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三朝·西夏》书评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121207983
作者:袁腾飞
页数:220页

认识西夏历史

再一次翻开袁老师的书听他讲历史,其实对我来说真正有趣的是袁老师的有声,感觉里面才放得开也更幽默许多,把他的课搬到荧屏上或者网络上似乎让他受到一定的限制,说出的话似乎都要斟酌一番,这样就少了很多味道,况且把讲座的内容以书的形式展现也好不到那去。袁老师最近出书太多了,似乎都看不过来,而且每本书都超贵,这本讲西夏朝的,区区二百页纸竟然卖34,不过我是袁老师的忠实粉丝,也就不那么计较了,况且他的文字风趣易懂,引用文言文的同时再翻译成幽默的大白话,的确也比较适合我这种半文盲看的,不像以前看过的书,讲述一个人或一件事就搬出《史记》或二十四史中的话了事,我可看不懂。关于西夏的历史,平时看到的不多,袁老师也算是弥补了一个空白。中国从唐朝开始形成了一个传统,当朝给前朝修史,表示我继承了你的正统,并吸取前朝治乱兴衰的教训。元朝统一之后,编修了《辽史》《宋史》《金史》,也就是说,辽金宋在元朝人眼里是中国的正统王朝。但跟辽金宋并立过的西夏,不见正史记载。二十四史里没有《西夏史》,西夏的历史是在《辽史》《宋史》《金史》里记载的,属于列传里面的外国传。看完这本书我发表一下个人意见,其实尽管西夏立国,但其一直属于辽宋金的藩属国,党项民族最后也消失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其历史当然是很难被尊重的。不过虽然西夏并没有被承认是一个正统王朝,但是它的影响很大,存在的时间也很长,如果从唐朝末年始祖拓跋思恭建立藩镇算起,到被蒙古铁骑灭亡,长达三百五十年之久,即便是从元昊建国称帝算起也有一百九十年,而两宋一共三百二十年,辽二百一十年、金一百二十年。拓跋为何又姓李呢,这还要追溯到唐朝初期,当时的党项大首领拓跋赤辞归顺大唐,太宗皇帝非常高兴,赐国姓李,封为郡公,所以历史里面西夏的皇帝姓李。一本书也基本讲述李家人的皇帝更替,和每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的事情。整理一下新华字典上没有的西夏历代君主。夏太祖 ( 李继迁991-1004,为元昊追尊) ——夏太宗 ( 李德明1004-1031,李继迁子,元昊追尊) ——夏景宗 ( 李元昊1038-1048,德明长子,西夏的立国者,1038年建立白高大夏国)——夏毅宗 ( 李谅祚1048-1067,元昊子,即位不满两岁)—— 夏惠宗 ( 李秉常1067-1086,谅祚子,即位年仅八岁)——夏崇宗 ( 李乾顺1086-1139,秉常子,即位年仅3岁,在位长达五十四年,是西夏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君主)——夏仁宗 ( 李仁孝1139-1193,李乾顺之子,即位时十六岁,在位也是五十四年)——夏桓宗 ( 李纯祐1193-1206,李仁孝之子,被废后被杀)——夏襄宗 ( 李安全1206-1211,西夏崇宗之孙,1206年弑君篡位)——夏神宗 ( 李遵顼1211-1223,西夏崇宗之曾孙、李安全堂兄弟,1211年七月,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襄宗李安全,自立为皇帝,西夏唯一的太上皇)——夏献宗 ( 李德旺1223-1226,李遵顼次子)——夏末主 ( 李睍1226-1227,献宗侄子)李继迁,公元997年,又被任为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夏、银、绥、宥,静等五州。公元1002年,他攻陷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南),改称西平府,设置官职,整编军队,为后来西夏的建国奠定了基础。李德明,继承了党项部落首领后,率领党项归降宋朝。景德和约的签订,使经历了数十年征战的党项民族得以休养生息,势力迅速壮大。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并伺机向西发展。数年间,西攻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由于“依辽和宋”能麻痹辽、宋,“国家”得以和平,对内也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使辖区内农业有较大的发展。综观其一生,不但能成功保存祖先基业,并且不断扩张势力。李元昊,本书的重要人物,生下来就是个领袖人物,个性雄毅,多大略,通晓佛教的教理,吐蕃文、回鹘文、汉文都认得,明法律,此人文武双全,雄才大略。元昊看来,党项民族已经足够强大,绝不应该再受制于人,因此他早就有了同宋朝决裂,称王图霸的野心,父亲死后,他终于等到了可以大展拳脚的机会。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他就是夏景宗,国号白高大夏国,后人称之为西夏,而此时北宋的统治者是宋仁宗。他用了整整六年时间为建国称帝做准备,改姓名、颁布秃发令、改服饰、建都城、立管制、改革礼乐制度、创设文字。为了称帝把舅舅、表弟、亲妈、老婆兼表姐以及其所生之子全部杀死。李元昊称帝建国,退还了宋朝赐给他的玺印和诏书,公开跟宋朝分庭抗礼。元昊敢这么做,除了有坚实的军事后盾,武装力量强大之外,还因为他有一个几乎完全由汉人组成的智囊团,元昊对这些人言听计从。元昊立国之初,主谋议的大谋士有六人,里边除了一个是党项人,剩下五个都是汉人。这一幕在中原王朝跟边疆各族的战争当中一而再、再而三上演,无论是辽、金、西夏,还是后来的元朝、清朝,立国之初,主谋议的大多数都是在中原郁郁不得志的汉族书生。元昊汉族谋士里最有名的是两个人,一个叫张元,一个叫吴昊。元昊领兵伐宋,主要是他们出的主意,特别是张元。公元1040年,李元昊亲率数十万大军,越过西夏和北宋的边境,直接进攻延州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延安。李元昊的部队有很多讲究,最精锐的部队叫铁林军,又叫铁鹞子军,其实就是重甲骑兵,是把人和马锁在一起,想下马逃跑是不可能的,这三千人,打起仗来有进无退,有死无生,只能往前冲。除铁林军外,还有擒生军,这支部队有十万人,是西夏人数最多的武装力量,顾名思义就是上战场抓俘虏。还有一支部队,叫六班直,相当于李元昊的御林军,全部由贵族子弟充任,大概五千多人,一共是六支。人数最少的部队叫泼喜军,只有二百人,就是炮兵。他最具发明创造意义的是编练了一支叫撞令郎的部队,人数高达十多万,全部由俘虏组成,打起仗来让撞令郎先上,减少党项士兵的伤亡,因为你们本来就是俘虏,命不值钱。西夏国主李元昊,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败宋军,能获胜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夏国总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而宋军占线太长,拖沓疲怠惫,有时候政出多门,让将领无所适从,而且将领们不乏骄兵必败的、纸上谈兵的,所以总打败仗。其次,以前夏国给宋朝进贡,沿途的州、军都走过,夏国人对宋朝边疆的地理情况非常了解,而宋军却不了解。再有,李元昊不能不说是天才军事家,用兵如神,非常擅长声东击西这一套,所以宋军上了一当又一当。对宋的战争元昊虽然取得大胜,但经济利益损失巨大,得不偿失,如果能够跟宋朝谈和当然是好事,再有,战争使西夏国力耗尽,物价飞涨,老百姓怨声载道,活不下去了。而且伴随着战争的此生问题,就是灾荒。战争爆发后,宋朝停止了与西夏的边境贸易,西夏境内的大量生活必需品,比如布匹、茶叶、粮食,都不能自给。宋朝一使用经济制裁手段,效果明显,西夏的生活必需品奇缺,因此西夏也希望跟宋朝议和,摆脱困境。在辽的调停下,双方议和,宋给予西夏优惠政策,西夏向宋称臣。在战争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宋朝对前方战士的宽容和体恤,例如刘平虽然兵败被俘,但他已经尽到自己的责任了,为国家死战一场,没功劳也有苦劳,没苦劳还有疲劳,朝廷对刘平一家还是十分厚待的。还有任福,兵败固然是因为大意,导致兵败辱国,但是这些将领在战场上宁死不屈,临危不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后全体殉国,体现了当时中原王朝的铁血豪气,所以史籍对他们不吝褒扬,朝廷也没有追究诸将兵败之过,都赐予谥号,厚待他们家人。从这也可以看出贵族豪强建立的大宋王朝的一颗博大的胸怀。和元昊作战的就有宋朝的很多名人,例如范仲淹和韩琦。不过西夏朝虽已建立,毕竟起底于部落群体。实际上历数塞北三朝,契丹也好,女真也罢,党项亦是,在立国的过程当中,始终不曾妥善地解决一个权力制衡的问题。皇族原本只是民族众多部落之一,可能占有相对的优势,但并不占有绝对优势,部落民族原始军事民主政治遗风尚存,他们不像中原,天子得了天下,就是我一家一姓的江山,大家山呼万岁,没有人琢磨造反,西夏不一样,党项民族分成几部,细封氏、野利氏、拓跋氏等,你拓跋能当皇帝,我野利氏为什么不能?细封氏为什么不能?如此长期以来,外戚、权臣夺位的隐患挥之不去。其中利害,宋朝当然心知肚明,所以大宋利用此中机巧和李元昊的猜疑之心,成功去除了他的两员大将旺荣和遇乞,同时他两人是皇后一族,加上元昊强占太子妃,最后引发了太子弑父的惨剧,元昊伤重身亡,太子被权臣没藏讹庞杀死。李谅祚,西夏第二代皇帝毅宗。元昊一死,大臣们按部就班,主张按照元昊的遗诏办事,由他的从弟委哥宁令来继承西夏的皇位,但国相没藏讹庞坚决反对,由于其权势很大,他坚持立自己妹妹所生的孩子做接班人,其他大臣也无话可说。李谅祚承继大统,其母没藏氏为太后,没藏讹庞继续担任国相,总揽朝政。西夏王权,尽落没藏一族。毅宗即位不到两岁,随着年龄增长,他算是历经坎坷,一岁丧父,九岁丧母,同时也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被培养的,所以为人处世,应变的能力非常强。他要把政权夺回来,渐渐的,他开始暗中结交朝中对没藏讹庞不满的大臣,特别是有兵权的大将。最后在其十五岁时尽诛国相一门之后,名至实归,开始亲政。毅宗亲政之后,做了几件事。第一,亲政当年,他就派人把没藏讹庞侵占的宋朝耕地归还给宋朝。第二,恢复汉礼。第三,宣布恢复唐朝赐姓的李氏。第四,向宋朝请求通婚,但宋朝拒绝。不过宋朝却恢复了边境上的榷场,跟西夏做买卖。这几项措一施行,没藏讹庞当政时期衰落的西夏国力,在李谅祚亲政不久,逐渐恢复了。李谅祚力图在宋辽西夏三国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不能够跟宋朝彻底闹翻,但是我要显示,让你知道我的实力。其实辽宋西夏也好,后来的辽金宋也好,蒙古、金、南宋也好,都类似于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关系,应该是两个弱国联合,对抗强国,才是自保之道,李谅祚很明白这个道理。李谅祚亲政没几年,干得有声有色,在夏国历史上还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可惜天不假年,二十一岁就驾崩了。李秉常,西夏毅宗李谅祚子,史称西夏惠宗。因为李秉常时年仅八岁,就由其生母梁太后临朝听政,也就是西夏史上第一个梁太后,大梁太后。她虽是汉人,但在党项做太后,不是其同族就要做得比党项人还党项人。梁太后一上台就宣布,李谅祚时代所有汉化措施一概废止,恢复藩礼,然后她还不断出兵攻打宋朝的边境。此时宋朝的皇帝是宋神宗,经过王安石变法后,国力强盛,府库充盈,而夏国此时母子失和,君臣离心,认为良机已到,稍纵即逝,不过发动两次对夏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梁太后死后,她的侄女是皇后,侄子是国相,政权仍然在梁氏兄妹的手中,秉承很郁闷,很快就随他妈去了,死的时候二十六岁,西夏第二代皇帝活了二十一岁,第三代皇帝活了二十六岁,都是在母后、外戚的高压下,英年早逝。李乾顺,西夏惠宗李秉常之子,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即位时年仅三岁,小皇帝的舅舅是国相,妈是太后,西夏政权仍然掌握在梁氏一族手里。此时的太后是小梁太后。小梁太后是被辽主派遣的使臣联合西夏反对梁氏专权的贵族,在国宴上毒死的。专权的小梁太后一死,崇宗亲政,他采取了依附于辽,并且与宋修好的策略,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偃武崇文,恢复因连年战争而遭受严重损失的国力,兵权收归皇家手中,皇族势力战胜了后族势力,皇权得到巩固。崇宗取法中原王朝,分封王爵。诸王中,濮王、舒王凭文,晋王察哥凭武,文武兼备,皇族势力大大加强。三位王爷在朝,辅佐国家长治久安,到了崇宗时代,西夏的风气由尚武逐渐转化为崇文。崇宗皇帝一心求治,不愿意再打仗了,为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思想文化中向中原王朝靠拢。他恢复了国学,下令藩汉两学并举,崇宗的所作所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利用与宋朝修好的机会,休养生息,孜孜求治,使西夏过了多年的太平日子。崇宗时期经历了辽和北宋的灭亡,西夏趁着北宋灭亡,宋室南迁,在陕西、甘肃一带大肆扩充,疆域面积越来越大,西夏对金朝十分恭顺,进贡大笔的金银财宝,金国皇帝一高兴,又把青海那边的地盘赏给了夏崇宗,崇宗在位的时候,夏国的面积达到了鼎盛,北宋灭亡,建炎南渡,宋室南迁,夏跟宋之间的矛盾就不存在了,两国都不挨着了,原来的宋夏边境基本上就变成了金夏边境。崇宗李乾顺在外的时候,左右逢源,撞了大运,使西夏的面积达到了最大。崇宗三岁即位,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四年,成为西夏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君主。李仁孝,夏仁宗,崇宗之子。在位时儒学在西夏大盛,国策也不可避免地滑向了以儒立国。仁孝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内加强皇权,巩固自己的帝位,尽管期间经历了任得敬分国这样的事情,但在金国的帮助下还是一举铲平了任得敬一党,使其分国的阴谋未能得逞。对外,他该服软的时候就服软,只要对西夏有利。而且,仁孝非常爱护百姓。他在位的时候,夏国的国力继续上升。仁孝即位时十六岁,在位也是五十四年,跟他老爹一样,这爷俩在位就将近一百一十年,而西夏一共才一百九十年。李纯祐,夏桓宗,仁宗之子。桓宗当了十几年皇帝,基本都是按照老爹的既定政策办事,十几年皇帝当得四平八稳,没什么大事,最后却被自己的母亲罗太后所废,并且很快就被做掉了。李安全,西夏襄宗,崇宗孙,仁宗侄。1206年李安全弑君篡位,蒙古成吉思汗已与此时崛起于漠北,完成了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汗国四处征讨,进攻的矛头直指西夏。金国拒绝出兵帮助西夏,李安全就出兵攻打金国,结果无功而返。转过年来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2岁。李安全在位6年,他统治时期,西夏百姓十分贫困,军队非常衰弱,政治腐败到极点,而李安全自己却十分腐败,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四处怨声载道。李遵顼(1163年-1226年),西夏神宗(1211年-1223年在位),党项族。天庆十年(1203年)三月,参加西夏癸亥科科举考试,被点为状元。皇建二年(1211年)七月,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襄宗李安全,自立为皇帝,成为西夏第八任皇帝。李遵顼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李遵顼在位时与蒙古、南宋战争屡败,面对这样的一个烂摊子,1223年退位,传位于子李德旺,为西夏唯一的太上皇。1226年病卒,谥英文皇帝,庙号神宗。李德旺,即西夏献宗(1181年-1226年),李遵顼次子。1223年即位时,西夏已是千疮百孔;献宗力挽面临灭亡的西夏,他改变国策为联金抗蒙,但为时已晚。蒙古军大举进攻西夏,一路陷城克邑,西夏损失惨重。公元1226年7月,他眼见亡国大祸临头,惊忧成疾而死。李睍(?―1227年),西夏最后一位皇帝,西夏神宗李遵顼的孙子,西夏献宗李德旺的侄子。献宗惊忧而死后继位。在位二年,国亡,后为蒙古兵所杀,葬处不明。夏末帝被杀死了,西夏皇族被彻底杀光了。至此,西夏灭亡,如果从元昊称帝算起,西夏经历了是个皇帝,一百九十年。中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当中,并没有党项族,西夏政权灭亡之后,党项民族最大的可能性是跟周围其他的民族,比如汉族、藏族、蒙古族融合了。其实袁老师讲述的西夏历史很简单,不过脉络很清晰。能大体知道夏朝的主要历史事件,还是比较不错的。以后继续看其它的两部。


 塞北三朝·西夏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