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城記

出版社:香港天地图书
出版日期:1993/01
ISBN:9789622573161
作者:亦舒
页数:253页

作者简介

陳之之在日記上這樣寫。
今年的夏天,不知恁地,不是知了知了那樣來的。
也不追隨梔子花香而來。
更不理會誰的意見,便轟隆轟隆壓將上來。
寫完之後,合上日記本子,再也不打算打開。
已經年中,日記空白的佔大半,心情好的時候不想寫,心情不好寫不出。
香港出生,留學英國的她,去年九月畢業回來,剛找到第一份工作以及第三任男朋友,正覺得世界美好,誰知過了一個稱心如意的冬季之後,便一頭撞上這個多事的夏天。
之之與全港市民都有金星亂冒的感覺。
五月中,比她大一歲的哥哥陳知忙著外出遊行的時候,之之正考慮搬出去住。
男友張學人是最用力的說客:朋友有一幢小公寓廉價出租,毋需裝修,即可入住。
說真的,陳家人口也真多,三代同堂,張學人每次上門,都非得打躬作揖一路喊下來:「爺爺、奶奶、伯父、伯母、舅舅、大哥……」


 傷城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之之一家是那个乱世中头脑最清醒的香港人了,当然陈知除外。之之敢于抢白学生领袖,说“伟大的人是牺牲自己来让大家幸福,而不是牺牲大家来让自己幸福”。之之的妈妈一针见血地指出年轻人崇拜学运领袖的真相,是“因为他们敢把权威拉下马,不需要花费时间和力气,他们可以一夜出名,高高在上。但是现实中总是论资排辈,什么轮到你们年轻人”。之之的爸爸虽感苦闷,但也为轻举妄动。之之的爷爷一眼就看透了镇压学运的真相:“镇压不用暴力,用什么?讲道理要什么时候才讲的通?”就连之之的奶奶,一个老式的家庭妇女都会说:“他要对他的同学负责。”直到书的最后,之之的妈妈对她说:“如果有假期的话,我们陪你到澳洲去结婚”。哎,尽管在前面,对香港大唱赞歌,对自己无比信任,终究还是想移民啊。原来,再清醒的头脑,最后也会陷入潮流当中去。
  •     这个故事是我读过亦舒的作品中较为出色的一部。(说实话,并不觉得亦舒讲故事高明)。没有生活在 HK, 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也是我蹒跚学路的年纪,所以……但是这个本书却很值得称赞。并没有像某些作家那样拼命叫喊爱国爱民,我们只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有着老百姓爱国的方式:不像知识青年,日日游街抗议;也不像振臂一呼的英雄在台上慷慨激扬;更不是掌控暴力的统治者,见血才显得英明神武。娓娓道来,却足见得——我们所有才是民族的主心骨!有心,有家,有城,有国,才有民族。
  •     大约2000年左右,下载了数十本师太的电子书。屡次更换电脑,那个目录一直拷来拷去,不舍得丢。这本书,是当时看完以后跟同事特别聊过的,因为师太在里面写的那个背景有一点点特殊。对于90后及更小的小朋友来说,那段发生在某个夏天的历史,今天已经在中国国内被抹掉了,很难查到痕迹。对于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残存的回忆也并不能还原足够的真相。这本书,在当年我看的时候,叫《心慌的周末》,现在叫《伤城记》。不知道哪个名字更符合师太的原意。师太的书,在我看来,值得多读几遍的原因,在于内地的发展速度曾经落后于香港。所以香港人在经济起飞和波动期经历过的路程,我们在补课。本世纪初,读师太的书,亲切感来自于上海的经济发展,刚好很类似80年代的香港,物质已经丰富,女权的意识开始觉醒,情感却开始有缺失,传统和前卫在互相争夺地盘。而当下的上海,又很类似于90年代的香港,世道已经足够繁华,但对于前途的信心未明,安全感怎么好像一天天少下去,于是开始有质疑、忧虑和移民风潮。有条件走的人,其实深爱这个城市,并不甘心放下一切去异国他乡。就像书中之之讲的“爱国,未必,但爱香港爱得不遗余力”。而只要这个城市里的人都那么爱她,那这城市不会输。“多少次了,眼看没得救了,又绝处逢生,再从头来过,更如烈火烹油,锦上添花,进一步繁华到巅峰”。 这说的是香港,又何尝不是上海。而某些对话,放在今天来看,又别有一番意味:“搬出去,你能独立吗?我劝你三思,你吃的米,喝的水,统统由他人供给,你断得了这条脐带吗?”“但是,我向往自由。”“要付出庞大代价,超乎你想象的昂贵。”“劝人放长目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不也是你吗?”============今天在微信上转了一段关于上海自贸区的帖子,别人给我留言说,你这么爱上海的人移民了,很多不喜欢上海的人倒是赖在这里不肯走。其实,我也不想走。即使离开,这一世爱得最深的一定是上海。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荒芜岁月里看亦舒直如枯木逢春。。但是原来《心慌的周末》即是《伤城记》,而后者明明已读。。雁过不留痕。。我看过亦不留痕。。。
  •     陈之可算亦舒笔下第一等幸运的都会女子,大概敏感时期特别需要这样的健康形象鼓励众生。和《一把青云》一样的故事背景但是多了理性的反思,即使是饱含了重大冤屈的事件,一味的炒热也是不对的,归根结底还是打不死的港人精神最适宜。
  •     少见的学运题材
  •     人生一梦,白云苍狗
  •     一將功成萬骨枯,他要對那些同學負責。【何況還有至今不明生死的WWL?
  •     香港人自怨自艾,没劲
  •     伤处痛不痛?只有在我笑的时候。
  •     只要有对这座城市充满爱的人群,城市就不会沉沦。香港如此,上海亦如此。
  •     原来这本就是心慌的周末
  •     某年六月的港人心态。 陈之之 “华人就是喜欢把人神化,捧至一个高不可测的地位,千秋万载,永垂不朽,二郎神、哪咤,统统是神明,全部神圣不可侵犯,完全没有商榷余地,肯定万岁万岁万万岁。被捧的那个人最无辜,神智再清醒也不管用,一天两天三天受得住,日子一长,也就相信三五成,渐渐就自觉英明神武,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请记住,伟人的志愿是牺牲自己令众人生活得更好,伟人的志愿不是要大家牺牲令他生活得更好。”
  •     大时代 小人物
  •     还是比较喜欢后期一点的作品,但这个时候的人物比较可爱
  •     一把青云更好一点。
  •     小城大事之1989,很有历史感的一部小说。喜欢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乱世下的温馨。
  •     终有一日,不是我先你而去。就是你先我而去。
  •     18年前的香港 却感觉身边有许多似曾相识 ...
  •     喜欢这本书的名字,更喜欢兄妹俩名字。这本书看于暑假,不知恁地,印象格外深,可能是题材,也可能是我不知道的原因。经历各种,最后皆大欢喜,但是亦舒就是亦舒,总会给点爆炸糖一样的小惊喜,你含在嘴里,可以不为人知,但总会有点噼里啪啦的声音溢出。小说说的是比较尖锐的问题,却没有构建在虚构的城市里,使人顿生亲切感。看过才知,那个朝思暮想的城市里的人原来还想离开……这或许就是时代,这或许就是人。
  •     这样的背景,我也做过这样的梦
  •     香港精神
  •     一般
  •     低下头,五分矛盾,三分彷徨,两分羞愧,心情错纵复杂,一时间不知所去何从。
  •     #八九民运#
  •     在银行排队的时候无意中看了个开头,于是就开始了在地铁上也看的节奏。不是很长的篇幅,写的是1989年事件之后的香港,人心惶惶,各人都盘算着如何逃到外国去,一座旧屋的三代人如何在这种气氛之下挣扎盘算。陈知没有太大的想法要拿到外国的护照,尽力将老屋保存了下来,直到最后与张学人订婚以后,才知道母亲对自己的算盘是希望借助她的关系去澳洲,结尾处她伤心透了。
  •     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烦闷的时候看小说最好。多年前的老友寒暄也只是瞎扯淡。对不起,我不想跟你讲些言不及义的话。
  •     超越《开到荼蘼》,登上我最喜爱师太作品的榜首。
  •     超喜欢亦舒小说里人物对话,感觉很有意思,有些完全可以用于日常会话,增添生活情趣。
  •     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感觉
  •     不怎么喜欢这些人物
  •     这题材。竟然是拔韭。
  •     敏感词背景故事。
  •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虽然有比她其他的书多的政治因素,但到底也是烟火人间。人总是在难处得到历练与智慧。
  •     117 无1990版本条目 “伟人的志愿是牺牲自己令众人生活得更好,伟人的志愿不是要大家牺牲令他生活得更好。” 大环境如此动荡不安 之之倒是乐观镇定 这样一个大家庭 很容易顾此失彼 难为季力如此能干能忍 很是敬佩
  •     竟然是敏感词时期的香港,以为是正能量,读到最后却发现未必,这是一种心态。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没想到伤城是这样来的。
  •     原来97回归的时候,香港人是这种心态
  •     颐和园的夏天,大动乱之后,惶乱出逃的港人。比亦舒其他的书还是要好一截,可能是因为最不亦舒的一本。
  •     师太笔下的女主个个都是完美的化身,她是把她想象中的女子化身于书中了
  •     原来也叫《心慌的周末》,题材是我们这一代大陆人初初不太能理解的那个香港敏感时期。
  •     89年的香港
  •     没太弄都那个背景
  •     大家庭有大家庭的好
  •     不错。
  •     人的首要责任是家庭。
  •     之之的心态这样好对不对。大环境下,人人心慌,要移民,她坚信香港可以绝处逢生。许多细节描写得这样好。但是色调仍是阴暗。不是最爱的一本书。
  •     駕馭不了這類題材,價值觀可笑得離譜卻那麼言之鑿鑿,也真是港人通病了。家庭和社會根本不可割裂,去爭取社會進步是為了更好得生存,這道理都弄不懂何苦充甚麼海歸名流。看看香港今天這樣子,也全是這種得過且過的價值觀造成的,唏噓。
  •     在那段香港所谓“动荡年代”的背景下,无论在哪里,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凝聚,是港湾,坚不可摧。陈之。
  •     说得真好
  •     副标题心慌的周末,不记得是否何时在香港曾经读过,89年的香港竟然与现世的北京如此之像,四处移民宣讲以及大家羡慕的眼神,中产阶级真的最没有定力,看着情况不好就想跑。不过却是亦舒写得不错的一本,可是陈之之留下了她毕竟去了加拿大,另外在文中每个女孩都极爱孩子。大约这就是为文的特权。她探不到人性的深处去,总是从表面上用作者的特权就把命运打发了。
  •     往返火车上看完的
  •     喜欢之之这个女孩,也喜欢她与她哥哥的名字。小说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伟人的志愿是牺牲自己令众人生活得更好,伟人的志愿不是要大家牺牲令他生活得更好。
  •     备忘:人心惶恐的时代,陈之之一家的挣扎。哥哥参与革命。爷爷奶奶移民,小叔和女友为绿卡各寻新婚后破镜重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