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凝睇

ISBN:9787541065986
作者:廖小西
页数:96页

内容概要

廖小西,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峨眉电影制片厂国家高级编审;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中国)副主席;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南大学文学院艺术学客座教授;美国印第安那州波尔大学(BSC)艺术学院艺术学访问学者。
1984年至今,在全国/国际艺术摄影展览、比赛中,多次获得多项奖励;多次担任国际摄影展览/比赛评委;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艺术交流,举办个人艺术专题讲演和讲座;多次举办个人艺术摄影展览(联展)。2003年出版《廖小西艺术摄影作品集(风光摄影)静静地凝睇》摄影专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15年获得美国摄影学会the First Galaxy Exhibitor 星标荣誉和PPSA荣衔。

书籍目录

1、序.........................................................托尼•波特  Tony  Potter (英国)
2、静 静 地 凝 睇....................................余季
3、凉山的雾:目光
4、村口的球赛
5、回家
6、相伴
7、马赛部落——迎宾
8、祈福
9、午后的阳光
10、拢麦草
11、康巴的阳光
12、拾土豆
13、少女一样的母亲
14、一缕阳光
15、为祖母起舞
16、童年
17、走过土墙前的祖孙

作者简介

廖小西先生近年参加美国摄影学会(PSA)Photographic Society of America、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de L′ART Photographique、英国皇家摄影学会(RPS)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国际摄影家联盟(UPI)United Photographers International等国际摄影组织认证的国家(地区)摄影协会/学会和机构举办的展览、比赛(沙龙)中,其作品得到所有举办方的高度认可并授予各种奖项,其中金奖(最佳奖/最高奖)82个(次/幅)……本书便是这些金奖作品的合集。这些国家(地区)有:阿根廷、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爱尔兰、埃及、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保加利亚、比利时、波兰、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丹麦、德国、多米尼加、俄罗斯、法国、芬兰、黑山、荷兰、加拿大、捷克、克罗地亚、罗马尼亚、卢森堡、马耳他、马来西亚、马其顿、美国、南非、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日本、塞尔维亚、塞浦路斯、斯洛文尼亚、斯里兰卡、斯洛伐克、泰国、土耳其、乌克兰、西班牙、希腊、新加坡、新西兰、匈牙利、英国、意大利、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中国澳门、中国台北、中国香港。


 静静地凝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988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摄影艺术作品出国选拔大奖赛》,设金、银、铜杯奖各一名, 为中国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作品走向国际舞台提供平台和服务。我参加了这个展览,《赛里木湖畔》入选;《巩乃斯草原的儿子》获得铜杯奖。 1989年早春,中摄协在北京举行颁奖会,给我颁奖的是袁毅平先生。是年,我收到两件入选通知,一件是塞浦路斯,一件是罗马利亚,两张入选通知是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代发的,上面盖着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钢印。这是我首次参加国际摄影展览/大赛,距离今天,26年了。这些年来,由于在电影厂工作的原因,我虽然基本做着摄影或与摄影相关的行政工作,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沉静下来进行艺术创作。在此期间,我接触和了解了诸多的各类艺术家们:编剧、导演、摄影、美术、音乐、表演等等,使我的艺术修养和能量得以增长和储存,为我今天的艺术创作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2007年,国家电影事业改制,我由此回到艺术摄影的创作环境中来。此时,数码相机和数码后期制作工艺在摄影领域飞速发展,有些思维和技术领域,完全处于革命状态。2008年八月,我带着刚面世的尼康D3,赴肯尼亚创作。这是我第一次完全用数码相机创作. 到肯尼亚后,因为只能在车上拍摄,绝大多数的时间,整个人都处于动态状态。几天下来,按经验设置的拍摄数据,拍摄的影像都有不同程度的“虚焦”,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只能提高快门速度,怎么办?我思考我的拍摄目的,远行的目的是拍下我对世界的感受、感叹和感情,虽然我认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技术品质都具备才能堪称完美,但是,现在不可能两全!权衡之下,我选择了首先保证影像清晰,其次保证影像景深,可能引起的影像噪点由程序处理,如果失败,承认并接受。我把曝光设为S即速度优先,设置参数为1000分之一秒或更快,然后ISO设为自动,这样,一般情况下,拍摄前的瞬间就能搞定所有技术动作:构图取景,抬手就拍。从这天开始,程序设置拍到的片子全部达到了我认可的清晰度。ISO虽然经常处于高感状态,噪点似有似无。我想,品质差点我就认了,可以做资料。拍有感染力的瞬间是我的享受和追求,能够拍下那个瞬间,其他的元素都可以让步。肯尼亚之行彻底改变了我在胶片时代的摄影技术思维。结果证明,我做对了。肯尼亚选出的作品,经过后期处理,首先是《马塞部落—迎宾》 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中国第十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获得FIAP银牌,继而其它作品:《村口的球赛》、《祈福》、《取水》、《童年》等等,均在国际影展/影赛中斩金夺银。这种思维方式下技术面处理的结果,不仅仅在肯尼亚的拍摄中得到认证,直到现在,我都按照这种思维逻辑设置我的拍摄参数。以拍摄目的设置程序,能够使用自动的设置尽量不使用手动。借用托尼先生的一些话:作者感受美丽的景色,弘扬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道主义情结的创作主题是明确的;没有强制项目和时间约束的创作方式是随意的;拍摄艺术作品的条件千变万化,拍摄期间,下一个看到什么景象是我无法判断的;什么时候按快门,几乎都在瞬息之间,说千道万,“灵感乍现”的那一瞬间,使用RWA格式,你按下了快门,你就赢了!技术问题,让高科技来解决;高科技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认为我肯定更不能解决 。事实上,正确使用这些自动模式,成功的机率远远大于失败的机率!后来有了D3S,D4S,我的ISO被设置在1000以上对我来说已经完全放心。传说中的D5又要来了,感光度最高为ISO 102400;全画幅2000万像素;173点对焦系统;15张/秒最高连拍速度等等;再加上RAW 和无所不能的Photoshop,难道科学能使我们成为神?就像《圣经》所言: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你认为是就是;你认为不是就不是。我的认为:是。科学到了如此发达的今天,摄影的技术部分,包括PS,其操作性能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和人性化,想拍摄“那个瞬间”的物质意义上的装备和技术条件,完全可以由“神”来解决。问题在于:拍摄照片的人,能不能看见 “那个瞬间?“, 如果有人拍照片时从来没有看见过他想看见的“那个瞬间”,也没有感受过强大的“灵感乍现“,这,才是需要解决的决定性问题。关键词: “那一瞬间”你按下快门,你就赢了!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廖小西2015年12.3日 成都
  •     作者:何江宁 贺涵晰人类冥顽不灵地流连在柏拉图的洞穴之中,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直到1839年摄影艺术的出现。从那以后,几乎万事万物都被摄制下来,这种吸纳一切的眼光改变了洞穴——我们居住的世界——中限定的关系。在教给我们一种新的视觉规则的过程中,摄影改变并扩展了我们对于什么东西值得一看的观念。随着快门的开启,时间被凝固下来,作为“此时此刻”的记录是不可重复的,也就成为永远。与商业摄影和纪实摄影相比,艺术摄影更自由,不必考虑别人的需要,就更能按自己的理解去挖掘场景的美与力量。艺术摄影家们常常自觉有一种孩童的天真,忍不住偶尔去尝试越过理性的界限。一、 廖氏摄影感染力的体现:意象传神,意境传情作为艺术摄影的“廖氏摄影”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与感染力。他的画面极其细腻,风格沉静,感性密度很高,观之有种令人由躁入静的“魔力”。廖小西作品的感染力,从对象上说,来自意象的鲜明传“神”。他擅长捕捉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氛围,在对人物气象的表现上,他拥有一种非常高明的传“神”的能力。在静静地凝睇中,你会发现你的心慢慢地静了下来。这种神奇的令人“由躁入静”的感性效果 ,是廖小西摄影的首要“魅力”。“意境传情”是廖小西摄影的第二大显著特点或“魅力”。和刻画人物之风神气质的能力一样,廖小西有一套成熟独到的手法来营造氛围,通过为每幅作品制造特定的浓厚气氛来让自然事物、客观对象带上人类才有的情绪和表情,所以观廖氏作品总是会给心灵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他有自己的一套色彩和光线处理技术,让一些也许不太出众甚至被人视而不见的事件呈现别样的氛围,给予观者不寻常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他可以通过光的渲染让风景呈现出素朴而优美,静谧和谐,安详宁静的氛围。或者通过“操控”观者的注意力来制造出“戏剧化”的气氛,或通过烘托“最具有张力的瞬间”来强化氛围。总之,廖氏作品的风格和感染力源于他传神、鲜活的意象和气韵生动、含义深邃的意境。意象有神和意境有情这两点一是从局部说,一是就整体言,实则为廖氏作品的风格和感染力硬币之两面。二、意象“传神”意境“传情”的技术分析——别具一格、自成一体的“廖式呈现”分析廖氏的全部作品里面刻画的都是一种“有情的世界”,那么廖氏艺术摄影又是如何为我们呈现这样一个世界的呢?在“为我的摄影”或曰纪实摄影里面,事物的形象指示的就是客观自然事物本身,它们是旅途的目的和终点。 但在“为我的摄影”(Non-objective photography)或曰“艺术摄影”里,所有被呈现对象都是是摄影家的情感、动机、意图、情怀、乃至良知的表现工具,作为影像,它们是别的存在的载体、工具、符号,充当的是能指(signifier)的地位。在刻画这个“有情的世界”时,廖氏以近乎英雄主义的姿态打破了摄影师在认知意义上面对摄影对象时的被动地位,从而精心营造出各种氛围、环境,将人物的内在和情感很好地凸显了出来。但廖氏的视域英雄主义并非不切实际和高高在上的,它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如罗曼罗兰一般坚强,“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和劳作——这些人类生存的廖氏作品基本主题和场景正承载着人类最久远和最深厚的情感:爱,依恋、亲情、无邪、辛劳、信仰、憧憬、希望、忍耐、天真、无邪、热情、生命力、温柔、宁静………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和感受是廖氏作品感染力和共通性的核心。为了把画面变成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他调整色彩和光线以他想要的方式出现,营造出他想要的环境和氛围,引导观者的注意力汇集到他期待你重视的位置,引导观者的情绪感受发生他希望你发生的情感体验。为此他对原始照片采取了很多新颖、自由、个性化的技术处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择手段”。这种“不择手段”不仅体现在背景、光线和色彩的处理上,更体现在画面的代入感和一体感之中。它是作者宣泄自己某种强烈、浓郁、厚重、深刻的内在激情的需要,并逐渐培养我们的眼睛形成关于什么才是美的新准则。对于那些想要模仿、学习廖式艺术摄影的人来说,懂得廖小西技术上的手法固然重要,但更应该明了打造意象的鲜活、制造氛围的独特,都不过是传“情”的手段而已,“情”的表达和交流才是促使他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匠心独运、用心良苦地去创新技术的根本原因。三、 以廖小西为例谈艺术摄影作为“为我的摄影”的观看方式所有完成了的艺术品,都是创作者和欣赏者视域融合的结果,艺术是作者和观者共同完成的;没有经过欣赏(视域融合)的艺术,只是未完成的艺术。艺术品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表现和交流情感的,艺术就是创造办法让不同的人们能够进行情感交流。因而,便于开展情感交流的就是好作品,能实现人与人灵魂共鸣的就是伟大的作品。而那些未经过欣赏的作品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因为它未发生“视域交融”,价值和意蕴没有被传递。廖氏的另一高明之处就在于,和那些让观众感到“被拒绝”和“被排斥”为能事的艺术观不同,几乎所有的廖氏作品在画面里都漫涌着一种生活的温情,散发着对普通生命和平凡人生活的致敬和感佩,可感性很强,这为欣赏者的“视域交融”提供了明白如话的入口。在这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视域交融”当中,观众感到了自己的生命被接纳。让观众感到被接纳,其实就是在尊重自己之外的其他生命。而这种对“自己之外的其他生命主体”的观察、尊重、礼赞正是艺术家潜意识里艺术观的体现。灵魂(生存境界)上的共鸣是人与人之间最高境界的“视阈交融”。唯有经历过灵魂(生存境界)上的共鸣,人与人之间才能发生生命的实质的连接;这个连接的过程也就是彼此双方都重新和“生命之网”联系在一起的过程。而人们之所以渴望这个回复生命之网的过程,是因为一个人只有感受到自己和生命整体的连接才能感到生命的充实,才会抵消掉那些被抛掷入茫茫宇宙中的孤独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一个能成为大师的摄影家真正的诀窍不在技术,而在他们对人性的观察深度,在于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悲悯或热爱的情怀。那么,对于观者而言,如何越过由于知识结构,年龄阅历、宗教背景等因素造成的的审美能力、审美态度的差异,进入与廖氏作品“视域融合”的状态,去欣赏其中的情感和意蕴呢?比较可行的方法是,摒弃思维当中的确定性因素,回到情感这个出发点和着力点,追随自己的内心,用本能去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契合。四 、以廖小西为例谈艺术摄影作为“为我的摄影”的评价标准和约束力为我的艺术是关于生命的艺术。每一起成功的艺术都因为它触及到所有生命共同崇尚的那些属性——生机,无邪,母爱,劳作,信仰,风险,感恩,快乐,渴望幸福——而生命是整体现象,艺术家只有走出小我的世界融入到生命网结中,才能和其他人链接,感动人。作为一种主体性非常强的为我的艺术,廖氏摄影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在于他虽然用的是极其特殊性,个人性的手法,但他作品中的主题触及到了具有全人类性的东西。在这种极具个性化的表达中,力透纸背的是作者对于更广阔的世界生命的谦卑与尊敬。如果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其他个体的生存状态,也看不到你和其他个体共同身处的这个无边的生命网结整体,那么,艺术创作一定会遭遇瓶颈,你的创造力空间一定是有限的。因此艺术家应该尽量走出有限的小我,不沉溺于自我感受,而应把自己和整个时代的趋势与主题连在一起,让艺术成为促成作者和观者在“生命网结”链接起来的途径。如苏珊•桑塔格所言,大多数情况下,摄影师只是在助长公认的关于美的概念,但一些有抱负的摄影师却往往认为自己是在挑战这些观念。在“为我的艺术”摄影实践中,摄影师的冒险往往是精英式的、先知式的、启示式的,是对观众正常世界观和惯常看物方式挑战。然而,摄影师如何在与循规蹈矩的感受力博弈时,在作品中体现自己作为艺术家的所有浪漫假设?或者说手段本身的合法性如何得到证明摄影作为艺术的题中之义?也许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使用何种手法,我们都应当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作品的情感是否有感染力,是否与观众有共鸣。 廖氏作品之所以能够得到全世界诸多国家评委的认可,是因为观众因他目的的高尚而适应并赞赏了他手段的怪异性,风格的压抑性。如果没有这个目的层面的成功,那么所有技术层面的努力都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     GMPSA美国摄影学会(PSA)影艺超级大师荣誉;APSA美国摄影学会(PSA)影艺杰出贡献奖荣誉;EFIAP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FIAP)影艺白金级大师荣誉;ARPS英国皇家摄影学会(RPS)影艺杰出贡献奖荣誉;DPAGB英国大不列颠摄影联盟 (PAGB)影艺最高奖荣誉;APAGB英国大不列颠摄影联盟 (PAGB)杰出贡献奖荣誉。这是一部充满感性、温情和爱的摄影著作。就像所有杰出的艺术品一样,廖小西先生《静静地凝睇》著作里面展现的每一幅作品,主题宣明,细节更是极其丰富!我首次观赏这些佳作之时,宛如漫步于艺术的华丽走廊,灵魂出窍般地且看且行,在我看完最后一幅作品以前,我已经肯定的认为,这些完美无缺的作品不仅仅是好,而是最好!除了独到的艺术表达,精湛的技术表现同样使人惊叹,我们希望仔细观看到的那些部分非常突出、明确且无比精细,他们和周边的环境关系协调融洽;微分焦点和梦幻般的光线构成廖小西先生独特的影调创造,使他的作品得到所有观看者的崇拜。现代社会使我们很容易到达我们有兴趣的国家和地区,体验不同的文化,感受美丽的景色,弘扬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道主义情结,同时共同分享我们的作品;廖小西先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榜样。 由此,我向你们,以及有着同样摄影爱好、摄影方式的各国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以及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所有人们,强烈推荐这本摄影著作。这是一部绝对值得品味和珍藏的艺术摄影著作。托尼·波特 2015年10月 于 英国 沃金顿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封面是最出色的一张,文中有如何参加摄影比赛的详细说明,还是挺好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