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回忆》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死亡回忆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807024880
作者:Raymond A.Moody
页数:174页

死,没那么简单!!

在人类的认知领域中,死,无疑是最神秘性的领域之一。书中所述与我们的官方教育差距实在太大了,而且这些是建立在调研基础之上。通过这本书,不再相信人死如灯灭的简单说教。西藏密宗似乎对死亡也有很深入的研究,但他们的研究是建立在个人体验之上。

神秘学书会:Life After Life, Or The Reason

Amazon评论53人4.5星,相当不错的评价。在无数对于死亡主观臆断的猜测之外,这是一本有医学背景的博士对于濒死体验的记录,从研究方法来说,这还称不上是研究报告,但无论如何它带给我们一些关于死亡的信息。作者摘录了他所访谈的150个濒死案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一部分,当然,作为访谈,其主观性也是无可避免的。黑暗通道、脱体经验、与过世的人的相遇以及光的存在。无论如何,作者尽量抛开各种宗教文化背景,探寻死亡将带给我们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的主题,以及它对于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我们也许也可以参考看看有有一天自己会遇到什么——早晚有一天,我们都要死的。而同时,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们所强调的“关爱他人”、“学习知识”两个人生主题,也可以为仍然活着的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在文末,作者试图对濒死体验的原因进行探索。这称不上是科学的探索,却是每个常人在了解到关于死亡者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过程之后都必然会试图去做的。不过如果我认识作者,我会提醒他说,他在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的解释之间,忽略了他们的交叉点,即意识转化为物质过程——脑科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也是其中之一,不过显然他还没理解到神经科学的关键之处。作者只将脑内可能的化学变化归于药理学原因,但实际上,即使我们只是坐着看电影,大脑内都在不断地产生化学变化,更何况在濒死这样一个对身体机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同时对于脑电的监测毫无疑问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为了判定一个人是否真的死亡,对于大脑这样一个敏感的器官,某些脑区微弱的生物电流就足以引起当事人强烈的主观体验,如天人合一的体验,而这时一条脑波线是不可能解释任何问题的,至少也需要全脑扫描。我知道给濒死者上CT机实在是不怎么人道主义,这大概也就是濒死体验研究所遇到的瓶颈吧。这就像对于耶稣裹尸布的研究一样,只要用碳原子周期就可以确定那块烂布的真实年限,但教堂就是一个渣都不肯给,于是它就成了一个谜。让我们回到对于书本身的讨论,有时候我怀疑这是一本被出版商毁了的书。既然被作为研究报告出版,它原该是一本严谨的书。不幸的是,字大行稀的排版以及淡绿色奇异字体的字,仅仅体现了出版社为了将一本按字数正常只能卖14元的书卖到28元的锲而不舍的努力,并令所有专业人士会轻易地忽略这本地摊书印刷质量的佳作。如果你能保持以客观的观点来看待书中一切的主观体验,这会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并会为在生的我们提供更深远辽阔的人生观点。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原文地址:http://anseeing.com/2007/07/life-after-life/By Nocturn~清流 from 安見閣(anseeing.com)

死亡的科学怨念

研究濒死体验的比较早期和重要的著作。正如作者所承认的那样,这远算不上严格的科学研究。其原因,首要的是所获得的样本的局限性,并不能覆盖足够充分的不同种族、文化、年龄、性别等等。这也是源于本身这个研究的课题的特殊性。受限于样本的局限,也就无法进行充分的统计或其他种类的科学分析,因而所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现象描述,和一些相对主观和不能确信的解释。当然,濒死体验本身是有趣的,值得研究的。引发研究兴趣的原因,或说可以把这当作一项可以研究的课题的原因,在于这种体验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书中说,有比较大的比例的经历生死的人会有濒死体验,并且他们的濒死体验中存在许多可以归纳总结的相似模块,比如带有人性的白光,对过往人生的快速回忆,悬浮体验,等等。不管是生理的、神经的或者心理的解释,都是些初步尝试。然而可能更关键的是,也是普通人更关心的是,这个解释该归于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或者说是物质的三维的世界可以解释的还是有我们完全无法料想的更高的维度。如果是前者,我们似乎可以放松下来,就当是一个暂时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虽然存在悬疑,但人类的努力是可以逼近它的真实的;而要成了后者,事情就麻烦得多了。这自然也难说是幸还是不幸。对于存在一个死后的世界这样的可能性,事实上是世界上更多量的人是相信这一点的,只不过是各自解释的版本有所不同。在西方有基督教可以来安置死后的灵魂,尽管这些濒死体验中的基督色彩并不很明显;在东方也有生死轮回,肉体灭了,不妨碍灵魂再去投胎。因而对普通人来说,濒死体验的超自然解释可能更能够给我们以安慰。我们生下来是奔着死亡去的,但这并不是所有的结束。我们的灵魂在我们这一世随我们的肉体经历过了,肉体寂灭了,灵魂可以再进行下一段历程。在那个温暖的、安静的、祥和的灵魂的世界里,一切都很完美。可惜这对科学是个灾难。科学虽然欢迎悬疑,但总希望这些悬疑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让人去发掘。把解释推给人力所不及的范畴跟不战而缴械投降一样,让人颜面无存。然而,问题是,就算我们称出了21克的灵魂重量,又有何用呢?我们还是无法跟这21克谈话,只能让它在另一个维度里安乐,我们一筹莫展。

面对灵魂

我一直相信人是有灵魂的,可是我们从小受的教育都在否定。去年看了《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讲到人在半催眠状态下能讲出意识里已经不记得的伤害……让我更确信灵魂的存在。后面我在教会经历了圣灵对我的安慰,不知道怎么描述,似乎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委屈和所有的难过全都宣泄出来,我的眼泪就不停的涌出来,心里却十分的真实,放松和坦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越来越体会到圣经可以给人很多智慧,可以给我力量,让我反省,审视自己的不足,有力量去爱别人、包容别人。并且自己充满了喜乐和幸福感。我不知道是否有许多人有和我相同的经历。只想说我真实的经历了,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神,但是那种安慰像妈妈在轻抚我的头把我放在她温暖光明的怀里,包容我一切的过往,鼓励我珍惜过好生命,并且只要我安静下来,都能体会到它会陪着我,不管我再经历什么好事坏事,他都会给我一种平安愉悦的心态,给我力量和智慧去面对。这本书中提到的事情,我的一个同学江山在手术时也遇到过,他休克了,看着所有人,感觉自己就在天花板上,很清醒。他的这次经历让他变得踏实勤奋,现在在北京做律师。我觉得在这个纷扰的世界,能认识到自己的灵魂,并且去面对他,真实的面对他,其实也是真实的面对自己,挺重要的。如果我们都能有力量去真实的面对灵魂,真实的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人和事,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明亮……

我的《死亡回忆》

十年前在亚马逊上买了英文版的《Life after life》,那时还没有中文版。六年前的冬天,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几乎将我击垮,昏迷三周、做了两次大手术才从鬼门关里面侥幸活过来。出院后我又从亚马逊订购了一本,送给我的主治医生。我告诉他,书中所描述的东西,我自己深有同感!

热爱生命!!

最近看了本很奇妙的书,叫做<<死亡回忆>>.书采访了许多有过濒死经验的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竟出现灵魂脱体的情况!“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只有和平,舒适,安详......”“我进入水晶一般明澈的光,很美,很亮,非世间言语能形容,散发着无限的爱......”“在一剎那间,我快速回忆起这一生从小到大的每一件事情,清晰异常......”“我的灵魂脱离了我的肉体,飘荡在医院的天花板上,看着医生护士在抢救我的肉体,但他们却看不到我的灵魂......当我被抢救过来后,我的灵魂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吸回躯体内,接着我便陷入了昏睡中,醒来后我又是实体的我......”这都是出自那些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们的口中。这不禁让我思考人是否有灵魂?我们死后会到哪里?人是否只能活一次?书中还提及到他们见到一道光,使他们感到无比温暖,愉悦,并且这道光用非语言形式和他们沟通,并回顾了他们的一生,那道光十分注重他们关爱他人和不断学习的品德。我看到这里,不信教的我突然开始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每个人生来都肩负着上帝给他的特殊使命。我还曾听过两个关于灵魂的故事。一个是说据科学研究发现:人死后的体重要比死之前轻21克,于是人们把那21克称为“灵魂的重量”;第二个是说人死后,人的灵魂要把生前所到过的地方所留下的脚印一一拾起,这样才能够进入下一个轮廻。好了,还是说说我之前所提出的问题吧----人是否只能活一次。我曾听到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话说下地狱的人越来越少了,阎罗王很生气,于是他叫小鬼们列个广告牌招徕人们,后来只有一个小鬼博得阎罗王的青睐,他的标语是:“还有明天”。这让我想起励志书超爱引用的一句话:“人,只能活一辈子”。还有明天,会让人于今天有所懈殆,把责任义务推卸给明天;还有明天,也会让灰心丧气的人看到希望的曙光。只能活一辈子,让灰心丧气的人破罐破摔,浑浑噩噩了此一生;只能或一辈子,也让积极的人把握机会,绝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其实,上帝和灵魂的存在与否都算个人的世界观的一部分,《死亡回忆》中所研究的自杀者就并没有遇到那道神秘的光,也没发生灵魂脱体,感到愉悦的状况,反而是感到困在一个灰色空间,闷闷的,透不过气来。用反对自杀的基督教徒的话说,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好比上帝亲手赠你的礼物,你却把它朝上帝的脸砸去”。如果真有上帝的存在,那么上帝赐予我们生命,可是有为什么有些人漂亮许多,有些人家境又优越许多呢?谁说人生来平等呢,我看,除了大家都有呼吸空气的平等,其他方面毫无公平性可言。有个小朋友曾问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为什么会有贫穷和富裕。那个经济学家兜了个大圈子,最终还不得不承认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所造成的,他说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你碰巧生在富裕的地方,或是有个有钱父母,又或者有特殊的才能,这都会使你的生活富足,相反,你就可能很贫穷。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难道是上帝开得一个玩笑吗?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所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应改为“人类一比较,上帝就发笑”。我相信灵魂的存在,我认为人的肉体终究不过是层臭皮囊,它只是灵魂的暂居处,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它决定了你的灵魂的美丑。所以以后看人要用心去看他的内在。《穷人的幸福》里有个印度长者说:“人,要经过八百万次的轮佪才成为人。也就是说,我们前世有可能是一株植物,一只昆虫,一头牛,反正只前的我们有着八百万次除人之外的不同的生命形式存在于这个星球上,我们才得到现在成为人的机会!所以,不管我们美或丑,富裕或贫穷,活一次还是两次,都热爱生命吧!

终点还是起点?

很小的时候一直在想,死亡后面是什么,就好像在每一个暑假,贪玩的孩子在吃完午餐后,总是忍不住会想,下午爸爸妈妈不在了,总算可以一个人偷偷玩自己的游戏了。那应该是另一个世界,就好像我的秘密游戏的世界一样,一个只有自己和洋娃娃们知道的世界的另一个神秘的世界。然而很失望的是,在这个故事里,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道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却无法告诉我们另一个世界的模样,对于好奇的我来说,这实在是太令我感到难受了“一个黑暗通道”“光”“温暖且充满爱”……“无法用言语述说”“三维世界外的世界”在很多电影和连续剧里面,这一类的场景被播放的都可以让我们烂熟于心,如果要说,除此之外对这个经历有什么的额外的增加,那就是,如果我们不曾经历过死亡,也许我们就不能拥有新的,看世界的视野如果不是经历过死亡,也许我们无法放下,也许我们一直会纠缠在某一件具体的事件上,也许我们会一直沿着原本的想法一直行走,也许我们不会对人生有新的想法……也许……也许,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人生的真谛我多么自私的希望,死亡是另一个生命的开端,好让我在另一个世界,完成自己的曾经的遗憾…… PS:想来,有一些遗憾,也许正因为是遗憾才分外地让人牵挂…在这个不完美世界里,还是留下这些遗憾好让人去回味地好~

看过死亡回忆

一段奇特的心理变化历程。之前,自己一直在两个次我之间矛盾挣扎和痛苦。叫现实的那个次我说:你就应当按照大家都遵循的方式去生活,不应该再有更多的想法。叫心灵的那个次我说:人的意识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有巨大的能量未被发现,你应该去探险。在分裂得受不了时,决定去接触心理学,来解决这些问题。过完一遍TAL积极心理学(哈佛上课的现场录像)之后,脑袋里进行了一场惊人的风暴,让我窥见,来自于意识层次的力量有多大。而且里面的很多理验,让我对所有未知的东西,都以一种开放的观念去看待。对任何自己不了解的,都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去抵制。接触肯•威尔伯,让我惊讶,看待世界还有这样一种方式。再看克里希那穆提,突然看得懂了!(之前有看过,但看完总有一种前后矛盾,不知道究竟在说什么的感觉。)再看那些云里雾里的佛经居然也能明白一些。朝向内心的大门真正打开了。虽然有了这样的转变,但对生死轮回我仍然不能完全信服。这几天,看里奇的《死亡9分种》,我仍然是报着看“神话故事”来看,看有关MOODY实验对象的采访短片,也是当看“悬幻小片”,但在看完《死亡回忆》之后,有些想法却改变了。我开始相信,灵魂是不生不灭的。关于这本书真实性的问题。MOODY博士,己完全不用为了金钱名誉地位来撒这个大谎。而且,里面提到很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都冒着“败坏名声”的可能性进行研究。(看看,其实,现阶段,我们还是摆脱不了要以科学的唯物观来看待这些,要把科学家的研究当成风标,这也是现代文明的束缚之一吧)任何一个超越当时大多数理解之外的东西,在初生时都会被嘲笑为谬论,但是不是谬论,会自然而然有发展的。当我相信,灵魂是不生不灭后,就再也不用去消极对待这一生。因为,这一生没有度过的磨练,下一生或许下下一生,仍然是要度过的。当我相信,在死后的一生回顾里,不再以金钱、地位、名声这些来衡量,就知道每一刻,存着善念对待一切是多么重要。“上帝是公平的!”就是这个暗含之意吧!无论出身在什么环境里,受什么条件影响,怎样施用你的善念,才是生存着的价值。当我相信,时空的界定只是我们意识的教条,心里不再存有焦躁。当我相信,死亡是一种喜悦感受,将更能理解性地去生存......

死亡回忆.

这是一本记录濒死体验亲身经历者回忆的书.如果非要解读题目的话,大概有两个含义(...喷):死亡时对一生的回顾 和 回到人世后对死亡的美好的迷恋.大概是某节物理课后,老师的无心之语激活了我对所谓灵魂的好奇..这好奇存在已久 但总也找不到解决之法 就像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苏格拉底的问题的时候一样..面对这样的玄妙的事物 张口结舌的无助必须被美化成虔诚和对主的无限的爱..才足以自我安慰 就像上帝..就像来生死亡到底是什么? 书并没有说..也许是躯体的不可修复的破损 也许是植物人那样令人悲伤的脑死亡..但什么样的破损才不可修复?什么才是脑死亡? 不论结果是什么 总有一种方法 让逝去的人再也回不来 这个界限却无法精确(..医学上或许有的 无视||) 死亡的主角..濒死经验的主角灵魂 那又是什么?..是雾是云还是因未知原因聚集的能量..不知道 记得曾经有人说 死亡的瞬间尸体会减少几克的重量..如果根据相对论e=mc^2,是不是越重的灵魂..就有越强大的能力? 但这一切..都是幻觉 看到关于光的回忆的时候..恰好在听Current 93的Black Soft Stars. 那是一种多么神秘的感触 宁静沉郁的钢琴就像濒死初期想起的铃声,或者仙乐,或者噪音..似乎周身都是 那些死过之人口中说出来的缤纷的色彩,或者漆黑的甬道,或者坠落的深渊 远处似乎也有光在闪动..Tibet的声音似乎也穿透了思维..用旋律 而并不是歌词 向心底传送着不愿回归的召唤 毕竟是死亡民谣..竟然和这本书的意境如此契合 又可能是我一厢情愿的臆想把一篇所谓科学著作抽象成了艺术的侧面//假如作为科学读物..这本书似乎有点不够专业 记得去年看弗洛伊德 同样采用了无数的例证..却总有清楚有力甚至是为了让读者印象深刻而过于冗长啰嗦的理论支持 也许,对于濒死体验/灵魂/死亡这样的话题来说,提出理论实在太难 但作为科学的前驱(显然这一话题现在已算前沿科学了)..胆量和想象力是多么重要啊 哪怕作者只是坦诚的说出自己心里的推断..也给了读者更开阔的视野不是吗 不过..即便作者对自己的看法所提甚少 也有人来质疑此书内容的真假.. 这是非常正常,但在同样的后果下..与其让人直接把这不容易收集来的资料当作rumor式的消遣..不如直接用自己的思想为它镀上一层修饰 无论如何现在来说死亡 或者心理学 都是没有证据的..以后可以继续跟进 倒很好奇会不会有强人凭借想象力能让死亡的本质在没有证据的支持下变得具有实际意义(...这句话怎么我自己都看不懂||)..//这一段忽略吧= =..果然在网上看书是不靠谱的事情...居然是一部分|||继续是C93的BSS..长时间的黑暗的流淌偶尔会想..濒死体验里对一生的瞬间回忆也许就像面对画卷一样一览无遗..如果我是一个像素 在平面里也要走好远才能搞清楚这幅画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存在于3D世界中..才限制了我们超越于时间之上吧 这个想法真是老式...但还是忍不住说啊~哈哈 或许在今生之前..我已经在1D和2D里经历了两次由生至死 光..光是什么呢? 不知道... 或许..每一次生命就像画一幅画..死后 就将看到自己的作品到底如何所以..本书大概还有一个深层的十分和谐的目的..生前一定要做好事不要做坏事..否则自己会在回归到光里的时候 后悔不已~~~~~~~~废话完毕~~

对人生意义思考

书中的一个细节令我感到震撼,那位男子已经被确定手术后会随那道光去往另一个世界,可当他还在为身边的人而牵挂和担心时,仿佛可以主宰生死的那道光改变了他的想法:"既然你还在为他人操心,而非为自己,我会让你的愿望实现的。你会一直活着,直到你外甥长大成人"在那道光看来,为他人而活着,而非为自己,是活下去的理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所以又让那位男子重返人间,实现他的愿望。“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每个期望不枉此生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可是当下我们看到太多的人(常常包括我们自己)对这个问题感到迷茫,感到遥不可及,感到太困难而不愿触及,很多人选择了追随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而回避这个问题。空洞地谈论人生的书籍我们见得太多,对于老套的故事我们已没有感觉,而书中这一情节在生和死的临界点上戏剧性地向我们揭示了一种答案,令人印像深刻。对于书中所描述的濒死体验是否科学我无意深究,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充满人性的著作,在我看来它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开启了另外一扇理解人生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看到了温暖、理解、包容、关爱他人、不断学习、心灵升华、自我完善、...

勇气可嘉,科学需要严谨,我不相信作者

《死亡回忆》(又名life after life)读后感   也许卖关子可以让你继续把我的读后感读下去,这样的文笔这样的内容怎么就集结成书了,是翻译的太差还是内容让我产生更多的质疑?哎!   我读这本书是带着质疑的,人濒临死亡之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无论是什么,我都能接受,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答案,至于答案是什么我都能接受,起码做到真实,诚恳。但是我认为这是本太浮躁的书,证据还不够充分,证明得不严谨,漏斗百出。   六个部分,我将说一说对每个部分的感想。   死亡现象。为什么写这本书,很多人不愿意谈论死亡,所以作者就很大胆的,不像普通人一样不去谈论,而是大谈特谈。什么叫人们谈论死亡,自己也会无意识的接触死亡,甚至可以深入点说,死。我们最终都会走向死亡,不去谈论死亡更多的原因是对死者的尊敬,事实上我们身边的人很多人会去讨论死亡,死后怎样。很多地方说死亡是沉睡,遗忘,走了,这是事实。作者把自己的观点阐述,以后的章节去证明:死亡不是意识的湮灭。肉体在物质层面消失了,灵魂,灵体,精神,原质,意识,在死后会以另一种存在形态。其实就是作者在很久以前接触了别人的演讲,接触到很多这样的文学或者传说,所以转变为主动收集这样的例子,我在想,这样的例子,他可以收集千份万份(事实上也只有150个而已),但是相反的例子,应该可以收集更多,所以那不算什么。   濒死体验。这部分大多数去通过别人口述的材料整理,来总结濒临死亡的时候会怎样,全是通过实例,但是在我看来这些例子很不靠谱,通过了大量的渲染,所谓共同点:听见自己的死亡消息,会有噪音,感到自己通过一条狭长灰暗的通道,发现自己脱离于肉体之外,可以全方位的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到自己,会看到自己已经死去的亲人及朋友来迎接,温暖爱意充满,醒来后觉得自己的经历难以表述,所以选择沉默。如果这一系列的感受是真的,那么就确实存在着另一个世界,我们所看不到的世界,而且还说了,这个世界时间这个第四维不是必须的,因为濒临死亡的人只是濒临死亡,而不是真正的死去,所以死后接下俩会发生什么 不得而知,我想应该采访一下那种医学上已经宣告死亡但是后来又活过来的人,这样的人是存在的,如果可以得到那样的采访资料也许更有说服力一点,作者在有意识的引导被采访者,而且有意识的筛选可以成为证据的口述。在做一个调查报告的时候,通常都要收集至少上百个,大概的总结规律来得到想要的数据,这是一本书,而且死亡是个很严肃的题材,这本书完全可以引导别人应该用怎样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所以原告更严谨,对于一位中国人来说,看西方人研究死亡更会用一种挑剔的眼光去审视,确实难以接受。况且中国人有信仰的人占百分比是最小的地区之一,灵魂一说就更难以接受了。采访对象太少,宽度广度都不够。   类似现象。这部份是通过柏拉图和伊曼努尔.斯韦登伯格的著作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古至今都是有的,他认为用名人的话就可以变得有说服力有力量的吗?应该是吧,但是那毕竟是封建时期,科学还不够发达,人们对于死亡更是一种敬畏的态度,就像我们当时的封建一样,神的存在有吗?当时的著作还很多描写神的呢,但是神真的存在吗?有待考证。而且感觉作者在凑字数,把两位名人的生平介绍了一通,生怕别人不知一样,这是作者在维基百科里面抄的吧。(不管是不是维基百科里查的,肯定是哪里抄的,很肯定的说,太官方了,太生硬的词汇)而且仅仅两个人,就像代表从古至今的从古?太把读者当傻子   问与答。很多作者自己想出来别人也许会质疑他的书,所以想到了问题和答案。这些是不是胡编乱造的,你是不是太不注重真实性了,这种濒死体验有多普遍,如果这种濒死体验像你说的那样普遍,为什么大多数人对此并不知道,有没有研究过这种现象的性别差异,你是如何知道那些人没有对你撒谎,信仰问题,种族问题......也确实做了回答,但是回答呢,让人更加怀疑这本书的可靠性。其实自己也说了,收集手段和收集方式有局限性,保证的说这样普遍,因为以前30人演讲时,就有一人有这样的体验,所以保证了,30人当中就有一人死而复生过?人们在主动抵制这个观念?作者不认为这种体验存在性别差异,所以没去研究,直接跳过去了,因为他说这不是重点,如何证明别人没有撒谎呢?因为看到别人很真诚,至少他认为很真诚,实际上,作者也承认了自己的研究不够科学,对象不够广泛,但是能力有限,所以没做到,但那是理由吗?病例记录也没看到,还解释说在朋友,亲属,医生那里确认了。越解释,越不可信   解释。这本书有很多漏洞,所以给了我们解释,但是这并不能弥补什么。超自然解释,自然科学解释(药物学,生理学,神经学)心理学解释。其实作者是想说每一种解释都有其局限性,所以似乎只有一种解释才是正确的,想说他自己的解释手段和说明方式才是正确的。   个人感想。我想,连作者自己也意识到了,这是本不严谨的书,他说他在用一种中庸的方式来介绍濒死现象,恰恰是这种中庸的方式,让追求真理追求真相的人不能接受,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本书会出版,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为何又会在市面上大量流通,无论从什么方面解释都不能解释清楚。   至于我,死亡对于我来说很有吸引力,死后的世界,死亡时的感官,思想。越来越不惧怕死亡,反而更惧怕死之前不能留下什么。什么拯救世界,为了世界和平而怎么怎么的也不现实,祈祷每天过得有意义一点,祈祷每天多祈祷一点,抱着感恩的心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个在你生命中穿梭的人。

诚实对待这一次地球的旅行

非常推荐!那段时间在了解佛教关于轮回的探讨,许多人都提到这本书,我也读了。事实上,你会被深深的吸引,而认真地读完。我记得那时一个周六的早晨,阳光一点点透过我空旷却没有什么装饰的屋子,但是在斑点的阳光里,我的心灵做了一次末端旅行的预演,我突然就觉得自己像是被融化一样,觉得许多自己难以去宽容或者难以去克服的困难,其实都不算什么,真的,无论你身在何地,无论你从哪里开始你的这一生,你永远是有机会,做一个忠于自己的灵魂的。你要知道,那些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事后都好像变了一个人,他们提前看到了结局,所以不再惊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结局,但是我们总是宁愿相信欢愉是永远的场,可是如果你能够有勇气知道你经历的独一无二却又将与许多人殊途同归,你应当诚实面对自己。而且,我相信作者的诚实,从他的书里描述的“光”,我觉得也许真的所有的宗教,如果是善意的话,其实只不过称名和层次有所不同,而向善和让人们懂得付出和珍惜,是一样一样的。

只能当猎奇看

从案例采集角度来说,可以肯定作者的努力;从科学方法的角度来说,完全要给差评,而且是很差!而不是一般的差!评价一下来说,给个3分算了。1、里面的小案例我相信是亲历者的真实体验,但作者的方法非常不科学!号称做了8年,居然都没有做最基本的统计,有多少濒死者有过他所谓的濒死体验,有多少什么都没体验到,这连一个%都没有。2、这本书从头到底就是想证明死后灵魂世界的存在,但又不敢证明,看着貌似心理学、神经科学、药理学等等的幻觉解释都说了,但都是以偏概全的否定这些学科对濒死体验的解释。3、书中的所有案例,从我完全业余、粗浅的神经科学、意识问题爱好的角度都可以解释通,还是推荐大家看看神经科学、认知科学、意识论、认知论等科普类的图书吧。当然,我们还是不能简单否认死后的灵魂世界是否存在,但是认识一下自己的大脑的意识过程吧,先把活着的世界看懂再说。至于那种爱,可以先去看看情绪心理学。4、关于【脱体】请问一下大家:做梦的时候,你能清楚地感觉到梦中的自己到底是第一人称视角还是第三人称视角在参与梦境吗?或者这两种视角都出现过?当年学习速读时,被要求把注意力放到后脑勺上方(体外);学合唱时,被要求要感到气息向上,甚至冲破屋顶;学舞蹈时,被要求感到指尖延伸到无限远方……当我们还能感受到身体的时候,这些其实都不能做到,但你能感受到,可想而知,如果你感受不到身体的时候,这种感觉会变得多强大。5、关于【快速人生回顾】:你难道从来都没有体验过比平时快上1-2倍的思维速度吗?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爆发出来注意力、思维能力不可想象,案例里有一个卡车失控的的故事,主人公根本没死,只是面临死亡威胁,这反而是对高度注意力下产生快速人生回顾的最好证明。6、关于【光的引导】:你难道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个虔诚的信仰者应该都听到过的吧?7、关于【超常的感知力、多维多层视角】:人类大脑有超强的完型等能力,可以把不完整的信息拼接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同样,大脑在特殊情况下不同部分可以独立分别工作,那么在非常情况下,同时,感受到大量不同画面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大家可以去搜裂脑症等大脑病症去了解一下情况。8、作者居然号称是不是【脑死亡】对本书来说不是个问题!结论是即便自己做了这样的研究,也还是会被人怀疑其有效性和真实性。天!有人怀疑就不需要做了!言下之意就是信不信由你!信我者得永生!这是什么博士?文学博士吗?9、关于【药物幻觉、神经错乱】和濒死体验的区别:每个大脑的模式都有所区别,同样的药物幻觉、神经错乱在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更何况单一药物产生于全脑、个别神经功能错乱和死亡前大脑复杂的挣扎状态当然有着很大的区别,感受不一样是很正常的。10、关于案例体验的【真实性】:我相信这些体验都是真实的,但请记住,人类的感知和记忆都不是精确的,不是录像机,你感受到真实的,未必真的那么真实,否则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疯子了。总之,感受临终的状态,本书是详实的,但没有提供%,也许当你面临死亡的时候,偏偏什么都感受不到,除了痛苦和痛苦的解脱。至于死后的世界,至少本书不能给出任何证明。如果你一定要寻找死后世界的图像,还是去找本宗教书籍吧:相信,就不要找科学理由,任何博士的学识在这个时候都和普通人一样,不要相信什么医科大学发的学历。

每一个死亡都是安乐死

“一种绝妙的感觉占据了我的脑海。我再也无法从世界上获得任何别的信息,除了平静、舒适、放松——纯粹的安宁。我感到所有的麻烦事都一一远去,我心里闪过这样的念头:“这是多么平静安宁啊,再不会有痛苦来袭。”这并非某个瘾君子嗑药之后或者某个嫖客射精之后的感觉,而是一个心脏病突然发作后被抢救过来的女人,在描述自己到鬼门关走了个来回的个人体验。《死亡回忆:濒死体验访谈录》这本书,最令人惊奇的地方莫过于让我们知道:原来死亡非但不可怕,反而比这操蛋的生活更能使人感觉宁静和安好。近代最早从事濒死体验研究的瑞士人阿尔伯特·海蒙调查过30名“死”而复生的幸存者,他发现,在这30名幸存者里,95%的人都说,在濒死过程中感受到了宁静和快乐。本书作者雷蒙德·A·穆迪博士将濒死体验的共性归纳为若干条,其中有一条就是“平静安详”,在书中,穆迪博士列举了数条关于面对死亡感觉宁静的访谈:一名男子在脑部严重受损后,失去了所有生命特征,被抢救过来之后,他说:“在受伤的瞬间,我曾感到短暂的疼痛,但是这种疼痛一闪而过,很快就消失了,我发觉自己悬浮在一个黑暗的维度中。气温极低,但是在那深深的黑暗中我却备感温暖,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最舒服的感觉将我包围……我记得当时在想:我一定是死了。”一位在越战中伤重至“死”的男子在谈及他被子弹击中的感觉时说道:“这是一种完全释然的感觉。没有痛苦,极度放松。自由自在,没有拘束,一切都这么美好。”而另一个男子回忆道:“我有一种与世隔绝的安宁感受,美妙而且平静……这种感觉如此美妙,心中又是如此平静。”天津市安定医院的冯志颖教授,曾在1987年和同事随机找了唐山大地震100位幸存者,进行濒死体验调查,他也说过,“大难来临的时候,那种体验比较欢乐,比较平静,甚至愉快,这一点在国内外都是一致的”。接受冯志颖教授调查的人群中,有一位张先生,地震发生后,张先生被压在倒塌房屋的缝隙中,大约两天后被人救出来。他在接受调查时讲到:“……我看见一个很大的黑洞于是就钻了进去,这是一条黑暗的隧道,我在里面不停地走,走了一段时间隧道的尽头出现一片光亮,看到了光亮我高兴极了,感觉又见到了希望,于是赶快朝着光亮的地方跑过去。”同样也接受过调查的翟女士,除了和张先生一样的隧道体验并且出现愉快、幸福感之外,还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灵魂好像渐渐脱离了我的身体,慢慢飘了起来,在很高的地方,我往下看,看到了我的身体”,她说,“我就那么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身体,好像是在看别的人身体一样,但是我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害怕,反而心里非常地平静”。来自世界各地的濒死者,对于死亡的感受竟出奇的相似,这大概足以说明此种体验的真实性的。曾有许多人质疑被调查者在面对穆迪教授时没有说真话,或者夸大其词,穆迪教授的解释是:“你可以想象在八年中,许多人都是碰巧跑过来告诉我同一个谎言吗?也许共谋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比如,一名来自北卡州的老太太、一名新泽西的医科学生、一名乔治亚的兽医,还有其他的许多人在几年前结成同盟,设计一个长达八年之久的计划来——骗我。说实话,我不认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在日本东京,曾经进行过一项名为“阿尔法3号”的科学试验,“阿尔法3号”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法是:科学家在志愿者头骨中植入电极,并且与电脑相连,使电脑可以在80公里的范围内,接收到志愿者的脑电波,并在60秒内把脑电波译成文字,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的荧光屏上。在计划启动的头两年里,共有九位志愿者先后离开人世,其中的八位,电脑却没有收到任何信息。而在一位名叫佛迪的志愿者病逝3天后,电脑荧光屏上终于出现了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信息:“我是佛迪,告诉你们,我很快乐,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没有痛苦……”这几个字,重复出现了20多次,信息突然中断。在此之后,一位23岁的白血病患者不幸死亡,第二天电脑便收到了她的信息,“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此间经常阳光充足”,“很多人与我在一起,我很爱他们,我将会……”信息至此突然停止。“阿尔法3号”试验,资料来源于《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文章叫作《人是如何辞世的》。听起来有些神乎其神,不像个科学研究,倒像是某篇科幻小说里的桥段。都说“实践出真知”,至于到底快乐与否,有兴趣的可以去试一试,不过此试验风险较大,建议尝试之前,慎重考虑。如果你的动作没有快到刚看完上一段的第一句话就已经去尝试了的话,倒有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法:美国《心理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当人们想到死亡时,往往变得更快乐。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要是你像《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马文一样,患有重度抑郁症的话,恐怕这种方法也不太适合你。杀猪网http://shazhude.net

临死前一秒我们会看到什么

总喜欢看一些非常无聊的书,比如这本《死亡回忆----濒死体验访谈录》。探讨的就是临死前一秒我们会看到什么。这绝对是一本噱头大大的超过实质的书,我实在很难说这部书写的多好,否则我的阅读趣味一定出了什么问题。但本书至少写的中庸,没有情绪化的宣称某些事情可以证明生命续存,也没有反对濒死体验的不系统和不科学性。总之作者在研究中的全身心投入没有过于危及结论的理性和公允。但对于我这么唯心的人来讲,我也不会认为这本书胡编乱造,然后将它扔出窗外。我看得有滋有味,还在大晚上写这种文字。有点儿瘮疼。我写的时候,总不停回头看,我不知道自己怕什么。毕竟跳出濒死体验,我依然觉得生活中不可解释的现象太多,我对所有未知心存敬畏。什么都不相信的人,我以为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没经历过罢了。世界这么大,不应该轻易下结论。此书英文名为Life After Life ,所谓通过生命之后的生命,生命的另一面,来完整的了解生命的意义。所谓“死亡的画面是神话的开始。”死亡远比想象中的复杂,通过理解濒死现象,我们可以把世界上一切关于生与死的睿智联系起来。此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在对150位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又复生的人的研究后所写的一本书,并从中归纳出濒死体验最一般的要素:飘离身体,通过黑暗隧道,朝一束光升去,与亲戚朋友相会,一生的全景回顾,不情愿返回身体,对时空的非凡洞察力,被救治后的失望感等。这本书是某文史出版社出的,想想有点讽刺。宣传上讲这是部生死学巨著,一部临终关怀手册。话是讲的有些大了,单从厚度上就够不成巨著,我的意思是这本书一个小时就可读完。这本书在台湾卖了100万册,台湾人一定是拿他作为风靡全球的时尚读本了吧。说回濒死体验这回事。很多濒死者都讲,在那一秒钟“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只有和平,舒适,安详。”“我进入水晶一般明澈的光,很美,很亮,非世间言语能形容,散发着无限的爱。”“在一霎那间,我迅速回忆起这一生从小到大的每一件事情,清晰异常。”看了这种描述,感觉那一秒实在是不怎么糟糕。虽然这种文字译过来,有点滥情。更荒谬的是,克林顿曾在自传《我的生活》中称经历过濒死体验,他这样说到:“在黑暗中,我看到了黑黝黝的面具迎面而来,就好像是一面死亡面具想要罩在我的脸上,就在这时,我又看到了许多巨大的光圈,在光圈里,我看到了希拉里的身影,还有我的女儿切尔西,就这样,那个死亡面具被驱赶走了,随后他俩的身影也渐行渐远,最后隐没在黑暗中。”姑且相信他的经历,只是克林顿讲出来实在像个段子。可以相信他吗?他的不诚实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他实在是很会讨好老婆----所谓希拉里的身影就在光圈里。国内近年来也有介绍濒死体验的文章,2000年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名为《人是如何辞世的》的文章,名字怪雅致的。2006年《北京科技报》也有一篇名为《唐山大地震濒死体验调查》的文章,怎么和1976年的地震扯上了。我没看到过这些文章,但也可以推测出两份报纸的立场,他们的结论一定是:这种现象的生理机制依然没有弄清楚,还需要多种学科的共同参与,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这一切。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在我看来,最值得一提的是库伯勒博士的《死亡与濒死之刻》一书。此书第一次触及到了一个被当时社会所忌讳的话题,即对于濒死病人的“善意的谎言”到底是医学界无力阻挡死亡脚步时的最后一道隔离门,以便让病人继续有信心接受意义不大的治疗,还是只会更加的将这些病人置于无权了解真相的孤立状态中。可想而知,这本书的面世,对于60年代的美国,一个正在经历性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社会而言,依然是不受欢迎,这种质疑实在是叫人民大惊失色。直到雷蒙德的《死亡回忆》在1975年出版,这一研究才以科学的态度和翔实的资料赢得了医学界同行的认可。学界还为此书拔了拔身高,说它为西方文化解决了两个重要命题。一是破除了社会上关于死亡和濒死的种种荒诞言论;二是将人类的精神属性进一步系统化,即人到底是一种相当依赖于精神的动物。当人濒死时,整个一生都将被重新评价,而这种评价仅仅取决于你一生里与他人分享的爱。看来雷蒙德真是为宗教界讲了话,在一个信仰日渐稀落的年代里,这个博士几乎要扮演牧师了。并且在此书中,雷蒙德得出了一个震撼性的理论,即濒死之人可以预见死亡,并且欣然接受这种死亡。以致有人认为他的研究成果“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超赞呀!当然,此书也受到了来自来两个方面的批评,首先是神职人员,当他们发现从前的禁区突然被科学侵入时,无法安之若素,认为这是在兜售廉价的怜悯。大部分神职人员坚信,所谓死后的生命只要盲目相信就可以了,无须给予任何质疑或者考证。此外还有来自科学界的犀利攻击,当然是打着“伪科学”的旗帜。有意思的是,雷蒙德最初研究的是伦理学,逻辑和语言哲学。看来人真是不知道会在哪个领域发光发热。但博士却讲之前的所有学习,现在看来,都是在为这项研究铺道。除了著书立说外,雷蒙德还是一名活跃的媒体人士,经常出现在”奥普拉脱口秀“中。1998年,他在丹麦被授予“世界人道主义奖章”。至于“濒死体验”这个词,也是雷蒙德创造的。之前医学界将它称为“拉萨路综合症”,不知和我国的西藏有什么关系。就跟“苏丹红”一样,苏丹政府已经无数次出来辟谣了。真是“破鼓众人锤”。此外数据显示,有高达5%的人有过这种体验。如果数据可靠的话,那我们赶上这种事情的可能性也很大,赶上了就是命大,至少证明我们又活过来了。应该所有的人在最后都有这样的经历吧,但是大部分人都不会回来向我们讲述了。随后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更加丰富,IANDS(美国濒死研究学会)在美国境内有数百家分会,在世界各地也有数百家分会。更有不少后来者用濒死体验作为毕业论文并拿到高等学位。美国战争研究中心的詹姆斯博士通过实验,可以让人在受控状态下进入濒死体验。前提是将飞行员放入一台巨大的离心机中。虽然他的实验本意只是研究高空中高速飞行时,人的机体反应而已。1995年,雷蒙德博士发明了一项技术,可以叫实验对象与死去的人取得联系,类似灵媒,类似古希腊的“沉思密室”,但这种体验如何在“生死手术室”中操作,行业机密,不得而知了。但用博士的话讲就是,“我们为什么偏要等到濒死前的一刻才接受如此震撼的体验呢。”这样讲话,有点玩世不恭,又有点叫人期待。博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研究一旦进入“可操作”的层面,就叫我有些恐惧了。说了许多,到底如何解释这种濒死体验呢?当然可以从药理,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进行探索。但在学术界比较站得住脚的解释为:当濒死体验到来时,人先是感到轻松安详,这种状态是由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造成的,人在受到脑外伤等危机状态时,为了摆脱疼痛和恐惧,大脑会分泌大量内酚酞,这是激素的一种,会叫人感到飘飘欲仙。之后,濒死者会感到意识逸出体外,比如在远处冷漠地观察医生在自己的躯体四周忙碌。但研究数据又表明,这些濒死者能够说出急救细节的又很少。而且从幼年就失明的濒死者,没有一例能观察到医生对自己的救治。所以可见,这不过就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通感现象,在眼睛睁不开的情况下,大脑将四周的声音,自己身体对姿势的感觉,对亲友的记忆等都转变成内心影像。然后濒死者会看到光,脑外科医学认为人在濒死时处于脑缺氧状态,这时脑细胞会随机乱放生物电,从而会看到一个光幕或者管道。紧接着,濒死者会回忆起自己的整个一生,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平时要处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然而在濒死时,视觉,嗅觉,听觉,语言,行为等能力都被剥夺了,这时大脑只能处理内部现有的信息,即自己的一生。最后,濒死者可能会遇上某些特定的人和场景,但由于遇上的东西太五花八门,从而还不可以有一个统计学上的数据。这样的解释很说的过去,可实在是叫人扫兴。话题又绕回来了,人到底有没有灵魂这回事?世界上号称第一位用科学证明灵魂存在的是英国的山姆医生,他的实验是这样的,他在医院抢救病房的天花板下放一块板,板上放些小东西,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放的是什么,如果病人的灵魂真的能飘起来,那必然能看到这些小东西。结果是100个濒死者中有7个人完全正确的说出了那些小东西。这不是一个恐怖故事,可当我将它置于文章的结尾时,竟隐隐有些害怕。因为至少有7个人可能以另外的形态存在过,但一切完好如初,他们又回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了,在我的周围,应该有这样的人吧。20个人里,弄不好就有一个。http://blog.sina.com.cn/tongxinxiaoyu

不知死 焉知生

先是看了视频 一些全新的看法 于是找书书里内容较饱满些 但与希望的研究报告相去甚远 准备找柏拉图的书看看关于肉体受灵魂的羁绊那段很有意思

一个临终关怀的经典范本,却被做成了恐怖小说

life after life,本来是一个临终关怀的经典范本,濒死体验这个概念都是因为这个书而产生的,却做出了恐怖小说的味道,卖不好也就在所难免了!提醒书商们,一定要把书的气质和感觉做出来!背离了这一点,就谈不上畅销书!

死是一件无需着急的事情

说是“死亡回忆”,其实本质是“濒死体验访谈录”。小时候,常常看着蓝天,幻想人死了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甚至会想说人死了之后,会不会后悔自己死得太晚?呵呵~世人都想知道死后是种什么样的状态,但问题是等你真知道了,你也没办法告诉别人了。濒死毕竟不是真正的死亡,只是无限接近罢了……字体很大,还是绿色的,行距也大,不免有水的嫌疑。P150倒数第五行,没有首行缩进,哎!100627上外公家

书是好书,但要鄙视这个出版社-吉林文史

明明100页以内可以排下的书,非要整到170多页,行距都可以跑马。而且字竟然是绿色的,天才的编辑生怕咱晚上看这本书还嫌不够滲得慌.......这个吉林文史一贯这样注水,之前的《少有人走的路》系列同样如此,第一部还凑活,第二部就开始注水了,到了第三部,竟然搞了个不是原作者的伪书!

读过有些收获

内容很新鲜,如果是真实的话,是比较有意思的。可以给人很多启示,佛家说生死事大。这是人生观的大问题。通过读这本书,我对《金刚经》最后的四句偈语有了另一层的体会。可惜本书篇幅最大的一个章节——第二章标题“死亡体验”居然错写成“死亡体检”。让人郁闷,责任编辑应该注意。

在你死之前,这都是不可信的

所谓的可谓调查,手段,形式,分析方法,都值得怀疑。况且,最重要的一点,所有的思维活动都是没有真正死去的人的思维反映。活着的时候你永远无法知道真实的死亡,因为你还没有死亡。很遗憾是吧,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也希望世界上没有这么绝对的事情出现,但是,我们还是得暂时承认这个事实直到我们死去。

看看这篇文章是否对大家有帮助——人格解体

1、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Krishaber(1873)最早描述了这一症状。Dugas(1898)首次应用了人格解体这一术语。一般说来人格解体是指对自我和周围现实的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而言。对自我的不真实的感觉即指狭义的人格解体,它可单独产生,而对周围现实的这种感觉则又称非真实感。有些人格解体常是突然产生并带有昏厥感和面临灾难的惶恐紧张感。有些患者感到自己躯体和周围环境以及他本人产生一种似乎是不真实的疏远的感觉。K.Jaspers则认为人格解体是丧失存在意识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觉察不到自己的精神活动或躯体的存在,丧失了一种“自我”的感觉。目前把人格解体看做是一个非特殊综合征,颞叶癫痫、中毒性精神病和器质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及神经症、抑郁症等都可伴发人格解体。人格解体是一种自我意识障碍。患者不能确认自身的真实感觉,产生一种奇怪的复合体验,难以将这种体验作出令人理解的说明,感到内在世界或外在世界或内外世界都在改变,而且具有一种含糊的、不舒服的生疏感。常采用“非真实”或“脱离”等来加以描述。 人格解体的基本特征是患者对整个自我感觉的变化,其具体表现为:(1)现实解体。此时,患者描述周围环境似已发生改变,周围环境可能像一个舞台装置,为两维空间或平面的,而且颜色也改变了。事物可能变大、变小、变形、变近或变远、变得模糊不清或像何等梦一样。(2躯体解体。此时,患者对身体的体验发生改变,觉得物体的个别部分或者变得很大,或者变得很小:或者是镶嵌在一块的,或者是分离的,等等。(3)情感解体。此时患者体验性情感丧失,不能哭、不忧虑、不能爱和恨,很少表现乐观和自信,较多表现为捻,没有心境变化,与自杀企图无显著关系。研究发现,这些表现可能扩大到包括空间感觉的异常,如失重感、漂浮感、离开躯壳的感觉等。对时间感觉也有异常,如觉得时间加快了或减慢了,以及现在的行动似乎同时也发生在过去或未来。 人格解体容易诊断而难予定义。从临床需要出发,可将上述现象用“人格解体”这一术语概括。由于患者常用“似乎是”来形容他的形形色色的体验,而且感到奇怪,难于描述,因而常常容易被误解,也即被归入某一精神病类型。例如,把“我已死”、“我不存在”或“我和身体不在那里”等体验,归入精神性抑郁症的妄想;把情感丧失或感觉到一切行动都是自动的或像被人操纵的木偶,怀疑成是精神分裂症,等等。 G.J.塔克指出,人格解体是一种复合症状,曾被当作原发现象,但通常认为是在像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和神经官能症等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一种症状,因而在诊断上没有什么特殊性。然而,作为一种临床经验的疾病状态,保持着它的独特性和不变性。一般情况下,这样一些提问可以得到病人是否存在人格解体的印象:(1)你有过自己是两个人的感觉吗(一个在活动,另一个在看着)?(2)你是否在某个时候对自己有不实在的体验?(3)你曾否感到自己像一个陌生人?(4)你曾否感到自己和别人之间隔着墙壁或面纱似的?等等。 塔克从300多名患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得出结论:(1)人格解体是一种明确的体验,当用这种方法问到曾有此种体验的患者时,他们是立刻就明白的。(2)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发的内心感觉状态,可能发生于许多情绪状态之下,包括病理的和正常的,亦可出现于忧郁情绪和认识过程障碍的情况之下。(3)具有人格解体症状的患者往往有慢性焦虑、持续性忧郁情感和一不定期程度的思维病理变化表现,在评价人格解体与思维过程的关系中,发现人格解体多见于思维分解与概念界限混淆不清的病例中。(4)人格解体与焦虑有明显关系,但与妄想或幻觉现象没有明显的相关,与猜疑和妄想狂尤少联系。(5)人格解体现象与精神分裂症联系较多,特别是在隐袭性或边缘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这种疾病患者比在混合性忧郁症中更为多见。而且,许多有人格解体现象的病人也有显著的癔病特征。(6)人格解体在年轻人中较常见,但与性别无关。 有关研究发现,人格解体的发作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月,最常见的为数分钟或娄小时,该症状在许多疾病中出现,但也见于正常人,特别在疲惫状态、药物中毒或似睡非睡之时。孤立的的短暂发作,特别是在疲乏之时,需与颞叶癫痫区别,后者在临床基础上是可以区别的。人格解体可能出现周期性、持续性现象,最常见的病理情况是伴发于焦虑综合症,特别是灾难性综合症或恐怖-焦虑-人格解体综合症。在正常女性中常伴发于轻度的广场恐怖症,亦见于神经症和精神性抑郁,尤其是在严重抑郁时。少年有时在极度恐慌时可出现急性人格解体,从而导致严重行为障碍,但不能误诊为重性精神病。2、人格解体综合症(Depersonalization syndrome)人格解体是一种复合的间歇发生现象,它包括有陌生、含糊,不适和非现实感的体验,但限于对整个自我感觉的变化之中,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每次出现的这种体验都是大不相同的。这是一种表现为物体形象的变异、自身的部分变异等不愉快的体验。病人常常以“似乎是”来描述形形色色的体验。如“现实解体”的患者感到自己躯体分离脱节、形象怪异、变大或变小、失重飘浮及自体已死,似机器人或木偶样等;“情感解体”的患者感到自身情感体验的能力丧失,麻木不仁,似乎不能爱或不能憎、不能悲或不能喜、不能焦虑或不能忧愁等。人格解体持续时间数秒或数小时。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药物中毒、癫痫或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又称为爱丽斯在仙境综合征(syn-drome of Alice in wonderland)。3、人格解体神经症(Depersonalization neurosis)又称人格解体障碍,是以持续或反复出现对自身或环境感到疏远或陌生的不愉快体验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该病作为神经症很少见到,由Red和Es-quirol首先报告。女多于男,均为青少年期起病,目前病因不明,常突然起病,病程迁延难愈。临床表现主要为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或二者兼而有之。(1)人格解体:患者诉述他的情感体验变得疏远、陌生、不是他自己的,以致于不知道如何去恨和爱,不会哭和笑,他的情感和动作好象是别人的,而他象是在演戏。患者有的认为他自己脱离了他们精神活动或躯体,有感到时间过得很慢或很快等。患者知道这种体验是异常的,但持续或反复出现,故而痛苦,焦虑。(2)现实解体:患者感到外界似乎已经改变,对物体看起来很陌生,变了形,很平淡,无生气。有的感到周围象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演戏。外界事物可以显得很大或很小,很近或很远,变得模糊不清,象梦一样。有时感到身体变形了,存在时间或空间的知觉改变。(3) 当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症状占优势并持续存在时方能考虑此病,焦虑、抑郁、恐怖是继发症状。可伴有某些躯体不适,患者有自知力。此外要排除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及其它神经症。各种治疗收效甚微。支持治疗是必要的。可试用森田疗法,睡眠疗法。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对症处理。转自这里http://hi.baidu.com/%CA%AE%C1%F9%B9%E2%C4%EA/blog/item/26f7e562649df2d5e7113a82.html

这是真实还是另一种宗教?

这本书原本是带着很高的期望去看的,原本是对于死亡的好奇去读的。但读的过程是越发的加速,甚至到后半段,我都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了。要说理由,其实很简单,虽然作者的愿望本身是好的,而且这种愿望对于读者(至少想我这样有时会突然对死亡感到窒息恐惧的读者来说)是一种心灵慰藉,如同某一种宗教对于一个其信仰者来说一样。可问题是,这本书看起来,无论是从科学性还是关于“死亡回忆“中的”死亡“都是缺乏有力证据的。如果说这是一本科学依据很足的书,我至少觉得在报道中的人或事至少,我是说至少,可有以个名字吧。我想即便西方人很在意自己的隐私,可不会这么多愿意把自己私密的所谓的”濒死体验“说出来的人,却一个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名字写在文内?这似乎让人感觉到,其实我不做任何的真实调查,把自己当成一个”上帝“,我同样可以写出一本以自己的意志为准的”濒死体验“。其次,估且不谈这些案例的真实性不谈。即便是就事论事而言,我在读的过程中一直在想,这所谓的濒死体验到底能给我们多少的关于死亡的知识?濒死,毕竟不是死亡本身。这些人的回忆,似乎更像是只是在肉体先要逝去前的最后一点精神表达。这到底是不是幻像,如同回光返照一般。等人真的死亡时,或许还是一切都没有了呢?这让我想到了,一些电影里被砍头的人,当他们的头颅掉地时,他们还是会有知觉。于是在他们的眼里看到的世界并不代表这里他们死亡后的世界,而是死前的最后一点点知觉?那是不是文中所提到的濒死也是这样的情况呢?当然,作者的意图是好的,但我似乎不曾从中感到慰藉,而没有任何案例真实性的感受的书中,我甚至都觉得他还不如任何一本宗教书来得真实呢。


 死亡回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