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繁美》章节试读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111420774
作者:Manuel Lima
页数:252页

《视觉繁美》的笔记-第219页

21世纪的文化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创造了人类对真正有用的信息的需求——从信息中找寻洞见,这对于人类而言才是最为宝贵的信息。——Nathan Shedroff《Information Anxiety 2》当代,可视化是人类应对信息爆炸而采用的技术手段,它将成为引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

《视觉繁美》的笔记-第196页

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格式塔效应”,即人在认知过程中,是视觉上对图案的识别并不是基于点和线这种元素的集合,而是把整个图形作为一个可识别的整体进行认知,例如,从草丛中识别出斑马,在人群中认出某人,都是基于整体图案进行识别的。
所以,人机共生系统的能力,远大于h+c,而主要取决于m;因此f至关重要,是否把符合人类视觉思维习惯的图形传给了人类。
人生下来就有一种独特的模式识别能力。有人会说,所谓审美的乐趣是因为能够辨认出特定背景下的图形。我们的大脑倾向于搜寻有意义的图案,会在毫无意义的复杂图图案中寻找有含义的模式,这种行为通常称为模式倾向性。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人生来就对规律有着一种偏爱,“一种与生俱来的寻找规律的倾向,或者说找到规律的需求”。
这种“模式倾向性”patternicity的根源,我猜是有其生理基础的,在心理上,也是很底层的需求比如安全需求导致的。因为加上时间维度以后,模式、规律意味着熟悉,曾经安全地经历过,没有问题,可以放心;无规律意味着接下里什么样完全未知,这会让人很不安。

《视觉繁美》的笔记-第21页

树状图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中心化、自上而下的等级概念。本质论认为事物的本质是永久的、不可改变的特点——这也是树状模型的一个基本特点。目的论意味着树状模型的单向流动,本质论则意味着树上的分支固定不变、互不相关。树状模型基于中心化、目的论、本质论这三种哲学观念,因此其特点可以概括为:独裁性、单向性和一成不变。

《视觉繁美》的笔记-第120页 - 轨迹


UK Flight Paths by Jeremy Wood

《视觉繁美》的笔记-第12页 - 生命之树

培根在1605年推出了著作:《学术的进展》(Advancement of Learning).指出人类知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领域:“读史增进记忆,诗词培养想象力,哲学训练思辨能力”


 视觉繁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