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书评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2
ISBN:9787532126453
作者:余华
页数:161页

文学的功能?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问这样的问题,就好像在问为什么我们需要音乐,为什么我们需要爱与被爱,为什么我们需要维持生存以外的一切一样,找抽吧您~可大概是刚读完功能主义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的缘故,老实说,看着余华深邃的笔触分析着作者们打造他们文学作品的机制、各自的特色,我却一心想着马氏的所谓文学最重要的功能当然不只是表达作者的情感云云~那究竟是什么?居然忘了--///难道是重构和调和社会关系?好玄……除去马氏的影响,我自己也有种好恶劣的想法:文学家们在随心所欲地打造自己的艺术品的时候,不永远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情感表达吗?而且还是不顾观众接受与否与感受的情感输出,而且越不顾读者越自我越张扬越私人化写作作品张力越大道德上的分量越重(至少它绝不是应时之作献媚之作了)。作者们用华丽的技巧深沉的感受塑造着各自的花园与王国,文学好像真的就是私人化情感的技巧性表达呀……

卡夫卡和K

这些都是熟悉的文本。城堡来影射官僚机器,致密伦娜的信,卡夫卡的性等等。在余华这篇《卡夫卡和K》的随笔里,他拿卡夫卡的日记和《城堡》来谈,并且,按照他的说法:“卡夫卡的日记很像是一些互相失去了联络的小说片段,而他的小说《城堡》则像是K的漫长到无法结束的日记”这是他找到的某个一致性。在评论推进的过程中,由卡夫卡日记过渡到《城堡》的K,再回到卡夫卡日记,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关于他和已婚的密伦娜的没有得到鼓励的关系,以及性。所以在运用这些文本的时候,余华顺便谈谈他对卡夫卡的性的看法,以及《城堡》如何构建。在这里,他用到了开头提到的那些熟悉的词汇,官僚机器,权威的深不可测,居民的麻木不仁:“在卡夫卡的眼中,这一把熏肉切刀的锋刃似乎就是性,或者说在《城堡》里凡是涉及到性的段落都会同时指出叙述中两个方向,一个是权威的深不可测,另一个是居民的麻木不仁”应该先谈谈余华二次利用的词汇“熏肉切刀”。这个词来自卡夫卡的日记,“不停地想象着一把宽阔的熏肉切刀,它极迅速地以机械的均匀从一边切入我体内,切出很薄的偏,它们在迅速地切削动作中几乎呈卷状一片片飞出去”。而引用这段话的目的,关键是疑问,包括也是瓦尔特·本雅明和博尔赫斯的疑问,“谁是卡夫卡的先驱”。外来者应该是余华自己发明的词来解答上面的这个问题。或者说像K一样,没有获得主人的身份。就像一个旅居国内多年的人回到中国,才能更为深刻的体验什么是所谓的国情,作为外来者身份的卡夫卡更为深刻的体会到官僚机器的荒谬。余华很自然地将外来者身份和官僚机器,更进一步说,权威的深不可测和居民的麻木不仁合理的关联起来了。在剖析为什么是外来者身份这一问题的时候,余华也为自己这篇随笔找到了观测的立足点。最后他又说,“就像是一个失去了双腿的人会获得更多的凝视的权利,卡夫卡和性之间的陌生造成了紧张的对峙,从而培养了他对其长时间注视的习惯”。而在这句话之前,余华提出了另外的看法,“卡夫卡比任何人都更为深刻地了解到性在社会生活中可以无限延伸”,在这时,余华在所有,无法穷举的卡夫卡论著里,找到了这篇随笔的价值,卡夫卡和K,或者卡夫卡日记里断断续续的性,和《城堡》里K的永远也走不进城堡的问题,巧妙地关联在一起,这是他找到的另一个一致性,两个问题其实仅仅是一个问题。题外话:1.关于卡夫卡对于余华的影响。比如熏肉切刀,我猜测也许这跟余华早期的暴力美学,对于文字来精确暴力美的迷恋有关。2.宏大的词汇。官僚机器、性、自我、孤独。而在这些词汇里,余华找到了自己主流价值的位置,并且能够用另外文字转换来找到新的,舒服的美,比如这个新版说明里,“我的家底”,“新挣到的”。所以卡夫卡对于余华而言,更多的是文字技巧层面上的影响,可以找到文学里清晰可见的继承关系,对于读者来说,余华绝不会是卡夫卡和陌生感那样的紧密关系,他给予温暖,并且在温度里,还有点刺激的新鲜味。3.但温暖不是刻意的。至少在《卡夫卡和K》,余华内心的读者很可能是他自己,他给自己的答案。所以会有:“这是否显示了卡夫卡在面的自我时没有动用自己的身份?或者说他就是在自我里,仍然是一个外来者。”关于“自我”的定义,显然他没有对读者明确,“或者”可以看出,他在写作过程中,仍在尝试去寻找自己的答案。虽然,另一方面,你可以说,他真是不够简洁啊。

一段通往生活之外的旅程

在一个突然飘起了雪花的早晨,我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本打算去找下他的中短篇小说读一读的,没想到书架上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余华作品系列只剩下他的三本随笔集,原来大家都跟我一样想先看下他写的小说。被这本书的名字和封面上的那段话所吸引,我便挑选了这本书放进包里。有时惊喜就像这雪花一样不期而至,余华的这本书也把我带进了他那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他以小说家、读者的双重身份对大师经典作品进行独特解读,精心研究它们的叙事、技巧、激情,既痴迷、激越,又保持冷静的思索.”编者如此的介绍着本书。但令我更激动的是:余华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让我了解到文学作品是如何无限扩展我们的生活,他将我从这个单调的工科生生活中拉进了一个现实和超现实相互衔接的世界。就像一年半前,对刘小枫作品的阅读,让我真正意义上的离开了那种迷茫而幼稚的少年时代,即使越来越多陷入一种对现实不安的状态,但清醒的活着,比一切都重要而有意义。在余华和刘小枫的作品中我能感觉到一种相似的东西,在刘小枫那里是一种悲悯的情怀,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在余华这里就是一种对苦难的刻画,一种对现实的叙述,归根结底都是在阐述人和他作为人的生活。在《契诃夫的等待》这篇文章的末尾是这样一段话:“几近无限的文学有时候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也可以相信那位女士的话:所有的男人其实只有一个。事实上博尔赫斯或者那位女士在表达自己精通了某个过程的时候,也在表达各自的野心,骨子里他们是想拥有无限扩大的权力。在这点上,艺术家或者女人的爱其实与暴君是一路货色。”余华通过了这段话表达了他对于写作的认识,同时也表明有限和无限并不矛盾,往往就是同一体。对于怀着种种憧憬和欲望的我们,这是不是另一种启示呢?

温暖与百感交集

阅读会带来种种感受,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感受也是常有的。能将阅读感受细腻的书写出来是一种创作,余华的写作能力在现代中国作家中是杰出的,而他的思想与感受也同样值得观赏。这本书书写了对余华来说影响较大、印象较深的现当代小说家的作品,小说家写小说感受,有平常读者难以达到的独特视角与感受,小说家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比评潜在使小说具有一种观赏名家对话的乐趣,这是作为一个阅读者对另一个阅读者的体验的验证与评判。对于很多我们并不知道的书,通过余华的体验,可以增添兴趣。所以这本书可以看,也值得。

一种纪念

庆幸在最初阅读的道路上遇到余华,《在细雨中呼喊》里的时空跳越,对同一事件的多角度阐述和反复辉映,它让我第一次强烈感到时间第四维的存在。作者笔下,时间这样东西如同一叠七巧板,怎么拼都是一个整体。空间的立体感远不能展现事物的完整,倒是被时间充溢,任意湮没并告予未知。当我意识到这种空旷且不可逆转的控制力后,我开始对时间肃然起敬。之后接触到蒙田、契诃夫、卡夫卡、福克纳、鲁尔福、博尔赫斯、三岛由纪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在漫长的无意识的阅读后,翻开印有《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名字的这本书,我惊讶和余华在喜好上有着如此吻合的重叠。我想,我的确被这个人影响了,被他跳跃性的思维,以及时刻在细微事件中找到的战栗与震惊影响了。我感动万分。他小小翼翼地回顾大师作品里令他精神一悦的感官细节,这种细节在他人眼里也许只是情绪的加重,对他而言却是新鲜无比的换位思考。尤其当他拿出布鲁诺·舒尔茨的那些镇定自若的比喻时,“白天寒冷而叫人腻烦,硬梆梆的,像去年的面包” “冬季最短促的、使人昏昏欲睡的白天的首尾,是毛茸茸的”,感官的瞬间物质化,精准贴切,令人印象深刻。接着余华对舒尔茨的《鸟》《蟑螂》《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走》来了一次情不自禁的情节概括,他已经无法平静下来进行评论,只能告诉我们他读到什么。后来他在《文学与文学史》中也出现这样的状况,进而解释说,文学史不应该是作家史,读者更关心的不是作家们的生平和写下了哪些作品,而是在他们读过的这些作品中打动他们的某段话,哪怕仅仅只有一句。或许这就是我们阅读意义的全部所在。提到蒙田,余华用“令人赞叹”这个词来形容他,我深有同感。在我有限的阅读经历里,蒙田对人生的态度最为豁达。他认为人应该随时准备面对死亡,因为死亡不可预知,我们要能够随时死去而不留遗憾。他甚至详细告诉我们如何做到这点。死亡这个在哲学讨论里的最终问题,在蒙田那里,用他平易近人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竟成了拉家常。以致我再读叔本华,只看到对个体精神的极力捍卫和对外在世界的强烈排斥。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同为隐居,实在与蒙田大相径庭。三岛由纪夫本人与作品充满对死亡的赞美与憧憬,从始至终不能自已。他崇尚圣塞巴斯蒂安式的死亡,最终把自己的死当做最后的作品献给了公众,却没有获得后世对他的赞许。我曾一度被三岛少年般的狂热撼动,可当他匆忙死在公众面前时,我没有找到如他作品描述中那样的美,深感失望。喜爱的只是他的作品,对他的死,我只剩漠然。我知道我的这种想法会令作家们感到悲哀,但是我希望他们能为他们的作品感到自豪。

先驱

  余华是一个细腻的作家,我从来不否认。      每一个作家成型我们都不免想找出他的先驱者,他的榜样,就像余华为卡夫卡找先驱,为K找真实的映射,找现实的对照。从余华的身上,我也看到了太多太多前人的影子。这部书,就是与华自己为自己寻找先驱的日志。      书中所提及的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并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所读的每一个余华。我欣赏这样的书。我渴望和他一样,和当年那个常常在这样的旅程忽笑忽哭的稚嫩的余华一样。于是我循着他的足迹,走上这样的旅程。我会永远记住我被《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光芒刺伤双眼整夜整夜地苦苦缠绕的夜晚。我会记住我读蒙田和博尔赫斯的散文和小说时发出愚钝痴呆的惊叹。我很欣然发现,我门彼此读着卡夫卡同样觉得陌生,但更多的是陌寞。我就是这样,把自己小小的脚印印在大师的硕大无比的脚印中,一直走。因为我相信,阅读不是一种爱好或是消遣,她是生活,甚至不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全部。      写作为我们留下了存在的证明。阅读却是现实生活的实在内容。本书的末页余华也揭示了彼此互通的感受“我相信是读者的经历养育了我写作的能力”。这句话是对的,我以为。

“我相信这就是一个作家的看法”——余华

余华的细腻似乎总是来源于对自身直接的考量和对生活细微的体验。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初听名字我就涌起浓厚的阅读欲,读后果然让人唏嘘不已。很多时候难理解父辈那般年纪长辈们的所思所想,可若都如余华这般道来,兴许也不会是什么难事,世间也可能少些憾事。在历史多次重复它自己的演化中,在浩瀚如星海般变幻着的世界里,好在有这一段段温暖而又百感交集的旅程,能让我相信我自己。推荐。

这才是我印象中的余华

这才是我印象中的余华。安静,微笑,享受着一个人的激情。简单的干净的汉语。语气、姿态、这些东西淡得快要没有。几乎能感觉到他干干净净的外科大夫的手指轻轻地捻起下一页,目光又勾连在上一页的某一行,又或者用一支很传统保守的象征着80年代的钢笔,在他的本子上慢慢写。在南方雨后初晴的下午,临窗写,或者像我们一样,在睡前的台灯下。真的,我从来不需要一个汪洋恣肆充满狂热语言热情的余华,我不能理解把<兄弟>中的若干段落,就是文革里的那些口号,反复抄写的余华。我觉得他当时肯定是用右键复制粘贴,因为太便捷,失去了判断。小说中的余华应该是懒洋洋的叙述人,应该是思维精确、残酷的,但是目光又散漫的。但肯定不是《兄弟》那样的。还是随笔中的余华更让我温暖。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