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谈中国/世纪回声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1
ISBN:9787533913656
作者:沈益宏
页数:432页

内容概要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20年曾来中国讲学。1938—1944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哲学上,早期为新实在论者,20世纪初提出逻辑原子主义和中元一元论学说。在数学上,从事过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研究。以他命名的“罗素悖论”曾对20世纪的数学基础发生过重大影响,其与怀特海的巨著《数学原理》中提出的逻辑类型论成功的解决了包括罗素悖论在内的不少悖论,并且成为人类数学和数理逻辑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正是这本巨著使罗素获得了崇高的声誉。在教育上,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在政治上,反对侵略战争,倡导和平主义。重要著作有《哲学原理》、《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西方哲学史》、《论教育》等。


 罗素谈中国/世纪回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浅读《罗素谈中国》如果说“五四”知识界迎来了两位贵宾的话,一位是杜威,另一位便是罗素。徐志摩关于罗素的来华讲学有一段这样的评论:“他对人说他很愿意舍弃欧洲物质上舒服的高等生活,到中国来做一个穿青布衫种田的农人。他说中国虽遭天灾人寰,其实人们生活之快乐直非欧洲人所能想象。他说中国的青年是全世界意志最用勇猛,解放最彻底,前途最无限的青年;他确信中国文艺复兴不久就会有大的成功。”这也是为什么要以《罗素谈中国》为题的原因。众所周知,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如果罗素来中国讲学,他会讲些什么?作为数理逻辑学家他会怎么讲?多长时间能够讲完?这些问题着实让人着迷,也值得我们拜读和研究。孙中山先生曾在1924年初撰写的著名《民族主义》一文中,评价罗素是真正了解中国的位数不多的几位西方人之一:“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印象,除非在中国住了二三十年的外国人,或者是极大的哲学家,像罗素这样的人,有很好的眼光,便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超过美国,才赞美中国。”罗素的访华时间是1920年10月12日至1922年7月11日,不到两年的时间,而他对于中国社会的问题研究之透彻是那个时代很多中国学者和政治家望其项背的。罗素来华之后,主要是遵循着这样的逻辑层次。首先,传播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这段时间,他共发表了影响了整个时代的[五大演讲],崇尚民主与科学,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论和思考。五大演讲分别是《哲学问题》《心之分析》《物之分析》《数理逻辑》《社会结构学》。前三个大型演讲总的来说分别介绍了哲学范畴内的基本问题,他提出“近视的科学与哲学精神,是注重实际的,而不是虚空玄妙的”,之后又从唯心论、唯物论、现象主义入手,阐述了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现象与实在,因果律等,并介绍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最新理论。同时他在《物之分析》中讲到了最前沿的理论相对论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数学推导。不过据沈弘宜先生记录,当时这部分内容相对艰深,能听懂的人不多,因此讲演的此说相对少了很多。《数理逻辑》中他提到了逻辑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在开篇的地方先生提出了相当有建设性的描述:“数理逻辑与普通搞数学的一点是他们进行的方向不同。大概普通数学是“向前”的,数理逻辑是“向后”的,向后并不是向后退的意思,而是溯本求源,向后追求原来的根据罢了。”这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个观点。他系统而通俗的概括了数理逻辑的本质,代表了罗素先生在数理逻辑方面很深的造诣。“纯粹的数学,可以从几个公理和公法中推出全部”“一个命题函数的对不对,只看他所包含的命题对不对而定。”等等这些概括性的说明无一不给人醍醐灌顶之感。罗素先生将理论部分放到最主要的位置,实际上一方面是进行基础性理论的传播。事实上这些问题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基础。关于社会制度和国家体质发展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离不开对一些关键性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的。另一方面,在这段时间着重进行实地考察,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进行研究。不过,中国人对罗素无疑是失望的。罗素自己在书信中也讲到“他们不要技术哲学,他们要的是关于社会改造的实际建议”然而问题是,我们从逻辑的角度看,没有真正的技术哲学做根底,即使知道了怎么做,中国人也是很难做成的。这就正如做一道题,只知道了一道题的方法而不知道解题的根源在什么地方,那么该换一下就不会做了。(此处被河蟹)在此之后罗素先生做了《布尔什维克与世界政治》《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中的到自由之路》的演讲,着重谈到中国问题的研究,从社会学哲学的角度阐释了西方社会以及苏联的发展模式问题。之后回到英国又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他提出中国最要进的发达实业,那么不外用三个法门:一是由资本家做,比如近视欧美各国的现象,而是由国家去办理,比如国家社会主义的人所主张的,三是有劳动阶级自己出来主持,比如英国近日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照中国的现状,国家组织和劳动各阶级的组织都是很困难的,那么能不由资本家的手吗?(此处又河蟹,故内容不全)罗素的来华讲学,引起了国内很大的反响。众多学者纷纷发表评论,当年陈独秀曾寄信致罗素讨论中国的发展问题不过未得到回信。我以为这与陈独秀信中言辞颇有不尊有关。徐志摩当年放下一切,也只为了成为罗素席下一徒,在罗素离开中国后也发表了《罗素与中国》《罗素又来说话了》等文章赞颂罗素先生对于中国问题的奉献。那个时代,中国上上下下实在是受到了西方社会的刺激,三句话不离中国改良的问题,完全忽略了关于罗素理论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这是颇为遗憾但却可以谅解的事实。我在此难以对于罗素先生来华讲学和中国问题的研究作出批判和颂扬。只是从这些讲稿的阅读以及众多回馈加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半个知识分子的一些反思,可以得出以下的几点:一、 中国的确走上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区别于西方社会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丢弃我们的文化根基,只是大力的宣扬国学和传统文化的返潮热显现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延续的底气不足。二、 虽然曾说中国人区别于西方社会发自内心的快乐,不过现在看来,很多新新中国人觉得在外国生活比中国自由的多快乐的多,移民数目虽然不是逐年递增,却也没有减少。所谓的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人们也渐渐淡忘,主义的区分与歧视早已过了时。人们不关心什么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谁跟民主更自由活的更舒服就跟谁。三、 学好逻辑学和哲学是很有用处的。中国社会的社会学科建设很落后,除了经济学,因为我们要发展经济学。像逻辑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基本上没形成体系。中国国民对于这些学科怀有的偏见认为找不着好工作没有前途没有用途等等着实是艰深的扎根于国民心中。而没有良好的社会科学,就没有一个进步的社会,就出不了想罗素这样的大师。我想如果中国出了一个罗素,就凭其短短时间内对于中国社会的深刻洞察,定会在几年的时间里引领中国的发展方向与路途。记得哈佛大学教授说过,从一门课里你真正收获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的知识,而是思考了多少的问题。就像这个学期学习《逻辑学》,也许考完了试,我什么公式都忘记了,但是这段时间的思考以及读过的东西会带给我不一样的东西。我的逻辑学结业论文,随便看看吧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很有意思的文化碰撞,从西方的眼里更能发现东方的显著不同和特点,还收录了毛主席的评论,年轻气盛,大学者以人类未来为己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让人敬佩和景仰,这就是格局和胸襟吧,很多对未来的语言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     这么少的人评价啊
  •     眼光犀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