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儒伦理文化

ISBN:9787538842659
作者:柴文华,马庆玲,姜华

书籍目录

绪论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上篇 中国非儒伦理文化
第一节 儒家伦理概论——道德自觉、理性主义、群体本位
一、道德自觉
1, 人之性非牛之性——道德人类学的逻辑起源 孟(性善论)、旬(性恶论)
2, 圣人乃万世之标准——君子—贤人—圣人
3,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三纲五常 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妻贤
4, 反求诸己则善进——“格物致知”
5, 谨慎于独处之时——慎独
二、道德理性
1, 理性是宇宙人生的形上本体——心本论(孟、旬—陆九渊、王守仁—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谭嗣同—贺麟“新心学”)、理本论(程朱理学—冯友兰“新理学”)、重智论(“智”“仁”“勇”)
2, 真善浑然一体——仁智统一、以理为仁、知行结合
3, 天理人欲常相对——理欲之辩
4, 以理节欲最妥贴——理性主义的主要表现
三、群体本位
1, 胜物之本在于群
2, 大公无私
3, 先义后利
4, 出功利而入道德——冯友兰的“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第二节 非儒伦理概论
一、思想载体——隐士、墨家、道家、法家、玄学、启蒙思潮(明清)
二、发展轨迹——先秦时期、魏晋时期、明末清初
三、主要类型
1, 意志自由
2, 感性享乐
3, 个体本位
四、一般特征
1, 社会无序的产物
2, 批判现实主义的基调
3, 超现实主义的设计
第三节 平民人格——墨家
第四节 梦幻自由——道家
第五节 棺匠之心——法家
第六节 抱琴半醉——阮籍、嵇康
第七节 互补儒道——何晏、王弼,向秀、郭象
第八节 穷酒尽色——《列子·杨朱篇》
第九节 一毛不拔——《列子·杨朱篇》—李贽“童心说”—黄宗羲
第十节 成仙有望——道教(东汉张陵倡导“五斗米道”,奉《老子》为经典;张角的“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道士寇谦之创北天师道,庐山道士陆修静创南天师道,整理《道藏》)
第十一节 苦海无边——佛教
第十二节 以情抗理——明清时期的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

下篇 中国非儒伦理文化的延伸
第一节 概论
1, 传统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一体性、工具性、模糊性
2, 西方哲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独立化、人道化、科学化、逻辑化
3, 当代中国人熔古今中外的伦理价值取向于一炉,产生了道德观念上的冲撞和裂变,突出表现在对商品原则既推崇又怀疑,对传统意识既否定又留恋的双重心态上。恰如王润生在《中国伦理生活的大趋势》(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中所描述的那样:“他们一边忙碌着,一边渴望着闲适;一边虚伪地应酬,一边歌颂着诚实的英雄;一边斤斤计较地讨价还价,一边对人心的深不可测感到气愤;一边把自己封闭起来作为对外的壁垒,一边诅咒着心灵的孤寂。”这种分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和谐心理和竞争意识;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
第二节 可畏的极端学说
汪士铎:曾国藩称之为“侠烈可敬,学问可畏。”
他的《乙丙日记》提出了极为特别的学说观点,崇法黜儒,仇视女性。
第三节 合理的利己主义——李贽等
1, 利己利群
2, 求乐免苦
3, 摧枯拉朽
第四节 健全的个人主义——胡适
1,“不道德的道德”——胡适《易卜生主义》
2,“世人皆醉我独醒”
3,“健全的个人主义”
4,“真正的责任心只是一种兴趣”
第五节 理智的感性主义——吴稚晖
1, 《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
2, “漆黑一团的宇宙观
3, “吃饭、生小孩、招呼朋友”
4, “穆姑娘”(道德)治内,“赛先生”兴学理财,“台先生”经国惠民。

附录:
中国哲学与人:传统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启示
1, 道德人类学——儒家
2, 自由人类学——道家
3, 宗教人类学——道教、佛教
4, 自然人类学

儒家伦理与道家伦理
一、儒家伦理和道家伦理的契合
1, 人本主义的视点
2, 物道主义的态度
3, 内倾主义的方法
4, 制欲主义的倾向
二、儒家伦理和道家伦理的反差
1, 人哲学观念的不同——道德人类学和自由人类学的区别
2, 人格模型的区别
3, 公私观念的差异


 中国非儒伦理文化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