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灾荒史记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1
ISBN:9787801460424
作者:孟昭华
页数:980页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灾荒概说
一、灾
二、荒
第二节 灾荒的成因
一、发生灾荒的自然条件
二、导致灾荒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 灾荒的危害和影响
一、自然灾害使人员伤亡、人口流移、破坏社会安定,
直至爆发起义,更迭政权
二、自然灾害导致财产损失,经济衰落
第四节 研究中国灾荒史的意义
第二章 原始社会
第一节 有关自然灾害的记载和传说
第二节 鲧、禹治水
第三节 原始救灾活动
第三章 夏商
第一节 有关自然灾害的记载
一、夏代
二、商代
第二节 夏商的水灾与治水
一、大禹治水以后,古代文献里尚有治理黄河水患
的记载
二、商代多次迁都,均与水灾有关
三、甲骨文中卜辞有关水患灾害的遗迹
第三节 旱涝灾害与灌溉排水
第四节 天命主义禳弭思想与巫术救灾活动
第四章 西周
第一节 连年大旱与严重的地震灾害
第二节 敬天尚德保民的总政策与西周的荒政
第三节 防灾减灾措施
一、农本政策
二、设置农业管理职官
三、重视气象灾害
四、建设引水沟洫
五、储粮备荒
六、始有平籴
七、种植林木
第四节 救灾办法
一、巫术
二、移民就粟与移粟就民
三、蠲免停缓
四、散利
五、治蝗除虫
第五章 春秋战国
第一节 春秋战国期间的自然灾害
一、水灾
二、旱灾
三、蝗灾
四、雹灾
五、风灾
六、火灾
七、霜雪
八、地震山崩地坼
九、疫灾
十、歉灾
第二节 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灾害观的进步
第三节 春秋战国期间防灾减灾建设
一、堤防建设
二、渠系工程
三、人工运河
四、开发利用地下水
五、改良盐碱土地
第四节 救灾措施与中国救灾学说的初步形成
一、诸侯国称霸和列国间联合减灾避害的约定
二 救灾措施及中国救灾学说的初步形成
第六章 秦汉
第一节 强秦的急政与其过耗民力
第二节 以黄老学说为核心的统治思想与西汉初期
的休养生息政策
第三节 秦汉的重农政策与汉代农业生产的起伏发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自然灾害与其后果
第五节 汉代黄河灾害与王景治河
第六节 秦汉时期农田水利建设
一、关中地区
二、西北地区
三、汉水流域
四、淮水流域
五、江南鉴湖及长江流域
六、华北地区
第七节 秦汉时期航运事业的发展
一、灵渠
二、沟通全国的航运干线
三、其他运道
第八节 汉代农学著作和地动仪等科学仪器的研创
第九节 汉代救灾政策措施
一、巫术救灾
二、临灾治标措施
三、灾后补救办法
四、仓储设施
五、均输平准
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频发屡见的人为水害
第三节 排洪治涝
第四节 屯田养民
第五节 农田灌溉事业的发展
一、江淮水系之间的淮南地区
二、淮北地区
三、江南及汉水流域
四、黄河流域
五、海河水系
第六节 航运事业的发展
一、黄河、海河、滦河间诸运渠
二、自黄河通向江淮的运渠
三、自洛阳通向关中的运道
四、江南运道
第七节 荒政救灾措施
一、重视农业生产
二、赈济
三、调粟
四、养恤
五、蠲缓
六、放贷
七、节约
第八章 隋唐五代
第一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第二节 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矜恤民困”的“重民”
思想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五代十国期间的黄河灾患
第五节 均田土地制度与其破坏
第六节 农田水利事业的普遍发展
第七节 开凿大运河
第八节 仓储建设
一、正仓
二、转运仓
三、太仓
四、军仓
五、常平仓
六、义仓
第九节 荒政救灾
第九章 两宋辽金
第一节 自然灾害
第二节 北宋河患与其治河
第三节 金代河患及其治理
第四节 宋代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五节 宋代圩田及其政治、经济作用
第六节 宋代农田水利建设
第七节 王安石变法中兴修农田水利和放淤灌淤
高潮
第八节 两宋的运河网络
第九节 仓储制度
第十节 救荒办法与荒政
一、救荒的具体措施
二、常行的救荒政策
三 宋董�的救荒全法及上官均所言赈恤五术
第十章 元
第一节 自然灾害
第二节 严重的河患与贾鲁治河
一、严重的河患
二、贾鲁治河
第三节 农田水利的恢复与发展
一、游牧观念的转变与反复
二、农田水利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节 南粮北运渠道建设
一、河海水陆运输
二、开凿胶莱运河坝河打通京杭大运河
第五节 荒政
一、巫术救灾
二、临灾治标措施
三、灾后补救办法
四、积极的防灾办法
第六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
第十一章 明
第一节 明代自然灾害和灾害性现象
一、水潦
二、恒雨
三、恒阴
四、恒�(旱)
五、恒燠(冬旱)
六、地震
七、山颓
八、冰雹
九、雨雪陨霜
十、恒寒
十一、雷震
十二、恒风
十三、风霾晦冥
十四、蝗蝻
十五、年饥
十六、疾疫
十七、火灾
第二节 明初的强本措施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
一、太湖流域农田水利
二、沿江圩垸农田水利
三、浙闽地区农田灌溉
四、长江上游四川、云南的农田灌溉
五、汉水流域农田灌溉
六、北方农田水利
第四节 明代河患与治河防洪
一、明朝前期河患及其治河
二、明朝后期河患与万恭、潘季驯治河
第五节 重开和整治京杭大运河
第六节 海塘海堤建设
第七节 明代荒政
一、统治者重视荒政
二、救灾议论笃切
三、经验总结可参
四、仓储设置简练实用
五、救荒措施
第八节 农民大起义与明朝的覆灭
第十二章 清
第一节 清代灾害
一、旱
二、水
三、雨雹
四、霜灾
五、雪冻
六、地震
七、山崩
八、大风
九、黑风暴
十、蝗灾
十一、疫灾
十二、火灾
十三、饥歉
第二节 清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第三节 江河祸患与其治理
一、清前期河患及靳辅、陈潢等人的治河活动
二、清后期至清亡前的河患与治河
三、其他江河灾患及其治理
第四节 漕运与京杭运河的盛衰
第五节 农田水利建设
一、黄淮海流域
二、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
三、边疆地区
第六节 中国古代救灾思想理论的系统化
一、天命主义的禳弭论
二、消极的救济论
三、积极的预防论
第七节 清代救灾
一、灾伤蠲赈办法
二、捕蝗活动
三、救灾政策的实施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
第一节 灾情与战乱
第二节 农田水利
一、西北地区
二、海河流域
三、晋豫鲁皖
四、长江中下游地区
五、云贵川地区
六、浙闽台地区
七、两广地区
八、东北地区
第三节 严重的水患与江河之失治
第四节 民国年间的救灾活动
第十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节 灾荒实况
一、灾情综述
二、灾害的趋势与特征
第二节 救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救灾与防灾相结合
二、救灾工作方针
第三节 防灾建设
一、兴修水利,治理江河
二、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三、水土保持
四、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五、阻止沙漠扩大化
第四节 抗灾斗争
一、抗洪抗旱
二、抗震抢险
第五节 救灾工作
一、主管救灾的机构和任务
二、抢救和转移安置灾民
三、帮助灾民重建和恢复家园
四、组织灾民生产自救 节约渡荒
五、给予粮款及其他实物救济
六、助人为乐,互助互济
七、我国政府对于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和捐赠
的方针
八、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六节 救灾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救灾款的发放使用
二、救灾与扶贫相结合
三、救灾与保险相结合
第七节 1949年~1988年自然灾害大事年表
后记

作者简介

人类从历史的黎明开始,不断地遭受着自然灾害的袭击,如何防御和救助自然灾害,一向是人们普遍关切的大事。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伟大民族之一,早在25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达5000多年之久。有史以来,中国人民就是在抗御和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整个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国人民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
  本书是由《中国救荒史》和《中国灾荒史》修订成的,成为系统的防灾、救灾史书,这是中国灾荒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
  应当指出,编写中国灾荒史毕竟是个尝试。不仅难度较大,缺点和不足也是肯定的。为了强化灾害科学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做好防灾、抗灾、救灾、减灾、减灾工作,希望更我的学者专家和关心、从事灾荒工作的人员积极从事于灾害学研究,创造更高水平的灾荒史学著作,把灾害科学研究推向新的阶段。


 中国灾荒史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将做简单读书笔记-并汇总其他相关资料
  •     本科时代影响最大书籍之一。至今吃饭仍绝不浪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