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49541607
作者:郭初阳
页数:272页

内容概要

郭初阳(1973- ),杭州人,任教于越读馆,追求有趣、有料、有种的语文课堂。著有《言说抵抗沉默》、《颠狂与谨守》、《大人为什么要开会:运用规则获得自由》等。

书籍目录

序 瘦的郭初阳,瘦的语文课堂
第一章
爱杀柴桑隐
性教育和死亡教育,是我们当前教育的两大缺失。漠视性教育,让人不懂得去爱自己的伴侣,影响的是今后的婚姻;漠视死亡教育,让人不懂得此生为人的珍贵与短暂,造成个体对生活的冷漠和生命的轻视。
《致女儿的信》:一次并不成功的性教育 /
望眼欲穿性教育 /
我对范美忠文章的看法,兼谈死亡教育 /
死亡教育问答录 /
问答录:传播、行动、改变 /
第二章 名溪近讼庭
《祭十二郎文》作为中国典型朝代的典型文人作品,暴露了中国人典型的缺陷:情感失控,依赖感,借他人来确定自己,垂直型的家庭结构(只重父子/母子,不重夫妻关系),遇挫折自暴自弃……孙隆基写于1983年的那句话,总是如丧钟,鸣响不已——
不论“现代化”与否,中国“人”被设计的方式是否根本上有问题?
与性无关的纯洁——读《第一次抱母亲》 /
从濒死五阶段看《祭十二郎文》 /
陈情表?残肢令! /
不意老山之中,有此嫩妇 /
尴尬的孔孟——大陆现行中小学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原典 /
古书绝对的不可读,倘若是强迫的令读 /
语文背后的思想迷局 /
第三章 扫沙开野步
生活与文学有着各自的原则:生活要尽量计算成本与收益,坚持精力节省原则;文学要尽量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敏感,“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坚持陌生化原则。两条原则,前者要求节约时间、创造财富;后者要求延长时间、醒觉生命。
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评《画家与牧童》 /
谎话说不圆:我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
魔方的破碎——从《自私的巨人》到《巨人的花园》 /
那一只断尾多年的麻雀 /
太少的文学,太多的政治——读《走,我们去植树》 /
都是虚空,都是捕风——读《孔子拜师》 /
删节与窜改:从实验教科书《语文》的一篇课文谈起 /
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
看大作家怎么写日出 /
高考作文二则 /
第四章 摇舸出闲汀
泡桐树中学,给出了超越代沟的几乎相同的中学感受,难以言表的暗处私隐。与其说是因为十五六岁少年记忆的相似,不如说是这中学的泡桐培植体制,一直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正如这条贯穿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的教工路,打开又合上,二十年后必定还会再来一次,只是苦了道路两旁无处腾挪的树木,与灰尘中眼巴巴的小店主。
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读《过去的中学》 /
虚构的父亲,虚构的国文教师 /
你可曾就读于泡桐树中学? /
仿佛远亲,似曾相识——新概念作文大赛与中学语文 /
我们无可补救的罪 /
写作是一种治疗/
第五章 宿简邀诗伴
既然现状不尽如人意,那么索性自己动手来创造,米奇尼克的as if,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一旦你采取行动,那些心造的幻影就消失了,你就在事实上踏入了另一个空间,感受到一种自由的气氛。
《我选我》之后 /
《阅读的力量》: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 /
一次对话:教师可以做研究? /
自我惩罚者的痛苦及其意义 /
我与枫林晚的情仇恩怨 /
《老王》的四个关键词 /
谁曾经这般磨灭?——记我的兄弟蔡朝阳 /
离开这一行,也能活得很好 /
第六章 余花在酒瓶
我们当知道,再伟大的教师也不过是人,要自知己身的限度,圣女小德兰自比为一朵小白花,特蕾莎嬷嬷说自己只是一支铅笔。跌倒后又站起、破碎了方愈合、心里作难的教师,深知三折肱为良医的道理,带着自己的伤痕,来更温柔地帮助那未成年的孩子们。
《师说》:韩愈有过教师内心的恐惧吗? /
米兰•昆德拉是后现代教育家? /
多么反动的一本书! /
教书很难——又要做戏,又要做人 /
教师是负伤的治疗者 /
逃离学校,逃离评价体系 /
中学教师:一个寓言 /
后记: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

作者简介

语文,应当有着惊人的美丽。十七载教学探索,重构语文精神;五年独立执教生涯,践行教学勇气。郭初阳的经历不可复制,但他的思想值得同行者倾听。
教育是一种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一面呈现于课堂,一面凝结成文章,本书是郭初阳近年来的评论结集。内容包括了学科建设、教材批评、教师身份的思考,以及非学校化教育的探索。
这位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得主,弃体制而成为独立教师,步履坚定地走在越来越广阔的教育自由中。
【编辑推荐】
“独立教师的资本,是通过自己的课堂获得学生的支持,自由的语文课堂有一种随之而来的光辉,令人沉醉。”
本书不是郭初阳独立执教的纪实,而是他走上自由执教之路的心路历程。
★持续深刻的文本批判
以“母亲”为题的语文教材批判只是冰山一角。“为了心爱的孩子,我们总是选择最好的奶粉,然而我们在选择更为重要的精神养料时,却常常掉以轻心。”从《自私的巨人》到《巨人的花园》,王尔德的名篇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孔子拜师》,一个劣质的经不起丝毫推敲的“童话”故事;《走,我们去植树》,一篇充满意图而无法培养良好文学趣味的拙劣习作……这些不恰当文本数十年来存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只要稍加审视便无所遁形。
★望眼欲穿的人生教育
语文教育之为“成人”教育,在于文学千百年来对生命的观照。语文不该也不能缺失对孩子的两大人生教育:性教育和死亡教育。漠视性教育,让人不懂得去爱自己的伴侣,影响的是今后的婚姻;漠视死亡教育,让人不懂得此生为人的珍贵与短暂,造成生命的轻视。应当如何开展性教育和死亡教育?“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屡屡越界,意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研讨与建设”。
★纯正趣味的课堂探讨
语文,应当有着惊人的美丽;自由的课堂,应当是师生同席向着真理直跑的旅程。断断续续写下的随笔,同法国教育部长探讨“不需要教学计划”的教育理念,去“过去的中学”寻找语文的飘逸洒脱,向台湾《国学基本教材》学习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在古今大家中对比发现文学的纯正趣味。
★教师身份的践行思考
教书很难——既要做戏,又要做人。做一个“像自己”的好教员,在这个“选错并保卫”的课堂里更难。然而他应有这样的勇气,既知己身的限度,也深知三折肱为良医的道理,带着自己的伤痕,来更温柔地帮助那未成年的孩子们;既仿佛手工业者,耐心,勤恳,又敢于正视现状,自己动手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
一本小书,一段十七载的教育旅程。郭初阳的经历不可复制,但他的思想值得同行者倾听!
【媒体推荐】
郭初阳离开了这个体制,当然他没有离开熟悉而心爱的课堂,他成了转型时代的一名独立语文教师,继续他的探索和梦想。
——傅国涌

郭初阳的宝贵不只是他私己的阅读和即时的思考,更是在课堂里与学生无私的分享。没有孤芳自赏,没有高高在上,他相信并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独立思考,并进行内在的生命追问。
——北熹

因为核心是自由,所以郭初阳驱遣各种素材,如风行水上,而观照的核心不离不弃。
——蔡朝阳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苏祖祥老师对《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题解。 郭初阳在书中饱含爱意地讨论了汉语语境里一直避而不提的死亡和性这两个话题,他认为这是教育在过去和现在的两大缺失。他之所以不避烦难地一再鼓与呼,是因为这两个话题与生命息息相关,正如说到白天就无法回避黑夜,说到光明就必须提到黑暗一样。  一句话说一遍,没有多少人听,就说十遍;如果说十遍不够,就说一百遍,一千遍;如果说一千遍不够,就说一千零一遍。言说之不足故讲课之,讲课之不足故写作之,写作之不足故践行之:这就是郭初阳新书《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的意义之所在。谓予不信,那就请跟随他来一次澡雪心神的语文之旅,并且留意旅途上的如下几个路标——  路标一 守护经典  郭初阳对经典有一种近乎执着的较真和守护。还是在2006年4月,他就对现行教材随意删减《套中人》进行挖掘和分析,之后是他对教材编写者随意删减经典的温和而又坚定的否定态度。他下足工夫,尽可能搜集各种版本的译本或原文,不断加以校勘、比较、参核、咀嚼、体悟,从一个字、一个标点,到段落、篇章、题旨,努力做到既有充足让人信服的证据,又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  在当今这个思想荒漠化、艺术贫瘠化的时代,创造力萎缩的人们以恶搞经典为乐事,来掩盖灌木丛生的真实状态。更有一些无知大胆的人,缺乏对经典的最起码了解和尊重,自认为掌握了宇宙终极真理,比屈原、戴嵩、苏轼、曹雪芹、安徒生、契诃夫、王尔德……都要高明得多,轻率而自负地拿起手中的剪刀,把经典剪得七零八落,然后得意洋洋地宣称:这样就可以消除其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这种佛头着粪、焚琴煮鹤之举,郭初阳则能按捺住自己的情感,一一指陈种种肢解、割裂之处:《画家与牧童》妄解艺术,自诩高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不顾童话逻辑,拙劣模仿安徒生;《巨人的花园》唐突鲁莽;《麻雀》肢解屠格涅夫;《伟大的悲剧》对茨威格使出分筋错骨手的招数,随意窜改。他像那个指出皇帝是光屁股的小孩那样,把人们习焉不察的事实逐一指陈出来,让我们看到一些教材编写者实则是剪刀手的一面。  捍卫经典,是不是就意味着经典处于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呢?当然不是。郭初阳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韩愈《师说》的解读,别开生面地展示批评意识、质疑精神的可贵,也让我们得到“不可跪着读经典”的启发。  路标二 捍卫独立  郭初阳十分看重自己作为独立教师的意义,独立的意义起码有三层:教师自身的人格和地位的独立,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珍视并追求自身独立的意识,教育应该有着独立而超越的地位。  本来,郭初阳在体制内有着令我等艳羡和眼热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并不汲汲于此:他要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表明,在这个时代“离开这一行,也能活得很好”。他要摆脱蔓生植物的攀缘附丽状态,他要成长为独自面对阳光雨露的高大乔木。独立的意义,既体现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自主自立,又体现为情感和思想的“壁立千仞无依倚”,还体现为践行“培育学生独立人格,坚守教育中立立场”的教育理想。  独立还有另一层更重要的意义。郭初阳并没有走“呵佛骂祖”这一条路径,以标榜自己的遗世独立和特立独行,因为他有另一条路径。其实,真正的独立之人并不期许自己是餐风、吸露、乘云的藐姑射之神人,或者是“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的超人,而是把独立建立在有所依傍、有所信靠的信仰之上。唯有在信、望、爱的指引下,我们这些迷途者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径。  路标三 坚持平等  关于死亡教育和性教育,郭初阳说道:“漠视死亡教育,让人不懂得此生为人的珍贵与短暂,造成个体对生活的冷漠和生命的珍视;漠视性教育,让人不懂得去爱自己的伴侣,影响的是今后的婚姻。”他要努力打破几千年来有关死亡和性的禁忌,和学生一起,在感性——知性——理性——德性——灵性——神性的维度上均衡发展。  在《〈我选我〉之后》这篇文章里,郭初阳以约翰·密尔的论述作为思想依据,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作为行为依据,指出《我选我》这篇文章在选举上存在三处程序缺失:  “第一,关于选举这件事,林老师并没有事先通知班级成员……第二,主持会议时,林老师相当于大会主席的角色,她知道全班同学事先没有充分考虑,本可以给出一段时间,让大家磋商讨论,推举适当选举人,然而她没有……第三,即使是在如此仓促匆忙的情况下开始选举,当有人以自我推荐的方式参加竞选之后,林老师还有挽回的机会,发挥大会主席的功能,问同学们:是不是还有别的竞选者?”  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运转模式,也应该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和态度。从小就对学生进行公民权利的熏染,明确程序正义和目的正义的不可或缺,是郭初阳的自觉、自为的追求。  师生之间的平等人格、相互扶持,体现在《教师是负伤的治疗者》里。在这篇文章里,他也质疑了一直关注语文教育的钱理群先生的矛盾之处——“《南方周末》的报道中还有一处奇怪的矛盾,一方面说‘眼光向下,立足于自身。而且面对的永远是一些具体的个人,面对的永远是具体的学生,一个一个的学生。所以它是一个草根运动’;另一方面又总结出‘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可以断言每一个学生都是‘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呢?”(内容取自《南方周末》对钱理群采访)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可以在几天内读完,但语文教师的求索之路仍然向无穷的远方延伸——好在像别尔嘉耶夫、司徒卢威等人寻找“路标”那样,我们也可以搜寻旅程上的“路标”;好在像阿玛蒂亚·森“用自由看待发展”那样,我们也可以“用独立看待语文”。 □苏祖祥(仙桃中学教师)
  •     语文教育与灵魂的品位(一)——评郭初阳的“语文之旅”“尽管我对个人自由的长期辩护,但我从来没有被诱惑到像有些人那样,以这种个人自由为名而否定自己从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社群、文化、传统、语言……在我看来,这种对自然纽带的拒绝诚然崇高但却误入歧途。当人们抱怨孤独时,他们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人理解他们在说什么,因为被理解意味著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想法,以及亲密的交流的可能,简言之,分享共同的生活方式。这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否认这种需要是危险的谬误。” ——伯林(Isaian Berlin)《我生活的三个组成部分》一、“敢于思考”的语文老师2004年刘小枫在浙大讲座时,据说郭初阳场场必到。蔡朝阳写道,《拯救与逍遥》令他们“目瞪口呆”,认为绪论《论诗人自杀的意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不啻刘小枫的精神之子。十年之后,儿子们成熟了,骄傲地宣称:“全然不懂中国的古书,一点也不妨碍我们的孩子做一个文明优雅的现代人;事实上,全然不懂中国的古书,一点也不妨碍我们自己在目前的环境里做一个好教师。”在新著《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中,郭初阳把手术刀对准中学语文的经典文本,“新论”迭出——《陈情表》“丧失人性”,“乃一种陈旧的情感的表演”;《祭十二郎文》“暴露了中国人典型的缺陷:情感失控,依赖感,借他人来确定自己,垂直型的家庭结构(只重父子/母子,不重夫妻关系),遇挫折自暴自弃”;《师说》诠释了“什么叫好为人师,什么是挟道者的傲慢”。好多语文老师教了十几年、几十年书,但如此读法令他们“目瞪口呆”,以至于一篇网络文章写道:“从没有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见过如此的经典文本解读,它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解读方式:接受美学,文化社会学,女性主义批评,存在主义,解构和建构,神话原型批评……不一而足。各种各样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粉墨登场,都成为郭初阳的解读工具。我在佩服他的同时,不禁为自己感到汗颜,愧为人师。”连语文教育界的权威王荣生教授亦认为《愚公移山》“是一堂很富于冲击力的课”,因为“它满足一堂‘好课’的标准”。这里的“好课”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明确意识,知道自己所教的内容及其意义;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作为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关心语文课有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语文老师对所教内容有没有明确意识,因为这关系到语文课的质量和效率。至于如此解读带来的是教育品质的提升,还是败坏,语文专家似乎不太关心。同在浙江的语文教育权威王尚文先生对郭初阳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态度大为赞赏,认为《弟子规》课“积极引导学生与包括经典在内的所有文本进行平等对话”,因此“这是我们当代小学语文教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教学案例”。笔者对语文权威一向尊敬有加,从教十年,如今尤感“愧为人师”——尽管也学过弗洛伊德、姚斯、德里达,怎么教《论语》时就从来不会学以致用?你看好多人用精神分析学读《离骚》,就看出屈原跟楚王的关系不同寻常……看来还是不会独立思考,没有自由思想,活该做一辈子的“封建臣民”!二、何谓文本解读现代社会拿教师资格证的人越来越多,教师却越来越稀罕——体制内的教师灌输着与价值、信念无关的专业知识,可谓无能于教育;体制外的教师自诩批判,但存心教唆,摆脱不了鼓动青年造反的嫌疑,可谓无意于教育。后者经常批评前者缺乏健全的理性精神,堕落为意识形态的鼓吹手。而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也容易招致质疑,一些古典作品被视为封建专制意识的残留,而一部分描写现代生活的时文又因删改过多,被认为有意粉饰不自由不民主的政治现实。郑宇与蔡朝阳的争辩,可以看作体制内外的价值冲突的表达——尽管后者身在体制,但心已不在。与蔡朝阳一样,郭初阳对教材的研究可谓孜孜不倦。新著《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批评:一是针对选文的评论,二是对教材的编选理念及技术的探讨。前者属于广义的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但它与教材编撰并非毫无干系。因为文学和文化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什么样的文章能进入教材,什么样的文章不适宜进入。《与性无关的纯洁》、《从濒死五阶段看<祭十二郎文>》、《陈情表?残肢令!》等侧重于文本的理解及批判,而像《尴尬的孔孟》、《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属于前者。《与性无关的纯洁》分析的是小学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叙述很朴实,篇幅很短,谈不上有何深刻意味,但一经郭初阳解读,立刻不同凡响。郭初阳旁征博引,不仅比照劳伦斯的著名小说《儿子与情人》,而且动用了堪称前卫的精神分析。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笔者是外行,但文本解读乃语文老师基本功,就此而言,《与性无关的纯洁》的解读实在说不上合格。郭初阳的解读大约分三步走。首先,作者颇为细致地分析儿子“抱”母亲这个动作,然后笔锋一转:“然而业已成年的儿子与母亲长时间的身体亲密接触,总让人觉得有些怪异”。因为“倘若儿子过分亲密、长期依赖母亲,……也终究不过是个体化不彻底、心理上未成年的儿童。”也就说,本该成年的儿子却如此依赖母亲,是精神上未断奶的表现。接下来作者宕开一笔,引了一段《儿子与情人》中母亲抱儿子的动作描写。郭初阳这次不是为了突出我国教材中的课文与西方文学作品的差距,而是为了引出精神分析对母子关系的批判:“若是深入追踪此类症状发生的原因,往往是父母之间的感情睽违,失意的母亲企图以母子之爱取代夫妇之爱,以儿子取代丈夫。”最后,郭初阳引导读者重读儿子“让我抱你入睡吧”这句话,并征引弗洛伊德和狄德罗,强调《第一次抱母亲》带有明显的性与恋母的意味。简单说,此文的思路是借精神分析对《儿子与情人》的批评来揭示《第一次抱母亲》的文本意义。这里的问题在于,两个文本的主题能否等同?只有在文本高度趋同的情况下,对《儿子与情人》的批评才能适用于《第一次抱母亲》。没有这个前提,再详尽的分析,再广博的征引,都是无的放矢。按照比较文学的基本要求,郭初阳至少应该注意到《第一次抱母亲》描写的是当代中国生活(姑且认为它是虚构的故事),《儿子与情人》刻画的是19世纪末的英国社会。两者的差别不可以道里计,但是他一句话就打发了:“书中有个片段,与《第一次抱母亲》形成互文”。这实在说不上是什么分析,遑论严肃的论证,而全文正是在这样粗糙而随意的基础上展开的。《儿子与情人》是20世纪文学史上比较特殊的小说。劳伦斯的大部分创作是在精神分析理论指导下的产物,反映了西方社会人伦关系颠倒混乱的悲惨事实。就此而言,劳伦斯的作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经历过严厉甚至严酷的罗马法统治的西方人而言,对父权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反应。罗马人引以为傲的《十二铜表法》第四表“家长权”规定:一、对畸形怪状的婴儿,应即杀之。二、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家长得监察之、殴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卖之或杀死之;纵使子孙担任了国家高级公职的亦同。三、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四、夫得向妻索回钥匙,令其随带自身物件,将其逐出。五、婴儿自父死后十个月内出生的,推定其为婚生子女。虽然第三条规定了儿子如三次被出卖,就可脱离家长权,以此来限制对父权的滥用,但它并没有否定父权的其他内容。他们可以把子女出卖为奴,亦可剥夺其生命。以至于马克思感叹,罗马的家长对于家庭经济范围内的一切,包括作为劳动力的家庭成员,拥有绝对的权力。罗马法不仅对西欧的法律、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形塑了欧洲社会的经典形态。在此背景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郭初阳所提到的英国评论家約翰•默里对《儿子与情人》的意见:“一个少年与其以这样的方式被这样的力量所强制,那真还不如死掉的好”。从精神分析进入劳伦斯的创作,不仅恰如其分,而且是文本解读的内在要求。当然这个主题并非仅仅属于劳伦斯,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俄狄浦斯王》、《阿伽门农》等古希腊戏剧带给西方人的思考更为深远。精神分析学部分地揭示了人类精神的真相,特别是对精神疾病和病态性格有出色的分析。不了解作为文学理论的精神分析,会对我们解读和鉴赏一部分西方文学作品构成阻碍。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首先,由于精神分析首先针对的是特定的西方文化母题(父权、弑父、恋母),特别是精神分析的视角过于褊狭、单一,很容易陷入鲁迅所说的“道学家看见淫”的怪圈,难以解释丰富复杂的人类精神现象,因此理解其批判的内容及其意义,就必须首先回到特定的文化传统之中;其次,也不是任何西方文学作品都可以如此阐释,像莎士比亚的剧作,托尔斯泰的小说,甚至带有浓重的父权阴影的卡夫卡小说,也不能机械地套用,否则和可能会遮蔽伟大作品的文化和哲学意蕴。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的文学批评很少纯粹使用精神分析的原因。实际上,郭初阳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儿子与情人》的分析来完成对“孝道”的文化批判。通过上文的辨析可以看到,把“孝道”等同于西方小说描述的特殊文化现象,首先在逻辑上就不能成立。其次,批判“孝”亦用不着如此“曲线救国”——《第一次抱母亲》不过是“孝”的文学表达。所谓“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真正的批判须直面经典文字,要进入历史上关于“孝”的论述,用胡适的话说,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几分材料说几分话。否则面对《第一次抱母亲》这样质朴的叙述,就只好像郭初阳一样“恶意地揣度”,认为课文对父亲只字不提,是因为他“比保罗的父亲瓦尔特•莫雷尔还要糟糕,他是家庭不幸的制造者,自然成了家庭成员都不愿意触及的隐痛”。笔者佩服郭初阳的文学想象力,并且对其想象力的取向十分感兴趣——也许我们也可以按照精神分析学来对背后的“隐痛”作一番揭示?三、尴尬的不是孔孟
  •     读了同代人郭老师的著作,文中旁征博引,涉猎颇广,见解独到,令人佩服。而对教材的解剖,让人看到那无法言说的束缚,又直叫人绝望。还好,有郭老师在,一想到郭老师就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我知道,我们的希望还在。昨天看到某书提到:“我们教育失败的根源,根据党史学家高华的考证,可追溯到革命年代我们党‘急功近利’的教育方针”。也许钱学森之问其实大家心里都有答案的。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     越读越无感
  •     等教师面试确认的时候看完的,收获就是又收获了一串长长的书单
  •     前半本评点当今教育和语文课文的不错,后半截的纯散文就没什么意思了。
  •     非常讨厌愤青的笔法,包括某些不恰当的比喻以及情绪化的批判方式。同时极其赞同语文课堂应该多告诉孩子们一些前因后果的联系,以及学校保留一些自由安排的时间空间。
  •     如果没有看过这本书,可能不知道自己读过的课文是这样的扭曲吧,特别是写巨人的那篇。有启发的观点。
  •     有人在做独立的事,试趋之,并行之。
  •     不好读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小的语文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最为重要,非常好的书籍!
  •     很多自己的见解,多些这样的老师,中国教育未必会好到哪儿去,因为最根本在家教。
  •     还行吧,是文章合集,能得到些许启发
  •     天花乱坠,和以往接触到的教育类书很不同
  •     内容、态度、行动、都有
  •     对很多课文提出了堪称深知灼见的商榷,这种对文字的解读真是让我羞愧。
  •     可惜不做老师了
  •     这种杂乱拼起来的文章也能成书 真是太佩服了 有些文章70%都是引用 读了几篇实在看不不下去了 就是平时看到一些文章 或者遇到一些事情的感叹而已 要命的是全都没有深入 完全没有营养的东西
  •     至少于我而言让我多少明白自己这么多年所接受的语文教育,不仅取决于教材,还取决于老师。
  •     有学识有思想的语文老师,纵有偏颇,我也希望能把孩子托付给这样的老师
  •     从书中内容的新奇程度可以反向观照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课本中的内容,同时也反映出自己接受的语文教育也是很不完整的——语文教育只教会我感受,但没教会我思考
  •     提供了不同的教育思路,但对我的启发不是很大。
  •     国内的语文课几乎就是半堂政治课,是洗脑的,不是让你欣赏的。
  •     语文教师不能全为现实压力而累,还是该有些理想,有些情怀的。
  •     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
  •     本来想给两星 觉得前半部为了批判而批判 比如作者评“小儿教戴嵩画牛尾”缺乏艺术性 但后来又评“西湖是杭州的一粒明珠”的比喻缺乏数据的严谨 有些矫揉造作。但后半部述说自己的教育理想 又觉得这个人还是比较理想主义的 三星差不多吧。
  •     读过第一本跳出体制并从体制外看体制的书,不同的观点很有冲击,尤其那几篇对课文的批判,《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师说》以后都无法直视了。
  •     2016-2-21
  •     郭初阳老师的勇气十分可贵,也很有才情。不过,也许过于苛刻了。
  •     有想法 愿实践 多么不容易啊
  •     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一个语文教师的独立思想
  •     作为经历类似的一个老师来看这本书,简直是恨不得页页折角句句划线呐~虽然我教的是英语,除了考点和应试技巧,只能在课间做短暂交流或者在讲解词汇表达阅读理解时见缝插针,但除了分数,我也关心孩子的心灵... ...我自己上高中的时候就想着先挤上现行教育的列车,上车之后再试着做点什么,让改变发生,现在嘛,我还在努力着... ...
  •     笔者有想法,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中国僵化的语文教育里走出自己的道路,培养人文情怀。可惜太关注于“破”,有些观点堪为一看。
  •     作者的阅读是渊博的,由此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进行批判。虽不乏意气之言,但仍是个相当热血且认真的老师。他的逃离使他有更广阔的空间去进行实验。而公办教师才是承担青少年教育的主体,很多人根本就不思考了。看了这本书,我觉得好后悔,因为我的压力更大了,我要做的事情更多了,想想就心累。由此你就可以知道,不知者才可以轻松麻木地教书度日啊……可怕!
  •     很多解读和理论不适合中学教学,更接近于个人解读~
  •     not bad
  •     九年义务制教育是面向全体青少年的,不分贵贱,要搞精英教育自去搞,何必树个靶子猛打涨自家身价。山区里的民办教师你让他怎么给孩子讲资产阶级的审慎趣味?另外完全不赞同对古籍的看法。
  •     争议性人物,内容毁誉参半,思想偏向西方自由主义,拿西方的某些观点来证明东方的不对。其实这本身就错了,因为文化体系不同,怎么可以强加附会呢?
  •     想再回味!
  •     对课文的剖析很有见地,其他章节读下来没什么感觉。但是很敬重这种有想法并且脚踏实地的去做的人!中国需要这样的老师
  •     难免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还是有一些火花可以看的。
  •     一些愚民们搞不清什么是批评什么叫批判,就在那里叫嚣作者愤青,殊不知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创造判断早已被“权威”的课本给腐蚀光了,就像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认为其他鸟儿的飞翔是一种病。此书里有很多典(jin)故(ji),能出版没(you)被(6)砍(4)简直是奇迹。我看的是亚马逊kindle版。
  •     和期待的差距比较大。适合已经进入学校教育儿童的家长看看
  •     没有看完,非逐读型书,会在适合题目时再看。初看感觉作者有点掉书袋;希望后期能有更多发现。20150329
  •     贬低别人的文学品味时所能说的最恶毒的话莫过于“你这水准也就能编个语文教材了”。
  •     太过了
  •     “我只是一名语文老师,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只是因目前此类教育的严重缺失而生的强烈焦灼感,使我的课屡屡从语文越界”~
  •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看来上了这么多年学还是白上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看完本书后确实有着不少思考,不过感觉有些批判过于偏激。可能境界还不够...
  •     当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需要仰望星空的情怀,怀抱激情、浪漫、理想,更要有独立思考之灵魂,敢于质疑教材、创新教育方法、寻求自我的价值追求。
  •     欠缺的教育:死亡教育和性教育
  •     杭外人的理想主义,十分佩服。一些解读不见得可取,中学语文课也不见得能这么来,然而路径是对的。题外话:闲心,奇书,良师,益友,其实杭外都有,彼时不知珍惜而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