知调子的)底层精神,拟物和奇喻被反复用在人身上,痛苦不只是痛苦而且是享乐,他提到上帝的时候似乎只与力量有关。应该说这种强烈的个人意志本身是浪漫主义发展出来的,但这种被颠倒和重设的秩序是绝对独创性的。
    应该记住波德莱尔那句非常前瞻性的名言:诗歌写作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但这种投资回报甚晚。他预先就明白自己的读者群会缓慢而持续地增长,这与浪漫主义那种迫不及待抓紧当下的姿态相去甚远。因为波德莱尔是一个非常清楚和在乎自己历史作用的诗人,这一点与浪漫主义者大不一样。浪漫派可以说是艺术上为了孕育现代主义所走的一段歧路,只是在传统美感上孕育出的(不自觉的)狂飙突进,而现代主义是一颗使古典主义构架“超限”和失效的炸弹。
    它的广泛、充分、深思熟虑,它被遗忘了的深邃的思想源头(希腊精神,诺斯替教派,印度和中国哲学),还有它本质上的破坏性,都不是浪漫主义先锋所能够比拟的。
    推荐本雅明那本《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给你。
  •     投错票了。。。
  •     我的家乡在北京……
  •     如果你的水平不是太高的话,好好看看这本书,我想应该都会有很大的收益。
  •     我就记住了“花拉夫斯基”
  •     肯定不会介意。不会是Aires吧?瞎猜的啊
  •     07
  •     基本算一本西方当代思想简史+艺术简史
  •     标题不如改成:天安门,香港街。
  •     浪费钱了
  •     大谢!
  •     中国人动不动就会有一种极端思维方式,或者叫鱼与熊掌思维模式,通俗的说,就是“欲练此功 必先自宫”,但真的是这样吗?老婆和老娘同时掉到水里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欲练此功 必先自宫
    即使自宫 未必成功
  •     呵呵···典型的怀念贵族症··你应该去英国····在英国眼里,美国也是最现代化的土包子····土又怎么了
  •     新旧交相辉映其实更牛B!!!!可是当初湖南泥腿子进城时也不知是身为草寇畏惧京城的皇家气息还是强迫症心理变态:"北京,开封的旧房子我看了就不舒服,最好全改成新房子",完整保留旧城而另建新城的梁陈方案搁浅了,造成如今这么个交通拥挤,人口爆炸,环境恶化,不伦不类的"新"北京!!!!!!!!!
  •     竟然还有沙发可以坐。
    城市之丑,比不上国家风气之丑。
  •     1。今天中国最需要启蒙的不是百姓大众,而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主义蒙昧极深极固,启之并非易事。一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本是一个国家的脑袋。如今中国知识分子正患着狂热的现代病,脑袋得起病来,国之岌岌可危,自不待言。2。这书本身的问题也很大。
  •     我深深仰慕的一位大叔就曾经对北京悠然神往:“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啊!天津就应当发展、发展、再发展。”
      
      
      
      ——我恶毒地在心里骂了一句:农民!
      
      
      
      (农民伯伯原谅我吧!呵呵)
  •     在这个国度里,我们连自由嚷嚷的份都没有,还说什么"有时间嚷嚷,不如多做点实事的好"!!!
  •     我把你写的这段还有最先的那段分享给了一个刚工作不久也挣扎于不理想环境中的朋友,希望你不要介意
  •        读完黄河清《现代,太现代了!中国》,这书名用词之扼要而情感之复杂语气之转折迭荡也够叹为观止了。但无论如何是比原来叫作《现代与后现代》合适得多。原名怎么听都像一部体系宏大结构复杂的大部头学术著作,而这本书更像是一通因情绪激动而逻辑混乱的自辨之辞。作者也说了,那是九零年躺在巴黎"协和"学生公寓里辗转几宿不寐要诉予国人听的话。学生气重了些,多少让我想起许知远那本《这一代的中国人意识》里的口吻。
       学生气重,就是意气用事的结论多,逻辑缜密的推理少,洋人死人转述的话多,融会贯通自己的话少。若果真如结语中作者嘲人也自嘲地说法,是为照顾国人非洋话不听的劲头,才忍痛"借洋人口"说自己话的,那也忒难为他,如此费心要在他人的意志中体现自我的在场,还真够后现代主义的。
       拉回来,但讲此书内容,现代主义文化艺术那部分写得还是明白晓畅值得一读的。引文的内容应该说颇有特色,引文的整合处理也很下功力。用一章的篇幅分析波丘尼的《城市在上升》,以此切入对现代性的分析,这样的下笔真是漂亮,结构顿觉脱俗。一些分析结论也不落窠臼,如先锋派和启蒙运动、波德莱尔、苏俄政权的关系,是我以前没读到过的(但愿不是因为孤陋寡闻)。
       但是后现代那部分就拙劣得多,大段大段引文,外加一组一组剪切而来的短语,引号频率陡增,连豆号也难忘其项背!可是内容却不因为洋人的频频亮相而深刻精彩多少。尤其不能忍受的是引文内容重叠交错,缺乏逻辑上的推衍发展;对于意见相左的观念,作者既不能驳一方之谬,又不能明白而深刻地剖析其矛盾原因,从而找出更确当的意见,因此只是杂乱地留下一堆莫名其妙的问题,让读者不知所措。
       大概洋人对现代性研究的成果颇丰,意见也趋于统一;而后现代时日尚短,未待深纠,况且身在此山中,也难说出个所以然来。作者以行文的明晰与混沌揭示了洋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程度。
       此外,黄老师对洋人名字的翻译也实在太过自由。且不论把列维-斯特劳斯唤作莱维-斯特劳斯这样的小问题,他译利奥塔时,前后混用里奥尔塔和利奥塔就有点过分了吧。
      
       当然,这本书确实是帮我理清了一些问题的。什么是现代明确了很多。什么是后现代倒也不比以前混顿。
       尚有一些问题存疑:如何看待十九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艺术,歌德、席勒、华兹华斯皆以先锋姿态出现,雪莱、济慈当时也都因反传统的表达遭受不公的评价。如何理解这些先锋派与波德莱尔后的先锋派之间的关系?
       如何认识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时间上的多变性和空间上的多元化?多元能否成为后现代之属性?
       现代主义艺术是反主题,还是坚持主题的单纯化深入化?
       若主题可取消,何谓艺术?这个关于艺术本体的问题黄老师始终避而不谈。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回归主题,还是张扬主题的客体性和多元化?
       语言学的转向与后现代的关系是我极有兴趣的问题书中却只字不提,作者如何向德里达先生交待?
      
  •     就是这么回事~
    不光北京,去各地旅游,城市都一个样,傻样
  •     这本书的问题在于没有说到点子上。可能关于这个主题也不允许作者深入。审查和自我审查是不由自主的。
  •     写的好,非常喜欢这本书。欲练此功 必先自宫,总结的挺形象的
  •     左,于我我都懒得从理论上去批判自由,民主这几个粗陋的概念了,很没有挑战性。此书以一种虔诚的二道贩子的书写姿态真正切中了当代中国人思维里的一些难题。还是很不错的。
  •     扯淡,太扯淡了!河清
  •     想念N
  •     幻想吧
  •     尖锐,可惜已绝版。
  •     SB
  •     all norms, values, tat's society
  •     忽略作者的若干具有相当时效性的观点来看,这是本不错的科普书。
  •     像毛爷爷一样有新思想的机关干部太少啦~
  •       韩寒评价磁悬浮,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很多官员其实是很土的,他们觉得自己的办公楼晚上用灯打着,造的跟罗马似的很新潮。同样,磁悬浮不用轮子,看着很牛。就和他们自己年年会被评选到的一样,两字,先进。”
      这就是河清此书的主题:太现代化的中国有多土?
      《读书》刊载过一篇文章,作者问一位来到北京的西方人类学者,对北京印象如何。学者摇头,评价道:“高楼大厦掩盖着的黄泥土房子。”
      冯象在一篇文章里也提起过,他问一位德国朋友对北京建筑规划的看法。冯象没有给出“外国友人”(这个词多么地土、多么地CCTV)的回答,只是简单地说:“他是一位老派绅士,转换话题如同谈论天气一样恰到好处。”
      接下来就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了。06年春节,遇到在北京工作、回合肥省亲的一位加拿大城市规划设计师,我磕磕绊绊和他聊了几句,他忽然说道:“beijing sucks.”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认为?他说北京的城市规划一塌糊涂,而且已经无可救药:“Beijing is done!”
      这和我02年对北京的观感没什么两样。他的看法也和我的没什么两样,但是从一个既是专业人员、又是西方人的口中听到,让人心中不是滋味。
      我真喜欢北京这个城市。但是我对北京的外貌也很无可奈何。
      其实这也不完全怪北京。但是,自从一个进了北京的湖南农村人把北京给拆没了之后,高楼大厦的北京,完全可以作为中国人想象现代化的一个样板:新。
      新的一切就是好的,不管有多丑。甚至,想象着现代化的现代化零余者中国人,现在已经只能看到新旧,而不能分辨美丑,也无法判断善恶,甚至连如今显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在这些零余者面前也苍白失力:亏本赚吆喝的上海磁悬浮,就是最好的例子。
      刘亚洲在一次演讲中谈起他到禹作敏的大邱庄参观后的感受:“整个大邱庄只有两样东西最醒目。一个是仿造的天安门城楼,一个是金字题匾的‘香港街’。这就是一个农民想象中的现代化。”(大意)香港街,现在或许换成了巴黎,纽约,巴塞罗那,托斯卡纳,普罗旺斯,然而生活在别处、在别人的家乡寻找乡愁的冲动和愚蠢,却丝毫未变。时尚杂志在渲染什么?那些新建的楼盘叫做什么名字?韩松说那些把自己打扮成二等东京人的上海人(注意这不是全称肯定判断,而是特指那些“把自己打扮成二等东京人”,不是全部上海人。如果有人要揪我的小辫子,那他一定属于把自己打扮成二等东京人的那一小撮)靠省吃俭用建起了阳具般的东方明珠,这就是中国雄起的象征,是整个中国的“香港街”。
      非但如此,我们还要更加“推陈出新”:“第一条磁悬浮开通的时候,上海人民那个高兴啊。虽然现在眼看这个项目是不是得500年才能收回成本。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城市的名片,雌悬浮。可一张就够了,偏不,要两张,有了雌悬浮怎能没雄悬浮,这样可以组成雌雄双煞悬浮。有些外国人的东西,自以为很先进,连人家外国人都用不起,觉得咱们有了所有外国人都会叹服,其实人家在背地里笑你傻。在很多方面,我们玩的都是别人玩剩下,但还不满足,我们还要去玩别人不要玩的。 ”(韩寒《上海的磁悬浮》)
      我们就这样生活在现代化的零余者创造出的垃圾堆里,久闻不觉其臭,而一个旅居法国的中国学者,终于在看见现代化发源地的景色之后,向着已经处在最危急时刻的同胞发出了吼声,而他的同胞继续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现代化想象之中:
      天安门,香港街。
      
      
  •     在北京活了19年了 却越来越不认识北京...
  •     你错了,否定对新玩意儿的极度渴望不代表怀念贵族或者过去的旧物件。我特地避开了北京城墙四合院、《最后的贵族》、“保存传统”之类的陈词滥调,结果还是有人误会了。问题是,当代许多肉食者,除了新旧,对一件事、一个东西就再也没有其他任何判断标准,这样对么?土只是个方便说法的形象说法,因为我是用韩寒的文章引题,而韩寒用了“土”这个词。
    中国人动不动就会有一种极端思维方式,或者叫鱼与熊掌思维模式,通俗的说,就是“欲练此功 必先自宫”,但真的是这样吗?老婆和老娘同时掉到水里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你最好还是看看这本书吧,写得真的不错。
  •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自己相信我们是君子之交,那可不能连这点信任都没有。你应该也能看出来,我也算有些社会经历了,对你说的那些话我并不是经常对别人说,所以我相信你会好好看的。
    我也有些以前并不成熟的时候“积攒”下来的朋友,只要两个月不联系就埋怨我,也有现在偶尔在不同场合认识的人,聊两句就要qq,我每次都说,我没有qq。他们瞪大眼不信,我一开始还很奇怪,qq算什么玩意,没有就没有呗?后来明白了,这些“热如火”的交情就是这样的,而我想要的只是“淡如水”。即便十年没联系,即便写出的信没回音,也清楚的信任对方。这多好啊,哈哈。
    所以别再说自己懒了,我更希望你能多多在意自己周围的世界,那才是迫切的。我能感觉到你现在还处于“海绵”阶段,对很多思想意识上的东西都很会吸收,这时候很关键,我只想做其中之一而已。上次你在日记中提起,想到了我说的话,我感觉很好,其实就应该像这样,这也是谈话的好效果啊。你只需要知道,在你需要我解释什么的时候,我都会应答,就行了。
  •     老吕人那么淫荡,写文章却这么正点。
  •       刚看了序。我喜欢看批判性的东西,但不喜欢那些如被批判的事物一样武断的热血的批判。不知道此书如何。
      
      
      想起昨天去的南铜锣巷,老北京胡同的骨架,却一路都是Bar,奶酪店,小玩意店(有点后现代风格的?),传统的建筑风格,浓郁的小资情调。
      
      在一家卖北京主食店买糖耳朵的时候,不知道他们怎么跟一北京大爷搭上话。。。大爷有些澎湃的问,这儿怎么就老北京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答,其中一个说有这些北京小吃。。。。大爷说,这算什么小吃,这是主食店。。。大爷最后是一通否定的跨上自行车走的
      
      我不知道来这的外国人是什么感受,但我们几个还是挺兴奋的,因为不同于平时生活的氛围,所以这里作为旅游点来说是成功的,以“奇”吸引像我们这样的中国人。
      
      可如果说是为找寻老北京,那就很不伦不类了。空有老北京胡同的外衣,抛弃了所有原本的内容。可以想象,这些酒吧最初大概是为了迎合外国游客的,也正好吸引了向往这种情调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虽然明白,纯粹传统的东西很难存活,通过这种形式保住这些老已经不易。但我总感觉得这里面透露着不自信,中国在很多场合下都表现出的那种不自信。。。
      
      上面说的其实是个很大的话题,可以延伸很多,比如中国的姿态,比如具体到如何延续传统,只是我没本事像河清一样写本书来讨论,只能随便感想一下。
      
      
      
      
  •     嘎吱,不读不知道
  •       真见!本书由欧洲的现代化历史分析现代性的特质,以及西方对现代化的反思。主题是现在的自由经济是被一两百间跨国公司所控制。强者制造国际规律包括文化价值。中国虽然国力强盛但在进步的口号下,文化的自卑感却是历来最高,那是“五四”的晚期病症。“五四?”的那些人在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下,把铁的灵魂丢掉,包上一层西洋布,期望能由此脱胎换骨,成功得到进步。
      可贵的书里没有用到主义及思想等这些陈腔烂调。。。
      
  •     我也很喜欢北京那个城市,但是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确很土……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
  •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那么难理解,那些大部分探讨此问题的文人们都没有明白事情究竟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去瞎猜了。
  •     回楼上 那么一定会被和谐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