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11334152
作者:叔本华
页数:184页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19页 - 第二章 处己之道 自省

追逐名利、寻欢作乐、过高级的生活,是通往快乐的大错特错的途径。因为这么做,是企图把我们苦难的生存转化为一连串的欣喜、高兴和欢乐——这种过程到最后一定会变为失望和妄想。就此点而言,可以相提并论的是它带来的必然伴奏:大家彼此说谎。正如我们的身体为衣服遮盖,我们的心灵则隐蔽于谎言的帏幕背后。帏幕总是存在的,我们只能有时透过帏幕猜测他人的思想,如同我们通过别人的衣着外观而获知他们的体型。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173页 - 第五章 阶段人生 星相人生

人在10岁时,水星(使神)当头:10岁的人像水星一样,在一个小范围之内非常活跃,凡事对他的影响都很大。但在这位灵活善言的使神指导之下,他取得很大的进步。
20岁由金星(爱神维纳斯)接管,这时男子全心热爱女人;30岁,火星(战神)位列前茅,这时的人浑身是劲是力——勇敢、好斗、倨傲。
年届40,就由4 个小行星管事。这时人的生命范围扩大了。他很实在,换句话说,由于谷神星的帮助,他偏爱有用的事物;受到灶神星的影响,他有自己的炉灶;小惑星(智慧女神)教导他具有必要的知识;他的妻(婚姻女神)是管家的女主人。
到50,主要的影响力来自木屋(主神)。这时他的许多同时代的人已经去世,他觉得他是当代的佼佼者。他的精力依然旺盛,而又富于阅历和知识。根据他的个性和地位,他对周围的一些人具有权威。他不再倾心于接受他人的命令,他要自己说话。这时最适合他的工作,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从事指导和管理。这显示罗马主神朱庇特的胜利结局,50之人到达人生的顶峰。
然后是土星的到来,大约是60岁,这时人像一条船,迟钝而缓慢:
最后是天王星。用俗话说就是,人要归天国了。
我不知道怎么处理海王星,因为这颗行星命名不当,我不便用它正确地称呼——爱神厄洛斯,否则我可以指出人生的开端和结束是如何相连,厄洛斯跟死亡的关系是怎样的密切,以及冥王星如何是一切事物的毁灭者和创造者。死亡是生命的大储藏库,各种实体都由冥王星而来——此刻活生生的每一实体,都曾经在那里存在过。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60页 - 第二章 处己之道 幸福的因素

当我们见到人们全力争取某些事物,费尽千辛万苦,冒险犯难,无非是为了让人刮目相看;当我们见到不但官职、头衔、勋章的猎取,就是财富甚至知识和艺术修养的获得,都是为了赢获人们更大的尊重——这些难道不是确凿的凭据,证明人类的愚蠢已悲哀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吗?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91页 - 第三章 处人之道 不要对石头动怒

容忍他人的艺术,可以用无生命的物体来练习我们的忍耐力而有所得。无生命的物体,由于其某种机械的或一般物理上的必然性,对于我们的肆意行动,会做出坚决的对抗——我们每天都需要具有这种形式的忍耐力。我们这样获得的容忍力,在我们跟人们交往的时候经常能够应用。我们会从此习惯于他人的反对,不管我们是在哪里遇到,我们都会认为这是出于别人性格的必然结果。他们的性格蓄意要反对我们,是由于丝毫不变的必然律,跟无生命物体对我们做出抵抗的情况一模一样。对别人的行为感到气愤,就如同对着滚到我们面前的石头气愤一样愚蠢。对于许多人,我们所能提供的最明智的想法就是:“我不要改变他们,我要善用他们。”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74页 - 认识你自己

他必须知道在一生中他的真正的主要的和最为关键的目标是什么,他最想拥有的快乐是什么;还有,在那之后,什么在他思想中占据着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他必须找出,就整体来说,他一生真正的使命是什么,他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跟世界的一般关系如何。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79页 - 第二章 处己之道 各有所好

人们到头来真正能了解和欣赏的东西,总是合乎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笨人喜欢笨东西,普通人喜欢普通作品,观念不清的人会被杂乱的思想所吸引,没有头脑的人对于“愚昧”有好感。最好的例子是,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作品,因为其格调完全跟自己相配。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31页 - 第二章 处己之道 忍受孤独

当你发现人类社会令人厌恶,觉得你有理由远离人群,你的本性可能会使你无法忍受独处所带来的沮丧。你如果年轻,其情况就大多如此。那么,让我劝告你,要养成跟人交往时保持着孤单感。一方面学习怎么跟友伴在一起时依然故我,并不立刻说出你的想法,在另一方面,对别人所说的话,不必太推敲字义,在道义上或智力上,不要对别人期望过高,并加强对他人意见的淡漠感,就最能练习人人赞美的容忍精神。
如果你那么做,虽然你就在他们之间走动,但你看起来在生活上相当独立:你跟别人的关系完全是君子之交,保持客观的性质。这种谨慎能保持你不跟他人接触频繁,从而能让你不受他人熏染或被他人激怒。在这一方面,社群好像一把火——聪明人在适当的距离取暖,不像傻瓜一样过于靠近火,一旦被烧伤,就跑开独自发抖,大叫大嚷火会烧伤人。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14页

人生睿智行为中的要点,是维持我们对目前和未来看法适度平衡,目的是避免过分注意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110页 - 第三章 处人之道 检测友情

海天相隔,长时间不见面,总是对友谊不利的,不管我们是多么不愿意承认。
我们对于不见面的朋友的关切——尽管是最亲近的朋友——不过几年就慢慢地会
干枯,变为抽象的观念,终致我们对那些朋友的兴趣只是理念上的——的确,这
样的友谊只不过是陈陈相因罢了。我们对于眼前经常所见到的,即使不过是可爱
的小动物,我们会维持活生生而深刻的兴趣。这说明人们的感觉有其限度。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91页 - 第三章 处人之道 世界上总有愚人和恶徒

如果我们要跟人们一起生活,我们必须允许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性格生存,不管他的性格如何。我们应该努力从事的,是在他的本性所许可的方式中善用他的性格,而不是希望他的个性有所改变,或是直截了当地指责人家性格的不是。这就是格言“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真实意义。可是这话虽然含有至理,要做到却很困难。一个人如果能够永远避免跟若干人打交道,那么他是非常幸福快乐的。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1页 - 1

我们所要寻找的东西,往往不在我们着手寻找的那一途径上,而在另一条小路上。我们没有找到期望的欢乐与喜悦,我们获得的是经验、世故、知识。
伏尔泰说:快乐不过是梦,忧伤却是现实的。生活幸福就是指生活不那么不幸福——即度过一段可以容忍的生活。(苦中作乐)
不幸大体有两种:一种只是可能的,大不了是极其可能的;另一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果我们不想由于恐惧不幸而失去人生的所有快乐,我们就应该把前类不幸看作永远不会发生,把后类不幸看作不会立刻发生。(开导自己、他人的好办法)
聪明人首先要争取的是免于痛苦和烦恼,能得安静和闲暇,也就是一种平静朴实、不受干扰的生活。……一个人的内心愈为充实,他对其他人的需要就愈少——其他人愈不能替他做什么。独处时,每个人只能依靠自己,各人的自身条件便显露出来。可怜的个性是人的终身负担:愚人纵然出身富贵,仍然会被他的个性所累,而有才智的人因为充满生动的思想,能使荒地充满人群。(心如止水、不与他人比较,学会独处,享受孤独和自由。)
社群好像一把火——聪明人在适当的距离取暖,不像傻瓜一样过于靠近火,一旦被烧伤,就跑开独自发抖,大叫大嚷火会烧伤人。(凡事都掌握一个度,就会获取它的好处而不至于受伤,感情也是如此。)
一般人只想着如何消磨时间,有点才智的人是尽量如何利用时间。
才智有限的人易感烦闷,是因为他们的才智只是意志的动力的工具。当没有特别的事情需要让意志发生作用的时候,意志就休息,有些人才智随之放假。他们的才智跟意志一样,需要外因来发动,其结果就是人的各种能力的可怕的停滞——烦闷。(要自律、自觉,不要让外力和压力推着自己走呀)
三类生命:生命力(吃喝睡),体力(运动,军事),感受力(感性,观察,文艺,发明)。
名声躲开追求它的人,却去追求躲开它的人。只因为前一类人让自己迎合当代人的品位,后一类人敢于反抗。
粗鲁胜过任何辩论,它把理智的光芒全部遮盖。
如果我们要跟人们一起生活,我们必须允许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性格生存,不管他的性格如何。我们应该努力从事的,是在他的本性所许可的方式中善用他的性格,而不是希望他的个性有所改变,或是直戳了当地指责人家性格的不是。这就是格言“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真实意义。
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我们愿意而且有能力做到两点:放眼前途,容忍异己,我们会受益良多。前者让我们不受损失和伤害,后者可以使我们免于争论和口角。
我们对待这些卑鄙和愚蠢的态度,应该和矿物学家偶然发现非常特别的矿物标本没有什么不同。
正如这个世界流通的不是真的银币,而是纸币,在人生的真实尊敬和真正友谊之中,我们所见到的只是那些外表——一些按照原物尽力仿制的赝品。
讲礼貌不是容易的事,因为礼貌要表示我们对每个人都尊敬,而大多数人根本不值得尊敬。
这些就是时间对我们的剥削(借钱去干事情),不能等待的人是它的牺牲者。试图改变时间的步伐,是最浪费的做法。
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太高兴,也不可过分悲伤。一方面是由于一切事物都充满变化,我们的运气随时都会变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判定事情对自己是好是坏时,我们易于受到欺骗。几乎每个人在一生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为之悲伤的一些事,以后证明为所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或是我们为之欢欣不已的事,竟然成为最大痛苦的来源。……莎士比亚:我觉得喜事悲事都有许多花招,所以它们猛然间出现的面貌,未能使我惶悚不知所措。《皆大欢喜》3-2
人生的前40年好比写出一本书的正文,剩下的30年完成该书的注释。没有注释,我们对于正文的真义、系统,该书所含的寓意,还有它的微妙引申,都无从获得正确的了解。
用行星总结人的一生就是如此:
十岁 水星(使神)当头,凡事对他影响很大
二十岁 金星(爱神维纳斯)爱情
三十岁 火星(战神) 勇敢好斗
四十 4个小行星 谷神星 偏爱有用事物;灶神星 有自己炉灶;小惑星(智慧女神)教导他具有必要的知识;妻子(婚姻女神)管家的女主人
五十岁 木屋(主神) 佼佼者权威 罗马主神的胜利结局
六十岁 土星 人像一条船迟钝而缓慢
天王星 归天
冥王星 毁灭一切事物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11页 - 快乐不过是梦,忧伤却是现实的

伏尔泰说:“快乐不过是梦,忧伤却是现实的。”事实上他的话十分可信。一个人想要评估自己的一生是否快乐,一定要一一记下他所逃过的各种劫数,而不管他曾享受的欢乐。因为“幸福获致术”的起始,就是首先承认它的名称本身就是一种委婉的说法。“生活幸福”就是指“生活不那么不幸福”——即度过一段可以容忍的生活。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1页 - 1

青年人是由热情支配的,热情给予我们大量的痛苦,而只有少许的欢乐;年老时,热情降温,让人休息,我们的心情偏向深思熟虑,理智获得自由而占上风。由于理智超出痛苦的范围,只要理智挂帅,我们就会觉得快乐。
人生可以比喻为一幅刺绣,我们在前半生所见到的是刺绣的正面,后半生所见到的是反面。反面没有正面那么漂亮,但是比较具有教导作用,它能说明丝线是如何绣在一起的。
春天开始,树上的嫩叶颜色相似,形状也差不多一样。在人生的最初几年,我们都彼此相似,大家和睦。但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相异就开始了。像一个圆周的半径范围,我们愈往前走,分离就愈大。
如果到后来,我们以一成不变的无情的正确理念,那些死记硬背或是可能借自他人的无济于事的抽象观念,或者我们开始用的一般规则,还有那些曾经指导他人的原则,而未充分考虑“适于彼者未必适于己”的箴言,就来批评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可能对不起自己。
所谓幸福和欢乐都不过是海市蜃楼,从远处可以见到,一旦接近就消失了。另一方面,折磨和痛苦却是千真万确的,其现实性没有缓冲余地,不容许妄想或虚假的希望置身其间。
人的性格是不能改变的,忘记别人的坏德性,好像是扔掉辛苦赚来的钱。
不能告诉敌人的任何话,也不能告诉你的朋友。如果我守住“秘密”,这秘密就在我的看管之中;要是它不胫而走,我倒被监禁了。沉默之树结出和平的果实。一般来说,与说话相比,以沉默显出你的智慧,是更为可取的。因为不说话是谨慎,说话总带一些虚荣的意味。表现这两种品质的机会差不多是一样的,但是,说话所给予的短暂的快感,常常受到欢迎,而舍弃用沉默可获取的长远的好处。
要是有理由怀疑某人在说谎,你得看起来像相信他说的每一个字。这会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的说辞会变得更为激烈,最终便会自露马脚。你若是看出某人企图隐瞒你什么,但并不太成功,要装作你不信他。你的这种反对态度,会刺激他透露真情,把实话说出,以对付你的怀疑。
在人世中,究竟有多少人能达到目标?最后,纵使目标达到了,我们思考时间对我们的影响,不管是我们的工作能力,还是享受的能力,不可能一辈子都一样。因此,我们全力以赴希望获得的东西,往往在得到的时候,发现已经不适合我们。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为其他福分——财物、晋升、学问或名誉,更别说为了一时的感官享受,而不惜牺牲健康,是最最愚蠢的事。任何事物都应该搁放在健康之后。
艾匹克提塔斯(Epictetus)所说的:“事物不影响人,是我们对事物的想法影响我们。”
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每个人只可能获得无限小的一部分。然而,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会遭逢人生的许多不幸。
即使夜幕刚刚降临,华灯初上,我们的心灵就像眼睛一样,对事情还不如在白天看得那么清楚。这时候不适合进行严肃的思考,尤其不适合思考不愉快的问题。早晨才是适当的时候——无论做任何努力,不管是思想的还是身体方面的,都是如此,没有例外。因为早晨是一日的青春,万事万物都如此明艳、新鲜和轻盈。我们在那时觉得有体力,官能完全听我们使唤。不可迟于起身,把早晨缩短,或是做鸡毛蒜皮的事,或是闲谈,把早晨时光浪费掉。早晨是生命的精华,应该把它看作是近乎神圣的。夜晚就好比老年,这时候我们无精打采,喜欢说话,稀里糊涂。
对于任何可能影响我们祸福的事情,注意不要操之过急。不要让我们过分忧心,而要冷静、心平气和地去考虑事情,把这件事看作跟我们关系并不特别密切的抽象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应该让想象扮演任何角色,想象做不了判断——它只会唤起幻象,导致有害而且不时非常痛苦的心情。
每一天是一个小生命:每一次醒来和起身是小模样的出生,每一个早晨是短暂的青春,每一次休息和睡觉是小模样的死亡。
这些人的自身,我们可以说,只具备为人的条件的一小部分。他们需要相当多的人数,才能凑出可观的分量,达到自觉够资格成为人。优秀的人,并不代表某一小部分,而是指整体,他本身就是完全的。
人赞美的容忍精神。如果你那么做,虽然你就在他们之间走动,但你看起来在生活上相当独立:你跟别人的关系完全是君子之交,保持客观的性质。这种谨慎能保持你不跟他人接触频繁,从而能让你不受他人熏染或被他人激怒。在这一方面,社群好像一把火——聪明人在适当的距离取暖,不像傻瓜一样过于靠近火,一旦被烧伤,就跑开独自发抖,大叫大嚷火会烧伤人。
要养成跟人交往时保持着孤单感。一方面学习怎么跟友伴在一起时依然故我,并不立刻说出你的想法;另一方面,对别人所说的话,不必太推敲字义,在道义上或智力上,不要对别人期望过高,并加强对他人意见的淡漠感,就最能练习人
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之处,是人们的性格之中最低下、最不高贵,也就是那些平庸、琐碎、卑俗的部分。
年岁愈高,日子过得愈快,我们就想到把余生专注于智慧上的事,而忽视人生的实务。
一些非常努力、只希望生活于未来之中的人们,总是向前看,迫不及待地盼望着未来,认为只有尚待获得的东西,才会使他们快乐。尽管他们极度聪颖,其神情正像意大利所见的驴子,它们步伐之所以匆促,是因为它们头上捆绑着一根棍子,棍顶悬挂有几棵稻草;稻草总挂在前头,驴子一直试图能吃到稻草。这些人终生生活在幻想之中,他们老是“将就着”过活,直到终老死去。
明智人士所致力的是免于痛苦,而不是寻求欢乐。
一个人所能直接领悟的,只是他自己的观念、感情和愿望,外在世界对他的影响,只能促使他产生那些观念、感情和愿望。
在所有其他的事情上,基础愈广阔,安全性就愈大。“快乐”的建构所依据的蓝图,与前面所述的情况恰恰相反。
我们要小心,不要把人生的幸福建筑在过于宽泛的基础之上,不能要求拥有许多条件以保持快乐。快乐要是建筑在宽泛的基础上,最容易受到破坏,遭遇到不幸的机会也因而增加——不幸的事故总是随时发生的。
最快乐的命运,不是去体验到最怡人的欣喜或是最大的欢乐,而是把生命带到终点,未遭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企图转变当前的苦难的情景,使之成为欢乐的园地,致力于争取欣喜和欢乐,而忽视最大可能地免于痛苦——可是多少人都这么做——完全是违反天理。
我们绝不应该用痛苦的代价去换取欢乐,即使只是局限于招致痛苦的风险,也不应该去冒犯。要是那么做,就是以正面的真实去换取负面的虚幻。但为了避免痛苦而牺牲欢乐,却是有利可图的。至于痛苦是跟随在欢乐之后,还是在欢乐之前来到,都是无关紧要的。
痛苦给人的感觉是不折不扣的,快乐的真正标准就是没有痛苦。如果我们没有遭受痛苦,而且又不觉得生活枯燥,世上快乐的必要条件都已经达到了,其他一切都是虚妄的。
要衡量一个人的幸福完全依靠他得到什么,而不同时知道他希望得到什么,就好比只知道一个分子式的分子,不知道分母,而要想得出它的数值,只会徒劳无功。
古今的伟大人物,都把不受打扰的闲暇,看作跟自身同样有价值。
具有这些天赋的人生活于两个生命之中,一个是自身的生命,一个是睿智的生命。而且后一生命会逐渐被看作真实的生命,前一生命只是当作导致睿智生命的手段而已。
智者会让睿智的生命获得优待:由于洞察力的知识不断增长,睿智生命就像缓慢形成的艺术品一样,需要持之以恒、长久的强烈感情,一种愈来愈完整的同一性。
像一个失去健康的人,他试图用补品和药物来恢复健康,而不想发展自身的生命力,也就是未顾及他失去健康的真正来由。
一般人只想如何“消磨”时间,有点才智的人是尽量如何“利用”时间。
人们就像孩子一样,你要是宠爱他们,他们就会顽皮。
“我不要改变他们,我要善用他们。”
塞尼加说得好:“人愈是可鄙和可笑,愈是喜欢说他人的坏话。”
用棍子赶走自然,她仍然会回来。
如果以往所经历的失望,对未来的担心,无不严重地影响着我们,我们就做不到这些。拒绝现在的欢乐时刻,或是因为对过去和未来不安,而未能珍惜目前的美好时光,就是极大的愚蠢。但对于现在,让我们记住塞尼加的话:“把每一天都当作独特的一生看待。”我们要尽可能地把每一天过得称心满意,它是我们实际上拥有的唯一时间。
因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做人处世总是依从我们的性格,受动机的左右,而且局限于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简言之,从头到尾,都受到“必然律”的控制。每时每刻,我们都按照自己看来妥妥当当的方式行事。只有在事后,当我们回顾整个一生和大致结果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出一生为什么是这样。
我们不应该为那些小事感慨,更别记在心中为之烦恼,而是要跟它们保持距离,把它们看作路上的石头,推开不让其挡路。千万不要去想它们,不容它们在反思中占一席之地。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第21页 - 第二章 处己之道 理想的社会

在一个社会中,令大才大智人士恼怒的是“权利平等”,因为这些权利直接导致人人都可以自命不凡,那是大家都喜爱的;而在自然的情况中,才智上的差别就意味着所拥有的社会权力应该有相对的不同。
理想的社会承认任何类别的要求,可就是不重视才智,把才智视为违禁品。人们对于各式各样的愚蠢、乖戾和鲁钝,都表现出无限的耐心;具有才华得要获得他人的赞同,否则需要完全深藏起来。智慧上的优越自然就会冒犯了别人。
所谓理想的社会,最糟糕的不仅是给我们带来无法赞美或喜爱的同伴,而且还不让我们保持天性和本色。为了做到和谐,它强迫我们蜷缩,甚至是完全变形。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的笔记-棋如人生 - 棋如人生

特伦斯(Terence)有言:“人生好比一局骰子戏,如果所出现的点数不是你所要的,你还是能动脑筋同样善用它。”特氏在这里所想到的必定是类似“十五子棋”的一种游戏。更简要一些,我们可以说人生好像是一场牌戏,洗牌和发牌是命运。就目前的讨论而言,最适当的比喻似乎是下象棋:我们决定一盘棋要怎么走的计划,将受到对手要怎么下的牵制——在人生中,则受制于命运的变幻无常。我们被迫修正策略,在实施时往往要作重大的改动,以致原来计划的特点几乎没有一项可以看出了。


 一个悲观主义者的积极思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