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书评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208111615
作者:(法)爱德华•勒维
页数:128页

生活是这样子

感觉很不一样的书,似乎写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写。故事本身没有什么内容,故事背后的才是真正应该去读的。自杀是给这个世界留下的反思。我没想过会写这样的话题,就像有些人的离去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又是那么的难以置信,生活是这样子,会给你狠狠的一巴掌,但是,别忘了光明,好好活着。简单点,不写了。2013年3月22日

“死亡完成了我”——读爱德华·勒维《自杀》

这是一本非常短的小书。昨天下午,我在一家书店的大书架上取下来这个小小的花皮册子,并不知道塑封皮里写的是什么故事。事实证明,这本小书大大地丰富了我回家的路程。下了地铁后,我就坐在地铁站的铁椅子上读完了它。在外逛了一天,我的腿和肩膀很疼,我家就在五分钟脚程内,但是我一点都不急着回去。书名很引人注目。“自杀”,一个让人心生好奇的词。我一开始还以为这是个噱头,看来是我低估了作者的文学水平了。全书说不上有什么情节,只是很碎很碎的细节描写,或者叫“记忆碎片”,每句话都不超几十字。这些碎片从“你”的自杀开始,往溯到“你”活着的时光,最后又回归到“你”死后的情景,就像是一个渺远的循环。比如,“你”去了舞会,听别人抱怨背疼。比如,“你”曾经和一群盲人同行。比如,“你”向“我”讲过两个梦。……语言细细碎碎,却能把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得非常生动,就好像“你”活着站在人们的面前似的。事实上,作者不止一次强调,“你”的死亡让“你”更好地活在了“我”的生活里。无论是书里自杀的“你”,还是书外自杀的“我”——作者爱德华·勒维在交稿十天后自杀——大家似乎都把死亡当做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在我个人看来,我一直认为死与生同等重要。我热爱必然来临的死亡,就像我也热爱生命一样。记得我在高中时写过一篇作文。作文命题叫《窗》,我当时写道,墓碑就是一座连接生死的窗口。东方传统意义上的墓总是凄凄切切的,磷火点点,鬼影重重,极尽描绘死亡的可怖。到了现代,公墓里清一色的大理石碑也常常和泪水与哀痛联系。然而,我见过的西方的墓,却总是让人心安——我在英国游学时,曾经花几天走访大小教堂和乡村里的墓园。十字架形状的石碑许诺了神的存在,有些碑上还刻着小天使,或者长着湿漉漉的绿苔,看起来很宁静。结果不言自明,那是一篇记分的作文,但是老师拒绝给我那篇作文打分,写了个“阅”,就发了回来。也许很多人都对死亡敬而远之。本书的译者也说,在翻译这本书之前,她觉得里面会是血腥弥漫的场景。还好,书里面的内容是那么温暖和安静,真的像是两个老友在阳光明媚的下午闲聊叙旧。书外的我慢慢品读,不忍释卷。感谢作者细腻的笔触,他面对死亡的镇静与安详,能让他的读者生发许多感想。至于译者所说,看完这本书能让人更热爱生命,我反正是没有看出来。总之,这一切就是所谓“借由死亡完成生之意义”吧。

用生命演绎的艺术

一本特别的书,一部立体的小说.这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却有着完整的意义.作者在书中让"你"死去了,再通过过往生活的片段让"你"活了过来."你"的死去,"你"的故事,"你"的思绪.随便翻开哪一页开始看,都不会影响阅读,无所谓顺序.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却只描写着一个人.作者的死去,作者的故事,作者的思绪.文字写于纸上,故事却跨出了维度,代表着作者,代表着你我.这又不只是一本书,不只是一部小说.作者在现实中死去了,又通过这部小说活了过来;而这部小说,又正是让"你"死去了,再通过过往生活的片段让"你活了过来.这是作者构建的一个游戏,用生命去演绎了一个宏大的作品,书上,书外,活着,死去.这是我的解读,无所谓顺序,可笑的差别是,我只停留了在文字上.收下这本书是因为自己的一些小癖好,对特别的人的特别的精神世界的好奇,对因为追求极致完美的精神而选择跳脱出现实的行为和勇气的向往,对能在别的孤独中找到共鸣以减轻自己孤独感的寻求... 渴望去感受那些孤独而赋有才华的人,或许是因为想成为另一个不为外在所影响而用生命去专注的人. 专注是孤独的,才华是孤独的,而孤独是美丽的,极致的,我无法成为那些用生命去体验这种孤独的人,只能为他们对极致的追求而感动. 爱德华·勒维无疑是这样的人,毕业于法国著名的商学院却自学成才走上艺术家的道路,涉足绘画,摄影与写作,在把他的作品<<自杀>>交给出版社后的第10天,他自杀了. 一句这样的话印在封面上:"一场用叙事预演的自毁前奏,一个追求极致完美的灵魂,在力图超越时间的道路上,借由思维完成生之意义." 一见钟情. 在<<自杀>>这个故事中除了上面胡乱写出的立体维度体验外,文字间透露的淡淡悲怆与凄凉,也跃出了纸张与故事,充满在作者创造的这个属于他的永恒的立体世界里,不能褪去. 作者活在了这件作品里,精神与艺术永存,孤独与忧伤作伴,极致与完美达成.

何谓“自杀”?

首先真的要赞一赞译者,翻译得太好了!这本一本之于我五星都不够用的好书!其实非常喜欢这样的小书,小小却带有耐人寻味的哲思性思想。何谓“自杀”?仅仅是生与死吗?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吗?哲学上真正严肃的问题只有一个:自杀。自杀是对“荒谬”的反抗吗?就这样不断地不断地提问、质疑,是反复地,去对抗,去思考……噢,到最后,你迷失了,而这正是迷人之处!作品中第二人称,你可以看出是作者本人,或者作者的第二个我或者超我什么的,也可以是我们读者每个人,解读有很多。书中诗意、乐意、哲意和很多散漫却深沉有力的表述、描写真是太绝了。难道人生不就是这样吗?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好的作品就是能反映每一个人,从回归到每一个人。幸福招手在前,却摸不着;悲伤尾随其后,却甩不掉;死亡在那里,等着我。

不幸

毛姆说过,年轻的不幸才是真正的不幸。不是原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是的。身为年轻人的时候,我们没有苦难的理由。“到老去时,你不会再如此不幸。因为那时你就有了悲伤的理由。”而身为年轻人的时候,我们的一切悲伤和苦难都是不对的,因为那毫无来由。人们不会理解。他们总是歌颂,年轻的生命有多么美好。谁会原谅一个年轻人不快乐?可是实际上,年轻人没有任何理由快乐。他们在什么都需要的年龄,却什么都没有。最可怕的是,人们总是认为年轻人理所应当快乐。于是我们见到太多的脸。空洞的笑。直到年龄足够大,时间的苦难足够多,足够把自己撕破为止。

《自杀》译序

《自杀》。一本刚过百页的小书,却有着骇人的名字。这两个字,太过刺眼。准备试译时,满脑的血腥场面,有些恐惧。可翻开第一页就发现,我错了。没有暴力,没有狰狞,没有绝望,也没有怨恨。很安静,也很随性,像是好友叙旧,无关所谓的章法逻辑。不少评论认为,书中的“你”就是作者的一位好友,二十多年前自杀身亡,他写这本小书是为了怀念故人的。这种理解不为错,但似乎欠缺了一点。2007年10月初,勒维把《自杀》的稿件交给了出版社。十天之后,他自杀了。在世人眼里,小说成了他实施自杀的一个重要步骤。以这种方式谢幕的作家自然不是普通人。勒维毕业于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ESSEC),一所顶尖的商业学校。获得如此殊荣的他却“不务正业”,自学成才当起了画家。四年后,他几乎焚毁了自己的所有画作,并开始摄影,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巧合的是,“你”的遗物里就有画作,“你”对光与影有着特殊的感情,而且“你”也爱读文学作品。我无法考证这位好友的生平,但不得不怀疑,“你”的身上有着勒维的影子。更何况,书中有关“你”的情节与心理描写之细微生动,令人觉得其中必有作者自己的阐释。他与好友对话,也是在和自己谈心。可“你”的含义似乎不止于此。小说中有一处写道:“你却按照自己的阅读节奏控制虚构生活的进展:你可以让它停止、加速或减速。回到过去,或跳向未来。你是读者,拥有神一样的能力:时间臣服在你的脚下”。读到此处,顿生冲动:既然他无章法,也许我可以试着重新排列段落,找到那个最初的时间顺序。后来,当我回过头开始翻译时,在这一段的前几页发现了这样几句话:“你经常跟我说起《加尔尼里的毁灭》。它的作者——普洛斯彼罗•米蒂,从来不读自己已经出版的书,只读校样。可有一次,他看了一本,发现章节顺序和他写的有所出入。他很喜欢这本书,就没有要求再版时修订一下。看完书后,你知道了这个小故事。你不厌其烦地重新阅读,想找出原来的顺序”。这不就是在说我吗?他能预见到我的思维活动?如果我是“你”,“你”又自杀了,那么是不是我也会去自杀?不禁倒吸凉气,手一松,钢笔坠地。“你是读者,拥有神一样的能力:时间臣服在你的脚下”。我在看它,我是读者,我就是这个“你”。可我活得好好的,怎么会去自杀?那么多读者,怎么可能都随他而去?自杀的背后又到底是什么?这是一本奇特的小书,向来以强大形象示人的时间,在这里却卑微得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几乎可以打乱所有段落的顺序,却不会影响对作者的理解。这是勒维和我们玩的一个游戏,一个时间不在场的小实验。在这里,时间不是那根标有刻度的轴,而是可以任意扭转的魔方。它甚至也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有维度的。它不是完整的,只是散落一地的碎片。“时间”这两个字,一直纠缠着勒维。“你喜爱绘画,因为时间在那里暂停”;“你用光学全景重新构建生活。你压缩了时间,拉近了远处的事情,每个片刻就都能接触到其他瞬间。”;“你是读者,拥有神一样的能力:时间臣服在你的脚下”。绘画,摄影,文学。勒维之所以在这三个领域工作,原来都是因为时间。为什么是时间?他不断地换行业,是在找寻什么吗?是的,他一直在找,那个叫做“完美”的姑娘。什么是完美?就是“不会再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变动:增加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会损坏它,而不是改进”。谁又能判定什么是完美?是时间。能在时间的流逝中保存下来的,就是完美的。大浪淘沙,留下的,是金子。绘画可以定格时间,却只是一个点,过于单薄。摄影可以定格时间,也可以压缩时间,却依然摆脱不了所谓的“时间顺序”。它们都是时间的臣子,又怎能逃出时间的樊笼而存在?换言之,它们终究会在时间中变了自己的模样。所以,它们不是寻找完美的最佳途径。而文学,却可以打破时间的桎梏。正如“ABC并不比BCA更符合年代学”,文字的位置也不受时间的掌控。可以“乱”写,也可以“乱”读。没有“顺序”,只有“乱序”。而这个乱序,恰恰就是作品本身的顺序,不在时间轴上的顺序。但这似乎仍然满足不了勒维,否则他不会在只完成七本小书后就结束自己四十二岁的生命。也许可以借用布朗肖的理论来尝试理解勒维:属于作者的,只有书本,没有作品。作品是什么?是完美,是终结。勒维一直在苦苦地寻找它,却发现自己根本得不到它,除非走上自杀这条路。“你想走捷径,于是手上的工作还没完成,就结束了自己”。这条捷径的尽头,就是完美。如果勒维的本意中,“你”确实也指向读者,那他当然不是鼓动所有人都和他一样结束自己。因为自杀并不是他的目的,只是他所认为的寻求完美的途径。无论他是否有意,“你”这个称呼的确会让读者有种对话的感觉,也就拉近了距离。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作为读者,也作为译者。有关时间的作品似乎都能吸引我,像是有种魔力,比如普鲁斯特,比如基尼亚尔,勒维也不例外。有关时间,有关艺术,有关人生,短小精悍,文笔清新,哲思泛涌。因为喜欢,所以翻译。译者2012年初冬 于仙林

生活的旁观者

我是一个曾经想过自杀的人,虽然后来求死的想法渐渐变淡,但当时的心情还是让我铭记。某天心血来潮,在豆瓣读书搜索自杀一词,于是发现了这一本小书。说它是一本小说,其实不像。没有主线,没有紧凑的剧情,作者想说的都是自己的观念,由生活细节引发的观念。它更像是随笔,轻松自由,不受限制。人称在书中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有人说“你”是作者20多年前一个自杀的朋友,译者则有很多猜想。就我而言,“你”就是作者自己。我有想过作者是精神分裂,想过作者朋友的自杀给了作者很大刺激,现实中的他死了,却在作者心中慢慢生成一个新的他,最后觉得“你”,其实就是作者自己。作者更像一个生活的旁观者,看着生活的一切,当然也包括自己。这种平静的心态,我当初也曾体验过。对生活的看法越多,人就越痛苦。慢慢看到很多事的真相,进而引发更多的疑问,生活像一个谜团,永远无法看透。很多真相都是丑陋的,知道真相的丑陋,却又无可奈何,这是何其痛苦的精神体验。书中故事随意的发生,作者的视线也跟着这剧情的发展而移动,时不时跳出几个观念,也平淡而没有攻击性。这正是一个旁观者应该做的,置身事外,但又暗暗观察,什么都与自己无关,只是看看而已。面对生活是这样的态度,生活可能也就对他不那么重要了。对自杀者而言,死是解脱,对生活固然有很多不舍和责任,但走到那一步时,内心其实已经不堪重负,那些压力既然无法背负,就让自己消失好了。在书的前半部分,我感觉对作者来说,死是升华,但在书的最后,看到作者怀着的对现实的痛苦,最终还是在寻求解脱。不过作者还是一个怕寂寞的人吧,死前想传达自己的种种观念,不过有人理解自己总是好的。当我有过那种感觉之后,发现自杀也不是那么无法接受。看完本书还是怀着同样的想法。人对压力的耐受力不同,有人脆弱有人坚强。某些问题对你而言无关紧要,而对有的人却是重于泰山。所以死确实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就如作者最后说的那样:“人们得独自承受你的死亡带来的痛苦。你的自杀是如此的自私,你不愿这样。可从另一面来说,对于你,与其在生命中承受不安与痛苦,不如在死亡里享受宁静与安睡”。

植物会自杀吗?动物会绝望吗?

“2007年10月15日,作者在巴黎结束了自己年仅42岁的生命。这一天距离他把书的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日子,只有10天。”拿到这本小书,很好奇作者会用一种什么样的口吻去面对数日后自己安排的死亡,也有可能在写此书时他还并没打算用“自杀”的方式作为生命的完结。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他逐渐沉迷于死亡的策划。因为自杀本身并不是他的目的,只是他所认为的寻求完美的途径而已。连死都不怕的人却害怕活着。对于大多数这样的人,我总是在心存怜悯的同时又夹杂一丁点的蔑视,蔑视他们的自私与懦弱。而书中的主人公以及作者本身,那种对追求完美的极致幻想,还有面对死亡前平稳的心境,让我竟佩服起他的勇气来。他骨子里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下意识里透着对生命的尊重。在所剩不多的时日里,他还愿意给情趣一个位置,这是匆忙活着的人容易忽略的。你会在自由呼吸的时候感谢空气吗?你会在温暖安逸的时候感激阳光吗?你每天追求功名利禄的时候,还会为爱而感动,拥有信仰吗?如果可以,谢谢,因为你周围一定有人因为你对生活的热情,而放弃策划自己的死亡。而我呢?也曾有过对自杀的幻想,现在想想觉得有点可笑。倘若在死亡将至的时候,我是不是还有力气想到植物的死亡,动物的绝望?读完此书,没有一点儿想死的念头,反而要感叹一下,活着真TMD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自《自杀》:你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夜晚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你能在白天避开日光,快快乐乐的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窗帘紧闭。你不缺空气。你享受寂静。这种枯燥就是你的古典风格。在艺术里,有所保留就是追求完美。你消失了,永存于一种异样的美。你不求拥有一切,不求立刻拥有。你深陷在无休止的怀疑中。你说自己是这方面的行家。可是怀疑让你累的不行,你甚至怀疑起了怀疑本身。没有花园,只有一颗树。我不怀疑他的真诚,虽然我认为他是因死亡本身而感动,而不是你的离去。知道一件物品曾经属于别人,这确实会让你不大舒服,却总好过不知道那曾经是谁的。你死了,因为你要冒着空无一切的危险去寻找幸福。时间是不够用的。你选择放弃时间。你拒绝未来,它是可能延续生命的,因为人们相信它没有尽头。人们希望能拥抱整个大地,尝遍它的果实,爱着每一个人。你不抱这些幻想,可我们却怀有梦想成真的期望。未来吸引着你,现在却压迫这你。人群中,你无名也无姓。植物会自杀吗?动物会死于绝望吗?你再也不能判断出已经实现的完美:你对完美事物的喜爱几近疯狂。你就这样失去了参照,在空白中工作,在模糊,混杂的幻想中。有时候,你厌倦了去完善已经完美的东西,就放弃了这项工作,没有毁掉它,也没有结束它。死亡这个国度,我们对其一无所知,没有人从那里回来,也没有人听说过它的样子。你想象着那里将要到来的生命:风景之所以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它自己,更是为了它即将变成的模样。你活在转瞬即逝的此时此刻。为了一点人造的幸福而丧失自由意志,这值得吗?在开始,事情有各种发展的可能,这正是结尾所欠缺的。因为受威胁,所以遭欺骗。因为焦虑,所以前行。因为恐惧,所以亢奋。你怀疑自己观察到的,却不怀疑别人虚构出来的。你在真实生活的不绝流水中感受它,但你却按照自己的阅读节奏控制虚构生活的进展。你没有让我悲伤,却使我更为稳重。你撼动了我无可救药的轻率性情。一旦我过于冲动,或是无视某个道理,你的面孔就会出现,我又重新重视起周围的人。那些我平时很少关注的事物突显了出来。我取代了你的位置,享受着你再也感知不到的一切。你死了,却让我更有生的气息。你害怕一个人的无聊,也害怕一群人的无聊。可你最害怕的,是两个人的无聊,面对着面。比起在大家的生活里,你在我的记忆中更为真实。如果你还活着,我也许就不认得你了。你白天比夜晚更想死,下午比上午更想死。你自杀了,这悲伤了你的过去,也取消了你的未来。对于你,与其在生命中承受不安与痛苦,不如在死亡里享受宁静与安睡。

自杀是个体的觉醒

这是我在豆瓣上写得第一篇书评,我知道我是不会写书评的。有关自杀的命题,更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但就像亚里士多德说到的那样,羽毛相同的鸟儿自会飞到一起取暖。曾几何时我是一个有着自杀情结的人,我不能说现在已完全没有了。否则我也不会买这本书来看。从豆瓣上刚挂出这本书,京东还在预售时,我就关注了它。我被译者列出的文摘背后思想所吸引,像天空、洞穴一样,有让我探究下去的欲望。最终发现,我找到了无数的切合点。类似作者所预想过的自杀预演,相同的服用过精神药品的经历,以及对人和这个世界的真与爱。我是在春节之后收到这本书的,我没有像对待木心那本厚厚地《文学回忆录》那般迫不及待的打开它,站在文学的门内与门外,都与这本不过百页的小书无关。因我有一种感觉这本书里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只是思想的流动,与孤独的碎片,只能在一个人的夜里静静地翻阅,触及死亡的安眠。这本小书装订还是很精美。里面附有插画,我不懂绘画艺术,抽象的就更不懂。我只是虔诚的去感受画作本身的凝固。空间的把握,就像作者书中的描述,你喜欢绘画,因为时间在那里暂停,完成绘画只需顷刻,而画作的生命却能持续很久。恰好《文学回忆录》中木心讲述文学的对象,也是画家。犹之空间艺术的绘画相抗衡的只有时间艺术的音乐与文学。但无论空间多广,总能把握其一端。文学与音乐,时间的渺茫性质则只能是过去与未来不断相逐而已了。时间过去,斯人已逝。自杀犹如摘不到的果实,完美也只是虚空。按照译者的建议,我首先阅读了这本小书后面的附录,作者的七十九首三行短诗。无疑,这是作者意图上更为简明的昭示。在这些短诗当中,能更好的进入作者的思想,了解他的矛盾和困境。自杀是个体的觉醒。没有人敢解释,也没有人能够解释。但总是试图解释,比如埃米尔•迪尔凯姆的《自杀论》。生命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无意义。是人为的赋予以及赋予之后的解释。译者说到《自杀》这本书,没有设想的满目血腥,就如好友之间的叙谈和随性。我读了之后,认为平静文字的背后依然波涛暗涌。因为,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痛苦,自杀的途径是作者不得已的逃离。从作者这些短诗里我开始追忆。生活安宁,我也稳重可堕落才是我的本性要付出多少,才能重新振作作者爱德华•勒维。有一个家庭,一位妻子,一群朋友,一座房子,并不缺钱。生活是富足、安宁的。作者写到与朋友聚会的情境,想象着朋友未能及早发现他自杀意图而表达的歉意。推己及人,生活中有这样的朋友还是很让人乐于结交的。可堕落才是我的本性,也是人的本性吧。作者写到他在巴黎地铁里看到的流浪汉,说那些流浪汉就像幽灵一样,预示着他“可能”的结局。流浪汉的一贫如洗令作者着迷。受难者变成了自我创造者。最后不禁自问,要付出多少,才能重新振作?作者为此付出了生命,找寻一个让自己振作的答案。上升艰难下坠容易停留于我无是处在书中,作者写他的习惯。上楼时从不“坐”电梯,而“走”楼梯,下楼才“坐”电梯。一走、一坐,上升艰难与下坠容易的象征,都从诗中得到了双重的印证。既然停留于我无是处,寻求完美以及完美的捷径。堕落才是本性,就只能以下坠的形式。自杀就已是唯一的结果了。再契合到作者本人自杀十天之前将“同名书”交予出版社的意图,用作者自己写到的非常美的句子来形容——你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黑暗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我揣度这“他们”,就是作者从咖啡馆里观察描写的路人,五十岁的男童,巨大的侏儒,穿衬衫的饕餮之徒,右派淫乱者,做嚼头生意的商人,恋童癖的会计,异性鸡奸者。从属自己的黑夜,照亮他人的白天,但这白天,他人是看不见的。因你的自杀,活着的人更为珍惜生命。宁愿承受存在的痛苦,也不想化为乌有。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生亦何苦,死亦何惧。纪伯伦语死亡是真理的启示。很多研究者认为书中拟到的“你”是作者的好友。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分裂而虚拟的另一个“我”。这本书里有大量心理细节的描写,最了解“我”的是自己。爱德华•勒维从小爱独处,性格是孤僻的。弟弟妹妹不进他的房间,他从里面还上了锁。外面进不来,里面不打开。双重隔绝。充满了象征义。作者说自己继承了父亲的暴力,以及母亲的承受。(遗传性)。作者没有子嗣。(埃米尔•迪尔凯姆说这会增加人的自杀率。)作者写生前吃各种抑郁药的反应,疲惫,欣快,嗜睡。以及要花很长时间脱离药物带来的煎熬与苦恼。对化学产品的深深失望。为了人造的幸福而丧失了自由的意志。似乎也源自于对现代性的失望。闲聊时,我迷失了方向争论时,我燃起了热血寂静里,我得到了救赎作者在他人门前而不入,只因朋友与自己打招呼,而“我”说不快乐。没有经过包装的寒暄,而让人际关系哑然。有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残酷,没有真挚,容不得真性情。现代社会在这一点上表达的更是淋漓尽致。世俗窒息,似乎就只能在死亡的寂静里,得到救赎。但作者的爱,依然是深沉而绵厚的。对他的家人,对朋友,对整个世界,亦如是。这本小书的结尾是作者不尽的歉意。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作者牺牲了自己,祭奠了完美。另外要说的是,我十分喜欢作者关于世界的定义。像是字典,而非小说,因为世界不是行为的有序组合,而是事物的随意堆放。人们看到的,是一些没有相互关联的东西聚在一起,地理上的邻近赋予它意义。这段话,我想对于喜欢写小说的朋友,也有很好的启发。读完这本书,什么是文学立体派,我仍不明白。书的内容很散碎,我的书评也写得散碎,不够规范。但后来我想到,一种事物达到一种规范和标准的时候,是不是也就是它丧失生命力的时刻。我不敢这样说,我只是这样想了想。写这篇书评,这本小书就放在我的书桌上。目光所及,没有对于死的恐惧,也没有对于生的热情。我感到的只是平静。悲观是一种远见,太阳能活亿年,也终有冷却的那一天。作为读者的你,选择下坠,还是上升?我只愿文学里安顿好逝者的灵魂。

烦闷在高温天,幸福招手在前(结尾的诗)

就像《自画像》是跳跃的句子拼接而成,爱德华·勒维的遗作——《自杀》——除了有了一个具体的叙事线索外,整篇文章也只是碎片意识的堆叠。然而,文末出现的一组诗却让我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提升了一大截。在我看来,这些睿智通透,洞悉生活规律的语句不是为了揭示死者自杀的原因,而是为了告诉活着的人更多生的本质。夏天很难过,也很容易被浪费掉。但还是希望朋友们都有啤酒喝,有沙发瘫。蕨草抚摸我荨麻刺痛我荆棘弄伤我城市磨砺我家庭迎接我房间抚慰我敌人激起我的斗志战斗燃起我的热血胜利与否我不在乎白天亮的晃眼夜晚让我安静黑夜将我包裹统治生,压迫忍受生,奴性独处生,自由烦闷在高温天闭门在下雨时清醒在寒冷中抽烟,刺激自我喝酒,麻痹自我吸毒,孤立自我邪念突袭欲忘却,苦不得一笑解千愁欲望萦绕心头快感令人失望情欲之火,重燃友情把我和亲朋维系爱情让我认识自己情爱让我心醉神迷太阳晒我,疲惫大地围着我,茫然月光笼着我,动情我无法选择生活也无权选择姓名更不能选择身体看电视?没劲听广播?烦躁读报纸?无聊我敬畏圣人好奇信徒的生活听不得教士的布道一个人的想法,我会觉得奇怪两个人在商讨,我会失去自己三个人的提议,我才放下心来生活安定,我也稳重可堕落,才是我的本性要付出多少,才能重新振作盯着一个点,我昏昏欲睡看着一堆物,我思绪如麻瞄着一条线,我看到了方向时间于我不够空间于我足矣虚无与我是诱惑地窖不欢迎我阁楼呼唤着我楼梯引领着我本领迷醉我技艺欺骗我天赋启发我谨慎令我急躁暴力令我兴奋复仇令我失望渴了,我难受饿了,我精神酒足饭饱,顿生倦意看着洞边,我蠢蠢欲动盯着洞口,我迈步向前俯视洞底,我望而却步我感动于真彷徨在灰色地带守着虚假的诱惑闲聊中,我迷失了方向争论时,我燃起了热血寂静里,我得到了救赎在困难里历练在失败中坚强在成功后淡然不断犯错,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完善为了完美,我挥之不去的念想突遭冒犯顿于反击只得还以蔑视堕落,在诱惑我有人嘲笑,我控制着唯有真情,才能拯救我信仰,撼动我的灵魂忠诚,安宁我的心境背叛,刺伤我的情感出发了,我欣喜若狂在途中,我劳累困顿到达了,我活力再现在土地上行走,踏实安心在沙地上行走,步履缓慢在泥沼中行走,如落陷阱甜言蜜语击碎了我的防备言下之意纠缠得我不得安宁不偏不倚才是令我信服的话语我讨厌说教但相信榜样不要说话,用行动证明打扫房间,烦恼了情绪 整理物品,也整理了心情丢弃它们吧,我要解脱我迷恋于新事扎根在旧物里充沛在改变时在工作中充实在休闲时受益在假期里放空知识,成长之源无知,祸害之根遗忘,自由之路若是失败,我会生气若是胜利,我无所谓对抗赛,真叫我失望我在诱惑前迷失在爱情中改变在绝交时痛苦穿着衣服,我表露了自己乔装打扮,我隐藏了自己套上制服,我抹去了自己说话让我参与倾听教我知识沉默磨我性情诞生突降于我生活占据着我死亡完成了我上升艰难下降容易停留于我无是处客套话强迫着我赞美感动了我悼词埋葬了我交谈,区分你我叫喊,解放自我低语,心之所系低唱浅吟,和拍轻摇起音领唱,心绪飞扬高声放歌,心胸舒畅开端令我激动发展令我好奇结尾令我失望好意感动着我愚蠢逗乐了我恶意激怒了我十一月,我焦虑不安四月,我苏醒焕发九月,我心静神宁有人羡慕,我不自在有人嫉妒,我报以同情有人憎恨,我远离便是熬夜疲倦了我睡眠冻结了我醒来烦恼了我千年里,我的身影在何处百年里,我的名字有所归十年里,我的故事有人说还有一小时,我按部就班地制定计划还有一分钟,我手忙脚乱得不知所措只剩一秒钟了,我任其溜走,无能为力因为受威胁,所以遭欺骗因为焦虑,所以前行因为恐惧,所以亢奋不要给我意外惊喜,我不领情不要让我临阵磨枪,我会受伤事先告知,我才能有所把握陷阱诱惑我谎言欺骗我告密激怒我巴洛克令人作呕哥特式冰冷孤傲罗曼风光辉明亮红,撩人的红黑,动容的黑白,安静的白我喜欢一个人的表演,自由自在偶尔组队演奏,但终究不得放开从不触碰交响,这音乐叫人难耐受益于规则奋起于压迫收敛于义务对话束缚着我独白强迫了我自言自语孤立了我空气浸透周身土地支撑双脚地下遏制呼吸节奏吸引着我旋律迷惑着我和声困扰着我鱼儿在水缸里哀伤鸟儿在樊笼里犹豫猛禽在兽笼里反抗雨滴落,蜷缩雪花飘,欢喜冰雹坠,却步提起手指,指示生出双手,捕捉张开双臂,拥抱思索的是头脑指引的是眼睛践行的是身体第一次,蠢蠢欲动渐渐地,习以为常到后来,不了了之累了,就安静了倦了,就无力了乏了,就停下了建造,烦心伤神保留,安枕无忧摧毁,如释重负到达,更换我的心情留下,耗费我的心血离开,找回我的活力人群中,我倍感压抑独处时,我做回自己疯狂,在暗中窥视着我与人善者常乐与人恶者常恼无视他人,亦遭冷遇岁月不饶人青春不再来回忆永相随幸福招手在前,摸不着悲伤尾随在后,甩不掉死亡就在那里,等着我自杀警察

未知死,焉知生?

自杀这种事可能并不多见,但讨论自杀是常有的。已经记不清这种讨论发端于何时,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呢?少年时的苦愁,也是有的啊。记得那时与禾禾煲电话粥,我们一样一样平静地讨论自杀的十八式,也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却好像已经触摸到人生的种种幻象——活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她的哀叹与我的哀叹混杂在一起,是那样稚嫩年轻的声音,但又有谁能够否认那种悲观不是真实的呢?而这样的讨论,并不是从那次开始,也并不只有那一次。弄清死亡好像跟弄清生命一样重要,它甚至是开启意义的密码,而我们一次次不知疲倦地输入一串数字,重来,又再次输入。后来,当我接连经历了几位亲人的故去,泪水淌了满脸,甚至连心里也潮湿的好像连绵不绝的雾雨天一样——很奇怪,那时候,心里响起的最强烈的声音却是:原来这就是死亡啊,原来,这样的感觉就是死亡啊。当亲人离开,虽然自己还是好端端地活着,但好像是跟着一起死去了,然后又重新活过了一遍。以后再回想起他们时,就好像那些人同时住在自己的身体里,我的眉角发梢有他们的影子,我的记忆里有他们的故事。我并不仅仅是活着,他们也并不仅仅是死去了。生生死死纠缠在一起,是用我的“活着”来记住他们,是让他们的死亡刻进我的生命里。自然,一切也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在输入数字的过程中,我曾经碰对过答案,尽管转瞬即逝,但确实不一样了。而我与禾禾,在经历了几多争执几多分离之后,对讨论这件事的热情,也逐渐变得微小。我们不再谈论自杀十八式,甚至连十招八式也记不完全。关于当年那个理想化的死法,大概也早已忘了。是因为一度熟谙这些,才可以毫不留情地丢掉吧?是因为要着眼于更重要的“生”,所以才可以决绝地将“死”藏在看不见的地方,假装它不存在吧?还是仅仅因为,曾经目睹过生命的无常,所以害怕那种无常随时会降临,以至于连开口也变得胆怯了呢?总之,我们都挺立着身子,开始有模有样地生活。十年前,若有见证者在,大概远料不到那两个灰色的小孩,会从低低的雾霭天里走出,一个淡绿,一个玫红。让生命染上“死亡”的影子,究竟赋予了我们什么意义呢?是成为被照亮的那个人吗?是像书里所说的那样,“因一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而看见曾经看不见的白天”吗?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只是夜半醒来,望着窗外半黑半红的天,会带上几分郑重,似乎是要同自己的生命立下一个契约。嗯!一定要好好活着才可以呀!否则,又怎么对得起…………那些故去的亲人,以及,那颗曾经因为畏惧未知而胆怯到要自杀的心呢。

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

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文 | 祝潇颖有一次做微信公众号的图文消息,搜集了一些耗尽作家生命的遗作,里面就有爱德华·勒维的《自杀》。这样刺眼的书名,以及作者在交稿之后十天就自杀的行为让我心生崇敬又不敢触碰,作者算是为文学献身吗?还是说,这一切,只是一场预谋。而写这本书,只是他完成自杀追求完美的一个仪式?大三的学年论文,我写了2007年因癌症离开人世的田维的遗作《花田半亩》,那本书很厚,我不能看太多,否则容易深陷进去。后来写论文搜集资料,我去田维的百度贴吧看到有人在清明节那天发了一条语音,楼主清唱的李荣浩的《模特》,重点是这几句歌词:记得 你的眼睛将会亮着我的手臂将会挥着谁说世界早已没有选择趁着我会喜怒你会哀乐唱几分钟情歌没什么 至少证明我们还活着唱得没有李荣浩好听,甚至可能跑调了。但我却突然对着电脑屏幕哭起来。我没有见过田维,没有听过她的声音,只看过她的书,文字是作者贩卖的内心秘密,从她的文字里,我好像认识她好多年了。翻开书本,她就坐在我旁边,对我静静诉说。这本成为我学年论文写作对象的书,我一直舍不得看完。我也害怕看完,我怕一页页看完了,她就真的不在了。好像我看完这本书,会成为“杀死”她的凶手。为什么要写关于死亡的东西?二十几岁的年纪,没有尝遍沧海桑田,没有感受万物枯荣,哪里来那么多人生思考?我喜欢happy ending,而死亡是我们的敌人,是让人歇斯底里却无力回天的存在。我写死亡,是怜惜生命。前段时间有关毕业论文的通知下来了,写作对象想了一阵子,最终还是中意爱德华·勒维的《自杀》。看他的文字,仿佛他是活在意识形态中的人。书中也提到,肯定有人会责怪自杀是对不起亲人的做法。而他却说:“你留下的悲伤回忆好似一束光,让他们看到了平常事物的美好。你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夜晚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在现实中,他是孤独的,是偏爱夜晚的。他喜欢看书,喜欢虚构时间里的人物。他喜欢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因为在别人眼里,他自己也是一个异类。他死了,是为了冒着一切危险去寻找幸福。他还喜欢坐在咖啡馆的落地窗内,看外面陌生的行人背负着不同的目标来来去去。看到这里,我的眼前瞬即浮现伊戈尔·克鲁多伊创作的钢琴曲《悲伤的天使》,他跟MV里面那个略带沧桑和落寞的男人一样,在一个寻常的午后将自己屏蔽在一家同样寻常的咖啡厅内,窗外是一幕幕寻常而又异乎寻常的人生戏剧。很难想象,是怎样的人生,才会让人对生命如此淡漠。再也不会有比现实更糟了,哪怕死亡,也好过活在人间。仔细想来,他其实是热爱生命的,要不然为什么会一直说要追求完美追求幸福?只不过,生不逢时,生不逢世而已。我跟室友分享这本书的句子,室友连忙摆手说,这种东西她不能看太多。我懂。12月5号晚上在Red Live Club听王小熊猫的弹唱会,他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什么?”底下大部分观众,包括我都脱口而出:“自己。”台上的他拿着吉他,释然地说:“曾经我也以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走过了这些年,却觉得,人生最大的敌人是时间。面对时间,一切都苍白无力。”其实《自杀》这本书,我最爱的是作者关于时间的描述。他用时间不在场的方式写出这本书,然后又说:“一部字典更像是世界,而非小说,因为世界不是行为的有序组合,而是事物的随意堆放。”他压缩了时间,又用距离拉开了时间,最后终于消亡了时间——自杀。说起爱德华的自杀,我总怀疑他是知道并了解梵高的,梵高的油画技法使用点彩画法。它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而勒维在法国精英ESSEC高等经济商学院毕业后,自学成才走上了艺术之路,对,他对绘画摄影也有着极大的天赋。《自杀》是崇尚个性的,这本书也采用了点彩画式的叙述方式,是“立体文学”的典范之作。书里的主人公是孤独的,是个性的,不都与梵高的绘画内容吻合么?再比较一下双方的自杀。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一片鸦雀成群的金色麦田里绝望地拎着一只左轮手枪,坐在一颗树下用手枪笨拙的瞄准了自己的胸膛,枪响了,梵高倒在血泊中,但是这一枪并没有立即至他于死地,他拖着垂死的身躯回到了住处,他又摇晃着走回卧室。当天晚上,梵高口含烟斗,一言不发。第二天,还和来看他的提奥谈起他的艺术见解。至晚上时,他开始虚弱,延至半夜便停止了呼吸。而勒维说:“你没有犹豫。备好手枪。装了一颗子弹。你把枪口伸进嘴里,扣动了扳机。你知道,如果把枪对着太阳穴、额头或是心脏,就有可能打不中,因为射击时的反冲会使枪管偏离目标。而如果用嘴含着枪管,就几乎不会失手。”两者的自杀,梵高相对温和,而勒维却采取了更暴力更决绝的方式。我没有考证文献资料,不知道勒维是否了解梵高,但总觉得若他们初次相遇,应该会是一见如故的那种吧?也是这几天,一位中南大学的同届学生加我微信,一开头就问我关于死亡的看法。他是因为我之前所做的一期电台节目何云波老师的《生死之间》,所以才知道我的。我犹豫了很久,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还是假装什么都没看见不回答呢。但这段日子对生死之事想得较多,又觉得应该说点什么。我说我是热爱生命害怕死亡的。因为害怕死亡,所以会告诉自己好好珍惜当下。生命中那么多微小的幸福,那么多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任谁都舍不得离开。后得知他一朋友曾离去,而他冷不防就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事情摆在那里,我真该说点什么了吧,却又什么都说不出。离去的已经无能为力,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结束这一场谈话,只能相信他说的,时间会治愈一切吧。16号看完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看社会底层的人如何在艰难的生活里因为生之欲望丢掉自尊,看他们如何为了活着埋没人性。看人们把活着作为一切也是唯一的奢望。当然也有别样的动容,许三观在连基础物质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他又是如何频频卖血保家人平安的。而最后那些年,等他老了,温饱基本可以满足之后,许三观又是如何无辜地被儿子嫌弃呢。有时候,人就像是狗皮膏药,在极其残酷的大环境下,宁愿苟且偷生也能保住贱命一条。有时候,人被亲人伤了,爱情伤了,友情伤了,却脆如薄纸,冷如冰霜,一不小心就有了轻生的念头。许三观没有自杀,然而,看完书我却有一种错觉,他被他几次卖血才得以保全的三个儿子们给杀了。现在,世道很好,曾经极其血腥残酷的大环境也不存在了,那么,能不能保证给身边人一个温暖的小环境,纵使力量微乎其微,也绝不会枉然吧。END.2015年12月18日.于湘潭大学.

黑色的风暴

灿烂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一概都是黑色的风暴。白天,和人在一起,努力地得到别人的喜欢,阳光从我身上取走了好多。一个人的夜晚,就全给还了过来。我一个人,悠闲又好笑的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说,道德,幸福和自杀。黯然接受疯狂的莫名其妙的恐惧,一个人承受着黑色的风暴。在小学的时候,觉得活到十五岁真是不可思议。小夕觉得十五岁我还会被自己折腾成什么样子。向我一样自己为难自己的,真心不多。但现在我满十五岁了。日子还是能过得去的。一直在想,自己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早熟的过分。已经早衰了。我觉得我是最没有悲观的理由的人。我虽然生在万恶的河南,但成绩十分的好。早上一年学,现在高一。整个高中的课本我基本学完了,丝毫没有感觉吃力,每天各种闲。单这一点,很多同龄人就达不到。人际关系处得好,从小就招人喜爱。 长相还好,虽然我自己一直觉得很怪异。我会很多种才能,弹琴,书法,古筝,古琴,长笛,葫芦丝……然后有个好口才。学校一有演讲,辩论会什么的就是我的事情……我有个幸福的家庭。我不理解贫穷的滋味。所以小夕对自己深感无奈。我就是作成这样的。就是作。我想过自杀。但总是被各种求生意志阻挠。我还是没有办法对自己那么好。我妈妈对我的恩惠。我要让她觉得我很好,很开心。小夕对自己的想法毫不在意。我一直抱着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想法走到今天。一辈子,长的不可思议。不消十年,便可看尽人事,风景更是千篇一律。但我还活着,所以就要继续下去懒得去死。真的很麻烦。。。高情商的人往往很无情。。人与人之间是很简单的。可是愚人认真起来。真是可怕。 不过,没关系,那才是所谓正常。我祝福他们。我的笑容。,是在嘲笑自己。不是再嘲笑你们。小夕还年轻,我的悲伤无法治愈。。因为它本就毫无原因。小夕期待老去时,会有悲伤的理由。喜欢这本书,因为感觉你就是我,但是我又不是你。因为,猫养一生?,终有离弃。犬喂一日忠诚一世。你就是那只猫,,我就是那条狗。所以我要活下去。毫无目的,活着,这只是一种状态。今天老师在上面讲蒙田的热爱生命,小夕在底下看自杀。嗯,挺好。

只是一个人的事

我不太会写书评,也不常写。看得书不少,多是小说,看书只是图个刺激,很少看完之后思考,我知道这不是个好习惯。但这本书让我忍不住思考了一个问题好长时间:死亡有没有一个好机会?是否我们所有人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好好的去死。这本书买了半个月,前天撕开的包装袋,一天看完。之后夜里看了绿里奇迹。不知道是不是机缘巧合,这两个关于死亡,人生和选择的故事。都是选择死亡,同样都是蓄谋已久,同样走的淡定坦然。这本书就是一个简单的回忆录,作者对于自己一个旧友的回忆。在那个阳光肆意的午后,你死了。但你却永远活着。前两天出去和同学通宵ktv,大学的最后一次狂欢,点了首my heart will go on,里面莱昂纳多年轻的脸。同学知道我喜欢他,说,他那时候真帅。我说,是的。我们没说话,听着另一个同学唱着歌,看着那对年轻男女的爱情。我心里想的是,也许他死了,就会永远帅了。我喜欢断背山那个电影,但是只看过几遍,而不是十几二十遍,因为不忍心看。排开说里面的情节很悲伤,真正让我心里难受的是heath ledger的死。08年,他就不在了,他还太年轻,不该死的,他错过太多的掌声鲜花和灯光,他该好好地活着,享受人生。巧的是,现在每次看到莱昂纳多我都会想起ledger。也会想,他死了,挺好的,永远都是最美好的样子。他在我心里永远是最浪漫的坏男孩,最天才的小丑,最善良的格林家弟弟,最隐忍坚强的恩尼斯。。。他最美好。我一直很偏执的认为他是自杀,不论真相,他挺自私的,但是他真的很霸道的把他最美丽的样子塞进了所有人的回忆里,他挺聪明。同样的话说给那个说少一秒钟,一分钟都不是一辈子的偏执狂程蝶衣。他们的美,都凌驾在时间之上,时间拜倒,后面臣服的还有死神和上帝。有点偏题。但是正像书里写的,他的未来是可想像的,我忘了书中原话是什么,大概是这个意思。作者还写,有的朋友活着,对于作者却不活着了,但是这死了的,却好像一直在他身边,他记着的只有他的好,他记得的只有他们还是常见面,是好朋友。其实这书评没什么中心思想,就是想写点东西,关于年老,死亡的。之前同学推荐一个法国动画片,自杀专卖店。当时看完片子,我的赶脚就是,自杀是个挺严肃的事的。一个人,或者一辈子,什么事都能做两次,唯独死亡,只一次。就是死,这么圣洁的事,应该有尊严的,所以应该好好plan。有的人,死亡,是死亡的死亡,他已经死了,但是为了活着,为了呼吸,为了吃饭,他活着,但就像个walking dead,没了意义,已经枯朽。也许人应该在巅峰的时刻死的。50岁,是否是个应该努力放弃生命的年龄?刚跟我妈出去遛弯的时候,说了说我的想法,被我妈说了一顿。起码我现在还得好好地活着。所以,要做点有意义的事。over,我真的不知道我上面都说了些啥。希望,大家要珍惜生命,好好活着。最后,我希望世界和平。

“除了你,没人能给予你更多生的意愿。”

在勒维的《自杀》中不仅时间线是混乱的,连第二第二人称所指也是混乱的。角色跳跃在好友生前的回忆,读者,与作者本人之间。就像被附身一样,勒维借好友之名写下了这本遗作。小说开头就是主人公的死亡,之后跟随而来的才是生活中压抑的琐事。“真理属于你,谬误归于我们” 正如死者无法为自己正名,生者也没法停止无尽的猜测。感受的重叠演化到最后的完全占有,一切都以好友的自杀作为起点。他们永远都站在世界的外围,却又在和自己对抗。无论是在各种聚会上各种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还是对自己不断做出徒劳的改变都表明了他们的身份。一个被自我驱逐的外来者。文中有一段对流浪汉的见解:“你不把他们看成受难者,而是他们自己生活的创造者......这正是你最担心的:有一天,你会选择沦落。不是自暴自弃,只是一种消极的方式,愿意下坠、堕落、毁灭自己。“ 这种冲动像是种隐性疾病,只要坚持用药物压制病征就不会浮上来吞噬你,但又却如影随形相伴一生。相比起这种漫长的过程“你”还是选择了快刀斩乱麻式的自杀,实施和结束的间隔短到连在脑海里划过一句再见都不够。“你”曾经在半夜翻进过墓地,出来推门的时候却发现门根本都没锁。生和死之隔本就只有一墙之距,而实际上从这边跨入死亡之地根本不费吹灰之力。无论谁都是作为世界运转的一部分而生,但是死亡却是一件绝对私人的事情。“除了你,没人能给予你更多生的意愿。”

黑暗本身孕育着光明,那些自我的阴影,支撑着阴影之下显露的白夜

在这本小书里,作者碎片化的独特文字如诗歌,超越了时间。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时间是不够用的。你选择放弃时间。”似乎很多作家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告别时间,结束一生的荒诞与虚无。然后在后人看来,他们的死亡本身成为他们人生传奇的一部分。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饱受精神分裂折磨的弗吉尼娅·伍尔芙投入马斯河自杀; 海明威,在海边把双筒猎枪放进嘴里,扣动了扳机自杀 ;西尔维亚·普拉斯,她自杀了四次,最后一次拧开煤气在厨房自杀成功。他们都在用死亡追求完美。我们无法在生命中找到真正的完美,然而死亡为完美提供了另一种的可能。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再也没有混杂的幻想,再也没有近乎疯狂的执着。在这一刻,因为没有对虚无的恐惧,没有对治愈悲伤的渴望,没有对生活的不安与紧张,世界凝固为完美。正如作者所说,“你死了,因为你要冒着空无一切的危险去寻找幸福。”书中提到《加尔尼里的毁灭》,章节顺序的改变并不影响书的阅读。“ABC并不比BCA更符合年代学。”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们也似乎可以从任一个章节,任一段话开始。碎片化的短句,随意组合的词条,以及从这些散佚的文字中显影出的并不浓重的黑暗与虚无。 然而这种虚无,却有着对死亡的从容与觉知,甚至让人产生更为珍惜的念头。黑暗本身孕育着光明,那些自我的阴影,支撑着阴影之下显露的白夜。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下楼去食堂吃饭,我点完餐,坐着等待。突然开始莫名的恶心,我闭上眼睛仔细感受了一下发现并不是恶心,而是每一次呼吸都觉得没有足够的氧气。从我开始恐慌到看不清身边的同学就短短两三分钟时间。我拉着同学的手告诉她我头晕,然后我开始耳鸣,眼前的画面渐渐模糊。我开始没有力气讲话,我说我好难受我要去医院。当我从食堂下楼的时候,看不清脚下的楼梯。当我从食堂出去的时候,看到外面的所有一切事物都是白色的,眼前有着白色的光。我看香我的手,它也是白色的,闪着白光。这个时候我突然很不合时宜地跟同学说,“这种感觉好奇妙。”然而人本身对死亡的恐惧是天然的,除此之外,当时我整个脑袋里想的都是“我还不想死,我不会晕过去然后醒不来了吧。”我想我得回寝室去拿钱,当我走到四楼的时候我发现双腿已经几乎无法站立。走到寝室门口的时候突然开始咳嗽,然后不停地打喷嚏。我怀疑自己到底是感冒了还是没有按时吃饭导致的低血糖。尽管现在想想不过是头晕的小事,可是面临的恐惧不在自身可控制的范围内。我想起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跑完800米,也是类似的情况,眼前的人、房间开始渐渐模糊,耳鸣充斥了大脑,呼吸困难。我喊着要去医院。而结果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恢复了正常。这样的经历稀松平常,但是我确实感受到了真切的恐慌。我甚至想,马上让我好起来吧我什么都不在乎了只要让我马上好起来我觉得一切都不再重要,那些梦想啦痛苦啦焦虑啦,重要的是,只要有健康,就有希望。所以自杀是我们面对生存的窘境最后的退路。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与生俱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或许会看淡死亡,我们或许会觉得死亡没有那么可怕,但是恐惧仍在,它从未消失。 而只有当我们对于存在本身的虚无的恐惧超越了对于死亡的恐惧,我们才会选择这条最后的没有路的退路。我们不知道那一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然而抱着相信那一个世界会更好这样的愿望,去摆脱那些生命中的不安与痛苦,享受死亡的宁静与安睡。最后,想以作者的这句话作结:“你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夜晚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

Suicide by Edouard Leve Report

January 11, 2015Suicide by Edouard Leve Report乌拉 前阵子看了本十二万字的小说,用了一天。这本四万字,用了两天。 看得很慢很慢,看到喜欢的句子会想抄下来,用kindle养成的坏习惯。抄到手酸看不下去,改成用键盘抄,速度是快了一点,却有种不小心要把整本书抄下来的感觉。心累。我想你没有见过这样子的书评。我也不知道这篇东西是否应该采用书信的格式。不是客不客气正不正式的问题,我觉得这关乎于智商。抑或情商。但鉴于我的注意力很短,所以算了Nevermind. Whatever, I don't care:)林看了以后说用这风格写了篇文章,我小小吐个槽你别告诉他。我记得他给过我两次,但是我一次都没看完。我称他伪文艺(这倒不是贬,文艺能吃吗),经过翻译的外文小说有"风格"这回事吗?好吧译者很辛苦,但基于语言不通再辛苦的译者再强大的翻译水平也只能抓住个皮毛,和作者真实的作品风格大概相差十万八千里。你顶多只能模仿"王明睿先生翻译爱德华勒维的《自杀》时的语言风格"(诶我为何如此咬文嚼字)。再者,重要的是作品传达的内容吧。风格手法什么的不过是作者标榜自己or吸引读者的工具(这段乃愚见,请无视)(但是我就是要写出来怎么样!)。你照他的风格写有个毛线球用。好,来说自杀。译序里面"假惺惺"地说哎呀文章中的"你"指的是谁呀,是作者的一个朋友、还是作者自己还是指向读者呢。好啦译者才不是假惺惺,人家是严谨科学地涵盖所有选项我知道我知道。这应该是个作者捏造出来的,倾注过多自己经历和想法的人物吧。这是一本过分有趣的时间不在场的小书。读起来轻轻的,不费力。跟着勒维的思绪飘,他向你缓缓道来他的想法,东一句,西一段。读者会喜欢上一个作家(某类作家)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吧。毫无疑问喜欢这本书的人很多(因为写得实在太棒了!),毫无疑问很多人会泪眼朦胧指着书中的某一段说看这里看这里这分明是在说我(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如此吗!),我不愿落入俗套(觉得那些说作者在写自己的人都臭不要脸呢哈哈;)你谁啊作者干嘛写你啊有毛病),但又无法避免(我就是那臭不要脸的orz)。通篇读来觉得勒维是个自杀崇拜者。能读到他的向往,能读到他的蠢蠢欲动。对自杀的人大家一般都一脸鄙视丢下"不负责任"四个字,再者想激动地摇晃死者的肩膀大叫"你有考虑过家人的感受吗你有考虑过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痛苦吗你怎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丢下一切你还是人吗"。(对的,我不是人,所以何不让我归去。)勒维说你们说的我都懂。他想过。他想过妻子的难过,母亲的哭泣,他说"人们说,你是因为太受不了苦难才去寻死的。但比起想念你的人,你的痛苦没有那么多"。你看,他是知道的,他是知道后果的,自杀当然是件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但是他要"冒着空无一切的危险去寻找幸福"。他好奇死后的世界(另一个世界),是幸福?是寂静和空虚?他好奇死后的世界(这个世界),好奇人们会如何谈论他,如何想起他,如何看待他的自杀。小书采用"你"的称谓比"我"好在哪里呢?一直的"我我我我怎么样怎么样我如何如何"会让人心生厌倦吧,用"你"的话一来亲近(读者会害羞低头:诶你在跟我说话吗),二可以尽情(不要脸地)赞美("你的肉体在大地中渐渐腐朽,你的灵魂却在我脑海里高大依旧"、"你的自杀,是一种惊世骇俗的美"、"你消失了,永存于一种异样的美")。译者"怯生生"地说翻译后他不仅没有自杀的念头反而更热爱生命了,作者"心虚"地说你的自杀让活着的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引号表猜测)。他们是担心书被禁or卖不出去吗?勒维把自杀描绘得太美("你离开的方式把你的人生改写成了另一番模样"),太有意义,让人不禁心生向往。我爱勒维的想法,我爱这些文字。用"字字珠玑"这个词过火吗?为什么我想把每个字都仔细地抄下来呢?他把我说不出的朦胧的想法白纸黑字细细刻画下来,仿佛在跟我说It's okay to feel like this. It's not weird at all.虽然他应该会用法语说,然后我就听不懂。法语我只会"你好"、"谢谢"、"好胃口"和从一数到十(但是我们可以用英语交流咩哈哈)。看了你的文字和描述我才知道原来我活得跟吃了抗抑郁药似的,有时暴力倾向戾气四溢;有时烦躁不安觉得很多事要做囫囵吞枣定不下心结果什么都做不完;记忆力下降,脸盲症记不起名字想不起过往;睡不着,像精灵,很晚睡很早起;醒不来,昏昏沉沉;莫名地兴奋,情绪高涨对所有事情感兴趣(共鸣你aunty啊臭不要脸的)。这样真的没关系吗?人家抑郁症咧还是在药物作用下才如此,我大概是,天生不羁爱自由(乌你给我出去)。当然不是赞同勒维所有的想法,但也有个百分之七八十吧。比如我相信只有关于你的最后一点记忆在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你才算真的离去。比如相信时间能筛选出一切。比如有时候跟另一个人眼神相遇会不好意思,"好像身处窘境却被撞个正着"。我也觉得生者才显得杂乱无章,但那是因为,full of possibilities吧,是件好事。我也觉得记录活过的痕迹是极好的,也会像你一样"对存在感到怀疑时翻着过去的记录重新体验已逝的生活"。我也感觉与世界格格不入,but it's okay:) 我也相信写下来的东西,觉得它们是经过推敲的,看不懂是自己智商的问题(也要看是什么作者,有时候是作者智商的问题)。我也能很容易地跟刚认识的人单独交谈交流得风生水起,但却在人群中抿嘴不语感觉很不自在。我也不喜欢过分谈论自己,特别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宁愿提出更多的问题,隐藏在倾听的背后"。我也不愿意让天气来决定我的心情,坏天气吧至少,感觉到它的影响时会很愤怒,于是会用力开心起来。你会闭上眼假装在旅行,我会睁大眼睛假装耳边有音乐。你没有企图自杀的前科。我想活得满满的。我也不相信人们讲述的东西,但是我会认真听,试图找出矛盾点,然后对自己笑。虽然也是个急性子,但我并不害怕两个人的无聊,觉得对方尴尬时我反而会在心里暗自发笑,觉得有趣;一群人的无聊更没关系,我会神游,把开启话题的艰巨任务留给别人。和两个人说话的时候确实糟糕,如果他们自顾自的聊天我会玻璃心发作,如果跟我聊我又会担心冷落了第三个人(白痴)。你说读者拥有神一样的能力,可以按照自己的阅读节奏控制虚构生活的进展;我说作者还拥有上帝的能力呢虚构了整个"虚构生活"。但你只是对"时间"这个概念着迷(译者说的不关我的事),你为什么对时间着迷呢?你说你看一段时间就像我们看一个立体物品一样,绕着它转圈,就能在同一时刻展现它所有的面。太酷了。哎呀你教会了我好多。看了你的文字我才知道如果把枪对着太阳穴、额头或是心脏,有可能因为射击时的反冲让枪管偏离目标。嘴含枪管则不会。之前我一直心生疑虑不知道他们为何要选择吞枪这么奇怪的死法,还试图想象混合着油锈火药味的枪管在嘴里会是什么感觉(打寒战)。你说在其他国家当过外国人很好玩("视觉共产主义社会,看到什么,什么就归你了"、"远离家乡,愉快地当着神经正常的疯子、有头脑的蠢货、不犯罪的骗子")。书的末尾是作者写的一本三行诗集,翻译诗集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活,事实也跟想象中一样惨不忍睹。我只记得一句。"疯狂,在暗中窥视着我"。

死亡的权利

生,是人无法选择的,生的决定只在父母一念之间,当事人没有任何发言权。那么,死呢?是否人有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时间方式的权利?想起HBO制作的电视电影《死亡医生》,阿尔帕西诺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致力于推动安乐死合法的医生。安乐死至今还是人类社会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当一个人不想活了,又没有能力死的时候,法律是不是可以准许别人遵照当事人的意见对其实施安乐死?这悲哀就悲哀在想死的人丧失了自杀的能力,欲死不能,而生者则本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想法把生的意志强加于其,怕“要死者”“会后悔”。对于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来说,这些就不存在问题了。自杀总是容易的,总是无法禁止的,哪怕法律规定不许自杀,对于要自杀的人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这其实是个伦理问题哲学问题。想自杀的人千千万,真正自杀的人数字也蛮恐怖,而成功自杀死去的人,除了亲人朋友则很快都只是一缕风了。这本小书如果不是因为有个《自杀》作名字几乎不会有人注意到,但让其真正有读者的当然是因为作者在付梓之后十天就果断地了结了自己的生命,算是给这部书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我完全不同意这是作者悼念亡友的说法,从描写死者自杀前正常的行为方式,和透彻深刻的心理体验来看,我都坚持认为这里的“你”就是作者自己。“你”的思想体验就是作者的感受经历,其中有一些是确实存在过的,有一些是他想象中的,一个真实中的他自己和一个他想象中的自己的结合体。“我”有时是跳出去的一个客观的自己,有时是从作者的朋友,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一个如此清楚明白的人想要死去,其实观者不必过分唏嘘。想劝慰的一切话书里都有都说到了,只能说自杀者头脑非常清楚,其实谁也代替不了别人生活,代替不了别人做决定,谁也别觉得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高级,焉知自杀的不是想得最豁达作了最好的选择呢?

呓语

网上巡游了一圈,放弃了深挖此书来历的念头。世界是立体的,文本是立体的,艺术是立体的,经历是立体的,只有时间是直线前行的。《自杀》的作者勒维用真实的自杀截断时间线,用后来并未崩塌的传世作品证明了使无意义碎片有意义的所谓立体派的存在。自杀不再是一种消极的、自私的、面目模糊的表达,而成了一种明确的态度。“我见过地球、山脉和海洋。我见过湖泊、河流、溪流、小涧、激流、瀑布。我见过火山。我见过河口、海岸、岛屿、大陆。我见过洞穴、峡谷、仙子帽。我见过沙漠、海滩、沙丘。我见过太阳和月亮。我见过星星、彗星、一次日食。我见过银河系。我不再是十岁的孩子了。”好了,还有什么不能去死的理由呢?“与其在生命中承受不安与痛苦,不如在死亡里享受宁静与安睡。”然后每个人都在引用这句:“你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夜晚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其实没有人懂,因为善于引用的人不会真正探究主动的死对于被动的生的微妙影响。他对自己了解的越多,后死的读者就对他了解越少。他一生都在为结束一生做准备。似乎每个人都如此,但很少有人有他这种坦承记录的自觉与勇气。整理一下书架,竟然那么多书带着鲜活的自杀气息。涂尔干和吴飞忙于比对和推理,《处女自杀》和《自杀的故事》在展示中探究不可探之处,所以《自杀俱乐部》和《反自杀俱乐部》干脆回到了情节本身。原来自杀是如此受作家们惦记的素材,是因为它像无知者的幸福一样永远无法被旁观者了解的特性作怪吗?《自杀》用它看似破碎不堪却完整映射出死之意义的文本提供了新的解答。除了又垮又沉的独特结构,小书的插画也很有特点,但它们肯定不是出自作者之手,二零一一年距离他自杀已经很久了。(后来在封底一角发现插图出自高昱之手。)

像鸦片一样,有毒,却让人上瘾

1.你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夜晚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2.你二十五岁。现在,你要比我更了解死亡了。3.你的生命就是一个假设。在万年去世的人是岁月的沉淀。想起他们,眼前就会出现他们曾经的模样。而想起你时,眼前出现的,却是你可能会有的样子。曾经,永远,你的生命充满了各种可能。4.你的死亡书写le你的生命。5.你的自杀shi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话,可你却永远也采摘不到它的果实。6.你下楼时乘电梯,上楼却不这样。7.你相信老去时,自己不会再如此不幸,因为到那时,你就有了悲伤的理由。你还年轻,你的苦恼是无法治愈的,因为在你看来那是毫无来由的。8.你坚信时间能够筛选一切,所以,看今天出版的逝者的书,要比看明天就遗忘的当代作家的书更有价值。9.你为什么自杀?没人敢去解释。10.大老远跑出去待在一个不如自家舒服的房间里,你觉得这是在没事找事。11.只有生者才会显得杂乱无章。死亡为构成生命的一系列事件做了收尾。我们就任由自己的思维去寻找这些事情的意义。否认他们,就是认定,一生,生命,是荒诞的。那时,你的生命还没有完满。后来,死亡将其赋予了他。12.你选择了遗忘世界,在你身后还活着的人就不必这么做。他们看到了你没有的东西。想起你已化为乌有,即使身处苦痛,他们也是欣慰的。13.在艺术里,有所保留就是完美。14.猫养一生,终有弃离;犬喂一日,忠诚一生。15.你没有什么作为。16.如果你想把你的自杀公布于世,就是说,放弃这个念头,你就会选择一种温和的方式。可你的方式是暴力的,一下子就做了了结。你不会贸然行动。一旦决定,什么都拦不住你。17.你对精神分析学有很多思考,但并不付诸实践。你觉得治疗会把你变得正常,或者把你养成的怪异行为变得普普通通。你喜欢倾听。人们对你说心里话。沉默,凝神,有见地,你对自己不如对倾听者更有帮助。18.你对戏剧不感兴趣,不过既然选择了死亡,你就得决定地点、时间和方式。为了自杀,你不得不导演了这出戏。19.你深陷在无休止的怀疑中。……你甚至怀疑起了怀疑本身。20.因为你的自杀,活着的人们更为珍爱生命。21.我不怀疑你的真诚,虽然我认为他是因死亡本身感动,而不是你的离去。22.你的自杀让人以为你活得很惨,可逆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幸。23.你死了,因为你要冒着空无一切的危险去寻找幸福。我们得等到死去时才能知道你找到了什么。24.有的人死于疾病或者衰老,身体干枯的如同幽灵,像是生命停止前的死亡。你却不是这样。他们的离去时衰老的终结。死去的朽木,这难道不是一种解脱、一种死亡的死亡?而你,你是正当盛年时走的。年轻,有活力,又健康。你的死亡是生命的死亡。25.我难以接受已经失去你的事实,就有了这样一种疯狂的想法:相信你是永存的。26.时间是不够用的。你选择放弃时间。你拒绝未来,它可是能延续生命的,因为人们相信它没有尽头。人们希望能拥抱整个大地,尝遍它的果实,爱着每一个人。你不抱这些幻想,可我们却怀有梦想成真的期望。27.感到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你并不诧异于此,却震惊于世界创造了像异类一样活着的生命。植物会自杀吗?动物会死于绝望吗?它们要么有用,要么就消失。你可能是有缺陷的一个链环,进化中意外留下的踪迹。一个短暂的异常情况,不会再次出现。28.夜幕降临,你没有那么痛苦了。在冬天,幸福会在五点开始,夏天则要迟一会儿。29.你认为美妙的音乐是阴沉的,而阴沉的建筑是丑陋的。30.死亡这个国度,我们对其一无所知,没有人从那里回来,也没有人听说过它的样子。31.天天失眠,你变得迟钝了。成了傻子。记忆力下降了。32.你坐在沙发上,太阳穴疼的厉害,象是有个游标卡尺在那里慢慢紧缩。33.抱歉?他们哭着你的离去,你感到抱歉;他们爱过你,你也爱过他们,你感到抱歉。你让妻子独守孤寂,你感到抱歉;你让亲友承受着心里的空缺,你感到抱歉。可这些抱歉,你只能事先感受到。它们和你一起消失了:热门得独自承受你的死亡带来的痛苦。你的自杀式如此的自私,你不愿这样。可从另一方面说,对于你,预期在生命中承受不安与痛苦,不如在死亡里享受宁静与安睡。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完美死亡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完美死亡这本《自杀》看的断断续续,想来,无论是谁,面对一本讲述一个人在自杀前完完整整的情绪起伏历程的书,都不会读得坦然自若且不亦乐乎。爱德华•勒维的这部小说描述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富足,英俊,聪明,幸福,却在某一天和妻子、朋友一起外出打网球之前,在地下室用枪爆了头。勒维是法国人,顶尖商学院出身却义无反顾地放弃大好前程转型为前途不靠谱的文艺青年。不可否认他身上蕴含有出色的文艺潜质,无论是画家还是摄影师,再到后来专心写小说、写诗,都干得有模有样。但当他将这本《自杀》的完稿交给出版社后仅仅十天,勒维的世界就结束了,小说成了他的遗作,而且仿佛行为艺术一般,留给世俗一抹冷冷的嘲笑,或者淡淡的不屑。小说陈述的视角是第二人称,但很容易就能在“你”的身上发现勒维自己的影子:才华横溢又孤芳自赏,一如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为水中自己的倒影而痴迷,直至最终憔悴而死(小说中的“你”最后靠各种抗抑郁药来维持)。但勒维笔下的“你”无疑比古老的希腊神话更有霸气:用嘴含着枪管,自杀就几乎不会失手。就算死也要死的完美无缺:身体完好无损,头也是好好的,没有被打裂。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勒维有一句堪称终极的评价:你就是这道黑暗却强烈的光束,从属于你的黑暗中,照亮了他们曾经看不见的白天。从俗世的眼光看,世人对艺术家的死,尤其是艺术家的自杀总是特别容易宽容,而且往往会归结到他们的艺术气质:对完美充满渴求而不可得,于是以自弃的极端方式来达到完美:“你”消失了,但“你”永存在一种异样的美,影响着父母,妻子,朋友,每一个人。勒维对这种逝者留给生者的巨大影响应该是清楚的,“你”爆头后,他用一连串的疑问质询着“你”的行为:你的妻子怎么样了?接受了你已死去的事实吗?她又结婚了吗?她又做爱的时候会想起你吗?在你的生日、你的忌日她会怎么样?等等等等。在“你”的葬礼上,勒维又犀利地指出:“你”的死,让父亲产生了巨大的负罪感,而这对“你”来说,是巨大的耻辱。在这里,勒维给自己布下了一个巨大的局:你,为什么要自杀?对生死,勒维的态度是摇摆的。他说“你”总乐于把自己关在门里,却永远对周围的人和事保持着智慧和洞见力,所有人都被你吸引,对你崇拜。“你”的死是因为对另一个世界充满好奇,因为那里可能的幸福,“你”愿意承担一切虚无的危险去追寻。勒维特意在小说后半阶段加入一个关于流浪汉的情节:“你”着迷于街头的无家可归者,因为他们的生活永远是停留在当下,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永恒,尤其是对充满魅力、生活美好的主人公,这样的永恒将不会让人困扰。老去,孤独,未来在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的种种必将发生的不幸不会出现,反而因此变得充满未知,充满吸引力。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这就是向死而生。“诞生突降于我 生活占据着我 死亡完成了我”。这样的宣言,读来让人觉得有一种即将解脱的快感。但正像勒维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他有洞察一切的睿智,却忘记了自己观察到的终究是一张关于别人生活的拼贴画。他怀疑自己观察到的,却不怀疑别人虚构出来的画面。城市是充满生命力的,他却要用镜头将其凝固,用静止把生命的鲜活扼杀;风景的存在,是为了即将变成的样子,他却更爱美术馆里挂着的已变成过去的模样;过去越来越好,未来吸引着“你”,现在却无情压迫着“你”。从这层意义上出发,“你”的生活,或者说勒维本人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而对这样的人来说,当理想、生活、肉体进入一个稳定的状态,当这种近乎完美的状态映射在自己拼贴营造出的画面时,他失去了参照,失去了判断。他能接受一件事物的完成,却不能接受一点点的改进,因为他看到的是完美,改进就意味着对完美的损毁。落在生命这件事情上,一点点的改进,就是彻底的重来,也就是,自杀。很难想象是不是这种破碎和不安,让《自杀》的文本结构也毫无连续性。正如译者序中提到的,“强大的时间在这里变得微不足道”,随便从哪一页开始,都能把故事读下去。这种非线性的随机,赋予了《自杀》一种无序的颓废美感。让人只能在阅读过程中,随着他的文字,经历着万般的情绪起伏,揣摩生命的玄机。

自杀践行者

喜欢爱德华的叙事节奏。用第二人称展开叙述,将作者对死亡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以不同的维度呈现;让读者在阅读中无法停止猜测“我”和“你”的联系,想象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位“你”。如诗如乐的文字让这个关乎死亡的沉重话题褪去了冷酷。 作者在此书书稿交予书商十天后自杀身亡的真实经历则为其书增添了一丝宿命和神秘的气息。喜爱 。


 自杀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