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4-09
ISBN:9787108021229
作者:张巨岩
页数:395页

内容概要

张巨岩:1972年生人,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博士。1990-199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一。目前为美国蒙默斯大学助理教授,曾在《公共关系评论》(PRR)、《报纸研究杂志》(NRJ)和《传播管理杂志》(JCM)等美、英在公共关系和新闻传播领域的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系列学术文章。

书籍目录

战争与美国媒体
“总体宣传”:阿富汉与广告关系
本・拉登的宣传战
美国的环境“总体宣传”
在阿富汗之战种重塑“美国形象”
“广告女王”的“公共社交”
公关公司和“战略影响办公室”
如何看待阿富汗战争中的宣传
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媒体
《纽约时报》的挺战声音
《华盛顿邮报》:“民主的声音”
《洛山矶时报》:下一步对付朝鲜
战争中形象受损的美国媒体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政府的公共战略
心理战中的假新闻浪潮
被美军公关“嵌入”的新华社记者
人道主义援助:“道德地毯”
大兵林奇和媒体的认知紊乱
散达姆铜像:舞台剧的高潮
评估美军的“舆论之战”
公关、科索沃和“人道主义”
政治橱窗中的米洛舍维奇
“强奸营”以及“种族清洗”
“科索沃解放军”的公关
作为公关战略的“人道主义”
CNN、公关和心理战
“育婴箱惨案”和15岁的娜伊拉
科威特流亡政府在美国的公关
电视时代的心理战
公关:在媒体和权利之间
美国政府怎样对媒体公关
宪法保护与媒体浪漫主义
媒体的权力:金钱与世界图景
美国媒体与世界体系
结语

作者简介

《权利的声音:美国媒体和战争》以全新的角度和宽阔的视野。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揭示了美国的媒体和权力之间鲜为人知的关系。作者认为,美国主流媒体对于政治扮演着“诤臣”和“谏士”的角色,与政治以外的其他权力之间则主要是情人般的“共生”关系。作者获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博士学位,现在在美国蒙默斯大学执教,其在媒体、公关和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造诣使《权利的声音:美国媒体和战争》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


 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周日去中关村,经过万圣,进去转了转。里面的员工一大半都是生面孔,万圣的人员流动性一直都不小。离开两年多,里面格局都变了,曾经烂熟于胸的书位现在已经摸不着头脑。万圣确实是找书的好地方,在这里也许没有当当的折扣,但入眼的都是书,很多很多书。 随手买了几本,其中有一本张巨岩写的《权利的声音》,讲媒体与政府关系的。正好这几天各地中国留学生华侨烽火连天的抗议CNN等美国媒体的瞎眼报道,在澳洲的宫宫小盆友也说要去参加游行。俺回来粗略读了一下,增加了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认识,忍不住发点小感想。 1. 他们凭什么? 理论上讲美国的媒体在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下可以任意的批评政府而不会遭到任何权利的干涉(当然别是诽谤就成),几百年来,美国人一直把媒体视为第四种权利,而这种权利被要求代表更多的民意。批评政府、不畏强权、为底层人民呼号、敢把皇帝拉下马,这些近似于浪漫主义的新闻精神一直被记者们所推崇。这种骑士般的形象当然不是嘴皮子上磨出来的,有不少例子可以支撑这个形象,最时常出现在人们嘴边的就是"水门事件"。 不得不承认,华盛顿邮报那几个记者真是走了天大的狗屎运,一次看似细小的事件竟然把堂堂美国总统拉下了马,而在这个事件也淋漓尽致的诠释了美国的制度,那些建国之父在天上看到窘迫的尼克松确实值得干杯庆祝。包括美国媒体在越战中的反战报道,让世人觉得美国的媒体是不党不偏的良心媒体,大多数人都喜欢相信模范的光环,模范讲一句好过草民一百句,久而久之,人们以美国媒体为标杆也不足为怪了。这次我们政府批评国外歪曲事实,还抱怨世界人民不分忠良,当然是有够窝火,但回头看看人家为什么不相信我们?因为前科太深了,国外人民是最忌讳党政喉舌之类字眼滴,我们认为是喉舌,人家却当成讨厌的阑尾。 2. 一直是这样么? 其实也不是向来如此。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也是有党报的,只是没我们党报这么和谐。那时的党报基本是骂街的战场,两党互相攻玕、辱骂,当时老百姓除了觉得比较吵之外也没觉得什么,毕竟两党一直是处在竞争的位置上,看看谁骂得有道理喽,这反而被当成了民主政治的标志。后来私人办报逐渐强夺了市场,比如本杰明·戴依的"一分钱报纸",老百姓有更精彩的内容看,也就不理会那些"喉舌"咬来咬去了。 但报纸与政府的关系从来就没有断过,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批评政府的言论。政府也把媒体当作发布新闻的窗口,但美国的媒体不会完全是政府的应声虫,虽然很多消息要依赖于政府的透漏,但身段一定得保持住。这就造成媒体与政府一种时欢时闹的"情人"般的关系。但自从911之后,媒体似乎与政府感情越来越好,比如伊拉克战争,主流的大报,如《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虽然与政府偶有冲突,但是大方向上还是基本支持政府,有时甚至照发政府的宣传稿。 媒体既然是私人的,当然要以盈利为目标,主持正义慢慢沦为媒体巨鳄们的业余爱好,想想也是,犯不着为了看不见摸不着的新闻操守得罪政府这个最大的信息发布源头,而且在现在这个时候,任何批评政府军事战略的言论都可能被扣上"不爱国"的大帽子,回头想想,美国政府对于这场战争宣传战打得真是没话说,一开始就把人类扯了进来,说萨达姆和拉登都是反人类的,反人类就是反美国的价值观,就是大逆不道,罪无可恕。有很多触犯了政府而成为替罪羊的很傻很天真的记者,比如NBC记者阿奈特说政府对伊拉克的战争实际上已经失败,他随即被迫道歉,并解雇。连拳王阿里当年拒服兵役并批评政府政策,也被媒体骂了个狗血喷头。 美国方面宣称在战争的立场方面,他们的媒体基本是三三开,即支持的、不支持、不表态的各占三分之一。但是支持的三里面都是主流的大媒体,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两个阵营。这些发行量过百万的大报毫不掩饰他们的挺战立场,他们或旁敲侧击或开门见山的给政府提建议,态度也许是鲁莽的,言语甚至是尖刻的。如此如此,这样那般,但他们不是在劝其不要杀人,而是怎么杀效率能高点。 3. 怎么办? 罗嗦以上那一大堆,俺初步滴结论是:暂时,没戏。既不能阻止老美到处点火,也不能阻止他们的媒体不煽风。没办法,谁让他是最强的。但回顾一下这些并不太久远的历史,俺还是觉得把任何一个由人掌控的东西当做模范都是不靠谱的,任何不具有超验特质的偶像都是靠不住的。美国某些方面确实是好,比起从小老师教导我滴那一套,我还是喜欢美国建国之父说的那几句话:人人都有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林肯说的那句"美国是人类最后也是最好的希望"也许是臭屁的没有边了,但我觉得如果人人都可以接受这样的理念,那这个世界会变的更好。但就算是民主国家也经常会故意做坏事,特别是他觉得自己是最民主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美国人还认为自己的国民就高人一等,而我们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除了对他们的拯救感激涕零之外就不该有什么意见的话,那建国之父的话,他们也没学到多少。
  •     这是一本几乎把我变成一个不可知论者、让我心情难以平静、彻底颠覆了我对传媒界认识的书。虽然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开始对自己思维中缺乏思辨性、批判性进行反思,但是这本书仍然给我以很大的思维冲击。书中的一些言辞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如:精英主义者贝奈斯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对政治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如何取悦,而是如何去塑造公众。”政治家不可成为公众“群体偏见的奴隶”。多数人一直以为,西方是民主的国度,是人权的天堂,殊不知自己虽然身在遥远的东方,却也被某些谎言所蒙蔽。我们的意识,其实不是我们的意识,是被政治家植入的思想。而且就在我们对此一无所知、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植入的。我们想看什么、能看什么完全都不由自己决定,而是由政治家、媒体层层过滤筛选后决定的。这种筛选,并不为我们所知,而且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无孔不入的意识形态植入,让人觉得自己传达给世界的是源于自身的声音,其实只是化为了统治者们的炮灰式的传声筒。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大猩猩实验。实验里,很多被测试的人被要求看一段视频,如果你能翻墙的话先请上YouTube搜 selective attention test这段视频。视频中身着黑色和白色衣服的两队人在玩球,受试者要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数那个球到底在白色队员手中接过了几次。在这个视频中,有两秒是一个穿着黑色大猩猩服装的人从右边走到左边,还扭了一下腰,挥了一下手。可是有非常多的测试者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一只黑色大猩猩的出现,即便在事后重播视频,他们也不敢相信这么大的一个物体竟然会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为什么会这样呢?视频开始时就给受试者抛出了“球在白色队员的手中接过几次”这样的问题,其实这就已经限定了受试者的注意力范围。因为他们当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球和白色队员身上了,完全忽略了视频里的其它东西。你以为你看到了全部,找到了所谓的答案,其实不然,你正是被所谓的“答案”所蒙蔽了。所以,当我们在看的时候,其实我们也许并没有真正“看见”。而当我们以为自己没有看见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真的“没看见”。我们能看见什么其实不光是由客观环境决定的,很大程度上也带着我们自身主观的滤镜。诚然,一段视频是在真实客观的展现了人们在打球时的场景,但是我们在接受信息时会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这种自主选择性导致了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的东西,而不是事件的客观真实。对于个人都会存在的这种心理滤镜,放置于整个媒体界更是如此。它们只会报道、传达它们希望你看到的东西。统治者的筛选、媒体的附庸、加之观众自身的心理滤镜,信息被一层层的过滤削弱。而这种削弱,只是砍掉了不利于统治者的那些,对统治阶级有利面的信息却在一层层的反复堆积、加强、巩固,最终形成群众的主流意识。所有的客观被呈现出来的时候都具有主观倾向性,绝对客观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是不受干扰的影像记录也会由于使用蒙太奇的剪辑使得记录不能客观完整。但是我们不能称之为不真实,隐瞒不是谎言,但是正是对特定方面的隐瞒能够使受众的思维不断的朝一个方向发展,最终固化。过去,在我们受到的应试教育模式中,信息的接受是单向的,老师在教学中对 “批判性”、“思辨性”思维的强调并不多,在一本研究中西方差异的书中提到“中国孩子的学习中只问到‘what’就会浅尝辄止,而西方孩子对于问题的探究更侧重于‘how’”(其实这里有贴标签一概而论的嫌疑,姑且赞同这个观点)。于是,在多年的这种教育氛围的熏陶下,我们对于媒体的声音也多是没有持怀疑态度的,甚至有时在我们提出自己的观点时多被以“报纸上是那样说的”为依据进行反驳。由此以至于媒体的声音就是“群众”的声音,媒体利用自己的公信力制造了无数不为人知的谎言。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实例。2012年春节期间,广西省柳州市柳江河段受到上游龙江地区影响,重金属镉超标,居民饮用水污染。柳州当局政府通过电视、报纸新闻放出来的消息是:凡是接自自来水管网的水,都符合饮用水标准。但是据自来水公司内部人员的消息:污染峰值期间的水绝对是镉超标不符合饮用标准的。相信当局的人以绝对信服的态度去规劝在超市买饮用水的人:“政府都说没事了,就绝对是没事”,其实只要在政府或是自来水公司有“内线”的人都明白,这些不过是当局维稳的手段。试想,如果当局公布的是“自来水不能喝了,你们去买饮用水喝吧”,一个几百万人的城市是极有可能会暴动的,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政府没有办法收拾这样的烂摊子,只能用谎言来度过“非常时期”。这样一来,网络上对于一些敏感性话题发言的限制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奇怪的是,在这个事件中,有些人明明被告知水不能用了,却还是愿意相信政府的谎言呢?因为对某些人而言,他们更偏向于相信事情好的一面,往往知道了真相以后倒不如被蒙在鼓里时心安。这就好像北京被爆出PM2.5超标后许多人人的幸福指数降低了一个道理。这也就说明了有时甚至是我们自己的意识选择,也会促使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只相信我们想相信的。然而,即便西方人拥有他们引以为傲的“critical thinking”,他们又能够脱逃掉被媒介利用主导的命运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他们的政府和媒介在宣传上下的功夫更大,手段也更高明罢了。精英主义者主导的意识形态“一支笔足以搅动一百万个舌头”,宣传者们深知媒介公信力的强大力量,受众看到什么完全由他们所拿定。“新闻未必就是必然发生了的事,而是一个消息来源所说的发生了的事”,因此只要把好消息源的关,受众看到的东西就是他们所希望呈现的。即使西方媒体百般标榜自己的言论是独立自由的,但是对新闻源的依赖是不可避免的。这么一来,“媒体自由”反而成了“消息源于统治者”的隐形衣,受众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独立客观的言论,其实只是通过媒介这个传声筒,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意识植入。我们向来认为的民主,在贝奈斯的解释中是这样被定义的:我们的民主必须是领导型民主,即由智慧的少数来组织和引导大众的民主。那么其实总统投票选举制度只不过是民主制度的一个噱头,真正领导一个国家的人不可能完全受制于民众的主观选择,它涉及到了各党派之间的宣传力度、幕后支持者的能力大小、各财阀资金是否雄厚等等因素。统治者正是认识到大众缺乏理性而又力量惊人这一特点,不得不“逢场作戏”地迎合大众上演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因为群体是无意识的,所以它的舆论塑造更加容易实现。这种认识对于许多曾经对西方民主制度抱有许多积极幻想的人犹如当头棒喝,民主制度在美国的实际形势可以用“主体发明客体结果反被客体所奴役”来诠释。即表面上好像是总统是群众投票选出来的,但实际上总统只是利用了群众的力量达到既定的目标从而名正言顺上位而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洞中人”的比喻恰恰说明了生而为人自己的观点却是附庸于大流的人类的宿命。洞中人一辈子背对火光,只能看到被映在洞壁上的他们自己的影子和那些幢幢而动的的控制他们的人的影子。操控影子的是权力阶级,被羁绊观者将影子视为“现实”,而不知这些“现实”是被手持道具与火光的人制造出来的。所以,即使是“洞中人”自己的影子,也不是自己的。这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不由我们自己决定,我们是被意识植入的对象,我们的言论亦不是自己的,甚至也成为精英操控大众的工具。那么,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在这样的境况下,也只能沦为“‘我思’,不过是权力的投影;‘我在’,必然成为权力的附庸”。人类是一种很善于自我催眠的动物,现在的“星座论”就是一个很好的解释范例。先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然后循着这个标签所被赋予的一系列特点将自己一一对应并不断向其靠拢,最终导致无限趋近于甚至完全符合这个标签的特征。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先入为主的特性,舆论大师们才能将其充分利用于自己的宣传事业。“只要我们认定一个图景是真实的,我们就会把它当做环境本身。”李普曼如是说。于是这种自我催眠式的认识方式就为舆论塑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为本身的思维方式就是非理性的,从众、随大流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那么主流媒体的意识植入也就成为了可能。即使有反对、独到的思想行为出现,也会被“沉默的螺旋”所淹没。过去,我们一直以为新闻检查只在一党专政的国度中出现,而这本书给我们揭露了一个血淋淋的真相“每一份报纸在它抵达读者手中之时都是一系列选择的结果,这里没有标准,只有习惯”。一切对媒体能够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的期望都是不可能被实现的,反而这样的期望是一种“误导性的判断标准”,一旦这种期望被树立,就会不自主的高估媒介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西方媒体的宣传手段高明在于能把谎言像事实一样呈现出来,让大众接受并信服,“育婴箱惨案”、“科索沃战争中的强奸营”、“拯救女兵林奇”就是典型的例证。相比之下,我国的新闻宣传能将一个事实呈现得让受众都持怀疑态度,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因为是统治阶级对媒体的干预过于明显,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媒体的宣传力度没有达到西方媒体的“整体宣传”那样无孔不入所致。其实媒体和权力的关系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共生”的。因为,首先媒体是追名逐利的行业,其次媒体是主导意识形态的载体。而所谓权力,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行为之上的可能性”。媒介本身拥有这种可能性,统治者要利用这种可能性来维持统治,于是赋予了媒介更大的权力,由于需要这种权力,媒介又必须附庸于统治阶级,二者之间互取所需,相互利用,层层制约,形成一种螺旋关系。这种关系,只是在中国暴露出来,在美国被掩盖罢了。于是,这里又有问题了,我们可以避免这样的意识植入吗?我可以选择不看新闻、不接受媒体提供的资讯来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来形成属于自己的言论方式。这种绝对理想化的思维形成方式是不可能办到的。因为人就是群居性动物,一切的能力都要通过学习来获得,在学习的过程中,意思形态就已经被植入,只是自己并不知道而已,这也就是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这种植入不一定直接是权力所有者赋予的,也可能是身边的人影响的,但是一旦身边有被植入的意识形态,完全独立的意识形态就不可能被建立。即使没有文字类型的意识形态的植入,图景式的思维影响方式对人的意识影响也是可以等量齐观的。“大拌锅”游行仪式就是以仪式图景的方式使新移民在意识上“美国化”,这种整体宣传是无孔不入、无法阻挡、无从避免的,当自己回过神的时候,自己已经被淹没在舆论的洪流之中。这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性宣传”,它的间接性和渐进性使大众在不知不觉中和主流社会价值相符合。此外,美国的媒介力量不光局限在统治了本国人民的意识形态,而是着眼于通过思想控制来实现对整个世界的统治。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库兰德公司给美国政府提供的对付中国的“三步走战略”以及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根据这一战略所撰写的关于对付中国 “十条诫令”都印证了美国的舆论力量是着眼于控制世界实现单边统治的终极目标的。每每看到这十条诫令都可以用“触目惊心”“不寒而栗”来形容。之所以有此心情,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帝国主义者信息的不平衡流动,然后在耳濡目染中被西方文化所侵蚀。虽然“十条诫令”的意识植入能力不应该被夸大,但是作为它针对的对象,我们应该有一种忧患意思,要防微杜渐,用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西方传输给我们的意识形态。所以,我们看到东西,其实并不是光由我们的主观选择决定,它有多重的引导因素,包括统治阶级、媒体、社会舆论等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看到的是事实,其实只不过是被权力机构重重过滤过的单方面的信息碎片。
  •     这部书,本意并非当代史,而在我们历史系的人看来,它就是一部当代史。自从进入了历史系,我已经很少接触这种关于“我们(自己)的时代”的读物了。有时候,一旦哪篇文章提及“我们的时代”,往往就成了一篇政论。而政论,又往往带着或多或少的偏见。因此,当《权力的声音》从传播学理论来探讨这个新世纪时,我就会觉得,它很有价值,它由此产生一种客观、公正的对现实问题的洞见。作者张巨岩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博士,从本文文后所附的作者简介看,从他的论据和理论基础看,他的解释框架的关键就是公共关系理论。但笔者对“公关”不甚了解,自从看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美国的公关学早已做到了最有影响力的那一部分国家机器的构件上。作者认为,如今美国的媒体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独立,它完全不是“第四种权力”。原因就是政治权力和金钱通过公关手段,让媒体成为他们的声音。其实换句话说,金钱也是一种权力,因此媒体就是“权力的声音”。作者发现,有一种理论和一种组织在利用媒体扩散着自己的权力。这种理论是精英统治的理论,即认为人类中的大多数都是平庸无能的,只有少数人类才有能力掌控其他人、掌控整个世界。显然,经过多次“大众革命”之后,这些“精英”们意识到,靠赤裸裸的暴力来实现精英政治那是低效率的,而通过宣传手段(Propaganda)来达到统一社会意识的目的,则至今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严重威胁到精英地位的失败。媒体,就是这场以统治为目的的宣传运动中的棋子。利用媒体扩散权力的组织,作者在书中举出了两个,其一是“罗兹会社”,其二是“裴伦山学会”。两个组织的成员都由时代精英组成,他们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去实施对自己有利的公关手段。所谓“对自己有利”,就是指将这些精英所信仰的意识形态无声无息地灌输给大众。而他们公关的目标,就是表面上被粉饰为“第四种权力”的媒体。作者因此得出结论:媒体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中,前者是后者的“诤臣”和“谏士”,如美国媒体在21世纪的战争中,其主要立场是爱国主义,只是以此为前提发挥“监督”作用,指出政治权力的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毛病。而商业对于媒体来说,则是“共生”的伙伴,谁也离不开谁。媒体既然不受政府的直接资助,那主要还是通过商业广告的收入来维持运转;而企业家不得不依靠媒体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到今天,美国的商业和媒体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几次合并之后,商业完全有了属于自己董事会的媒体,而媒体也完全有能力控制某一区域的舆论,商业就能以这种控制力来使自己的理念深入人心,得到更多的资本回报。美国政府有法律控制纯商业机构成为垄断性势力,但是当它想要控制媒体的扩张时却无能为力。宪法第一修正案让最高法院总是做出有利于媒体一方的判决,媒体与商业的合并几乎不受任何干涉。那时,谁也没有想过“言论”被金钱而不是被政府垄断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这也是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悖论。所以,传统媒体的扩张和垄断倾向,会使得“言论自由”这一权利被“有权自由传播言论”的媒体自我限制起来,只要金钱与媒体加深一天联系,言论的自由就会以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方式失去一点。为什么我们如此关注博客?就是因为博客是一种没有商业直接插手的媒体,我们希望它成为新的“第四种权力”。但问题仍然存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不仍然是一种商业权力吗?我们没有理由不担心,当所有的言论都要需要董事会认可的时候,那这个董事会是不是也要创设某个检查新闻的委员会呢?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助长了我对媒体的悲观
  •     三月份读的最后一本书,媒体与战争,这让我重新认识自己本科时学的东西,甚至开始喜欢自己之前最排斥的公共关系。
  •     媒體往往引導着社會意識形態,外帝的文化入侵也就是通過媒體。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媒體能為所用,自得看悟性和造化。
  •     受益颇大
  •     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     我们所崇拜的也不过是泥胎木偶,只是不说都不知道
  •     媒体也是有立场的
  •     开眼
  •     媒体以其特权式的迷幻形态,彻底影响了大众对战争扩张的认识。
  •     有很多有用的材料
  •     这个世界太复杂!推荐本书给各位亲朋好友父老乡亲!!!
  •     看过了没印象.
  •     喔突然记起来上大学后第一本读完的书好像就是这个。
  •     揭黑美国传媒
  •     大三下。通篇细读,颇有感触。博文“乱翻书”有记。
  •     如果没听过作者讲课,也许会给四星,听过以后就杯具了。。
  •     阐述的很清楚
  •     有些章节比较精彩
  •     美国的媒体爱国,天朝的媒体爱党
  •     amazing 完全改变了我对媒体的认知 媒体决定了新闻的议程 更从而塑造我们的价值观
  •     写得不错,但是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个顺序~~另,作者似乎没有政府工作,或者公关工作的相关经验,所以有些地方似乎更表象化一些。
  •     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其中对于新闻自由、国家利益以及人道主义的部分还是让我有所深思,以及对于新闻客观性和新闻架构影响公众舆论的方面值得反思。
  •     POWERFUL!
  •     对公关行业的纠结之心超过了媒体。怀疑与冷漠,救我们于盲从与狂热。
  •     令人不禁对西方新闻传媒的专业主义怀疑
  •     就是用大量的事例和数据把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又重述了一遍,亮点在《媒体政治学:怎样统治社会》这一章里,把早期美国传播学的起源界定在精英主义与进步主义的某种混合。这种混合一直主导美国的传播事业。可以当作本科生学完《传播学概论》之后的课外读物。
  •     觉得公关中有大智慧。
  •     揭示精英统治和媒体公关盘根错节互生关系,回头再看《纸牌屋》,一目了然。
  •     不可多得,要读。
  •     不感兴趣的考研读物
  •     西方媒体历来如此。我们愤怒,是因为这次我们成了受害者。
  •     这本书有助于了解美国媒体现状及其成因,包括战争中的媒体公关、政府如何避免用强制手段控制媒体、媒体商业化导致的兼并与垄断等。
  •     前因后果,各种宣传招式详细在其中
  •     比较哗众取宠的书,个人认为没啥学术价值。弃。
  •     不管什么国家,都是统治人民。民主也许是只是看起来的:谁利用媒介的手段更高。
  •     可以多读两遍。 
  •     1 尽管作者本人不可避免有着其倾向性 但总体来说 引用的资料和论述都还是比较客观的 可读性也比较强 推荐对政治 公关 媒体有兴趣并且想入门的人看 2 看完本书后对公关的兴趣爆表啊 3 不过感觉本书在整体组织的系统性上还是略欠缺 章节目录的安排以及具体内容叙述给人感觉有点碎并且杂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