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一生

出版社:99读书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67511583
作者:(法)菲利波纳,(法)里耶纳尔
页数:456页

内容概要

奥里维尔•菲利波纳(Olivier Philipponnat)与帕特里克•里耶纳尔(Patrick Lienhardt)曾合著《罗热•斯特凡,对历险者的探查》,这部讲述著名报人和抵抗者的传记出版于2004年,获得业界好评。2007年,两人合著的《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一生》出版,获得法国《观点》杂志传记图书奖,次年,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奥里维尔•菲利波纳写过多篇关于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研究文章,其中包括两部未发表的小说(《灵魂的主人》《血的热度》)和新版《秋之蝇》的序言。

书籍目录

目录
序幕:我想我们今天将会出发(1942年7月17日)
第一部分
前 生
1.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度(1903年-1911年)
平原的味道
重见巴黎
泽泽尔
香皂和紫罗兰精油
尼斯的狂欢节
高贵的生活
蜻蜓小姐
泥浆和黑猪
阴暗的小犹太
男人都是豺狼……
犹太隔离区的恐怖
贱民
上帝太远……
闲散的星期天
从法国来的小鸟
2.模糊而致命的希望(1912-1917)
活生生的出生证明副本
惨痛的忧伤
模糊的战栗
平淡的腐水味道
毫无条理的居住之地
正当的生意
不安全的感觉
该死的仇恨
我真的想去死……
3.一生的动荡(1917-1919)
革命的一年
仇恨和疯狂的叫声
莫斯科的落脚之地
The aim of my life…
酒味
穆斯塔马基
芬兰的风光
童话
在赫尔辛基
可怕的暴风雨
4.托普茜小姐和玛德小姐(1919年-1924年)
疯癫的外国人
Ships that pass in the night…
在舞池里
没有危险的快感
音乐厅
过去已经不在
诺诺什和露露特
一本快活的杂志
黑色忧郁
丝丝情意
嬷嬷的逃亡
十万人的狂舞
可怕的快乐
责任之路
5.骄傲的魔鬼(1925-1929)
流亡
犹太隔离区的幻想者
奢华的感觉
国际商品交易会
大卫城
屠格涅夫的方法
保罗和伊莱娜
优良的血统是不会说谎的!
复仇的魔鬼
有个糟糕的结局的书籍的堆积
一个孩子
第二部
文学之森
6.机遇的谷粒(1929-1931)
在圣父街拾到的手稿
困难的安产感谢礼
高老头战术
一本“发臭的好书”
一段真实的传说
巨大的吸引力
一部犹太小说?
傲气与偏见
与贝恩斯坦相称的戏剧
误解的痛苦
电影-戏剧事件
全年最令人震惊的火炉
一个女野人
用画面思考
衰落
甜酥式面包
7.足够的回忆来构成一部小说(1932-1935年)
生命,多么短暂……
不可让渡的财富
两个男人
1933年的人
极度的谨慎
怪物
没有坟墓的灵魂
长期的雇佣合同
向左还是向右?
青春之酒
格德尔之前的格德尔
一拳
供与求
8.幸福的法国人!(1935-1938)
梦幻与现实的接轨
史塔维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
一份诉讼
“Facts”
“难以怜悯的怜悯之心”
虚伪的蠢货!
不可同化性
生活的迫切
过去不再存在
焦虑的日子
9.夜晚的孩子(1938-1939年)
我们的心灵的主宰者
精神火刑
写狼群,就是我的工作……
努力去怜悯
一个蹩脚的新成员
不安的血缘
第三部
比恶心更强烈
10.法国季风(1939-1941)
在和平与战争之间
特别的诅咒
我们是多么渺小……
犹太人的故事
暴风雨下的人群
深深的焦虑
沦陷的巴黎
野蛮人里的花边女工
震怒之日
影子和光亮
像等着蛇到来的鸟儿
大地不会撒谎
全新的环境
11 仇恨+蔑视
(1941年-1942年)
雷鸣
蜂巢精神
热血
伤口
一杯维希的水
忧伤的幸福
集体精神
在炽热的岩浆上
一部法兰西组曲
被抛弃的苦涩的孤独
我害怕,我害怕……
就像在一张木筏上一样
12 像在一艘遇难的船只上
(1942年7月13日-11月9日)
尾声
漫长的旅程
(1943-2004)
附录

作者简介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1942)出生于乌克兰基辅的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随家人移居巴黎,入读索邦大学。1929年,她凭借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了文学上的成功。内米洛夫斯基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坛。然而,由于她的犹太身份,尽管她于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无法获得法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在法国东部一个小镇里,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于1942年8月17日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长女德尼斯将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整理出版,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这是该奖历史上第一次颁给一位去世作家。内米洛夫斯基和她的作品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近年来,她的主要作品陆续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包括《法兰西组曲》、《大卫•格德尔》、《契诃夫的一生》和短篇集《星期天》等。
这部传记作品建立在对现存史料的发现和再发掘的基础上创作而成,两位作者的调研遍及俄罗斯和法国,收集了作家的工作笔记、书信以及从未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和手稿,这些关键材料促成了这位女作家的完整传记。本书获得2008年《观点》杂志传记文学奖,被誉为既是一位女性一生的概述,也是二战前欧洲知识界的一个缩影。继身后遗作《法兰西组曲》荣获2004年度雷诺多文学奖后,这些文字再现了这位女作家的天才,然而她本人却并不知自身的命运是多么富有戏剧性。
--------------------------------------------------------------------------------------------------------
这部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生平传记读来如同一部小说,材料使人兴奋激动,凄美心碎而又扎实牢靠。
——《快报》(L'Express)
一部详尽透彻、热烈又细致的传记……两位作者使传主那短暂的命运所有的弦都颤动着,绷紧直至断裂。
——《观点》(Le Point)
这本书优雅地平衡了传主的生活与工作,描绘了一位朝气蓬勃却患哮喘的年轻作家同时又是女儿、妻子和母亲的画像。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一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黎戈/文伊莱娜是个犹太人,富人,半个法国人。这三个钉子先敲下去,接着就可以把信息资料环绕挂上。她于1903年出生于俄国的基辅——对近代史较为熟悉的人都该知道,俄国在19世纪以前少有犹太人,一直到1735年伙同德奥瓜分波兰之后,大批欧洲犹太人涌入俄国,但是叶卡捷琳娜女皇禁止他们进入沙俄腹地,把他们圈死在黑海沿岸,并限制了他们的入学,工种及务农的权利,所以我们毫不吃惊的看到:巴别尔、曼德尔斯塔姆、爱伦堡、内米洛夫斯基等犹太作家,都出生在基辅,敖德萨这种黑海口岸城市。当时犹太人的生存非常艰难,暴动接连发生。每次国家发生政变或是战争落败,弱势的犹太人都会成为送上最前线的炮灰,或是拿来转移矛盾的替罪羊。1905年日俄之战,俄国战败,随后发生犹太大屠杀,彼时内米洛夫斯基两岁半,厨娘给她挂上十字架,把她塞在床下,才躲过了一场清洗和合理化掠夺犹太人的灾难。在说俄语之前,她就会说法语了,连做梦的呢喃都是法文,战时雷诺驻俄工厂的工人罢工,群情躁动,她却暗暗希望法国人获胜——她骨子里也觉得自己就是个法国人。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操斯拉夫语,一直都对欧洲文化有些许的自卑感。内米洛夫斯基的妈妈附庸上流社会价值观,只说法语,看法国戏剧,用法国化妆品,给女儿找的家教当然也是法国人。内米洛夫斯基深觉俄国是个野蛮国度,每年在法国度完假之后,坐五天的火车回家,会让她很不愉快“在这样的气候下,太阳几乎从来不露脸,人们醒来,起床,吃饭,工作都得点灯,黄色的空中落下雪花,北风刺骨的吹,涅瓦河的河水是腐臭味的!”。1917十月革命,她逃亡芬兰,经瑞典抵达法国,自此定居一直到1942年被纳粹抓捕杀害。她的童年异常孤独,家里有很多人:沉默的佣人——饭桌上第一个佣人倒牛奶,第二个挑去奶皮,第三个用镀金剪刀剪开蛋壳,她的家是黄金打造的囚室。妈妈不送她去学校,没有同学和集体环境,一个又一个家教,从早到晚的环绕她,给她上语言课,代数课。监狱一般的纪律,仅有的闲暇还得奉献给芭蕾和钢琴。课余,她在小房间里孤零零地和很多书呆在一起。星期天,可以出去溜一个小时冰,这就是一切。“我书里打动你们的悲观本质,就来自于这悲伤的童年”。极度缺爱,父亲忙于赚钱,博弈,参与投机生意,像一个疯狂的赌徒。而她的母亲,这只是个名号罢了——这个母亲如此惧怕青春的逝去,她改小了身份证年龄,不许女儿穿成年人的衣服,因为后者的成熟直接标注着自己的年纪和婚姻,度假时让孩子住在另外一家旅馆,以便于自己一个接一个地找情人。女儿在林荫道散步撞见妈妈和她的姘头,也识趣地不打招呼。后来,小说家内米洛夫斯基在《伊莎贝尔》里,当着所有读者陪审团的面,狠狠地报了仇。她用小说的巴掌,反手扇了失职父母的耳光。母亲的放荡,使内米自小就有了对肉体和情欲的厌恶,看着妈妈涂满珍珠粉的胸部,她觉得恶心。她十岁时在公园里看到男孩女孩接吻,她生厌,又带着老祖母式的宽容。这无论如何也不是个孩子的正向成长方式,她的青春还没来到就给玷污了。她从来没有认真发出“妈妈”这个声音,而是从嘴里嘟哝出一声“芒”。每次做晚祷的时候,她就偷偷把为母亲祈祷的称呼换成泽泽尔——唯一的母爱,来自法国家教泽泽尔,她不安的时候也会去绞泽泽尔的大衣,去寻找她手上熟悉的体温。伊莱娜非常倔强,不愿意流露软弱。无论是回到不愉快的家里,还是目睹外公外婆被妈妈用钱打发走,甚至最爱的家庭教师泽泽尔的离去。在穆斯塔马基,她眼见所有人被白军的逼近吓得瑟瑟缩在一起,她偷笑,她喜欢子弹的响声,她和一个小女孩走近窗口,在为了躲避炮火而熄灯的窗下,她拉开百叶窗,小女孩则弹起了轻快的莫扎特——她有坚定而冷漠的勇气。而在《狗与狼》里,那个眼巴巴的看着豪宅的窗户,想着哪一个窗口才是哈里的卧室呢?那个纯真小女孩的精神核心,当然也是内米洛夫斯基。这冷血和热爱,神奇地混合在一起,我想,就是这种异质的冲突和复调的性格构造,迷住了我。流亡芬兰途中,与一个已婚男人的初吻点燃了她的肉欲。在法国她度过了夜夜笙歌、酒色迷乱的青春期,她很害怕基因的回溯,她怕自己和母亲一样放荡和贪欢,一直到婚姻治愈了她。胡桑写辛波斯卡“她过着朴素甚至近似苦行的生活,尤其是在她丈夫去世后的晚年。她喜欢抽烟,喜欢鲱鱼和伏特加。她不是一个热衷于在生活上历险的人。她身上并没有多少波希米亚气质。她的日常生活平淡无奇”,其实内米洛夫斯基也是,23岁结婚后,丈夫上班时就开始写《大卫·格德尔》,躺在沙发上摊开笔记本,身边一只猫,一朵郁金香,她大概有哮喘病,不能多放花草。丈夫一下班她就立刻恢复主妇身份。1929年,《大卫·格德尔》让年仅26岁的内米洛夫斯基一夜成名。之后的十年她饱享声名,佳作不辍,接连不断的访谈,作品电影改编。其实最早是在1918年,在芬兰避难时,内米洛夫斯基就已经开始了写作生涯。逃难人群聚谈战事的黄昏,耳边是炮火的轰隆,难民们远眺着被烧的城市,野狗们嘶咬着已经大幅贬值,被人随手扔掉的货币。阳台上积了一米多高的雪,十五岁的内米洛夫斯基躲在角落里给自己讲故事,也给眼前的那些移民们随手编着故事。有一句话是她在《狗与狼》里形容亚达的“她只顾往屋里看,她不仅看着周围的一切,还痛饮着这一切。这样一来,客厅里的颜色,每件器物的形状,每个陌生人的面孔,都装进她的心底”——这倒很像说内米洛夫斯基自己。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犹太大屠杀中暴徒要处决看门人,她没有害怕和瑟缩,倒是跑到窗口仔细的观察了这一幕,那年她十四岁。我想这是否就是一个写实小说家的心理配置?内米洛夫斯基用她断然而坚定的眼神打量生活,目光冰冷沉静如冬阳。叙事在非人的冷静中前进,从未屈从于软弱的柔情。在《大卫·格德尔》中她精妙地讽喻犹太金融圈里的堕落和贪财:“他一生都在踮着脚尖走路,因为这样,一双鞋穿的时间可以长一些”,激怒了她的犹太族人,他们把她当排犹分子一样的抨击和怒骂——大家太习惯于施与犹太人受害者的语境了。其实内米洛夫斯基更多地指向人性而非某一族群或种族,并不存在背叛。1939年,德军以闪电战入侵波兰,次年六月,色当沦陷,法国政府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马其诺防线成了个冷笑话。话说,当穿着木底皮面套鞋的德国军人铿锵走过香榭丽舍大街时,这个内衣品牌的广告是否会令他们发笑?——“这里有各种线,所有线都不如施康娜内衣用的线”,之后反种族法律被废除,掠夺冻结犹太人财产的行为陆续合法化,1941年9月,内米洛夫斯基,做了她平生唯一一次女红,就是在全家人的衣袖上,缝上耻辱的黄色六角星。1942年,针对犹太人的绞索越勒越紧,内米洛夫斯基平静等待着被捕,每天她都带着纸笔去十里外的树林,写下梦想中的战争交响曲,她的《战争与和平》,如果说托尔斯泰是在庄园的荒寒中写作,内米洛夫斯基就是在战火的岩浆之上,在倒计时的生命中,给时代留影。提到她的文章里,总是力图把她塑造成一个大义凛然,无视死亡的女英雄,但我认为不是,她自幼饱经流亡,基辅大屠杀,芬兰内战,一战,二战,她早已身心疲极。7月11日,内米洛夫斯基去树林工作,那是一个非常寂静的早晨“松树环绕在我身边,我坐在被昨夜骤雨浸湿的枯叶之洋中间我的蓝色羊毛套衫之上,就像坐在木筏上一样。我的包里放着《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二卷和橙子。美妙的昆虫在叫,我喜欢这种低低的调调。”她给朋友写信“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遗作”。7月13日,两个宪兵带走了她,临行前,一家人按照俄国规矩亲了一个浅浅的吻。挚爱她的丈夫,甚至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把她从集中营换回。但结果只是同样迎来了抓捕和死亡。她的两个小女儿,带着爸爸反复叮嘱不要丢掉的小箱子,开始逃亡生涯,在法奸、纳粹、排犹分子的魔爪缝隙里,在地窖、孤儿院、好心老太太的床下躲过了战争。2004年,这部藏在小箱子里,幸免于战火和流离的遗稿《法兰西组曲》,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这也是该奖在历史上第一次,颁给一位去世的作家。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读了百来页,读不下去。主编拿去读,也读不下去。
  •     作品剖析。
  •     “我生活在黑暗里。习惯了黑暗的眼睛变成敏感而美妙的感知之处。”此句是内米洛夫斯基作品的注解&题眼,虽文笔老到,处女作即显大家风范,但依然能感受到其细腻;全书对她所有作品做了梳理,结合历史巨变,辐射文化圈子,惜乎不少段落读来并不通畅,影响观感;她还参与过电影拍摄,《大卫·格德尔》有同名电影,马塞尔·卡尔内曾评论过,但在豆瓣搜不到。
  •     在原本粗疏了解的基础上获知了很多详细的史实,尤其是她与母亲的关系,从而窥见作者自身的经历与其创作之间的牵连,虽然在叙事上不是最吸引人,但绝对是最好的研究之书。
  •     实话实说,作为传记写得一般,几乎都是各种材料的铺陈,事无巨细。详尽是够详尽了,但是比起内米自己为契诃夫写的那本传记就差了不止十个层次。写传记,要见传主,也要见作传主。为了毕业论文,硬啃下来,然而看到最后还是满目泪,因为实在太喜欢内米了,那种韧性。PS看完越来越后悔早知道当初写她和张爱的比较文学,这两人实在太多能比的地方了……
  •     去年看過,印象深刻,特別是描述紅場革命。呵呵。
  •     内米的小说之前有四本(《法兰西组曲》《狗与狼》《契诃夫的一生》《孤独之酒》)做过笔记。现在觉得应该顺着传记里的年表再理一遍,尤其得侧重:《大卫戈德尔》《猎物》《伊莎贝尔》,这样可以把犹太金融世界,母女冲突主题理解深入一点。 发现我喜欢的程度几乎是正向沿着她的年表递增。如果她不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