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艺术》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32762606
作者:[法] 米兰·昆德拉
页数:207页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204页 - 第七部分 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

……现代的愚蠢并不意味着无知,而意味着固有观念的无思想性。……“媚俗”一词指不惜一切代价想讨好,而且要讨最大多数人好的一种态度。为了讨好,就必须确定什么是大家都想听的,必须为固有观念服务。所谓“媚俗”,就是用美丽、动人的语言表达固有观念的愚蠢。它惹得我们为自身,为我们平庸的感受与思想一掬热泪。……由于必须讨好,也即必须获得最大多数人的关注,大众媒体的美学不可避免地是一种媚俗美学;随着大众媒体包围、渗入我们的整个生活,媚俗就成了我们日常的美学与道德。……成为现代人就意味着一种疯狂的努力,竭力跟上潮流,竭力与别人一样,竭力比那些最与别人一样的人还要与别人一样。现代性已披上了媚俗的袍子。
不会笑、没有幽默感的人,固有观念的无思想性,媚俗:这是与艺术为敌的一只三头怪兽。……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34页 - 第二部分 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小说不是作者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
生活是一个陷阱,这一点,人们早就知道了:人生下来,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他被关进一个并非自己选择的身体之中,而且注定要死亡。……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163页 - 【老年人】

“老学者在观察这群喧闹的年轻人,他突然明白在这大厅之中他是唯一拥有自有的人,因为他已经上了年纪;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情。”(《生活在别处》)这样的老年人的例子有:伦勃朗和毕加索;布鲁克纳和雅纳切克;创作《赋格的艺术》的巴赫。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72页 - 超越于因果关系之上

在列文的庄园,一男一女相遇了,两个孤独、忧郁的人。他们相互间有好感,暗中希望能将两人的生活结合到一起。他们只等着能单独待在一起的机会,以相互表白。有一天他们终于在没有第三者的情况下同处一个小树林。他们在那里采蘑菇。两人内心都很激动,一言不发,知道时机来了,不要让它溜走。当时他们已经静默了很久,女人突然开始说起蘑菇来了。这完全是“违背她意愿的,意想不到的”。随后,又是一阵静默,男人掂量着字眼想表白,可是他没有谈爱情,“处于一种意想不到的冲动”……他也跟她谈起蘑菇来。在回家的路上,他们还在谈着蘑菇,一点办法也没有,心中充满了绝望,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永远都不会谈到爱情了。
……
这段非常美的小片段仿佛是《安娜·卡列宁娜》最伟大的成就的一个缩影:即表现人类行动无因果关系的、不可预知的、甚至是神秘的一面。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130页 - 第五部分 那后边的某个地方

……他被困在自己生活的玩笑之中,就像一条鱼被困在玻璃缸之中;他不认为这好笑。确实,一个玩笑只对那些在玻璃缸前面的人来说是可笑的;而卡夫卡式则相反,它把我们带到鱼缸内,带到一个玩笑的内脏深处,带到喜剧的恐怖之处。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73页 - 第三部分 受《梦游者》启发而作的札记

……安慰自己?是的。因为失去爱情总得有个理由。如果毫无理由地失去,那是无法原谅自己的。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90页 - 第四部分 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

……人类有一些极限是不能超越的,比如记忆力的极限。读完书之后,您应该还能够想起开头。否则的话,小说就变得漫无形状,其“结构上的清晰性”就蒙上了一层雾。
……
……简约的艺术在我眼中就成了一种必需。它要求:始终直入事物的心脏。……小说也是充斥了“技巧”,有一大套的成规取代了作者在那里起作用:展现一个人物,描写一个领域,在一个历史环境中引入情节,用一些毫无意义的片段去填补人物生活中的时间;而每一个布景的转换都必须有新的展示、描绘、解释。我的命令……:使小说摆脱小说技巧带来的机械性的一面,摆脱小说的长篇废话,让它更浓缩。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54页 - 第二部分 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而存在并非已经发生的,存在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所有人类做得出来的。小说家画出存在地图,从而发现这样或那样一种人类可能性。但还是要强调一遍:存在,意味着:“世界中的存在”。所以必须把人物与他所处的世界都看作是可能性。……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175页 - 第六部分 六十七个词

……抒情是坦诚相见的主观性的表达;史诗源自意欲把握世界的客观性的激情。抒情与史诗对我来说超越了美学领域,它们代表了人面对自己、面对世界、面对别人的两种可能的态度(抒情时代=青春时代)。……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30页 - 第二部分 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通过行动,人走出日常生活的重复性世界,在这一重复性世界中,人人相似;通过行动,人与他人区分开来,成为个体。……他在自己的行为当中,无法认出自己。在行为与他之间产生了一道裂缝。人想通过行动展示自身的形象,可这一形象并不与他相似。行动的这一悖论式特性,是小说伟大的发现之一。……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158页 - 第六部分 六十七个词

……讽刺让人难受。并非因为它在嘲笑,或者它在攻击,而是因为它通过揭示世界的暧昧性而使我们失去确信。……想要通过风格的做作而使一部小说变得“难懂”是无用的,每一部配得上称为小说的作品,哪怕再清晰,也会因它那与之共存的讽刺而变得足够的难懂。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112页 - 第四部分 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

……构思一部小说,是要将不同的情感空间并置在一起,而这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小说家最高妙的艺术。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8页 - 第一部分 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的遗产

笛卡尔认为思考的自我是一切的基础,从而可以单独地面对宇宙。这一态度,黑格尔有理由认为是一种英雄主义的态度。
塞万提斯认为世界是暧昧的,需要面对的不是一个唯一的、绝对的真理,而是一大堆相互矛盾的相对真理(这些真理体现在一些被称为小说人物的想像的自我身上),所以人所拥有的、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种不确定性的智慧。做到这一点同样需要极大的力量。
……
人总是希望世界中善与恶是明确区分开的,因为人有一种天生的、不可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评判。宗教与意识形态就建立在这种欲望上。只有在把小说相对性、暧昧性的语言转化为它们独断的、教条的言论之后,它们才能接受小说,与之和解。它们要求必须有一个人是对的;……
这一“或者/或者”,实际意味着无法接受人类事件具有本质上的相对性,意味着无法面对最高审判官的缺席。正是由于做不到这一点,小说的智慧(不确定性的智慧)变得难以接受,难以理解。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22页 - 第一部分 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的遗产

伴随着地球历史的一体化过程——……人的生活被简化为他的社会职责;一个民族的历史被简化为几个事件,而这几个事件又被简化为具有明显倾向性的阐释;社会生活被简化为政治斗争,而政治斗争被简化为地球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立。人类处于一个真正的简化的旋涡之中,其中,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彻底地黯淡了,存在最终落入遗忘之中。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4页 - 第一部分 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的遗产

人原先被笛卡尔上升到了“大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的地位,结果却成了一些超越他、赛过他、占有他的力量(科技力量、政治力量、历史力量)的掌中物。对于这些力量来说,人具体的存在,他的“生活世界”(die Lebenswelt),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意义:人被隐去了,早被遗忘了。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169页 - 第六部分 六十七个词

……缺乏艺术细胞并不可怕。一个人完全可以不读普鲁斯特,不听舒伯特,而生活得很平和。但一个蔑视艺术的人不可能平和地生活。他因有一种超越于他的东西存在而感到受辱,于是他恨这种东西。……民主体制下的蔑视艺术现象:市场成了美学价值的最高评判者。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169页 - 【蔑视艺术的人】

缺乏艺术细胞并不可怕。一个人完全可以不读普鲁斯特,不停舒伯特,而生活得很平和。但一个蔑视艺术的人不可能平和地生活。他因有一种超越于他的东西存在而感到受辱,于是他恨这种东西。存在着一种大众的蔑视艺术现象,正如存在一种大众的反犹太人心理。法西斯与共产主义的制度都利用了它,来反对现代艺术。但也存在一种知识分子的、斯文的蔑视艺术现象:它报复艺术,使之服从于一个位于美学之上的目的。“介入”艺术的教理就是将艺术视为一种政治的手段。有些理论家,对他们来说,一件艺术作品只是进行某种方法论(心理分析、符号学、社会学,等等)练习的借口。民主体制下的蔑视艺术现象:市场成了美学价值的最高评判者。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53页 - 第二部分 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在此以前,一个没有诗人的欧洲是不可想像的。可既然人失去了对诗的需要,他还能察觉到诗的消失吗?终结并非一个世界末日式的爆炸。也许再没有比终结更平和的了。

《小说的艺术》的笔记-第167页 - 第六部分 六十七个词

……媚俗者(Kitschmensch)的媚俗需求,就是在美化的谎言之镜中照自己,并带着一种激动的满足感从镜中认出自己。……


 小说的艺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