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08650271
作者:[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页数:176页

内容概要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1917—2012),1917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中产家庭,后迁居维也纳和柏林。1933年因希特勒掌权而转赴英国,完成中学教育,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历史。他于1936年加入共产党,1947成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1978年成为该校经济及社会史荣誉教授。2012年10月1日,病逝于伦敦,享年95岁。
霍布斯鲍姆研究的历史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广至拉丁美洲。除专业领域外,霍氏也经常撰写政治评论、历史学和社会学理论文章,以及艺术、文化批评等。他在劳工运动、农**动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而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更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大众。他的著作甚丰,先后计有14部以上专著问世,包括《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盗匪》《民族与民族主义》《原始的叛乱》《爵士风情》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2章 21世纪初的战争、和平与霸权
第3章 为何美利坚霸权不同于大英帝国
第4章 论帝国终结
第5章 新世纪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第6章 民主的前景
第7章 传播民主
第8章 恐怖行动
第9章 暴力时代的公共秩序
第10章 不断扩张的帝国

作者简介

在这本以政治议题为主的文集中,备受推崇的近现代史大师霍布斯鲍姆选择将焦点放在五个在21世纪特别需要我们去厘清的领域:
一、“战争与和平”这个大问题在21世纪的发展;
二、世界帝国的过去与未来;
三、民族主义的本质和变化脉络;
四、自由民主的前景;
五、政治暴力与恐怖主义。
又认为上演这五大问题的世界场景,由两项紧密相关的发展所主导:一是人类藉由科技和经济活动来改变地球的能力变得无比巨大且持续加速;二是全球化。在这样的讨论框架下,霍布斯鲍姆基于其对整个人类历史的研究和感知,特别是20世纪这个“极端的年代”的经验,《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以宏观的视角并结合现实发生的事件和相关统计数据,对人类在新世纪的命运提出了自己的预测。


 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每天一睁眼睛,就能看到明媚的阳光。每天下班回家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吃过后我们还能出去走走,吸吸新鲜空气,生活就是这样的美好,值得珍惜吗?现在分明听到很多人在抱怨,工资挣得太少了,入不敷出。生活到处是欺骗,欺诈,缺少公正、公平。仿佛他的世界里没有美好,只有抱怨。我真希望这些人能够读读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书,或许可以改变他们的一些观念。《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震撼的。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是世界知名的英国左派史家,自14岁于柏林加入共产党后,就未曾脱离。就读剑桥大学期间,霍布斯鲍姆是共产党内的活跃分子,与威廉士、汤普森等马克思派学生交往甚密。在1952年麦卡锡白色恐怖气焰正盛之时,更与希尔等人创办著名的新左史学期刊《过去与现在》。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背景虽令他的教职生涯进展艰难,但却使他与国际社会有着更广泛的接触经验及更多的研究机会,从而建立了他在国际上的崇高声誉。艾瑞克•霍布斯鲍姆1917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中产家庭。父亲是移居英国的俄国犹太后裔,母亲则来自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中欧。1919年举家迁住维也纳,1931年徙居柏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创至深的德奥两国度过童年。1933年因希特勒掌权而转赴英国,完成中学教育,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历史。霍布斯鲍姆1936年加入共产党,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他始终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悔改的共产主义者”。1947成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1959年升任高级讲师,1978年成为该校经济及社会史荣誉教授。1982年退休后任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政治及社会史荣誉教授。2012年10月1日,病逝于伦敦,享年95岁。其实霍布斯鲍姆与卡尔•波普尔有着极其相似的童年,这也是他们最初选择加入共产党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都向往和平。之所以要对作者进行详细的介绍,就是让大家知道这样一位布尔什维克自然对自己的信仰很忠贞,而他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不仅仅是哲学这个命题,而是全人类都在祈盼的和平。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一百多年间,这个世界一直处在动荡的年代,不时就有战争爆发,有战争就有受苦受难的人们,每天大家从新闻中都能看到战火留下的创伤,看到拖家带口逃难的难民,为何这个社会会是这样的?为何这个世界上的人们还没有权利享受安逸的生活,其实这就是一种掠夺,一种对权利的掠夺,一种对财富的掠夺,而这种掠夺,最终会毁了家园,毁了生命,毁了世界。21世纪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好时候,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给他们带来的福利,然而有些人却一直在担忧,这些进步牺牲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环境,包括信仰。所以才会出现有的人很满足,有些人却一直不满足。而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只想与那些不满足的人说说,人生应该有追求,但是作为普通人,其实更应该学会知足,要知道当你每天一睁开眼睛面对的就是恐惧,甚至是灾难的时候,你还会想挣得多少?同事之间勾心斗角那些琐碎之事吗?我知道我的观点绝不是这本书作者所要带给你的,但这是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最原始想法,学会知足,学会享受美好的生活,享受好今天,才会在你回忆时,不会觉得惋惜。面对21世纪,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千疮百孔,看到了太多的动荡局势,所以如果你侥幸生活在和平的国度,那你真该反思一下,有些烦恼是不是自找的,而自己是不是该为现在的美好做点什么?最起码不要用你的消极思想去左右别人,让阳光普照,让幸福生根,这才是我们要去做的。
  •     因为霍布斯鲍姆的名字不太好记、不好拼,所以虽然他很有名,1936年加入共产党,始终称自己为“不悔改的共产主义者”的左翼近代史大师,但是我仍然很少读他的作品。这本《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算是给我开了眼,对世界格局的认识踏踏实实提升了一个档次。本书是作者文章和演讲的合辑,更多着重于描述现状和提出问题,如此更能促进我们的深入思考。世界看似表面平静,实则确更加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首先,帝国不再是救世良药。随意苏联的解体,帝国时代基本就算是完了,其实在之前包括中华帝国、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等一系列的解体就没断过。现在能称得上剖帝国(并且还有这个梦)的看起来好像只有美国(根本上讲也还是没戏)。在苏联消失之前,因为有基于假想敌的冷战,双方都绷着不敢做的太过,无论是美国打越南,还是苏联打阿富汗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帝国之间的争斗。相比对贫民的影响,二战之后的各种所谓局部战争造成的伤害和影响要远大于此前。如果此前帝国内部可以保持相对安全和稳定,那么当今它已完全不再是良药——因为已经没法存在在去了,这直接导致的情况更加复杂化。其次,英国和美国称霸世界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差异明显。具说中英鸦片战争是这么打起来的:清朝销毁鸦片,英商向女王救助,得到回答:“大英帝国不支持不道德的交易”;清朝全面断绝与英国的贸易,英帝国——打!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的称霸无非就是想进行贸易,从后继的种种情况看,英国也没有完全占领各殖民地的意思,更多是有限控制,而不是靠武力,不然印度根本管不了(印度有500万人,驻印英军基本不超过1万)——维持良好秩序,建立各地补给站(主要是给舰队提供物料)就可以了。美国的帝国梦则完全不是这样,要靠占领、要认可美国的老大地位,这背后就是内生的优越感,看看伊拉克战争就知道了。麻烦就在于,虽然美国是世界上军力最强的国家,但是仍然没有足够的能力占领和管理哪怕是美洲这样的地方。与占领只需要武力不同,统制需要两个基本前提:与本土精英某种程度上的平和相处,得到大多数当地人的承认。美国虽然胜了伊拉克,但是后者的局面始终不称就是这个原因。第三,以国家边界为限的战争几乎不存在,形式更加麻烦。以国家为单位的战争以后很难存在了,更多人愿意为钱拼命,而不是什么国家理想——觉醒的标志,挺好。由于武器更加容易得到,文化和思想更容易传播,导致了更大麻烦的发生。以前至少在共同体内部还是有安全的,战争发生在国与国之前,现在很多时候已经完全分不清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本·拉登炸世贸就是个例子。之后种种非常规战争更是给世界和平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兵强马壮的美国连伊拉克也搞不定,不但没有稳定当地局面,按设想确立新政府,自己现在还要喊撤军。归根到底,还是没想明白一些事情——武力最多占领,想征服的话,在现代多格局的情况下是完全不可能的,别做梦了。最近一周,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读本书了,非常值得,书里还提到了民主的传播、暴力情况下的民主、民主的传播等,很值得看。我准备明年有时间再看一遍。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已于2012年10月离开了这个世界,相信他丰富的作品必将从某种意义上延长其生命,让更多后来者受益。
  •     十次不同的演讲和论文集写于2000-2006年,归结为五个领域:一、“战争与和平”这个大问题在21世纪的发展;二、世界帝国的过去与未来;三、民族主义的本质和变化脉络;四、自由民主的前景;五、政治暴力与恐怖主义。分析时主要依托的是那几年的热门问题,集中在2001年911事件以及之后美国对阿富汗实施的军事行动。因为是演讲稿的形式,所以关于那些问题作者更多地是表明自己的立场的同时,试图以一个史学家的眼光尽可能地从当代的记录中后退,以更宽广的脉络且更长远的视野去考察、分析和理解这个世界的现状。开篇从“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讲起,实则在讲述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显现我们正处于的21世纪的新特点,主导这些变化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作者在序中提到的两项紧密相关的发展:一是人类借由科技和经济活动来改变地球的能力变得无比巨大且持续加速;二是全球化。一些表现如:国际战争与内战边界的混淆;战争与和平状态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在快速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政府对于经济控制能力的逐渐削弱;因为经济利益武器生意的私有化,以及再此之后,国家失去对小型武器的绝对管控后所形成的新型军事关系,在武器攻击充足的情况下,非国家的暴力组织的成长和存在的空间的不断增长。在此种条件下所谓“恐怖组织”的成长,以及2001年美国单边霸权的局势。作为英国著名的左翼史学家,他对于美国作为一个且世界唯一的“霸权”国家这种局面的态度是,多边才是正道。而对于美国使用武力干涉其它国家尤其是民族国家的内政抱着深刻的批判态度。这源于他本人对于帝国主义的敌视,他说道“不论那些强权如何吹嘘他们的征服行动为受害者带来多少好处,或白人自以为是的优越性为其他有色民族做了多好的安排。怀疑政府和统治者那种妄自尊大的职业病,相信自己拥有无可限制的权力和成功。”历史很少有快捷的方式。“价值和机制的扩散,很少是由突然性的外来压力所造成,除非当地早已存在可以接受这些价值机制或可以接受它们引入的条件。”这些东西并不像其它的全球化产品,比如科技产品之类那么容易和快速的输入。所以有专门针对帝国与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而对于目前来讲最为先进的“民主”也抱有并非那么“丰乳多汁”的谨慎态度,而对于强行把其它国家直接刷成民主制度则持否定态度。关于公共暴力和恐怖主义,史学家的“后退一步”来看常让普通人觉得略显冷血,在提到911事件时,作者称911事件“只让纽约的步调中断了几个小时而已”当然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恐怖主义虚弱的本质,而真正让事情变得更糟是政府对事件后果的夸大,并举印度在领导人被暗杀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有序状态作为例证。而一系列后续比如增加武力以及媒体的头版。增加武力之后造成警察与平民之间的冲突增加,警察所代表的“武力”本身及其散发的社会不稳定的信息会摧毁平民信心,造成更大的社会失序。作者说今日的媒体和愚笨的政府在恐怖行为激起的非理性恐惧上火上浇油才是这个时代主要的危险之一。尽管从06年到现在又差不多十年过去了,世界形势又有新的变化,然而书中以史学家视角进行的关于战争、和平、民族、暴力等永恒问题的探索依然值得我们去关注。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站在西方人和英国人的立场看待问题,完全忽视亚洲,有些观点难以认同
  •     想读
  •     原书是“全球化、民主与恐怖主义”,倒是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的……中信这次的标题党我还是挺服的
  •     一个见证一战到冷战结束的犹太学者对21世纪的预言。翻译得不错,学了个新词“人权帝国主义”。帝国命运此消彼长,19世纪英国、20世纪美国,都是人类长河的一个片段,从来也没有理所当然的坚固不变。暴力在前所未有的和平年代凸显了其恐怖程度,相比20世纪,活在21世纪,根本没什么好绝望和无助的。
  •     美帝单边势力,苏俄革命失败,大英体面退场,恐袭不值一提,以为在看CCTV
  •     911后对恐怖主义的影响轻描淡写,不知老爷子后十年看到如此变迁有何感想
  •     030. @20160122. 霍布斯鲍姆在这本演讲集/文集中,重点讨论了后冷战时代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战争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其最精彩的论述大概在于最后一章的总结,不同于以往自知无力的帝国,单极强权美国试图维持其世界霸权,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是不可持续的.美国和整个世界由此陷入挣扎.论述很精彩,但个人不完全赞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