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声与光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32571772
作者:张霖 编
页数:220页

内容概要

张霖,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张晖之妻。自入读南京大学本科起即与张晖相识,两人相知相恋相伴十八载。

书籍目录

目 录
君子永逝,我怀如何(代序)/ 张 霖  1
张晖小传/ 张 霖  1
读书种子前世缘: 张晖自述
我的启蒙/ 张 晖  2
金陵求学日记(1999—2002)/ 张 晖  9
拜谒施蛰存先生/ 张 晖 69
我与《龙榆生先生年谱》/ 张 晖 71
附:
走进龙家十五年/龙雅宜 74
青年学者张晖百日祭/王 锴 80
《龙榆生先生年谱》出版及其他/王后法 86
无言永夜思公子: 师友追忆
石城初识
平生风义兼师友/ 维 舟 94
晖弟已矣,虽万人何赎/ 张伯伟 122
斯人虽去,声光永存/ 张宏生 145
悼念与学术生死相依的张晖君/ 周欣展 152
愿言怀人:师兄张晖的为人与为学/ 卞东波 157
学友张晖/ 徐雁平 174
生如朝晖/ 潘志强 180
我们的老Q / 倪小龙 183
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马 燕 188
有声有光的老灰/ 小 旁 200
海上游学
苍凉淑世忆张晖/ 陈建华 204
清水湾岁月/ 麦 克 210
张晖在新加坡的执教生活/ 潘秋平 221
我和张晖的一次神聊/ 倪文尖 231
回忆中研院时期的张晖/ 严志雄 236
钞书悼张晖,三月京城雪/ 刘威志 244
雁度长安
笑言犹在耳,魂魄遂难招/ 诸葛忆兵 252
有声有光的流星/ 蒋 寅 256
谁为神州惜此才/ 杨 早 261
我的朋友张晖/ 李 芳 272
追记张晖先生学行二三事/ 陆 胤 282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陈毓飞 292
书生一死惊天下: 生命叩问
怀人/ 陈国球 301
白雪阳春送君归/ 王达敏 305
学问的境界/ 刘海滨 318
做好学问、真学问还可能吗/ 张春田 325
学问的人生/ 胡文辉 332
张晖之忧/ 张 霖 342
挽诗选录 359
附录
桑梓情深 381
离土未离乡/ 维 舟 381
表兄张晖与“崇明文献丛刊”的诞生/ 郭 焰 387
回忆与张晖的两次见面/ 秦志超 392
张晖著作简目 398
各地纪念活动一览 400
报刊报道目录 402
编后记 407

作者简介

张晖遽然离世后,各方师友自发撰写了一批纪念文章,发表在读书、上海书评、南方周末等各大媒体,以及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很多素不相识的读书界、学术界的人士和网友也自发发表文章、评论,组织纪念活动,引起了整个文化界的关注和不小的震动。《学者张晖别传》由张晖的夫人张霖选编而成,正书名“末法时代的声与光”取自张晖自己的话,代表张晖的理想精神和时代价值。全书第一辑是自传部分,主要由作者回忆童年的文章和日记组成。二、三辑是师友追忆,对张晖理想精神的评述和对时代人文精神和环境的反思,文章多发自真情,能够体现张晖学术或生活或为人的各个侧面,组合起来,一个血肉丰满的、满怀学术理想的青年学者跃然纸上。单从文章而论,亦有不少佳作,可读性强,引人深思。


 末法时代的声与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6:30买书一本,《末法时代的声与光:学者张晖别传》,张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2月初版1印。一个优秀的青年学者,惜天忌英才,一本书以作纪念。朗诵一首布莱克《梦幻之乡》,送给他:“醒醒,醒醒!我的小男孩,你是你母亲唯一的欢爱。为何你要在甜睡中哭喊?醒醒!你父亲就在你身边。”“噢何处是那梦幻之乡?何处是它的溪流和山岗?哦父亲,我看见了我母亲在水边那美丽的百合花丛中。”“在披着白衣的羊羔中间她与托马斯在愉快的散步:象一只鸽子,我为欢乐而悲伤哭泣,噢何时再能回到那里?”“亲爱的孩子,沿着那欢快的溪流今夜我也在那梦乡漫游,但尽管溪水平静而温暖我总是到不了对岸。”“父亲,噢父亲,我们为何待在这里这一块无信无义令人害怕的土地?晨星照耀下的梦幻之乡远远胜过这恐惧之邦。”
  •     张晖去世一年,他的一些遗著也相继出来了。我心里为他有这样的妻子和朋友而感动。对一个学者来说,最大的安慰莫过于凝聚着自己心血的文字可以有声有光。“六合丛书”书系初出的时候,我就有所关注,但那个时候,想看的是乔纳森(刘铮)的那本,对于张晖我并不了解,所以也没太关注。很快,就是他逝去的消息。我随意的翻看了一部分别人的回忆。那个时候,自己难过,更多是因为小贞观没有了父亲。布衣书局为《无声无光集》做了一个售书募捐活动,我也买了一些,聊表心意。后来,还想联系张霖老师,通过书店继续做一点事情。只是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冒昧,加上,张霖老师也善意的劝阻了大家为他们继续捐款。我收回了自己的心思,开始看张晖的书。对于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我的兴趣远远大于能力,读研时,也明智的避开了。不过,驳杂的读书还是让我胡乱关注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尽管都是点水翻书。张晖的著作读得也不是很深,只是泛泛从他这样一个学者身上体会到成就学术的一丝艰难与快慰。维舟的回忆文章出来后,很长一段时间,把我拖到了一种更深的悲情之中。挚友之间那种深厚的情谊,让人感动不已。我还打印了一些给朋友看看,无它求,只是希望更多人了解张晖。也想借此砥砺自己,求学路上有所为。断断续续一年,我不成器,原本期许的目标,几无完成。比之张晖的行动力,我万不及一。一年后,看到这本书——朋友眼里的张晖。昨夜里,为避免光线影响室友休息,裹着被子看了很久。暗夜里的世界,无声无光。我想起了里尔克的《沉重的时刻》,如下:《沉重的时刻》[奥地利] 里尔克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冯至 译)  追念逝者,七分是怀人,其实还有三分是由人及己。看张晖的日记,看朋友眼里那个喜欢吃甜食的张晖,看他满腔抱负,看他写下的“无声无光”。其实,他哪里知道,这些“无声无光”的文字对某些懵懵懂懂于世间的人来说,未尝不是“有声有光”的。可惜,这代价未免太大了些。斯人已远,吾辈勉之。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张晖去世一年。草草记之。
  •     张晖辞世已有一年,然而有些事至今仍仿佛只在昨夜。在他走后,我多年来第一次重新翻看了自己早些年所有的日记与信函,那就像是重新生活了一遍;由于他的猝然离去,许多当时并不经意的模糊往事,重又向我显示出新的意义。以往看待“人生”、“生活”、“生命”、“命运”之类,总感觉都是些抽象的大词,颇有几分大而无当的意味,也极其遥远,而此刻它们却如此触手可及,这迫使我思索它们真正的意义,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人生。这是张晖留给我的最后的礼物。人和人之间的理解是何其之难,或许要理解另一个人的人生,总要在悲剧发生之后。我们算是少年知交,可即便是我,也是在重读他大学来函时才真正意识到,在他选择学术道路时,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有多么强烈——那时他在信上反复多次提到“独学无友”,说起“吾二人不能生活于同一城市,终是平生最大憾事之一。夜静思之,不免黯然”。那条路,一个人走太寂寞了。他走了,我知道,自己失去了唯一一个完整见证彼此生活的朋友。在这个人际交往碎片化的年代,除了父母亲人之外,你和绝大部分人的接触都是断片式的,有时甚至没有一个人清楚知道你从小到大的样子,所有人知道的,都是在某些特定时空下你的某些样子,甚至父母,都未必知道某些侧面的你,要将这些碎片式的印象聚拢来,才能勉强形成一个稍显完整的自我。他了解本来的我,但他走了,再没有人能替代他。有人在看了我那篇悼文后说,你们那时也算是异类,都对文史有这样强烈而持久的兴趣,本来一个班上出这样一个人就已少见,难得的是竟有两人,还是前后桌。如今回想,这似乎确然像是命运的巧合,然而在当时,我们无疑都并未觉得自己是什么“异类”——只不过是两个对文史有兴趣的普通学生罢了。直到在大学里因《龙榆生先生年谱》成名,他也并未自视是“少年天才”,他那时在日记里甚至说,如果像我这样的人都可算是翘楚,那只能说明学术人才整体已不如前了。与其说他是个天才,不如说他是个执着而勤奋的学人:他只是想做学问,为了做好而做好它,并且一直在做。这无关天份,只是性情如此。他向来专注而能坚持,自少年立志,便矢志于此,如今“初心”一词几已被用烂,但他是真的做到了“不改初心”。在高考前夕,我们对Scott Fitzgerald的一句话颇怀感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的一言一行,便是你一生的写照”(Everything you are and do from fifteen to eighteen is what you are and will do through life)。这句话如今看来,就像是对他人生的预言。在高中同窗时,我们虽是知交,但即在当时已可见彼此性情的绝大不同:他专注而沉潜,治学勤勉而尚专深,而我则涉猎驳杂,务求贯通;他是“刺猬”,而我是“狐狸”,或者说,是一个羡慕刺猬的狐狸,因我一直深怕自己兴趣太广,读书泛滥无归。而他,在后面的求学中,也渐渐意识到学问之专精当有广博为基础。尽管如此,两人在治学上的歧异仍无大变,大概我们的人生的航向,在十五至十八岁之间便已确定。虽然天不假年,但他确已真正活过,回想起来,他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可说已经实现了自我。电影《关于施密特》中,有这样一段话:“很快我会死去,也许再二十年,也许明天,这都没什么不同。一旦我死了,每个认识我的人也死了,我就像是从没生存过一样,我的生命变得跟他人的有何不同?没有,我这么认为,没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是世上大多数人的宿命。他也想过这些问题。几年前,在他祖母去世时,他写过:“人都会死,关键活着的时候做些什么而已”(日记2010.11.18)。他的确尽力地做了,甚至太尽力而过早燃烧尽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离世有双重意义,或者说有两个张晖:一个是对亲友而言的那一不可替代的个体;另一个则是作为象征的张晖,以及他作为公共事件的死亡。第一个他已不可复活,第二个他,则将得永生,实现了生命的超越。的确,他还有许多想写的没来得及写出来,但那或许早晚也会有别人写出来,对学术共同体本身而言,不会有太大不同。对于公众而言重要的是,他的离世重新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学问的意义;失落的人文理想;青年学者的处境;学术体制的问题。他是所有这些症结的化身与缩影。他本人就是这末法时代的声与光。但当将他聚焦为一个象征时,世人的目光往往更多落在他的生存处境,而非学术水平上。毕竟无论对他的事迹有多感动,大多数人仍觉得他的著作太过专深而无兴趣问津。可以说,他做的学问到底是明清诗学,还是社会史,对大众而言并无本质区别,人们所知的,是“一个好学者、一个纯粹的人死了”,并且“是累死的”。如果能促使人们重新找回人文理想,那自然也是好事,但理应注意的一点是:过多关注知识分子生存的物质条件,这其实是张晖所反对的。他自然对这些现实中的问题有痛切的感受,但他更在意的,是知识分子不能只知道伸手要物质条件、或发泄不满,却未能将这些矛盾的张力和现实的压力升华为治学的动力。他夫人张霖告诉我,张晖真正的压力是他自己给自己的,“并不是那些庸俗的现实因素”。现实的问题自然触目皆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者就可以什么也不能做了,事实上,像他这样以自少年时代便自觉以学术为一生志业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会给自己以不断的鞭策。能生活得如此纯粹,是他的幸运,但也是他努力的结果。外界环境如此,个人力量无能为力,但这不是不作为的借口,因为你仍然可以选择。周策纵先生(他也是张晖博士后导师严志雄的导师)曾在其《传统中国的小说观念与宗教关怀》中说:“文学的杰作往往是悲剧,古今中外皆然。因果报应时常与正义、教义所预期的结果相违背。像《三国演义》、《水浒传》都以‘忠义’为标榜,而忠义者却往往没有好下场。……可是在这里,儒家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作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求仁得仁’。我们或者可以仿照西方的说法,另铸‘道德的正义’(moral justice)一词来解说吧。”从这一点来看,张晖的人生正践行了中国传统士人这种在现实困境之中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根本精神。他一生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现实所赋予的矛盾张力,但他并不悲观消极,他从来是深知在末法时代也要“好好做”、“要相信会有人看得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那个人。他这么做,不是为了谁,只是他比许多人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如果他地下有知,恐怕也会像临终前的维特根斯坦一样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哭过好多次了
  •     张晖是这一代南大人中的翘楚,他的早逝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也引发了社会对青年学者生活状况的关注。虽然不能说张晖死于贫困,但当今青年学者,尤其是文史学科的青年学者,其生活境遇的确堪忧。如果张晖没有离开,即使不能达到千帆先生的高度,也能够与蒋寅先生等大家比肩
  •     其实一部分文章已在网上读过,买书是为了能对逝者表达敬意和对生者表示支持。但再读这些文章仍给我极大的震动。张晖去世一年,余波犹鼓荡于人们的心灵——并将继续鼓荡下去,全因他高尚的品格和勤勉的学风。反观自身,处于比他优越、宽裕得多的物质和学问环境,颇有德不配位之感。我觉得这是有志于学术的青年的必读书,而对于其他领域的年轻人,也足以鼓舞起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     好好读,好好做,别的不说了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     身边的学者,所说所记我们或许也有这样的体会
  •     “在这个人文精神失落,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我的文化和经济处境,类似于明代的移民…不是有那么多人在‘江南逸乐’吗?…难道我有权利去责问那些人‘你为什么不死吗?’我如何能以我之‘是’,来定他人之‘非’?
  •     张晖先生予我近两年来最深切、最持久的感动与热忱,曾参加了季风、上海古籍书店举办的该书发布会,书里书外,张晖的形象立体而亲切,比如看他当年的求学日记,那种寻找治学方向的焦虑与经常立志十分熟悉。这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美好时代,但是张晖的声与光令我相信,这个时代真的存在。
  •     可惜
  •     不仅是哀悼集,也不仅是个人传记,更是思想与华章的汇集。
  •     真正是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最佳典范,惜天妒英才
  •     「晖友对我说:老师,您失去颜回了;我心里一阵阵痛,只懂喃喃自语:我不是孔子,我不是孔子!」——挺伤感的一本书,被陈国球放在封底的这段话莫名戳中笑点 T.T
  •     看到和自己相同家庭出身的人如何一步步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璀璨夺目然后迅速一闪而逝的心情是复杂的,有种吃血馒头之感。他曾真正活过。
  •     去年三月的雪,在我心头仍未化。
  •     值得读书人和学者看完后停下来思考片刻
  •     出版一年半后,在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承受力的时候,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文章中字字句句深切的痛感与苍凉都是对生命的拷问。他曾有幸生活在一个温暖纯正,以学术为公器的治学环境中,他所接触的学界耆宿仍有民国遗风。那是我无比向往又触不可及的时代。在这个告别革命、忘记理想、甚至连悲伤也可以用来交易的时代,他仍然温暖、坚定、勇猛、精进。正如张霖所说,他的死,若能在未来的时光中不断给每个有志于学的青年人以永久的加持,这将是他生命的大功德。只可惜,当年他的师长,均已不任教于清水湾畔,是为一叹。
  •     一個真實的,立體的張暉先生!再次致敬!
  •     又过眼一遍,感佩之际,哀恸斯人。
  •     熬夜看完了。很感动,也很羞愧,照出自己的小来。
  •     张先生的学力和思考均让我慨叹。大三的我,还囿于名利陷阱,无法放开手去探寻古典文学的意义,并抛曾经的振兴理想于脑后。可是张先生却在大三便已下此苦功。默默低语 南雍!
  •     感谢这本书让我在十字路口想明白许多事情。愿不忘初心。
  •     千古文章未尽才!!!
  •     去年青年学者张晖英年早逝的消息引起过关注,今天我才看到他的作品和纪念他的传记,很有才华又潜心学术,可贵又难得。妻子张霖写的序,令人动容。扉页上王德威写到:“这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美好时代,抑或,对人文主义者来说,是否真有过那好时光?” 我们文科的人文追求,是否终会隐没于这时代。。
  •     京城居,大不易!非长袖善舞者,焉能游刃其间?——纪念集中写得最为长袖善舞最令人感觉苍白的文章,恰恰就是“雁度长安”一辑…… 张霖的首尾两篇文字,最为令人动容!
  •     这本书可以用来自我激励
  •     看每个字都觉得难受,我终于没有走上你当年希望我走的路,你会不会失望?我只希望我从来没有离开康乐园,也许有一天在紫荆花下就能看到我永远年轻的哥哥。
  •     躺床上一昼把剩下大半本看完,几番气短。精神可追。
  •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里尔克】
  •     今天是张晖去世三周年祭,是日读完《末法时代的声与光》。第一编主体是张晖从本科毕业前夕到硕士毕业期间在南大的《金陵求学日记》,记录了其读书及学术计划、出身寒门对其学术信念的冲击、对师友的感激、对父母的愧疚、对未来的彷徨疑虑。其余各编则是师友伤咏之作,或文或诗,哀思入骨,读之泫然。
  •     悲情不能自抑
  •     要努力呀!
  •     这本书能给每一个人文主义者以沉郁刺骨的痛感,也能让每一个有志于学的青年涌起浩荡凛然的勇气。
  •     【上图大厅】
  •     断续读了十多天,由是在读完《朝歌集》后正式读。其中夹杂我相当多笔记感慨。评论张晖的意义,缅怀张晖的力量,解释张晖的逝世,是本书的主旨。其中颇多感慨,可以做长篇的读后感,择日再稍写书跋。(6月26日等妈妈手术上午读完)
  •     老高早投胎十年来这世界就好了 T T
  •     大爱
  •     书中众师友的怀念,让人见证了人文主义的光明与美好。
  •     是极偶然地情况看了这本书,甚至因为这本书一度有了要去读博的念头,应该是再度萌生。“要相信,总有人看得见,即使是非常微弱的光”。
  •     还是读于娟书时那句话:不要消费别人的苦难。
  •     什么也不想说,这是本走错时间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