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事情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44713481
作者:[奥] 奥托·魏宁格 (Otto Weininger)

内容概要

奥托•魏宁格(1880—1903)
奥地利哲学家。年少早慧,语言天分极高。1902年,他以论文《性与性格:生物学及心理学考察》的第一部分获得了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03年,《性与性格》正式出版,同年,他举枪自杀。身后作品结集出版有《最后的事情》。

书籍目录

代译序:纯粹的人(皮皮) / 1
《培尔·金特》与易卜生 / 1
永远的格言 / 47
性格学 / 83
论时间的单向性 / 101
形而上学 / 117
文化 / 137
最后的格言 / 175
代后记:奥托·魏宁格(特奥多尔·莱辛) / 191

作者简介

奥托·魏宁格,奥地利学界一个早逝的天才。1903年,二十三岁的他出版了《性与性格》,这本书日后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然而,就在此时,他不可思议地举枪自杀。
《最后的事情》是魏宁格的遗作,是他阐述自己美学思考的散论,收录了数篇独立成章的随笔。在书中,魏宁格对自己钟爱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主题,做了不拘一格的评论。从瓦格纳到易卜生,从形而上学到性格学,救赎、道德、自由、艺术,都是这本书关注的主题。
这本书是魏宁格仅有的两部作品之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样直白而纯真的作品不可多得。他的自杀为本书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而德国学者特奥多尔·莱辛说,这本书是“解答魏宁格可怕命运之谜的钥匙”。


 最后的事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翻译的还可以。魏宁格心理学的造诣确实深。散碎的观点中虽有偏见,却不时闪露出作者天才般深刻的洞察力。
  •     好想知道魏宁格的思考轨迹是什么,但他就是那种懒得跟你说明也懒得全部写下来甚至连活都懒得活的那种哲学家,恩,我还是喜欢可以跟我们凡人耐心沟通的罗素老头
  •     零散的言语中见睿智
  •     可惜死得太早,只有些灵光一现的句子,尚不成系统
  •     不喜欢,思想太古典不现代
  •     魏宁格对这个世界应该太失望
  •     特别的人
  •     魏宁格的思想和理论因为偏激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是公认的天才。他为了捍卫自己的思想,不与世界妥协,选择了在23岁的时候开枪自杀…他的书,不明觉厉,需要好好的消化。他的思想和理论也有很多让我眼前一亮,还是挺冲击我的传统观念的,不过我觉得是好东西,继续探究。
  •     当然不及《性与性格》。但既然已被那本惊到,这本不妨读了。
  •     好看诶。天才气质大概就是掷地有声、不留余地而自成体系,所以几乎只存在接受与否的选择而无再探讨的可能性... ...
  •     突然发现那么多哲学家文学家都研究过易卜生,乔伊斯为了读易卜生的原著还专门去学了挪威语(好像跑题了)
  •     影响尼采及后世哲学的一本自杀前记录,基本是文艺与哲学的评论,里面暗藏这位天才对不可测度性的恐惧。
  •     「他们的自我永远如此可怕,如同一间永远关着百叶窗的房子,太阳的光芒也可能温暖和照耀房子,然而,房子却不打开,似乎闷闷不乐、冷酷、拒人于千里之外(难以接近),愤愤房子里状况如何?一幅绝望的忙乱场景,一种黑暗之中漫长而可怕的辨认,永无休止的整理——在那里边。人们不问及房子里的状况。」
  •     皮皮前言。翻译太鬼畜,潘神翻成锅子。很多德语作品没接触过,有待了解。
  •     人类子女的状况十分可怜,因为这里灵魂丧尽——《最后的事情》
  •     魏宁格就是那种刚起跑就3秒加速到百公里的天才。
  •     生理课之必要,不然你也可能跟魏宁格一样
  •     纪念王尧……
  •     “自我仇恨和偏执狂”,以一个骚年人的极端。
  •     对女性和犹太人的偏见简直要我差点读不下去
  •     主观又过时,即使有些亮点,也实在不怎么好看。
  •     对维特根斯坦影响极深的一个人,雷蒙克写的《天才之为责任:维特根斯坦传》中,“天才”与“责任”一词的涵义,最早就来源于魏宁格的《性与性格》中对“天才”的论述。
  •     他仇恨女人以致仇恨一切爱欲。。。
  •     (15/2017)
  •     随笔合集。侧重以心理学视角剖析哲学问题。关注点:神学、形而上、犯罪心理、性学。《科学与文化》那篇登峰造极,思辨极为明晰,匹敌维特根斯坦。ps:一个有失偏颇的结论:因为男人创造了语言与哲学,如果女人要读懂一本哲书,就要先熟谙男人的心理与习性,而非普遍理性。
  •     “设想中你只是一颗闪亮的纽扣 在世界的背心上,然而扣眼不配。”“赢得整个世界,却伤害自己的灵魂、何用之有?”现在发现,高级自我和低级自我处于斗争之中,一方的完全胜利就是另一方的死亡。“成为你自己,意味着消灭你自己,” 这一切,他必须对自己说,自我判决。
  •     即使对哲学知之甚少也能感觉出他的天才。对女性与犹太人看法极端,但不妨碍其他的闪光点。“生命是穿过自我内心空间的一种旅行,一种由最狭隘的内陆地界出发去自由地纵览宇宙的旅行。”准备读他的《性与性格》
  •     和女人有仇的那个
  •     哲学 天才
  •     对待真理,过于理想主义,从而太过偏执,扼腕
  •     因维特根斯坦提到才知道魏宁格,这本书从第一篇开始就将人狠狠攥住了,字句如雷声,共鸣如湿衣紧贴身体。之后即使是有并不同意的地方,也愿意听他讲完。
  •     快速翻完,惊鸿一瞥。魏宁格的思想太偏激,但不管后世怎样对他评价也难掩他是天才的事实。他如彗星一般,在到达他难以想象的辉煌前,过早的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也许应该引用歌德的《培尔·金特》中的一句话来形容他:“设想中你只是一颗闪亮的纽扣,在世界的背心上;然而扣眼不配。”
  •     可惜早死,实现自我是上帝,时间单向性,决定了必然。理解一个人,超越他
  •     看起来,魏宁格是对真理和道德极为虔诚的人,而他又确定自己在现世所看到的一切皆为欺骗和表象,永远见不到全部的真理,而道德感又似他蔑视自己,仇恨生命,这样的情况下,赴死简直是最理所当然的结局——也或许大家太过于重视那举枪自尽的一幕,在那一幕发生之前他已经死了很多次,我想没有诗人和哲学家是只死一次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