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与文明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10441950
作者:[美] 汉娜·阿伦特 等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汉娜·阿伦特:犹太裔美国思想家。原籍德国,1928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3 年纳粹在德国掌权后流亡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移居美国,曾长期在纽约社会研究学院任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抢救纳粹极权主义压迫下散失的犹太人著作,尤其是瓦尔特·本雅明的作品。阿伦特于 1975年去世,死后声誉日隆,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犹太思想家。她的著作主要有《极权主义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人类的状况》(The Human Condition),《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Eichmann in Jerusalem)以及《论暴力》(On Violence)。

书籍目录

汉娜·阿伦特 关于暴力的思考
斯特拉文斯基 生命之泉——关于贝多芬的一次访谈
安德列·萨哈罗夫 我为什么不屈服于权力
苏珊·桑塔格 论摄影
以塞亚·伯林 爱因斯坦和以色列
罗伯特·休斯 安迪·沃荷的崛起
加布里埃尔·安南 来自柏林的女孩
布鲁斯·查特温 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
Thich Nhat Hanh 一个僧侣诗人在越南
彼埃尔·布莱兹 马勒的重现
伊丽莎白·哈德维克! 瓦兹事件之后
琼·迪迪安 在萨尔瓦多
W.H.奥登 偏头痛
约瑟夫·布罗茨基 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
罗伯特·洛威尔 两个诗人
戈尔·维达 热爱飞翔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国际知名作者汉娜·阿伦特等人的16篇文章。书中内容,涵盖面很广。在政治与社会方面:如以塞亚·伯林的《爱因斯坦和以色列》,W.H.奥登的《偏头疼》,加布里埃尔·安南的《马勒的重现》,以及汉娜·阿伦特的《关于暴力的思考》。这本文选中还有其他一些文章,分别出自约瑟夫·布罗茨基、布鲁斯·查特温以及安德列·萨哈罗夫。这些文章在知识界和思想界都曾引起了极大的影响。在文学与艺术方面收录了诸如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以及琼·迪迪安的《在萨尔瓦多》。罗伯特·洛威尔的《两个诗人》,斯特拉文斯基的《生命之泉》以及罗伯特·休斯的《安迪·沃荷的崛起》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最后,世界著名漫画家大卫·列文的肖像漫画,为本书增添了极大的阅读乐趣。


 暴力与文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聆听思想的声音  现在想想,决定读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存心为难自己。兴许是过了太久浅薄的日子,脚下无根,心下惴惴,总寻思着为自己找些有份量的养分填充心灵。正是这个契机,这本《暴力与文明:喧嚣时代的独特声音》恰好撞入眼帘。    著名的《纽约书评》是世界级大师们活动的舞台,几乎所有世界级的知识人物都为它撰稿,它在西方知识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纽约时报》代表着这样的思想立场:独立思考、富于洞见、社会批判责任、前沿思潮、美文和恰当的幽默(这最后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它的专职漫画家大卫·列文的插图上)。《纽约书评》从思想著述的角度为这个动荡的世界作了独特的见证,也成为知识阶层阅读的航标。    《暴力与文明》书中16篇文章皆选自16位世界知名作家、学人、科学家首发于19世纪60至80年代期间《纽约书评》的文章,诸思汇聚,百家争鸣,真真是一场思想的饕餮盛宴。单单这些名字:汉娜·阿伦特、以塞亚·伯林、加布里埃尔·安南、苏珊·桑塔格、罗伯特·休斯、安德列·萨哈罗夫、罗伯特·洛威尔、琼·迪迪安等等,就意味着沉甸甸的重量,而这些脍炙人口的文章,不论是政治与社会方面,还是文学与艺术领域的,均都是曾在知识界和思想界引起过极大影响,甚至影响至今的。    虽说汉娜·阿伦特在《论暴力》一文中将权力过分合理化,不但忽略了权力中隐性的合法性暴力,也忽略了不同政治势力在某种历史情势中的变动关系。但作为时代的沉思者,阿伦特无疑同样是其中优秀的一员。她本人声称,她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思考,而不是一个长于行动的人。阿伦特试图通过思考打破现实——主要来自体制——的遮蔽,阻止人类作伪和行恶,敞开广大的公共空间,这样的思考,不能不带上批判与反抗的性质。  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被誉为摄影乃至文艺批评的经典。她从哲学、艺术、历史等不同的角度对摄影作品和摄影本身进行剖析,阐释摄影的本质和影响。苏珊·桑塔格总能从极为复杂的现象、表面中找到事物本来面目,她能从别人习以为常的一切中作出深刻的文化批判,能穿透往往被某种“阐释”所遮蔽的现实真相。她之所以写出《论摄影》这种传世之作,就得益于她的思想方法。    当然,我并不曾指望通过读这本书使自己的修养修为、思想认知瞬间就上升到哪个层面,更不敢作读完此书后就能对相关话题侃侃而谈的妄思,知识的深度和边界是无限的,探索了一点表皮的我只更加确认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只求能在聆听这些思想的声音的过程中,学习不同的思考方法和层次,采撷些微思想的精髓为己所用,便已是最能偷着乐的幸事了。      
  •     本书事实上是《纽约书评》文章的合集。《纽约书评》的地位不必多言,从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来看,它的文章不局限于书评,而是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思想的各个领域。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苏珊·桑塔格的艺术评论,萨哈罗夫讲述自己作为苏联“异见者”的历程,以赛亚·伯林论述爱因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思想,诸如此类,每个人都堪称大家。前日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谈参加上海书展一个书评研讨会的观感,其中提到《纽约书评》与中国传统书评的不同。国内的传统书评大多喜欢谈谈作者的轶事掌故,书的源流缘分,像闲适小品。《纽约书评》的文章则是在所评书的内容的基础上生发创造,完全是一种新的创作,这样的书评已经超脱了纯粹的评论,而是揉入了书评作者自己的思想,显示出他们的学识学养,他们在某一领域的独到的见解,这些书评本身已经成了有份量的作品。显然,此种方式对于书评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蜻蜓点水、不痛不痒的评论可以为书商摇旗呐喊,但书评自身想要流传下去,书评作者想要有一席之地,则必须拓展深度与广度,成一家之言。所以,这本《暴力与文明》的出版,对于书评人应该是有着特别的参考价值。从国内来看,也许只有《读书》勉强可以拿来做比较。书中的16篇书评,大多发表于20世纪的60-80年代,过去了几十年的书评,今日读来仍有价值,像阿伦特的《关于暴力的思考》,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等更是可以列入经典之列。书中说阿伦特这篇文章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可巧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今年4月份出的《共和的危机》收录了阿伦特《论暴力》一文,两相对照,基本上差不多。阿伦特热还在持续。比较喜欢的是布罗茨基写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的那篇。作为曼德尔施塔姆的遗孀,阿赫玛托娃的好友,娜杰日达用背诵他们的诗篇来维系自己对丈夫的爱情和对阿赫玛托娃的友情。在那个年代,这些诗歌无法写在纸上,只能通过记忆存在心里,最终内化为与自己融为一体的精神,“使诗歌成为自己的血肉”。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的诗歌的,让娜杰日达在65岁的年龄写出两卷本的回忆录,用散文的形式表现诗歌的力量,成为审判那个时代的证词,尽管她也许并非有意如此,只是她的性情如此而已。唯其如此,这种批判才更有力量。文末,布罗茨基写道:“是的,她几乎和她的每一个俄国同龄人一样,太了解那列驶向未来的火车是怎么回事了:它根本没有向前,而是停靠在集中营和毒气室旁。她很幸运,没赶上这趟火车;我们也很幸运,因为她把这列火车的路线告诉了我们。“我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1972年5月30日,在莫斯科她家中的厨房里。当时已是黄昏,她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烟,高高的碗架柜投在墙上的阴影笼罩住了她。阴影如此黑暗,以致唯一能辩认得出的便是微微发光的烟斗和她那两只雪亮的眼睛。其余的部分——她那缩在披肩下的瘦小干瘪的身体,她的手,她那椭圆形的苍白的脸,她那烟灰色的头发——都被黑暗吞噬了。她像是一场大火的余烬,像是一块没有烧透的炭;你若是碰碰它,它便又燃烧起来。”几处瑕疵。一是每页页边的书名,若干页错印为“暴利与文明”,还有一篇的边页印成了“《纽约书评》论文选·1976”,此种错误,编辑太不负责、太不严谨。翻译也有一些可以商榷之处。越南诗僧Thich Nhat Hanh的名字没翻译,保留英文名,其实网上一查,维基百科明明有“释一行”的词条。貌似还有若干错漏之处,不表。
  •     《暴力与文明》这本书,混杂着各路名人的各种文章,基本上可以算是《纽约客》杂文的合集。既然,没有一条线走,就织成一张网吧。一、汉纳 阿伦特1一旦善行为别人所知或于众共有,它就失去了删的特征,变成了仅仅为行善而行善,当善公开时,善就不再是善。《人的条件》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总会调侃雷锋的日记,感动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一种疲劳。不管当时雷锋同志的动机是什么,他其实自身并没有到处宣讲与炫耀;那些感动中国的很多人,在这一评选之前,默默无闻的坚持了很多年。善,于我,是内心认为对的事情的一种冲动与反应,很多时候,是不经大脑的。政府对于这一类型人物的树立无可厚非,只是万事有度。曾经看过一个实验,被试学生在考试前被要求看《圣经》中的十戒,这组学生的考试作弊程度低于普通学生。道德准则当然对人的品行树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看我学生的朋友圈,今年高三语文会考其中一个作文让孩子们结合24字来写,孩子写到,只记得一个词。那以各种字体各种形式遍布的内容,成了和墙一样的存在。还有,2月一定要花一天的时间去国图看这本书的完整版!!!2nullum crimen, nulla pena sine lege. 法律的追溯性《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结语 后记》前面一个如果是道德层面的评论,这一问题无疑上升到法律水平的审判。然而,事件总会有些前无古人,那么成文法和习惯法都无法破解这一难题。如何度量,如何定罪,公正从来都是相对的,但,相对的程度要如何测评?3任何一方获胜,都意味着双方的末日。它的"理智的"目的不是取得胜利,而是互相威胁。目的面临被手段压倒的危险。权利总是以来数量,而暴力却依赖工具。服从并非来自命令,而是来自主观意见。战争的目的是和平,那么和平的目的又是什么?和平是一种必然。"它"自身就是一个目的。权利陷入危机时,暴力就会出现,但暴力这条路的尽头确实权利的丧失。大家都有罪就没有人有罪。集体认罪往往是掩护真正罪犯的最佳方法。强大往往伴随着脆弱和痛苦,尽管没有人能肯定地说何时、何地断点会出现。《关于暴力的思考》从战争这种最集中和外显的暴力,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的暴力,暴力无处不在,无处能逃。那句和平的目的是什么,问的我牙口无言,习惯了什么天下大同,从没想过,这有什么目的。诚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一定有一个目的,但,我们该如何定义和平,如果我们现在身处和平,我们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境地?对于汉纳,起初只是对她"恶的平庸性"的论点感到非常好奇,然而读到的东西越多,对她的折服越深。就像同名电影中,她总说的那样,人要同自己的思想交流,去真正的思考。二、安德烈《我为什么不屈服与权利》volnomyslyashchie <俄> 自由思想者inakomyslyashchie <俄>持不同政见者好吧,我承认,我对于不同语言的单词就是觉得特别有意思。三、苏珊《论摄影》摄影就是对拍摄对象的占有,它意味着摄影者使自己与一个类似于知识--因此类似于力量--的十戒发生某种关系。摄影能证明一个人的经历,但也能否定它--把经历转变成为一张照片,一个纪念品而已。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最狂热的摄影者永远都是那些被剥夺了过去的人。摄影人物便是一种侵犯--摄影者在相机后面观察着拍摄对象,而拍摄对象却无法看到自己,摄影者所了解到的拍摄对象的某一面是他本人永远无法了解到的。照片既给人以不真实的存在感,又是不存在的象征。它们只不过是些照片而已--它们讲述的那一事件我在当时几乎闻所未闻,因此也就无能为力;它们所表现的苦难我简直想像不出来,因此也就无从去解除。我心里有一种东西死去了,而另外一种东西却仍在哭泣。通过摄影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在于,尽管摄影能激发人们的良知,但它却无法成为最终意义上的道德知识或政治知识。就其本身而言,静止的照片传递给人们的知识,将永远停留在感情用事的水平上--无论是愤世嫉俗的感情还是人道主义的感情。这样的知识将永远是廉价的知识--形式上的知识、形式上的占有、形式上的强奸、形式上的智慧。并不是什么how to系列的产物,而是真正的从摄影的角度去思考。其实,这触及到了现在社会中两个热点的想像,一是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公众旅游形态;而是关于媒体,尤其是摄影记者的道德观。一次和遗落还有嘉嘉聊天时,谈到了读书和记笔记之间的关系。看到一些话,你深受触动,想要记下来。但是抄录这一环节,无疑打破了整个阅读的持续的节奏。现在很多时候,我读书总会读三遍,第一篇酣畅淋漓,第二篇用最传统的纸笔形式写下那些在我眼前闪光的话语。第三遍,用电脑整理自己笔记的时候,其实更是一个思考和取舍的过程。旅游,或者说观光,若拍照,则无疑看到的是镜头里的景色,但,那种镜头先进到可以同眼睛媲美。所有的调光,焦距,都不如眼中的景色美好。我们想要用照片留住回忆,但试想,当你老了,坐在藤椅时,看到只是一些风景,没有故事,没有体验涌来。因为,你那时忙于拍照,根本就不曾感受。从黛安娜王妃与媒体的事件,到曾经拍下秃鹰前跪下的垂死的孩子的摄影,再到沸沸扬扬守候在姚贝娜病房前的记者,他们无疑受到社会上很多人道德层面的抨击。可是,作为记者或者说摄像,他们要怎样做?如果没有他们,社会就无法看到。可你看到,你又要谴责他们铁石心肠。若冷酷一点的说,当海豹捕食企鹅的时候,你会怎样?小时候,我总会很难过,想这么可爱的动物为什么会被伤害。但逮不到企鹅,海豹的幼崽就会死去;企鹅死去,它的幼崽又会走向末路。不是说社会如同动物世界一样,没有你死就没有我活。只是,请不要以旁观者的身份,肆意的说着你认为对的观念。因为,你也许什么都不知道。四、《爱因斯坦和以色列》天真的人有自己的观察模式:他又是能够透过自己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依靠那些有传统智慧和普通接受的教义所提供的视角。我没有根,无论到哪里,我都是个异乡人。他自己也承认,他是个孤独的人,本能地逃避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他是一个孤独的思想者,是一个不易被了解的人。留在一个城市,可能有100个理由;可是离开,1个就足够了。五、《偏头痛》柯勒惠支:恐惧是所有令人困惑的事物中的一分子,它把人导向愤怒马克思:解除精神折磨的唯一手段就是肉体的疼痛。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混杂着各式各类的文章。有的超喜欢,有的不太感兴趣。
  •     简略翻了翻
  •     用来判断拉黑某人的不唯一标准
  •     如果是英文版的强烈推荐,但这个中文版的很操蛋,翻译极其糟糕,感觉就像百度在线翻译复制,黏贴,复制出来的产物,一块儿蛋糕复制成一坨屎了。
  •     文章虽然有点老但是内容很不错,翻译是硬伤
  •     除了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以赛亚·伯林的三篇,其它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一是不了解作者,二是不了解评论内容所针对的对象。汉娜·阿伦特的《关于暴力的思考》中有一句话“集体认罪往往是掩护真正罪犯的最佳办法”,真理就是这么尖锐和可怕
  •     苏珊的《论摄影》以及汉娜的《关于暴力的思考》都挺好,尤其“最新的一种也是最可怕的一种政治制度—官僚制度”以及“某些一党专政的东方国家…”简直触目惊心,连外国友人都意识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多么恶劣了。就是翻译比较烂。
  •     汉娜·阿伦特和黑安迪·沃霍尔的两篇不错。关于马勒和玛琳·戴德丽的让人有点失望。
  •     文章很好,翻译太差
  •     好看。虽然文章之间并不搭界。写得最好的还是阿伦特和布洛茨基。还发现一篇南越僧侣诗人的,他不就是后来的一行禅师吗?写普拉斯的一节很短,但很同感。感兴趣的还有恩斯特容格尔日记,他的写作风格是不是跟巴别尔一类,没有译本。还有一个写女飞行师的。她失踪真的是降落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了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