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108051796
作者:李泽厚
页数:238页

书籍目录

前记 1
说巫史传统(1999) 3
“说巫史传统”补(2005) 39
由巫到礼(2001、2014)83
释礼归仁(2014)117
附录
中华文化的源头符号(2005)147
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1996)170
为什么说孔夫子加Kant(2014)191

作者简介

本书由正文4篇、附录3篇构成,其中2014年新作3篇。全书从古代中国文化、哲学的源头出发,揭示所谓巫史传统,进而讨论巫对中国“大传统”的影响,形成了礼,礼的发展则生发出仁,巫与“小传统”的结合,则形成时至今日尚存的巫术,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内在里路进行了系统化地阐释。


 由巫到礼 释礼归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由几篇年代跨越相当久的文章组成,但中心主题很明确,就是中国哲学的巫史传统。书名前一句“由巫到礼”说的是周公,后半句“释礼归仁”说的是孔子。和陈来先生的《中国古代宗教与伦理》相辅相成,建议先看陈来先生的书再读此书。此本乍看之下简直就是陈来书的缩略简化版,因为二者都强调周公和孔子在中国哲学出现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但仔细读来还是不同。主要在两点:其一,陈来是在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比较之中论述中国哲学是如何于三代之时从巫之传统中孕育发端而出的,其意还是欲在以西方哲学发展为中心的哲学发展一般规律的框架中阐释中国哲学的发展规律;李则不然,直接指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其二,陈来的论述仅止于三代,只讲中国哲学如何产生;李则是在中国哲学的整体发展中看巫史传统,下及牟宗三等的近代哲学,并且进而得出了儒家“心性本体”的形而上学观点。整书中未看到意料之外的东西,扣一星;很多常见的西方哲学家的名字如Kant等非要写外文,略装,再扣一星。。。
  •     书刚拿到手,是精装的,虽然小图片看上去是平装的。目录如下:前记 1说巫史传统(1999) 3“说巫史传统”补(2005) 39由巫到礼(2001、2014)83释礼归仁(2014)117附录中华文化的源头符号(2005)147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1996)170为什么说孔夫子加Kant(2014)191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李泽厚讲演合集,时间由199X年至201X年。不同时期特征明显。晚年的,尤其是200X年的,试图从与世界各文化的交融中寻找本图文明的定位,有点像老人遗言,引用外国人的论著多,引用外国论中国的论著多,但都没有用作索引的价值;199X的,多为总结归纳由古老的传统演变至现代的途径,无论是失败的还是仍在途的,阐述各路的区别、优势和局限。 评价:3.5星基本分+0.5的感情分
  •     真抒情,别天天要当什么圣人,你上路你会很痛恨这些让你上路的人
  •     礼源于巫,而礼又演化为“仁”,其实“仁”的乐感文化及“一个世界”早已渗透至每一个华人的骨髓。
  •     如果说儒家就是由巫入礼,如何看待道教的存在,如何解释佛教的冲击?
  •     神不是脱开人的巫术活动的对象性的存在
  •     70分。首先,对李先生提出的观点还是感觉到震撼。从上古“巫”,推理出由其而来的“礼”,并作了一番很详尽且合乎逻辑的解释。第一次体验到,“礼”的重要,并不是一直以来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原来,人们在遵守“礼”的时候,透露着从前先民的“巫”的精神,只是祛除了其中精神狂热的部分,让这些举动回归到理性的表现上。而到了后期礼崩乐坏的时候,孔子的释礼归仁,认为礼并不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而是内在的仁。至此,中国巫和礼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者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去理解为什么中华文化没有形成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以及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到底在哪里体现。可惜,本书是多篇文章拼凑而成,有一定的重复,而有一些的关联性又不是那么强。感觉完全就是为了凑成一本书出版,对读者极其不负责任。
  •     跟余英时在《论天人之际》指出,儒家由巫术或者萨满教的仪式演变。同出一路。是故,道术将由天下裂。东海西海心里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     国人思想的根源和演变
  •     进一步说:绘事后素,见素抱朴
  •     很好,就是啰嗦
  •     强调巫术与宗教的区别:巫术中,人的活动的能动性非常突出;巫术是通过人的活动来产生某种期望、要求的结果,而非被动的祈祷。天道即人道。由巫到礼构建了非人格的天道观,和立足此世、强调社会责任的人道观。
  •     拿余英时先生的《论天人之际》与李泽厚先生的这本书相比吧:余没有李的视野宏阔;李没有余的议论精深。两家的书都能给人带来很大启发。
  •     说巫史传统的文章都收进来了,思路是:周孔并称。周将巫的外部性仪式、规则等“制礼作乐”,到了孔子又感叹“礼崩乐坏”沦为形式,因此呼吁内在性的情感精神,提出“仁”。这一个过程被李泽厚成为“巫”的理性化过程,中介是“祭”。礼的三大特点是:实践、全面规范、神圣。
  •     就是不想看诺齐克啊。
  •     还要再看。
  •     李认为上古的“巫”传统在经过理性化、建制化成为“礼”制度,并在孔子那里进一步发展和“情”连接,导致了中国思想传统中“一个世界”的此世性,而同时由于巫文化的遗留,又使日常带有神圣性。有趣的猜想,对文学研究应该格外有启发。
  •     读的第一本李泽厚的书,相当失望。单就这本书的文章而言,好浅薄啊,真的下过文本的功夫吗,真的有细致真切的理解吗。有点后悔当初贪便宜买了10大本的李泽厚集了,希望只是这本书体现水平较次。。。
  •     有点不明觉厉的意思,但确实很受启发。为乐感文化点赞
  •     有新意。儒道同源那里特别有启发。
  •     开始还是很不错的,打开了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新思路。也是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剖析方法。然而行文的代入感很差,也有可能是成文有些年头的关系。越读到后来越不耐。一是截取对话,二是截取早年文章。虽有收益,但几篇文章内容实在相互跳脱,对话间也颇有自问自答之势。不得不怀疑那全书240页不到,附录占了近100页之众,是主是次。对,看完附录之后,我减了一星。
  •     该书主要内容讲,中国的巫史传统经周公“制礼作乐”实现由巫到礼的外部合理性以及经孔子在人性层面的阐释实现释礼归仁的内部合理性的过程,并在此叙述过程中比对了中西方的不同点。中国文化讲求天、地、人的三足之势,具有相当开放性和灵活性,人民心目中没有具体的至高无上的神,崇尚实践精神,具有浓厚的功利性色彩;而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文化中,基督和人世是两个世界,基督教教义是固定的、神圣的,是排他的。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礼”、“德”等传统文化观念的演变发展下,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新世纪里中西文化会发生哪些可能的碰撞?未来的文化出口在哪儿?等等一些问题,都给人许多启发与深思。
  •     求好好写书,论文就忍了,讲座录是什么鬼。。
  •     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废话太多,不太可靠。
  •     也想学点巫术
  •     上帝死了之后,中国哲学登场。读《诗经》时关于祭祀的诸多疑惑找到了答案,看的酣畅淋漓,过瘾!
  •     写得深切我心,但明显这个level并不高,很多处逻辑跟不上思想,糊里糊涂无法自圆其说,不能打五星。。而且为什么同样的巫,一者发展出宗教,一者发展出礼教,需要更细致的研究,那也是更有价值的。
  •     很多旧文……书做得不错。
  •     基本还是围绕一个问题反复阐述,事实上国内学者二十多年以来有关这一方面的著作不少,不知李氏是没看到还是视而不见。自然,八个字总结的很好。
  •     道德心性的由来,群体文化特征的发展脉络都能窥见一二。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见解。比如脱魅的过程,以及圣人政治。感觉还是豆瓣里大家的见解深。
  •     书题应该叫做<由巫到礼>才是,因为正经文章只有前两篇,后面是演讲录,话太啰嗦。“释礼归仁”的内容在<孔子再评价>一文中已经讲清楚了。
  •     但確實比較像是一個主題下的論文集子
  •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似乎以家庭为原子。人们以“父父子子”的家庭规范为蓝本,实践“君君臣臣”的政治规范。而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则以个人为原子,以“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为基本假设,推导出种种近代政治理论。为何中西会出现这种分野,李泽厚这本偏随笔风格的小书给了不少启发
  •     理性主宰自己的肉体、生命。意志、观念、情感三者同样重要。人是目的,人也是产物。理性和情感始终是相互渗透,交融与统一。内在的人性道德与外在的人文伦理,应该是共同存在的。人类的存在追求着理性的思辨,更追求着一代又一代的情感沉淀。追求审美的哲学,实现"度"的和谐,"克己复礼为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