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玉斧的皇帝赵匡胤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60985831
作者:杨勇 编
页数:314页

章节摘录

楔子(一)洛阳城外,铮铮的铁蹄合奏而鸣,如鼓瑟合音,杀机伴着节奏。此时月钩正上中天,阴云隐隐合璧,撒给人间一丝光亮。闷雷般的一声巨响,护城桥被轰然间放倒,铁骑的奔跑声骤然放大,犹如滚雷般令人胆寒。战马嘶鸣声每到一处,便是凄厉的尖叫声,呼喊声凄惨,这一切与冲天的火光,噼啪的燃炬声搅在一起,使整个洛阳城似一口焦躁的油锅,四处喷溅着灼热的血水。宫里,太监宫女已乱作一团,如乱蚁般钻向宫门。咣当一声,前宫门被死死地关闭,“乱什么!这里还是大唐宫邸!”一声厉喝,宫人们的慌乱戛然而止,望向大门处,宫门被死死拴住,一个高大的将军身影伫立在门前,以剑拄地,手里持着一柄玉质的斧子,月光下,凝眉遮处,目光似电。“陛下尚未慌乱,你们慌乱什么?听着,现在还是大唐,这里是皇宫,似朱温之流,这等藩镇再横行无忌,也不过是大唐的臣子!”转眼,这位内侍官又以剑指向墙角瑟瑟发抖的一个小太监:“你们怕了?怕死?”小太监不作声,只是抖着直直地看着他。“说到底,他朱温现在也是大唐的梁王,深夜闯宫要杀皇上吗?怕他还没这个胆子。不错,此次他在白马驿又杀了几十位朝臣,几年来,他杀过的朝臣、皇子、兵士、百姓不计其数,但这里是皇宫,就算杀,也须如我这样站着受死,岂能让他笑我大唐气数已尽?”一个紫衣宫女提着宫灯站到了这位内侍官身后,烛光自下而上照去,两张面孔上俱无表情。“赵大人说的极是,梁王司马昭之心谁人不知?此次闯宫,怕是来宣示权柄的,今日他闯了宫门,明日自可在朝堂之上一言九鼎无人敢去非议。但我们呢,既然无法阻他,更无法逃离,何故这样慌乱?若是为大唐赴死,自挨了一刀便是。”回过身,她淡淡地冲着那个身材高大的将军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是小角色罢了,生也是福死也是福。”这赵姓御林军将军举起了那柄玉质的斧子,它长约一尺,斧身雕着九龙,斧柄由黄金包裹,外侧镶嵌砗磲珠宝,极为精致。御林军将军高声喊道:“此乃皇帝的信物,今日若是能逃得此劫,我必召天下勤王兵马,诛杀朱温那逆贼,届时大唐还能恢复当年的盛世,你们怕什么?”墙外嘈乱声渐近,火包围了洛阳城,马蹄声震踏着古城,兵士的喊声繁杂。不多久,宫门被有节奏地撞击着,如天地崩震。一扇门,隔开了静与动的两个世界。不知多久,一声撼天动地的巨响,宫门轰然倒地,蜂拥的兵士们踩踏着门板和下面的两具尸体,纷乱地拥进皇宫,火簇的灼热和刀光的寒气在宫苑上空凝绕出层层杀气。(二)殿内,帷幔四落,嫣红与鹅黄的帐幔自大殿顶垂坠而下,殿上的 地砖光洁地映照着窗外漫天的红色,在窗格的倒影下交织出一副诡异的图案。殿门被踹开的那一刻,垂幔倏然飘起,高高扬到空中,殿中一圈高低错落的银烛台上,烛影左右闪晃,破门而入的中年男子的身影被拉长又压短。殿中央,少年皇帝斜倚坐在案旁,黑发和黄袍在灯影中很是醒目。少年皇帝手里握着一个玉质杯盏,烛光投射下,盏中的红色酒水摇摇晃晃。少年四周,摆上了四张大案,前后左右的案上,满满地摆满了杯具!杯具环绕之下,少年仍独自把饮,不用正眼看来人。“皇帝!”中年男子迈一步,甲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杀了?”少年冷冷道。“臣朱全忠为大唐江山计,已于白马驿诛杀裴枢、独孤损、崔远等三十余文人佞臣……”“都安葬了吗?”少年淡淡问。“都已投尸于黄河!”男子断然道“臣朱全忠为大唐……”“朱温,朕还是叫你朱温吧,全忠?果真全忠。来,坐下吧,既来了,今晚就陪朕把盏,同赏这血火中的月色吧。”朱温诧异地看着少年皇帝,惊异于他的淡定与漠然,顺口道:“臣不敢!”“你还有什么不敢的?!朕十三岁那年,你命朱友恭杀了先帝,之后你又杀了朱友恭灭口,为了逞威,你又杀了朕的兄弟九人,这些年来,你梁王在朝野上下杀的朝臣王公不计其数,你还有什么不敢?”皇帝又斟满一杯血红色的酒水,“你把朕摆在了这个位置上,朕就犹如这杯中之酒,酒在你手中,你要饮便饮,要泼便泼,迟早,朕也难逃你梁王的一刀!”朱温怔怔地看着他,两眼在飘,他忽然对这个小皇帝颇感兴趣,以此刻之形势,权臣藩镇诛杀朝臣,率兵入宫,年仅十七岁的小皇帝竟然毫不动容,镇定得让他这个杀人如麻的骄兵悍将都感到似乎哪里不对。“坐吧!”皇帝扔过去一张明黄色的坐垫,见朱温看这垫子的颜色稍显迟疑,道:“迟早你都是要坐的。不过,你现在不会杀朕,你只是需要震慑一下朝野众臣!”听这语气,没有疑问,是断然的肯定句,朱温心里竟然有些发虚,他缓缓坐下,陪在少年皇帝身边。皇帝侧身,从左边的案子上提起一个鎏金瓜壶,又从满桌的杯具中取了一盏平底的鹦鹉杯,从壶中斟满一杯浓稠的酒水,“此酒名为桑落酒,朕最是喜欢,来,看看梁王是否有心境品出这酒中的好处来?”朱温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皇帝又给朱温满上一杯:“今日梁王不枉此行,你看,这满殿的酒,尽是我大唐自太宗皇帝时后宫存下的佳酿,从长安到洛阳,不曾开启,这几日,朕夜夜品味这些大唐历代帝君珍藏的佳酿,果真非人间之物。这整个大唐,能有此福消受者,恐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了。”他顿了一下,将玉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淡然道:“大唐都没了,还要这酒作甚。”(三)朱温忽然放下酒杯,凝视着皇帝,语气竟然很软,“陛下竟然如此镇定,臣纵横天下数十年,杀人如麻,没有一个人能在临危之时淡 定如陛下,今日竟然要对陛下刮目相看了。”“你说,”皇帝顿了下,“他日你若坐了朕的位置,你那一朝,可能存下我大唐这么多的美酒?”朱温自然听出了皇帝话中之意,脸色一变,默然了半刻,迟疑道:“陛下,朱某草莽出身,初时跟随黄巢作乱,后依附我大唐,这半世腥风血雨见多了,陛下今天既然坦诚相见,朱某不妨直说,这江山如何守法,在下从未多想过,只知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所以如此看,陛下和大唐的今日,也并不冤枉。他日若是换了位置,自是不许他人兵马强盛也就罢了,如这殿中卧榻,容不得他人安寝的。”“那朕就不明白了,以你的想法,应该需要满朝的文臣才对,前日你在白马驿杀我大唐三十余位文官,就不怕日后士子寒心吗?”朱温显然有些跟不上皇帝的跳跃性思维,竟然被皇帝带着话走,他骤然发现,这小皇帝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套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转念一想,形势如此,小皇帝不过一个傀儡而已,虽然这少年还算是一个人物,毕竟没有能力将自己如何,便是说了心声倒也无妨,权当一吐为快,便应答道:“什么是文人,不瞒陛下,朱某虽是一介武夫,但于政事也是极为关心的。这朝堂上的,又哪里有什么像样的文官,不过尽是些官僚罢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李太白的诗句,这是玄宗时西域的红葡萄酒。”皇帝没有接朱温的话,而是给他满上了一杯自己喝的红色酒酿。“说到底,王朝兴替,总是这朝中僚属体制的祸端,文也不是,武也不妥,只要这个王朝的规制在,谁坐这龙庭,都难逃一样的结果。”说罢,端起玉杯,一只手拉起朱温的大手,把酒杯塞进他的手里,又端起自己的杯子,两只杯具轻轻碰了一下,“饮完此酒,梁王你就退了吧,今日你深夜闯宫,朝廷上下皆知,形势如此,明日以后,你更可为所欲为,刀在你手,朕虽为天子,也不敢替天下人求你,只盼他日……”他指向门外,宫院中四立的太监宫女木木地站成一排,“就放过他们吧。”说着,少年皇帝握住鎏金酒壶,仰头将一壶酒浇在口中、脸上、眼里,模糊的视线中,朱温的甲胄杂乱作响,渐远行出了宫殿。两年后,朱温废黜了这少年皇帝,自建梁朝,唐亡。此少年即为唐末代皇帝——唐哀帝。

内容概要

杨勇,作家,媒体人,从事平面传媒事业多年,亦兼顾广播媒体,言论内容涉及时政、心理、热点、曲艺、文化、时尚等诸多门类。从事文史书籍写作,试以清新手法刻绘历史人物及历史宏大叙事,并结合当下社会大众心理对历史进行再探究。

书籍目录

楔子1
第一章 牡丹花下的约定7
郁闷的新郎 9
无名少年 12
励志的神棍 14
牡丹花开月下暖 17
走出夹马营 20
第二章 漂泊的日子23
太守府里的“不寻常客” 25
我爹是太守 29
此处,严禁“走后门” 34
逐却残星赶却月 38
第三章 赵匡胤投军41
玉斧的光华 43
湖水微澜 49
投奔“郭雀儿” 52
征讨李守贞 55
惊魂61
第四章 征战为了谁67
永无休止的游戏 69
取下河中城 74
诡异的“外星”皇帝79
这是个阴谋 86
第五章 腥风血雨一后汉91
我不是荆轲 93
围攻京城 95
你是个大骗子 97
灭门 102
神棍投军 106
第六章 “黄袍加身”预演课109
雨夜哗变 111
逼宫 116
有你,处处便有牡丹花 120
第七章 高平之战129
储君 131
狼来了 134
亲征后汉 140
高平之战 146
第八章 平边是国策151
一道作业题 153
赵普的半部论语 157
征战南唐 162
约架单挑 165
接管滁州 170
第九章 谶语的力量177
那真是你爹 179
南唐王爷 182
不信任 182
谁在诬陷你 188
点检做天子 199
第十章 千年大梦陈桥驿205
携手游汴京 207
小符皇太后 211
原来是你 214
闯宫“锄奸” 217
狼又来了 222
醉卧陈桥驿 224
大宋,从这里走来 227
第十一章 襁褓里的大宋233
当年的那个和尚 235
李筠反了 240
第十二章 卧榻之侧的不安249
平息李重进 250
团体方阵表演 255
雪夜访赵普 259
告御状 265
第十三章 杯具下的兵权273
金匮盟 275
魔鬼部队 280
造一个新体制 287
杯酒释兵权 291
刺杀 294
第十四章 玉斧在影中摇曳301
兄弟对峙 303
烛影斧声 306
尾声309
鸣谢313

编辑推荐

《手持玉斧的皇帝赵匡胤》编辑推荐:权力让一切美好变味,兄弟赵匡胤与哥哥柴荣、哥哥赵匡胤与弟弟赵匡义。在这场权力游戏中,每个人都会在烛光下落下孤独的眼泪。

作者简介

《手持玉斧的皇帝赵匡胤》内容简介:北宋之前的中国,大凡皇权微弱必是藩镇割据、武将立国。五代十国时期,皇帝走马灯似的换着,武将集团一波又一波的地上演着闹剧。然而,这一巨大的历史车轮在赵匡胤面前突然停住了。
从亲兵到皇帝,他用了13年;励精图治、改革弊政、经济天下,开创影响中国千年历史的文官时代,他用了16年。然而,最终他却被另一个更强大的集团所吞噬,斧光烛影成为了千古疑案。可以肯定的是:在玉斧的光芒下面,任谁都会失去亲情与真正的快乐。


 手持玉斧的皇帝赵匡胤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赵匡胤可以称得上“千古第一帝”。因为,他开创了“文官治国时代”。在宋代之前,包括唐朝在内藩镇等武将实力都非常强大。自宋代以后,无论朝政多么萎靡,武将乱国的机会都没有了。特别是到了南宋,包括朱熹在内的理学大师们,在思想上进一步捆绑住了国人。武将干政成为了极不光彩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赵匡胤是如何完成这一历史进步的,很令我感动。看这本书不需要很长时间,因为他很通俗,故事很跌宕。我在三个地方感动得落泪了。一个是赵匡胤阻止父亲进程,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干大事人必备的心肠;一个是柴荣临终前与赵匡胤一起游赏景色;一个就是楔子了。打开楔子就让我非常震撼,唐哀帝李柷与朱温的那番对话,已经充分标明李柷其实已经感悟到了武将对于政权的威胁,但可惜他没有实力进行解决。只能干等着最终被毁灭,这是武将把持朝政下皇权的悲哀归宿。 之后的五代十国更是如此,部将不断的造反当皇帝有不断地被部将的部将逼着造反。郭威其实就有被逼迫的意思,有了赵匡胤的预演性质。柴荣,是一个被人忽视的伟大皇帝,可惜他的寿命很短。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我还是认为:如果柴荣能活到五十多岁的话,那么宋朝恐怕将不会存在。 柴荣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以及思想,但上天却不眷顾他。这很像当年的北周宇文邕,也是壮年而亡,为后来者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北周为隋朝奠定了基础,后周为宋朝奠定了基础。太巧合了,二者都是“周”。 赵匡胤作为基本统一中国的有作为的皇帝,在歼灭武将篡权势力的最值得歌颂的是“杯酒释兵权”。而在这之前乃至之后千年的时间里,为了保证皇权虐杀功臣的事情多得很,像他这样温柔的作法实在不多。到这里,文官治国的千年时代在赵匡胤手里诞生了。通过罢黜军方实权人物之后,赵匡胤有利用各种制度安排将武将置于文臣之下。 历史到这里似乎该给赵匡胤一个满分。然而,他的性格终究造成了一种历史悲哀。赵匡胤少年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生性爱打抱不平,因此,这个人有着一种哥们义气的情结在里面。对于哥们都如此,对自家兄弟更是如此了。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赵匡胤要想文臣居上,那么没打过仗的赵匡义自然成为他的首要倚重对象。然而,他忘了历史,在权力面前,亲情其实就是废纸。皇帝要防的不仅仅是大臣更有自己的亲属。武将要防、文臣也要防,兄弟儿子更要防。结果,斧光烛影的历史悬案就这么发生了。为了更快地掌握权力,赵匡义将对文臣的重视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对武将的监视做到了严重地步,最终导致了北宋孱弱的基因。 当历史到了赵匡胤手中的时候,因为自身出身于战争洗礼,赵匡胤对武将仍然存有一丝爱意。虽然他们被压制在了文臣之下,但并非要那么卑躬屈膝。可到了赵匡义时代,武将则要对文臣卑躬屈膝了。 最终,北宋孱弱了一百多年,南宋衰败了一百多年,三百多年里,武将们受了无数窝囊气。其实,这并非是好事儿,面对弱肉强食的世界,你太弱了就会受欺负。因此,宋后武将与文臣基本上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不稳定平衡。总体上文臣高于武将,但在立国、动荡时代,武将则更受重视一些(一些而已)。可这在北宋、南宋是难以想见的。即使在动荡年代,文臣在宋朝依然高于武将。 唐哀帝-柴荣-赵匡胤,创造了文官千年治国新时代,而赵匡胤则巩固过头了儿。 在这四位皇帝中,在这部作品中都给予了相当笔墨。唐哀帝的无奈、柴荣的知不可为而为之、赵匡胤在权力面前的犹豫以及对亲情主将丧失的抗拒、赵匡义在权力面前的一往无前都给人以深刻印象。 我可怜唐哀帝李柷,因为那么聪明睿智的人只能靠着自我摧残、麻醉来延长生命、减轻痛苦,但他在这条线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他代表了皇权的觉醒以及觉醒后的一种对武将的愤怒。 柴荣是让我惊讶的人,一位出身于商人的皇帝,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包括对儿子可能被赵匡胤推翻的猜想。然而,他却利用亲情打动了赵匡胤,让赵匡胤做出了承诺。 赵匡胤,千言万语会在一句:他是个纯爷们。 赵匡义,无语,无语,但总要说说,那就只好说:他是天生的皇帝料。
  •     该书读来轻松,力求达到符合今天人们审美标准的“悦读”效果,人物对白古风凝朴,同时不乏现代特色的语言描述。但在内容上,却严格符合唐末宋初的大时代事件背景,读来使人如在观看一部跌宕起伏而又紧凑感人的电视剧,但这部电视剧却是在细致研究历史的基础上的呕心之作。它使读者完整地感受到唐末宋初五代十国的历史真实,并了解史载赵匡胤完整的一生。昆明大观楼长联中有“宋挥玉斧”一说,讲宋太祖与大理划界的故事。此说学界存疑,但翻检宋代历史,“玉斧”与大宋的神秘关系可谓久矣。玉斧即斧祝,为一种礼器,亦为唐宋时代代表地位的一种玉质把件。《手持玉斧的皇帝:赵匡胤》一书直接以“玉斧”命名,并以玉质斧祝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从而以“玉斧”为代表物,引申出从唐哀帝、五代君主、宋太祖、宋太宗到宋徽宗时代,由帝国体制变迁而引出的一系列人性与政治的斗争。与其说《手持玉斧的皇帝赵匡胤》一书像一部小说,毋宁说这本书更像一部史诗。人生在世不过数十载,每个人都不可能完整地参与大时代,但每个人都是所在那个时代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作者的观点中,皇帝首先是个人,尤其是开国皇帝,因为他们具有一个能给予他们“做事”的时代大环境,这种“做事”无论是自觉的或者是被动的。对于赵匡胤,他致死都不会想到,他一生所做的事情,他从一个草根“军二代”成长为一个开国之君的一步步走来,这一系列被动的过程,其实是时代背景与人性的合力使然。历史选择了一个体制的新生,人性让赵匡胤参与到了这个历史创建中。
  •     本文参照若干古文(包括正史和各类野史)的历史事件,以时间为线索,情景剧般展现大宋皇帝赵匡胤一生的生活事迹。自幼长于军人家庭且是长子,赵匡胤逐渐接触社会,投军(郭威)后,勤于思考,逐步增加治军经验,审时度势,不断向核心权力(周世宗柴荣)靠近。随着后汉的落幕而迎来后周,又有郭威陈桥驿版本而改宋为国号,赵皇帝终因杯酒释兵权而改革了军政权臣的弊端,但却忽视了身边赵光义势力的膨胀,以致于最后有了烛影斧声疑案。作者最后提到,除了权力高层和百姓外,中间文官体系能怎样管理,都是一个难题。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非常好,通俗易懂。很特别的形式。
  •     加深了对赵匡胤的了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